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黛玉与达西-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母明白了,达西最后那句既是袒护也是申明,处处护着黛玉,点了点头:“你是个好孩子,把玉儿交给你,我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达西欠了欠身:“谢谢老太太。”
  “你也该唤我一声‘外祖母’的。”
  “外祖母。”达西叫了声。黛玉听得眼圈儿红了,微微侧过了身。
  凤姐儿瞧出了黛玉的情绪,打趣起来:“这下老太太可是放心了,之前还说不知道什么人拐跑了林妹妹。我就说,能让林妹妹看上跟着跑的,差不了。老太太还骂我,不上心。你们说,这人家一个有情一个有义的,能是我这上心就有用了?”
  贾母噗嗤笑了起来,指着凤姐儿骂:“你说说看,好歹林姑爷才见面,你就这么着,也不怕人家说你是个泼皮破落户儿。”
  凤姐儿笑得更厉害:“老太太你可别说我,这不也是林姑爷和林妹妹感情好得像蜜里调油,才有这么一说。要是那冷冰冰的夫妻,我还能说什么。”
  宝钗在屏风后面,有些悲凉,自己和宝玉的婚姻别个人看着俩人互敬,可内里就是冷冰冰的。
  贾珍也笑着,大老爷上回吃了瘪,不肯陪着这位林姑爷来见老太太。眼下在老太太跟前,又是在荣禧堂,这位林姑爷不就像个上门女婿。怎么能说今天不是贾家谢媒,可惜这里只有贾家人和贾家亲戚,要是王老太太和梁夫人在这,那可真就坐实了。不过没关系,只要现在压住这位姑爷的气势,等会儿饭桌上就好办了。
  贾政也有这感觉,只是素来在贾母跟前,不敢太轻狂,心里略微松了口气,贾家的颜面算是挽了回来。
  黛玉羞得厉害,也知道这么着让达西吃亏,可却不好帮达西说话。不然更给取笑了。
  黛玉给达西使了个眼色,达西明白:“外祖母,如果不是因为英格兰离这里实在远,就算邀请您去彭伯里,也不过是漂亮话而已。这里虽不是我的房子,只是瓷器国皇帝让使团驻扎的地方,但也是我暂时的住宅。我和黛玉希望您能常来舍下,也希望您能在这愉快。两位舅母、各位亲戚,我和黛玉欢迎你们常来舍下做客。”
  邢夫人和王夫人的眼珠子差点没掉出来。贾政真难受,荣国府的正屋成了别人嘴里的宅子。
  达西说完欠了欠身,就往走。贾珍瞪着达西的后背,没想到这位林姑爷居然还真把荣禧堂当自己的了,什么暂时,根本是想当永久吧。贾政又摇了摇头。
  贾母看三人出去,就笑了:“刚才可是把玉儿羞得。姑爷人品、相貌都是一等一的。说起来,我们家的小子并女婿都不及玉儿的这位呀。”
  凤姐笑了起来:“丈母娘看女婿可不是越看越爱。”又对着屏风后面喊,“都出来吧,人家姑爷早知道了。是客气没说出来,你们在那偷笑。”
  屋子里热闹了起来,湘云对着黛玉笑:“你可得说说,这番让老太太听得这么高兴的话,可是你事先教的。”
  黛玉抿着嘴笑了:“那你刚才怎么不亲自问你林姐夫呢?你若是不躲在屏风后,不就能问了。”
  “我要问也只问,是‘二’呀还是‘爱呀’?”湘云说完就跑到了宝钗身后。
  黛玉不追:“这个你可以问云妹夫呀,问是‘二’还是‘爱’。他一个外国人,还能有云大妹夫会说咱们的话。”
  贾母笑了:“这爱呀、二呀,可把我绕晕了。记得小时代云丫头就是咬舌子还爱说话,那时候,可就是一天到晚追着宝玉喊‘爱哥哥’,‘爱哥哥’的……”
  众人都笑了起来,把个湘云闹了个大红脸,趴上榻来不依。贾母搂住了湘云:“都成了亲,还这么淘气。”
  “这不还是新媳妇呀,等过两年有了孩子,想这样都不成了。”薛姨妈感叹着。
  引得众人又是一阵说笑,几个结婚没多久的新媳妇脸都发热,不好意思了。幸好王太夫人和王张氏、梁夫人来了。
  “我去迎迎。”黛玉趁机从屋子里出来,先迎了出去。
