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地仙演义-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极混元阵中。玄松道人见大曼荼罗、周天星斗二阵皆破,喝道:“诸位同门方便行事,速速了结各自因果!”说罢散了大阵,又将精卫、杨昭、哪吒放出,任其行事。

    诸仙哈哈大笑,皆道:“今日一战,功在不朽。正该理清根本,分辩恩怨是非!”于是各自散去行事。

    混战之中,玄素道人撞见青阳子,惊问道:“道友在赵。大功告成,尚不身退,今如何又来此凶险之地?”

    青阳子道:“实不相瞒,吾证道大罗已久,杀劫未完。天罚将近,是不得不来尔!”

    玄素道人闻言,颇有些无语,也只得说道:“兵凶战危,道友无至宝护体。勿贪功冒进,万万留心!”

    青阳子道:“无妨!方才圣人未至,两阵倾轧,危在旦夕,吾尚能凭借诸般变化,与敌周旋。如今形势翻转,吾有何惧?”说罢,与玄素道人擦身而过,自去寻人完其杀劫。

    刚好吕岳朝玄素道人杀来。他是瘟部正神,大罗金仙,名注封神榜,永生不死,因此无惧无怖,玄素道人也不能小视,只得小心与其周旋。方战得两合,青阳子已不知到哪里去了。

    却说托塔天王李靖,与周天众神一道,正在寻找战机,突然瞥见青阳子。李靖不识得此人,以为好拿,暗将玲珑塔祭起,猛然一压,已将青阳子收入宝塔之中。

    青阳子千变万化,名声不显,李靖也是不知他的根底,这才敢将他摄入,想要镇死他。岂知道这位是天狐老祖,大罗金仙?不过片刻,只见宝塔颤动不已,猛地被掀得飞了开去,一只九尾天狐,硕大无鹏,从塔底钻出,疾如闪电,一道爪影,已将李靖头颅抓破。一道真灵,归了封神榜上。

    旁边广成子得见,大喝一声:“孽障!”将翻天印祭起,来砸青阳子。青阳子大骇,转身疾奔,不料前方来了崆峒子、容成子,截住青阳子大战!青阳子叹道:“悔不听玄素道友之言!”阻挡不住,被雌雄双剑贯脑而过,当即身死,一道真灵,奔万寿山人书去了。

    想他青阳子,在赵国为间,凡数十年,谋划无数,杀臣杀将,害国害君,使秦无国门之患。然赵两代君王,不查其害,反倚为肱股,事事悉以委之。若无神仙杀劫,郭开早已全身而退,百年之后,仍无间名。呜呼,用谍用间,古往今来,无过于此也!

    广成子刚斩青阳子,前边来了玄松道人,大喝道:“杀吾道友,不要走!”双双都是圣人首徒,混元之士,两具化身,正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纠缠一起大战,一时哪得分明。

    战团之中,哪吒正祭烛龙鞭,击倒韦护,旁边来了道行天尊,大呼:“尔杀吾弟子,此恨难穷!”手持一柄宝剑,来斩哪吒。

    哪吒与道行天尊斗数合,太乙真人亦来,喝道:“孽障,今日正好清理门户!”也挥剑杀来。

    哪吒见了太乙真人,毕竟曾是师徒,心中不由胆怯,转身奔走。太乙真人持剑,在后紧紧追赶。待赶过一道山岗,前方玄敖道人追至,朝哪吒喝道:“你且回去,待吾来战他!”哪吒如蒙大赦,让过太乙真人,又往回杀去。

    玄敖道人说道:“太乙真人,你虽证道大罗,灵关早闭,智识不开,今日数合当终,该殒命于此!”说罢,挥枪攻上。太乙真人闻言大怒,喝道:“一派胡言,岂能惑我道心?”交架攻还。战数个回合,一柄宝剑被破灭枪刺成碎片。

    太乙真人又祭乾坤圈,被玄敖道人挑开;再祭九龙神火罩,玄敖道人将身一闪,乍隐又现,已至太乙真人身后,破灭枪疾刺,可怜太乙真人:本有无上底蕴,两世为仙,前世苦苦经营,凄凉落败;今生私仇蒙蔽,举步艰难。就见一道真灵,往地书去了。

    玄敖道人斩了太乙真人,猛抬头见空中一道金桥,赫赫帝皇之气东去,哂笑道:“此等手段,真上不得台面,看我破了你一场谋划!”将玄龙印祭起,往金桥一砸,那金桥如遭雷击,化为齑粉,煌煌紫气,尽入了玄龙印中。玄龙印尤不罢休,往东疾飞,眼见得到了齐都,望下一盖,齐都帝皇之气,亦尽入玄龙印中。

    玄敖道人收了玄龙印,正在回转,突然东南方向,飞来一个道者,手缠锁链,怒发冲冠,大喝:“你这泼道,坏我好事,休要走!”挥舞铁链,来打玄敖道人。

    这正是雷泽大神!他从穆天子时便不断转世,在人间为帝为王,从未终止,一直在积蓄皇气,本尊也因此才能挣脱枷锁,提前出世。如今玄敖道人用玄龙印一举将皇气收去,坏了他几世苦心谋划,他如何能不怒?

