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金钢指-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儿臣,儿臣今日去了法源寺。”
  当今一听司徒砍又去了法源寺,眉头就皱了起来,“你一个大老爷们没事总去求什么子?以后少去那些地方,你若是有时间,不妨多帮朕处理一下政事。”
  当今是真的担心这个儿子将来求子不成会一言不合就出家,于是便想着找出点什么事来绊住他。然而让当今没有想到的却是他这话被他的几个儿子听在耳朵里都误会了。
  老头子是想要将皇位传给老七?
  就老七那一身的毛病,有啥资格坐上龙椅?
  几位皇子面上不显,心里却是都开始想着如何下绊子,不能让老七这只大尾狼将皇位抢了去。
  于是这个时候,几位皇子都开始怀疑起司徒砍是不是真的有毛病了。
  也或是装的?
  至于司徒砍,却有些怀疑他老子的用心。
  他都这样了,皇帝老子不放他自生自灭,还要重用他,难道是想要将他竖起来当靶子?
  司徒砍性情温和,宽厚,不喜奢华,学识在众位皇子中极为出众,在治国理念上也非常得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只是性格中缺了皇子应该有的霸气和狠厉,这一点也注定了他的晋升之路不会太好走。
  若无那几个明显的短板,说不定还真的是下一任储君最有利的竞争者。只可惜。。。。。。
  司徒砍神色不变的领了旨,便退到皇子列队中,再不言语。
  至少今天这个发型,他没啥心情出风头。不过有时候,并不是你不想出风头,就可以不出风头的。机会摆在眼前的时候,为了一个发型就错过去,那是傻子才会干的事。司徒砍是傻子吗?
  他自认。。。不是。
  “。。。。。。黄河两岸数处堤坝决堤,淹毁庄稼无数,现在不少流民都陆续涌入京城。。。。。。”
  抛开让人不省心的七子,当今便将这一次叫几个成年儿子过来的目的道了出来。现在京城内外都是流民,若不及时将这些流民清出京城,怕是会容易在京城中造成一定的暴动。
  再一个京城是天子脚下,是帝都,也没办法收留这么多的流民。可如何安置,天子却不想像以往那样了。因此将这个难题推给儿子们,让他们来想办法。
  早在听说黄河决堤的时候,司徒砍就有想过应急方案。这种方案对于司徒砍来说,就仿佛一直存在大脑里,随时等着他复制摘录然后取用一般。
  于是看着众位兄弟都在想着对策的时候,司徒砍站了出来。
  以前朝。廷遇到这种事情,一般都是开个粮仓放个粮也就了事了。可在司徒砍看来,光开粮仓是不够的。
  他提出了开放一部分粮仓,然后让所有的流民回到家乡,以工代薪的方法争得口粮以及种子。然后再弄一些药材,防止疫病的发生,只要挺过秋收,这场天灾就平安渡过了。
  对于老百姓来说,只要吃饱肚子,他们就不会生异心。朝。廷提供工作岗位,并提供应急的粮食,让这些流民有活干,又能养活自己和家人。这样一来,至少会减少百分之八十的□□。
  将自己的想法说完,司徒砍又继续说道,“。。。。。。父皇,关于黄河决堤一事,儿臣有些想法。黄河堤坝年年修,但每隔一两年便会大面积决堤。黄河堤坝长且广,一般都分治于各个县府,儿臣提议朝。廷成立专门的黄河堤坝修建部门,专门治理黄河堤坝的修建和维护。”
  为什么黄河堤坝有的地方决堤,有的不决?分治于各个流经的县府,便会有偷工减料,阴奉阳违的事情。如果成立专门的黄河堤坝部门,专款专项,专人专治,想必也能更加的事半功倍。
  旁人还在想着这事的时候,司徒砍就利用脑子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存进去的知识将这事从头到尾计划了一遍。
  等到司徒砍说完,其他几位皇子看向司徒砍的眼神中都是晦涩阴沉。
  到底是小瞧了他。
  大殿中还有不少官员,在听到司徒砍的话后,都悄悄的松了一口气。按着往年的套路,这会儿子必是还要打杀一批官员以平民愤。现在司徒砍直接绕过这个问题从善后以及以后的发展来说,如何不让官员们松口气。
