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贾敏很嚣张-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忠顺王妃便是忠顺太妃。却说忠顺亲王在世时,酷爱男风,整日宠些优伶戏子,其中最得宠的便是琪官蒋玉菡。忠顺亲王刚去,忠顺太妃就要使人撵了琪官,不想忠顺王人之将死,其人也善,竟然在自己尚能说话的时候派了长史放了蒋玉菡出去,还额外给了一笔不菲的钱物。忠顺太妃如今却是处置他不得。
  又说蒋玉菡早就不堪忍受忠顺王私癖,几年前逃过一回,因宝玉和他结交,忠顺王找到荣国府,宝玉还因此捱了一次打。后来蒋玉菡被抓回之后,忠顺王越发变本加厉,这几年折磨得蒋玉菡性子已经有些扭曲。
  他如今得了自由,早年又有些家资,最近又得了忠顺王给的梯己,如今摇身一变,竟成了个小小富绅。蒋玉菡想到当日宝玉好处,又得知宝玉身边最得用的袭人竟然在宝玉身边最需要人的时候弃他而去,蒋玉菡便看不起袭人凉薄,生了一计。
  蒋玉菡是被忠顺王折磨得扭曲了性子的人,什么事情做不出来?他使人到花家提亲,说看中袭人姑娘高门大户出来的规矩好,如今又是良民之身,如今想娶回家做良妾。花自芳到底小门小户的,又有什么见识?见蒋大官人许了不薄的聘礼,便许了。
  袭人不知蒋大官人是谁,她本就是个姨娘的品性,又兼她早年在贾府当惯了副小姐,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不惯粗布麻衣,现下虽然好些,春秋两季仍旧身上起疹子,苦不堪言。如今听说蒋大官人家中豪富,愿意纳她为妾,心中想着只要再有锦衣玉食,不用受穷苦人家的皮肉之苦便是好的。于是点头应了。
  蒋玉菡果然许了花自芳钱财,将袭人一顶粉轿抬回家。蒋玉菡本是男子,受忠顺王折磨多年,不知道习了多少不堪记述的东西,一样一样的在袭人身上试来,他一个男人都觉不堪□□的东西,袭人哪里受得住,连连求饶。
  蒋玉菡因见袭人已不是处子之身,就知道她必是身子早给了宝玉。早就暗通款曲竟然还在宝玉落难之前就自寻出路,蒋玉菡越发气眼前这个自私凉薄的女子,连折磨她的兴致都没有了,没几日,便叫了人牙子来发卖。
  只怕薛蟠的命运也是天定,这世因为没有争买英莲打死人命,至今尚未落罪。不想这日又一眼认出袭人,定要买回家。也是和人争执起来,虽未打死人命,却打伤了人。
  这日和在金陵打死人,又有贾雨村帮衬料理不同,这次薛蟠却是在天子脚下纵奴行凶,影响好生恶劣。皇城之中,一根横梁倒下来还要砸几个为官之人呢,被薛蟠打的人也有几分门路,因而告到了官府。
  又因薛家供应的上用衣料越发不成样子,引起常康帝不满,又因常康帝原本就主意着这次谋反各家动向。薛蟠打伤人这样一桩小事也让常康帝知晓了。常康帝听完太监回事,怒道:“这样浑人也配替朕采购供应衣料?没得坏了朕的名声?还不赶紧撤换了!”
