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历史]大清太子爷-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胤礽一想,觉得顾氏说的也有几分道理,他凝神想了片刻,便用笔蘸了墨汁,提笔写下几行字道:“近些日子课业甚紧,皇阿玛和师傅都比小时候严苛多了。——上回与令尊匆匆一晤,倒觉得令尊脾气甚为温和。——近日京中秋雨多,记得前人写雨的诗句颇多,不由得想起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之句来,这是写杭州西湖的。我倒未去过,这些年,我也只出宫去过古北口避暑。——只不知汝去过西湖没有?汝居于杭州,实在颇让人羡慕。”
    他信笔由心,想到哪就写到哪,写了这几行字之后,便觉够了,也不写落款,想了许久,才去寻了刻着毓庆主人的私印盖了上去。
    顾氏是认得字的,在一旁瞧见了胤礽写的字句,笑道:“太子爷写的,也太短小了些!”
    胤礽已将信笺封好,听了这话笑道:“奶娘,你不懂,就是这样自自然然的方好。若是太刻意雕琢,反倒是失了趣味了。若石家姑娘真如皇阿玛所言的那样知书达理,我若是写多了,反而叫她无所适从,头一次写过去的,就这样才最好。”
    其实他自己本心倒是挺喜欢这种交流方式的,觉得很舒适惬意,是一种非常写意沟通方式。这些年,他本已不习惯流露出本心来了,可面对纸张的时候,却还是忍不住写下了心中真实而又零碎的想法,他是情不自禁,但多少也对这位在康熙口中称赞不已的石家姑娘有些幻想。
    倘或通信能够交心,或者将来大婚后,他就不会对太子妃失望,毕竟这样不能由他自己做主的婚姻,发生夫妻不和悲剧的可能性太大了。
    毕竟,大婚之后,在将来的日子里,不只是他一个人要面对风霜刀剑,作为他的太子妃,也必须要能够抵挡得住这些。若是夫妻不和,只怕很难携手走下去。
    这一封信过去,他就是想先试一试他的太子妃,能不能跟得上他的步伐。
    胤礽将封好的信笺递给顾氏,笑道:“你给梁九功送过去吧,他知道给谁送到杭州去的。”
    顾氏答应一声,依言去了。
    半个月后,杭州那边就回了信了。
    胤礽展开信笺一看,就小小的惊艳了一把,说实话,石氏的字写的很好看,工工整整的小楷。
    ——阿玛回来后也说,您看起来很平易近人,且十分亲切,只是略略有些瘦削。您该注意身子,课业紧也不能累坏了身子。
    ——我没有去过古北口,不过阿玛去过,他说,那里的长城虽年久失修,却颇为壮阔。有机会的话,我也想去看看、
    ——其实西湖颇为秀丽,雨中景色好,但我却觉得不及夏日满塘荷花盛开的样子好看。您若是来,必得去看看。
    ——居于杭州实在不值得您羡慕,不过江南景色颇好,您真该来看看。我常骑马出门,山野之间的景色也都十分有趣的。
    ——最近额娘老逼着我学刺绣,说是将来能给您绣荷包绣香囊,您觉得我该学么?我的手都扎破好几回了,真的很疼的。真佩服那些汉人姑娘们,一个个的绣活都特别好。您大概不知道,江南的绣娘都特别的聪慧灵秀。
    信到这里就没有了,接下来的落款是极工整的两个字,玉衡。
    胤礽微微一笑,原来石家姑娘的闺名叫玉衡。
    透过这些话,胤礽仿佛看见一个小姑娘认认真真的给他写信,特别是最后那几句话,让他瞧后总是忍不住想笑,到底还是个小姑娘呀,再是认真端庄,也掩不住满纸扑面而来的俏皮感。
    照他看来,石家姑娘既有江南女子的灵秀心思,也有满洲女子的爽直大气,这个小姑娘,着实是有些意思的。
    回信他尚且没空去写,但这封信笺他却亲自收进了匣中,只打算等明日课业结束之后,再行回信。
    不过,不得不说,他对这位石家姑娘还是很满意的,比他想象的要好多了。
    侍立一旁的顾氏见胤礽从看信伊始就一直含笑,心里头便知胤礽是高兴,便跟着笑道:“您瞧着这位石家姑娘怎么样?”
    顾氏是过来人,一瞧胤礽露出这样温柔的笑,就知道胤礽对石家姑娘的回信是很满意的,只不过,她到底有些八卦,想知道胤礽是什么样的观感,毕竟是自己带大的孩子,看见他有了喜欢的人,就忍不住想要知道的更多。
    就像太子爷和扫琴之间的事儿,她就知道的一清二楚啊。
    胤礽瞥了顾氏一眼,他今日心情好,不跟顾氏这明显逾越了的话计较,只笑道:“奶娘,你就别问了,横竖她嫁过来之后,你不就都知道了么?”
