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尴尬夫妻-第2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定,这才开始晨昏定省的流程。
  说起晨昏定省来,也许多数人会认为只是单纯的打个招呼。可实际上,晨昏定省比字面上的意思,要更深刻一些。
  古代的这种大家族,当家的太太是不会亲自带孩子的,而孩子跟母亲见面的时间不多,自然时间久了就会关系冷淡。晨昏定省就是为了缓解这种情况,而规定下来的。
  按着字面意义上来说,就是每天早晨傍晚来给当家太太请安。可是实际上,这个请安不是打个招呼就走的。而是要坐下来,陪着当家太太拉拉家常,说说闲话,促进促进长辈与小辈之间的关系。
  李久安并不是这一家的孩子,但他被邢霜所救,又要暂时居住在邢霜这里,作为客人他出于礼貌也必须每日跟这一家的主人说说话。
  再加上李总督与贾亮也算是同僚,虽然不熟,但好歹认识。两家之间又官职相同,又处在需要合作的情况,那么就更应该拉近两家的关系了。
  就算探春那几个姑娘不知道这里头的情况,李久安却是知道的。所以就算他再怎么不自在,再怎么尴尬,都得硬着头皮参加这样的场合,并且还得把这一家的太太奶奶都哄得开开心心的,两家的合作氛围才会更好。
  王熙凤跟李久安对过话后,就一直偷偷的看向太太,心道太太莫不是想把二姑娘配给这个李公子?
  再一想,两家门当户对,也不是不行。只是她又觉得奇怪,按着太太的性子,若真想让二姑娘配给李久安,是不是得先跟二姑娘提提这事儿,先问了二姑娘的意见再说?
  王熙凤那小眼神,邢霜早注意到了,她知道儿媳妇大概是有察觉了,不过现在形势未明,再说那桩祸事都还没解决,她也不想这么急着就谈及此事。
  于是邢霜憋着硬是没跟王熙凤透露一点儿,只让李久安放心在家里养伤,其余人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李久安这孩子是真听话,邢霜让他养伤,他就真的除了请安就待在房里养伤。直到又过了两日,他身上感觉到痒了,这才在请安时,向邢霜请求早起做晨课。
  “晨课?”邢霜愣了一下,马上反应过来:“你是说练武?”
  李久安拱手回道:“太太容禀,小子身上这伤,其实并无大碍,一年少不得有四五回要多出几道这样的伤来。至于小腿上这道,虽然深是深一些,但没有伤及筋骨,其实也不打紧。
  “如今小子身上这伤已经结壳,其实已经算是痊愈了。在军中,莫说等到这个时候,就是绑着绷带,都要活动活动,免得身子骨锈了。”
  邢霜本还想多劝两句,可一想到这孩子知道分寸,自己又这般上进,她若是拦着,岂不是真的“妇人之仁”了。
  于是她问道:“你自个把握,莫用力过度崩裂了伤口就是。还有什么需要,只管来说,既要晨课,是不是还要兵器?”
  李久安却笑了笑道:“兵器也就罢了,我那军中所用兵器,少则也有百来斤,如今府上无非也只有些棍棒,拿来也不顶用。倒不如赤手空拳的打上一套拳法,还能畅快淋漓一些。”
  邢霜闻言一笑:“也罢,你看着办吧。”
  于是翌日一早,李久安当真天蒙蒙亮就起来了。出来一看,客院地方太小不方便打拳,便找了个小厮问,贾家可有操练的地方。
  那小厮听了,不由头疼。贾家对外虽是武将之后,可真正习武的人,一个都没有。在京城的宅子还像模像样有个演武场,好歹装个样子。
  但自从来了广州,老爷就彻底放飞自我,干脆连样子都不装了。
  整个家里,除了马厩那里还有片大空地,再就是后花园的空地最大了。
  总不能让这小爷去后花园打拳去吧?这会儿虽然姑娘们没起来,可万一这一拳下去,把太太奶奶喜欢的花都锤烂了,他这屁股可少不了挨一顿板子。
  “李公子觉得马厩前面可行?”小厮一脸苦相道:“虽这么说有些失礼,可咱家也只有马厩前边有一片大些的空地了。李公子也不舞刀弄枪,只是打拳那边也就够了。”
  李久安有点诧异,没想到总督府连个像样的演武场都没有。可立马又不想别人尴尬,赶紧答应道:“马厩前面也好,有劳了。”
  小厮赶紧带着李久安去了马厩前面,又前前后后跑了一通,把马厩这边的人通知到位了,告诉他们往后李家公子都要在这儿练拳,让所有人都互相通知一下,不要有那不长眼的,不认得人把人赶走了。
  这一圈通知下来,腿都快给人跑断了,那小厮锤着已经发酸的大腿,一边哀叹自己命真苦,一边往回走。才走到马厩前,那小厮一看眼前,差点腿一软就当场跪下了。
  这李家公子说来练拳,怎么练着练着,跟自家表小姐说起话来了?
