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女主她不想穿-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片刻后,纸上出现了一个飞龙走凤般的紫金色符文。
  字体很奇怪,不是任何一种文字,所有的笔画都连在一起,却有若流云般飘逸通畅,各种光芒在字体上流动闪耀,有若有无数细小的星尘,美丽绚目。
  它们的眼睛里,视野中,所看到的一个简单的笔画忽然刹那间演化出无穷的变化,每一次笔尖轻轻地移动,每长一道或弯一下,又生出无尽的起伏,线条似凌乱又似规则,充满奥妙…
  不知过了多久,先后的,其他小妖们也很难得地进入了入定的状态。
  妖修与人类修行不一样,他们的体能比人类强,但是悟性上往往逊色得多,这一次无意中引发的入定,对这些小妖们而言,无异于世界打开了一扇通往“道”的大门。
  良久,小妖们陆续从入定中醒来,每个人心底都有了些朦胧的感受。
  “老祖,这是什么符文?”
  说话的是一名十三四岁左右的小少女,这名少女一身红衣似火,发束金带,肌白若雪,眉目娇丽,左颊边一个小小的梨涡,一笑便带着甜甜的笑意,她眼下年纪还小,却已经可以窥见日后会是如何的绝色。
  少女名叫涂娇,是这一批小狐狸之中最早化形的,原形是一只红狐,因敬佩先祖涂山氏女娇,故而给自己取名涂娇,
  涂娇虽是狐妖,资质却不错,也颇有悟性,平素修炼也十分勤奋,进境在一干小妖中是最快的。
  俞青微微一笑,“这是雷符。”
  说罢从符箓输入一丝灵力,将符箓扔出洞外,一道金色光芒,只听“轰隆”一声巨响,一道粗壮的紫色雷电劈下。
  天雷至阳至刚,是妖物天生的克星,小狐狸们修为尚浅,顿时吓趴在地,显出了原形,团成一团瑟瑟发抖。
  俞青见状,一挥衣袖,满天雷云散去。
  一众小妖慢慢睁开眼,手软脚软的爬起来,随即满目狂热的看着自家老祖,老祖不但不怕天雷,还能召来雷电!
  涂娇目光火热,原来这就是符箓的力量!“老祖,这个难学吗?”
  俞青微微一笑,“世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容易的,修行更是如此,三灾九难,只要有恒心,有毅力,这些都不是难事,不过这些都只是小道,真正的修炼是修炼道心,不在于法术神通。”
  涂娇闻言若有所悟,“老祖,修行如此艰难,是不是因为这是逆天之事?”
  俞青微微挑眉,“你为何有此想法?”
  涂娇脸颊微红,有些不好意思,“这些都是我自己乱想的,常听人说修炼是逆天行事,那到底什么是顺天,什么又是逆天?”
  俞青没想到她会想到这个问题,一时颇感意外,沉吟片刻,缓缓道:“我问你,你可知我们为何要修炼?”
  “为了长生不死?”涂娇低头想了一会儿,抬头道。
  俞青微微颔首,“对也不对,修炼固然是为了长生,但这只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能够掌控自己的命运。
  都说圣人之下皆蝼蚁,只有你自己足够强大,才能做你想做的事,而不受别人摆布。”
  “这么说长生不是逆天?”涂娇疑惑道。
  俞青闻言微微一笑,“所谓顺天、逆天,不过是修士自己的想法,谁能知道天道在想什么?逆天也好、顺天也罢,修炼最主要的就是道心坚定,只要顺应本心,做你自己想做的事便可。”
  这个道理很多人都知道,只是知易行难,真正能做到的寥寥无几。
  其他小狐狸听得懵懵懂懂,涂娇却已有所悟,点头道:“我明白了,我们求道之路上的艰辛只是天道给我们的磨难,毕竟有付出才有获得,想要长生,自然要付出代价。”
  俞青赞许的笑了,她本以为涂娇年纪小,对修炼之事半懂不懂,想提点她一番,让她坚定道心,不想她小小年纪,居然能看的如此通透,倒真是十分难得。
  随后,俞青给小狐狸们仔细讲解了修炼要点及几个简单的幻化法术。
  待讲完课时已是日暮时分了,雉鸡精依旧没有踪影,问小狐狸们,大家也说不清楚,涂娇摇头道:“我们已经好几天没看到雉鸡姐姐了。”
  俞青微微皱眉,前两日雉鸡精半夜跑进王宫,要俞青与她一道去姜子牙府上偷回玉石琵琶的本体,被她拒绝后便怒气冲冲离开了,之后便没有了她的消息。
  她该不会自己去找姜尚了吧?还是去找女娲娘娘了?