  “到底是太师夫人,咱们也得迎迎,不能托大了。”贾母下了榻,带着人跟了出去。想到大门口,却已经给黛玉接了过来,快要到了。
  黛玉给介绍了,扶着王太夫人说:“外面冷,进去再说。戏正好也让他们唱上,可以准备开席了。”
  “今天我们可是来开洋荤的,就是尝尝西洋菜是个什么样子。”王张氏在边上笑,把院子看了看,“这要是天气暖和,就在院子里吃多好。”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还有一章,万字三更。


第159章 
  现在是冬季; 荣禧堂前种得石榴、海棠树还未返青,花更是没到季节。屋角廊下的藤萝、丁香、碧桃、榆叶梅也是一片萧条。
  富贵人家要是宴客,会在树枝上扎些假花,造出来个花团锦簇。贾母刚进来时也说过黛玉,要是没了这些可以问宝钗去要。
  宝钗笑着道:“老太太莫急; 林妹妹定然是内有乾坤的。”
  果然一进屋子,里面就是百花怒放; 各色插着花枝的花瓶摆在几上、桌上,墙壁上,一派春意盎然了。
  现在王张氏说了出来; 贾母不说一句,可面上却透着得意。王太夫人就知道黛玉定有安排; 笑着说王张氏:“你还知道你妹妹; 别待会儿出丑了。”
  王张氏跟贾母叫了起来:“贾老太太; 看看我婆婆这么向着我妹妹,一点都不给我留面子了。”
  贾母顺势说:“我给你面子。你这脾气倒像我这个孙媳妇,也是个会逗人开心的孝顺孩子。”
  梁夫人也说:“都是聪明伶俐的好孩子。”
  站在荣禧堂门口的雪雁挑了棉布帘子; 热气里面夹着香气就扑了出来。站在后面的王张氏先就叫到:“这可是春天了。”
  黛玉请大伙儿进去。贾母请王太夫人和梁夫人先进; 王太夫人和梁夫人让贾母先进。
  贾母笑了:“今儿个是谢媒酒; 得你们先进。再说我是玉儿的外祖母; 怎么着我也是半个主人,自然你们先进了。”
  王太夫人和梁夫人才不再推让。王张氏进了屋,往花瓶和花一瞧:“这些花,你哪弄来的?”
  黛玉笑了:“你走过去瞧瞧就是了。”
  王张氏走了过去; 往花一看,再一摸就惊讶起来:“这是干花?”
  “可不是。”黛玉走了过来。
  “哎哟,干花我又不是没见过,那干巴巴的哪像朵花,也没什么味。插在壁瓶里,没花的日子看看,算是有个念想罢了。”
  王张氏的话说出来,众人笑了起来。
  凤姐儿走过来:“大奶奶,你算是说到我的心坎上了。这干花,就是知道花还是会开的。”
  贾母跟王太夫人都笑了起来,指着王张氏和凤姐儿。
  屋子里的气氛好得不得了。
  戏台子搭在了荣禧堂后面的抱厦内,为了保暖,四周特意用厚实的毡布围了起来。席面在戏台的对面,边上几个铜盆一摆,炭火烧得旺着。把干花上的香气往外熏着,一阵阵的沁人心脾。
  黛玉请众人入席,王太夫人、梁夫人坐了首席。贾母坐了次席,说一个人坐着不自在,拉了王张氏过来坐。薛姨妈和李婶坐了一席。再下面就是贾家的奶奶们,湘云和姑娘们坐了一席。
  戏单子拿来,黛玉请王太夫人、梁夫人点戏,俩人又客套了下才点了戏。黛玉再让贾母,依次都点了戏。
  菜端了上来,王太夫人和梁夫人,一边跟贾母夸着黛玉,一边吃着。黛玉这边可以说宾主尽欢。
  达西那里却不是了。
  王太师和梁构亭才从轿子里出来,达西还没迎上前。贾赦、贾政兄弟、贾珍已经迎了过去,围在了轿子前。
  达西走了过去,身高腿长,气势逼人,贾家的人给达西让出了条缝来。
  王太师正钻出轿子,弓着身看到这么一群人围着,听着一串的问候,打着哈哈:“啊,容老夫慢慢走。”
  达西跟王太师打招呼:“王太师,慢些。”
  “达大人,没事,没事,我这把老骨头还硬着呢。”王太师又跟贾赦打了招呼,转过身看梁构亭也从轿子里出来了。
  达西请王太师和梁构亭进去。贾赦跟着说请,俨然已经是半个主人了。这里是荣国府,贾赦袭得爵,说贾赦是这里的主人也没有问题。
  进了府到了贾政以前的外书房。梁构亭笑着:“这里想必以前是存周的书斋吧?”
