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贾琏-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琏指着其中穿天青色袍子的男人询问台州府:“这个人你认识吧?”
台州府磕头如捣:“小人知罪,请大人赎罪,请大人看在……看在……”
贾琏在上狠狠砸下三根红签子:“看在谁?说出来本督听听?”
贾琏眼神从堂上一众官员脸上扫过:“有哪位大人知道这位台州府台大人的出身?烦请为本督解惑?”
众官沉默。
贾琏伸点将:“杭州府?”
杭州府只得出列回禀:“这位大人姓李,直隶正定府人,他家姑奶奶嫁给了宗室,正是京都镇国公府的夫人。”
贾琏如何不知道,只是故意让人说出他的出身罢了。这人就是水浣那个临阵悔婚的舅舅,曾经的两榜进士。怪的家里的女儿敢做出那样的事情,哥哥残废了就想悔婚嫁给袭爵的弟弟。
贾琏冷哼:“原来都是高官权贵家的舅老爷,怪不得如此胆大,贪墨百姓的救命粮不说,还敢高价倒卖。大家都知道,如今闽浙境内因为战火刚过,满目疮痍,许多州县去年秋季减产甚至绝收,七十多个州县去年冬季小麦因为缺种没种上,眼下正是青黄不接,秋季也面临减产绝收,数万百信嗷嗷待哺。眼前这几位府台老爷家里却开着粮行,以五两银子一旦小麦的价钱搜刮民财,诸位说说,本督该不该看在镇国公五皇子,饶恕这些贪污百姓的救命粮,喝民血,吃着民脂民膏的斯文败类,衣冠禽兽?”
第200章200
贾琏嘴里‘五皇子’三字一出,一众官员都知道了。贾琏并非对闽浙一无所知,不过是故意虚晃一枪罢了。
一众官员瞬间气势低了,整个堂上官员的脑袋都低了一头。
宁波府知府正是姓周,他妹子是宫中周太妃。他正是五皇子的舅舅。
贾琏再次看向胖胖的温州府:“不知道这位是谁家的舅老爷?”
温州府擦着冷汗:“下官姓穆,家姐是京都驸马府的大夫人。”
贾琏问道:“陈荣全是你什么人?”
胖官言道:“回禀大人,陈荣全正是小的姐夫。”
贾琏在上一笑:“怪不得外甥敢打死老婆了,却原来是外甥肖舅。”
贾琏蓦地把堂上一把签子全部掷在堂上,提笔判到:“查台州府李维民,宁波府周世钊,温州府穆怀仁,身为一方父母官,值此天灾人祸,青黄不接,百姓面临断炊之时,贪墨赈灾粮食,私吞社仓,高价倒卖牟利,置百姓生死不顾,罪大恶极,着革去知府之职,家财抄没,打八十大板,押入大牢,三日后,押解进京。”
乱世用重典,如今虽然战争过去,贾琏也需要杀鸡儆猴立威,原准备判三人斩监侯。但是,王子腾与两位师爷都劝解贾琏,若想要在海疆做出一番事业,行事之间还需要留下三分余地。
贾琏虽然可以判决三人斩监侯,知府以上的官员,督抚没有勾决权,最终还要报给刑部批复。
贾琏若是先斩后奏,把人斩了,反而会得罪这些人。也会让皇上心里不舒服。毕竟这些人虽然贪墨粮食,却因为王子藤运作,并未有大面积饿死人。不如直接把人押送进京,直接由刑部判决。这些知府当初走了谁的门路,就让谁作难去吧。
贾琏深以为然:自己不怕,儿孙后辈呢?