  罢了,横竖也要离开了,这趟浑水她实在不想再沾了。
  次日,俞青正在窗前抄写经书,忽听门外宫人传话,“娘娘,大王来了。”
  俞青微微一怔,刚放下手中的笔墨,便见帝辛大踏步进来。
  “大王怎么这时候过来了?”
  这段时间因大小诸侯叛乱,帝辛十分忙碌,极少踏足后宫。
  帝辛闻言笑道:“孤已许久未见爱妃了,今日特来看看。”
  帝辛微微一笑,抬眼打量了一番,才发觉室内不知何时换了个模样。
  俞青素爱明朗淡雅,书房也布置的简洁又不失素雅。
  靠墙的乌木书架上累累的摆满了书简。
  临窗朝南则安置了一方花梨长案,案上铺着一卷竹简,以及一柄小巧精致的玉刀。
  见她手中持着在竹简上雕刻,不禁走过去细看,“爱妃这是刻的什么?看着像是经书。”
  俞青上前卷起竹简,“道经。”
  帝辛闻言挑眉,“爱妃什么时候喜欢上这些了?”说话时鼻翼间隐隐有香气拂过,香气非常浅淡,似兰似梅,馨香好闻。
  帝辛怔怔出神,眼前人一袭浅蓝色的长裙,腰系五彩丝绦,外面披着薄如蝉翼的白色纱衣,发髻素银嵌蓝宝石的花冠,剩余的乌发垂肩,露出颈间一截雪白的肌肤,妙曼美好。
  俞青不动声色侧了侧头,微微一笑,“闲来无事,打发时间而已。”
  帝辛眸光一闪,也没有继续靠近,转而在一旁的软席上坐下,笑道:“下次爱妃也给孤刻一卷书,作为孤的生辰贺礼如何?”
  俞青闻言顿时失笑,“大王的生辰在十一月底,如今才五月,尚有近半年功夫,现在说这个未免也太早了吧?”
  帝辛眼含笑意,“不早,这可是水磨功夫,自然要早些预定。”
  俞青只得答应了,便命云茴去取了干净的竹简来。
  帝辛有些不解,“这是做什么?”
  俞青坐回案台前,头也不抬,专心致志的干活,“刻字是精细功夫,我手脚笨拙,自然早些准备。”
  帝辛闻言一笑,十分满意她的心意,只是对这经卷有些好奇,“爱妃打算刻什么?”
  俞青微微一笑,“清静经,乃道家典籍,时常诵读可以明心见性,益气养神,我身无长物,一应花用都是大王所赐,唯有手抄经卷,才算是我的一番心意。”
  等完成这卷经书,她与帝辛的因果也就两清了。
  俞青跪坐在桌前整理竹简,一片一片清理干净。
  帝辛撑着头,有一下没一下的晃着手中的酒樽,见她螓首低垂,蛾眉如黛,眸子乌黑清亮似浸在山泉里的墨玉一般,只觉心中一片宁静,平安喜乐,忽而道:“爱妃,寡人册封你为王后如何?”


第220章 封神榜(二十一)
  俞青手中的动作一顿; 帝辛怎么忽然有了这个念头?
  一旁伺候的云茴等人却是又惊又喜; 心下砰砰直跳; 娘娘若是成了这后宫之主; 那她们这些伺候的人自然也要跟着水涨船高。
  见俞青半天没有动静,帝辛微微挑眉,“爱妃?”
  他方才所言虽然是一时冲动,但如今冷静下来一想; 却越来越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如今姜氏已逝,中宫空悬,正需要一位新的国母主持后宫。
  论出身,苏妲己乃冀州侯苏护之女; 并不逊于姜氏;论才能; 苏妲己虽年纪尚轻; 但性情沉稳,行事大方,不偏不倚; 毫无错漏之处。
  何况; 在他内心深处; 还有一个隐秘的想法; 若是成了他的王后,兴许她就不会轻易离开了。
  俞青见帝辛不似说笑,不禁微微皱眉,放下了手中刻刀,摆手让云茴带着宫人们退下; 方对帝辛道:“大王为何忽生此念?”
  帝辛见她面上毫无欢喜之色,笑意渐渐敛起,沉声道:“怎么?爱妃不愿意?”
  难道做他的王后就这么可怕?她就这么不想陪在他身边?
