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历史]大清太子爷-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拜佛就是太皇太后随口扯的理由罢了,你不用在意。一会儿啊,你别害羞,喜欢哪个就直接跟我说。”
    说什么?什么意思?胤礽有些懵,趁着他发愣的功夫,他已经被仁宪太后带到了后堂,他四下环顾了一下,后殿哪有什么佛像,又见宫女们给他和仁宪太后各设了座,然后在他们面前放置了一座屏风,从屏风里,可以清清楚楚的看见外头发生的事。
    孝庄和仁宪太后在搞什么鬼?胤礽皱眉,也不知道怎么的,忽而就想起昨日顾氏说起胤禔时那促狭的笑来了。
    胤礽忽而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转头就问仁宪太后:“祖母,您不是要我在这里同您一起相看秀女的吧?”
    “是啊,”仁宪太后笑眯眯的望着他,见他一脸的诧异,忙道,“怎么?你不知道这事儿,你的奶娘顾氏没同你说吗?”
    胤礽黑线,他这会儿已经全都想起来了,顾氏昨天下午在他屋里磨磨蹭蹭的不走,估计就是想说这事儿来着,他当时还以为顾氏那欲言又止的样子是想说胤禔的八卦,现在想来,顾氏应当是想说这件事了。可是他当时急着要整理自己的字,压根没想到顾氏要说的是这么重要的事,他直接就把顾氏给打发出去了。
    “罢了,没说就没说吧,这会儿你知道了也是一样的,”
    仁宪太后看胤礽一副迷茫模样,笑道,“我听说,昨儿在惠嫔那里,惠嫔也是这样见那几个秀女的。大阿哥在屏风后头瞧,也就瞧中了惠嫔给他挑的那两个,所以咱们今天也这样让你挑。皇上张罗着给大阿哥选侧福晋,又让惠嫔给大阿哥屋里放人,到底也没忘记你。说你虽然年纪还没到,但还是要提早预备着,人先让你看了,你瞧着满意了,将来再赐给你,免得你将来不喜欢。”
    仁宪太后又凑近胤礽,低声笑道:“听说这一届秀女拔尖者不少,模样出挑的也多,大阿哥也没把好的全挑走,皇上给你选的那几个听说就很不错,你瞧,皇上最疼的还是你!等一下啊,你可得好好瞧瞧!”

☆、第38章

胤礽听仁宪太后这样笑,又这样说话,只觉得一阵脑仁疼,忍不住道:“祖母,不是说历次的选秀,这秀女的年纪不得低于十三岁么?给大阿哥选这样年岁的秀女也就罢了,难不成给我选的也是十三岁的秀女?”
    他才七岁,真的要选个比他大六岁的侧福晋吗?
    仁宪太后听见胤礽这样说,当即笑道:“皇上怎么可能给你选年纪比你大这么多的秀女呢?自然是要年纪相仿才好的。所以啊,这次为了给你和大阿哥选秀女,已经将参选秀女的条件放宽了,只要是年满八岁以上的八旗秀女均可参选。不过啊,明着是为大阿哥选人,但是为你选人这件事,并没有大张旗鼓的张扬,只是要先看看再说,皇上啊,对你选侧福晋的事儿,还是很慎重的。”
    胤礽走到屏风跟前仔细瞧了瞧,发现这屏风确实是别有玄机的。里侧的人站在屏风后能很清晰的看见外头的情形或者人事,但外头的人却看不清屏风后的物事,取而代之的则是一副牡丹花开的图。
    胤礽转身回去坐好,问仁宪太后道:“今儿会过来的是哪几家的秀女?”
    仁宪太后听他问了这话,当即一笑,她本来还担心胤礽年纪还小,会对这方面的事情不感兴趣的,没想到胤礽还是主动问了这话。
    她对着胤礽会心一笑,答道:“给你选人,不同于给大阿哥选人。你身份特殊,留给你做侧福晋的人也就不能草率,今儿挑的这三家都是镶黄旗下的。一家是轻车都尉舒尔德库家的李佳雁桃,一家是云骑尉雷克达家的李佳从安,还有一家是一等侍卫林六戈家的林敏宁。”
    “这三个人,其实前几日我和太皇太后就已经见过了。三个人模样性格都各有千秋,虽说年纪还小,但一看那三人模样就知道,长大了也必定是个美人。其中,尤以这个李佳从安最为出众。”
    胤礽倒是不关心这个,只问道:“她们知道被请来太皇太后这里,是要被我相看吗?”