三日后,三个知府被押送进京,百姓夹道观看,乱菜叶子臭垃圾差点把三人活埋。
却说贾琏处罚三人,再次召集两省治下前来拜见的官员,贾琏强制性下达了旱田耕种两季的命令。随后,贾琏带领十九位知府亲临台州与丽水交接的云雾山,请这里的山民给一群两榜进士讲解番薯的耕种情况。
当然,贾琏并不是要这些知府亲自耕种。但是,贾琏需要这些知府回去敦促治下的每一个州县种植红薯,就必须让着知府了解种植番薯的这种农作物的好处。
三日前,贾琏已经派贾芸与杜若馨回娘家与她母亲的寨子接洽,杜若馨的继父,也就是云雾山山民的头人答应教导番薯耕种技能,还答应将寨子里多余的番薯借给贾琏。不过,头人有条件,他要贾琏答应,让他姑爷贾芸把他十三岁的小儿子,亦即杜若馨同母异父的弟弟,待在身边教导。
这些山民自称瑶族,通汉语,他们的长相习俗跟汉人没有多少区别,只是穿着与汉人不同。再有,他们的孩子鲜少读书。
头人的儿子名叫钟石。小名石头。从前跟着杜老爷子认过几年字,学习汉文化,三字经与百家姓耳熟能详。也背过一些医书,会认草药。这也是当初杜老爷子流落至此,不知道能不能返回故土,故而想培养石头给杜若馨做个臂膀依靠。
后来杜老爷子进京,钟大山舍不得儿子,也怕儿子去了京都被人欺负,这才没让儿子跟去京都。但是这几年杜老爷子没跟钟石头中断联系。因此,贾琏跟贾芸的关系钟家也知道。他们更明白,贾府做了很大的官,这才帮助杜家伸冤报仇。是故,贾琏去年来海疆,钟家才会对贾琏这个汉人十分友好。愿意配合贾琏安置那些汉人。
如今那些汉人都回到自己的家园,当初他们开垦的荒地都成了钟家寨的财富,他们因此对贾琏也十分信任。
正因为这份信任,钟大山才想着让儿子跟着贾芸这个他眼里十分睿智的年轻人学习。
随后,钟大山派遣村中最会种地的三位老农夫给一群两榜进士,现场讲述了番薯的栽种,以及番薯的产量。当老农们说道栽种番薯,荒山亩产可达八百斤,阴坡熟地一千五百斤,阳坡熟地亩产两千斤的时候,一百多位两榜进士齐齐惊呼出声。
“两千斤?那平地良田岂不是还能增产?”
“果然如此,闽浙境内将再无饥民矣!”
……
午膳时分,山民招呼贾琏等一百二十位大小官员一顿烀红薯。这里红薯多是成人拳头大小,有一种淡淡的甜味,食用一二枚即可饱腹。
许多官员暗自掐指计算,只按照亩产千斤计算,一亩田即可养活一家三口,十口之家三亩地尚有结余。因为红薯是秋季收获,明年春季还可以收获一季小麦,小麦薄田可收两石,良田可收三四石。
治下无饥民,这就是政绩啊!
云雾山上的气候较山下气候了低一些,故而,山上的播种期要比山下早半月,这道正好方便山下各县派人前来观摩学习。
贾琏与钟大山谈好条件,便率领一百多官员回到衙门。
他言道:“栽种番薯好处,尔等已经知悉,本督已经决定在闽浙两省内全面推广栽种番薯,现在,本督想听听你们的意见,你们预备如何推广番薯的栽种?”
这些官员脑袋足够灵活,很快想出了许多的办法。
…… “本官马上回去敦促各州县长官落实到村镇,每个村镇至少要推举出三名老农出来,让各县的三老与县令亲自带领他们道云雾山寨来取经。车马费用,府衙承包。”
……“本官附议!”
……“本官觉得,可以邀请山民代表,亲临各府州县村镇,跟踪番薯种植,直到番薯收割为止。这期间,府衙可以给予报酬。”
贾琏笑道:“我有一个想法,这些山民虽然没有正式纳入府县管理,但是他们精通汉语,通过这次的事情,我以为他们不是不可以教化归流。教化归流当然要两下愿意,但是,我以为我们可以先从文化习俗交流上面开始潜移默化。”
“比如这一次,云雾山寨的头人就要求我们教导他的儿子学习汉文化,这是不是给了我们一种启示。就把这一次咱们栽种番薯作为一个契机,我们两下进行交流,他们派遣人教导我们栽种番薯,还有他们纺织的土布,栽种草药,炮制山药,炼制膏药这些技能,我们则派人教导他们学士汉文化,久而久之,时机成熟,再把他们纳入我们州县管理,诸位同僚以为可否?”
有人提问:“可是这要派遣谁去合适呢?”
贾琏笑道:“各州县不是有县学吗?愿意去云雾山义务教学生员,廪膳双份,今后衙门有差事出缺,他们有优先入职的资格,诸位同僚以为然否?”
总督就是闽浙的土皇帝,土皇帝发话,谁敢说不好,下面众口一词应了。
这时有官员提出:“原本新任总督到任,治下官员都该前来叩拜,只是州府不能无人留守,故而,各府衙州县只来了一半的官员,未知剩下一半的官员何日前来叩见督宪大人为好?”
