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和古代名人同在-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可伯兄说的故事里,不是什么狐狸精啊,什么鲤鱼精啊,都能变人的嘛,既然都能变人了,怎么就和人不一样了?”
  得,这口锅又成了阿玉的了,也是,谁让他总是将这个妹妹当个孩子呢,当初在山上,因为这妹妹有些被吓着呢,怕由此移了性情,变得懦弱胆小,就总是说些女妖精,女鬼的故事,想借此让妹妹明白,女人其实也能很厉害,很本事,可不想性子倒是开朗了些,胆子好像也变得稍稍大了点,可与此同时,这奇奇怪怪的问题也开始多了起来,这问的,你让人陈秋娘怎么回答?那这是咬牙切齿的开始腹议那个最近住在山上的夫君起来。偏偏,如今这小姑子的教养问题是她在管,还不能不回答,真是难死人了。
  好在陈秋娘也听过这些故事,不至于什么都不知道,因为年轻,性子烂漫些,偶尔也曾胡思乱想过些奇奇怪怪的念头,所以琢磨了一下,总算是还能支撑上那么几句。
  “你也说了,那是变人,变这一个字已经说明了,这不是这些东西的本能,只是为了像是个人,这才学了人的模样。指不定你看不到的时候,人家变成了人之后,鼻子都依然不通气呢。”
  等等,这是什么理论?什么叫看不到的时候?什么叫鼻子不通气?你当狐狸精感冒还是怎么的?
  这样的奇怪言论好在是阿玉没有听到,不然还不知道会被惊成什么样呢。不过阿玉没听到,这后头跟着的仆妇,丫头却听到了,一个个眼睛都瞪圆了有没有?
  说起来如今因为庄子建的好,因为这外院住进了不少的佃户人家,所以啊,在这主院的仆妇也不在只有原本的那么小猫几个了。虽然增加的大半都不是原本那种死契的奴隶,多是签了几年用工契约的那种,勉强可以算是长工。可因为这样活络的,给人留余地,保留良民身份的仁慈做法,让这些因为人丁众多,日子艰难,送人过来做下人的佃户人家的闺女妇人反而多了几分忠心,对护着这姑嫂二人是十分的上心。
  也因为上心,自然跟的也就紧些,而跟得紧些,那么有些这姑嫂说的什么故事之流的,这些人也听过些,也正是因为听过,如今猛地让陈秋娘这么一说,所以几乎每一个都有些傻眼。
  若是真按照夫人这么说,那故事里的狐狸精什么的,那是怎么生孩子的?哦,这个有点大了,那她们是怎么吃饭的?狐狸精还好些,能吃鸡,那鲤鱼精呢?难道当着人,还能吃水草,吃虫子?哎呦,真是不能想啊,一想浑身都起鸡皮疙瘩。
  她们这里起鸡皮疙瘩,可天真的微娘却没想到这些,只皱着眉头,拉着嫂子在那游廊的长凳上坐下,一边晃着小脚,一边说道:
  “伯兄说,鬼是不透气的,那这妖精……岂不是和鬼一样了?”
  呵呵呵,亲,你想的可真多,在这么问下去,陈秋娘也快要挡不住了,趁着这会儿还没问出更奇怪的事儿来,大肚婆陈秋娘忙不迭的开始转移视线。
  “前儿你不是还说要做点针线?学的如何了?你可不小了,再不好好学,到了要出嫁的时候可怎么办?”
  出嫁两个字,对于只要是懂点事儿的女娃那都是大杀器,可惜,在微娘这里没用,因为人家一听这个,立马满脸委屈的看着嫂子说到:
  “我,我,我不离开家。”
  “不离开?呵呵,你啊,就这会儿这么说,到了时候,估计就没这心了,行了,别委屈了,别当我不知道,你这是不想动针线的借口。”
  “哪有,”
  “怎么没有,来,你说的帕子呢?都半个月了,可有做出来?”
  这陈秋娘本也是个温和的性子,可不知道是怀孕的缘故,还是被阿玉影响的,如今倒是愈发的难缠起来,看看,一句话就将自家小姑给镇压了吧。不过在看她那微微含笑的表情,就知道这更多倒是打趣的成分多些。
  陈秋娘如今的日子过得很是舒坦平顺,没有了早年逃难山上的恐慌,也没有了衣食的担忧,如今还有了身孕,去了没能生产的隐患,丈夫温和体贴,家业兴旺,还有爵位得享荣耀,这事事顺利的日子,怎么能不让她日日欢喜,时时含笑?