    言罢,又道,“奶娘,热水备好了么?我要沐浴了。”
    “备好了,您去吧。”顾氏听罢,不得不收了八卦之心,胤礽不肯说,她是不能再问了的,要是问恼了,她吃不了兜着走。
    胤礽去沐浴,她也没有跟着过去,如今胤礽大了,沐浴之时也不要她伺候了,她瞧着胤礽去后,就转身去寻扫琴去伺候胤礽了,现如今,这样贴身服侍的活儿,都是扫琴来做的。
    哪知她刚出去,屋子里没了人,扫琴又还没来,就有个人瞅着空儿,直接就窜到胤礽洗澡的屋里去了。
    等顾氏听到动静带着扫琴赶来一瞧,就见胤礽一脸怒容站在屋里,而侍墨却衣衫不整的跪在一边瑟瑟发抖,顾氏细看时,侍墨竟只有外头披着一件衣裳,里头竟是什么都没穿的!
    只一眼,顾氏就明白了所有的事情,心中暗骂侍墨糊涂。这贱蹄子怎么就这么等不及了呢?
    侍墨见了顾氏来,哭着膝行过来求顾氏:“嬷嬷,嬷嬷,求求您,您替奴才说个情儿,饶了奴才吧!奴才再也不敢了!”
    “你闭嘴!”
    胤礽怒斥侍墨一声,转而望向顾氏,眸中寒意森森,盯着顾氏道,“奶娘,我素日是不是待你们太宽了,叫你们都不知道好歹,做出这等不要脸的丑事来!你们以为,我真不会要了你们的命吗!”
    “你们以为,我素日待你们温和,你们就能联起手来摆弄我吗!”
    胤礽怒意犹自未歇,冷冷的道,“奶娘,这件事我给你处置的权力,你把事儿给我查清楚,好好的办好了,再来回我。如果你处理得不好,我就把你们一并撵出毓庆宫去,大家落个清静!”
    “还有,这件事我不想传到外头去,如果谁说出去了,我绝饶不了他!”
    胤礽盯着顾氏,顾氏听见这些话,心都凉透了,背上不住的冒冷汗,她从没见过太子爷这样生气的模样,她此刻,也只会点头应是了。
    同样的,她也知道,这件事若是传出去了,会对太子爷的名声有碍。但若是传到皇上耳朵里,恐怕为了保护太子的名声,她们这些知情的人会被一个个的处理掉。说到底,太子爷能让她来处置这件事,心里还是多少顾念着她的。
    胤礽本来极好的心情,都叫侍墨这个不要脸的给毁了!
    他连洗澡的心情都没了,看都不愿意再看众人一眼,直接拂袖出了屋子。
    出去之时德柱迎上来,胤礽一脚就踹了过去,恨声道:“叫你在门口看着,你是死人吗?还让侍墨这臭丫头溜进来了!你自己去内务府领罚去吧,但是你要是敢说出此事一个字来,我就叫你死无葬身之地!听见了没有?!”
    “奴才知罪!太子爷您放心,就是打死奴才,奴才也不会说的!”
    德柱自知失职,胤礽既然发了话,他也不敢耽搁,趁夜就去了内务府领罚去了。德柱心里也恨侍墨,他不过是抽空儿去方便了一下,哪知侍墨这个贱蹄子就瞅着空儿进去了,做这等下作的事情,还害得他受罚。
    胤礽回到屋中,只觉得怒意难消,遇见这种事就像是吞吃了个苍蝇一般叫人恶心!
    本来想好好洗个澡,哪知道侍墨这个脑子抽风的,竟躲在屋中趁他进来蓄意勾/引他!
    胤礽生气不为别的,他素日待她们不薄,也是可怜她们为奴为婢不容易,却没想到,这在她们眼里,倒成了性子和软好欺负了!
    这等丑事,若是传扬出去,还不知道会被人编排成什么样子,他的日子本就不好过了,这些贱/人,偏还给他添乱!
