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老实人当家-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是,夫人我是所算无遗!”王桂枝恬不知耻得自夸道。
  “……那夫人怎么会去查渠源候兴,难道这两个毛头小子,你也要派大用不成?”贾政兴味得端起茶碗,她那里要露不露,要查不查的,反而让人迷糊。不过以他的猜测,只怕是别有原因吧。
  王桂枝的笑便凝在了脸上,“你,你怎么知道了?”她皱起了眉头,难道是她们走露了风声消息?
  “你啊,就算你的丫头们再聪明,到底没干过这些事,就算是不说,多问上几句,还不是一样露了迹象嘛。”贾政爱怜得抚了下她的脸,她可比自己更浅显呢,“以后这样的事情,还是交给为夫吧。”
  王桂枝不由低下头道,“我若说了,你肯定不会同意。”
  “你不说,我怎么同意?”
  作者有话要说:  亲爱的小天使们果然给力,么么哒!这里双更都送上~


第112章 缘故
  “那; 那我可说了?”王桂枝犹豫着道; “我是听他们说,这两个孩子长的都不错,人也有些聪明,便想; 便想着能不能跟我们家元春相配。”
  贾政一听就绝不赞同,他摇头道,“渠家候家不过是商户之子; 如何能配得上我们的女儿!”他觉得夫人这种想法太荒唐了; 贾家是什么门弟; 她是什么出身,他俩的女儿,怎么能配给一个晋商之子,这要是传出去,贾家跟王家的颜面何存?他的元春,就是做王妃也是不差的; 她值得最好的!
  “就此打住,不可再做此等狂想; 别说元春; 就是大哥庶出的迎姐儿都不可能嫁给商贾。”
  王桂枝虽然知道他是会反对; 可没想到他是这样反感,“为什么?”
  “夫人!商人重利,要知道暴贵无识,猥富不仁; 他们是长袖擅舞,看起来人善嘴甜,可他们也四处钻营,见利忘义。可一旦你我失势,只怕他们转头就会倒向你的敌人。你难道就不知道当初的吕不韦吗?他便是以奇货可居之商人辈首。”贾政言道。
  “要是没有吕不韦,异人能做得了秦王吗?还能有赢政吗?还会有以后秦王朝一扫**吗?谈何来的秦始皇?”王桂枝反驳着,“每个人都不一样,你怎么会一杆子打死一船人,若是要这样说,那还有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呢。难道所有的读书人都是负心人吗?”
  她看向贾政,心里隐隐不安,深呼吸两下之后,看着贾政问道,“你难道还想着送元春入宫?”如果他有这个心,那怎么办?难道她还要眼睁睁看着元春入宫不成?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王桂枝的手不禁开始手颤……
  “她到了年龄,自然要入宫采选。”贾政理所当然道。
  “不行!元春凭什么进宫,她好端端地,为什么要进那见不得人的地方,到时候连半点父母亲情都没有,对着女儿还要行君臣之礼,深宫后院红颜易折,上百个女人争一个男人,你怎么能把女儿往火坑里面……”推,王桂枝激动的后半截话被贾政吓得死死捂在了嘴里。
  贾政压住夫人坐到椅子上,看她双眼冒火得怒视着他,连连给她耳朵眼里吹了好几口气,才让她敏感得发抖不再硬绷绷地,他小声道,“我的夫人啊,我的好夫人,小点声呐,您声音也太大了点!怎么能把皇宫说成是……是那什么呢,这要是让有心人听见,我们这回可真是辨无可辨了!”
  王桂枝仍是气得双眼微红,“你松开,松开我。”
  “你答应我,好好说话我才敢放开你……还是算了……”
  贾政搂住她不放,在她的耳边道,“你急什么,怎么突然间气成这样?这天下哪个五品以上官员的适龄女儿不得进宫待选?这是国礼圣命,我如今都是二品官员,怎么敢有违此等规矩?冒天下之不违?而且就算是要入宫,那也没说一定要成为后宫主位。夫人你当初一样进入皇宫做过赞善,怎么就嫁了我呢?难道夫人都忘了不曾……”
  呃,王桂枝立马就不再挣扎,努力一回想,倒是真有这么回事,可当初王夫人就跟走了个过场一样,跟八公的女儿家一样,在宫里晃了一圈就回家了,要不是贾政提起,她真的半点没记起来。
  她喃喃着,伸手扣着贾政的腰带,“我不想,不想让女儿进宫。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我们的元春,不能让她过那样的日子。”
  “知道知道。”贾政见她总算安静下来,由着她做些小动作,“你呀,这脾气越来越大了,动不动就生气。不愿意女儿入宫就不入宫,去相看商户人家就过了,知道吗?”
