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历史]大清太子爷-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胤禔想定后,就回阿哥所去寻伊尔根觉罗氏商量去了。
    胤禔将事情与伊尔根觉罗氏一说,而后便问道:“舒怡,你说太子这邀约,我该不该去呢?”
    伊尔根觉罗氏思索半晌,才道:“妾身觉得,爷是当去的。”
    “一则,这事儿太子已经禀报给皇阿玛知道了,皇阿玛并没有要爷不去的意思,虽说是让爷自己决定,但这话里的意思,就是想让爷去,只不过皇阿玛没有明说罢了,爷若是不去,为免要叫皇阿玛失望了,”
    伊尔根觉罗氏一点一点的分析道,“二则,妾身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会,爷若是去了,也能叫皇阿玛瞧见爷是上进的,将来再有什么差事,皇阿玛也不会忘了爷的。而且,妾身觉得,这出去坐堂观政,总可以学到一些东西,或者比也在书房里跟着师傅们要好。当然了,妾身也不是说跟着师傅不好,而是,总能学到些不一样的。”
    伊尔根觉罗氏问道:“爷,太子可有说过,先去哪个部院衙门坐堂观政么?”
    胤禔摇摇头道:“他没说。”
    “是爷没问吧?”伊尔根觉罗氏抿唇笑道,“这也无妨,只要爷去了,自然也就知道了。”
    有一个如此贴心的人支持他,他心里的担心就只剩下一点了:“那如果是太子的阴谋怎么办?”
    伊尔根觉罗氏闻言,笑道:“爷去坐堂观政,最重要的是叫外头的臣子们看看爷是个什么样的人,只要爷凡事都跟着太子行事,不自作主张,太子便是想阴谋害爷,又如何能得逞呢?”
    “你叫我凡事跟着太子行事?”胤禔听了这话就不高兴了,他是皇长子,怎么反倒跟着太子行事了?
    伊尔根觉罗氏笑道:“爷若是不跟着太子行事,擅作主张的话,或者就真会落入太子的阴谋之中了。爷细想想,从前哪一次不是这样的?如果爷在外行事都比照着太子,想来太子即便有心,也是无从下手了。”
    胤禔默然,还真是让伊尔根觉罗氏说对了,他每回掉入胤礽的阴谋中,都是因为他想挣功,掐尖冒头,结果就被胤礽坑了,这一回,他确实应该慎重一些,胤礽这回要他去,摆明了是没安好心。
    偏偏这诱/惑又对胤禔来说大得很,他是真心很想去的。
    胤禔想了片刻,一言定下:“你说得对,我是该去的。我想,只要我小心些,太子不见得真能对我怎么样!”
    这事儿就这样定下来了。
    ——
    畅春园落成,康熙嫌紫禁城中憋闷,不利于他休养身体,直接就带了几个他喜爱的妃嫔住进了园中。康熙搬入园中的第二日,胤礽也搬了进去,不过,并没有带着李佳氏和林氏,园子里无逸斋中也有伺候的人,他就只带了德柱进去。
    胤礽入住畅春园的第一日,也是他预备正式开始坐堂观政的第一天。前几日,他就已经派人去给胤禔送了信,告知于今日在东长安门处集合,然后一同往目的地而去。
    到了约定的时辰,胤禔如约前来,见了胤礽便问道:“今儿先去哪儿啊?”
    “大哥以为咱们只是去走个过程,瞧瞧就回么?”
    胤礽看胤禔一副上司巡查的排场,心里就好笑,遂道,“上回大哥没有问,我也就忘了说了。这坐堂观政的时辰其实是跟大哥每日在书房里听师傅们讲课的时辰是一样的,并非去去就回。而且,各部院衙门也不是胡乱去的,自然是要一个一个来的。我已经跟皇阿玛奏明了,先去翰林院,接下来便是理藩院,而后是六部衙门。这样算下来,最少也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全都走一趟的。”
    胤礽不敢跟康熙提南书房和内阁,若是提了,只怕康熙要多心。毕竟南书房和内阁是阁臣参政之所,是权力枢纽的中心,他若是去了,影响会不好,而且,会引起不必要的骚乱的,所以,从一开始,他就摒除了这两个地方。
    除掉那两个地方,翰林院就成了胤礽最好的选择。翰林院是部院衙门里的清要之地,将来得以升转到康熙跟前充任阁臣的人,多半都是从翰林院出来的,这里是人才储备基地,在这里博好感博人脉博名声,对太子来讲是最好的。
    胤禔一听胤礽这说法,先就皱了眉头,他想出宫本就是为了躲上书房里的老头子们,现下可好了,听胤礽这么一说,他躲开了老头子们,却进了老头子们的窝里去了!