    他的毓庆宫里,容不得心思不正,心眼太多的人。
    如今,是该借着这件事清理清理了。
    也总该叫她们知道,这毓庆宫里是谁在做主。

☆、第76章

顾氏问完了话,战战兢兢的来跟胤礽复命。
    “回太子爷,奴才都已问清楚了,”顾氏道,“侍墨是受小人挑拨,再加上对扫琴心存嫉妒,所以才会做出这等丑事来的。”
    胤礽走后,她带着扫琴审问侍墨,侍墨一行哭一行说,说她觉得不甘心,说她嫉妒扫琴能伺候太子爷,她自己明明也是太子爷的贴身宫女,她明明也喜欢太子爷,为何不能服侍太子爷,被这样的心理折磨日久,她就想出了这样一个法子来,太子爷不主动要她,那她就自荐枕席,她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同扫琴一样,在太子爷心中占据一席之地。
    侍墨的话很多,但多半不中听,顾氏没敢都说出来,若是全都说出来,胤礽听了势必又要生气。
    “受小人挑拨?”胤礽挑眉,问道,“是谁胆子这样大?”
    “回太子爷,就是皇上赐下的那三位宫女,”顾氏道,“自从扫琴伺候了太子爷后,那三位就住在扫琴屋对面,就整天对扫琴明嘲暗讽的,日日都说些不中听的话。据侍墨说,最先开始挑拨她们姐妹关系的,也是这三位。她说,若不是听了这三位的话,她也不会做出这等事情来的。”
    顾氏心中其实也不喜这三个宫女,没出今夜这件事之前,这三个宫女在毓庆宫也不消停,因她们是皇上赐下的人,顾氏并没有给她们派差事,她原本想着,太子爷哪日回心转意了,或者还会要这三位去伺候,因此只好吃好喝的养在宫里,结果这三位倒是真把自个儿当主子了,成日到处挑拨是非,折腾得毓庆宫里乌烟瘴气的。
    再加之胤礽素日里并不插手宫务,顾氏又见这三位虽闹腾了些,却并没有闹腾到胤礽跟前去,也就并没有才去什么措施,不过是是不是弹压一番就罢了,毕竟她只是胤礽的奶娘,在身份上,还真不好过多插手胤礽的房里事,何况,这三位的身份也有些不尴不尬的,在胤礽没有明确意见之前,她还真不能对她们出手。
    如今出了这样的事,顾氏觉得自己也有责任;另一方面,她倒也觉得这是件好事,这三位挑拨出这样的事情来,太子爷正可以借着这件事处置了她们。
    “照她这么说,她就觉得自己一点儿责任就没有吗?若是她没有邪心,旁人再怎么挑拨,她也不会生出这等心思来!”
    胤礽道,“如今事儿都清楚了,奶娘打算怎么处置呢?”
    今儿要是没有这一出,他还不知道毓庆宫原来已经被那三位折腾得如此乌烟瘴气了。
    胤礽面无表情的盯着顾氏沉思,他原先只想着把整个毓庆宫交给顾氏打理应当是万无一失的,但现今看来嘛,自他有了女人之后,这个做法就已经不那么恰当了。
    太子奶娘的身份固然可以压制那些宫女太监们,但遇见这三位身份略微有些特殊,仗着是康熙赐下的身份,又兼他床伴的身份,以顾氏这样的身份,要想弹压她们似乎就有些不便了。说到底,顾氏到底也是个奴才罢了。
    而他要兼顾课业,做太子本就够辛苦的了,他不想回宫之后还要费神处理这些琐事,很显然,以顾氏如今的身份,已经很难再替他打理好这个毓庆宫了,她需要有人来帮助她,或者说,这个毓庆宫需要一个主理内政的女主人了。
    顾氏答道:“回太子爷,奴才想好了,侍墨罚入辛者库为奴,至于那三位——”
    不等顾氏说完,胤礽便道:“那三位也一并罚入辛者库为奴,终身监禁,四个人都不许放出宫去。你去告诉辛者库的管事,就说我的话,这四人必须严加看管,不许她们与宫中任何人有任何往来。奶娘,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顾氏忙道:“奴才明白!”
    胤礽又冷道:“趁着这个功夫,奶娘也该把毓庆宫梳理一遍了。我不希望再出现这样的事情。奶娘,你该知道的,大阿哥的奶娘是早就不管事了的,若是你不顶用,我只能禀告皇阿玛,让你回家养老去了。”
    顾氏心头一跳,这还是胤礽第一次说这样的话,她忙道:“太子爷放心,奴才一定会好好梳理一遍的!先前都是奴才疏忽了,还请太子爷宽宥,奴才绝不敢再懈怠了!”