  王桂枝靠在贾政胸前,“我只是觉得,不一定非要有门户之见,再说,虽说商户之人,还是要看其人品性格,而且你是官,他是商,只要你有势一日,他既然是商户重利,就看在你的面子上,也会倒让她三分,再说他们山西人可不认为商贱呢,老爷你没听过他们山西的民谣?生子可作商,不羡七品空堂皇;有儿开商店,强如做知县;买卖兴隆把钱赚,给个知县也不换……”
  提到这个,贾政也头痛,山西是十年九旱之地,大部分晋省天寒地瘠,生物鲜少,人稠却地狭,岁之年入,不过秫麦谷豆,一应家常需要,皆需要从外省远地运送过来,晋地商人由此增多。
  他看了各省州县的呈报,虽说可能有些夸张艰辛,但减去二分,再从地志也能看出,他若想勤于农事,难啊!山西乃是八分山丘二分田,春天短促多风沙不说,还常干旱;夏季多是随之而来的涝灾;冬季寒冷干燥;地形崎岖者多,岭谷相间,旱地为主,不地的面积少,风雨雹霜冻害频繁,天灾如此,民多田少,如何能让农者精于耕种?
  他略与夫人讲明,又道,“商贾之利倍于农,重商崇商的观念自然会浓重成风,但此风却不可涨!”
  “是!我的布政司大人说的有理。”
  王桂枝也想与他平心静气得谈一谈,随口想把这点先支过去,跟他继续谈女儿的婚事问题,“士农工商兵,要五环相扣才能平衡,商人多了是不行,哪样缺了当然不可,你为任一方,是要平衡平衡。再说旱地怎么了?每种地形都有自己的潜力嘛,旱地不是能种药材?耐旱的果树,花椒,烟叶,还有玉米土豆苦荞高梁,好像听说有种莲藕浅水窝里也能种吗?噢,人家两广江南一地,水稻小麦都能种,山西有些地方能种,就全部都得种一样的呀?那山西的醋这么出名,人家江南那边就没有产醋的坊了?一定要等着山西的醋?你因地制宜不就行了,农民们也聪明着呢,天下人谁不趋利而往……那两个孩子,听说有一个还精通外国话呢,蒙语俄语,他们的生意都做到海外去了,我们这边少粮,也许他们不少呢?这完全可以利用……”
  贾政被她说的一语开塞,立马解开烦闷,真是局限了,在金陵可以桑基渔塘,在山西何不药果相接?既然山地多,山石山泥可用,国中瓷器可在外国乃是高价,还有……
  “夫人真是说的有理,贾政立马就去找师爷们商量。”说完把王桂枝放到椅子上安坐,自己兴冲冲得走了出去。
  “哎!哎!话还没有说完呢!”
  王桂枝赶紧站起来,可惜贾政跑的飞快,她只好哼了一声,又坐回到椅子上,给自己顺气,看晚上等他回来,一定要揪着他的耳朵魔音穿耳问个水落石出不可。
  “乔老大,您可得代表我们,一定得与布政司大人会上面啊!”
  “是啊,这修筑山西学院,我们都是赞同的,没人不愿意出钱。”
  “说的正是,这钱我早已经在票号中准备好了,只等着双手奉过布政司大人,绝对不敢有半点耽误!”
  “只要布政司大人的指令一下,我们可以先派工人去砍树整地,免得就是被人指指点点,戳后脊梁骨!”
  “可不是嘛,我那个老公叔柱着拐棍来骂我,说我投入商贾豪利之中,连半点子孙基业都不顾,人家布政司大人把学士书籍都请到山西来了,我们这些人居然连房舍都不肯修筑!难道这钱是赚得完的吗?”
  “我也是如此啊,那打油诗都编出来了,就在我的票号门口有小童传唱……”
  “白山地形虽然有些崎岖,要想动工确实有些困难,但既然布政司大人已经给我们办好了最难的事,请了京师名匠出图,名动四方的名士为师,还有百年之族的珍贵典籍,如此种种,难道我们还不能伤了钱财劳些心力吗?我渠某可不是那等短视之人,乔老大,请您一定要告诉布政司大人,他若有差遣,我渠门上下为令是从。”
  “是,我们也是如此。”
  反正到眼下,布政司大人还没有跟他们要过一分钱,他大人要图清名,他们自然也不会跟他对着干,他们有了利,更想要名啊!