  于是只因争一个婢子,薛蟠失落了皇商的头衔。他本就没什么本事,贾史王薛四大族和他家亲近的也都一败涂地,贾琏一房又和他们素无往来,自此之后上前罗叱欺凌的人家多起来,薛蟠一房越发光景日下。
  其实薛蟠暂且保住皇商头衔,不过是常康帝将将登基,需要料理的事情太多,还轮不到小小薛蟠。但在薛姨妈看来,却是因为争买袭人,给薛家招了祸。因而虽然王夫人尚且风光时,袭人在薛姨妈面前也是露脸的,此刻薛姨妈却每每不给袭人好颜色。
  薛蟠以前是呆霸王,只有他欺凌别人的,没有别人欺凌他的,如今却受尽冷眼,动辄有人上前霸凌,他也心中一股闷气无处发泄。加之每每听薛姨妈说,皆是袭人此人不祥,祸害了贾家,如今又将灾祸带到自己家里来了。薛蟠本就是个没成算了,越是受人欺凌,越是觉得这话真,也愈发看袭人碍眼,后来竟是动辄打骂。薛姨妈本就看袭人碍眼,宝钗是个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门摇头三不知的,没人替袭人说话,袭人越发过得生不如死,不让前世迎春。
  薛蟠的皇商头衔被削之后,他所供应的缺口暂且由薛蝌补着。虽然如今守着国孝,薛宝琴并未过门,但是和柳湘莲是过了媒证定了亲的,有龙禁卫总管护着,以前到薛蝌府上罗叱的众人恨不能过来磕头道歉,薛蝌本就是个做事踏实有本事的,生意倒是越发风生水起。
  待得常康帝厘清了朝堂之事,果然将紫薇舍人之后的皇商头衔又给了薛蝌。一来薛蝌办事果然办得好,这是最要紧的,二来这个皇商头衔还给薛家,也显得圣人仁德。薛姨妈听了,心中一叹,好生不快。倒是因为有薛蝌照应,薛蟠门前罗叱的人少了,薛家尚能勉强度日,薛姨妈却只觉薛蝌抢了自家体面,并不知道感激。
  又说梅翰林原是不想应承儿子和薛宝琴的婚事,带着妻儿躲到平安州做了知州,却也因此落得知情不报的罪名。虽然他小小知州,并没有机会接触到谋反众人,只因在三皇子手下兵马装作匪徒招摇过市时,他既不敢查,也不敢管,就落了不查之罪,也被判削职为民。这日梅仁带着妻儿回京处理京中产业,准备折变后回京,却听说如今薛蝌得了皇商头衔,薛宝琴定了龙禁卫总管,心中百感交集。
  却说自从开恩科的邸报传到各省,各省又在四月里头加开一场乡试,新进举子和之前中了举人未参加会试的,或是落第的,一同进京参加恩科。四月开乡试,五月初张榜,再赶到京城,虽然礼部已经是快马加鞭的赶在今年开恩科,真正会试开始,却已经是九月中旬。
  林砎、白瑾、程炜都是上届中举,因为年轻没有参加会试的,今年也一同参加恩科。九月里会试,倒是比春闱还暖和些,少受些罪。三场下来,倒没什么人是中了风寒抬出来的。
  因要加紧选拔人才,这次阅卷放榜在赶得紧。不过十月中旬就放榜下来,林砎高中会元,白瑾第三名,程炜第三十九名,皆是中了。殿试定在十月下旬,放榜那日,却是林砎榜眼,白瑾探花,程炜二甲第三十五名。皆是中了。
  三个孩子榜上有名原在林家众人的意料之中,下人向老爷太太道喜时,少不得也向妙玉道喜。这也罢了,陈韫和妙玉又去向黛玉道喜,倒惹得黛玉脸儿一红,滚贾敏怀里说:“妈妈,你看她们两个,你不打她们我是不依的。”
  贾敏也心中高兴,笑道:“向你道喜却也没错,我又怎能胡乱打人。你二哥哥中了榜眼,难道不该道喜不成?”
  黛玉听了,知道贾敏也打趣她,忙从贾敏怀中起来道:“怎么妈妈也跟嫂子们一起欺负我?”
  贾敏忙拉了黛玉的手说:“我这是替玉儿高兴。若不是因为守着国孝,只怕我的玉儿也要出阁了。这倒好,你还能在家陪我些时日。”黛玉听了,说道:“玉儿永远在家陪着父亲、母亲。”贾敏忙摆手说,我知道玉儿孝顺,但那可是不成的。
  果然琼林宴后,林、白、程三人都点了翰林,白瑾却在次日便辞了官。常康帝知道白乐水是世外高人,且是自己的救命恩人,白瑾这样的人才不能为己所用,虽然遗憾,但他并不强求,欣然应允。
  程炜也中了进士,迎春也来林府和妙玉、黛玉等一处庆贺。迎春听了白瑾已经辞官,叹道:“白大爷这性子也奇怪,都说十年寒窗苦读,却也未必人人能高中进士。咱们家三爷为了这个进士出身,熬了多少日夜,我见了都心疼。怎么白大爷高中探花,却又辞官不就?咱们家三爷听了也觉遗憾呢。”
  黛玉却抿嘴一笑,正欲说话,妙玉却接过去说:“不做这个官我觉得极好,到底是白家大爷有见识,我们家二爷爷跟着辞官才好呢。”
