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历史]大清太子爷-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倒大霉了!”
    在明珠看来,就算是胤禔当真惹怒了太子,太子也不会当场发作的,胤禔必定是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一下子戳中了太子的怒点,太子这才没忍住就上手打了人。明珠不得不多想一层,要是太子的怒点跟皇上的怒点是一样的话,那就算胤禔被打得比现在还惨,只怕皇上也不会站在胤禔这一边的,恐怕还会在闻听此事之后越发厌恶胤禔。
    “我不是看着皇阿玛不动声色,阖宫上下都没人出头搭理太子嘛,我又想着,这些事儿原是我额娘给我操办的,太子他又没得额娘教他,也没处知道这些事儿去,我不就好心好意给他解释一下子嘛!”
    胤禔不以为然的说道,继而又撇嘴抱怨道,“我知道,不管怎么样,皇阿玛总是偏心的!太子说什么,皇阿玛都肯信他,我说什么都是错,做什么都是错!每次不管有理没理,还总是我倒霉!这回胤礽他都上手打我了,皇阿玛要是再偏心,那我可真是没法子说理了!”
    明珠不管胤禔后头的唠叨抱怨,只皱眉问道:“你跟太子说话时,是不是也提到仁孝皇后早逝的事儿了?”
    “那当然咯!”胤禔还不懂得问题的严重性,不以为意的道,“我总得要说清楚我去找太子的缘由嘛!仁孝皇后早逝,太子没有额娘教养,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呀!这事实摆在这里,难道还不许人说么?叔姥爷,你不会认为太子就为了这么一句话就怒到打我吧?”
    明珠的脸色很难看:“大阿哥,你说你叫我说你什么好呢?这个话并非不能提,但你也得分清楚跟谁说不能跟谁说呀!你这不是当面揭了太子的疮疤么?你当面辱他没有额娘教养,他听了这话,还能不恨你?”
    明珠知道,这事儿已没有转圜的余地了。没听大阿哥具体说事之前,他还想着替大阿哥修饰一下措辞,现在听罢,他就知道,连说辞都不必修饰了,大阿哥的这件事,根本就不能捅到皇上的眼皮子底下去,不然,大阿哥是定要倒霉的。
    “大阿哥,你得听我一句劝,这个亏这口气,你就自个儿咽下去吧!你也不是不知道,皇上素来对仁孝皇后情深意重,这后宫里,只怕谁也是比不上她的!你这样说话辱及了太子,听在皇上耳朵里,那就等于连仁孝皇后一并辱及了!你想,那皇上能高兴么?本来这事儿你就不占理,这会儿又语及仁孝皇后的不是,还惹得太子大怒,我看哪,皇上肯定是要生你的气的,就更别说替你去责骂太子了!”
    “真有这么严重?”胤禔死活不肯信,他郁闷道,“叔姥爷,我也是皇阿玛的儿子啊!我被打了,难道还不能求一个公道么?”
    明珠默默的看着胤禔,心想,大阿哥实在愚顽,找一个偏心的阿玛怎么能主持公道呢?何况,这事儿本就是大阿哥胤祺的,在皇上本就宠爱太子的情形下,大阿哥这纯属自己惹祸上身,若还不懂收敛,非要自己挖坑自己跳的话,他纵使有心想拦,也是拦不住的。
    这些明面上的道理,大阿哥偏偏不懂。
    而他又不愿说这样直白的话来点醒大阿哥,也不过只是心里想想罢了。
    但该劝的话,他也还是要劝的:“大阿哥,前年朱方旦的事儿完了,我事后就劝过你,不要再动对付太子的心思。至少,不要在皇上爱重太子的时候对太子动这样的心思。你就算动作再多,也难撼动太子的地位,反而还在皇上面前坏了自个儿的形象。你也该学着韬光养晦,等上个几年再动手,眼下当真不是时候。我这些话,已是说过好些回了,可你偏偏不肯听!”
    “你对太子动手也就罢了,偏偏计策又不甚高明,还回回把自己给折进去了!每回栽了跟头,我痛劝过你,惠妃娘娘也替你善后过,你每回也是痛定思痛,保证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可你怎么就是忍不住呢?非要好了伤疤忘了疼,又要去招惹太子去!”