    仁宪太后笑了:“这怎么能让她们知道呢?都是姑娘家,这种事儿也是不该听的。不过,皇上应当已给过这三家暗示了,这三家当知道被挑进宫是为了给阿哥们选秀的事儿。如今大阿哥那边的人选定了,想也知道接下来还要选,那就是给太子选人的。这几家秀女的家里人大概也给自家姑娘透过口风了,这事儿也就是大家心知肚明的,却不可在嘴上说就是了。”
    胤礽抬眸,看向外头,仁宪太后所说的三位秀女已经走进来了,胤礽没细看,先问道:“祖母,那如果我有看不中的,皇阿玛就真的不会将她指给我吗?”
    仁宪太后点点头道:“当然,你若是不喜欢,皇上也不会硬塞给你的。”
    胤礽这下放心了。他抬眼看向坐在那里的三个小姑娘。
    仁宪太后早先是跟孝庄一起见过这三个小姑娘的,她见胤礽的注意力放在了三个小姑娘的身上,便开始轻声给胤礽解说,这三个小姑娘分别是哪一家的并姓氏是什么。
    胤礽注意看了,那位云骑尉雷克达家的李佳从安确实是三个小姑娘里头模样最好看的,她有一双很灵动的大眼睛,含笑注视人的时候,那双大眼睛就像会说话一样。但同时,他也注意到,相比起旁边的李佳雁桃和林敏宁,这位李佳从安未必也太活泼了些,或者说是,太浮躁了一些。
    相比起李佳从安,李佳雁桃和林敏宁就沉静多了。她两个安静守礼,很是知进退的样子,并且也不显得寡淡死板,在孝庄问话的时候,她们照旧是很含笑得体应答的。
    仁宪太后在他旁边笑道:“你瞧,那个李佳从安是不是很伶俐?我看她模样也好,很是讨人喜欢的样子。太皇太后也是这样想的。不过上回见过之后,太皇太后说她有些活泼过头了,整个人显得很浮躁。但我看她还好,年轻姑娘家,太死气沉沉的也不好。这样伶俐服侍在身边,我反而觉得是好的。”
    胤礽依旧注视着李佳从安,他敏感的觉得,这个李佳从安有些奇怪,她坐在那里,手脚都规规矩矩的放着,仪态也很得体,可她年纪尚幼,还并不懂得很好的掩饰自己的情绪,因为在她的伶俐之中,还传达着一种焦灼的信息。他能够从她的眼底,敏锐的看出她有着迫切想离开此地的心思。
    胤礽有些疑惑,这个才八岁的李佳从安,能有什么样的心事困扰她呢?难道,是她并不想做自己的侧福晋?
    胤礽默默想着自己的心事,但他的目光却一直没有从李佳从安身上收回来,此时,正看到孝庄对着李佳从安一笑,然后孝庄和颜悦色的对李佳从安道:“他们说,你诗词歌赋皆通,还能自己作词呢,是个小才女,怎么样,今日肯不肯做一首来给咱们听听?”
    李佳从安听了孝庄这话倒是不怯场,默默酝酿了半晌,然后站起来诵了一首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孝庄听罢,忍不住叫了一声好,望着李佳从安的面容越发笑容可掬起来:“这词儿不错,难怪他们说你是个才女,真是不枉你才女的美名了。我看你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胸襟眼界,着实是不容易啊。你阿玛是个会养女儿的。”
    李佳从安似是有些腼腆的笑了一下:“我信口胡编的。当不起太皇太后如此赞誉。”
    满座的人都为李佳从安的才情所倾倒,就连仁宪太后这不懂汉文化的人都情不自禁的被词中意境所吸引。听了李佳从安这首词,仁宪太后越发觉得,只有这个充满才情的小姑娘跟好学的胤礽最为般配了。
    胤礽惊的一口茶几乎没喷出来,这首词是李佳从安写的吗?!
    这明明是毛/泽/东那首大名鼎鼎的《沁园春雪》啊!
    胤礽阴沉着脸盯着坐在那里的李佳从安,他现在知道为什么李佳从安看起来这么不对劲了!
    如果他判断的没有错的话,李佳从安也是穿越过来的。仔细想一想,也并不是没有这样的可能,他都穿越成胤礽了,又为什么不可能有其他人再穿越过来呢?也只有现代穿越过来的人,才会知道这首词。不然,没有办法解释这种巧合的。
    而正因为李佳从安是穿越而来的,她应该熟知这段历史,就算她不知道康熙朝详尽的历史,她也应当知道,康熙所立之太子胤礽在将来是终会被废掉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李佳从安有想要离开这里的迫切心情了!