  陈韫听了,冲妙玉一笑说:“多少人盼也盼不来的体面,偏你这么多话。”不过她深知妙玉是真清高,并非装腔作势,因而也略说一句,点到即止。迎春听了心想:姑妈家这一个次子媳妇一个女儿,见识向来与众不同,只怕她们当真不在意凤冠霞帔,原是自己以己度人了,便拿话岔开去。
  三个青年才俊高中原在林家人预料之中,林家倒没什么。贾赦却高兴得什么似的。他一个儿子如今是京营节度使,一个女婿又进了翰林院,自觉比自己当着一等将军体面多了。如今他老了,又见过王夫人给子女招的祸事,武夫人时常敲打,倒是收敛起来,不但不惹事,连喝酒取乐也少了,每日恨不能往贾琏府上多走即便,看看自己的嫡孙。对武夫人也发自内心的尊重起来。
  京城中事,贾敏亦是写信告诉探春、惜春的,只让她们瞒着贾母。不过京中变动的邸报传入各省,哪里还瞒得住,终究让贾母知道了。探春见瞒不得,少不得捡了贾母容易接受的言语说给贾母听。
  听得贾政夫妻下场,贾母不禁后悔得流下泪来,王夫人放印子钱,武夫人原是告到她跟前,她当时想着这些进项将来皆是留给宝玉的,便没深管,不想今日连累到了自己子孙,也是自己放纵的。
  南下那年,她先时因王夫人要治死自己生气,没带宝玉南下,如今几年过去,气早消了,听宝玉得了罪奴之身,也是后悔当时没带宝玉南下。忙命探春写了信,让贾敏差人送宝玉元春两个南下,她原本分成三份的梯己也命鸳鸯分作五份。到底都是自己的子孙,到头来,哪一个都舍不得。
  贾敏接了信,展信看后,叹了一口气。虽然元春姐弟自己暂且安顿好了,不过到底留在京城没什么趣儿,也考虑起贾母的意思来。只如今已元春月份已高,南下须得临盆坐完月子之后,因而照实写了信给贾母送去。
  却说这年十一月,元春临盆,因为夫家娘家接连巨变,元春忧思过度,在临盆之日撑不住,虽然贾敏请了三个极有经验的稳婆,却到底母子皆没保住。一尸两命,对于元春来说,也许也是解脱。
  听了产婆报信,贾敏竟不知是悲是喜。前世元春除了省亲一回,直到横死宫中,都再未见过父母亲人。今世在贾政夫妻落罪之前,到底骨肉亲人在一处数月,只腹中孩子未曾来到人世就下了黄泉,贾敏也不知那条路对元春来说更好了。
  作者有话要说:  说好虐袭人,没想到写出来这么狠。
  
  第70章 大礼
  
  贾宝玉除了吟诗作对,其他俗物一概不懂,元春没了,他哪里会料理?幸而当初贾敏将抱琴、麝月、秋纹几个丫头一同赎出来,如今倒有人替他洗衣做饭。至于元春之事,少不得到庵堂里请几个小尼姑替元春超度了,又帮衬一副薄棺让元春入土为安。
  元春下葬那日,薛姨妈总算露面了,也算送自己这个侄女一程。虽有薛蝌帮衬,薛蟠一家尚能安稳度日,但是眼看着江河日下,薛姨妈母女情知如今家中光景,宝钗再难觅良缘。又兼宝玉虽然是官奴,到底是最疼女儿家的性格,最是知冷知热的一个人,而且尚有林家和帮衬,只怕宝钗嫁给宝玉,也是现在能寻着的好亲了,因而薛家又息了退亲的心思。
  展眼年余,朝堂局势稳固,边疆安定,常康帝的威望也渐渐建立起来,林如海倒不那么繁忙了。
  出了国孝期,柳湘莲和薛宝琴择日完婚。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事也是料理完了。白瑾和黛玉的婚事经两家商议也定在了京城。原本林如海夫妻有意送黛玉江南发嫁,如今林家权势太过,借机南下也算暂离朝堂,也是去探望贾母。可是林硕、林砎两人一人在吏部,一人在翰林院,若是南下发嫁,黛玉婚礼便有两位兄长不能参加。
  因而白太太将闲云侯府收拾了,在京城迎亲也不差什么。贾敏将林家家资的五分之一添作黛玉的嫁妆,又将打小给黛玉攒的田庄铺子进项以及自己的泰半嫁妆皆添给黛玉,因而黛玉的嫁妆也有近二百万。晒嫁妆那日,众人无不喟叹:也只有林家次子媳妇进门的时候,嫁妆能堪比林家姑娘出阁。
  原来前世林如海过世之后,贾琏将林家家资打折变卖,尚且得银近三百万。其中尚且有部分因黛玉只是在室女,要按律上交国库的。前世贾敏过世之后,林如海公务繁忙,中馈交与管家打理,被人贪墨的。饶是如此,到林如海过世时尚且有五百万家资,今世林家对下人管理严格了,中馈得贾敏亲自打点,进项比前世多了不知凡几。因而虽然林如海为官清廉,并未贪污,而且在灾年还拿出不少家资资助受灾各处,林家依旧有近七百万家资。
