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情满潇湘-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水溶听着她顺口而出前人的句子,心中微叹,又说:“这曲子原是那古书上记载的,能吹奏的人已经不多了,本来有苍凉之意,没料到六殿下硬吹出了不凡的气势。”

黛玉道:“六殿下他贵为皇子,若曲风苍凉倒也不符合他的身份。”又侧耳细听,那音乐声竟渐渐的消失了,黛玉微微的露出一丝遗憾。

世珩和永嘉骑着马竟然过来了,世珩看了看他们,骑在马背上笑说:“二位在这里说什么悄悄话呢?”

水溶忙道:“林姑娘才称赞殿下的曲子好。”

黛玉笑道:“实在不知是六殿下所奏,到底让人一饱耳福了。”

世珩大笑,自是得意。

永嘉见了黛玉忙说:“林姑娘何不与我们一道骑马?”

黛玉忙道:“民女不会。”

“这还不简单,让北王哥哥教你便是。”永嘉又扬着马鞭飞奔开去。

水溶由衷的称赞道:“五公主这骑术见长呀。”

世珩笑道:“可不是。”于是又立马跟了上去,生怕她出个什么意外。

黛玉一时又羡慕起公主有兄长扶持诸多的好处来,心里突然有些失落。只一人在前面走,也不言语了。水溶赶紧上前:“姑娘请等等。”

傍晚还算晴好,哪知等入夜以后竟然下起雨来了。黛玉隔着帐子听着外面的风雨声,拥衾而坐,就在此时风雨声外,黛玉仿佛听见了一阵洞箫的声音,缓缓的传了来。

黛玉心想那六皇子原来不仅能吹铁簧,箫也吹得不错。只是这箫声竟不似铁簧那般慷概激昂,竟透露着一股淡淡的愁绪,雨声渐渐的大了,箫声也模糊起来。黛玉再侧耳细听时,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雨渐渐的小了,但也下了一夜。第二日一早又是个艳阳高照。黛玉心里装着事,想要去问问世珩昨夜为何不将一支曲子吹完。

“六殿下,民女有事相问。”

世珩身上有事,听见有人叫他,忙回身去看,见是黛玉忙笑道:“林姑娘有什么事请说。”

黛玉赶着说道:“昨夜听见殿下的箫声,好端端的一支(长相思)为何不吹完?”

世珩眉头微锁,先是一愣,接着又微笑道:“想必是姑娘听错了,我哪里吹箫了,再说也不会。”

“不是六殿下?”黛玉心中更是疑惑了,那么又会是谁呢。抬头见世瑛走来了,黛玉觉得多有不便因此就告退了。

黛玉心中的疑惑,在中午时就得到了答案,水溶说那是他所吹奏。黛玉听了倒也喜欢又笑问着:“王爷昨晚的那支曲子怎么不吹完呢?”

水溶深深的看了她一眼,问着她:“姑娘知道那曲名叫什么吗?”

“是(长相思)”黛玉只需听前几个调就已经明白了。不过她又说:“因为隔着雨声到底听不真切,只是民女听那呜咽之声,竟有些悲凉之感。王爷也是满怀愁绪么?”

水溶微微一怔,他的满怀愁绪竟是为黛玉而发,如今对面相见了,觉得自己倒也说不出口。又觉得她心思玲珑,到底还是瞒不了她。


第44章:配错鸳鸯

这两日上下都在忙碌着要回宫的事,察真再次宴请皇帝,举行饯别。

娑罗夫人正陪在太后的席上,太后此时正说起娑罗夫人的两个女儿来。

“你们家的两个女儿哀家都见过了,特别是小的这一位,对了叫什么来着,哀家又给忘了。”

娑罗夫人忙道:“回太后,小女名唤云珠。”

太后笑道:“有几分汉家女子的味道,不错,不错。”

黛玉和永嘉的目光此时已经被台上的那名女子吸引了去,只见那位女子面罩红纱,舞姿曼妙。这样异域风情的舞蹈对于黛玉来说从未见过。月琴的叮咚声与云珠身上的环佩声,两相呼应。

黛玉一眼看见隔壁席上的世珩,闭着眼睛正敲击着桌面,跟着调子慢慢的和着拍子。

娑罗夫人又在太后跟前低语道:“太后看小女云珠怎样?”

太后笑道:“是个灵巧的孩子。哀家甚是喜欢。多大呢,有人家没有?”

