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娶了那个丞相-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想到还没走到门口,就遇到这一场闹剧。

    也不等门人通报,刘玥下马往里面走,和手下官员打了照面,略一点头,绕过门廊,就看见赵云抱着张牙舞爪,满脸鼻涕的刘维,后者挣扎着挠人。

    刘玥瞬间拉下了脸,指着赵云的方向呵斥道:“成何体统?”

    赵云一惊,荀攸开口想说话,就看到刘玥快步走上前,把亲儿子抱起来放在地上,蹲下来冷声道:“谁允许你这么对自己师父的?”

    刘维看到母亲,先是高兴,接着又想告状,却不想被当头训斥,立刻满心委屈地又要哭。

    “阿母,此事怪不得小年。”刘缘走上前,八岁小孩行礼行得有模有样。

    刘玥心头一软,温声道:“你这就要动身了?”

    刘缘点头,毕竟还是孩子,眼神带出了点害怕和不舍。刘玥心里有亏欠,伸手为刘缘整理好被自家熊儿子弄乱的衣服,摩挲着男孩的头,轻声道:“不怕,你此去许都,曹公不会为难于你,多看少说,有事多问问身边的人,想必公达安排了妥当的人手。”

    最后一句是问荀攸的,后者行礼,道:“陪大公子去许都的官员,都由臣亲自挑选,都是忠心妥帖之人,公子聪慧老成,明公不必过于担忧。”

    “石头,阿母一定接你回来。”刘玥认真道,“你在许都也不可耽误了学业,到时候阿母可要考考你。”

    刘缘这才转忧为喜,露出了孩童独有的天真笑颜,对刘玥再次行礼,这才依依不舍地走出了州牧府。后头的刘维又哭了起来,却因为母亲在这儿不敢造次,只得哑着嗓子喊道:“大哥,大哥……我等你!”

    “他小小的人儿,倒是兄弟情深。”刘玥感慨道,却不肯轻易放过这家伙。

    她眯了眯眼睛,屏退左右,留下荀攸和赵云,单手拎着儿子就放在腿上,几巴掌下去后,小家伙反倒不哭了,只一抽一抽地哽咽。

    “胆子越来越大,连你师父都挠。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你敬赵将军一声亚父都不为过,竟然还敢对他动手,有出息了啊!”又是几巴掌。

    虽说是当娘的教训儿子,但毕竟涉及到自己,赵云有些坐不住了,刚想起身,就看到刘玥笑道:“子龙稍安勿躁,小小年纪他就不把人放在眼里,将来还了得?我既然是他阿母,今天就教教他什么叫‘尊师重道’。”

    赵云又尴尬地坐了回去,看到刘玥打完了,叫人把孩子送回去。

    “阿斗还好?”刘玥问道。

    赵云点点头,如今阿斗和两位夫人住在一起,荀攸找了一处不错的房子给他们,衣食住行都安排得好好的。两位夫人不愿意吃白食,自己在家里纺线织布,荀攸也不拦着,反而派人定期去那里拿织好的布匹,第二天把报酬再送来。

    阿斗养得很好,白白壮壮的,见人就笑,很是可爱。

    “吾儿年幼,我和孔明经常不在他身边,不能好好管教他。”刘玥叹气道,“而在他身边的人,又不敢得罪他,就怕以后养成个纨绔性子。某央求将军一事……”

    “您只管开口,但凡云能做到,必不敢辞。”赵云哪里敢让刘玥“求”他,忙不迭答应下来。

    “这孩子以后再无理取闹,你只管打骂就是。你是他师父,不必碍于他是吾儿,他就是仙童下凡,那也是你徒弟。做师父的管教徒弟,天经地义。”

    赵云犹豫起来。

    “若真没人管他,怕这孩子的性子……子龙,且看在我一片慈母之心。”

    “喏。”赵云终究是答应下来。

    荀攸在一旁没作声,等两人说完,这才开口道:“明公,许都使节已到,正在州牧府外等着,连带着曹公子也在,说要亲自拜见您。”

    “哦。”刘玥脸上淡淡的,“那倒让他久等了,请曹公子进来吧。”

    曹植要进来见她,赵云不方便留在这里,加上他担心刘维,就先行告退。荀攸也想跟着跑,却被刘玥笑着留下来道:“公达和我一起见见这位曹公子。”

    荀攸应了,坐在刘玥左下等待。

    要说也是曹植作死,就像荀攸问的那句话:难道曹植不知道大军还没回来?难倒他不知道今天是送刘缘出发的日子?既然都知道,为何非要挑这个日子来州牧府,不安分守己地待在安排好的府邸里?