    “奶娘,今时不同往日,毓庆宫里所有人的都应该谨守自己的本分,你也是一样。今夜德柱失职,我已打发他去内务府领板子去了,本来,奶娘你也是要一并受罚的,但念及你我之间的情分,这一次就罢了,往后,我不希望再出现这样的事,”
    胤礽道,“另外,嗣后我所有贴身的事宜,都不需要扫琴打理了,全部移交给德柱就好,往后跟进跟出的,只叫德柱在我跟前服侍,别人一概不许插手。扫琴还是这毓庆宫里的大宫女,跟奶娘一道管着那些宫女太监吧。我的事情,就不需要她贴身伺候了。再者,告诉扫琴,侍墨已跟她没有任何瓜葛,她也不许私自去瞧侍墨,否则的话,我也一并撵出宫去,不会再用她了。至于她的住处,就还住在原处吧,那三位留下的屋子先空着,往后自然有用得上的人住进去!”
    胤礽吩咐完了,便摆摆手让顾氏出去了。
    这件事倒并未在宫里掀起多大的波澜,毕竟对外所使用的理由,便是侍墨和那三位宫女打碎了毓庆宫的摆设才被罚入辛者库为奴的,但是在康熙那里,这样的理由显然不足以取信他,而他想要知道真/相也并不困难,何况,胤礽也自认没有能力瞒得住康熙。
    这日,胤礽在康熙跟前背诵完前一天的课目,康熙便开了口:“你以这样的理由罚宫女入辛者库为奴,会让外臣诟病的,他们会说你残暴不仁,容不得宫女犯错。”
    “阿玛,儿子想过这些,但是不论儿子以什么样的理由罚她们入辛者库,外间必定都有话说,何况,犯了错的人就该受罚,为什么反倒要说儿子残暴不仁?反正不管儿子怎么做,外间都有话说,儿子倒不如不理会的好,”
    胤礽笑道,“何况,此间内情,阿玛是心知肚明的,旁人再怎么说,终究是些风言风语罢了,只要阿玛相信儿子,不相信那些诟病儿子的话,儿子就心满意足了。”
    身为大清皇太子,本就是个扎眼的位置,岂会无人诟病?
    他做得好也有人说,做得不好也有人说,倒不如顺应自己的本心去做好了。对他来说,清除了隐藏在身边的祸害,这才是最重要的。何况,风言风语的流传,是因有事发生,倘或这时有另外一件事情发生,抢走了那些嚼舌根人的注意力,自然他们也就不议论这些事儿了。
    若叫他活在人家的口舌上,日日为人家的风言风语所掣肘,那这日子真是不必过下去了。
    康熙笑道:“这话倒是,凭他们如何说,朕总是信你的。”
    “阿玛,儿子听说,今年还要选秀女进宫的,是么?”胤礽问道。
    康熙点点头道:“按规矩来说,今年确实是该选秀了。前几日皇贵妃还与朕说起这件事来。眼瞧着三阿哥也差不多到了年纪了,是该提早预备着。朕已令皇贵妃和荣妃预备着了,不过这回也不同你上回一样,上回与你和大阿哥年纪相仿的秀女来了许多,这回就不扩大规模了,只要上回略拔尖的秀女进宫给皇贵妃和荣妃瞧瞧就是了。正常年纪的秀女们,还是照着原来的规矩选秀就是了。”
    “儿子听说,阿玛给大阿哥定下的两位侧福晋今年就能进宫,儿子想问问,阿玛给儿子定下的两位侧福晋今年能进宫么?”
    一听这话,康熙便望着胤礽笑起来道:“怎么着,你就这么等不及了?”
    胤礽顿了顿,才道:“阿玛,儿子不是等不及了。儿子只是想着,儿子宫中没有个人管着,终归是不好、奶娘好是好,可她的身份也顾不过来,何况,她又不是主子,对那些宫女太监们到底没有震慑力。儿子课业繁忙,也没空管宫务。儿子想,若是侧福晋能提前进宫来替儿子管着毓庆宫的事,那像前几日那样的事就不会再发生了。”
    康熙一听也觉得胤礽说的很有道理:“你说的这个,朕倒是没有想到。不过说来也是,你宫里确实需要一个主理内政的女主人了,顾氏只是你的奶娘,小时候替你管着倒还可用,如今你大了,再替你管着终究不成体统。”
    康熙沉吟半刻,道:“那就依了你吧。朕替你做主,今年就把你的两个侧福晋接进宫里来。到时候你安排谁管着内政也由你自己,朕不理会这个。”
    胤礽大喜:“多谢皇阿玛!”
    康熙应了他的请求,他也算是了了一桩心事了。
    这年冬天,又是一场大雪后,胤礽接到了石氏的第十二封回信。
    他一人独坐屋中,展开信笺一瞧,里头有一小株梅花,梅香隐隐扑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