娑罗夫人忙道:“今年才十五,还未许人呢。”

太后微微颔首:“这样好的姑娘定要好好的许门亲事,万不能给糟践了。”

这里正说着,皇帝已经拿了主意,让人看了赏礼。曲罢舞歇,云珠忙俯首谢恩。皇帝龙颜大悦,上前亲自将云珠扶了起来,又拉着她到自己身边坐下,紧紧的拽着云珠的小手不肯松开。

这一幕完完整整的落入了众人眼底。

世瑾眼里已经写满了惊讶和失望,又微微的透露一丝愤怒。本来打算宴席散去后去请旨将云珠带回去的,哪知会让皇帝给抢了先。世瑾只觉得胸中压着一团火,又找不到地方发泄。

对于世琅来说仿佛一点也与他无关,他留心的是杯中的酒够不够醇厚,察真能给他多少的好处。

世珩冷眼旁观着一切,他已经起身来,手里提了把银壶向皇帝的席位走去,与他最敬畏的父皇敬酒。

察真总算松了一口气,抬起了手就着衣袖擦拭着额上涔涔的冷汗。脸上紧绷的表情,此刻已满是欣喜了,云珠对于他来说不过是一颗棋子而已,用来笼络权贵的砝码。

娑罗夫人演中倒流露出些许的不舍与无奈。柳贵人坐在暗处,微微的垂着眉头,旁人也看不出此时她是番怎样的表情。太后缓缓的放下了手中的银筷,眉头微微一蹙,手却紧紧的握着玉杯,眼里的神情同样是让人看不懂的,有太多复杂的东西。

且说世瑛原本与水溶正一处说笑呢,此刻两人却往这边过来了,皇帝也来了。

永嘉和黛玉忙忙的起了身。

皇帝笑问道:“母后今夜可安好,尽兴否?”

太后淡淡的说道:“哀家尚好,皇帝照顾好自己就行,哀家有贵人和瑶筝在跟前不必担心了。”

其他几位皇子也一并过来了,这里世瑛执壶,水溶捧杯,将太后的杯中斟满了酒。水溶又将玉杯恭恭敬敬的送往太后手中,赔笑道:“母后请用。”

太后接过杯子,将席上的人看了个遍,突然望着世瑛笑说:“哀家有一事还要请皇帝做主呢。”

皇帝忙道:“请母后说来。”

太后也不绕圈子了,开口便道:“哀家想促成一桩姻缘,如今瞅着了一对玉人,还请皇帝成全。”

皇帝眉毛轻扬,似笑非笑的说:“不知母后说的是哪对玉人呢?”

太后笑道:“哀家想将林姑娘配给我们老七,皇帝意下如何?”

太后这句话将席上的人一惊,所有人的目光同时向黛玉和世瑛看来。只是世珩眼中带着一丝不平,水溶却直望着黛玉,眼里写满了愁闷。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皇帝开口,哪知世瑛却先一步跪下了,拉着太后的衣裳请求道:“皇祖母,还请皇祖母收回成命。”

太后一脸的诧异,同样诧异的还有皇帝,太后忙伸手扶世瑛起来,又去看黛玉,黛玉也跪下了。觉得似有千军万马正向自己奔来,她已无替自己辩解之意,心想我林黛玉奈何命薄,不过那四月飞絮终究随风而散,在这紧要关头竟不能对自己的未来有半点的主张。自己的命运却始终握在别人手中。

太后忙问世瑛:“你为何不愿意,难不成是嫌人家林姑娘家薄业小,门不当户不对么?”

世瑛摇摇头:“孙儿绝没有这样的意思,只是孙儿也不敢耽误林姑娘,还请皇祖母收回成命。”说着又去磕头。

太后又去看黛玉,缓缓的问她:“林姑娘怎么说呢?”

黛玉含泪答道:“民女卑贱哪里敢攀龙附凤,自然也不是民女所愿。既然让七殿下为难,还请太后成全七殿下吧。”

太后又去看皇帝,皇帝向来喜欢世瑛,认为是几个儿子中少有的才子,以后大有前途,也早就相看中了桩好亲事,无奈太后从中说出这样的一桩事来,又见情况转变太快只好道:“母后,既然他们两个都不愿意,母后何不就顺从一回呢,不然儿臣也难处。”

太后微微的有些失望,她瞅着的一对璧人没想到竟是这样的结果,她又去拉黛玉起身,劝慰道:“好姑娘。哀家怜你跟在瑶筝身边一场,你的事哀家定会为你做主。”

太后对林黛玉的怜爱落入了众人的眼中,世瑛长舒了一口气,世珩的不安也立马收了回来。

筵席散去后,黛玉一人缓缓的走在后面,今晚的情景倒让她始料未及,虽然微微的知道了些太后的意思,总以为会等公主出嫁后才会被提及,哪知就在今晚当着那么多的人面说了出来,她的胸口现在还在突突乱跳,同时又暗暗的庆幸,庆幸七殿下并未答应。

走着走着,黛玉听人后面有人在喊她:“林姑娘,你且等等。”

黛玉便立住了步子,依稀见是世珩走了来。

“六殿下有何事呢?”