  “惭愧,惭愧。”贾政摇了摇头。
  托马斯斯当东爵士和温得先生站在书房门前,显然被邀请的他俩有些兴奋。在这里真是没什么社交活动。突然有个宴会,能让人有些期待的。
  梁构亭对王太师说:“斯大人那个汉语,我听着好像比昂得鲁话也难懂。”
  “不会,不会,现在我能说些官话了。”托马斯爵士上前跟王太师和梁构亭打招呼。
  梁构亭惊讶地说:“想不到,想不到。你也学会说官话了?”
  “特使的幸福太吸引我了,我当然得努力学习官话,这样说不准也能让一位美丽的瓷器国小姐爱上我。”托马斯爵士晃了晃脑袋。
  王太师摇头笑了:“那可不行,一个达大人就够了。”
  托马斯做出了失望之极的表情。
  书房里原来的书案桌椅已经搬走,中间摆好了席面。四周挨着墙的条案上摆着几盆腊梅、水仙,淡幽幽的花香飘了过来。屋内除了摆满了书的书架,就是墙上挂着的古琴和宝剑,实在是个读书的好地方。
  “存周的书斋可是书香之气悠然而升,不读书就使人有书卷气了。”梁构亭看着贾政笑。
  王济之也捋了捋胡须。
  达西请大家入座:“王太师,尽管我努力学习贵国的文化。但贵国的文化实在太博大高深,不是一时能掌握的。虽是谢媒宴,但请你帮我主持下。”
  贾珍看了看,知道不能跟王济之抢这个活,心里把达西给骂了句。这洋人也知道,过会儿,几句话下来,就能让王太师知道谁是这里的主人。现在主动让王太师来主持,贾家的人自然不能喧宾夺主了。
  “这个,合适吗?”王太师看梁构亭。
  梁构亭把贾赦几个看了看:“自然合适。”
  “那我就勉为其难了。”王太师笑着坐到了主位上。梁构亭坐了次座。达西坐了陪坐。贾家的几位和托马斯爵士、温得先生看着桌上的名字找到了自己的座位。
  王太师拿着写着“王太师”三字的字牌看:“这是谁写的?”
  “郡主。”达西简单地说。
  “她是怕你不知道让我们坐哪?”王太师笑了起来,“哎呀,郡主可真有趣。”
  贾赦的面上露出不屑,又借着说道:“不是我这个舅舅偏心,太师怕是有所不知,我这位外甥女真可谓是秀外慧中,诗做得极好,一般的翰林都不如她。至于女红针黹那更是精巧绝伦。”又看向达西,“外甥女这么做,也是出于一片维护外甥女婿,太师莫怪。”
  达西不去解释这是按着英格兰的规矩。就算贾赦暗示自己无能,可夸了黛玉。
  王太师摆了摆手:“贾将军,你错了。郡主的才学我是领教过的,不愧是如海的女儿呀。”
  梁构亭也点头同意。
  “原来太师已经知道了。这是让太师笑话了。来,我自罚三杯。”贾赦拿起酒来喝了一杯,又再倒上。
  桌上的酒是金酒,烈酒。贾赦一口下去就给呛到了,等咳停了问:“这是什么酒?”
  “我国的金酒,酒劲烈,天冷时喝比较舒服。”达西简短地介绍。
  贾赦就不想再把另二杯喝了,今天不是醉得时候。贾琏上来:“父亲年纪已高,我来替了吧。”把酒杯里的酒一口干了,别换了个酒杯给倒上。
  也没人再让贾琏喝了,贾琏不喝那杯酒了。
  戏台上的戏已经在唱了。贾赦对王太师和梁大人说:“今天是外甥女婿的谢媒宴。外甥女能有今天也是多亏了两位大人。我在这敬两位一杯。”
  王太师和梁大人抿了口就放下了杯子。
  “外甥女婿不敬两位大人一杯?”
  达西站了起来:“我和郡主的幸福,多亏王太师和梁大人当初不光做媒还多方斡旋。我提议敬两位大人。”达西喝了一口酒。
  使团的人看达西站起来,不管听得懂听不懂都站了起来,看达西喝了,齐刷刷都喝了一口,再跟着达西一起坐下。
  这个场面可比贾赦刚才那个敬酒有气势多了。看王太师和梁构亭的表情就知道,谁不希望一呼百应。
  “我家虽是军功出身,可也是读书人家。郡主的父亲就曾得王太师提携得中探花。我这几位侄子和孙子平日在家也是读书习字。不如让他们作几首诗,一来娱乐一下,二来也可让王太师和梁大人指点下。”贾赦提意着。
  “好呀。正好,你们小孩子作来看看,也让我们老头子看看。”王太师和梁构亭都来了兴致。
  题目,韵脚都写了出来。宝玉、贾环、贾兰、贾琮几个便都听了贾赦、贾政的吩咐,各自去作。
  “林姑爷不来吗?”贾珍客气地问。
  “这种律诗我不会。这个得郡主来。”达西望着戏台上正演着的戏。
  “那贵国有诗吗?”