    翰林院里,不全都是那些故作清高的文人们吗?胤禔只要一想到要在里头待上一整天,他整个人都不好了。
    “二弟,翰林院里什么都没有,咱们去了干嘛啊?你是要坐堂观政,可翰林院里,能有什么政给你关呢?”
    胤禔实在是不想去,习文看书实在是枯燥得很,他本来以为出宫会很刺激的,哪知道确实如今这样。
    胤礽就知道胤禔会如此说,当下似笑非笑的道:“大哥是不想去了吗?”
    胤礽这笑看得胤禔心里发毛,他一个激灵,想起伊尔根觉罗氏的话,连忙道:“不是不是!我想去,想去!二弟,咱们走吧!”
    既然来了,他绝不能打退堂鼓。舒怡都说了,凡事要跟着太子去做,如果他这回不去了,传到皇阿玛那里,恐怕又免不了一顿骂。何况,上书房里的小阿哥们都知道他跟着太子出去坐堂观政去了,如果眼下就这样回去,那实在是太丢脸了,往后在那些小阿哥们跟前,还怎么做大哥呢?
    到了翰林院,时任翰林院掌院满汉学士的库勒纳和李光地得了消息后都迎了出来。他们是一早就得了消息的,知道大阿哥和皇太子要来翰林院坐堂观政,所以二人神色都还平静,见了胤礽后,俱都领着翰林院属众给胤礽和胤禔行礼。
    即使胤禔为皇长子,但他此刻只是一个阿哥,身份自然不及胤礽尊贵,所以众人跪拜都是对着胤礽的,口中也是先给皇太子请安,而后才给胤禔请安的。
    见胤礽含笑抬手让众人起来,一举一动间尽显身为皇储的风光与尊贵,胤禔心中的酸意越发多了。他从来都知道自己的身份不及胤礽尊贵的,但向日都是在内廷宫中,这样的区别尚不甚大,何况二人读书学习都不在一处,他也没把这样的区别放在心上。
    上书房里的小阿哥们都很尊重他,他又是皇长子,额娘又是四妃之一的惠妃,是最早侍奉皇阿玛的妃嫔之一,这一切都让他极有尊荣感,是以每天在没有胤礽在旁边膈应他的日子里,他自觉他的世界是无比完美无比尊贵的。
    可是,在出了内廷深宫,到了外头后,看见翰林院众人对着胤礽行见太子的跪拜之礼,胤禔突然就意识到,他和皇太子之间的差距,其实根本不是什么小事情,而是云泥之别的差距。
    他引以为荣的那些身份,在胤礽皇太子的光环之下,根本屁都不是。
    胤禔看着眼前这一切,就像被人当众狠狠抽了一巴掌似的,瞬间清醒过来。
    他一直跟胤礽争,无非是为了皇阿玛的宠爱,为了他自己的不甘心罢了。他只是觉得,明明自己是皇长子,为何比不过胤礽?处处待遇不及胤礽?他要的,不过是在皇阿玛跟前有一份存在感,然后把胤礽压制在他的光环之下就足够了。
    而直至现在看到这一幕时,他才知道从前的自己当真幼稚。就算争赢了又如何?胤礽还是皇太子,他永远都比不过胤礽的这个身份。他从一开始,就找错了方向。
    胤禔自己给自己营造了十几年的美好假象在这一刻崩塌,他明白了,自己是皇长子又如何?将来等胤礽登极之后,他就算已是亲王,也得给胤礽行跪拜之礼,在太子已定的情形下,他就算身为皇子阿哥,也不过注定了当一辈子的臣子罢了。
    胤禔在这一刻,恍然彻悟,太子之位,他是必定要争的。是一定要争过来的!
    君君臣臣,他要做君王,不做臣子!
    而胤礽则是他的绊脚石,他一定要想个法子,将胤礽干干净净的除掉,使得太子之位空出,这样,他才会有被立为太子的会!胤禔默默想着,而他看向胤礽的那一眼中,终于闪过了一丝怨毒之色。
    胤礽丝毫没注意到站在他身侧的胤禔神色间的异样,他的注意力全在掌院学士李光地的身上。
    李光地面容清隽,是个清瘦的中年文士形象,甫一观之,便觉此人性情严正,不苟言笑。而另一掌院学士库勒纳,虽不及李光地的文士风度,但也是端厚老实的人,颇有些书卷之气,见了胤礽来,貌似还很是紧张。
    胤礽微微一笑,由此可见,这翰林院还真是清要之地了。
    李光地见库勒纳紧张到手发抖,心下轻轻一叹,他先开了口:“请问皇太子预备在何处坐堂?”

