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和古代名人同在-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野兔和野鸡送回山间竹屋,由着奶娘他们收拾,做为他们的晚饭主菜,剩下的阿玉领着秦润,带着平安等几个,一路抬到了工地上。你别说; 这硕大想的三只野猪; 一路招摇的送到工地; 作用那是相当的大。不过是才送到地方,宣布了这些都是晚上给他们加菜的消息; 这工地上干活的热情就立马高涨了不下两倍。喊号子摔泥的都多用了几分力气; 这样的场面让秦润看着也是眉眼一动,心下多了几分感悟。
  “郎君; 这野猪多危险,你怎么就不喊我们一声呢; 好歹多几个帮手。”
  “郎君,下次带上我们吧,好歹我们如今也算是半个猎户了; 总能搭把手的。”
  “对对对,郎君,如今你可是有爵位的人了,可不敢如此冒险。”
  看看,阿玉收买人心很有一手吧,不说那原本就跟着他们家几代的老人了,就是新来的也纷纷表示出了要保护好阿玉的忠心。听得阿玉都想笑出声来,这些个人居然还好意思说什么保护他,哪怕是陶二那几个曾干过黑活,有点打杀本事的人,和他那身手有的比?不给他添乱就不错了,他能护着秦润,却没那么多精力护下这么多。所以他一脸不在意的挥了挥手说到:
  “你们这不是在给我干活嘛,这些活计已经够你们好费力气的了,打猎怎么好在让你们去?你们是人,又不是牛,哪有这么使唤的。行了,赶紧的,收拾好了,一会儿赶紧煮上,这东西肉腥味重,不多去几次水,吃着可不香。”
  看看,这话说的多好,听得周围听到他说话的人都忍不住红了眼睛,只是这些人嘴拙,不知道该怎么感谢,半响也说不出什么反驳的话来,最终还是陶二,这个还算是见过世面,懂些应对得接了话,咧着嘴笑说道:
  “有的肉吃就不错了,哪有这样计较的,往日我们就是野菜什么的,都不够糊弄肚子呢。如今不单日日能吃上一顿饱的,连着肉都有了,日子过得不知道有多美,以往想都不敢想。”
  听到他这么说,阿玉叹了口气,转过头对着秦润说到:
  “听听,民生之艰难就在这里,一日吃一顿饱的都不能,这人还有什么力气?这还是当家的男人,是一家之主,如此类推那这家中妇孺日子又该是如何的艰难。偏偏困难到了如此境地,这些百姓还要负担税赋,承担兵役劳作,这才是如今人丁稀少,遍地荒芜的根由啊。你想,若是让这些人都能吃饱,妇孺都能个个养活,那他们能开垦出多少荒地?能延绵出多少人口?而有了人口,有了足够的耕地,这国家税赋又能多出多少?一饮一啄皆有缘由,仲弟,咱们虽非朝中重臣,可若是能将自己管的到的地方都治理好,让百姓吃饱穿暖,那才是大德行,比说一万句悲天悯人的话都有用。”
  阿玉趁机教导着弟弟,顺带的又刷了一波人气,秦润眼睛一扫,就看到周围已经围拢上来帮着收拾野猪的汉子,一个个的已经感动的流泪了,看向阿玉的眼神也满是热烈。心下对自己这大哥越发的崇拜起来。心下不禁想到:伯兄常说想要当一个成功的人,既要懂得怎么做,也要懂得怎么说。如今可不就是如此?长兄如父,所谓言传身教,也不外乎如是了。
  有了这一出之后,庄园的建设速度立马快了好些,就是在不懂的,也能看出和以往的差别来。有了这么好的效果,秦润原本以为即使像是阿玉说的,不好多做,但是为了巩固一二,怎么也该隔上些日子再送点什么东西下去,哪怕是几只野鸡炖个汤呢,也算是个意思。
  可不想这以后阿玉却突然忙了起来,连着好些日子,别说弄什么大阵仗,就是打猎也没多去,倒是和建业的书信往来猛地多了起来。时常还能看到阿玉皱着眉头不知道再想什么。
  这样的情形一直到某一日,阿玉接到了顾雍那边送来的某一封信才打破。
  “好,好啊,不愧是阿斗,不愧是刘备的种。”
  是什么让阿玉如此赞叹?那是因为我们的阿斗同志,在接受了人丁论之后,迅速的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回应,用公示天下的方式,向着曹魏,东吴发出照会,表示为了天下汉家苗裔的延续,为了平复多年征战的创伤,建议三国停战十年,用以休养生息。
  这一招好啊,不是一般的好,已经到了妙的地步了。
  首先作为三国之中最弱的一方,他用这公示天下的方式,将自己摆在了正义的一方,夺取了大义,这和他老爹,还有祖宗刘邦逃难都带着百姓,那简直就是异曲同工之妙,最起码天下百姓是感激他的,哪怕另外两家不同意,那他也能换一个悲情帝王的名头,争取到一定的人心倾斜,甚至换来天下名士的帮助,这是不是很妙?