    玄敖道人斥道:“雷泽,你不尊道祖之命,私自逃脱,罪在不赦!暗聚人皇之气,乱天下大势,心怀不轨,当诛!”

    说罢,挥枪迎上,与雷泽大神大战。

    雷泽大神被困近两个量劫,虽未进混元,却也非同小可,举手投足,皆是伟力,山川河岳,任其捉拿。一时之间,玄敖道人还处在劣势。

    正酣战间,玄素道人赶到,高呼:“雷泽,你乱天地大伦,今合该殒命于此!”将手中宝扇一扇,无量地火风水朝雷泽大神喷涌。雷泽大神怡然不惧,仍大呼酣战。玄素道人见状,又拿出两扇,与前四扇并做一把,遥遥朝镇元子方向一拜,心中默祷:“师尊恕罪!弟子今日造了杀孽!”朝雷泽大神一扇,顿时肉化骨销,雷泽大神只余一道真灵,往人书去了。

    玄罗道人正在阵中与灵宝**师交战,一边来了度厄真人,呼道:“汝杀吾道友,仇恨不小!”手持一把宝扇,朝玄罗道人一扇,恶风阵阵,销神剔骨,浩浩荡荡吹来。

    玄罗道人笑道:“此小道尔,怎能伤我!”将混元天罗伞挡住,再转一转,度厄真人已进了二十四诸天世界。玄罗道人又在伞内用定海珠一刷,度厄真人死于非命,魂归也人书之中。

    却说道行天尊见哪吒逃命,转身再寻敌手,就见前边来了玄穹道人,笑道:“天书封神时,道友将两徒祭阵,何其心狠!今日韦护不过正位归神,尔反要报仇!此心口不一,枉称证道大罗也!”

    道行天尊大怒,挥剑来砍,玄穹道人转身避过,将鞭祭起,如同灵蛇闪动,已把道行天尊捆了。道行天尊挣扎不开,竟被长鞭勒得紫府破碎,真灵亦往万寿山去了。

    众仙都在捉对厮杀,了却因果,若论猛恶之最,还要数玄玉道人与黄龙真人二人。黄龙真人自持勇力,现出原形,与玄玉道人对攻。一人一龙,你来我往,贴身肉搏,顷刻间已战了数百回合。玄玉道人有九转玄功护体,如同铁浇金铸,越锻越坚,随创随愈。反观黄龙真人,却已是鳞甲碎裂,血肉横飞。

    玄玉道人怜他神勇,喝道:“道友,大罗道果,来之不易!今日汝已力尽,何必再战?”

    黄龙真人大喝:“吾力未穷,可以再战!”将尾一摆,又朝玄玉道人撞来。玄玉道人暗暗一叹,揉身而上,又与黄龙真人恶战。待战数十回合,黄龙真人突然大呼:“吾生也久,痛快淋漓,无过于今日!”呼罢,挺身而倒,一道真灵,往万寿山去了。



………【第307章 镇元子挥枪破道 黄石公去国封神】………

    半空之上,元始天尊眼见不过片刻,阐门已殒了太乙真人、道行天尊、黄龙真人,心中惊怒,擎起盘古幡,道道混沌神雷,朝镇元子攻去。接引道人、准提道人紧紧相随,玉帝、王母仗着天书护体,也双双杀来,团战镇元子。

    那盘古幡毕竟是镇教至宝,盘古斧三宝中攻击第一。镇元子此次未带地书,造化鼎虽然厉害,不以防守见长,受了盘古幡轰炸,顿时摇摇欲坠,几次差点掉落头顶。

    接引、准提见了,一柄拂尘,一柄七宝妙树,一下紧似一下,来刷镇元子。镇元子左右难支,一不留神,竟被三宝玉如意打在肩上。

    元始天尊见状,更见精神,一手盘古幡,一手三宝玉如意,逼迫更甚。战到酣处,突然东边来一个道者,大喝:“吾原始天王是也,特来斩此恶道!”挥剑加入战团,来斩镇元子。又见西边来一个道人,亦大喝:“吾浮黎天王是也,特来相助一臂之力!”也加入战团。

    一时之间,众仙将镇元子团团裹住,走马灯似的转个不休。镇元子一个不防,又挨了三宝玉如意一记。

    镇元子连续两次挨打,亦勃然大怒,喝道:“元始,今日你破我面皮,休道我便破不得你的三宝玉如意!到时候我看你还有何脸面执掌阐教,为一教之尊!”