☆、第94章

皇太子要来翰林院的事,李光地事前已从康熙处得知了。对于皇太子的这个想法,李光地只觉得匪夷所思。
    皇太子不好好在深宫内廷里待着,跑出来做什么?坐堂观政,这该是太子做的事情吗?身为太子,就该老老实实的在内廷待着,勤奋课业,努力学习,做一个存在感不强也不弱的储君就好了,这会儿这样劳师动众的跑出来,皇太子他是想干嘛?
    对于极端宠爱皇太子的康熙,李光地没有把心里的吐槽说出口,他知道,他的反对一定无效。且康熙根本不是征询他的意见而是直接通知的,那么,他的反对就更没有作用了。
    因此,李光地只是希望这是皇太子的一时兴起,等皇太子玩够了,也就自个儿放弃了,那样也就不必折腾他们了。
    胤礽来之前,早已将翰林院的衙署弄清楚了,此时见李光地发问,他微微笑道:“你们都是有差事在身的人,我也不便相扰。我也与皇阿玛说过了,不必给我优待,只需在藏书库给我和大阿哥各自一方桌椅就好。别的,容我与大阿哥自便即可。”
    他出宫入内城,内城中尽是各个部院衙门,又没有百姓骚乱,护军八旗也都驻扎在此,实则也没有什么危险。康熙还拨给了他十个侍卫,他虽都带着,但入藏书库后,却只让其中九人在外头值守,只让其中一名为五格的侍卫跟在身侧。
    入座后,李光地和库勒纳依旧陪侍着,胤礽将众人遣散后,才望着二人笑道:“我听说去年会试是王熙大学士主考的,因在深宫,总是无缘得见进士们的墨笔。所以,想请两位大人将近两次会试中前一百名的试卷并殿试一甲三名二甲前四十的殿试试卷找来给我瞧一瞧,并且,若有翰林院属众之履历名册,还请一并找来,我也想看看。”
    皇太子的要求,李光地等人无二话,自然是要尽力满足的。
    胤礽拿到了他想要的东西,便开始安安静静的坐下来看试卷。
    自康熙登极后,一共举行过十五次会试,会试取中者,二三百人不等。能参加殿试者,约占会试中者的三分之一。而最后能进翰林院的,约莫也就二三十人左右,这还是乐观估计,若是无修书的活动,翰林院的人会更少些。
    在这些人之中,将来得以升转进内阁者,一定是有的。所以,对于熟悉他们的从学风格和从政理念乃至于平生之履历都是十分重要的。即使将来外放做了官,胤礽心里也是有数的。
    先将履历放在一遍,胤礽开始安安静静的看试卷。李光地是将东西送来后就走了,他是掌院学士,事多繁忙,实在是没空陪侍在一边等着小太子看卷子。而且,这等差事,他也是无心去干的,是以,见到库勒纳自告奋勇的留下来,他也就瞬时告退了。
    胤礽手边一共放了两百八十六份试卷,一份一份的看其实也是需要很长时间的,何况,他还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幸而库勒纳守在一边,如他不懂,还可以问一问库勒纳。
    胤禔在胤礽说出要试卷和履历的话时,就已经惊呆了。
    等到胤礽开始看试卷的时候,胤禔也只得拿起试卷来看,但他绝没有胤礽对试卷那么感兴趣,看了几眼,实在是觉得难受,但又见胤礽不时跟库勒纳讨论,那些话比平日里书房的师傅们说的还要深奥难懂,胤禔是一点兴趣都没有的,但是他尚还记得伊尔根觉罗氏的嘱咐,因此强打精神跟着胤礽看试卷。
    可等胤礽看完十数份试卷预备休息的时候,一抬眼,就看见对面坐着的胤禔抱着一摞试卷睡得正香。
    很显然,陪侍在胤礽身边的库勒纳也看到了大阿哥睡得正香时的样子,看到皇子阿哥如此,他稍稍有些尴尬,进而装作没看见这一幕,笑着端着茶壶出去添水去了。
    这种事本不该轮到库勒纳去做的,但胤礽并没有拦着他,毕竟看见这样的场景,确实是挺尴尬的。
    胤礽唇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没想到刚来第一天,就已让胤禔和他在这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胤礽上前去摇醒胤禔,而后对着睡眼朦胧的胤禔笑道:“大哥,咱们出去转转。”