  再来他这一招虽然有点无赖,有点取巧,可与此同时,也变相的示弱,让另外两国,特别是曹魏,认不准涌起几分强者的自豪,可以麻痹对方。哪怕这停战的事儿没成,有了这一出,想来再战的时候,对方很可能会多几分轻敌的可能性。这一手是不是很隐晦而机敏?
  最后一点是这十年定的好啊,简直就是恰到好处,三五年的,那没必要,以往平和的时候也不是没有这样的间隙,所以不用提,十五二十年吧又有些太长,你想想,司马懿几岁了?亲,56了,是个老头了,定个二十年,他要是不干怎么办?毕竟都到这份上了,你说人家能没个趁着还活着一统天下的念头?可要是十年呢?就按照历史上说,到了明年还能征战公孙渊的司马懿,那身体肯定还挺不错,肯定不会觉得自己活不过十年的。(事实上也确实活过了十年,人家是251年死的,还有16年能活呢。)这样一来,名声,大义,再加上十年后再战也不是不能接受,那你说,这提议是不是就有了通过的可能性?
  最后的最后,若是这事儿成了,那刘婵同学给天下又该是什么样的印象?那就是他说的话有道理,连着敌对的两个国家都听啊!这形象,这声望能升值多少?对凝固民心,招揽人才,又有多大的作用?
  阿玉将这阿斗同学的心思细细的分析给秦润听,听得这孩子眼睛都不眨了,一个劲的倒吸凉气,说话都有些结巴了。
  “这,这,这外头不是,不是都说,这蜀汉的刘氏皇帝不善政务,不似明君嘛,这,这,这该不是他的意思吧,听,听说那些宰相都很厉害?”
  听到这宰相十分厉害的孩子话,阿玉笑了,摇着头好笑的说到:
  “蜀汉章武三年(223年)继位之时,这刘婵不过是十六岁的大孩子,面对着被托孤的老臣名臣诸葛亮,还有那一帮子功勋老臣,即使天资纵横,他又能如何?自然是收敛锋芒,以求自保,毕竟那刘备可不是只有他一个儿子。等着他渐渐长大,面对事必躬亲,事事妥帖的诸葛亮等人,他又能如何表现?倒是如今,诸葛亮已死,蒋琬等人才干虽也不差,却威信不足,这样的情况下,他依然能用人不疑,大胆放权,支持一系列兴修水利,拓展农事的政令,可见这人心胸颇大,也有些能为。想想也是,毕竟是伊籍的弟子,伊籍善内政,这样的人教导出来的有能差到哪里去?再说了,刘备……这人别的不说,在看人上还是颇有些本事的,看看他收拢的那些文臣武将就可见一斑。如今……二十八岁的成年帝王,这手段除了他,还有谁敢越俎代庖,与两国君主对话?”