    元始天尊亦怒道:“今日已是缺月难圆,何须废话!”手上攻击更迫。

    镇元子应道:“既是缺月难圆。且看我手段!”朝下方喝道:“玄敖何在?”

    玄敖道人应声而出:“玄敖在此!”镇元子喝道:“枪来!”

    玄敖道人已将破灭枪奉上,镇元子持枪在手。喝道:“元始,你演天之道,不过尔尔,看我如何破你!”也不管他人如何,只挥枪疾刺,元始天尊用玉如意来挡,一道乌光闪过,碎裂声响起。只见玉如意断为两截。

    元始天尊如遭雷亟,呆呆看着手中两截玉如意,竟然忘了正与镇元子交战。元始天王与浮黎天王,亦齐齐隐没不见。

    镇元子余怒未息,又持枪朝元始天尊刺去,眼看要中,突然旁边闪出南极仙翁。挥扇来挡,呼道:“休要伤吾师尊!”镇元子收枪不及,破灭枪击中南极仙翁,连扇带人,俱成两半!

    南极仙翁身死,一道真灵。要入六道轮回,玉帝见了,连忙展开封神榜,裹住南极仙翁真灵,与王母一言不发。回九天去了。

    经此一战,周天众神。早死伤殆尽,真正是正位归神,全数在神榜之内。只有哪吒、杨戬、雷震子,名讳已不在天书之中,从此便是自由之身。

    元始天尊呆怔半饷,连南极仙翁在眼前身死,也不动容,不知道在想什么。接引道人见事不可为,满面悲色,也将准提道人拉出战圈。

    一时之间,大战竟止。只有准提道人不服,披头散发,状若疯狂,仰天呼道:“天道何在?天理何存?”一把推开接引道人,单枪匹马,挥舞七宝妙树杖,朝镇元子打来。

    镇元子看了他一眼,突然将拂尘猛一挥,万千丝绦散开,缠住七宝妙树杖。镇元子复将拂尘一震,七宝妙树杖脱手,已到了镇元子手上。

    镇元子一手持拂尘,一手持七宝妙树杖,对准提道人道:“道友,吾今有一偈送你,你若能听,可脱魔障,否则,只恐妄念缠绕,万劫不复!”

    说罢,唱偈曰:

    身如菩提树,

    心似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染尘埃。

    唱一句,拂尘挥动,在七宝妙树杖上扫一下。四句唱完,七宝妙树杖上的金银、琉璃、珊瑚、琥珀诸般宝物,纷纷掉落干净。只见青青翠翠,一尘不染,依旧乃是一根菩提树枝。

    镇元子叹道:“一枝一叶,都是因果,一场辛苦图何来?质本洁还洁去,索性今日返本还源!”将菩提枝望空一投,菩提枝如闻召唤,往万寿山地书而去。

    准提道人见他以拂尘扫除七宝,心神巨创,精神委顿。镇元子扫一下,准提道人吐一口心头血,待扫完四下,准提道人连吐四口血。

    刚一吐完,准提道人突然间哈哈大笑,陡然也唱偈道: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空空无一物,

    何处染尘埃。

    将身一晃,后面现了一个道人,朝镇元子道:“吾菩提老祖是也,今日多谢道友赐教!”说罢,与接引道人、准提道人一起回西方去了。

    镇元子再看时,连元始天尊也不知何时离去,只剩下地仙一门在此。

    玄松道人禀道:“师尊,万寿山尚受围攻,不可不理!”

    镇元子哂道:“此蚊蝇之患,举手可平!”将造化鼎一拍,造化鼎破空而去,到了万寿山顶,大发神威,将幽冥教来犯之敌,自冥河教祖以下,统统收入鼎中炼死,真灵印在人书之上,只有少数几位侥幸得脱,逃回幽冥。

    冥河老祖见状,肝胆欲裂,朝幽冥世界疾逃。方至半路,空中陡然现一只巨手,朝他一捞。冥河老祖避无可避,心头暗叹:“吾命休矣!”谁知大手捞过,居然无恙,只是觉得心中空空荡荡,似乎少了什么。

