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皇叔祖是"神棍"-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面的话水靖没有说,但只要脑子不笨的人相信都能听明白,莫安震惊的表情顿时凝滞在脸上,果然愣住了。
水靖再不理他,慢悠悠的吃起茶来。茶水早已变凉,无论香气、入口的温润、回甘还是韵味都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味道,但水靖依旧品的有滋有味,好像是在喝天山雪水冲泡的极品大红袍一般。
过了良久,莫安突然重重磕了个头,对着水靖,一脸正色,语气郑重,“莫安对圣上矢志忠心,绝不敢有非分之想。敢请王爷日后再不要说此话,否则莫安就只有以死来表志了。”
水靖松了口气,满意的笑道:“你能这样想本王就放心了。你生在民间,怕是不知道朝堂的诡谲。若你恢复身份,很有可能会有人挑唆你和圣上争个长短。圣上已做皇帝多年,而你根基不深,你去争无异于鸡蛋碰石头。且记住本心就好。”
莫安又重重磕了个头,表示谨遵水靖的教导。
水靖欣慰的安慰了他几句,让莫安也不必紧张,说水钰目前虽然还不知道他的存在,但却是个好相处的,对他这个侄子肯定会十分欢迎,又告诫莫安这段时间继续深居简出,待事情都准备好了就会让他认祖归宗。
“圣上还不知道我的事情?”莫安踌躇着问道,“我以为王爷会一早向圣上禀告。”
“本王这不是还没想好怎么说吗?毕竟你的身份……”水靖苦恼的‘哎’了一声,摇了摇头,“还是等本王准备好了再禀告圣上吧。”
水靖自以为隐瞒的很好,不想没几日,义忠亲王遗腹子在他府上的消息便传遍了整个京城。
反应最大的当属忠顺亲王,听到消息后吓得直接从椅子上摔了下来,然后对了小厮怒吼道:“当时不是让你们把嘴巴都闭紧的吗!?是不是本王没把你们都杀了你们心里面难受的慌!?”
小厮忙跪下来连连磕头,赌咒发誓自己没有告诉外人,还茫然的说道:“奴才哪里晓得那位公子就是义忠亲王的遗腹子,王爷从没有说过啊!”
忠顺亲王想想确实是这么回事。但水靖当时说了,一旦走漏风声就拿他是问,他想推卸责任都推卸不了。
忠顺亲王根本就不敢去想自己的下场,立刻叫人准备马车,前往瑞亲王府向水靖赔罪,请求宽大处理。
水靖果然没有给忠顺亲王好脸色,神色不虞的盯着他足有一盏茶的时间,直把忠顺亲王吓得全身哆嗦、冷汗直流。
“你可知你破坏了本王的计划!?”水靖重重的哼了一声。
忠顺亲王一听忙不迭的喊冤,赌咒发誓此事绝对与他无关。
“可是本王当时也说了,无论和你有没有关,这笔账本王都会算在你的头上。”水靖幽幽的说道。
忠顺亲王快要哭了,心里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想听戏叫人到府里来唱便是,为何要自己跑出去听戏。他如果老老实实的待在王府里,哪里会有可能沾惹这种麻烦事情。
水靖听了会儿忠顺亲王五花八门的求饶理由,然后才挥手叫他闭嘴,并告诉他,现在有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只看他的表现了。
忠顺亲王跟溺水的人遇到救命稻草一般,自是紧紧的抓住。然而听了水靖让他做的事情,忠顺亲王整个人傻了眼。
胳膊终究拧不过大腿。
最后忠顺亲王散发着浓浓哀怨离开了瑞亲王府。次日罕见的上了早朝,并上奏折,言辞恳切的请求水钰恢复莫安身份。
第二百零三章
忠顺亲王话音未落; 朝堂上已经鸦雀无声。
众位大臣低头做沉思状; 如老僧入定; 没有哪个跳出来嚷嚷自己的意见,但心中百转千回; 都竖起耳朵等待水钰的回答; 生怕漏下一个字。
这几日关于义忠亲王遗腹子的事情传的沸沸扬扬,他们虽然都有听说; 甚至还悄悄派人收集了不少小道消息; 但多是半信半疑。全因水靖的态度太过平淡; 任何反应都没有。
如果义忠亲王遗腹子真在水靖府里,为何水靖没有让他认祖归宗?如果根本没有义忠亲王遗腹子这件事; 为何水靖没有派人辟谣?