  俞青心念电转,如果直接说不愿意,以帝辛的性子只怕会适得其反,因此沉吟片刻,方道:“大王一番厚爱,臣妾心下自然感激,只是姜王后刚刚去世不久,外界舆论还未平息,正是风口浪尖的时候,现在这个时候册立新后并不合适。
  况且臣妾恶名在外,又如何正位中宫?百姓们会如何看待?便是比干丞相他们也不会同意,因此还请大王收回成命。”
  要是比干和闻太师他们知道帝辛想封她为后,只怕明天就会跪在龙德殿死谏。
  帝辛闻言,面色缓和了些,想起那些顽固不化、动不动就以死进谏的大臣们,目光一沉,冷声道:“你不必管外人怎么说,这天下是孤的,只要孤想让谁当王后,谁就是王后!”
  俞青心下无奈,站起身正色道:“臣妾感激大王的一番厚爱,只是一国之母关系重大,臣妾实在无法担此大任,还请大王三思。”
  见她神色坚定,不似作伪,帝辛一时有些挫败,还没遇到过这样的女子,竟将王后之位视作洪水猛兽。
  两人僵持良久,见她依旧不为所动,帝辛沉默片刻,终于无奈妥协,冷声道:“罢了,你既不愿,孤也不勉强你,此事日后再议,你可以再好好考虑,孤给你一个月的时间,一月后再给孤答案。”
  俞青微微松了口气,帝辛既已经,她也不想再激怒他,并没有再辩解说自己不可能当这个王后。
  正沉默间,忽然一个宫人匆匆忙忙跑过来,“大王,鬼方国派来献降的队伍如今已至朝歌城外了。”
  帝辛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喜意,神色渐渐缓和了下来,“知道了,命人去请比干丞相及诸位大臣,孤稍后便到。”
  那宫人领命而去,帝辛临走前,深深看了俞青一眼,沉声道:“爱妃若改变了主意,可以随时与孤说。”
  俞青神色不变,垂下眼眸,行了一礼,“恭送大王。”
  帝辛面色一沉,心中怒气上涌,冷哼一声,转身拂袖而去。
  俞青站在原地片刻,微微叹了口气,坐回窗前刻经书。
  外间,云茴等人见状吓了一跳,慌忙进屋,却见自家娘娘淡定的坐在书案前刻字,不禁面面相觑。
  云茴上前帮忙整理书简,想起方才的事,依旧有些不明白,忍不住道:“娘娘,您今日为何要拒绝大王呢?”
  这王后之位可是天下女子梦寐以求的尊位,是其他嫔妃求也求不到的,自家娘娘却断然拒绝了,实在是让人想不通。
  若是以前,云茴是绝对不敢这么跟主子说话的,只是经过这一年多的贴身服侍,她已经大致了解了自家娘娘的性子,虽然看似冷淡,其实极好相处,对身边的人也很温和,从不打骂,赏罚分明,即使宫人们偶尔犯了错也不会生气,因此她的胆子也大了许多。
  俞青自然明白她们的想法,闻言,停下手中刻字的动作,摇了摇头道:“王后之位并不是那么好坐的,姜王后素有贤名,她薨逝还不到一月,正是风口浪尖之时,大王便想立新后,偏偏那个人还是我,你说别人会怎么想?”
  云茴恍然大悟,“娘娘说的是,是奴婢糊涂了,咱们寿仙宫本就在风口浪尖上,如果这时候娘娘被封后,那就成了活靶子了,还是等等再说。”
  反正以大王对咱们娘娘的宠爱,这后宫之主的位置也落不到别人头上。
  俞青见状微微一笑,没有再说什么,低头刻了两个字,一面拂去竹简上的木屑,漫不经心道:“云茴,你家中可还有什么人?”
  云茴正取了细绳将刻好的竹简穿起来,闻言动作一顿,眼中闪过思念之色,低声回道:“奴的母亲尚在,家中还有一个
  兄弟。”
  想起幼年的时光,云茴有些恍惚,只可惜这辈子是回不去了。
  俞青见状,心中便有了数。
  当日,鬼方国献降,进贡了许多奇珍异宝,帝辛大悦,特在摘星楼举行夜宴,大宴群臣。
  是夜,摘星楼。
  觥筹交错,歌舞欢腾。
  众人都神色痴迷的看着殿中跳舞的女子。
  那是一个极其美艳的少女,上着金红色镶红宝石的小衣,下着同色曳地长裙,裸露的玉臂上披着薄如蝉翼的白色轻纱,赤着一双雪白玉足,脚踝上系着的一对精致小巧的金玲,随着少女的舞动,发出清脆悦耳的叮铃声。
  她舞姿妙曼轻灵,足下似有水波微荡,轻风吹动乌黑的长发,衣袂裙角在风中翻飞,绝丽的脸庞有若春花绽放,明媚不可方物。
  花瓣似的嘴唇勾起魅惑的笑容,笑容纯真甜美,眸光流转间,风情万种,令人痴迷沉醉。
  众人看的心驰神醉,纷纷低声议论,“这女子是谁?怎的从未见过?”