  阿玉的分析十分的有道理,就是秦润听了也觉得靠谱,可就是因为靠谱,反过来再细想,他对这刘婵倒是多了几分敬佩。
  “整整十二年,天下众说纷纭,皆言其才智平常,却不见其发声,如此隐忍,可见心性坚韧,伯兄,若是如此……那这停战果然对其十分有利,若是能再长些,让他整顿内政出了成效,那这天下谁属,还真是不好说了。”
  “哪里不好说,别人那不成都是傻子?若是能停战50年,这倒是也有些可能,可如今……老一辈还没死绝呢,他们不可能停下。所以啊,这天下只要不是遇上北面大举南下,曹魏一方已经有七成一统的可能了。毕竟这人口就是根本,蜀汉……差的实在是远了些。在一个,避居一隅虽让他们成了事儿,立了国,可到底地寡民稀,进出流通不便,固守容易,出击艰难啊!天时地利人和都不沾,想问鼎天下?呵呵。”
  到底还是孩子,看问题还是感性了些,很多事儿不是你本事好,你心性佳就一定能成的。阿玉这操心大哥当得那个累啊,就差没把这天下扯开来,让弟弟看个通透了。
  “那是曹魏?伯兄,那咱们……”
  “有些事儿心里清楚就好,无需多言。像是咱们这样不入仕途的人家,只要于国有益,名声颇善,民心巩固,这天下无论姓什么,都能有惊无险。”
  听到阿玉这么说,秦润面色一肃,回想了一下自家大哥这一年来一系列的操作,立马坐正了,对着阿玉行了一礼,大声说道:
  “润,谨遵伯兄教诲。”


第198章 在三国做个大当家51
  阿玉这里在为阿斗的手笔赞叹; 顺带教孩子。而天下为此而惊的更不在少数。比如这曹魏的司马懿,就给惊得有些僵住了。面对阿斗的这一次突然袭击,他能说不吗?不能啊; 哪怕是为了名声呢; 也不能说不; 他家为啥后来能篡权成功?就因为他家有名声啊。不到生死关口; 这张好人的皮还是要的。
  更不用说这上头还有个老曹家的皇帝在呢,他也轮不到说不,至于那魏明帝同学?对此更是只有拍着手赞成的份。为啥?因为这个现年才三十一岁的皇帝这会儿已经感觉到了司马家的压力,可偏偏想要收拢权利,却有些力不从心,更惨的是; 他连着生了三子两女; 至今只留下一个小闺女还活着; 还都是早夭,明明生下的时候很健康; 却早夭; 你说,这里头没问题?而嫌疑对象呢?他知道; 谁撺掇的,他心里也有数; 却偏偏什么都没法子做,这样的皇帝当的有个什么意思?
  不然你当他为啥总和后宫过不去?因为在外头他太憋屈,不在这里发泄发泄脾气; 还能在哪儿?都要绝嗣了好不。早年,他也能被传出生而早慧,过耳不忘等。可如今呢?当他拿起帝王的权威,当他想要收拢皇权的时候,一切就都变了。老臣权臣,成了他最大的阻碍。
  陆逊说他:选用忠良,宽刑罚,布恩惠,薄赋省役,以悦民心;南朝宋史学家裴松之说他:魏明帝一时明主;现代史学家王仲荦说:曹叡统治时期,是魏王朝的全盛时期。这样一个政治上可以算的上明主的人,当他猛地收到阿斗的宣言,那简直就是拿到了一把好刀。别的好处且不说,最起码只要响应了阿斗的建议,他能换一个好名声。
  至于这之后?嘿嘿,十年没有战事,正好能让他有机会将那些布置在南方的军权做一定的收拢和掌控。这对于帝王集权是相当的有利,顺势减轻司马家的压力。虽然他不知道其实他的寿命已经没几年了,可这消息依然让他十分的振奋和激动。
  所以这消息传出来没多久,天下就又有了传言说魏明帝对阿斗的怜民之心相当的赞赏,并表示了赞同。皇帝都赞同了,那你说,司马懿该怎么办?好在他还有安慰,这不是还有公孙家等着他去收拾嘛,不是还有防卫北方能做借口嘛,对于他掌控军权什么的,还是有点用的,损失不大。所以喽,他也就捏着鼻子认了。
  除了他们,还有东吴。这会儿人孙权还活着呢,虽然人已经不再是早年那种精明能干的模样,而且还因为继承问题上的反复无常,导致党争频繁,可同样的,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比魏明帝更希望边境安生些,让他好空出手来好好的和朝堂上的人磨,如此一来,他能说什么?自然也只有跟着赞同的份。
  于是乎这奇怪的一幕就出现了,三个国家,三个皇帝,居然由着年纪最轻,资格最浅,名声最低的一个出了个大彩,还是个别人心甘心愿的附和的大彩。这样的事情不天下哗然都不可能啊。一时间这三国间的局势就变得破朔迷离了起来。
  不是什么人都能站在历史的高度上看问题的,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像是阿玉这样在第一时间看透迷雾,直视根本的。这倒不是说这里只有阿玉最聪明。而是因为阿玉有几百年的经验和历史作为依据,他们却什么都没有,想要当个聪明人,不用时间磨,不一点点试探怎么可能看清楚?