而且圣上也好像没听到这回事似的。即使圣上深居皇宫; 消息也不该被瞒的如此密不透风。重重疑问,让他们很难判断事情的真假。本想再观察一段时间,没想到忠顺亲王会突然扔下炸雷; 直接将问题摆在圣上面前。
忠顺亲王向来万事不掺和,此番为义忠亲王遗腹子摇旗呐喊; 肯定是有人在背后唆使的结果。联想昨日忠顺亲王去过瑞亲王府,众人顿时豁然开朗。
不过既然水靖都承认那遗腹子的血统了; 想来圣上也不会否认。众人紧绷的神情旋即放松下来; 心里开始盘算着要送什么礼物来贺喜新的义忠亲王。
上奏折的忠顺亲王却远没有众人轻松,右眼皮不断的跳动; 总感觉此事不只是认祖归宗这么简单。
果不其然,在忠顺亲王惶恐不安下; 水钰冷冷的吐出两个字,“不允!”
此言一出,整个朝堂都有点发懵。大臣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圣上竟然拒绝了义忠亲王遗腹子认祖归宗的提议。
忠顺亲王在心里叫一声苦。果然好事没他,找上他的多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但是想起水靖的嘱咐,他只好硬着头皮继续说道:“启禀圣上,事情的经过都事无巨细的写在奏折上,这段时间都已被调查属实,莫安确实乃义忠亲王遗腹子无疑……”
水钰冷笑一声,打断他道:“一个大肚子能逃过追杀也就罢了,跌下山崖不仅自己没事,肚子里的竟然都没有问题,你叫那些走个路都能滑胎的妇人情何以堪!?而且十几年都不叫莫安回京认亲?你当朕是三岁小孩吗!?”
忠顺亲王叫苦不迭,只觉自己受了无妄之灾,恐怕今日早朝一结束,他就要开始夹着尾巴做人。他想着既然已经得罪水钰,那何苦再去得罪水靖?
忠顺亲王咬了咬牙,按照自己的想法解释说虽然巧合多了点,但并不是没有可能。再者平头百姓家的妇人在生产前一刻都在地里干活也没见出什么事情。许或莫安的福气大,或者有义忠亲王在天之灵的保护才会安然无言。
“福气大?”水钰目光陡然锐利起来,肃杀严寒般的视线看向忠顺亲王。忠顺亲王即使一直低垂着脑袋,身体却也不由自主抖了抖。
“是不是比朕的福气还大啊?”
水钰慢条斯理的一句话犹如晴天霹雳般,朝臣们瞬间跪了一地,而忠顺亲王直接被劈懵了,抬起头傻乎乎的看着水钰。见水钰嘴角露出一丝讥笑,顿时缓过神来,连连磕头喊道‘不敢’。
水钰猛地将奏折扔到忠顺亲王身旁,发出“啪”一声响,随即冷冷的说道:“不是还有个姓吴的太监吗?要认祖归宗,先给朕把他找出来,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记住,皇室血脉容不得半点差错!”
因水钰的态度着实让众位大臣感到奇怪,感觉有什么事情在暗中悄悄发生变化,于是也没心思关心国家大事了,很快就听到了退朝的鞭声。
忠顺亲王已经吓出了一身冷汗,两腿发软,只能步履蹒跚的飘出宫去。他心里直道这回被水靖给坑害惨了,因此一回府就称立刻称病,打定主意再不外出。
一众大臣回府后同样取消了所有的应酬,一边思量水钰的异常,一边派人盯着瑞亲王府,心急火燎的等待水靖知道水钰不允许义忠亲王遗腹子认祖归宗后的反应。虽然水钰说要先找到那姓吴的太监,但那奴才都失踪十几年了,恐怕早就已经化成一堆骸骨,别说在芸芸大众中找人,估计连尸体都找不到。
众人一致认为,水钰是打从心眼里不愿意义忠亲王遗腹子认祖归宗。好不容易找到义忠亲王血脉的水靖焉能甘心?虽然水钰是自幼在水靖身边长大,但义忠亲王却是和水靖从小一起长大。对于水靖来说,谁轻谁重还真不好说。
不过很快大家就都知道了。
当日下午,水靖进宫,与水钰大吵了一架,二人不欢而散。
因两人见面时摒退了宫人,是以没有人知道他们吵了什么又是因何而吵架。不过众人都猜测应该与义忠亲王遗腹子有关。至于为何大家认为他们是吵架了而不胡促膝长谈呢?