    “大阿哥,你听我一句劝,这就折返回去吧,不要面见皇上了!你且回去将养几日,也好安安心,这脸上的伤啊,对谁也不要提起是太子打的,只说是你自个儿不小心摔的。惠妃娘娘若是问起,你也这么说。大阿哥,这日子还长着呢,何必跟太子争这一时的长短呢?眼瞧着索额图又得势了,你还是同我一样,暂且先歇歇心吧!这事儿,还是要从长计议。”
    明珠这一番话,胤禔根本听不进去,他年轻气盛,看不惯明珠这等忍气吞声的模样,当下怒道:“叔姥爷您要歇就歇!我是歇不住的!我今儿不争,来日被胤礽压在头上,我还拿什么跟他争呀!您也不用拦着我,我自己做的事自己承担,横竖不会连累您和我额娘了,有什么错,在皇阿玛跟前,我都自己一并承担了就是了!”
    言罢,胤禔直奔乾清宫而去,他是打定了主意要去康熙跟前告状了。
    明珠望着大阿哥的背影摇头叹气,这样脾气粗莽的人,怎可堪当大任?他是不喜太子将来承继皇位,一心一意的想要斗索额图斗太子,可是,他本心里,也并不想扶持这样的人登上太子之位啊!
    何况,大阿哥资质平庸,秉性愚顽,乃是皇上深知的。就算再选太子,皇上也断不会属意大阿哥的。偏偏大阿哥自己还看不清这一点,竟还心存妄想,以为他斗垮了二阿哥胤礽,这太子之位就是他的囊中之物了。
    明珠想来想去,还是沉了沉心,眼下思虑这些,到底为时过早,为今之计,还是从长计议方为上上之策。他眼前最要紧的事儿,还是这个索额图,而并非太子。

☆、第67章

康熙刚和大臣们议完政,用完了点心正预备着歇会儿,然后心里正寻思要把胤礽找来背书给他听时,就听见梁九功说大阿哥求见。
    “他不是散学时才来请过安么?怎么又来了?”
    梁九功道:“奴才瞧着,大阿哥像是真有事的样子。大阿哥的神色不大好,手上袖子上都有血迹,鼻子也又青又紫,像是跟人打了架似的。”
    “打架?”康熙皱眉,“他这是又给朕惹事了吧?”
    敢打阿哥的人这宫里就没几个,康熙懒得琢磨,只吩咐梁九功道,“让他进来吧。”
    即使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康熙在看到胤禔时心里还是吃了一惊,面上却未动神色,只问道:“胤禔,你这是怎么了?”
    “皇阿玛,您要给儿子做主啊!”
    胤禔一见了康熙,这心里的委屈就止不住的往外奔腾,红着眼睛扑到康熙跟前跪下,“皇阿玛,儿子好心好意去教太子,太子却不识好人心,反而打了我!还请皇阿玛为我做主!”
    他絮絮叨叨的把方才发生的事情添油加醋的给康熙说了一遍,把主要责任全都推到了胤礽的身上,他自己的失言反倒是一个字没提,口口声声也只说是胤礽目无长兄,还动手打了他。
    康熙累了一日,这会儿听见胤禔这些话只觉得头疼,他抬了抬手,止住了胤禔的话,盯着他的鼻头看了半晌,问道:“你说,这是胤礽打的?”
    见胤禔点头,康熙又问道:“那你为什么又要去招惹他呢?他跟谁亲近不跟谁亲近,跟你有什么关系,用得着你插手么?”
    胤禔撇嘴郁闷道:“那就算是儿子多管闲事,那太子用得着动手么!儿子本来也是一番好意嘛,他不听也就罢了,干嘛要打儿子呢!”
    “胤禔,你知道,朕不听一面之词,你说的这些话,朕不可全信,你要朕为你主持公道,朕也得听听太子的说法,这样才称得上是公道,不是么?”
    康熙吩咐梁九功道,“你去毓庆宫,把太子带来,就说朕有话问他。”
    言罢,才对着胤禔道,“太子素性不是那等粗暴之人,他打你必有因由,既然你说自己受了委屈,那想来也不怕跟太子在朕面前对峙的,等他来了,朕会替你明白的问问他为什么要打你,若他真是对你不敬重目无长兄,朕自当罚他。”
    胤禔这会儿倒是想起明珠的告诫来了,隐隐觉得不好,但偏偏又不肯服输,到底不能相信自己挨了打还要吃亏,于是给康熙磕了个头,含泪写了康熙,梗着脖子等着胤礽过来与他对峙。
    胤礽来至康熙跟前,他一看胤禔侍立在康熙旁边,心里也就明白多半了。
    来的路上,梁九功派去请他的人也已经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他知道了,他这会儿心里平静得很,事实上,他打了胤禔之后,心里就一直很平静,这会儿即使胤禔先告了状,他依旧淡定得很。
    “儿子给皇阿玛请安。”
    康熙叫了起,打量了胤礽两眼,见胤礽没受伤,便知晓胤禔没有还手打回去,这才问道:“胤禔说你打了他?”