  小世家出身的她,对生活其实要求并不高,能有如今的日子,对她来说,已经是惊喜了,她很满足,所以即使丈夫常年在山上教学,三五日才回来,她也能坦然接受,并沉稳度日,为丈夫看守好这一处家。知足常乐,陈秋娘很知足。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星空 80瓶;晨曦 66瓶;丁 20瓶;英子 10瓶;呒妤姝 5瓶;古典的彩蝶 2瓶;


第205章 在三国做个大当家58(完)
  所谓细雨润无声; 阿玉处江湖之远,享现世安稳的情况下,却用他的隐晦手段; 真的; 将这个历史做了一次翻动。从三国休战十年开始; 这个世界就在不是历史中的模样。
  十年的安稳真的可以改变很多东西; 比如曹魏的魏明帝有了四个儿子,不但对司马家,对老曹家近亲压制的不在成大威胁,还有功夫调整权贵,尽力让几个儿子的势力交错,放着外戚专权; 又暗地里给长子拉拢了几方靠山; 以方便将来执掌天下。
  在这样的调整中; 他哪里还顾得上打仗什么的,所以喽; 当十年之期到来; 若不是人提醒,这比历史上长寿; 到这会儿还身体不错,没有早死迹象的魏明帝; 那是差点就忘了约定到期了!你说这事儿玄乎不玄乎?
  只是到了期又怎么样?如今可不是以前了,以前那是夹杂着天下一统的大势,你坚持坚持; 也就坚持下来了,可如今呢?谁第一个出头打仗,那谁就免不得套上一个不体恤百姓的名头,他能第一个上?好歹也是三国之中最强的,他还是要脸的,所以他能干的就是赶紧的,派遣点间谍什么的,撺掇一下别人,好给自己制造点打仗的由头。
  可他聪明别人也不傻,像是蜀汉那边,装了两代怜民君主老刘家能上当?人家早就打算好了,要以守带攻,看看能不能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了,所以从一开始人家就将几处可能制造出矛盾的地方作为重点经营,甚至还十分无厘头的,连着那城池外头,接近其他两国的地方都种植了庄稼,不管地有多少,多贫瘠,这种植了庄稼意思就很明显了好不,人家那真是一心过日子,没工夫和你们闹。反过来,你们谁谁谁踩踏一下民田,那都是挑衅。这么无赖的手段,你说让别人怎么办?
  东吴想打仗嘛,那是一定的,虽然他们也没有最先动手的计划,可借着这十年的功夫,还是十分积极的开垦出一片片的良田来,提早几百年,开启了江南产粮重地的格局,储备下了无数的粮草,从这个角度来说,东吴准备战争很积极,可俗话说的好啊,人老奸,马老滑,孙权是魏明帝这么个小子能算计的?即使几年大了,对于自己没能一统天下也有些遗憾,可同样的,也因为年纪,对于征战什么的,也少了兴趣,更愿意享受些安稳日子。
  于是乎,这么僵持着,愣是将这十年的期限拉长到了十三年。而到了这时候,再不打可真要打不起来了,因为司马懿要死了,已经病倒在床上起不来了。这个原本应该在251年过世的老头,因为这些年各种的不如意,各种的不顺心,心情郁闷之下,身子衰败也快了好些。若不是还有个十年的期限在吊着他,估计早就倒下了。可十年到了,偏偏这事儿还依然僵持,让他一生追求的一统,眼看着遥遥无期,破朔迷离起来。倒是北面防范异族越来越顺,七八个分封的异族首领各自攻伐,为魏明帝创下无数英明的好名声。对比之下,这心气一散,可不就是不成了嘛。
  看着这局势僵持成这样,已然三十岁的阿玉自己都有些迷糊了,可在迷糊的同时却也浑身雀跃起来。
  自他穿越以来,除了开始武侠的那时候,其他阶段想要有点收获,那真的,每一次都是亲自撸胳膊上场,谁说这高官厚禄的,确实挺让人迷醉,那权利执掌于手的感觉也相当的不错,可这事儿吧,干多了也就每意思了,小官,勋贵,文官,武将,这一轮下来,要是再重复,还有啥新鲜感?
