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黛玉养了一只猫-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丫头道:“姑娘长在深闺之中不知道,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比这过分的多着呢。”
  黛玉因问:“一个丫头能买多少银子。”
  那丫头道:“小的没什么手艺技能的丫头五两银子就能买一个。若是年纪大些懂得伺候人的贵些,再会些手艺,比如刺绣、做饭等等的,更贵些,差不多得五六十两银子。我听说外面小门小户的有几个余钱的人家,有些子便会买五六岁什么都不懂的丫头,调*教个几年,教她些技艺,过个几年,转手就能翻好几倍的价钱。像慧儿这样刺绣手艺如此高超的,少说也得上百两才行。”
  黛玉冷笑一声,感情慧儿的娘当她林黛玉傻得不成。
  她若真是疼爱女儿,想接她回去享天伦之乐倒也罢了,黛玉索性发还了她的卖身契,也不要她的钱。慧儿虽然是林府最好的绣娘,但偌大的林府,去了这个,自然还有更好的来,也不算什么。但她老子娘赎她回去竟是为了二次发卖,便是可恨了。
  想着,黛玉一面命人去请大夫给慧儿诊治,一面又让丫头过去宽慰她。说让她不要忧心,姑娘老爷定不会让她娘将她赎回去的。
  晚间黛玉看完礼品单子,坐在灯下叹息。
  周航情知她是为下午慧儿的事伤感,逗趣耍宝了一番,好容易把黛玉逗笑。
  周航有心再好好劝慰黛玉一番,因此拉着进了空间。劝了一会子,周航忍不住说:“唉,古代真是没有人权啊,若是21世纪,这样的父母,早被拉去坐牢了。”
  黛玉好奇道:“这是怎么说,难道你们那里不许卖自己的女儿不成?”
  “当然,拐卖妇女儿童是犯法的,别管是不是亲爹亲妈,一样得坐牢。”
  于是周航给黛玉说起了21的事,说起了男女平等。黛玉听得怔住了,她想,若是自己生活在胖胖口中的时代便好了,那么,她也可以毫无顾忌的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想着,不知不觉竟把这话说了出来。
  周航道:“便是现在你也可以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没人规定女孩子就不能出去的。”为了怕黛玉一时接受不了,他解释道,“我听我得那些小弟说,扬州城可是一等繁华富贵之地,外头街上可热闹了。那些大家闺秀们有时候也出来逛的,像那些香料铺子、首饰铺子、古董铺子之类的店铺里,常有带着丫头们来逛的姑娘小姐们,外人也不说什么的,只注意戴着帷帽便可。”
  说到这周航顿了顿,想了想又说,“我记得林家在扬州城也有许多的各色铺子,如今你是名义上的管家,这些生意自然是要亲自去瞧瞧的,只天天看账册,能看出什么名头?”
  黛玉本就是冰清玉洁的女孩,只要她肯出去看看,眼界就会更开阔。虽然知道黛玉的命运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但他总是不放心,总想觉得只有更多的改变才能将她彻底跟之前书中的黛玉区别开来。
  黛玉也觉得他说的有理。
  作者有话要说:
  一会儿捉虫~


第49章 
  周航劝林黛玉不要拘囿于闺阁方寸之中; 要勇于走出去; 瞧瞧外面的大千世界。黛玉心知他说的有理; 只是碍于礼法,恐旁人说三道四,终究是不好的。周航也知道这事急不得; 得慢慢来。何况林如海中毒并妇人拦截告状之事还没料理干净,扬州城正逢多事之秋,便是出去也要过些日子。
  因此; 见黛玉皱眉,周航便顺势转移话题,又说起自己在21世纪的事。黛玉倒十分的感兴趣,不时问东问西; 一副好奇宝宝模样。
  传旨的内监和侍卫是第二日走的。
  他们一行除了送御赐的东西; 还给林如海带了一封皇帝的密旨。至于密旨有何指示,林如海没说,林黛玉自然也不知道。不过从林如海略显凝重的脸色上黛玉猜测,扬州城近日怕是将要有什么大事发生。
  过了生日,黛玉又恢复了以往的生活。
  读书、学礼仪、学刺绣、处理家务,鲜少有空闲下来的时候。
  是日天气晴朗; 用过早饭; 黛玉先是带几个贴身丫头去了两位教引嬷嬷的院里学礼仪。待回到自己的小院,见丫头们都凑在一处玩闹; 便命人搬了椅子,携小猫在廊檐下坐着一块热闹。
  院子里的石榴树绽出了新叶; 嫩绿的叶子中间掩映着一个个红红的花苞,鼓鼓囊囊的,将开未开,如一个个倒立的钟。石榴树下蹲坐着两个才七八岁的小丫头在那看蚂蚁搬家,边看还边用手指指点点着,咕咕哝哝不知在说些什么。另有几个丫头笑笑闹闹的抬了一桶水过来,正在浇院子里的花草树木。
  雪雁笑嘻嘻的从外面走来,手里拿着一个手帕子系成的小包裹,满面春风模样。
  “姑娘,瞧瞧这是什么?”