    胤礽面色淡定:“是。”
    康熙又问道:“那你为何要打他?你该知道,皇子阿哥之间,是不能动手的。你身为太子,更不能对自己的兄弟动粗。若真有口角,可来寻朕,岂可自己私下解决?”
    胤礽默然半晌,这回,他已不打算将内情隐忍不言了,他看了胤禔一眼,这才开口道:“皇阿玛容禀,当时因为大哥说的那些话实在太难听,儿子实在是忍不住了才动手的。本来,儿子并不打算计较这些的,但是因为大哥话中辱及儿子去世的额娘,身为人子,实在无法忍受这样的话,一时怒极,儿子才动了手。”
    胤礽直挺挺的跪下,对着康熙道,“不论原因为何,儿子动手终究有错,但请皇阿玛责罚。但儿子还是要说一句,儿子不觉自己有错,亦不后悔。”
    他那一拳下去,就知道必有打下去要承受的代价。但是为了教训胤禔,他豁出去了,若真有什么责罚,他也就一力承当了。
    康熙一听便知胤礽话中有话,又不肯错冤了胤礽,便道:“先不说责罚的事儿,你继续把话说清楚,胤禔他怎么辱及你额娘了?”
    “是,”胤礽道,“先时大哥来寻我,说我不宠幸宫女是没人为我张罗,说我是因额娘早逝之故,以至于没有人教养,才得了如今这步田地。他说既然我没人教,他就看在我们同是兄弟的份上,好心来教一教我。其实,大哥辱及额娘已不是第一回了,我之前忍着不肯说,是怕坏了大家的颜面,总不是好事。但如今事已至此,我也不愿再替大哥瞒着了。”
    “六年前,我往阿哥所去瞧四阿哥,出来的时候遇见了德妃娘娘。那会儿德妃娘娘还没有封号,只是皇阿玛的庶妃,按宫中规矩,是不能进阿哥所看望四阿哥的。那时德妃娘娘欲要我带她进去,我以宫中无此规矩拒绝了她,哪知那话被大哥听在耳里。大哥反而讽刺我说是我不懂人间情义,皆因为我额娘早逝,没有额娘在身边教养,是以不懂这世上还有母子情深这话,而后,大哥就不顾宫中规矩,带着德妃娘娘去瞧四阿哥了。”
    胤礽一字一句的道,“皇阿玛,既然大哥要求一个公道,那我也就顾不得维护他的脸面了,他话中辱及我额娘,辱及皇阿玛的皇后,这个罪难道不该罚吗?我也并非要追究往事,当时阿哥所前嬷嬷奶娘们俱在,皇阿玛着人一问便知。此事我也不想牵累旁人,既然大哥要分证个明白,那我也就只好把话都说清楚了!”
    康熙听得胤礽这一番话,早就把脸沉了下来,转头就看向梁九功,梁九功忙躬身道:“奴才明白。皇上放心,奴才这就去查。”
    康熙的意思,是要梁九功去阿哥所查访,看看胤礽所说是否属实。
    梁九功查了回来的结果,自然是胤礽所说的情况皆属实的。胤禔当日所说的那些话虽隐晦,可在场的人都不是傻子,这些嬷嬷奶娘们在宫中浸淫几年了,怎么可能听不出他的言下之意?听见梁九功来查问,俱都一五一十的说了。
    这些嬷嬷们,倒还因此查问意外报了当初惠妃避重就轻故意罚了她们月例银钱的仇了。
    康熙自然是怒不可遏的,胤禔不但讽刺胤礽,竟还辱及了他的赫舍里,这一怒,自是非同小可:“你身为皇子,却资质庸碌,愚顽不堪!对朕不忠不孝,对仁孝皇后不敬不重,还口出秽言辱及仁孝皇后,对太子不睦不爱,简直是孝悌皆无!可见你在上书房这几年,学的圣贤之言儒家经典都学到狗肚子里去了!”
    “来人,把张英、徐元梦等人给朕带到乾清宫来!他们身为皇子师,不懂得匡扶皇子言行举止,更不指正皇子思想,致使大阿哥口出恶言,实难忍受,令内监重重责打以示惩戒!”
    在康熙看来,胤禔言行可恶,是早已遭了他的反感的,但更为可恶的是成日里在上书房教胤禔读书的老师,胤禔这几年学问长进人品却没有丝毫长进,这都是师傅们的过错,皆是师傅们渎职所致!