  乔岩雪伸出手往下按了按,“知道,乔某知道,你们的心思跟乔某是一样的,一会儿我得去官府,定然细禀,只是不知道各位,都准备了多少银子呢?”
  “这个……不知乔大人愿意出多少呢?”张殿英拱手问道。
  乔岩雪看着众人,直言道,“若是布政司大人愿意,我愿意一力承担,可既然大家都愿参与,到时候不论多少,我出十分之二。”
  他收集情报,与家人分析,贾大人是个十足的聪明能干人,不是以前那些光想着捞钱平权的官。他能做出收□□税这等奇巧之思,又有不避商贾的通达之意,更有发展山西一方农务的决心。只要他能办出实事,以前出多少,乔家愿意再加上两成,共图后续发展。
  他乔岩雪的根在山西,生于此地,他是山西人!他的生意做再广,再远走他方,积蓄下诸多财富,最后还不是荣归故里,在此扎根?不敢说还报乡土,可眼看着有此能臣不是在山西盘剥,而是要为山西张目,他乔岩雪不论是为乔家依附上权势,不与朝官做对,听从皇命,还是为了心里那点仁义,为了山西,他也定当为这山西学院助上一臂之力。
  “我认十分之一!”
  “可,我也认十分之一。”
  ……
  贾政于后堂与乔岩雪见面,他笑着道,“乔老爷不必着急钱的问题,这不是什么大事。这是山子野先生出具的图纸,你可先拿回去与众位商量,看看有没有问题。”比起三百多万两的亏空,山西书院真的不值当什么,又不用雕楼画幢,最主要是看起来大气宏伟,安全防火,就连防盗这个问题……都时候让他们自己去操心吧,他眼下别的事还顾不过来呢。
  要在各县选择试验田,农时易过,这才是重中之重。
  要从商人身上拿银子的话,是到时候不行了的最后之策!贾政也是想着跟他们有些面子情,三年之期快到之时,实在不行,他就只好跟他们借银了……
  不过夫人说了,博味楼跟真味馆会优先为他囤银,只算他半分利。没办法,她的手底下也要养活差不多上千人了呢。这个更是后后后之策,暂且不用去想。
  乔岩雪心中苦笑,果然不亏是世家之子,视钱财如粪土,却也赶紧站起身来观看图纸。
  山子野上前一一解释着,“老夫七次上山,翻遍山西二十年来的天气之数……贾大人要建立的是百世书院,自然宽阔大方……”他一一将各种设施等解释着,让乔岩雪听得连连点头,山子野也是心中蔚然,像他这等爱于此术之人,能有多少机会建筑此等可留名万世的书院,他自是万分上心。
  “最重要的就是藏书之地,我设置了一七层宝塔,以流水滴檐八角攒尖,内竖铁链逶迤垂下直到地面……”
  听到这里,贾政心里想着夫人所说的避雷针及避雷法应该就是如此了吧,偶尔他真觉得奇怪,夫人时不时知道一些新奇之事,也不知道何书之中可见。也不总像是书中之事,好像她的思路就常与人不同,难道就是因为如此,她之前才时常保持缄默少语的缘故?
  作者有话要说:  又发了停电通知……
  (你们又开始了!打滚要留言!晋江又有开学季活动哎……)


第113章 变革
  王桂枝由着彩霞给自己裹上棉袍; 双手拉着披风两边缓步走至元春屋前; 看着已经渐渐长大; 初有姿容非凡温婉秀美的女儿,她梳着垂鬟分肖髻; 乌黑燕尾随着她拉动针线的双手微微颤动着; 因在室内; 只插了枝累丝嵌宝衔珠金凤簪与五蝶银步摇固定。
  绣棚上的满园□□鲜艳逼真; 她的元春甚至能提笔撰文!如此秀外慧中,正值妙龄的花季少女; 还不到十五岁,她却要着急她的婚事对象?实在是让人心怜心疼; 又想到贾政所说的话; 实属在理,再想想贾敏所嫁的林如海,那可是世代袭位的候门之子; 怪不得贾政一听就变了脸色,是她心急; 过于想当然了。
  在她的心里; 元春无一处不好,要是入宫参选,要被选中那真是有如去下注赌博!就算是五成以上的把握,可王桂枝敢赌吗?她不想赌,不论是什么样的赌局,只要一赌便有可能会输; 钱财等身外之物可以输,女儿的终生幸福,不能输!