    胤礽作出大胆猜想,李佳从安知道她作为太子侧福晋的备选不能不参加这次的选秀,也知道她一旦拒绝是个什么后果,这不仅会危害她自己,更会危害她的家族,所以,她来了;但同时,她也知道太子的命运不好,所以她不愿意做太子的侧福晋,她不希望被太子选上,所以她急切的想走。
    可是,她既然不想做太子的侧福晋,又为何要在孝庄面前背诵这么一首词呢?这首词若是不知道出处的,分明是一首很有才情的词,她难道就不怕被太子看中了吗?
    胤礽盯着李佳从安,心里却没有丝毫遇到故知的喜悦,他在想,如果是真正的太子,看到才貌俱全的李佳从安,应当会毫不犹豫的将其纳为侧福晋吧?
    可是,真正的胤礽早就死了,他穿越而来,他就是这个时代的变数,而李佳从安的出现是另一个变数,两个变数凑在一起,会对他的未来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他自己很难想象得到。
    李佳从安的出现,带给胤礽的冲击太大。以至于李佳雁桃和林敏宁在他心里完全没有留下太大的印象。
    当孝庄和仁宪太后笑眯眯的望着他,问他的意见时,他才隐约想起,那位李佳雁桃好像一直都很沉静的样子,而那位林敏宁,全程话都不多,看得出她很紧张,还很容易脸红。
    胤礽心里做了决定,他压下自己所有的情绪,望着孝庄和仁宪太后沉稳道:“太皇太后,祖母,我只不要那位李佳从安。其余的,单凭太皇太后、祖母及皇阿玛定夺。”
    他有决心不重蹈历史上胤礽的覆辙,他也确信自己不会走上胤礽的老路。而对于李佳从安这个不知底细的变数,他决定还是不要接收的好。她知道历史,谁会知道她嫁过来之后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
    她既然不愿意嫁过来做侧福晋,那就随她好了。
    自己虽然有决心不重蹈覆辙,但是作为太子,往后的人生祸福难料,他也不想拖累李佳从安。既然难得穿越一回,就让李佳从安好好过她自己的日子好了。他们两个穿越者,各不相扰才是上佳之策。

☆、第39章

对于胤礽的决定,孝庄和仁宪太后都表示很惊讶,孝庄先开了口:“胤礽哪,你皇阿玛替你挑的这三个秀女各有千秋,其中这个李佳从安是尤为出众的。我、太后、还有你皇阿玛都觉得她很好。今日你自己也看到了,她容貌出众,又有才学,哪一点不配给你当侧福晋呢?李佳从安小时候就负有才名,能出口成章,今日那词你也听到了,可谓是字字珠玑,她也不算是浪得虚名。”
    “你自幼勤学苦读,我觉得,李佳从安跟着你,是最合适不过了。”
    仁宪太后对于胤礽的决定也是理解不能,但她毕竟全程坐在胤礽旁边,对他的反应也是看在眼里的,为了尊重胤礽的意愿,她没有如孝庄那样开口劝说,而是很婉转的道:“胤礽哪,其实李佳氏自幼就负有才名,被叫了小才女这么些年,她多半是有些恃才傲物的,你若不喜她太过张扬,等她嫁过来后你好好教她就是了,其实,很不必为了这一点而不要她的。”
    胤礽没奈何,只得道:“太皇太后、祖母,我当真对她喜欢不起来,就算她美若天仙也好,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他已经明确表达了他的意向,如果孝庄等人还非要把李佳从安塞给他,那他也只有从命了。
    孝庄听了这话倒是一怔,这还是胤礽自出生以来头一回这么明确的表达他的喜恶,从前诸多事,胤礽都没有什么明确的态度,只听从她和皇帝的安排,倒是少有这样直接表达不喜此安排的时候。
    胤礽不要李佳从安,孝庄觉得可惜,却也不强求,只一怔之后就笑道:“罢了,你不喜欢,要你纳为侧福晋也是为难你。我会与你皇阿玛说的,只定下李佳雁桃和林敏宁就好。”
    孝庄心里转念一想,倒也觉得胤礽不要李佳从安也未必是可惜的。这个李佳从安自小就在八旗中太出名了,知道她的人不少,这样张扬不知收敛的女子,可能并不适合做皇太子的侧福晋。或者让她安安分分的做个皇子侧福晋就好。
    相看秀女结束,胤礽奉皇太后回宁寿宫去,一路上他都不怎么开口说话,倒是看见从宁寿宫中奔出来的大白时,才勾唇笑起来。
    仁宪太后看着跟大白玩得正欢的胤礽,笑道:“一路都看你板着脸不说话,我本来还担心的,心里还想着回来该怎么与你说,结果瞧你见到大白笑了,你啊,平日里老成持重,其实还是个孩子心性。”
    胤礽抱着大白,一行揉搓它的毛,一行笑道:“大白不比人,它心思单纯,见了我高兴就是真高兴。我见了它自然也是要高兴的。”
    “怎么?你还在想方才相看秀女的事儿?”
