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历史]大清太子爷-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容易有了空闲,就瞒着皇贵妃悄悄去了德妃那里。谁知在门口时,就听见里头德妃在跟她的大宫女感叹,说小格格福薄的话,宫女自然是要安慰的。这安慰之后,就又说起胤祚来。
    纳喇氏道:“德妃娘娘又说幸而有胤祚在,否则她都不知道怎么活下去了,这个坎儿只怕挨不过去。过后,又在宫女的劝说下振了精神,说是要好好将养身子,到时候再生个小阿哥出来陪胤祚阿哥。”
    纳喇氏还清清楚楚的记得那大宫女附和德妃的话,说德妃圣宠优渥,再有孕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儿。只是这琐碎的话,她也没有复述出来,只将事情从简略了说的。
    纳喇氏抬头看了胤礽怀里的胤禛一眼,才又低声道:“德妃娘娘当时叹气,说咱们阿哥到底是给了皇贵妃的,她只有生恩,却没有亲自抚养过哪怕一天,说咱们阿哥将来肯定跟胤祚阿哥不是一条心了,这会儿小时候瞧着感情还好,等长大了估摸着也就不能指望了,还是得再生个小阿哥来陪着胤祚阿哥才好……德妃娘娘还说,也幸而咱们阿哥现在年纪小,还肯听她的话带着胤祚阿哥来太子爷这里,若是大些,她只怕是没法子去哄咱们阿哥听她的话了……”
    纳喇氏说的心酸,眼眶也有些红红的。
    她是自胤禛一出生就照顾胤禛的人,虽说她与胤禛有主仆之别,但是在她心里,几乎是把胤禛当亲儿子一般疼爱,照顾着长了这么大的。胤禛自懂事之后心里的委屈她也都是瞧的清清楚楚的。
    胤禛阿哥的生母是德妃娘娘,偏偏在娘娘生胤禛阿哥的时候还是庶妃,没有资格抚养阿哥,所以胤禛阿哥被皇上给了皇贵妃养着。母子之情生生被隔断,胤禛阿哥只能管皇贵妃叫额娘,这心里能好受么?
    胤禛阿哥再敬重皇贵妃,在他心里,也依旧是把德妃娘娘当做他的额娘看待的。也只有纳喇氏才知道,自己的小主子并不是天生就这般性子敏感,多思多想的。他是没有办法。德妃娘娘不护着他,他又怕皇贵妃会有亲子不要他,纳喇氏心酸,明明是皇上亲生的小阿哥,却还过得这般小心翼翼的,真是艰难。
    胤禛阿哥就这样委曲求全,只敢把自己对生母依恋之情埋在心底里的感情,竟还是被德妃娘娘给伤害了。
    纳喇氏说这些话时,胤礽能明显的感觉到胤禛的小身子在他怀里一下一下的颤抖,他低声一叹,挥挥手让纳喇氏退下了。他已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也不必再让纳喇氏细说了。恐怕让纳喇氏再说下去,就会对胤禛加深刺激了。
    “如果德妃娘娘真是不要你了,她就不会在你刚出生的时候,不顾规矩非要去阿哥所瞧你了。”
    胤礽一点一点的给胤禛擦眼泪,“你如今养在皇贵妃那里,你是管皇贵妃叫额娘的。你将来就是再激动再生气再伤心,你也不能脱口而出唤德妃娘娘为额娘了。我也知道你心里还想着德妃娘娘,但是你只能在心里叫,不能宣之于口。这一点,你心里是明白的。”
    胤禛的眼泪怎么擦也擦不完,他还是哭,却听胤礽的话改了口:“太子哥哥,德妃娘娘为什么这样想我?我……我明明很喜欢胤祚的,他是我的亲弟弟呀,我、我分明对他们这么好,对德妃娘娘好,对胤祚也好……德妃娘娘去瞧我,我怎么不知道呢?”
    “你那时候刚出生没几个月,怎么可能知道?”
    胤礽失笑,胤禛的眼泪擦不尽,他干脆放弃了,心里只想着,胤禛还小,果然爱恨也简单,对于复杂的心思的定义也只是好与不好,他想了想,才答道,“胤禛啊,你要知道,人是会变的,即使她曾经爱你如生命,但是时间久了,或许因为一些事情的发生而改变;又或者,她把原本放在你身上的这份爱分了大部分给了别人。何况,也不是你对别人好,别人就会对你好的。”
    胤礽把当初德妃不顾规矩也要冲进阿哥所见胤禛的事儿说给胤禛听了,他想,或许胤禛知道这些,他心里会好受些。
    哪知胤禛听了,关注的重点却不在这上头,他瞪着眼睛问胤礽:“太子哥哥,你为什么不帮德妃娘娘去看我?”