    他所谓的出去转,也并非乱转,而是直奔庶常馆中庶吉士们上课的地方。
    今日是李光地给庶吉士们上课,胤礽悄悄走到众人身后,寻了一处位置坐下,而后把顾目四盼的胤禔也拉着坐下了,他来此并非为了打扰众人,而是想看看庶吉士们平日里是如何上课的。
    对于胤礽的到来,李光地只装作没有看见,继续上课。
    胤礽一边听着李光地的讲解,心中一边在叹息,庶吉士们竟无一固定居所上课,只在空旷屋宇房檐下读书,但看庶吉士们之神态,似乎丝毫不以此为苦。
    在翰林院中盘桓一日,胤礽收获颇多,但他本身要完成的工作量极大,因此一日时间显然是不够的,所以许多事,只能是往后时日慢慢继续了。
    及至天色渐晚,将要掌灯之时,胤礽才同胤禔一道离开翰林院,往畅春园清溪书屋康熙处复命。
    康熙见了他二人过来,含笑道:“朕还在想你们什么时候能过来呢,这会儿你们就来了。”
    胤礽给康熙请了安,而后不等胤禔开口,就把今日他做了哪些事说了哪些话原原本本的给康熙说了一遍,康熙听了直点头,胤礽说完后,便不再言语了,康熙这才转头看向胤禔,挑眉笑道:“大阿哥呢,这一日过得如何啊?有什么收获?”
    胤禔睡了半日,又懵懂了半日,听见康熙这样问,他想了想,才答道:“回皇阿玛,这才一日,儿子并没有什么收获。不过,儿子觉得,库勒纳的学问很好。”
    康熙挑眉,这算是个什么收获?看胤禔那个样子,康熙实在是懒得再问他了,挥挥手便让胤禔退下了。
    康熙转头看向胤礽,眼里脸上都重新带了笑意:“你方才跟朕说,你去到翰林院里,找李光地要了进士们的试卷看,还拿了翰林院里各人的履历瞧,那朕问你,瞧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没有?”
    康熙曾数次驾临翰林院,但每回去也未曾待过像胤礽这么长的时间,他之所以答应胤礽坐堂观政的想法,除了想要胤礽去历练的心思外,再一条,便是希望胤礽能做他的眼睛,去看一看他身为皇帝而看不到的一些事情。毕竟底下的大臣们,也会做一些欺上瞒下的事情,使他看不到真/相。
    而他相信胤礽懂得他的心思,也相信胤礽会对他如实的汇报他所看到的一切。
    眼前胤禔不在,胤礽无需顾忌,自当是康熙问什么就答什么的,当下便道:“回皇阿玛,儿子瞧过之后,只觉得治学之路不易,想要通过科考为官更不易。而皇阿玛得一真正的人才,也是不容易的。而且,儿子觉得,翰林院虽是清要之地,却因其中皆是有学问之人,倒显得此地颇有清华风雅,在儿子眼中,处处皆是绝佳景致。”
    康熙闻言,眼中颇流露出几分赞许来:“才一天你就有如此体悟,可见你果然是用了心的。再过一段时日,想来你会有更多感触的。”
    “皇阿玛赞儿子,儿子实不敢当,这都是儿子的真心话,”胤礽道,“儿子闲时,曾与庶吉士们一同学习听课,只是庶吉士们并无一固定居所听课,这倒是有些不便,儿子以为,不若请皇阿玛就近拨给他们一处官房,以作听课之用,这样一来,也可使他们专心向学啊。”
    “这事可行,”康熙沉吟片刻,又有心要胤礽去降下恩典,便笑道,“这件事,朕就交由你去办吧。看何处官房合适,你去协调商议,而后,就让庶吉士们入官房学习即可。”
    胤礽未料到事情这般顺利,当下领旨谢了恩。
    就听见康熙又问道:“你方才说,你所讲的皆是你的真心话,那朕倒要听一听你的真心话了,你觉得李光地这个人怎么样?”
    胤礽想了片刻,答道:“儿子觉得,李大人学问深不可测,讲课严肃认真,做学问严正考据。其余的方面,儿子未曾与李大人深交,不敢妄言。”
    康熙点点头,又问道:“那你觉得库勒纳如何?”
    胤礽顿了一顿,才答道:“儿子觉得,他比李大人会做人。”
    李光地清高,对庶吉士们都比对他这个皇太子亲切,胤礽也不知道李光地是怎么一回事,他也没计较李光地对他诸般不敬。但若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