    也不怪刘玥给他脸色看。

    十五岁的曹植在门外等待多时,他是万万没想到刘玥正好这时候回来。他本身并无坏心,只是听说刘缘今日出发,有些好奇这个同为质子的人,这才来看看,哪里知道会闹着一出。

    他从许都离开时,曹操还没班师回朝,所以陪同官员和仆从是荀彧挑选的。荀令君秉持着让曹植平安归来的原则,舍去那些会搞事的人(他自然知道荀攸眼光有多毒辣),只选通透本分的,所以才没人出面阻止曹植作死。

    嗯,毕竟在曹操面前,曹植一直都挺老实的,没想到一离开许都就开始浪,这事怪不得令君。

    如今出了事,曹植这才后知后觉,背脊一阵发凉。

    多亏习惯养得好,给刘玥行礼的时候,才没出了岔子。只是刘玥语气冷淡地开始问话时,这位少年仿佛没了仙才的能力,答得中规中矩。

    “你跟着曹公上过战场?”刘玥问道。

    “阿翁征战乌桓时,我跟在身旁。”曹植回答。

    “怎生如此胆小,丝毫没有曹丞相的英雄气概?”刘玥这话说得就有些偏颇了,不是曹植胆小,而是她来者不善,就算换了曹操,此时此地也多半要夹起尾巴做人的。

    曹植有苦说不出,他毕竟才十五岁,虽说也是个文武全才,但终究文采略胜武艺,他也确实跟随曹操打过仗,但曹操将他安置在后方,很少会让他冲锋陷阵。

    一个半大少年,背井离乡来到父亲敌人的地盘做人质,谁能够不害怕?虽然来之前,荀令君和他说过,冲着父亲的面子,刘玥肯定不会伤他,但要为难一个人而不杀死他,实在有太多种方法了。

    这么一来,曹植就无意识流露出几分忐忑。

    刘玥也只是想警告曹植一下,她还不至于真和一个小少年计较。看到曹植坐立不安的样子,她想到了自己的养子,是不是也会在许都受到刁难,便有些心软。

    她放柔声音道:“既然来了,就安心待着,若是缺什么,就派人来州牧府说一声。你不必害怕,我与曹丞相相识多年,敬重他是个英雄人物,也必不会苛责于你。”

    很多人觉得她和曹操是敌人,但极少人知道,她内心非常喜爱和敬重曹操。那是位真正的帝王霸主,也是条真汉子。

    安抚和送走了曹植,刘玥这才有功夫询问旱灾的事情。

    她甚至来不及换衣服,就让荀攸将涉及赈灾的大小官员叫来,很快贾诩到了,连诸葛亮都尽早安置好大军,骑着快马回来商量此事。

    “诸君以为,此事该如何是好?”刘玥坐在主位,声音沉重问道。

 50天灾荒年

    自古以来; 民以食为天; 这是比真金白银还要真的真理。

    人在成为人之前,首先是动物,而作为自然界任何一种生物; 生存和繁衍是两大永恒的主题。没有食物就无法活命,那么人就会撕下所有礼义廉耻的面具; 重新变回野兽。

    饿疯了的人,什么都干得出来。

    他们敢抢劫大户,他们敢焚烧县衙,他们敢售卖妻儿,他们敢人吃人。一开始; 是蝗虫吃了庄稼; 再之后,就是灾民变成了新的“蝗虫”,这些饿疯了的流民所到之处,会将一处处村庄,一所所城池变成新的灾区,让更多人成为“蝗虫”。

    灾难将一步步扩大; 最后到不可收拾的局面。

    曾经有人给流民一口饭吃; 当晚那户人全家被杀; 粮食被抢走;也曾经有富户发善心施舍粮食,结果他家被大量难民冲破; 在抢夺粮食的过程中,独子被人误杀; 而流民早就一拥而散,没人在意他们的恩公。

    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到了灾难后期,灾民是比天灾本身更可怕的存在。可这并不是他们的错,这不过是最单纯的人性而已。人类,终究是野兽的一种而已。

    所以,刘玥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干旱和蝗虫,更要平衡世家和百姓的关系,维持各地治安和秩序,只要有一个地方出了岔子,后果就不堪设想。

