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女主她不想穿-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俞青点了点头,也没有说什么,只笑着逗孩子玩。
  摸到孩子有些冰凉的小手,微微蹙眉,心念一动,白皙的手掌上出现一串精致的紫檀木珠手串。
  这手串上的珠子皆是莲子大小,十分圆润,虽是木质,却隐隐散发玉石般的柔光。
  小石奴似乎对俞青手上新出现的物件十分好奇,瞪大了眼睛盯着手串,口中啊啊叫着。
  十一娘虽然失了大半修为,眼力却还在,这手串上散发出来的气息十分强大,分明是极难得的宝物,哪里敢收,“大人来看他便已是他莫大的福气了,哪里当得这么重的礼。”
  俞青逗弄着小团子,漫不经心道:“别推辞了,不过是件小玩意,权当是给这孩子的见面礼罢。”
  见小团子伸手要抓,俞青微微一笑,将檀木珠缠在他的左手上,只见白光一闪,原本大了许多的手串立时缩小了一圈,服帖的套在小家伙胖乎乎的手腕上,深紫色的珠子衬的小团子的肤色越发白嫩。
  小家伙头上的狐耳与身后的尾巴顿时便消失不见,看着与寻常婴儿一般模样。
  十一娘顿时又惊又喜,“大人,这……”
  俞青摸了摸小家伙,“这孩子毕竟是人狐之子,虽然有一半人类的血脉,但如今年纪尚幼,阳气不足,大部分特质还是更接近妖类,所以才极容易变身。
  这手串上有她加持的法力,可以暂时压制住这孩子体内的狐狸血脉,保他在成年前平安无恙,诸邪不侵。
  而待他长大后,只要学会控制体内的妖力,慢慢的也会与常人无异。
  只是在他成年之前还是要多加小心,手串不能离身,也不要让孩子接近神佛金身,更不能去道观庙宇等地方。”
  十一娘听完后急忙点头,“多谢大人,十一娘记下了。”
  ………………
  在山上住了小半个月,小石奴越发受到众人的喜爱,只是眼看着就快到腊月了,石奴的情况也已经稳定下来,席方平挂念家中老父,便与十一娘商量着回家。
  山上众人都颇为不舍,却也不好强留,只得打点行囊,送他二人回了东安。


第117章 倩女幽魂(十五)
  金秋十月; 漫山遍野的苍翠渐渐转为金黄; 天气也凉了下来。
  黑山峰顶; 却有一株高大的槐树仍旧郁郁葱葱; 撑开的枝叶如同华盖,一层层,枝叶青翠,似有光华流转; 极为美丽。
  一个身穿白衣的修长身影慵懒的躺在槐树粗壮的枝干上,午后的阳光穿过青翠的枝叶照射下来,洒在他白色银纹的锦袍上,散发着淡淡光晕。
  微风吹来; 枝叶沙沙作响; 似乎在喃喃低语。
  午后的阳光晒得人暖洋洋的; 俞青懒懒的翻了个身。
  上方的一根槐树枝条慢慢移开了一些,大片的阳光洒了下来。
  俞青正享受着午后微醺的日光,不妨被刺眼的阳光打断; 伸手挡住眼睛; 敲了敲身下的枝干; “小槐; 你又捣蛋,还想不想化形了?”
  树叶哗啦啦响起,一根柔软的树藤伸了过来,轻轻碰了碰俞青的衣袖,似乎在道歉。
  俞青又好气又好笑; 拉了拉树藤,“下次再调皮,我就让玄羽来给你好好念念经。”
  小槐便是当初槐树姥姥的那株幼苗所化,这些年一直都养在她布置的聚灵阵中。
  小槐的资质确实不错,她又经常引日月精华助它修炼,授它修炼之法,不过短短几年便重新有了灵智。
  不过小槐是新生的意识,懵懂稚嫩,虽也是槐树姥姥所化,但严格说来算是新生的生命,与原本的槐树姥姥并非同一人。
  小槐如今修为虽浅,灵智却已同六七岁的孩童无异,只是迟迟无法化形。
  当时俞青也极为疑惑,后来推算了一番才明白症结所在。
  当年兰若寺的一干女鬼被树妖姥姥驱使,害了不少人命,俞青并没有收留她们,超度一番后都送去投胎了。
  兰若寺的一切也已经成了往事了。
  然而天道至公,小槐虽然是新生的灵体,它的前身到底是槐树姥姥,当年槐树姥姥遗留下的因果还是要归于它身上,若不了结这番因果,小槐的道途便也止步于此了。
  想到上回推算出来的结果,俞青心中一动,重新掐指推算了一番。
  顿时笑了,时机已经到了。
  俞青微微一笑,拍了拍小槐的枝干,“如今时候已经到了,这次便送你去一趟凡间,正好趁这个机会,既可以洗清你身上的业障,也可以了结你的另一桩因果。”
  槐树枝叶摇了摇,发出欢快的沙沙声。
  ……
  衢州,醉香楼。
  雅间里,燕赤霞看着眼前神色黯淡的宁采臣,皱眉道:“我们好不容易见一面,怎么愁眉苦脸的?”