    胤礽一笑,没有瞒胤禛:“因为我当时怕麻烦,再说我也不想破坏宫里的规矩。德妃娘娘当时的身份,还不够资格去看你。”
    胤禛眨眨眼,眼泪还在眼眶里打转,他就对当时的情况下了定义:“那么大哥领着德妃娘娘进去看我了?那这样看来,还是大哥对我好。”
    “恩恩,对对,大阿哥对你好,大阿哥对你好。”
    胤礽懒得跟胤禛分析当时的情况,也懒得跟胤禛说人心,这么小的孩子,跟他解释了他也听不懂,他随便敷衍点头附和了胤禛的话。
    胤禛却明显不肯放过他:“太子哥哥,其实你本来并不是很喜欢我,是不是?”
    胤礽一愣,问胤禛:“你为什么这样问?”
    他有表现的那么明显吗?
    胤禛不哭了,谈话点到了他能掌控的地方,他的注意力就被分散了,他瞪着清亮的眼睛望着胤礽道:“因为我去年每回来毓庆宫,太子哥哥你都很少跟我说话,你总是跟三哥说话,而且你们每回说的话我都听不懂,你要我读的书我也看不懂,我也很少能跟你们说上话,所以我知道太子哥哥你不喜欢我,但是你每回还是请我来了,我也知道,那是因为我不爱说话,我不吵你们,你们就爱请我来。”
    胤礽听了这一大段话哭笑不得,原来胤禛是这么推理出来的。
    “……其实,太子哥哥,我本来也不怎么喜欢你,我本来很怕你的。但是我发现你跟三哥说话的时候很温柔,你还会对着他笑,我就挺羡慕三哥的,你从来也没对我那样笑过。我就有偷偷问三哥怎么做到的。三哥跟我说,因为你喜欢念书好懂得多的人。我听了三哥的话,我就央求三哥教我念书,三哥对我好,他教我念书写字。后来我就发现,自从我学问长进后,太子哥哥你也开始爱和我说话了,”
    胤禛望着胤礽,眼眸清澈透亮,“我现在觉得,太子哥哥对我,不再像从前那么冷淡了。”
    别看他年纪小,就因为他心思敏感,能察觉到接触的人的情绪变化,不在亲母身边长大的经历,让他拥有了察言观色的技能。所以他刚来毓庆宫时,就敏感的察觉到太子不喜欢他,反而比较喜欢他三哥胤祉。
    他来毓庆宫,先是迫于皇贵妃的压力不得不来,后来,他渐渐喜欢上在毓庆宫里舒服自在的气氛,在毓庆宫里待着,拿着看不懂的天书,他可以整整发呆一两个时辰都没人管,充分的享受到了自由安静的自我空间。再后来,他慢慢留意到三哥和太子之间的交流,他意识到自己融入不进去,太子看胤祉的眼神温和中有赞赏,看着他的眼神里只有温和和客气。
    胤禛心里不平衡了,再这样蹉跎下去,他会不会被逐出毓庆宫啊?
    太子那样冷淡一个人,又那样得皇阿玛的喜欢,学问又好,在他眼里,太子就是一个神存在。但是他再傻也知道,太子如果不喜欢他,而他在毓庆宫里读书偏偏又无长进的话,那么他在宫里的日子就不好过了,皇阿玛那里交代不过去,皇贵妃那里也说不过去,于是,基于种种原因,胤禛决定奋起努力,如果太子是因为他不勤学努力而不喜他的话,那他就要改变太子的这一印象!
    然而,就是这样为了复杂原因的努力,在毓庆宫里将近一年的学习和相处,让胤禛发现了自己对太子产生了非同寻常的依赖。这是对父兄的依赖,他把崇敬给了皇阿玛,把对兄长的依赖给了太子。这种依赖,是他在大阿哥那里找不到的,也是根本不可能给予大阿哥的。
    所以,他才会在德妃娘娘那里遭受到挫折之后,头一个就想到来太子这里哭诉。他当时就一个念头,只有找太子才是最安全的。
    而他也是在来了之后才发现,原来素来严肃寡淡的太子,也可以这么温柔。
    胤禛想到这里,忽而心情又低落了,眼里涌出悲伤来:“太子哥哥,你说得对。原来人真的是会变的。”

☆、第44章

胤礽微微一笑,摸着胤禛的头笑道:“哪有人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变化人都会变,或变好或变坏,这是人之常情。”
    胤禛垂眼,情绪依然低落,却没有再哭,只是闷闷的问道:“太子哥哥,你说我应该怎么办呢?”
    胤礽抬起胤禛的下巴,望进他的眼睛里:“胤禛哪,你心里其实知道该怎么做吧?还需要来问我么?”