  就是那什么田地增产啊,什么发明点新的高效率工具啊,什么造纸啊之流的事儿上,他以往也不是没干过,比如唐朝那时候的大水车什么的,事情做多了,重复的多了,就没啥成就感了,就是哪些农人对着他敬若天人,感恩戴德,也没让阿玉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的,更多是是一种既来之则安之,一定要做的责任感。
  因为这个,有时候阿玉一个人没事儿瞎想的时候,甚至还会莫名的感觉一种精神上的疲惫,感觉自己好像对这个穿越工作有些厌烦,有些持续不下去的颓废。
  可如今呢?当一个隐藏暗中,拨弄天下局势的暗手,这滋味……阿玉瞬间感觉,精神头都好起来了。好像自己就是成了那啥罗斯柴尔德家族?共济会?反正感觉相当的美妙。
  被重新激起工作热情的阿玉于是开始频频的出手,一门心思想着在自己剩下的十五年剩余时间里,将这个三国继续改变一番,尽力改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比如他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培养青少年的血性。如今三国僵持的时候,他不担心什么,可等着天下一统之后呢?北面的异族都老实了,按照以往的历史经验,那后头可不就该文武争斗,不就该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了?那怎么成?为啥他当初帮着老曹家,压制司马家?不就是因为他家是文人世家出身,帮扶势力也多是这些世家,更倾向文人嘛。为了将来战事之后,全面的激发人的血性,多保留几分尚武的精神,就是阿玉觉得他很该做的事儿。所以喽,被盗窃的某一首诗就上场了:江城子:
  少年自有少年狂,
  藐昆仑,笑吕梁。
  磨剑数年,今日显锋芒。
  烈火再炼双百日,
  化莫邪,利刃断金刚。
  雏鹰羽丰初翱翔,
  披惊雷,傲骄阳。
  狂风当歌,不畏冰雪冷霜。
  欲上青天揽日月
  倾东海,只笔洗苍茫。
  这大杀招一出,影响大的,真的,绝对是出乎了阿玉的意料。这倒不是说,这诗词好到了极点。关键是出现的时代,阿玉这真是……放的也太早,太巧了些。
  一首短歌行都能惊艳的时代,在这个赋作为主流的时代,这样的词,很不合规矩,很是受一些文人的抨击,甚至还有不少老人,老名士觉得,这是要淘汰他们的节奏,哀伤年老之余,更是抵制的厉害,说这是谬论,是狂妄,是不知深浅。可同样,这里头的热血激昂,蓬勃朝气,又让无数少年学子推崇,觉得是一种认可,信赖,倚重。总是忍不住在某些场合大声的诵读,激情踊跃的,读着读着都能面红耳赤,拔剑舞几下。
  这样的两级碰撞之下,你说,流传能不广?不但是广啊,甚至还成了励志名言了。好在阿玉没透露出他的名字,只是借着别人的手偷偷的散出去,不然这会儿他家肯定不太平,不是被上门拜访的踏破门槛,就是让人砸碎了玻璃窗。哦,对了,这年头没玻璃窗。
  除了这血性的问题,喜欢上了暗中操纵出手的阿玉又寻人给阿斗出了个招揽人心的好主意,那就是建立英雄祠,为那些为国征战的将士立祠这事儿吧,说起来自古就有,只是很多那都是人家自发的,多是功劳大的,怎么都磨灭不了的,一般的寻常将领,都没这个待遇,如今呢?在阿玉的招呼下,虽然普通的兵丁依然是被忽略的一群人,可好歹校尉以上的,终于有了点待遇了,好歹能在某些名将,重臣的后头,有那么一块小小的牌位了,这么一来,你说这人心会成什么样?