  数年前他与树妖姥姥及一众妖怪大战了一场,虽然险胜,却也受了极重的内伤,这几年都在闭关疗伤,直至前些时日才出关。
  原本是想去把兰若寺害人的树妖与一干女鬼除掉,没想到等他去了兰若寺却发现里面干干净净的,连个鬼影也没有。
  不止如此,黑山上空那冲天的妖气也都消失不见了。
  燕赤霞百思不得其解,询问附近的百姓,都说兰若寺几年前就不闹鬼了,仔细盘查过一番,确实没有发现丝毫妖鬼的踪迹。
  最后只能猜测是某位路过的高人将兰若寺和黑山的一众妖鬼降服了。
  他原本打算去京城,忽然响起与宁采臣许久未见,便来衢州探望一番。
  谁知宁采臣正因子嗣一事烦恼不已,他与聂小倩成婚数年,膝下却依旧空虚,宁母对此十分不满,一直催着他休妻另娶,要不就纳妾。
  只是他与小倩同生共死,经历了重重磨难,好不容易才走到一起,又怎么能辜负她?
  然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他身为人子,也不能不顾虑母亲的想法,如今真是左右为难。
  “燕道长,真的就没有什么办法吗?”
  燕赤霞皱起眉头叹了口气,“宁兄弟,不是我不帮你,实在是我也没办法。
  小倩姑娘毕竟是鬼,如今虽然再世为人,但到底还是有影响的。
  我当初便与你说过,我破例帮小倩姑娘借尸还魂,已是有违天道,虽然侥幸成功了,却无法更改她的命数。
  你与她成亲,能不能有子嗣只能看天意。”
  宁采臣闻言,神色越发黯淡,“难道真的老天注定我宁采臣命中绝后?”
  “实在不行你就听你母亲的话,纳妾生个孩子,到时候再把孩子交给小倩姑娘抚育便是。”
  燕赤霞虽然是道士,但也不是那等不知变通的迂腐之人,不然当初也不会帮助宁采臣与聂小倩了。
  只是这情爱一事,他却是从未涉及过,并不理解明明很简单的事,宁采臣为什么这般固执。
  宁采臣摇了摇头,也不再解释什么。
  两人聊聊半日,燕赤霞实在受不了他长吁短叹的模样,丢下一句“下次再来把酒痛饮”便跑了。
  从酒楼出来,宁采臣失魂落魄地走在街道上,看着大街上人来人往的场景,忽然有些茫然起来。
  难道自己的坚持真的是错的?
  正苦苦思索,忽然发觉街道上喧闹的声音似乎消失了,疑惑的抬起头,却见所有人都注视着一个迎面走来的年轻男子。
  那男子身穿白色锦衣,相貌清隽,气度潇洒出尘,犹如天上谪仙一般。
  这般清俊雅致的人物实在难得一见,连宁采臣也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他本就心不在焉,此时又分了神,等他发现时都快撞上那位白衣公子了。
  宁采臣急忙停住脚步,谁知脚下忽然一滑,扑通一声便倒在地上,摔了个四脚朝天。
  见他如此狼狈,路旁发呆的众人都哄堂大笑起来,“宁夫子,您今儿怎么这么不小心,差点儿就摔进沟里了。”
  宁采臣尴尬的笑笑,匆忙起身,向白衣男子拱手作揖,“这位兄台,实在对不住。”
  “不,应该我道歉才是,没有及时避让,害你的手受了伤。”
  宁采臣这才感觉手上剧痛,低头看去,只见掌心破了好大一块油皮。
  “对面便有一家医馆,兄台且去看一看吧。”
  宁采臣不以为意,笑道:“不过小伤,不碍事。”
  谁知对方执意要送他去看大夫,他拗不过,只得随他去了医馆。
  一路上两人也互相认识了一下,宁采臣这才知道对方姓俞名青,是金华人士,喜欢去各处游历,今日正好路经衢州。
  宁采臣的伤势并不严重,敷了点药膏就好了。
  对自己的伤他并没有放在心上,反而十分高兴因此认识了一位新朋友。