  黛玉笑着对紫鹃说:“你瞧雪雁这丫头,又不知弄了什么来,这样献宝似的?”
  “什么东西?我也来瞧瞧。”紫鹃边说边走过来,手里捧了一个十分小巧的攒盒,攒了各样果脯、点心。黛玉昨天晚饭吃多了,早上胃口便不好,只吃了两个小馄饨,喝了一碗粳米粥,紫鹃怕她饿,特意准备了这些。旁边早有一个眼明手快的小丫头搬来一个小几,紫鹃将攒盒放在几上,笑道:“厨房新送来,姑娘尝尝?”
  黛玉拈了一块放进嘴里,又道:“胖胖的小鱼干呢,也攒一盒拿来。”
  闻言,紫鹃也顾不得瞧雪雁手里究竟拿的何物,忙进屋里准备去了。雪雁嘟嘟嘴,怪没意思。她走到黛玉跟前,将手帕子展开,捧在手心里,道:“姑娘瞧!”
  黛玉笑道:“还以为是什么稀罕物呢,原来是凤仙花的种子,哪里弄了这么些来?”
  雪雁道:“我同管外面大花园子的张大娘的女儿小娟要的,人人都说她妈极会照料花草的,所以咱们家花园子里的花才开的那样好。姑娘打发我去针线房瞧慧儿,可巧路过花园子碰到小娟,她就在那种凤仙花,说她这种子与别个不同,开的花又大又浓,染指甲是最好的,就给了我这些。”
  听她如此说,黛玉因问:“那慧儿究竟怎么样了?”
  雪雁道:“慧儿吃了药,已经好多了,我跟她说让她放宽心,姑娘已经知道了,不会由着她老子娘将她卖了的。慧儿感动的什么似的,哭着说姑娘若能拦下来便是救了她命,便如她的再生父母一般,以后要结草衔环做牛做马来报答姑娘。她还说要给姑娘磕头,死活哭着求我带她来。我看她身子那样弱,如今虽好些,却还须好生卧床将养几天方可呢,哪里敢带她来?我便告诉她,你好生将养身子,以后见的日子多着呢,到时候再磕头也不迟。不然,好容易将养的有点气色的身子再坏了,岂不辜负了姑娘的一片心?她才仍回床上躺着的。”
  黛玉叹口气,道:“怪可怜见的,你这些日子多去瞧瞧她。”唉,慧儿本就命苦,又摊上个那样的父母、那样的兄弟,不是要她的命么?不过这事既然让她林黛玉知道了,他们就别打算如愿了。于是传命下去,以后但凡慧儿的家人要进来看他女儿或是传话,都不许人搭理他们。也不许人去慧儿身边嚼舌根子,说她家人的情况。若有有敢不听,不管是何理由,统统打四十板子撵出去。
  之所以这么做,一是慧儿刚好些,免得那些不长眼的所谓亲人又来打扰她,再惹出更多的病来;二则,这种对亲女儿亲姐姐亲妹妹都能如此狠心之人,可见不是什么好的,黛玉不屑他们,自然可以不理。他们虽然是慧儿的亲人,但当初既然狠心将慧儿卖了,慧儿的死活便跟他们再无关系。主人家让他们亲人见面是恩典,不准他们相见也是情理。
  她都已经说到了这个地步,若还有人给他们传话,可见便与他们是一类人。
  品行不佳之人,留在家里也终是祸患,不如撵了的好。
  谁知道当日下午,慧儿的老子娘便来林府闹着要见女儿,被门房的人撵了出去,她便在外面散布谣言说林家苛待下人,她的女孩儿病得快死了也不让她去瞧一眼。因此引来许多人围观,有人问着她说,人人都说林府是慈善之家,你这么说是诽谤,若不说出理由来,我们便押你去林府赔罪去。
  那婆子见大家都来问她,便越发来劲儿。她也并不是蠢笨的,知道林府突然不让她见女儿,定是她要赎回女儿再发卖的事泄露了,如今要装可怜或以儿女之情动之,好让他们主动放了女儿是不可能的了。她抱着一试的心态如林府,为的是相见女儿一面,一来瞧瞧她如今到底什么样,二来是以母女之情动之,暗道慧儿那丫头不是个没情没义的,自己说的可怜些,那丫头总不能看着自己的亲妈饿死吧。
  只要她肯自己主动求主子的恩典,放她出去嫁人,事情就成了。却没想连林府的门都没进去,也没人肯递个话,倒是遭了门房好一番怒斥。婆子气愤之下骂了许多难听的话,引来了好事之人的围观。