  官官相护,不是说假的。能在这种时候站在大殿说话的官员,其门生旧故家中子弟自有不少在外为官熬资历的。若真的再一次追究起来,他们谁都要伤点筋骨。
  于是这些大臣想明白后,就有人站出来附和司徒砍的提议,尤其是那个关于成立黄河堤坝专属机构的想法,这些大臣都颇为动心。
  每年修黄河堤坝,银子都会一层一层的被剥减,最后落到下面县府的时候,那银子少得可怜。若是直接成立这个专项部门,虽然他们也捞不到什么好处了,但却杜绝了被波及。
  当然,也有官员不愿意多出一个部门,然后分了手上的权力。面上没表态,可说出来的话,却是句句暗示这种事情不可为。
  官员们有的同意,有的不同意,可皇子们却志同道合的都不愿意同意司徒砍这个提议。
  要知道一但成立了这个黄河专项治理的部门,那司徒砍的功绩就大了。说不定还会因此被书记史册。
  于是皇子们想明白后,就没哪个会同意司徒砍这个提议的。
  当今本来就是想要看看几个儿子的思路和建议,却没有想到七儿子会提出这样一个建议。官员和皇子们在那里各执一词时,当今坐在上首开始仔细的分析有没有必要增加一个黄河治理的部门。
  作者有话要说:  不知道为什么这几天就是困,白天也睡,晚上也睡。一天睡上十六七个小时,还是困得不行不行的,然后还头疼。开始以为是睡多了,可是让自己不睡吧,竟在坐在椅子上,靠着椅背也能睡着。
  我们老太太说可能是那天去火葬场冲撞到了,说全阴八字的人最容易这样,还说作者小时候经常要叫一叫的。但这么不科学的事情,不太愿意相信。
  下面是广告时间,推个文哈
  文名:《花瓶的职业素养'重生'》
  作者:雪默
  文案:重生之后,凌薇很机智地给自己找了个靠山,然而她发现,靠山老板居然是戏精本精,整天戏太多,演技直逼奥斯卡影帝!!
  凌薇表示,天天跟一个圈外人飙演技,心好累!


第38章 
  黄河年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决堤情况; 轻则数亩庄稼被毁; 重则两岸百姓生灵涂炭。为帝者,每次遇到此等天灾,都会被人质疑德行。然而从古至今; 这个问题就没被哪位帝王彻底解决过。
  当皇帝的,没有哪个不喜欢被人歌颂丰功伟绩。也没有哪个不喜欢百年后; 还被世人颔首称赞。
  当今听着七子说的这个办法,虽然不能说一定会有效,但不得不说,却是一项举措。若是真的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他的名字必会名垂史册。
  深觉此事可行的当今一边点头; 一边对着司徒砍吩咐,让他尽快将黄河治理部门的具体事项写成奏折明日早朝详议。
  司徒砍抱拳应是; 复又退回皇子对列中。
  和当今想的一样,若是此事可行; 谁都不能抹杀他的政绩。将来选太子的时候; 也能比其他兄弟有资本。
  与司徒砍想的一样; 其他皇子也想到了这点; 眼神皆是暗了暗。
  隐晦的看了看,彼此间都达成了共识。不能让老七得了便宜。
  。。。。。。
  司徒砍在宫里出了风头; 一时从宫里出来; 其他的皇子看着司徒砍眼底都带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司徒砍与兄弟们抱了抱拳,也不跟他们说什么,就跳上马车催着人回王府。
  其他皇子和官员见了; 还以为司徒砍是着急回王府赶奏折。实际上司徒砍是担心那几个兄弟会问他这奇葩发型的事。
  回到自己的郡王府,司徒砍第一件事情就是沐浴更衣,重新束发。
  ╮(╯▽╰)╭
  将所有的头发都束到头顶,再戴上玉冠,王冠,倒也看不出来什么。只是想起自己一头长发被元姐儿剪成这般长度,司徒砍就一阵胸闷气短。
  早知道就让那个死丫头摔在地上好了,反正他才不会心疼她呢。
  晚膳让人送上来两只烤乳鸽,司徒砍恶狠狠的啃了以后,这才去书房写奏折。