    你的手段太硬,就有儒生说你不体恤百姓,不顾百姓生死,百姓会被逼。反;你若是太过软弱,少不得就要闹出乱子来,百姓争夺粮食,也要被逼。反。

    “以郡县为制,派兵分割。”刘玥思量再三,对左右说道。

    这方法来得不怎么体面,是二战中冈村宁次使用的“大扫荡”的法子。当时因为中国幅员辽阔,腹地太深,纵深太广,不好管理和推进军队,所以用网格化将中原腹地划分为块状,将百姓拘在每块之中,方块与方块相照应,由最上层统一部署管理。

    将灾区以郡县为坐标,划分为网格块状,刘玥称其为“块区”。到时候将兵卒撒下去维持治安,块状之内除了本地原有官员,再各设置一位赈灾官,由当地望族中挑选,可以让他们捐粮食来当这个官。

    “这岂不是又在卖官。”有人问道。

    刘玥笑道:“这赈灾官只在灾时有用,若是有能力之人,等旱灾过后,我自然提拔他。若是无能之辈,只靠捐粮当上这官,之后也不会派他大用,不过空给一个官职,虚名罢了。”

    所谓名门望族,衣食无忧,所忧所虑无非是子孙后代的前程。刘玥虽然是骗他们捐粮食,但毕竟给了一个诱饵,万一自家孩子干得不错,被刘玥看重了呢?

    “二则方便调查每个块区中的灾民数量和受灾情况,然后统一由益州粮仓拨粮赈灾。灾年过去之前,所有人无公文不得离开自己的块区。”刘玥想了想,说道:“此外和上次瘟疫时一样,以工换粮。”

    荀攸想了想,说道:“明公想法固然不错,但地方与地方不同,有些地方本来贫瘠,受灾更严重些,有些地方豪门本就少一些,若都化作块区一视同仁,不是反而不公?”

    灾年来时,难民流动是最大的麻烦,却也是不得不为的做法。因为有些地方受灾了,其它地方说不定还能种粮食,这就叫人口迁移,百姓自然而然会去寻找适宜生存的地方。可刘玥强行把人固定在块区中,固然是省了许多隐患,却也有弊端。@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如果这块地就是种不出粮食,难道要这块地方的百姓守到死吗?

    诸葛亮也考虑到这个问题,他摇了摇扇子,道:“这个不难,若是这一块种不出粮食,或者没有富户豪门,便由当地官员上报,将其中百姓迁移到附近块区。”

    就算要人口迁徙,也必须在他们的控制之内。而且有官员军队疏导,能让流民更快抵达安定下来的地方。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这个法子倒可以一试,不过若是来年还是过不去灾荒,益州粮仓支撑不了太久。光是靠益南和江南那点农田,无法供三州灾民食用。”贾诩点出问题的核心。

    是的,最关键的还是怎么生产粮食,不能坐吃山空啊。

    刘玥心急,她知道有时候大旱是两三年都没水的,靠近长江的地区还好些,若是附近没有湖泊……现代治理干旱的方式,也就是平时多积攒粮食,然后建水库和引流。

    最先进的也就是沙特阿拉伯了,全自动化灌溉系统,将植物供水精确到滴。呵呵,她要是有这么先进的科技,也不至于到现在还没一统天下。

    更麻烦的还有蝗灾,久旱必有蝗灾,不是说这两个有什么亲戚关系。而是蝗虫不能生存在潮湿环境下,干旱后导致植物变少,蝗虫天敌也会减少,可不就是旱灾会导致蝗灾吗?

    “在湖泊江河附近挖沟渠,尽量多延伸几个块区。”诸葛亮又说道:“我们划分块区时,将人口迁移到那几块中,在这几块块区多饲养鸭燕等以蝗虫为食的飞禽。”

    “此外还要防有人私自屯粮贩卖。”荀攸是大家族出身,自然了解这些事情。对百姓来说,这是一场灾难,但对某些人来说,这可能就是闪着金光的机会。

    刘玥自然也明白,当即冷笑了一下。

    她倒要看看,谁敢不怕死,在这个档口哄抬粮价!到时候别怪她学朱元璋,给人剥了皮塞草当玩偶挂府衙门口!