除了二人脸色难看外,殿里能砸的东西全都砸了个干净,据打扫的宫人形容,那就犹如蝗虫过境,一片狼藉。
不止如此,自次日起,水靖就开始带着义忠亲王遗腹子去拜见皇室宗亲,美名其曰认人,完全把水钰的话当做了耳旁风,变相的打了水钰的脸。
因誓师大会而恢复自由的太上皇也三不五时的宣义忠亲王遗腹子进宫。因这遗腹子与义忠亲王长的一模一样,太上皇初一见顿时老泪纵横,拉着这流落在民间多年的孙儿哭的不能自已。祖孙二人聊了整整一下午,最后太上皇才恋恋不舍的将他送出宫门,并赞叹他‘有乃父之风,如义忠亲王再世’。
太上皇近段时间经常感叹,义忠亲王是他最引以为傲的儿子。他以前之所以对义忠亲王时而训斥,也是因为对义忠亲王寄予厚望,希望义忠亲王更进一步,能够成长为一个优秀的皇帝。即便是普通人家,也都是对继承家族的长子严格要求,对没有继承权利的幼子百般宠爱。
不明白事情真相的人竟觉得太上皇说的不错,以为太上皇和义忠亲王真的父子情深,只可惜白发人送黑发人,如今遇到和义忠亲王长相相似的孙儿,肯定会有种失而复得的喜悦。
而义忠亲王尚在人世时期就存在的老臣自是不信。太上皇捧抬继后之子和水泰打压义忠亲王他们可都是有目共睹。如今突然表现的这么假惺惺,其中的弯弯道道就多了。有些关系的大臣们想到太上皇与水钰不睦,于是理所当然的猜测太上皇想要让义忠亲王遗腹子取代水钰。义忠亲王遗腹子成长于民间,肯定不知道该如何当一个皇帝,这时候太上皇就可以在背后听政,逐渐将大权掌握在手里。是做个手握大权的太上皇还是做个可有可无的太上皇,但凡有点野心的人都知道选哪个。刚好太上皇就是野心极大的人。
唯一让他们看不懂的是水靖。毕竟当初是水靖一手拥立的水钰为皇帝,即便那莫安是义忠亲王最后的血脉,也不需要因为他而与水钰生分。
大臣们百思而不得其解。
没过几日,又有传言在京城弥漫。说忠顺亲王上奏折的当日夜晚,义忠亲王遗腹子在瑞亲王府遭遇刺杀,背后之人剑指圣上,是以水靖才会勃然大怒,突然与圣上翻脸。
众所纷纭,也不知是真是假,这时大家想起了林如海,问他可否透露一二,让大家有个底。
林如海听说这事也是吓了一跳,又哪里知道什么,只能报以苦笑,勉强打发了同僚。恰巧随沐沅外出游玩半月之久的林黛玉归家,便试探着问她是否知道此事。
林黛玉诡异的沉默让林如海心里咯噔一声,大惊失色道:“真有人去刺杀义忠亲王遗腹子,莫不是真是……!”
林黛玉说道:“具体的女儿也不是很清楚,只听世子和长公主说过一些。那日半夜,有一群蒙面人杀入那位公子所住的院子,虽然护卫们及时赶去保护,但那位公子仍然受了些轻伤,只是表现上看不出来。”
林黛玉犹豫了一下,“那群黑衣人中有一位……好像是禁军副统领……”
难怪最近禁军副统领换了人。林如海心顿时提了起来。禁军可都是圣上的人,难道真如传言般是圣上要杀了义忠亲王遗腹子?
林如海怎么也想不明白水钰和义忠亲王遗腹子有什么利益纠葛,按理说即使他认祖归宗,也应该影响不了水钰的帝位。
林黛玉捏着帕子又道:“听说王爷想让圣上立那位公子为太子……”
不光林如海明白了,朝臣与权贵也都自以为了解了真相。
在水靖的心里面,皇位本该是义忠亲王的。义忠亲王去了,他又没有子嗣,因此才由义忠亲王的同母胞弟水钰顶上。如今义忠亲王的儿子回来了,这皇位理应归还给义忠亲王的血脉才对。只是水钰毕竟做了多年皇帝,总不好让他退位,于是就有了立太子的说法。但是水钰又不是没有皇子,正常人都会想让自己的儿子继承自己的一切。因此水钰和水靖就起了矛盾。
果然不管多深的感情,只要一牵扯到利益,就跟泡沫一样脆弱。
众人感慨的同时,也说不清楚自己究竟该支持谁。如果他们处于水钰那个位置,也舍不得把到手的一切归还给素未谋面的子侄。但如果他们是义忠亲王,这希望又正好反过来。
众人思量许久,绝对两不掺合,由着他们互斗,自己只管明哲保身,毕竟水靖的亲家林如海也没有为水靖摇旗呐喊。
只是近段时间大家的日子都不太好过。每日上朝时都要面对水钰的黑脸。幸而水钰也只是脸色难看了些,并没有冲他们发无名火,他们没有被这场斗争波及到。