  没想到这事儿倒刺激了她,让她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便是索性豁出去了,将事情闹大,闹得人尽皆知。那些为官作宰的老爷不是最在乎名声么,那她就从这里下手。她就不信林家会为了一个毛丫头毁了自己的名声。只要事情闹大,林家为了息事宁人或是证明并没有做苛待下人之事,便会一两银子不要就将女儿还给他也未可知。
  当然,还有一个可能,便是真把林家惹恼了,要那她开刀。俗话说胳膊拧不过大腿,到那时她也完了。
  不过,顾不得许多了。
  想起自己的两个儿子吃喝嫖赌欠了妓*院五百两的银钱,如今人还扣在那里,单等着钱赎人呢。婆子就觉得天昏地暗,也顾不得其他。人家限的是半个月的期,如今已经过去五天,还有十天,若再凑不出银子,两个儿子便只有死路一条了。若他们死了,她也不活了,索性豁出去,成了一切便都解决了。不成便大家鱼死网破,我死了,你林家也别想干净脱身。
  她已经联系了一个买家,是一个地主乡绅老爷,家里有几十倾的良田,还有好几个当铺。那位老爷如今六十多岁了,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并无半个儿子。只因他是个惧内的,老婆管的严,便是一心想要儿子也不敢纳妾,曾经倒是偷着和丫头搞过几次,那丫头都两三个月的身孕了,被他老婆发现,活活打到滑胎撵出去的,出去没几天便死了。上个月他老婆死了,碍于礼法,这老爷不可即刻再娶的,因此想要先买一房妾室,但求能尽快生个儿子,好延续香火的。
  要年龄在十五到二十之间,模样好看且会照顾人的,最好在大户人家待过,懂规矩。婆子一一对比了,觉得自己的女儿样样都符合,就托人跟那老爷说了。那人本来只愿给三百两银子,后来听说她女儿是巡盐御史林府里出来的丫头,且是极通针线的,便同意加一倍的价钱,给六百两纹银。
  婆子暗道,拿了这六百两银子,她便能将两个儿子赎回来。得罪了林家,扬州城是不好呆了,余下的钱等离了扬州且瞅个小营生过活,慢慢再赞了钱给儿子讨老婆吧。
  至于女儿将来如何,已不在她的考虑之中。
  黛玉尚不知此事,此刻她正在自己的小花园中和雪雁一起种凤仙花呢。周航跟黛玉打了招呼说要四处瞧瞧,便同几只猫一同走了。知道周航的秘密后,黛玉便早不再把它当做一只猫来看。虽然有些担心周航在外面会有危险,会被人欺负,但他终究不仅仅是一只猫,而是一个朝气蓬勃拥有自己思想自己抱负的人。她不能也不该将他拘囿在这方寸之间。
  所以,即使担心,黛玉还是会给他自由。
  “姑娘,你挖的太深了,发不出芽儿的。”雪雁突然叫了一声。
  黛玉才猛然警觉自己不知不觉又想起了胖胖,手里的小花铲一下一下的在挖地上的土,挖出来的小坑旁已经堆了许多土。坑的深度足足是雪雁那的好几倍。不由扔下铲子,笑了笑,又把旁边的土往里埋,直到只有浅浅的一个小坑,才将种子放进去,薄薄的洒了一层土,浇了些水。
  做好这些,刚洗了手,有一个小丫头急急的跑来,道:“姑娘,不好了不好了!”


第50章 
  黛玉见那丫头跑的满头大汗; 嘴里直叫不好不好的话; 心里一惊; 忙站起来问:“可是胖胖出了什么事?”不怪她多想,自打之前在京城的时候胖胖肚子跑出去被贾宝玉做弄成那样,她便总不放心再让胖胖出去。
  而且; 除了胖胖,她也想不出能有什么事值得这样大呼小叫的。
  那丫头喘了半天的气,才道:“不是胖胖; 是……是慧儿的娘纠结了一帮子人在府门口闹呢,说要赎她女儿回去,引来许多人围观。”
  听到不是周航的事,黛玉悬着的一颗心倒也放下了。
  她不急不忙的端了碗茶; 轻啜几口; 才慢慢的道:“当初要卖的是她,如今要来赎人的也是她,她若是真心为她女儿好,就该悄悄的带了银子来求,闹出这么大动静,是为她女儿呢; 还是为她自己?”