    “我就是不知道我的想法对不对啊……”
    胤禛被胤礽一语说中心事,闷了半晌,才低声道,“其实我还是想对德妃娘娘和胤祚好……毕竟,德妃娘娘是…是我的生母,胤祚是我的亲弟弟,不管他们怎么样对我,我觉得我还是应该对他们好的。如果德妃娘娘希望我听她的话,那我就听她的话好了。至少这样,等我长大了,她也不会失望,也可以证明是她想错了!”
    胤礽一叹,他就知道胤禛是这样的想法,不过他现在什么也不愿说更不能说,只点点头笑道:“其实我觉得这样很好啊,你就照着你的想法去做好了,不必想太多。”
    言罢,又意味深长的看着胤禛,嘱咐他道:“胤禛哪,有一点我还是要提醒你的,将来不管结果如何,德妃娘娘会不会以你期望的方式对待你,我都希望你不要忘了自己原本的初心。你要明白你心里是爱他们的,不管这爱能不能得到回应,你将来都不能怨天尤人,恨命运待你不公。”
    胤礽这话对于胤禛来说太过深奥,他不解的看了胤礽半晌,才似懂非懂的点点头道:“哦,我记住了,太子哥哥。”
    胤礽望着胤禛红红的眼睛,又问他:“你这个样子回去,只怕瞒不过皇贵妃,你来的路上,有谁知道你哭了?还有谁瞧见你去了德妃娘娘那里的?”
    胤禛偷听德妃娘娘那几句话,又哭哭啼啼跑来找他的这件事,还是不要让人察觉的好,否则又是一番节外生枝。
    若是叫皇贵妃或者德妃知道了,那可就不好收场了。万一被康熙知道这些话,恐怕德妃会因此而受罚,这对于胤禛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恐怕德妃心里会因此而怨恨胤禛,弄不好,德妃甚至会误以为胤禛是皇贵妃派过去故意偷听她墙角的,那状况就不好了。
    “那我就说我在路上摔了,”
    胤禛想起后事,也觉得自己有些鲁莽了,“我出来的时辰很早,路上没有什么人,德妃娘娘那儿,好像也没有人看见的。太子哥哥,不如,我在你这儿待到掌灯再回去,好不好?那样一来,眼睛上的痕迹也消了,就不用解释啦!”
    “若说是路上摔了,皇贵妃少不得又要训斥你的奶娘,何苦又牵累她呢?”
    胤礽想了想,叫了顾氏进来吩咐道:“你去皇贵妃那里说一声,就说晨起胤禛就来了我这儿,我看他读书用功,就不送他回去了,要留他在毓庆宫至晚间再回去。然后你再吩咐人去蒸两个鸡蛋来,要带壳蒸,不要剥开了。蒸好了就拿过来,我有用处。”
    顾氏应了声就去了,胤礽这才回头对胤禛道:“一会儿你也嘱咐你奶娘,照着我的说辞说,可不要漏了马脚。否则我是帮不上你的了。还有,你得嘱咐你奶娘,这事儿可千万不可说出去了,不然可就难保全她了。你就在我这儿待着,等你眼睛消肿了再回去吧。”
    胤禛见胤礽这样肯帮他,心里也高兴起来,他是小孩子,主意定了以后,情绪来得快也去得快,自己又去摸索胤礽书架上的书,一行还笑嘻嘻的道:“太子哥哥,我不饿,你要她们煮鸡蛋做什么?你早膳没吃饱么?”
    胤礽瞟了胤禛拿的那本书一眼,又低头继续在墨水里摆弄他放干了的毛笔:“鸡蛋不是给你吃的,是给你消肿用的。”
    胤禛瞪大了眼睛:“鸡蛋还可以用来消肿吗?”
    很快的,胤禛就见识到了鸡蛋是如何用来消肿的了。
    胤礽示意顾氏将鸡蛋壳剥掉,然后等鸡蛋能入手不那么烫时,他才拿了一个在手里,示意胤禛坐过来,然后示意胤禛闭眼睛,才把鸡蛋放在胤禛的眼睛上轻轻地揉。
    胤禛没经过这事儿,鸡蛋敷在眼皮上时他吓得一哆嗦,鸡蛋又有点烫,他随即觉得眼皮上一烫,顿时跳起来:“太子哥哥,烫死我了!”
    胤礽拿着鸡蛋茫然:“很烫吗?”
    从前母亲就是这样给他消肿的啊……
    顾氏在一旁失笑道:“太子爷,您把鸡蛋给奴才吧!这事儿您做不好,还是让奴才来做吧!”
    言罢,顾氏就把胤礽手里的鸡蛋拿过来了,等了一会儿,才让胤禛又坐下,在胤禛的要求下再三保证不会烫着他了,胤禛才肯让顾氏拿鸡蛋给他消肿。
    胤礽在旁边盯着顾氏的动作发怔,他在反思,难道他现在已经腐化堕落到连给人用鸡蛋消肿都做不好了吗?