  “郡主曾说过我们国家的一句诗‘心无苦恼强说悲’,跟‘为赋新词强说愁’有异曲同工之妙。”达西唇角扬起。
  王太师拍着手:“好诗,好诗,果然这诗是相通的。”
  贾家四位正作诗的把打好的草稿又得重打了一次,总不能落了这个套里去,那怕不是应景,正好让人笑话了。
  “你们昂得鲁的诗用我们的文字写?”贾赦奇怪着。
  达西看了眼那瓶喝得只剩瓶底的金酒,贾赦是喝多了。
  “这是我和郡主一起翻译的。我对贵国的诗词很敬仰,郡主和我想把贵国的诗词翻译到我国。”达西拿起酒杯抿了点,“郡主说这可能会耗费我俩的一生。”
  王太师哈哈大笑起来:“达大人,你说你不会作诗。我看你很会作,你只是不能夺夫人之美。哈哈……”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依旧会是万字三更么么哒
  谢谢缈缈、酱酱酱酱酱酱小天使送得营养液!么么哒


第160章 
  宝玉几人的诗拿到了女客这边来; 说是让奶奶、姑娘们点评下。
  来的王太师的小书僮。小书僮低垂着头,堂屋里的花团锦簇五颜六色的衣服晃得眼花,嘴皮子倒极利索:“这几首是几位贾公子作的。太师和梁大人说了,让郡主和奶奶、姑娘们评评,指点一二。郡主、奶奶和姑娘若是有兴趣; 也可锦上添花作几首,好让太师和大人、老爷、公子们观瞻。太师还说; 达大人作得最好,胸有沟壑心有乾坤,纵横诗笔见高情。”
  黛玉听得狐疑; 从不知道达西会作诗,还是格律。
  李纨就问黛玉:“林姑爷会写诗?”
  黛玉笑着摇头:“怕是王太师开玩笑吧。不过他对他们国家的诗倒是极懂。”
  “林姐夫的汉书读得极通、汉话说得那么好; 怎么可能不会作诗。”宝琴不相信般; “定是林姐姐怕咱们向林姐夫索诗; 才这样推诿的。”
  黛玉摇着头笑:“他要真能作了,几首诗又算什么。”心里暗想,早知道要写诗; 自己替了他写也没什么。不过幸好入了王太师的眼; 更是想知道达西写得什么。想要去看; 又不好意思; 眼睛就往那张诗稿上瞅。
  湘云早把宝玉几人的诗拿过去看,先就要看达西的诗,翻了一圈没看到,便问书僮:“是不是少了; 怎么没有林姑爷的。”
  李纨、宝钗几个也看着小书僮,尤其是宝琴。
  小书僮正往台上看,听到湘去问就说:“没少,林姑爷就没写。”
  王太夫人、贾母本来没注意,这时也好奇地看过来,想知道王太师为什么这么说。
  小书僮眨了眨眼:“太师说了,若是有人问就说林姑爷的诗是‘心声只要传心了’,‘穹庐一曲本天然’,发乎真情,自然是最好的。”
  黛玉的脸便红了,不知道达西在王太师跟前说了什么。若老这么着,她还不得给笑话了。一个个处处人前不避总是念着自己,心里又实在开心得很。
  王太夫人看着黛玉就笑了:“达大人对郡主可真是痴情一片呀。”
  贾母也笑了:“是呀,看着他们小夫妻感情这么好,我也放心了。日后,我也对玉儿妈有个交待了。”
  年纪大的人说这话,让人听得心里发酸。凤姐劝道:“老太太就等着来年抱上几个大胖孙子、外孙子,哎哟,就怕老太太到时手不够用,可得那千手观音的手才成。”
  王太夫人就笑了:“这可得敬一杯。”
  贾母笑着谢了。两位老夫人都只是杯子碰了碰唇,没有喝。
  湘云在边上低低嘀咕了句:“这么着,不是诚心不让人作了。”宝钗听到笑了笑,也不说话。
  宝琴就笑了:“云姐姐这么想作诗,回去跟云姐夫一起作诗就是了。”
  听到的都笑了起来。贾母就问就笑什么。
  丫环们就说:“史大姑奶奶想史大姑爷了。”
  湘云闹了个大红脸,就看黛玉。
  黛玉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