  司徒砍一直怀疑他可能是这辈子投胎时喝了假的孟婆汤,就像从小做到大的梦,以及一些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存在脑子里的东西,这些东西,出现的莫名其秒,却又让他觉得理所应当。
  不过不管怎么样,他觉得这好歹也是他的一张底牌。就像今天这种时候,就可以让他出一回风头,压众位兄弟一头。
  本朝沿袭前朝,朝中设有六部。分别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然而像是黄河治理等事,却是先要工部统计黄河流经区域,然后上报户部,再由户部将各区域修缮黄河堤坝的银子通过吏部一层一层送到黄河流经的县府处。
  这样一来,不说费时费力,也容易出现各种损耗,最后弄得事倍功半。
  若是成立专门的治理黄河的部门,户部的银子直接交由此部门,再由此部门专项专管去修缮维护,想必能更加的达到治理黄河的效果。
  而这会儿司徒砍要做的便是将这个部门从上到下需要做的事情,需要的官员数量都要估出一个大致的量来。
  黄河流域那么长,不可能只有一支干活的队伍。那么需要几只修缮的队伍,以及维护的队伍,还有每只队伍要有多少人,这些都要有个大概的数。
  还有部门内专管财务的,专管验收的,等等的事情,司徒砍整整忙了一夜,才有了一个大致的框架。
  之后又仔细的组织语言将这个框架填满后,上早朝的时间也差不多到了。
  垫了点东西,洗了把脸,司徒砍揣上奏折就跳上了自家马车,一路上都顾不上闭目养神,只想着一会儿殿中对答,惊艳众人。
  然而就在司徒砍满怀期待的到了宫门口时,却听到了今日罢朝的消息。当场满脸热血被浇了个透心凉。
  当今昨夜饮食不适,今日罢朝一天。
  说白了,就是当今昨天晚上拉了肚子,今天旷工了。
  虽然心里有些失望,但作为人子,司徒砍还是准备先进宫去探望一下自家生病的老子。哪想到进了宫,到了当今的寝宫,他所有的兄弟都差不多在这里了。
  他老子吃了药,这会儿正与周公下棋呢,没功夫见他们。侍候当今的大太监直接将他们都劝走了。
  皇子们见此,只得略表一下关心之情,便相携着离开了。
  司徒砍见他亲弟也在这里,伸手叫了一声‘十二,过来’。等到小十二小跑着过来后,便牵着亲弟弟的手去了亲娘那里。
  一夜没睡,这会儿上了困劲,先蹭个饭睡一觉再说。
  到了陈妃宫里,娘仨个吃了早膳,司徒砍便去偏殿小睡,至于小十二,则是靠着亲哥躺了一会儿,然后才准备起身去尚书房读书。
  他亲哥去年就可以上朝听政了,而他今年才十岁,至少还要等到十五岁才能不用再听那些夫子的之呼则也。
  羡慕的看了亲哥一眼,小十二将亲哥放到一旁的奏折又拿起来看了看,叫来宫女拿了笔墨,小心的在那份奏折上勾了几个他亲哥写的错字。然后又在亲哥脸上画了几个圈,这才捂着嘴偷笑着离开。
  一屋侍候的宫女太监都看见小十二这般淘气,却都没敢拦着这小霸王。
  陈妃娘娘的心尖,七皇子的心肝。
  人家亲兄弟愿打愿挨,他们做下人的,何苦自以为是呢。
  (→_→)
  一夜未睡,此时睡得深沉的司徒砍并不知道他的心肝亲弟弟干了什么。等到下晌用过午饭,当今因为关心黄河治理的事情,将还在宫里的司徒砍叫过去应答时,司徒砍都不知道他亲手递给他老子的奏折上,那被画的圈圈和极明显的错字。
  当今也有一度的懵逼,他想不明白自已的七儿子到底是吃什么长大的。写有错字的奏折不说重新誊写,竟然还怕他看不见用笔圈了出来。。。。。。
  自认见多识广的当今,在面对这个儿子的时候,也词穷了。
  小十二不是当今最小的儿子,却是当今最淘气的儿子。上学前跟亲哥开了个小玩笑后,小十二又在放学后午膳前的那段时间悄悄的溜进了当今的宫里。
  守门的侍卫和太监一早就看到小十二了,因知道他得当今偏爱,除了一个小太监进到里面回禀了当今,其他的人都当没看见小十二过来,由着他做贼似的进了当今的寝殿。
  当今补了一上午的觉,早就睡醒了,不过知道小儿子偷偷进来了,倒是又闭上眼睛装了一会儿,想要看看小儿子还能干出什么来。
  小十二一进来,便发现当今半靠在榻上假寐,看了一眼榻上方桌的笔墨,以及桌上写出来的字,心下明白,面上却还是一副没察觉的样子轻轻的靠近他老子。