贾琏摆手:“如今正值春耕忙碌之时,也无需他们特特前来叩拜,嗯,不过本督是该见见这些父母官,听听他们的意见,这样吧,下次就让那些留守的官员带领各村镇的老农前来观摩取经,顺便前来总督衙门也就是了。”
众官员齐齐应了。
贾琏又道:“好了,现在来说说各州县出缺的事情……”贾琏翻看着手里的花名册:“除了台州宁波温州三府出缺,还有十三个州县出缺,各府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其实,贾琏手里有一份名单,乃王子腾根据各种关系提出的人选,但是,贾琏也要看看一众官员的反应,贾琏亲手提拔的官员,今后肯定会成为自己的心腹干将。
若是一时不察,提拔一个颟顸无能,或者心思诡异之人上去,不但会砸自己自己的招牌,还会砸了自己的脚。
虽然贾琏询问了,但是,这些地方官员显然知道官场的规则,一个个只举荐了自己辖下的知县人选,对三府出缺,他们似乎压根不知道。
贾琏十分满意这个结果,然后,按照王子腾给的名单上折子奏报朝廷,举荐出身贫寒的顺泰知县陈廷顺为知府,他是十年前的两榜进士,与贾琏算是同年。
宁波与台州的知府,也提拔了两位连续三年考绩优秀的知县。当然,这两人都是王子腾一党。
王子腾一共提供了八个人的资料供贾琏选择。
贾琏举荐把握一点,必须人品才学才干俱佳,他才会举荐。
第201章201捉虫
贾琏乃闽浙总督,他第一次上折子举荐官员,皇上若是给贾琏这个总督的面子,必定会迅速批复,准奏。
贾琏在上奏举荐的同时,将闽浙两省的实际情况奏报给朝廷,并提醒皇帝,去年腊月,九省检点王子腾与布政使,都给先皇上过密折,奏报闽浙地区饥荒与抛荒,请求朝廷调粮赈济灾民。
不知何故,朝廷将密折留中了,并未批复。
除了这些,贾琏还有一份密折,这份密折,贾琏详细奏报了自己对闽浙眼下灾情的处理,还有,今后三年自己准备在闽浙两省大面子推广水旱两季:水田两季稻,旱田春麦夏番薯。
最后,贾琏奏请,将闽浙两省属于官府的荒坡荒地,租赁给没有土地的佃户耕种,栽种番薯玉米等耐旱的农作物,朝廷免除赋税,其中三成归入社仓,用于荒年救灾。
贾琏畅想前景,一年后,闽浙地区将再无饥民;两年后,闽浙地区将成为第二个‘天府之土’。
贾琏的奏折用了督抚衙门的特权,八百里加急,换马不换人,直接送进皇宫。
皇上的回复很快,七日后,皇上不仅照准贾琏的举荐,还在奏折上连写三个‘好’字,之后写道:“爱卿此举果然成功,爱卿就是我大月朝的功臣!”
最后,皇上还在推广栽种番薯的奏折上写道:“爱卿以为,番薯这种农作物,甘肃河南两省可栽种否?”
贾琏再次密折上奏,言称番薯耐干旱,甘肃河南应该都可以栽种。但是,眼下闽浙只是推广阶段,对于栽种番薯还在摸索之中,眼下栽种技术还不熟练,还有种子也是问题,只有等到秋下收获之后,才能有余力帮助别的省份。
贾琏向皇上保证,一旦闽浙试种成功,他欢迎甘肃河南派人前来观摩学习,也会无偿对他们提供栽种技术援助,还会赠送番薯种子。总之,贾琏向皇上保证,一切能够富国强民的举措,他毫不留私,会无偿的贡献给朝廷!
皇上对贾琏的回复十分满意,回复的同时派遣当初的秦全带着圣旨来了海疆。
秦全是来宣旨的,皇上恩赐贾琏的长子逑哥儿为云骑尉。亦即,十一岁的逑哥儿贾葳,今后每年都领俸禄了。虽然只有八十五两,却相当于正五品。
贾芸身为县令,忙叨叨一年也只有五十两俸禄,不过,贾芸有冰敬炭敬,还有三节两寿,这些才是官员收入的大头。
当然,贾琏在贾芸上任之时,给了他五千银子傍身,叮嘱道:“三节两寿这些已经形成惯例的银子,该收还要收,你不收别人会以为你各色,不好相处。但是,事后,你要瞅准机会给人回礼,这样子,你才能秉公执法,不被人挟持。这不是说让你不讲人情,在不违背国法律条的范围内,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水至清无鱼,切记!”