  因而分作五份,每分也是百余万,加上黛玉名下田庄铺子这些年进项,因而有如此之巨。唱嫁妆单子的先生亦是换了几个,个个唱得口干舌燥。
  工部尚书夫人听了一阵笑道:“也只有林家女出阁有这样排场,我算是涨见识了。白家哥儿我也是见过的,再难寻的第二个齐整孩子,又是探花郎的才学,可惜他倒不爱做官。不过也是,单凭这份嫁妆,也尽够他夫妻几辈子的锦衣玉食了,做不做官倒可以单凭喜好。”
  东平太妃便是以前的东平王妃,听了这话笑道:“尚书太太这话的,闲云侯也是数代的侯府,林家女嫁妆再丰厚,也是将来林姑娘的梯己,哪里用得要用林姑娘嫁资维持体面生活的。你不知道这白家下的聘定,比林姑娘的嫁妆还丰厚呢。只怕白家聘定林姑娘也是带过去的,嫁妆唱完只怕要唱聘定单子,你且留心听着,真真叫人大开眼界。”
  白家下聘时低调得很,白家在京城又没什么亲友,因而工部尚书夫人并不知道白瑾下了多大的聘定。以工部尚书夫人算来,再多多不过林姑娘的嫁妆去。因而低声向东平太妃打听:“太妃这话只怕不真,白家下聘时候可没听说什么动静,京城里多少人家皆言亏得白家哥儿那样色/色齐全,除了根基门第,倒都达到当初睿智侯夫人开出的文不下林大人,俊不下林家大爷二爷,武不下林家四爷五爷的话呢,也配得林姑娘。可是没听说白家下来多么了不得的聘定?”
  东平太妃抿嘴一笑:“那是睿智侯夫人为人不张扬罢了,且林家的根基门第,也不至于重聘定多寡,只看修养人品。当初求娶林姑娘的多少家资豪富、位高权重的人家,你看睿智侯夫人可曾看重这些?”
  两人说着,果然黛玉的嫁妆唱完,就唱起黛玉带过去的聘定。工部尚书夫人竖起耳朵听来,险些惊掉她下巴。
  她依稀记得当初白家下聘的时候,不过抬过成双成对的六个箱子就完了,京中贵妇还有不服的暗中嚼舌说:林家女那样高贵体面,许多高门大户不嫁,却当真择个白身之子做女婿,看那几箱子聘礼简薄的,那所气派的闲云侯府宅子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没得闲云侯府家里娶媳妇,只六箱子聘礼的,真正大户人家的衣料头面就不止六箱。
  如今工部尚书夫人听了唱聘定,才觉那六个箱子太过贵重了,真真令人乍舌:原来黛玉带过去的聘礼,除两箱子衣料头面,四箱书籍字画孤本之外,只一张地契,一家大铺房契。地契是太湖上一个景色秀丽的岛屿,名叫泽山岛,房契更加了得,是两淮盐运三成的生意。
  按白乐水夫妻的意思,反正膝下只有白瑾一个,将来这些都是要给黛玉打理的,因而他们来下聘,并没有带那些黄白之物,单单带了一笔重要产业表示诚意。按照白乐水的意思,便是书籍字画,也是原本想放泽山岛上,岛上自有亭台楼阁,厅堂院落,将字画布置进去就极好。带到路上,一不小心受了潮,反而暴殄天物。
  白太太听了这话道:你是江湖粗人,做事贪图便宜,自不在意这些繁文缛节。人家林家可是书上门第,林姑娘是侯府千金。聘定太简薄了,林家自然不与咱们计较,但是让其他高门大户见了嚼舌,岂不是削亲家的面子。因而白太太才将黛玉喜欢的书籍字画等带来。到底连家具都没打造,便极低调的下了聘。
  林如海夫妻本也不在意繁文缛节,原想着白家的聘礼让黛玉依旧低调带回就是。不想京中到底有人暗中窃议白家聘礼简薄,林家姑娘下嫁等等。贾敏原是不在意这些,想着婚事完了,只怕嚼舌的人就少了。谁知景和帝驾崩之后二年的国孝,期间流言蜚语没停过。贾敏想着若是自己不晒个白家下的聘定,岂不是让亲家白白受委屈?虽然白家未必在意,但是到底不能让人白担高攀的名声,因而将聘礼单子也让先生唱了一遍。
  聘定单子倒是不长,没多时就唱完了。但是但凡有见识的,谁不知道这张单子贵重?工部尚书夫人听了直拍胸口:“我今日才算见识了什么叫财不露白,难得白家老爷夫妻两个受几年委屈不辩白,这白家哥儿果然配林姑娘,除了他再没人配上。不但人物模样配得上,根基门第也不差,当真四角俱全。”自此之后,说白家高攀的闲言碎语算是绝了。
  又说外头正厅上接待男客,当日白家低调下聘,并没有什么亲友帮衬,今日却来也无数武林德高望重的前辈。少林方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