    仁宪太后道,“你就是心思太重了,既然太皇太后都答应你了,不把那个李佳从安给你,你又何必再放在心上呢?”
    仁宪太后就是弄不懂,胤礽一行说不要这个李佳从安,一行又分明在心里惦记着这个李佳从安,既然不要,又何必要惦记呢?既然惦记,又为何不要呢?仁宪太后发现,她越来越弄不懂这个孙子的心思了。
    胤礽一笑:“祖母,这事儿不像你想的那样,不是我不要李佳从安,是她并不想给我做侧福晋,我不过是成全她的心思罢了。”
    胤礽这话,仁宪太后就更琢磨不透了,她只是笑:“你别哄我,这八旗里,难道还有不想做皇太子侧福晋的秀女吗?”
    胤礽心里苦笑,别人他不知道,但这个李佳从安,一定是不想的。
    从宁寿宫回了毓庆宫,胤礽顾不上写字,直接叫了顾氏过来,方才去慈宁宫时,顾氏倒是没有陪着他去。
    顾氏见胤礽一直盯着她看却不说话,自个儿倒是先开了口:“太子爷,您别这么看着我,我昨天本来是预备要告诉您的,但好几次话到嘴边都不是时候,后来——”
    胤礽挥挥手打断了顾氏的话,他没有要计较这个意思,他心里想的是另外一件事,他正要吩咐顾氏去做的事:“奶娘,皇阿玛给我定下的三家秀女,你知道是哪三家的,是么?”
    顾氏点点头:“这个我确实是知道的。”
    “那就好,”胤礽道,“你帮我去查一下云骑尉雷克达家的李佳从安,她从小到现在所有奇怪的事情我都要知道,据说她从小就被称为才女,只要是她作出来的诗词,我也都要知道。奶娘,你得记着,这件事不能惊动雷克达家的人,也不能让皇阿玛的人知道,最好你们能秘密行事,越少人知道越好。你明白么?”
    胤礽刚回毓庆宫,顾氏还不知胤礽选人的情形,听了这话,便问道:“太子爷是瞧中了这位雷大人家的李佳姑娘了?”
    “不是,”胤礽摇头,“我没有选她,我跟太皇太后还有皇太后都说了,除了她,余下的两个都可以,我只不要她。”
    胤礽话音刚落,他就瞧见了顾氏惊讶的神情:“您没选她?”
    关于这位李佳从安的传言,顾氏是知道的,她本来以为,李佳氏是必会中选的,哪知道太子爷竟然没有选她?紧接着,顾氏就有了疑问:“您没选她,怎么又吩咐我去查她呢?”
    胤礽不欲跟顾氏解释太多,只道:“我自有我的道理,你无须知道太多,你只管查到我要的东西就是了。”
    顾氏素来知道胤礽所行必有其用意,也只好将心头疑问搁下,点头应了,心里只在盘算,该如何做好太子爷吩咐的事情。
    ——
    李佳从安从宫中回来后,便一言不发的把自己锁在屋中,谁来也不肯见。
    家里人见她这样,心里越发着急,雷克达之嫡妻舒舒觉罗氏就站在门外,隔着门对着里头喊:“女儿啊,你都回来老半天了,你倒是说句话呀?你这样闷声不吭的,究竟是怎么了呀?”
    舒舒觉罗氏心里总觉得不好,犹疑半晌,又低声问道:“从安,你该不会是在太皇太后跟前失仪了吧?你是不是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啊?”
    雷克达今日请假,没有去当值,他就是等着女儿回来好第一时间知道个结果的,哪知李佳从安一回来就把自己关起来,嫡妻怎么问都不张口,他心里着急,忍不住也跟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