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历史]大清太子爷-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昏黑暗光,空气中弥漫着酸臭和腐朽的气味,闻多了便令人头晕,在这样的灰败景象之中,胤礽三人的到来就像是一道亮光,太过引人注目了些。即便他们尽量的朴素低调,但这不合时宜的马车和那站在一旁围观的态度,仍旧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许多人瞧着胤礽身上的那华贵衣衫和他身后远远站着的兵丁,都在暗自猜测他究竟是谁家贵公子,又来这里做些什么。
    差役们倒是不敢妄动,他们是认得的,马车虽普通,但护卫马车的是护军八旗的人,这表明这位衣饰华贵的小公子不是皇亲便是宗室子弟,他们得罪不起,干脆就不予理会,只专心做着手头上的事情了。
    胤禔也跟着下了车,他这三天都一直窝在帐篷里没出去过,宫里的惨象没有见到多少,乍然看见这种景象,心里头害怕得很,甚至腿肚子都在发抖发软,他长到七岁,也还没见过死人,更何况一下子见到这么多死人呢!
    可他不愿意表现出来,一步一步踩实了走到胤礽跟前,正巧听见他念叨了一句:“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啊。”
    胤禔的心一抖,跟着问道:“瘟、瘟疫吗?”
    他大着胆子又瞧了一眼,才道:“若是及时防治,我想不至于这么遭吧?不是说皇阿玛已经下了谕旨,命户部速议救灾事宜吗?只要等银子拨下来,不就没事了吗?”
    “你看这像救灾的样子吗?”
    胤礽转头看了胤禔一眼,往前扬了扬下巴道,“瞧见那些死人没有?如今天气热,多耽搁一天,发疫病的几率就增加一分。这是死人能带来的事儿,还有活人的事儿!时气不好,若是有人病了,也是发疫病的根源。这还没有谈到救灾的事儿,大哥,你是知道的,救灾如救火,皇阿玛确实是发了谕旨要户部从速议定,但是这谕旨是这两日到的,户部就算再快,能在明日就议好吗?官样文章,做起来恐怕是没完没了,层层批准,还要皇阿玛的谕旨朱批准了才可行。若是等这银子拨下来,只怕到时候这疫情也发了!”
    “救灾不就是这么个章程吗?”
    胤禔被空气里的酸臭哄的头晕,以手捂鼻道,“谁敢提着脑袋擅自做主不奉旨行事啊?就是他们等不起,也得等。再说了,官府慢些,但下头也不是没有办法啊,赈济粥厂和仕宦缙绅不是也可以自救嘛!”
    胤礽想说的并不是这些,也并不想跟胤禔讨论官场是非,他有更重要的事情想说,也是他此行出来的目的,见胤禔似乎有些顶不住这味道了,他便叹息一声,才轻声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确实不能只依靠官府,也不能只靠着他们自救。其实我想,咱们身家性命无碍,又是皇子阿哥,倒是有义务为他们尽一点心力。就是皇阿玛知道了,也会夸我们爱民如子的。只是不知道大哥肯不肯跟我做?”
    胤禔没听过这话,哂笑一声:“你这词儿倒是新鲜。你说说吧,想怎么尽心力?”
    他知道胤礽拉他出来必有所图,就一直等着胤礽开口,他本来不管这闲事,横竖有大学士有户部,他一个未成年的阿哥,跟着凑什么热闹?但胤礽有一句话说动了他,若是皇阿玛晓得他也为灾民尽了心,必然是会夸奖的。而他,想要这份夸奖。
    胤礽要尽心,他应了,而且还要比胤礽更尽心,这样才是正理。
    胤礽笑了笑,道:“我想和大哥联名在宫里发起一次捐助,所得之物皆捐给这些灾民。宫里上下人等,不管什么人只要出于自愿都可以捐,也不拘衣物、首饰、银子。只要是有用处的东西,都行。而后由内务府造册登记,再出来发放给灾民。大哥以为如何?”
    “等皇阿玛回来,这册子自然是要呈给皇阿玛看的,到时候论功行赏,也是皇阿玛做主。”
    “你跟我联名?”
    胤禔摇了摇头,“这样不好。虽说你是太子,我是大阿哥,但这宫里毕竟是皇阿玛嫔妃所居之所,恐怕能应咱们请的人不多。依我说,应是二弟你提出倡议,并且首当其捐,然后由三位代理宫务的娘娘们联名,由我亲自督办,这样方才符合规矩。二弟你说呢?”
