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历史]大清太子爷-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胤礽看信后一言不发,眼中却有寒意闪烁,明珠到底还是出手了。即使康熙斥余国柱是谤讪汤斌,但就康熙今日的态度来看,恐怕他对汤斌也没有好印象了。
    由此可见,汤斌恐真的是在劫难逃了。

☆、第84章

索额图所言之党争,胤礽琢磨,恐怕这次明珠对汤斌出手,就是针对他和索额图的。
    但是汤斌等三人与索额图并未有私交,明珠即使针对汤斌,又何以能打击到索额图呢?让汤斌去职,利益直接受到损害的,应是胤礽自己才对。
    这个疑惑,胤礽在第二日上课时,从汤斌那里得到了解答。
    “老臣与明珠有旧隙,又不愿意去就于他的权势之下,他设法攻讦老臣,也在常理之中,不过,老臣所虑并非自己,而在乎皇太子,”汤斌道,“让皇太子出阁读书,一直都是汉臣们的愿望,旨在让太子走出内廷,得以教诲。可这是效法汉人历朝历代的做法,自然总有些满人是不乐意的。所以,其人会想尽一切办法来破坏臣等给皇太子的授课之事。”
    “明珠参不到老臣,恐不会善罢甘休的。老臣恐往后无法再来给太子上课了。因此,才定要跟太子把这些话说个明白的。太子在一日日长大,可往后的路并不好走。老臣以为,要学东西,并非都在课堂上,也并非都在臣等的口舌上,也并非都在书本里,而是太子该走出去才是。”
    胤礽望着这个认真勤恳兢兢业业教导了他四年的老人,重重点了点头,嗣后问道:“汤斌师傅以为,明珠这次针对你,是公报私仇?还是牵涉所谓党争?”
    汤斌听了,反倒笑起来:“自然是公报私仇偏多了。明珠贪财,若不屈就于他,必定被他所攻讦。至于党争,历朝历代都有,咱们大清自然也不可避免。何况,咱们大清是以满洲立国,满汉关系本就矛盾重重,岂能没有党争呢?这里头所牵涉之党争,非是太子所能想象的,如果明珠真的要搞党同伐异,老臣的这件事,恐怕值得他大做文章,到时候牵连的人不在少数。”
    一直没有开口的耿介道:“如果真是这样,臣劝太子还是不要参与的好。党争之事,向来纷繁复杂,不可轻涉。何况,这是明珠有意为之,太子不可轻易涉险。臣等之性命无碍,但太子绝不能因此事而受到影响。”
    胤礽当然知道不能轻易涉险。对付明珠跟对付大阿哥不一样,还是得小心为上。
    汤斌对自己后事的预判果然是正确的。
    数日后,他就没能再来给胤礽授课了。
    当时,正值深秋,却大旱无雨。这种异常的情形引起了康熙的关注,毕竟当时普遍认为,天时的异样当是对帝王统治不满而显示的示警。
    康熙因而下诏,令百官对朝廷提出建议和批评,无可限制,当可畅所欲言。可这样的诏令,历来是收效甚微,身居要职者不敢有所言,而官位低微者,更是不敢言,因此,这件事就这么僵住了。
    然则,总会有出乎意料的人上疏言事。灵台郎董汉臣虽官位低微,却大胆上书指斥时弊。其书中言说,请皇上整顿吏治,慎选朝臣。尽管董汉臣说的异常委婉和含蓄,皆是官场语言。但是,明眼人仍能看出他的意思来,他是指代朝中党争,指代明珠一系之狂妄作为。
    董汉臣之上书按例交由内阁审议,明珠在得悉这一消息后,心中多少有些惶恐,因他不知内阁大学士们将如何处置这份上书。
    大学士王熙见明珠为此忧虑,遂在内阁会议前安慰明珠道:“董汉臣无知,其言皆属妄语。立将其斩之,事情即可完结。”
    当朝大学士中除明珠、勒德洪外,就属王熙了。王熙是汉大学士中第一人。他如此言说,别人纵有不同意见,也只得咽下不表。勒德洪虽是觉罗出身,可他是个忠厚老实的人,平日里唯明珠是从,这会子,事关明珠,他自然是有多远就躲多远了。
    然则内阁会议,汤斌也是与会者之一,对于大学士们集体将董汉臣议死的决定,他不能苟同,当即就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董汉臣应皇上诏令上疏言事,何罪之有?更不必论死。更何况,重臣对此诏令一无所言,董汉臣身为灵台郎,却敢头一个上疏言事,咱们这等人却无话可说,是以都该反省自查,怎么还能为此歼责于他呢?”