世珩道:“我有几句话要和林姑娘说,不知林姑娘是否方便呢。”

黛玉便道:“殿下有话请直说。”

世珩见周围人来人往始终不方便,因此对黛玉道:“林姑娘请随我来。”

黛玉不知世珩到底有什么话,只得跟着他去了。


第45章:恨不相逢未娶时

黛玉跟着世珩来到了一僻静的角落里,黛玉与世珩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亦不敢正眼看他。

仰望夜空时方看见了满天的星斗,静静的等待着世珩说话。

“刚才皇祖母说你与七弟的事,你心里可愿意?”世珩同望夜空。

黛玉道:“不愿意,但这三个字却说不出口。幸好七殿下说了出来,才解了眼前的急。”黛玉诚实的说着心里的想法。

“如今说开了倒也好,像林姑娘这般女子我那七弟竟然不愿意,也不知他心里想的是什么。要是换了我是求之不得呢。”

黛玉感到微微的诧异,夜风四起,她想时候不早该回去了。

世珩却拿出他的铁簧呜呜的吹奏起来,黛玉静静的听着,原来是一支(梅花三弄)这支曲子本是洞箫曲,后来又出了琴曲和筝曲,铁簧的版本她倒是头一回听见。原本是支宛转悠扬的曲子,没想到世珩硬吹出了不一样的气势,磅礴大气,很是不凡。

黛玉心想能奏出此音者,必是有气魄,胸中有丘壑之人。他贵为皇子能有如此的气度到底和别人不一样,只是到了尾音时有些没有收住,太过了些。

“这曲子如何?”世珩偏着头询问着黛玉。

黛玉答道:“是旧曲子,可殿下硬吹出了新意来,闻此音,殿下必是成大事者,气度果然不是常人能相比拟。只是为何到了后面却变宫呢?”

世珩平息了一下,听着黛玉的疑问,才知原来她是一个通晓音律的人,微微一笑:“原来林姑娘才是真正的深藏不露,我世珩今夜何其有幸,竟然遇着了知音。还向姑娘请教呢。”说着微微的向黛玉一拱手。

黛玉却往后退了一步,还礼道:“民女本没什么见识。刚才不过是胡说的,殿下不要见外。”

世珩笑道:“林姑娘虽然才情非凡却不肯人前显露自己,行事低调太过了。”说着他又正面望着黛玉,定定的说道:“都说人生难得一知己,姑娘肯不肯与我携手共度呢?”

黛玉诧异得不知说什么好,世珩突如其来的问题竟让黛玉一时没有了对策,夜色朦胧,黛玉到底看不清他的神色,慌忙低下头,别过了身子,沉默了许久才道:“民女微薄,殿下厚爱,民女无力承受,请殿下收回成命。”

说完便走,世珩却紧紧的拉着她的手不让她离开,黛玉心慌意乱,急忙道:“殿下这么做有什么意思呢,殿下是何许尊贵的人物,自然也不会强迫于人。要是闹开了,只怕殿下脸上也没有光彩。”

世珩见黛玉如此抵触,心里微微的泛起愤怒来。直到身后有冷冷的声音传了来:“请六殿下放开。”

世珩和黛玉这才同时回头去看,依稀见是水溶在跟前。世珩只得讪讪的松开了,沉闷的问道:“北王爷过来做什么,这里不关北王爷的事。”

水溶竟不理会世珩,而是和黛玉道:“天晚了,风大。林姑娘自然经不得风吹,还请林姑娘回去吧。”

黛玉巴不得早些走掉,此时正是个好机会,抽身小步跑开了。水溶撇下了世珩连忙大步跟了上去:“我送林姑娘回营帐吧。”

走了好一段路,终于看不见世珩的身影,黛玉这才放慢了脚步,同时又感激水溶在哪买关键的时候出手相救。

“王爷及时出现,民女感激不尽。只是为何王爷会在那里,而我和六殿下竟然都不知道呢?”黛玉一时觉得好奇。

水溶淡淡的说道:“我是听着那铁簧声过来的,没想到六殿下他……”水溶话语未了,心里却泛出些许的愁闷来,转而又说道:“只要姑娘没事就好,其实想来六殿下并不是有意要冒犯姑娘,若是遇着别人能有这样好的机会是求之不得,为何姑娘不答应呢,至少也是份依靠。”

黛玉闻言转身怔怔的望着水溶,咬了咬嘴唇半晌才道:“王爷也是这样认为的么?”