没过多久,水靖携全家及义忠亲王遗腹子前去拜祭太/祖、高/祖两位皇帝,一时间不在京城。就在大家以为能迎来久违的风平浪静时,突然有人上疏请求恢复义忠亲王遗腹子身份,并立为太子。
折子刚呈上去,水钰就大发雷霆,直骂他有不轨之心,立刻叫人推出去斩了。
众人在心里将这人臭骂了一顿,更加小心翼翼起来。
不想没过两三日京外传来消息,水靖等人遇到前朝余孽,全部罹难……
第二百零四章
水靖一家与义忠亲王遗腹子遭难的消息传至京城; 引起一片哗然。
众人看水钰的眼神那是有深意的不能再有深意了。无它; 水靖在这种节骨眼遭到前朝余孽的毒手; 就连整日话家里长短的妇人都能闻到里面有阴谋诡计的味道,更遑论是对阴谋诡计用的得心应手的朝堂上的人。
虽然水钰在朝堂上表现的很震怒; 勒令众人一定要找到前朝余孽为水靖报仇。但前朝余孽已经数年没有消息; 他们都不知晓这些所谓的前朝余孽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根本就无从查起。
虽然事情全都推到了前朝余孽身上; 但却挡住外间的传言; 纷纷暗中猜测水靖和义忠亲王遗腹子的死是水钰下的手。毕竟天家无父子; 皇室间骨肉相残见怪不怪,更何况他们之间还是隔房差一辈的关系。
不过; 水钰的帝位到底是水靖拥立的; 难免给大家留下了‘卸磨杀驴’的印象。
很快水靖等人的尸体被运回京城,水钰大哭了一场,就连太上皇也出来哀悼了一番。而水钰为表与水靖感情深厚; 特许将灵堂摆在宫里。
不过令人疑惑的是,义忠亲王遗腹子的尸体竟不在其中; 因此不少人在心里嘀咕,义忠亲王遗腹子是不是大难不死; 逃了出来。如果真是如此; 日后怕又要掀起一场波澜。
众人突然有一种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一般停灵需要七日。不过水钰说了,水靖的身份特殊; 因此停灵七七四十九天。
这个时间就有些尴尬了,因为恰巧第四十八天的时候; 乃是太上皇的寿辰。先是举办喜事紧接着又准备丧事,怎么听都有些不吉利。于是水钰在早朝上询问大家的意见,是否取消今年太上皇的寿宴。
有人却道,虽然水靖的辈分高于太上皇,但太上皇的地位却高于水靖,怎可因水靖的丧事而影响太上皇的寿辰,简直就是本末倒置。
最后,太上皇的大寿如期举行。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京城表面看似一片平静,但有些事情却已经悄然发生变化。
如荣国府,王夫人就在元春的强烈要求下离开了小佛堂。
之前因忠顺亲王之事,元春被水泰禁足。但水泰看在王子腾的面子上,并没有太过冷落她。水泰和王子腾可以说是一条藤上拴着的蚂蚱,之所以纳元春为侧妃也是因为她是王子腾的亲侄女的缘故。因此水靖一去,元春就立刻被解禁,重新获得了水泰的宠爱,并且地位直逼正妃。
元春在水泰府里过的风生水起,于是就想起了还在佛堂苦修思过的王夫人。王夫人被关小佛堂的原因是贪墨和弄权,但得来的的银子中有不少都给了元春。也因为这些银子,元春才能时常打点他人,赢得好名声。元春记在心里,自是不愿看到王夫人受苦。
只是先前贾赦有水靖做靠山,贾赦一心想把王夫人关进佛堂谁也没有办法拦着。如今水靖死了,贾赦就犹如不能再狐假虎威的狐狸,元春再不怕他,因此亲自去了荣国府,要求把王夫人从小佛堂里放出来。
贾赦似是知道自己大势已去,是以并没有阻拦,而且过程中并没有说任何冷嘲热讽的话语。一时间荣国府众人见风使舵,二房大有压过大房的势头。
但贾母犹不满足,竟叫贾赦将荣国府管家权交给王夫人。幸而贾母没有再提出让贾政夫妻搬回荣禧堂的要求。估计她心里面也明白,如今不比当初,贾赦身为荣国公本就该住在荣禧堂。但即便如此,二房也风头无两。
有人幸自然也有人不幸。
忠顺亲王龟缩起来后,再不似以往嚣张。是以,蒋玉函日子便一天天难过起来。
王夫人在佛堂里时就对勾引贾宝玉的人恨的咬牙切齿,不知在佛祖跟前骂了袭人、蒋玉函等人多少回祖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