  到了他老子跟前,先是从怀里拿出一串佛珠,轻巧的戴在他老子的手腕上。然后一点一点蹭进他老子的怀里,闭上眼睛准备来一觉。
  当今没有想到小儿子会这般举动,心里被他弄得软软的。一时间不知道要继续装睡还是顺势起身。
  然而当今这种纠结并没有纠结多久,因为蹭到他怀里的小儿子竟然小声的打起了鼾。当今见此,不禁摇头轻笑。一边抱着小儿子,一边处理榻桌上的折子。父子俩人,一室温馨。
  大儿子们为了皇位争来争去,小儿子这般依恋的模样对当今算是一种治愈了。
  然而当今压根不知道,他这小儿子才是戏精本精呢。
  。。。。。。
  农历五月末,虽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节,却也差不多了。
  当今上不上朝,与荣国府的后院没有丁点关系。元姐儿穿着一身质地轻柔的纱质衫裙,哪怕是摇着双面绣牡丹的团扇,她也热得心烦意乱。
  “晌午的时候,老太太赏了二姑娘两匹香茜雪的料子,说是这料子难得,最是止汗生香呢。”抱琴看着元姐儿热得睡不着,便小声的将今天打听来的消息小声的说给元姐儿听。
  元姐儿抽了一下嘴角,对于这些东西并未放在心上。
  香茜雪的料子虽难得,可也没多稀奇。元姐儿之前见过,摸起来的手感就跟现代的冰丝一样,穿在身上冰冰凉的,不过却不吸汗。
  再一个三个多月的孩子,就穿那么清凉的东西,她这个瘸腿护士都知道不可取,活到那么大年岁的贾母能不知道?
  不过是一箭双雕罢了。
  她亲妈王夫人和于嬷嬷都给她分析了老太太的心思。元姐儿考虑了一顿饭的时候,便决定该怎么样就怎么样,犯不着为了让老太太满意,就非得做出一副嫉妒的嘴脸。
  她得多没出息,才会嫉妒一个小娃娃呀~
  “罢了,不睡了。你去研磨,我练会儿字。”窗外知了的叫声吵得元姐儿更加的心烦,于是干脆坐起身,从榻上走下来。
  抱琴见此,想了想说道,“也罢了,午睡少睡一会儿,晚上也能睡得沉一些。”一边去书案处给元姐儿铺纸研磨,一边又继续唠叨,“今年也不知怎么了,竟是这般热。府里的冰也不够用。。。。。。”
  元姐儿喜欢行书,簪花小楷也能写一些。听到抱琴的啰嗦,元姐儿用行书写下一行‘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装逼经典句子。
  “拿去装裱起来,就挂在这屋里。”
  抱琴闻言住了嘴,小心的拿起书案上的纸张退了出去。
  看到抱琴离开,元姐儿才耸了耸肩拿起笔胡乱的在纸上乱画。
  像是在发泄郁气似的,一整张纸都是乱七。八糟的痕迹后,元姐儿才收了笔,将这张草纸撕得粉碎。
  其实并不是天热了,而是老太太发话,说是‘二姑娘年纪小,府里的冰可着她用。’
  三四个月的孩子就算是天再热,又能用多少冰去?又敢给她用多少冰?
  “姑娘当真不去争一争?”
  于嬷嬷在抱琴走出去的时候便进了屋子,她站在一旁看着元姐儿发着小脾气,此时看着元姐儿将那张泄露情绪的纸都撕得粉碎后,这才出声问元姐儿。
  元姐儿丢笔于书案,笑着摇头,“不去。”
  论年纪,论身份,她有什么资格去争更好的待遇?
  贾母拿迎春熬鹰似的熬她,却压根没有想过她并不是真的十岁小孩。
  “我与二妹妹差了十岁,再有五年我及笄,而二妹妹才五岁。老太太最多会熬我到中秋。不过这会儿子才过端午,这么热的天,咱们得自己想办法。倒是委屈嬷嬷跟我一起熬着了。”
  于嬷嬷摇头,并不以为意。“姑娘想得明白,老奴就放心了。”
  “我将来进宫也是去侍候人,现在就当提前适应环境了。对了,嬷嬷想办法帮我弄些硝石回来,我有用处。”
  “姑娘想要自己制冰?”于嬷嬷可不是贾家那些没啥见识还硬要充门面的土包子,听到元姐儿要硝石,便知道元姐儿想要自己制些冰来用。
  元姐儿点头,又叮嘱道,“莫要让老太太知道。”
  等弄到硝石,将房间里的大肚花瓶放到床头,里面装上水,再倒入硝石,凉意阵阵,正好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