  也输不得啊!
  “母亲?”
  元春绣完一瓣牡丹花的叶子,才抬起头转动着脖子,就看到母亲站在门口,便笑着站起来叫着,“外面冷,妈来了怎么不进屋里坐。”
  王桂枝眨了下眼,扇去眼内的一点湿意,“我看你正用心呢,不想打扰你。”
  “嗨,那不过是我绣着玩呢。”元春接过南吕递来的热茶,她觉得母亲好像有心思,便挥了下手,身边服侍的人都退至屋门口,她拉着王桂枝的手,看着她的双眼温柔问着,“妈,怎么了?”
  这也事关她的终身!王桂枝张口欲言,可她又如何忍心在女儿单纯洁白的心灵里徒添烦恼呢?要是她的妄想之念,让女儿生了思慕之意可怎么是好?那她更不会原谅自己。
  “没什么,一些博味楼的杂事,让人心烦。”
  元春却是不信,“妈别骗我了,博味楼的事对您而言,不过信手拈来,怎会让您愁苦如斯?您呀,除了在爹爹还有我们身上,可从来没露过怯呢。”难道是爹爹在外面认识了什么别的女人?
  她手不由得一紧,心中替母生痛,“那些不过是逢场作戏,妈您千万不要放在心上。”唉,原以为父亲看在母亲如此对他的份上,能够一心一意得跟母亲携手到老,没想到,还是……
  可这世上,只有烈女传,却没有烈男书呢……
  元春想到这里,自己也一天大似一天,在母亲膝下如珍如宝,慈爱非常,可一朝嫁出门去,便不知道那人是好是坏,未来是吉是凶,不禁也心中惶然,紧紧得握住了母亲温柔的手。到时候,也许也会有人这样劝她,如此一来,泪睫如莹,“妈,您要是难受,您就哭吧,我陪着您。”
  王桂枝不想自己倒把女儿给弄哭了,便抱住她哄着,“我不难受,虽然有些事是难,可不努力就放弃,也不是我的风格,你说对吧。这人呢,遇到什么事儿,哭一阵儿是可以,可不能沉浸在悲伤里面啊。咱们总得往前看不是?”
  上辈子有句话,思想决定行为,格局决定结局!
  她努力了这么多,贾政都来山西当二品布政司人,要死的人都让她救了回来,难道这天下就找不到一个好儿郎不成?她不信!
  既然门第之见世情如此,商户之子不行,她再找就是了,就是大海淘金,她也定要挖出那块金来!
  “嗯,妈一定能行的!”
  元春点点头,母亲就是这点好,不论多大的事,她自然是普通人,也会受伤痛苦,却不会总是一味得去抱怨,而是哭过之后,想办法重振旗鼓,简直就是书里的名士大丈夫所为!
  王桂枝跟元春说着幼学之事,幼儿园这个名字也被贾政说了,说怎么叫幼儿园如此古怪,不过几间房舍,有个院落,有几位小先生给孩子开蒙,如何能称得上一个园字呢?
  “因为那地是早就夯实过的,又有诸多能工巧匠,高梁大屋修筑得挺快,我们很快就能布置新屋了,我特别为你留了间大屋,把你喜欢的书籍画册笔具绣棚全摆下都绰绰有余。”
  元春也跟着开心起来,“我这幅牡丹图也快绣好了,到时候正好可以插到围屏上。”
  母女俩接着说了些屋中陈设,在弟妹们在幼学之时,她若愿意,也可请位先生教她所好,或可直接自行去小观楼(这幼学离博味楼十分近便),还把宝玉美玉圆圆三人身上发生的一些幼子天真漫烂之事说笑了一阵。
  王桂枝状似无意问着,“我的乖乖对自己的如意郎君,有没有什么要求呀?”这千里姻缘一线牵,还想求她情自愿!
  元春轻跺了下脚,“母亲,我都说了,我不是有思郎之心。”她还以为母亲是在拿自己因男子做了噩梦而取笑自己。
  “说说嘛,跟妈有什么不能说的~”王桂枝拿肩膀轻轻碰她的,朝着她眨着眼睛,眼里绝对是盛满了真诚。
  “好吧。”抵不过她眼里的真切,元春直接道,“听话,听我的话就行。”女子总归要嫁人的,以她的家世,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