  李久安这边,正经活动了下筋骨,就开始打拳,谁知才打了两下,身子还没热乎起来,就见一姑娘从外头走了进来。
  李久安吓了一跳,这不是他的救命恩人么?他第一时间便是想着躲开,谁知那头林黛玉已经招呼上了。
  “李公子,早晨好。”
  李久安收回了想迈出去的腿,一转身作揖道:“林姑娘早上好。”
  这真的是条件反射,他发誓!
  “这么早就在这里,难道你也要出去?”


第六百四十一章 什么打算不打算

  李久安此时真是恨透了他的条件反射,没错他这么会跟太太奶奶交际应酬,并不是什么天性使然,而只是一种条件反射。
  他也跟邢霜说过,小时候他母亲也曾想培养他走文官之路。所以除了读书之外,待人接物也被他母亲狠狠锻炼过。
  这锻炼的过程,就是带着他到处做客,学习怎么打招呼怎么说话怎么聊天。李久安虽不喜欢这个过程,可是已经成为了一种条件反射。
  别人说了一句话,他会马上跟着接上下一句,并按着对方的喜好结合当时的状况,把话题接下去,不至于冷场。
  用一句话来形容,李久安就是个“机器”。
  没错,机器。
  无论是在军中服从命令,还是在外交际言谈,其实都是他从小到大培养出来的一种习惯,融在了骨子里,难以改变。
  如果是别家的姑娘,兴许不会跟他打招呼,他也只要躲开就好了。
  可偏偏,这里是贾家。
  黛玉跟他打招呼,是出于一种礼貌,西方的礼貌。
  总不能看到认识的人了,还当做没看到吧?那多失礼?
  才从西洋回来不久的黛玉,自然还没回到东方那种“男女七岁不同席”的氛围里。而且贾家的氛围也是自由明快的,所以她就算想回到那样的氛围,除非回京城适应一段时间才行。
  于是乎,阴差阳错之下,这两人就站在马厩跟前,大大方方开始聊了起来。
  黛玉是准备一大早出外写生去的,因此只带了晴雯跟着,没带袭人。
  晴雯这丫头没有袭人死板,自然也不会拦着自家姑娘跟一个“外男”说话。再说在英吉利时,想跟自家姑娘说话的“外男”多的去了。自己要拦也拦不过来,姑娘又知道分寸,干脆就不管了。
  黛玉这头笑着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此话当真不假。你伤口才好,就来练拳,实在令人佩服。”
  这话真的只是客套话,可惜李久安这孩子,“美色当前”已经完全昏了头,听到这话,还以为黛玉真的佩服自己呢。
  一片红晕悄悄飞上了李久安的脸颊,好在他此刻低着头,并没有人察觉。
  李久安只觉得自个心跳加速,口干舌燥的,平时那么会接话,此刻却也卡了壳,丝毫不知说什么应对才好了。
  半晌他才憋出一句:“姑娘才是,这么早就起了,真是勤快。”
  晴雯在黛玉身后,差点喷笑出声,她赶紧掐了一把自己的大腿,才把这想笑的心思给压了下去。
  黛玉这边怕是也想笑了,赶紧随便说了几句,让人去套马。
  李久安见林姑娘要走,赶紧让到了一边,眼睛虽没有直视,却也默默的用余光看着林姑娘一个漂亮的翻身上马,他差点喝起彩来。
  直至那身影驾着马离开了,他才收回自己几近胶着的目光,低着头看着地板默默的发起呆来。
  这些年来,他在军中,根本不懂什么男女之情,也从未往这上面想过。
  可自从那惊鸿一瞥后,他这心里就再也平静不下来了。
  平日里虽然从未提过,也没表露过,可他总在安静下来时,或是夜深人静时,脑子里不由之主的会想起那日看到的那张脸孔,心里久久的激荡不已。
  他不懂这男女之情乃人之常情,只觉得每每一想起林姑娘,就恨不得能跟林姑娘多见几面,多说几句话。可一想到这个,他又觉得自己的想法龌龊不堪,忍痛强压下这份心思,不让自己再多想一分。
  黛玉这头骑马出了门,直奔江边而去,跑到没人的地方,晴雯跟在她身后笑道:“这李公子,看着也没有传言中那么会说话嘛。”
  黛玉歪着头想了想,噗呲一声在马背上笑了出来。
  “他平日不是这样,许是单独与我说话,紧张了些。若是人多,他说话极为得体,莫说凤姐,就是舅妈也对他赞不绝口呢。”
  晴雯嗤笑了声道:“依奴婢看,他莫不是看上姑娘了吧?”