    上书房的师傅们则该打该罚!这一回惩戒后,也好叫他们往后更加用心,匡扶好皇子阿哥们。
    康熙觉得,皇子阿哥们还年轻,分不清是非黑白,他们犯错,皆是师傅们不对,是师傅们没有教好。倘或师傅教好了,皇子阿哥们都是人中龙凤,怎会犯错?
    但为了给皇子阿哥们一个教训,康熙又做了一个决定,他吩咐梁九功道:“再令宫中四岁以上的适龄阿哥,自胤祐以上,都要到乾清宫来观刑,朕要让他们看清楚,倘或他们不学好,师傅就要受罚!”
    胤禔自胤礽说了那些话之后,就吓得背心冷汗直冒,生怕又得康熙一顿大骂,正自紧张间,果见康熙发了脾气,可这脾气却不是冲着他来的,而是冲着他书房里的师傅们去的,胤禔于康熙雷霆之怒间逃过一劫,心里总算是缓过来了。
    康熙要打他的师傅们,不是打他,这就好这就好。胤禔暗叹,可见叔姥爷也有说话不准的时候,叔姥爷说他这一告状就要倒大霉,结果怎么样,他没有倒霉,他书房里的师傅们倒了血霉了!
    他有种劫后余生的庆幸感,心里头还有点小高兴,略得意的望了胤礽一眼,心道,二弟,瞧见没?我纵使辱及你额娘,皇阿玛也是舍不得罚我的!可见,皇阿玛还是很疼我这个儿子的啊……
    胤禔却不知,早在胤礽说出他曾辱及赫舍里之时,他就已经与皇位彻底的无缘了。

☆、第68章

胤禔的这点小得意压根没看在胤礽眼里,胤礽这会儿更关心的是康熙方才说的那些话。
    他听见康熙说出要责打上书房里的师傅们的话时,简直惊呆了!
    康熙这是何意?大阿哥犯错,不责罚大阿哥,竟要打上书房的师傅们,这是要师傅们代大阿哥受过吗?
    才说了不会后悔把旧事说出来,胤礽心里头却已不禁有些后悔了,他本意是要把这些话说给康熙听了,好叫康熙彻底的厌恶了胤禔,却没想到康熙确实厌恶了胤禔,却偏又要责打张英等人。
    他因要泄与胤禔之间的私愤,却自愧连累了张英等人。
    偏偏,他还不能开口替张英等人求情。
    梁九功派去的人办事效率极高,很快就把张英、徐元梦等人带到了乾清宫来。
    胤祐之上年岁超过四岁的阿哥们,也都一一到了乾清宫前。
    责打张英、徐元梦等上书房师傅的架势就这么摆开了,胤禔被责成去观刑,自然也与胤祐等阿哥们站成一排,屋中就只剩下胤礽和康熙二人了。
    康熙负手站在殿中,遥遥望着庭院里摆开的架势,面沉似水,他是指望着这一趟打下去,胤禔从此往后能学乖些。
    胤礽站在康熙身侧,也望着庭院里的被绑到条凳上的张英等人,听着那板子打在肉上头的声音,还有张英等人的痛呼声,心里的滋味着实是不好受的。
    张英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比不得徐元梦等人尚只有三十多岁年轻,几板子下去,张英已经是面色惨然了,胤礽垂眸,到底是不忍再看下去了。
    望着康熙那丝毫不为此所动的神色,胤礽不由得想起他从师那一日,康熙刁难汤斌、耿介、达哈塔三人的情形来,在康熙眼里,这些满汉臣子不过都是他的奴才,他们在他眼里是没有尊严的,甚至在必要的时候,他们都可以为了他的皇子而受过,甚至还认为皇子的过错是这些师傅们教之不善而造成的。
    这样的论调,简直可笑至极。
    而胤礽一边在心里鄙视康熙的教育理念,又一边在心里默默叹息,难怪汤斌要他以皇上之心为心,因为在这样的一个时代,皇权就是至高无上的存在。
    而他要做的,就是无条件的服从皇权的统治。他身为太子,要无条件的服从康熙的任何旨意;可他骨子里,却分明流淌着现代人的独立自强,这两种相矛盾的特质造成了他矛盾的心情矛盾的处境,明明决定好了要融合的,却总是忘了自己的身份。
    胤礽盯着眼前的这一切,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讽刺,这一切都在讽刺他的渺小无知,讽刺他的不知好歹。
    也在提醒着他,若非他不肯屈就于康熙定下的规矩,这一切根本就不会发生。
    张英等人虽非因他而受过,但此事却是因他而起的。
    “朕责打张英等人,是因为大阿哥有错,但这并不代表,你就没有错处。”
    康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