    汤斌直抒胸臆,凛然道,“若我此番也如你们一样眼瞧着董汉臣赴死。我即是愧对他了。”
    汤斌此言,明珠自然怀恨在心,董汉臣没有论死,但即行罢黜。明珠将汤斌这些话俱皆歪曲编派,然后说与康熙听,并追论汤斌在江宁离任时抱怨赋税过重一事,以为诽谤。康熙震怒,就此事即刻下旨诘问。
    这一回,汤斌未敢与康熙抗辩,而是非常明智的选择了含糊其辞,他对康熙道:“董汉臣以谕教为官,臣忝长官僚,堪违典礼,是以负疚实多。”
    康熙怒道:“你无需在朕跟前这般含糊其辞。只照实了回答朕,你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
    汤斌哪敢实言?想了半刻,只得又道:“回皇上,前奉圣旨,臣一时心慌恐惧,是以不知所措,以至于此。”
    康熙见汤斌始终不肯明言,回答故作含混,心中甚恶,不愿与他再作纠缠,只叱道:“你此话到底有欠光明磊落。你自今日起,不必再去懋勤殿教授太子读书了。詹事府的差事,你也不必再任。至于你的去留,朕会让吏部再议。你退下吧!”
    朝中因余国柱挑起的对汤斌的攻讦,朝中对汤斌之事吵吵嚷嚷一个多月还未得个结果。
    胤礽装作对此事一无所知,每日照常起居,可他心中并非没有成算。在一个多月后,他在面对耿介和达哈塔时,提出了他的要求。
    “请辞?”听完胤礽的话,达哈塔和耿介都瞪大了眼睛,耿介问道,“皇太子为何要臣等辞去太子之师的职务?”
    见胤礽不语,耿介追问道:“敢问太子,是因为汤斌之事吗?”
    胤礽点点头,道:“明珠针对汤斌师傅,是狭隙报复。但是,他这一局也确确实实是针对我的。他不愿有汉臣做我的师傅,更不愿看到我顺利完成课业。所以,他也会对你们下手,你们再继续做这个太子之师,迟早会受到他的攻讦。到时能否保住性命,都难知晓。”
    耿介不愿请辞,当即便道:“臣不在意臣的性命!明珠若是要对付臣,只管来好了,臣不怕他!再说了,臣也不觉得臣请辞之后,明珠就会放弃对付臣,即使臣不做太子的师傅了,恐怕明珠还会对臣下手的!既然横竖都躲不过,臣为何要请辞?”
    “两位师傅以老病乞辞,皇阿玛对老臣素来宽仁,他会心软的。就算明珠不肯罢手,你们也罪不至死。即使夺职罢官,你们也能留住一条性命,难道不比以死明志要好得多?”
    胤礽道,“我就将实话与二位师傅说了吧,实质上,我也不需要二位师傅再教我课业了,我心中早有个计划,已盘桓数年,如今,是时候要去实现了。将来,恐怕没有这么多的空闲再这样读书了。再者说了,我也并不希望二位在太子之师的任上丢了性命,那样的结果,不仅仅是我连累了二位师傅。二位师傅能成就美名,我却要背负害死师傅的过错了。那样的话,不知内情之人,恐怕要认为我这个太子不够资格了。于此,话柄太多,我恐怕难以承受。”
    “所以,依我之见,二位师傅当急流勇退,辞去太子之师。”
    达哈塔是吏部尚书,这个位置上,眼红的人更多,他又非明珠心腹,只怕难逃攻讦。耿介与汤斌是好友,自然也是难逃攻讦了。胤礽想,纵使是辞去帝师一职,恐怕也难保二人真正平安。
    耿介听了胤礽的话,兀自沉默不语,他无法反驳,因太子所说的话,字字皆有道理。
    之后,达哈塔、耿介果然以胤礽所说的法子,以老病乞辞去太子之师一职。
    然则,除了被罢免太子之师外,二人得到的结果却是最坏的结果。
    耿介以老病乞辞,被明珠一党攻击为投机取巧者,是与汤斌一党之徒。见风使舵,毫无气节。当以革职惩处。
    但是,胤礽猜中了康熙的仁慈,他没有将耿介革职,而是让他以原任道员品级告老回乡了。
    达哈塔被明珠攻讦在辅导太子时有失礼的行为,然则查无实据,部议被停发六个月的俸禄以示惩戒。但其吏部尚书一职,因康熙宽仁,得以留用。
    达哈塔和耿介都有了结果,但汤斌的结果却迟迟未出。
    胤礽无师教授课业,却仍是日日去懋勤殿读书,他从深秋等到冬雪,也依旧未等来一个结果。
    站在懋勤殿屋檐下,胤礽默默看鹅毛大雪纷纷而落,天要黑了,散学时辰早过,他却不想回毓庆宫去。
    胤禛沿着宫道踏雪而来,见胤礽拢着狐裘看雪,眼中闪过关怀之色。
    “二哥。”
    胤禛陪着胤礽看了一会儿雪,忍不住问道:“二哥,你为什么不出面替汤斌说情?如果你出面,皇阿玛或者不至于这么生气了。或者,会对他从宽处理的。”
    胤礽沉默许久,才开口道:“四弟,你知道为太子者,最重要的是什么吗?”