  黛玉一怔,手里缰绳一紧,马也随之慢了下来。晴雯赶紧也紧了紧缰绳,跟在姑娘的后头,一脸好奇的问:“姑娘怎么了?”
  林黛玉摇了摇头,回过神来道:“没怎么,快走,一会儿赶不上涨潮了。”
  主仆俩去了江边写生,原本不到中午不会回去的,可这回才去到江边,黛玉便没了心思,掉头就走。
  晴雯一头雾水的跟着姑娘回了家,见姑娘把自个关在房里不出来了,心道奇怪,只能去找袭人,问她怎么办。
  袭人细细的问了前因后果,心里已经有了猜测,她借着午饭时间去叫黛玉吃饭,见黛玉还是一脸心思重重的,便在身后笑道:“今儿太太让人做了黄花鱼,是姑娘最爱吃的。”
  黛玉回头看了袭人一眼,心里纳闷她为何说这个。每天舅妈都会让人做自己喜欢吃的菜,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了,这丫头又不是不知道,干什么巴巴的提醒自己?
  “奴婢是瞧着姑娘今儿好像食欲不大好。”袭人又笑道:“想必有了黄花鱼,姑娘也能多吃一些了。”
  黛玉收了心思,带着深意的笑着看了袭人一眼,摇了摇头:“你呀。”
  一句“你呀”便也够了,黛玉的表情恢复了平静,照旧去舅妈房里吃了饭,又坐着说笑了一阵,这才带着丫鬟回房。
  梳洗过后准备午休时,袭人边给黛玉打扇边道:“姑娘大了,奴婢原不该多嘴,可姑娘好歹是太太养大的,有什么打算,也该大大方方说出来,犯不着自个闷在心里头。
  “闷坏了自个是小事儿,若是错过了机会,让给了别人,日后姑娘后悔才是真真让人着急。”
  黛玉噗呲一声乐了,戳了袭人额头一下嗔道:“你这丫头,又胡说什么。什么打算不打算的,又什么机会不机会的?”
  袭人一怔,忙问:“姑娘难道不是看上了那李公子?”
  黛玉无语的看了看天:“我看上他做什么,才说过几句话,我就看上他?”


第六百四十二章 黛玉的心思

  袭人这里也纳闷了,方才听了晴雯的话,她暗自揣测了一下,想着莫不是姑娘动了心了,才会有这样的举动。可如今姑娘却说不是,又是怎么回事?
  跟着姑娘这么多年,姑娘是真心话还是敷衍撒谎,袭人自认还是分得出的。如今黛玉说她并没有看上谁,那分明就是真心话,这就让袭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既没看上那李公子,为何早晨和他说了几句话,回来就关在房里闷着?”袭人小心翼翼的问道:“莫不是他说了什么唐突姑娘的话?”
  黛玉轻笑出声,又摇起头来:“他乃正人君子,可再莫这么说了。”
  袭人追问道:“那究竟为何?”
  黛玉看了看窗外,晃了会儿神,轻叹一声道:“其实舅妈送我去英吉利,本是想让我长见识,可我这去了一圈回来,觉着自个还不如不去的好。”
  袭人心里一紧,忙问:“为何?”
  黛玉苦笑一下道:“并非长见识不是什么好事,也并非我觉得舅妈害了我。只是见识了这不一样的风情人文,再回来,便觉着咱们这儿,对女人实在太苛刻了。
  “三步不出闺门,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字字句句都是女子的悲哀,是把杀人的刀。
  “原先年纪小些,并不觉得。可出去了一圈再回来,我也到了该婚嫁的年纪,这感觉就不一样了。
  “舅妈曾问过我想找个什么样的人儿,我只说想找个尊重我的。后瞧着舅妈闷闷不乐几日,我还并无察觉。今日与李公子说完话,我突然想到,在这儿,我还能找得到跟我平等说话的人吗?”