水溶道:“我不过是怜姑娘孤苦无依。”

黛玉叹道:“有些时候人不过是顺从自己的心罢了,既然心里不愿意,又何必去强求自己。不管怎么说王爷的及时出现解了民女的急,民女拜谢了。”

水溶扶着了黛玉欲要下拜的身子,方又觉得黛玉其为人可叹可怜,可敬可喜。无意中触碰到了她的手指,觉得很是冰凉。他很想将那双无措的手紧紧的握住,给她温暖,又怕这样的举动太过于冒失,唐突到了跟前的佳人,犹豫再三已经放开了黛玉。

两人继续一前一后的走着,不多时已经能看见黛玉帐中散发出的烛光了。

黛玉回头对水溶道:“王爷请回吧,不敢再劳烦王爷。”

水溶淡淡的说道:“不妨事的。”

两人继续走着,谁也再没说过一句话。这一路对于水溶来说竟是坎坷起伏,心想若是早几年遇上了她,或许立马就去太后跟前请旨将黛玉娶回去了。如今这样的境地,水溶才知自己原是什么也给不了,黛玉的营帐已经就是跟前了,雪雁正在外面等候着,已是满脸的焦急。后来见黛玉总算回来了,脸上的焦虑才慢慢的淡去,笑迎了上来。

“姑娘怎么这时才回来呢,听说那边早已经散了。”

黛玉回头去看水溶,又道:“天色已晚,不留王爷用茶,请王爷回去吧。”

水溶微微一笑,颔首应诺。亲眼见黛玉进了营帐,水溶这才放下心来,于是转身离去。

草叶已经挂满了露珠,又见繁星满天,夜还很漫长。此次西巡该要结束了。水溶又想等回宫以后再要见林黛玉已是不容易的事,一个宫里一个宫外,中间相隔的不仅是一堵厚厚的宫墙。

水溶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心里默念道:“恨不相逢未娶时。”


第46章:归府

西巡就这样结束了,皇帝带走了云珠。世瑾空留了一声叹息,世琅带走了察真进献的不少金银财宝。对于世珩来说一个女子入了他的眼,虽然他知道那个女子心里的不愿意的。世瑛受到了皇帝的赞扬,同时太后的好意又让他惊出一身冷汗来。

对于林黛玉来说,第一次见到了外面的世界。看见了雪白的羊群,奔腾的千军万马,住了营帐,呼吸到了宫里不一样的空气。又想不知今生还能否有这样的机会,能够走出那块小小的天地。

水溶骑在马背上,一身戎装。他行驶在队伍的前列,行在他前面的有四位皇子,还有忠顺王。

他回头一看,一眼就看见了皇帝的銮舆,后面是太后的凤銮,再接着下去是各色的车轿,黑压压的一片。水溶已经猜不出来黛玉此刻在哪辆车上。

一路上的走走停停,等回到京城时已是四月的天气了,芳菲已谢,残红凋零,绿叶成荫,已是一派生机的景象。

离家两月,总算是能回来了。王妃知道了皇帝回宫的事,早已经盛装了入宫候着。忙碌了大半天,她总算是看见了丈夫的身影。

此时夫妻俩正共乘一辆朱轮华盖的车子,车子内的两人似乎都没有久别重逢的喜悦。王妃坐在里面的位置,眼睛望着车外一一闪现过的景物。

坐在旁边的水溶却紧闭着双眼,双手抱胸,脸上似有疲惫的神情。车内的沉寂无人打破,王妃脸上更没什么欣喜之情,在她看来身边的这位丈夫多少是与自己无关的,两人竟像是两个世界的人。

车子行了一路,总算是停了下来。王府里的长史孟一和总管太监马荣两位迎了上来,孟一争着来打起帘子请水溶下车。

“王爷可算回来了。”说着又忙弯腰打着千儿。

水溶下了地,马荣领着仆人侍卫们跪了一地。王妃也下得车来,两人共往正殿去。侧妃南晴,领着春画还有些管家媳妇婆子也站了一地。

南晴盼了许久总算看见了王爷的身影,忙笑着迎了上去:“王爷一路辛苦,妾身给王爷请安了。”

水溶看了众人一眼,淡淡的说道:“各自忙去吧。”

南晴又殷勤的上来替水溶拿去冠带,披风。王妃也没什么话便往自己院子里去。

水溶回头看时见王妃已不在跟前了,又问南晴:“我听人说水澄病了,到底什么病,吃哪个太医的药?”

南晴笑答道:“回王爷的话,澄儿的事就不劳王爷关心了,横竖有奶妈还有她娘照料着呢。”

水溶正欲问水歆时,就见敦慧跑了过来。拉着哥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