    胤禛想了片刻,道:“谨守本分?”
    “我从学汤斌,曾问过他这个问题,他当时回答我说,为太子者,最要紧的就是以皇上之心为心,”
    胤礽转头,定定的瞧着胤禛,道,“皇阿玛恼怒汤斌,认为他是有罪的,如果这个时候,我出面替汤斌说情,那就是与皇阿玛的想法做法背道而驰,恐怕那个时候,汤斌非但不能得救,还会因为我的行为而罪加一等。而我,也会被皇阿玛斥以不孝之子。为太子者,若是不能做到以皇上之心为心,那么,其所引起的矛盾和冲突,远比汤斌的事要严重得多。”
    “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什么都不能说,什么都不能做,我只能装作对此事一无所觉,一无所知。更重要的是,这个时候,不只是我,不管谁替汤斌说情,都达不到目的,反而会起反作用的。我们能做的,就是等。”
    胤禛听了这些话,也沉默下来,半刻后,他才低声道:“二哥,听说耿介回乡后就大病了一场。眼下,尚不知死活。”
    闻言,胤礽一无所言,依旧默默看雪,他心中有话,却说不出口。明明胤禛陪在身边,他却仍是觉得周身一片冰冷,仿佛这天地大雪中,只他孤独一人踽踽前行。

☆、第85章

汤斌罢一切职务,充任工部尚书,月内病,准假回府休养,停一切职务。
    索额图来懋勤殿时,给胤礽带来了这样的消息。
    “他年纪大了,总这样折腾,精神能撑着,身子却是撑不住了,”索额图叹道,“派去诊治的大夫回来说,恐怕汤老这次是熬不过去了,这事儿也就在这一两月了。”
    胤礽问道:“那耿介师傅呢?”
    索额图道:“耿介身子硬朗,那一场病后又好了。他不做官了也好,他那样的性子也不适合在朝中做官。现在在家里休养,闲时编书,也挺好的。哦,对了,他托人送来一封书信,要臣转交给太子。”
    胤礽接了索额图递过来的信,看见耿介熟悉的字迹,他微微垂眸,眼神微冷道:“汤斌师傅的事,我听的不全,叔姥爷这些日子在外头必然是都知道的,能否说与我听一听?”
    汤耿达三人都是年老之人了,这一番折腾下来,生病也很正常,即使是为此送了命,那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
    朝廷争斗攻讦,危及性命实在是一件太正常的事情了。有争斗,就会有牺牲。胤礽心里是早有这个觉悟的,他虽为此难过伤心,却很清楚的明白,他这一生将要面对的牺牲,不会仅仅只有这些。
    这还只是个开始而已。
    索额图道:“汤斌将明珠得罪的狠了。明珠不只针对他一人,就连他举荐的人都要非难。董汉臣那事后不久,明珠就开始攻讦德格勒,就因为德格勒是汤斌给推荐的。偏偏德格勒又不屈就于明珠之权势,京中久旱未雨,皇上令他就易经进行占卜,以判定为何迟迟不雨。德格勒当时占卜后说,小人居鼎铉,故天屯其膏。决去之,即雨。皇上当时就问了,朝中是何小人把持朝政。德格勒直接就答了说是明珠。他这般耿直,还能不遭明珠忌恨么?”
    胤礽道:“我听说,明珠据此而言,说德格勒是因为受了汤斌的唆使而对他恶意中伤。明珠还说汤斌所举荐的人中,没有一个是有真才实学的,且均不称职,只除了徐元梦之外。为此,皇阿玛还特意为这些人准备了一场特殊的考试,是么?”