四月上旬,各州县蜂拥而至到云雾山寨,向山民们学习番薯的栽种技术,四月下旬,整个海疆都投入到紧张的春耕之中。
贾琏不仅派出一百多个探子,深入到每一个州县明察暗访,收集各县栽种的情况,他自己也改换常服,装作蓝袍书生,带着鹞子与丰收两个小书童深入到州县暗访。
其中,贾芸所在顺泰县就是贾琏的第一个目的地。
贾琏之所以把贾芸放到顺泰县,一是因为此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再有,这里的府台杜培文是王子腾手下大将杜大学士的侄子。杜培文将来肯定会高升,贾芸只要干得好,将来这个温州知府的位子就是贾芸的。而凭着王子腾跟贾府的关系,杜培文离职之前肯定会举荐贾芸接替自己。
虽然举人做知府有些勉强,但是贾芸不是落地,而是被战乱耽搁了春闱。再者,他有杜老爷子在皇上面前替他说好话,又有贾琏这个总督保举,皇上不会博贾琏这个面子。
今后的发展,就看贾芸自己了。
说起来,也是贾芸时运不济,也是他自己不肯忍耐,终身与两榜进士无缘了。
贾琏并没有直接去顺泰县衙,而是到了县城最大的茶楼沁香茶楼。
一般来说,茶楼是打听消息的最佳途径。
贾琏主仆三人捡了靠窗的座位,要了一壶绿茶水,几盘点心,慢慢看着街景品茶。期初茶楼的人很稀疏,上午之后,茶楼逐渐热闹起来。贾琏也竖着耳朵。
贾琏过滤了许多废话之后,终于捕捉到他希望听见的内容。且是一桌书生在说话。
贾琏看过去,似乎都是富家少爷。
一个言道:“听人说新来的知县十分亲民,挨个走访了当初那些逃难归来的人家,不仅派人替他们修缮房舍,还将县衙的荒山河滩分给这些人家耕种,据说头一年不收一毫赋税,第二年之后也只需上交收成的三成给社仓即可,看起来似乎是个清官儿。”
一个道:“这才开始,很难说。新官上任三把火,看看他接下来如何烧吧。”
一个道:“历来新任的知县都会拜访本县的名流士绅,这位知县却反其道而行之,士绅们的接风宴不去,却先去探望本县的三老,似乎憋着一股子劲儿要大干一场。”
几个书生说话间已经吃完了点心,各自散去了。
贾琏又在楼上录下逡巡一番,很快找到一间包房,这屋里有几位中年的文士。其中一位抱拳道:“万班头,小弟请托的那事儿,可有希望?”
姓万的穿着皂衣,应当是衙役捕快的头目。
万班头摆手:“我看这事儿悬。”
书生道:“我听说这新任知县自带了师爷主簿典吏,一朝天子一朝臣,既然师爷主簿典吏都换了,书吏焉能不换?”
万班头道:“你可知道,杜知县高升却没带走那两位,我估计新旧交替只怕有些皮扯。“书生问道:“扯皮?如何扯法?”
万班头笑道:“张兄弟可能不知道,那秦家与汪家可是世代吃的典吏主簿这碗饭,那县衙的一切卷宗都掌握在他们手里,他们世代交好,相互提携,绝对不会把这口饭让出来。”
……“这么说,这新官想要把县衙掌握在自己手里话有些玄乎?“……“岂止玄乎,闹不好,他这个知县位置能否坐稳还在两说?”
……“万大哥能够详细给小弟说说?”
……“嗨,还是算了,祸从口出,你的事情我记下了,但凡有机会,我会给你提个醒儿,不过,你也别抱什么大希望,倒是有一件事情或许对你合适,县官老爷这几日正在议论派谁去云雾山上去坐馆,听说坐馆的廪生廪膳双份,一月满期回来之后,大约有机会留在衙门做个书吏。”
书生顿时变脸:“不成不成,安歇山民不曾开化,听说彪悍的很,还有那些女子,见之伤风败俗,看中谁,动手就抢,我可不敢去。多谢万大哥好意。”
书生急急忙忙去了。
万班头几碟点心提着出了茶楼,溜溜达达向着城外走去。
贾琏给鹞子丰收做个手势,自己随着跟随下楼。远远的坠在她身后,却见这姓万的走到街尾一家小院子门前停住,东张西望一番之后,不敲门,却抽搐腰间的大刀敲了敲楼上的窗户。
旋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