    这样天大的好事,能在皇阿玛跟前扬名的机会,胤禔不肯跟胤礽分享。此事若是他跟胤礽搀和,只怕他太子的光芒会掩盖掉自己。是以胤禔一口否决了胤礽的话。
    他也不怕胤礽恼,胤礽没有额娘在后宫支撑,纵使他跟太后亲些,但太后是个不管事的,在后宫里也是独木难支。胤礽若是缺了他,也办不成这事。胤礽要是独自承办此事,他在后宫没有根基,后宫里只怕没几个人听他的。
    而他胤禔就不一样了,是皇长子大阿哥,他额娘惠嫔娘娘现主理宫务,在宫里多年了,根基也深,只要她肯点头,这又是积德行善的事儿,宜嫔与荣嫔也不会反对。那此事才是大有可行的。所以这回,他是非要抢个大头,扬名的人,只能是他和他额娘。
    胤礽想都未想,当即点头道:“大哥说的是,就照大哥说的办!”
    他不要那些虚名,他本来就是一心想帮这些灾民的,既然胤禔应下了,他自然不会跟胤禔去争。

☆、第18章

兄弟两个议定了,自然是事不宜迟,当下转身就预备回宫去准备,哪知一转身,倒瞧见仁宪太后悄没声息的站在二人身后。
    胤礽还好,胤禔倒是被吓了一大跳,好半晌才回过神来。
    仁宪太后看了胤礽一会儿,才说了一句话:“太子这主意,是个好主意。”
    嗣后一直到回宫,仁宪太后都没有再开口。
    直到回了自个儿的地方,胤禔去惠嫔那里商议此事,帐篷里只剩下仁宪太后与胤礽时,她才再度开口:“这是个好主意,你为什么把这主意拱手让给大阿哥?你若是能办成了,你皇阿玛会高兴的。眼下你给了他,那就成了他的主意了,到时候有了功劳,岂不也都是他的?”
    胤礽笑笑:“祖母,我不在乎那个。只要能实实在在的帮到百姓。就算作大阿哥的主意,又能怎么样呢?何况,他说的也没有错,这事儿本来就该三位娘娘联名,若是我来做,那就是越俎代庖了。”
    胤礽见事儿已落定了一半,心里也就放松了些,这才注意到往日见了他就欢腾的大白今日倒是不见了踪影,于是开口问仁宪太后:“祖母,怎么这几日都没瞧见大白?”
    仁宪太后神色一黯:“那日从宁寿宫逃出来,它伤着腿儿了,我叫小达子在清静的地方照顾它,等它养好了,再让它回来。”
    “小达子伶俐,定能照顾好大白的。祖母不要太过忧心,大白还小,就是伤了骨头,也是还能长好的,”
    胤礽听说大白受伤,心中甚不好过,但也不愿再增添仁宪太后的伤感,便笑着安慰了几句,便告辞回他那边去,“大阿哥找惠嫔商议去了,我也要回我那里去,让他们清点出来可以捐助的东西。祖母这里也可以清点一下,等祖母弄好了,可以派人送去我那里,到时候再一并造册登记,好早日送出去。”
    仁宪太后点点头:“这是正经事,你去忙着吧。”
    此时惠嫔那里,胤禔一回来连水都没顾得上喝几口,就扯着惠嫔商议此事。
    惠嫔这一日在外头忙得头晕目眩,回来听见胤禔的小太监说他跟着太子出宫去了,这心里早憋了一肚子气,恼胤禔太过胡闹。见今看胤禔回来后连休息都顾不上,就扯着自己说了这许多的话,瞧胤禔那眉眼间兴奋的样子,惠嫔只觉得心累。
    “捐助?你拿什么捐助?”
    惠嫔毫不留情的指斥道,“我只听说过外头打仗要银子是以节俭宫内开支的,没听说过外头遭了灾还要宫里捐助的!你当宫里是什么地方,救济善堂吗?”
    惠嫔用食指狠狠点了点胤禔的额头,恼道,“你能让我省点心吗?我这在宫里跟宜嫔、荣嫔忙得连喝水的功夫都没有!你不说帮我也就罢了,一回来你又给我整了这一出来,你想干什么?怎么太子不过一句话一个念头,你就这么上赶着去帮衬?太子要想做,你让他自己做去,你又去出什么风头!”