  所以喽,一时间对阿斗好感大增的不少,投机心切的往蜀汉而去的也不乏其人。人才流动加起来几乎都抵得上之前五六年的总和了。如此一来不说阿斗如何的高兴,就是其他两国的人,也忍不住侧目了,心下对于名声,对于天下民心又多了几分慎重。
  也就是在此档口,阿玉这里又接待了另外一个名人,那就是阚泽,那个阿玉的同窗阚大郎的族叔,由阚大郎陪着,一身寻常常服,犹若普通士绅一般,只带着三五人,就这么来到了阿玉的竹棚子院子。
  “青山隐隐,竹影婆娑,这果然是个好地方。秦郎君,你家倒是寻了个不错的读书之处。”
  你家寻的?哦,对了,当初他忽悠阚大郎的时候说过,说这里是他家老爹当初读书避暑时候的屋子,虽然如今这一看就知道是新盖的,可若是硬要说是从原有的基础上加盖的也不是不行。所以看来,这老头就是这么认为的了。
  阿玉对此没什么可解释的,只是很礼貌的请了人进去,就在他往日接待王祥等人的大屋正堂里,接待了这来访的老头。
  一进门,别的不说,阿玉用竹子建造出来的桌椅板凳什么的,就十分的引人注目,让老头看了好一会儿,才满意的坐下,笑着说道:
  “听大郎说你是个颇为体恤下人的家主,如今看来,这不是什么体恤不体恤的缘故,而是你本身就是个懂得生活意趣的人,看看这些东西,巧思妙想多在这实用处。如此之人,自然更懂得观察,懂得变通。”
  嗯,老头上来就夸奖人,这是个啥意思?阿玉忍不住用眼睛看了阚大郎一眼,不想看到的却是一脸茫然,显然这小子对于自己突然被嫡支看中,被家中最权威的人带来这里也有些蒙圈,这样的话,阿玉从他这里是得不到什么消息了。
  阿玉迅速转头,开始一门心思的应付这个从寒门奋斗到贵族的老头。虽然这老头说是寒门,算起来估计以前和自家也没什么差别,不然是不可能有机会读书的。可能得到如今的地位,就可知这老头不是什么简单的角色,不小心应对估计都能被带到沟里去。
  “阚公说笑了,不过是些无聊时的玩意,哪里称得上什么意趣。倒是阚公,如今已是快要入冬的时节,还能有兴致来这会稽山游览,可见雅趣。”
  这是反问人家来干啥,问的还十分的隐晦,带着几许的恭维,用时节的不适宜来做提问。光是这一句,就足见阿玉的功底,让老头都忍不住挑了一下眉头,露出几分惊色。
  原本他以为,像是阿玉这样的少年,即使听自家族侄说颇有些趣味,挺机灵,也应该有个限度。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能做出农事册子,能说出人丁的问题,可见是学术性的书呆子士子,这样的人在人情世故上必定差一些。再怎么有趣,也不过是性子不错而已。可不想一上来他就发现自己想错了,这不是什么寻常的书呆子士子,而是个人精子啊。
  作为一个能步步高升的情商高手,对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对待这是基本功,阚泽只听了这么一句,立马就抛开了一开始的打算,反过来很是直接爽快的一边点头,一边说道:
  “你与大郎是同窗,还交情不浅,那咱们就是自己人,既然是自己人,那就说痛快话,你小子难不成就真猜不出老夫的来意?”
  又是一个反问,这皮球踢的,看着痛快,其实还是什么都没说,果然和人精子打交道就是麻烦。阿玉心里不住的腹议,同时脑子也迅速的转了起来,好歹是千年的狐狸,阿玉的脑子还是不慢的。不过是给两人斟茶的功夫,就有了些眉目,嘴角也牵出了几分笑意来。
  “如今天下最热的话题就是那蜀汉刘家皇帝提出的十年休战,阚公莫非为此而来?可这和玉可没什么干系吧。”
  明明心里已经有了些眉目,可张嘴说的却全然不是那么一回事儿,虽然没有再反问,可依然是踢了皮球,这样的水平,让阚泽都想叹息了,这样的人才怎么就不生在他们家?若是他有这样的孩子,那阚家未来他就再不用操心了。
  转头看一眼正探头,悄声和阿玉说话,问讯这野茶的侄子,心下又是一缓,好歹这侄子和这小子关系不错,有这么一点子关系在,若是将来这秦家小子能有出息,自家倒也不是不能沾光。
  这么一想,阚泽态度又是一变,多了几分真诚和亲近,叹了口气说到:
  “虽不中亦不远矣!那刘婵这一手出乎意料却妙到分毫,于三国皆有利可图,可同时,却也让那小小的蜀汉……今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