    #

    他们花了几天几夜,终于定下赈灾法子,几位谋臣回去写出奏本呈上去,刘玥批复后,就派人给各个郡县和军队传信。

    之前有贾诩和荀攸做得工作,百姓倒是还都挺配合,跟着军队到了水源附近。诸葛亮更是没时间合眼,一次次研究如何将水流尽可能地引到最远的地方。

    士农工商,聪明人各个都想读圣贤书,等真到了实业救国的时候,一个个都特么只会“之乎者也”。刘玥第一次真正意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的含义,到了关键时期,她太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还有善于探索研究的科学家们。

    等这次灾年过去,她怎么也要大力兴办工部。写个屁的文章,都给我做点实事!

    就刘玥这么拼了命,每天还是有人在饿死,只不过各郡县都在可控范围,没有出什么乱子。不多久,刘玥就听说了人吃人的事情。

    “怎么会严重到这个地步?是哪个块区的?”刘玥厉声道。

    “也不算是易子而食……”荀攸看了看不做声的贾诩,叹气道:“饿死的人,或是没有亲属的人,都会被卖给人肉贩子,制成干肉脯,再由商人卖给吃不上饭的百姓。”

    至于吃人肉这事,都快饿死了,谁还敢吃的是啥,反正不是自己认识的人。

    刘玥不怒反笑,哈,这倒还成了产业了?

    “明公息怒。”诸葛亮劝道。

    “你也知道这事?”刘玥逼问道。

    诸葛亮抿了抿唇,说道:“这并不是今日才有的事情,明公自小长在州牧府里,想来不清楚这里面的门道。”

    他说的婉转,但刘玥知道,这是在说她从小锦衣玉食,不知百姓疾苦。但转念想想,诸葛亮并未说错,在座吃过苦的,也不过寥寥几人。

    “我当年随叔父逃难时,路上见过这样的肉贩子,当时官府也在禁,可屡禁不止。只要有人挨饿,就会有人吃人。”诸葛亮苦口婆心劝道:“各郡县官员均知道此事,却都无能为力,唯有让百姓安定下来,方可杜绝人相食。”

    刘玥脸色难看,却不得不承认,诸葛亮说的都对。

    在古代能让老百姓都吃上饱饭,就能称得上是千古明君了,她如何不明白这个道理。当年康乾盛世,不也就是靠红薯土豆喂饱了那么多张嘴,才赢得个盛世的名号吗?

    土地和粮食问题,是千百年来做要命的事情。为了吃,为了活下去,这些平日胆小怕事的农民,能瞬间变成吃人的野兽,而甚至有人做起卖人肉的生意来,人性之恶不过如此。

    刘玥心中沉重,抽了个空出门查看情况,她是千金之躯,要真只带这么几个护卫就往最乱的地方跑,诸葛亮和荀攸肯定不同意。所以她只在益州治所附近转了转,即便如此,都是装扮成有钱人家的夫人,有家丁和护卫在身旁。

    “你说可有这般凶神恶煞的护卫。”刘玥对一旁的贾诩说道:“这是觉得旁人眼瞎,看不出这是当兵的。”

    诸葛亮是个事必躬亲的人,大灾之年都快忙疯了,连家都没空回去,哪里有时间陪主公去巡视?就连和他一向不对付的法正都被拉去帮忙,脱不得身。倒是贾诩这两年推说年纪大了,把公务都交出去,做起甩手掌柜来。刘玥喊他,他也就跟过来,两人相交多年,感情极为不错。

    所以,刘玥在贾诩面前,倒仍像十多年前的白衣小将,而非深不可测的君主。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贾诩笑了笑,说道:“校尉们身经百战,自然带着股杀气。”

    来护卫刘玥的,自然是她最信任的十二骑,那都是战场里厮杀出来的真勇士,可不是掩盖不了那股煞气和血腥味吗?

    刘玥不是出来郊游的,是诸葛亮这边收到一位块区赈灾官的消息,说当地有一个制作人肉脯的铺子,人肉贩子来往其中,有时都用驴车来拉货物,一麻袋一麻袋的,看得人胆战心惊。虽说兔子不吃窝边草,他治下的百姓并没有无故失踪,但终究不妥,这才报上来。

    这个赈灾官是个正直又细心的,不愿收贩子们的贿赂,还每隔两天就下去核对灾民人数。这让刘玥还未见到那人,就对这名官员有了好感,若真和传闻一样爱民,那肯定是要提拔的。

    到了地方,刘玥带上遮帽,身着女装,倒真有几分贵夫人的气派,婢女将她扶下马车,另一旁“家丁”护着贾诩下车,两人抬眼就看见田里的庄稼,显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