    冥河老祖再看时,只见那巨手捞了血海老祖,穿地壳,入幽冥,将血海老祖镇压在地穴之下。

    至此,这场大战,才真正收场。

    此战西方教最惨,几乎是全教尽墨。只有以前来东土传教、转世者,如三大士、惧留孙、摩诃迦叶、目犍连等,虽然早已丧生,但因其接引到西方之后,神通未复,未参与大曼荼罗阵,反而得免。

    阐教、截教、幽冥教,都是大伤元气,尤其幽冥教,冥河老祖虽入混元,但恶尸被镇压,已难作为,不足为虑。

    此后尉缭率军东进,用时八年,扫平六国,无人能挡。于是自西周后,天下重新归一。嬴政称皇帝,自称始皇帝,置三公九卿,管理国事,又废封建,置郡县,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

    诸侯乱世,终于结束。

    秦始皇二十七年,尉缭回山,拜见玄松道人,禀报平六国事。玄松道人带领尉缭进五庄观,拜见镇元子,尉缭禀道:“徒孙启禀师祖:六国已平,天下一统于秦。徒孙今日上山,特来请敕命,早日将大战阵亡之忠臣孝子、遇劫神仙,封其神位,勿令其终日悬望,皈依无着,魂无定所。”

    镇元子道:“黄石,你为师门大事,独自下山历劫,二十年劳苦功高,你辛苦了!今日功德圆满,可称不朽!你为师门奔波,吾不亏待于你,欲立你为地府府君,掌地书副册与召神令,统领大地五方、名山大岳、江河湖海,十万八千神位。这十万八千神位,俱封在地书副册之中。你看如何?”

    尉缭大惊,复拜道:“师祖,地书众神,多是徒孙长辈,比徒孙高明千倍者不知凡几。徒孙道行浅薄,本领低微,如何能当此重任?还请师祖另选贤能。何况,徒孙十世叩首,向道心诚,只愿在师门修行,证无涯之道。府君之位,非徒孙所望,还请师祖开恩!”

    镇元子微笑道:“府君之位,非你莫属,在你第一次叩拜土地碑时,已经注定!你可知那召神令非同小可,乃是封神法器,若非众神至尊,岂能持有?你十世叩首,召神令已与你心神合一,性命相连,此是难得福缘。你有此物在手,天上地下,任谁也不能说得半句不该!地府众神,只要名注地书,便要俯首听令!至于你有向道之意,吾特许你在万寿山择处开府,你自己仍是我地仙门下三代首徒,仍可在玄松门下修行!”

    尉缭闻言,又惊又喜,拜道:“多谢师祖!徒孙谨遵师祖之命!”

    镇元子道:“既如此,你可将八百年来枉死之忠臣孝子、道德之士、遇劫神仙,凡有缘者,按地书、人书神位排布,一并报来,吾再思量区处!”

    尉缭应道:“徒孙遵命!”

    不觉光阴如梭,也非止一日。这一天,辰时三刻,尉缭冠带整齐,上了封神台。只见封神台上,高悬两榜,分别列地书、人书于其上。封神台两旁,分立有地仙门下二代、三代弟子,又有大赤天太清圣人门下、娲皇宫女娲娘娘驾下、昆仑仙岛西王母座下弟子,还有阐教、截教弟子,并许多散仙,皆前来观礼。但见群仙济济,冠盖如云,异香冉冉,好一番庄严气象。

    尉缭先报团揖,算是见过了诸位前辈、同门,便上高台,迎玉符、金敕,供于香案之上,叩拜已毕,展开黄榜,开读镇元圣人诰敕。敕曰:

    仙凡路异,非福缘深厚、向道心诚者不能至;神鬼途殊,仅忠臣孝子、枉死贤良乃可通。纵修行千载,三尸不斩,终不免神仙之劫;调和龙虎,五气未吞,依然有杀伐临身。故尔等虽闻大道,未证混元;有心修持,未脱痴嗔妄怒。又有因果累积,恩怨相循,难逃报应。或托凡躯以报国,或彰忠孝以留名,壮志难酬,执念未尽,生死轮回,循环无已;人间苦海,转报不休!吾甚怜之!念尔等身当灾祸,红尘应劫;心怀道德,魂魄无凭,又恰逢地府、阴司要封神位,特命尉缭,循品次之高下,按劫之轻重,分封地府、阴司神位。尔等宜各掌所司,克勤克敬,纠人间善恶,理三界轮回。从此生死超脱,名归神位,世代享人间供奉。有功之日,循序而迁。毋纵私妄,自惹怨尤。(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308章 天人相犯难持久 大道欺凌困地仙】………

    诰敕读完,尉缭乃开榜封神。

    地府:

    府君:黄石道人,掌地书副册、召神令。

    护法元君:土灵圣母,掌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