    索额图点点头道:“是这样的。皇上命替德格勒、徐元梦等人举行一场特殊的考试,令他们每人各赋诗一首,以作评判。但因为徐元梦太过紧张,以至于最后没能完成。而德格勒则是在赋诗过程中收到皇上一道谴责他的谕旨,他把时间都花在写辩护折子上,结果就给耽搁了。臣暗地里查过,趁着德格勒考试时发给谕旨,也是明珠的主意,为的就是要德格勒发挥失常。后来评判时,二人自然就没得到什么好话了。最后,也只有汤斌替二人辩护,说不该用这种方式来判定一个大臣是否合格。可想而知,皇上自然又因此厌恶了汤斌一层。”
    “所以,汤斌是没法子来给太子上课了。达哈塔也是不能再来了的。”
    索额图道:“真是没想到,明珠一出手就这样厉害。臣总是防着他对太子下手,却没想到,他却让太子的师傅们降职的降职,贬谪的贬谪。不过,太子请放心,臣已跟皇上提及过了,要再给太子选师傅来授课的。”
    胤礽不动声色的问道:“既然叔姥爷跟皇阿玛提及过,想必也是心中已有合适的人选了?”
    索额图笑道:“太子说的不错,臣已向皇上推荐了两个人,一则是罢职在家的熊赐履;一则便是工部侍郎徐潮。这两人皆是学富五车,博学多才之人,尤其是徐潮,学问很深,而且品行端厚,是个君子。”
    熊赐履因票拟有误,被康熙下旨罢职,但因索额图与熊赐履交好,又遇上太子之师职位开缺,他心中不忘赋闲在家的老友,遂瞅准机会便在康熙面前推荐了老友,希图老友再次复起为官,与他同殿为臣。
    “皇阿玛答应了吗?”胤礽问道。
    索额图叹道:“还没有,臣举荐了人,但旁人闻太子之师开缺,也同样会跟皇上举荐人的。但皇上还未拿定主意选谁。臣至今尚不知皇上心里是个什么心思,一面命人举荐,一面又不肯明示究竟要谁。臣此次前来,就是来跟太子讨个主意的,还希望太子到皇上跟前说句话,也好让皇上同意了臣的举荐人选。”
    “叔姥爷,你当真不明白皇阿玛的心思吗?”
    胤礽道,“若皇阿玛当真有心再为我另择良师,早就下旨择人定人了,又怎会拖延到今日?前日皇阿玛跟我说,畅春园估摸着明年就能完工,他要带着我搬进去住着,这紫禁城里住着憋屈,不如园子里舒坦。皇阿玛说了,他住的地儿叫清溪书屋,而我的无逸斋就挨着他的屋子,方便我早晚请安。叔姥爷,皇阿玛这话的意思,难道还不明显么?”
    “无逸斋?”索额图沉吟片刻,道,“莫非皇上是想亲身教导太子,并不想替太子请师傅了?”
    “叔姥爷,您不是外人,我就跟您直说了吧,皇阿玛对汤斌等人,实则也是不满意的,若非历代皇太子出阁读书都必须择定师傅,他是万不肯遵循这一点的,您也知道,皇阿玛自幼博览群书,兴趣广泛,他是自认天底下除了他自个儿,没有人能教得了我念书的,在皇阿玛眼里,再有学问的人也不够格,”
    胤礽笑道,“皇阿玛前几年政务繁忙,无法抽出更多的时间来教我,这也是事实,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择定了汤斌等人。将就了这么几年,结果如今倒是闹出这么一档子事来,不得不罢免了他们。您想啊,如果皇阿玛再次择定了师傅,若是又被人攻讦,岂不是重蹈覆辙没完没了?何况,若是用了您举荐的人,明珠还不得拼了命的找人攻讦他们么?皇阿玛也是虑到了这一点,才迟迟不肯为我择定师傅的。皇阿玛要搬去畅春园住,除了旁的原因,再就是想亲身教导我了,这样一来,所有的麻烦事儿,就都能解决了。”
    康熙自视甚高,自认只有他手把手教出来的皇太子才是最合格的继承者,因为他最希望的,就是胤礽能跟他一模一样,最好是把胤礽教成他的翻版或者复刻版。
    对于康熙的这一心理,没有人能比胤礽更清楚的了。
    一听胤礽这话,索额图便知道,皇上既如此说了,那择师一事定是无望了。他想要熊赐履起复,怕只能另寻途径了。
    想到这里,索额图又道:“虽说皇上亲自教太子是好事,但是明珠到底也是损了太子的三位师傅,坏了太子从学的好事。这口气臣着实还是咽不下去的。明珠时任大学士,在朝中结党篡权,收受贿赂,已不是一日两日的事情了。这回的董汉臣和德格勒,却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