  “是有些面生,不知是哪个宫里的舞姬。”
  “这般舞姿真可谓是倾国倾城。”
  俞青却感觉到对方身上一股熟悉的气息,眉头微微皱起,转头问一旁的云茴,“这是谁?”
  云茴左右扫视了一眼,见无人注意,方压低声音道:“这女子是鬼方国今日进献给大王的,叫胡喜媚,据说最擅歌舞,大王已经封她为美人了。”
  果真是她,俞青微微皱眉,她以为雉鸡精是去想办法偷玉石琵琶了,却没想到她竟然会乔装打扮混进宫里来。
  云茴见俞青蹙眉不语,以为她是担心被这舞姬夺了恩宠,忙道:“娘娘不必担心,不过是一个上不得台面的舞姬罢了,连您的一根头发丝都比不上,大王最宠爱的还是您的不会冷落您的。”
  跳舞的少女似乎察觉到了她的视线,抬头望来,露出一个明媚的笑容。
  俞青不禁皱起眉头,她到底想做什么?
  帝辛一直留心俞青的反应,见状以为她吃醋了,黑了一天的脸色顿时好了起来,亲自与她斟了一杯酒,笑道:“爱妃满饮此杯。”
  俞青接过酒樽一饮而尽,不动声色扫了一眼殿中的美艳少女,心下却暗暗叹息,看来是时候去拜见一下女娲娘娘了。
  夜间,整个王宫都陷入了沉睡,一个鬼魅的身影飘入寿仙宫。
  俞青看着眼前的明艳女子,微微皱眉道:“为什么要混进王宫,你究竟打算做什么?”
  胡喜媚冷冷一笑,“姐姐如今一心向道,潜心修炼,已经完全忘了我们的大事,女娲娘娘的旨意可不是儿戏,姐姐忘了,妹妹可不能忘。
  以帝辛对姐姐的宠爱,当日从姜子牙手中要回玉琵琶根本易如反掌,摘星楼上灵气浓郁,只要将玉琵琶姐姐的本体放置于楼顶正中,吸收日月精华,不出数年便可恢复。
  可是姐姐却推三阻四,不肯同意,既如此,妹妹也只有自己想办法了。”
  她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大姐就突然变了个人似的,她不得不怀疑,眼前的人还是不是当初的苏妲己。
  俞青早就知道会有这一日,淡淡道:“女娲娘娘那里我自会去禀明此中缘由,倒是你,娘娘当日便曾有言在先,我们的任务是迷惑帝辛,不可残害无辜,你先前与玉琵琶偷食宫人,如今又不听号令擅自行动,你打算怎么向娘娘交代?”
  胡喜媚闻言脸上闪过一丝惊慌,随即镇定下来,冷笑道:“我这都是为了完成娘娘的命令,娘娘又怎会怪罪,姐姐你还是自求多福吧!”
  说完身形一转,匆匆离去。
  次日,俞青叫了云茴过来,吩咐道:“命人去准备车辇,我要去娲皇宫进香。”
  云茴闻言一怔,有些疑惑:“娘娘可是想为大王祈福?”
  今日一早便得了消息,东鲁又反了三十路诸侯,帝辛大怒,已决定亲自出征平叛。
  俞青微微一顿,一时想不到合适的借口,便没有否认。
  云茴有些犹豫,“可是大王那边……”
  女娲娘娘乃大地之母,又不是福国庇民之正神,百姓时常供奉,祈求四时康泰,夙调雨顺,灾害潜消。
  只是身为一国之君的帝辛却极厌恶这些,前些年便因在娲皇宫题诗一事被指亵渎神明,闹的风风雨雨。
  从那之后再无人敢提女娲二字。
  俞青摆了摆手,“你自去安排,大王那边不必担心,怪罪下来有我担着。”
  见她主意已定,云茴只得出去准备。
  一刻钟后,云茴回来禀告,“娘娘,都安排好了。”
  俞青点了点头,“走吧。”
  娲皇宫位于朝歌南郊,离王宫有些距离,乘车半个时辰方到。
  俞青走下车撵,抬头望去,只见殿宇齐整,楼阁丰隆,极为华丽,殿前金童对对执幢,玉女双双捧如意。
  宝帐婆娑,金炉瑞霭,烟气袅袅升起,更增添了几分神秘辽远的仙气。
  忽一阵轻风,卷起帐幔,现出神殿中央的女娲圣像,容貌端丽,国色天姿。
  俞青挥退一众宫人,拈香在女娲神像前行了一礼,“晚辈俞青,拜见女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