  俞兄弟不止品貌出众,还有一身的好学问,无论是军国大事,还是古今异闻,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然而他的性子却又冲淡谦和,并无丝毫自矜自傲之意,实在是一个深含不露、有大智慧的雅士。
  宁采臣直呼遇到了良师益友,欢喜的邀请对方家中做客。
  俞青微微一笑,“宁兄盛情难却,在下就叨扰了。”
  宁宅在东街上,地段不错,是宁父早年置办下来的。
  这一处院落虽然不甚大,收拾的却颇为雅致,前面种了株桂花树和几株芭蕉,旁边摆着一张石桌,两个石凳。
  穿过月洞门便是正院,中间三间正房,左右各有几间厢房。
  俞青随宁采臣进去,只见窗明几净,厅堂两边是和对面雪白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幅山水图。
  角落的高几上摆着一尊小小的香炉和两个插满菊花的白瓷花瓶。
  另一边摆着一张雕漆梅花茶几和两张圈椅。
  两人方坐下,宁采臣的母亲听说来了客人,也出来招呼,一面忙命人去整治酒席。
  俞青忙止住了,“老夫人太客气了,不必如此。”
  闲谈了一会,宁母便回房了,两人便坐在桂花树下对弈。
  忽有一个年轻的女子带着个小丫头端了个托盘上来,生的姿容妍丽,虽是一袭素衣罗裙,亦难掩天姿国色。
  宁采臣笑道:“俞兄,这是贱内聂氏。”
  对上俞青的眼睛,聂小倩似乎感受到了一股强大的气息,抓着托盘的手微微一紧,然而等她凝神去观察的时候,却发现什么也没有。
  难道是自己的错觉?聂小倩心中疑惑,定了定神,垂下头福了福身,“见过俞公子。”
  俞青微微侧身,回了一礼,“嫂夫人客气。”
  聂小倩将东西摆上桌,却是一壶清茶和几碟精致的糕点,将碗碟摆好,“贵客慢用,妾身少陪了。”
  “多谢。”
  聂小倩福身行了一礼,袅袅娜娜离开。
  俞青摸了摸下巴,心道看这情形,聂小倩对这俗世生活倒适应的挺好,完全是当家主母的模样了。
  宁采臣见状微觉奇怪,他与俞青闲谈了半日,早已被他的人品才学折服,这样的人自然不会是无故失礼,便清咳了一声,“俞兄。”
  俞青收回目光,微笑道:“不瞒宁兄,其实在下略通相面之术,方才也是因为看到嫂夫人的面相有些奇特,这才起了好奇之心。唐突之处还请见谅。”
  宁采臣闻言一怔,难道对方看出了小倩的来历?
  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大可能,小倩如今已经是真正的普通人,燕道长曾说过,除非是得道高人,或许能看出些许端倪,一般修行之人根本察觉不出什么。
  俞兄如此年轻,即便懂些相面之术,也定然看不出什么。
  俞青见他神色便知道他心中所想,当下也不解释,微微一笑道:“我观嫂夫人面相,早年虽有些坎坷,然只要度过命中劫难后却是十分平顺的的命格,虽不能大富大贵,然子嗣却有位极人臣之相,乃治世之才。”
  宁采臣闻言先是一惊,随后又是一喜,小倩早先确实命运坎坷,这俞兄果然有些本领,若按他所言,岂不是说我和小倩会有一个儿子,不会绝后?
  “多谢俞兄,那就承您吉言了。”
  虽然知道有可能不是真的,宁采臣的心情还是好了许多。
  俞青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孩巴掌大的碧玉葫芦,递给宁采臣,“我看宁兄神色黯淡,似乎运道上差了些,这是我偶然从一位高僧处得的一件法器,有驱邪避灾,招财添丁之效,今日便送与宁兄。”
  宁采臣见这玉葫芦小巧精致,玉质虽然不甚细腻,但也是颇为贵重之物,何况还是件法器,哪里肯收。
  “这般贵重的礼我不能收,俞兄还请收回去吧。”
  俞青见他态度坚决,不由有些头疼,想了想道:“这样吧,宁兄先收下,全当我借给宁兄的,过一段时日我再收回去,如何?”