  袭人听到这里,不由哀从心起,鼻子渐渐酸了起来。
  黛玉接着又道:“今日与李公子说了几句,他越是恭敬有礼,越让我想到在英吉利时,那些人与我说话时,虽也有礼,但不至于连我的眼睛都不敢看。
  “我终恍悟,在咱们这儿,女子便是跟外男说一句话,都是失礼的事儿。这又何其悲哀,何其不公。
  “我还尚不自知,一心想找个尊重我,能公平待我的人,舅妈怕是为了这个担心的夜不能寐。我只一味自私,要求些得不到的东西,也难怪舅妈连着几日都提不起劲来,还要去海边散心解闷了。”
  袭人忍着泪劝道:“姑娘孝顺,这奴婢知道,可太太若是知道姑娘因为这个,闷闷不乐的,只怕更加难过了不是?”
  黛玉叹了口气,摇了摇头:“你不必劝我,我自不会为了这个钻什么牛角尖。若是以前,兴许我还矫情几日。可去外头这几年下来,我也觉得这样怪没意思的。
  “我只是在想,舅舅既能被舅妈改变,我又为何不能跟舅妈一样,改变我未来的那个人?
  “如今舅妈明显看好这李久安,我见他也是个不错的人。若是他真心喜欢我,我也不是不可以与他一试。”
  袭人一惊,慌得忙跪了下来,苦苦哀求道:“姑娘切勿因为这些个理由委屈了自己,若是给太太知道,怕是她要心碎的。太太也是一番好意,只想给姑娘挑些好人家。
  “姑娘又不是不能自个选,太太也早说过,日后姑娘们的大事,只凭姑娘的喜好来定,并不强求。
  “如今姑娘若强迫自个与那李久安交好,让太太误会了,当真给你说了媒,可就没什么退路了。”
  黛玉看了袭人一眼,上前扶了她起来,轻轻笑道:“傻丫头,我什么时候说我要与他交好。我只是要试一试他,看他是否像舅舅那样,是个可以接受改变的人。”
  袭人不肯起来,又劝道:“可太太说了,得姑娘自个喜欢才行。姑娘如此善解人意甚是贴心,可姑娘也得想想这份贴心究竟太太需不需要?太太要得,是姑娘这一世欢欢喜喜,是姑娘圆圆满满。可不是什么委曲求全,又或是退而求其次。
  “姑娘这一生可还长着,莫说如今才刚十六,就是姑娘拖到二十多岁了,没有姑娘喜欢的,太太也绝不会强求姑娘。
  “至于老爷那边,他素来把姑娘当儿子疼爱,又有怎会强迫姑娘嫁给自己不喜欢的人。姑娘只管放心,若太太真提起这事儿,奴婢就是被撵出去,也要替姑娘拦着。”
  黛玉见袭人越说越离谱了,赶紧拦着她道:“可别误会了,我并非因为别人委曲求全。”
  袭人眨了眨眼,有些不解:“可姑娘不是因为太太……”
  黛玉忙打断她道:“可不是因为舅妈,而是因为咱们在这儿,不是在英吉利。便是在英吉利,那些女孩子因为家里的命令嫁给自己不爱的男人,不也是常有的事儿吗?
  “我是因为这世道对女子的不公,无法真的按着我的心意来。与其等上一世,最后一个都看不上孤独终老,倒不如在好的里面挑一个,能改的便将他改了,与舅妈一般,不一样也能过得很好?”
  袭人这才听明白了,松了口气站了起来,破涕而笑道:“姑娘头里说的可吓死奴婢了,奴婢还以为姑娘又轴了呢。”
  黛玉掩嘴笑道:“我是那般小心眼的人吗?不说别的,舅妈待我如亲生一般,我若因为这些可笑的理由,去嫁给一个自己不中意的人,伤了她的心才更是不孝。”
  袭人心平气和下来,仔细想想觉得那李久安其实也是个良配,便笑着对黛玉道:“其实那李公子着实不错,无论家世人品皆是上流,又是姑娘亲手救下的,想必日后定会对姑娘百依百顺。”
  黛玉脸上一红,啐了口道:“谁要他百依百顺,他那样的人儿,越是有血性才越好。若百依百顺,与京中那些绣花枕头又有何区别?”
  袭人听她这话里,似乎对李久安印象还不错,便追问道:“姑娘是何时觉得他好的?奴婢日日跟在姑娘身后,怎地一点都没察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