  反正阿斗这一招一出来,就又一次的将了其他两国一军,不得不在后头跟着也开始干这么一个事儿,不然他们都担心,这自家的兵将会不会临阵投降了。你说这事儿整的吧,真的是让很多人都很无语。这所谓的校尉什么的,好多都是招揽的寒门炮灰,这么干,他们真心不怎么愿意。
  他们愿不愿意反正都干了,而阿玉的目的也达成了,那就是从根本上提升了武将的地位,在百姓心中,在武将自己的心中,分量最起码比以往上升了好几个台阶。虽然入了祠,这家族什么的,得利有限,可名声上呢?那收获绝对是大的,即使还不能和世家相比,可也绝对号召力不小,而有了这样的号召力,以后面对文人压制的时候,对于底层的人来说,这就是他们反击的底气。若是这样的事儿能多持续干些年,形成一定的规矩什么的,那以后文武相持也不是不可能的。到底,汉是以强而亡,有民众基础的对吧。
  除了干这些长久谋划的事儿,阿玉其他的事儿干的也一样不少,比如书册。作为一个知道战乱对文明断层危害的后来人,制作出了新纸张,开创了新式书册装订的名士,收敛书籍的事儿,那真是一刻都没有停过。甚至为此,不惜去各个名士,世家那里交换,以求能丰富藏书。除此之外,还将自己的纸张,书册一并带去,讲述他对于建造藏书楼之类的计划,给这些世家洗脑,以求更多的人加入到互换书籍,建造藏书楼,增加书籍流传数量的大业中来。
  阿玉这样的行动在别处有多少效果不好说,可在东吴,绝对是带动了不少人,前头就说了,这年头对于寻常百姓来说,读书是一件奢侈的事儿,可见这只是垄断有多严重,而这知识能形成垄断,同样也反应出了各个世家对于书籍的重视程度。有这样的一个相互都能得好处,多些书本,多些底蕴的大事儿,只要稍微开明些,都不会抵制。就是有不舍得自家书籍外传的,也免不得因为贪别家的藏书,而做出一二的妥协来。如此一来,你说,这效果会怎么样?反正就阿玉知道的,认识的人家里,七八成都陆陆续续的加入了进来。
  而也是在这样的走动中,阿玉和嵇康啊,向秀啊,这类未来的名士们的关系也越来越亲近了起来,隔上一二年,总有他们带着朋友前来游学。时间一长,这什么《广陵散》……提早出世了有没有?甚至还多了好几首同样质量上乘的曲子。由此可见,学问这东西,越是交流就越是能丰富起来,成果也越大。对此阿玉是相当的满意。
  阿玉很满意,他在这乱世求生的三十年里,为这原本已经败落到底层的秦家,赢得了无数的尊重,重新兴旺发达;为汉家百姓争取到了更多的生机;为饱受战乱璀璨的中华文明创造出更多的传承可能;为激发汉人血勇,避免异族入侵埋下了无数后手……
  可他满意了,公司相当的不满意,组长相当的不满意,所以喽,当他回到现代,睁开眼睛的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自家组长的大黑脸。
  “秦玉,你胆子越来越大了?啊?去一个地方就闹一个地方,你到底想干啥?”
  想干啥?呵呵,你说呢?


第206章 去哪儿?
  组长如今对着阿玉那也是相当的牙疼。你说; 原本好好的,老老实实做任务的那么一个业务精英,如今咱们就跟着那些不上进的一样了呢?这改历史改的那个利索啊!就差没飞上天和太阳肩并肩了。
  当然这到底是为什么; 其实他多少也明白; 那些心理学家说了; 这是长期在各个位面工作; 孤独,疲惫,艰难,形成精神麻木之后,产生的自我调节情绪在起作用。说白了,就是没疯都是心理素质好的。这也就怪不得为啥他们总是用小黑屋关人; 而不给予什么实际惩罚的关系。理解万岁吧。
  可他们在怎么理解; 有事儿总要干的; 有些规矩总是要守的,所以喽; 组长来上铉了;
  “阿玉啊,你这工作呢……任务每一次都完成的很不错; 甚至还总给上头点惊喜,这是好事儿对吧; 看看,你这虽然常年不在,可这工资……翻了几倍了?都赶得上那些领导了。可见你这业务水平是不错的; 上头对你也相当的重视,不然也不至于每次都让你轻松过关。只是吧,好歹也你也多体谅几分上头的难处,你说,你这一天到晚的折腾,让技术人员多了多少工作?这一个个的反应上去,一个个的告状……你让领导怎么办?老护着你,人家也会有意见的,咱们也不能太为难人了对吧。”
  作为直属领导,组长对于阿玉还是了解的,知道这人吧,有些吃软不吃硬,所以一上来就大感情牌。可惜啊,感情牌好用是没错,可这说的角度却错了,看看,阿玉挑着眉头的似笑非笑的模样,组长就反应过来了,和他说什么领导为难啊,这小子,几世当的官比他们总局领导都大,还能摸不透这里头的关窍?估计连可能发生什么,说什么都一清二楚,这样的情况下说领导为难,那这是,白瞎了!
  摸一把脸,权当自己没说过,脸皮也锻炼的相当厚实的组长换一个话题继续。
  “你也是咱们单位的老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