  宁采臣闻言一顿,想到俞青刚才说的话,招财倒没什么,只是这添丁……
  俞青见状微微一笑,将葫芦推了过去,笑道:“宁兄不必再推辞了,只管收下罢,记得摆放在寝卧便可。”
  宁采臣犹豫片刻,想到妻子的心病,还是郑重道谢收下了。
  …………
  夜间,聂小倩在床上辗转反侧,白日里那位俞公子的那双眼睛不断地浮现在她脑海中。
  明明只是个凡人,为什么当时那一刹那她会感受到一种深沉恐怖的威压,难不成是她的错觉?
  宁采臣被她吵醒,担忧地问道:“娘子,怎么了,这么晚了还不睡,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聂小倩从无边思绪中回过神来,勉强笑了笑,“没什么,只是有些睡不着。”
  宁采臣却误会了,以为她因为今日母亲的一番话,还在担忧孩子的事,不禁轻叹了口气,轻轻拍了拍她的手,柔声道:“别担心,今日俞兄不是说了吗,我们日后一定会有孩子的。
  我虽然与俞兄初相识,却也看得出他是一位君子,虽然言行有些奇特,却并不是那等信口胡说之人。他既如此说,那自然是有几分把握的。
  你若还是不放心,下次我们就去京城一趟,上次听燕道长说京城有一位高僧,佛法高深,性情也极为宽宏慈悲,到时候我会想办法去求见一次,看能不能请他老人家帮帮忙。
  实在不行我们再想其他办法,不过你放心,不管将来怎样,我都不会让你伤心的。”
  聂小倩闻言心中一暖,方才的诸般思绪也都抛开了,转身依偎进他怀里,“相公,谢谢你。”
  她原本只是一只客死他乡的孤魂野鬼,被树妖姥姥奴役,只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哪里会想到有逃出生天的一日。
  如今不但再世为人,还有这么一位情深义重的夫君,自己也该知足了。
  宁采臣温柔的抚了抚她的秀发,“说什么傻话,快睡吧。”
  夜色深沉,两人依偎着睡去,摆在书桌上的玉葫芦蓦然泛起一团淡淡的绿光。
  只见那团绿光跳了几跳,飞到床榻边,来回转了两圈,好奇地看着床上沉睡了两人。
  吱呀一声轻响,一阵微风从窗外吹入,带来一阵常人无法听见的呢喃声。
  那团绿光却似乎听到了什么,犹豫了片刻,身子一抖,便飞入了聂小倩的腹部。
  睡梦中的聂小倩不知梦到了什么,嘴角泛起微笑,双手不自觉地覆上了小腹。
  宁宅外,俞青隐身在半空,注意着这厢的动静。
  片刻后,她似有所觉,抬起头望向布满繁星的夜空,只见北方一颗星辰蓦然大亮,随后又沉寂下去。
  微微一笑,最后望了一眼宁宅,消失在虚空中。


第118章 倩女幽魂(完)
  永宁三十七年; 江南大旱; 赤地数千里; 民间无米炊; 饿殍遍地。
  苏杭一带素来粮米丰足,这次却也没有逃过,金华城附近山上的树皮都被啃光了,老百姓只得以观音土为食; 短短数月便饿死了近百人。
  旱情越来越严重,朝廷的赈灾粮食却迟迟不来,老百姓饿到了极点,有许多人便将主意打到了城外的黑山上。
  在一片荒芜中; 那一大片山脉上苍翠的树木实在十分显眼。
  因为一直以来都传言黑山上有吃人的妖怪; 从来都没有人敢靠近; 然而对如今已经饿疯了的老百姓来说,已经没有什么比填饱肚子更重要了。
  就算打不到野味,也能采些野果野菜树皮什么的; 多多少少都能填一下肚子。
  自从有人开始带头后; 后面的人便再也没有犹豫; 都纷纷背了篓子进山。
  不过他们到底还是心有畏惧; 都只在外头几座山上翻找,并不敢深入山脉。
  李季是一名秀才,家住金华城外的桃花村,这日因为母亲病重,好容易托大夫看了; 都说已病入膏肓,不过是挨日子罢了。
  李季不死心,想起曾听人说在黑山里面采过人参灵芝,便咬了咬牙,背了竹篓上山采药。
  废了千辛万苦总算登上了山,一路上倒没碰到大型野兽,只是山上人迹罕至,到处都是藤蔓荆棘,李季原本就破烂的衣裳几乎成了碎布条。身上也被割出了一道道的血痕。
  李季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用砍刀劈开藤蔓,一点点往上爬,这山势极为陡峭,他爬了许久不免有些精疲力竭,一时大意,脚下一滑,便往山下滚去。
  李季急忙伸手抱住头,咚咚咚往下滚去。
  只听到耳边呼呼响,幸而片刻后就停了下来。
  原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