    鸡蛋的消肿效果是神奇而迅速的,胤禛摸着自己不红不肿的眼睛,开开心心的到胤礽跟前显摆:“太子哥哥你快看,我的眼睛不肿了!”
    胤礽自己都是一堆事,哪有功夫理会他,一边埋头继续写大字一边点头道:“恩恩,对对,不肿了不肿了。”
    许是因为方才兄弟两个的交心,胤礽对胤禛态度上的转变,让胤禛发现了太子原来也不是那么的只可远观不可亵玩,于是他在胤礽面前就比往常活泼多了,胤礽如此敷衍他,他心中不满了,嘟着嘴巴道:“太子哥哥你都不看我,哪有这么敷衍人的?”
    胤礽无奈,只得抬头看了胤禛一眼,刚要说话,顾氏却进来了:“太子爷,三阿哥来了。”
    胤祉已满五岁,入了书房念书了,这排行也就续上了。宫里上下,如今都称呼他为三阿哥。
    胤禛闻言奇道:“三哥这会儿应该跟大阿哥在书房里上课,怎么到毓庆宫来了?”
    胤礽虽没出声,但心里也是有了这么个疑问。
    等胤祉进来,胤礽还来不及发文,胤禛就问道:“三哥,你从书房里偷跑出来,不怕张大人发现了告诉给皇阿玛吗?”
    胤祉入书房念书后,康熙指派其汉文师傅为张英,也就是张廷玉之父。
    “皇阿玛派人来将张大人喊去玉泉山了,张大人来不及交代一声就跟着侍卫们走了,我就出来了一会儿,不会叫他发现的,”
    胤祉现在无暇顾及那些琐事,他是有很重要的事儿来寻胤礽的,与胤禛解释了两句之后,他就望着胤礽道,“太子哥哥,你看看这本书。”
    胤祉一行说一行从怀中掏出一本折得皱皱巴巴的书出来递给胤礽,然后急切的望着胤礽,等着看他的反应。
    胤礽也不知胤祉闹得究竟是哪一出,接过胤祉递过来的书一瞧,就见封皮上写着《中质秘书》,他皱眉,他从没看过这本书,当下便翻开这书看了几页,看过之后,脸色慢慢的沉了下来。
    胤礽拿着书问胤祉:“这书你哪来的?”
    胤祉道:“昌全阿哥悄悄给我的。他说这是一本好书,还说写这本书的人曾经救过他的性命呢。但是,如今这书被禁了,外头已然是找不到了。昌全阿哥说,他知道我喜欢看书,就拿来叫我开开眼。”
    “我瞧着这本书所写之言论好奇特,真真是闻所未闻的,我都看了好几天了。这不,趁着皇阿玛和张大人都不在,我就拿来给太子哥哥看一看。昌全阿哥说了,这书千万不能被皇阿玛看见,也不能被皇阿玛知道,否则我会被皇阿玛训斥的!昌全阿哥说,宫里头是绝不许看这样的书的。”
    胤祉腼腆一笑,这也是奇书兄弟共赏嘛。太子哥哥平日里对他那么好,他要是有什么稀奇玩意儿,是一定要拿给太子哥哥分享一下的。
    “昌全阿哥给你的?”
    胤礽知道昌全,康熙怕大阿哥一个人在书房里读书孤单,就把裕亲王福全所生之第一子昌全弄进宫里来了,两个堂兄弟年岁相差不大,正好每日在一块儿作伴读书。这位裕亲王府的大阿哥昌全,跟胤禔的关系那是非常好的。
    胤祉是今年才入的上书房,按说跟昌全也没有多大的交情,这昌全好端端的,干嘛要把一本□□给胤祉看呢?
    看着胤祉亮晶晶的眼睛,胤礽心里不得不怀疑昌全的用心了,昌全给胤祉看□□,还千叮咛万嘱咐,不让胤祉告诉了旁人,也不让康熙知道,难不成就没告诉胤祉,也不能告诉太子吗?胤礽转念一想,又去翻那书页,也许,昌全是嘱咐过胤祉的,但胤祉听不听那就是胤祉的自由了。
    胤礽默默的想,胤祉是个无书不欢的性子。遇见了好书,势必是要同人分享的。他不能找康熙,又不能找别人,依着自己对他的了解,胤祉自然就只有来找自己了,胤礽盯着里头的那些字句揣测,这个昌全不会算计的就是这个吧?
    皇子阿哥确实不许看□□,但就算看了被康熙发现了,又能如何呢?最多得一顿训斥罢了。胤祉还小,康熙也不会舍得狠狠的骂他的,何况又是不知者不罪,昌全又何必这样吓他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