  丫头们都道:“谁说不是呢; 慧儿摊上这么个娘,也是她的孽呢。”
  黛玉道:“你们嘴里都严谨些; 别让慧儿知道了。她是个心思重的,才好些; 没的再病上加病。”慧儿也是个命苦的,打小就被亲爹亲妈卖了,小心谨慎好容易熬到十几岁,练就了一手刺绣的功夫,眼见着以后有盼头了,偏偏她娘又闹出这事。
  这样的家人,不要也罢。
  想起自己从前常常自嗟自叹,哀怀于时运不济亲母早逝留自己孤苦伶仃依傍他人生活。却不知人生百苦,她生在高门大院固然不知,世上比她凄惨的多不胜数呢。就如慧儿,倒是母亲兄弟俱在,可却因家贫自小卖身为奴,过得孤苦且不说,每日还要忙于年长的婆子丫鬟交代的活计,终年不得闲。如今她娘又要赎她回去再卖,听说还是卖给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头子做妾。可见慧儿虽然有亲人,却不如没有。
  再想,自己虽没了母亲,也没个兄弟姐妹扶持,却有一个疼爱她的父亲,比之慧儿,已经幸运太多。
  想着,林黛玉一面命人将自己平日吃的野菌野鸽汤端一碗给慧儿补补身子,一面问小丫头慧儿的娘究竟怎么带人闹的。紫鹃闻言便指定了一个小丫头去送汤。野菌野鸽汤本就十分补人,黛玉又趁人不注意悄悄的在汤里放了几滴灵泉水。慧儿平日的身子还算不错,这次不过是着了风寒,加上气的,她自己心里着急又无人可以诉说,才病得如此厉害。她这病瞧着凶猛,但因及时请了大夫吃了药,并没有伤到根本,底子还在,倒不怕她受不住灵泉水的滋补。
  那丫头见问,便说:“她娘拿了五两银子,说当初是五两银子卖的,如今还要五两银子赎回去呢。有那些子好事的,专爱看热闹,都跟着起哄呢。也有的心里嫉妒咱们家的富贵,想看咱们笑话的人,如今都簇拥着她讨说法呢 。”
  黛玉气得只说不出话来,暗道:这世上竟有如此皮厚之人,今儿倒真真是见识了。
  一面想,一面命人将那婆子叫来,省得她在外面造谣生事。
  世上之人不明是非的多,往往听风就是雨,再由着那婆子胡说,一传十十传百没有的也变成有的了。
  此刻,府门外。
  慧儿的娘正坐在地上一边捶地一边嚎啕大哭。
  “我苦命的儿啊,是为娘的没本事,当初你爹死了,咱家又遭了饥荒,娘没办法才卖了你啊。人人都说林家是行善积德的好人家,娘才放心让你去的。谁曾想竟不是,作践你生了这么一场大病,连个知冷知热的人都没有。娘想瞧你一眼,高门大户的也进不去啊。娘知道你在里面受了大苦了,娘都知道,你怪你爹死的早。如今你病得要死,想见娘一面也不能够喽,我苦命的儿……”
  一面说一面将“我苦命的儿”几个字念了几十遍,哭的如丧考妣。真是听者伤心闻者落泪,有许多女人旁边站着的女人已经悄悄的用手帕子拭泪了。
  一边擦泪还一边骂。
  “没想到林家瞧着也是高门大户的,竟是为富不仁的,作践的人家女孩命都快没了。”
  “所以时候这世上当官的有钱的,没一个好东西!”
  “谁说不是呢,外面装的正人君子似的,没人的时候比禽兽还不如呢!”
  人们七嘴八舌的议论,言语越说越不堪,一个年老的人忍不住道:“你听她胡说呢!别的我不知道,只这林家最是个乐善好施的,三年前闹饥荒,小老儿家里揭不开锅,眼看就要饿死了。是林老爷开了粥棚,给大家施粥施米,我们一家才活过来的。不信你们去问问,扬州城很多人都受过林家的恩典。”
  他这一开头,很多人便道:“此言不差呢。那时候我家虽然没有窘迫到没饭吃的地步,没去领林家的救济粥,我却是听说了这事的。这样的慈善之家,断不会做出苛待下人之事的。”
  另有人说:“我倒有一个亲戚是在林家做事,她说林家待下人是极好的。便是丫头们到了年纪往往都是放出来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