    地震三天,地动山摇,胤禔就吓得在她这里躲了三天。她心疼儿子,想着儿子这么躲着也好,眼不见为净。却万万没想到太子几句话就把胤禔给拖出宫去了,她这一日在宫里都见了不少死人,宫外情形更糟,胤禔见了死人能不害怕?
    惠嫔又气又恼又心疼,心里觉得,这馊主意是儿子给吓糊涂了才会应下的。
    “太子说了,不拘什么都好,这是咱们为百姓尽的一份心!”
    胤禔也恼,恼他额娘不给他建功立业的机会,“太子说了这都是要造册登记的,等皇阿玛回来是要给皇阿玛看的。额娘,皇阿玛爱民如子,如果他知道这事儿是你和我牵头做的,他会高兴的!这宫里头,总不能什么好事儿都让太子出风头吧?”
    胤禔皱着鼻子嘟囔,“太子得皇阿玛恩宠,事事强压我一头!要是这事儿我再不尽点心,皇阿玛迟早会觉得我这个皇长子比不上太子的!”
    惠嫔听了这话微微冷笑:“他也不是事事强压你,你是皇长子,就是这个,他也越不过你去。再者说了,他到底是没有额娘在身边的。就算有皇太后,那也是个不管事的,帮不上他什么。”
    “那您还不帮我!”胤禔不满,额娘这话分明向着他,却不肯应他的请!
    惠嫔一叹,盯着胤禔的脸想了半晌,到底还是点头应了:“罢了罢了,这事儿虽听着不大好,但到底是行善积德的事,料想皇上不会不高兴的。不过,依你们先前所说,要宫里不拘什么人都自愿捐衣裳、首饰、金银,这是行不通的。若是真要捐助,还得依着我的规矩来才行,否则这事儿我是不管的了。”
    只要能做成此事,胤禔是怎么样都行的,当下点头道:“都听额娘的,都依额娘的!”
    “只是不知,额娘有什么规矩?”
    惠嫔道:“内廷之物,不能在外头流通。若是叫皇上知道内造之物叫你们给了外头的百姓,就是好事儿也叫你们给办砸了!一则,内造之物,百姓是不能用的,即使用了,那也是要杀头的,你们给出去,那是害了人家。二则,你们给这些东西出去,也帮不上人家什么忙,那些东西在咱们手里是金银器物,在人家手里是个死疙瘩,砸在手里不能流通又不能换钱还烫手,要来何用呢?”
    胤禔觉得惠嫔说的很有道理:“那依额娘的意思,要怎么办呢?”
    惠嫔微微一笑,道:“要赈济灾民,自然还是要银子和吃食啊!宫里上上下下,都是有月例银子可领的,吃食也好办,这些不过都是我一句话的事儿。不过我想着,若要秉承自愿,只怕没几个人肯出银子。毕竟宫里也难,不过却可放出风儿去,说这捐银子是要登记造册的,将来是要呈给皇上看的。等到论功行赏的时候,就照着这个册子来。这样一来,就不愁拿不到银子了!”
    “余下的,倒是可以按照你所说的那样去办。我与荣嫔、宜嫔经办,你承着督办的名声,具体事宜自然不需你操办的。太子那边,不管他送不送东西来,这事儿我也会给你办成的!不过,你出风头可以,却不能抢了太子的功劳,若是人前,你还是得说这主意是太子想出来的。毕竟他跟你说的时候,皇太后是在跟前听着的。”
    胤禔点点头:“额娘放心,这个我自然是晓得的。只要额娘办成了此事,便是主意不是我出的,这册子到了皇阿玛跟前,那也是我跟额娘的功劳最大,那就算是在皇阿玛跟前露脸了!”
    “那就成了,事不宜迟,这事儿得赶在户部拨银之前办成,我这就不耽搁了,我去找荣嫔和宜嫔商议去。”
    惠嫔喝了一盏茶,忙忙的就去寻荣嫔宜嫔二人去了。
    胤礽出宫没有带顾氏去,等胤礽回来,顾氏忙着急迎了上来,胤礽就着她的手喝尽茶盏中的温茶,而后将手抬到顾氏跟前道:“奶娘,我的手疼,该换药了。”
    这几日他的手伤愈合的很慢,方才回宫时,伤口钻心的疼痛,他这才想起,今日一忙,倒是忘记换药之事了。
    顾氏一听,来不及怨自己失责,忙唤了人送了药膏来,给胤礽的伤口换药:“太子爷的事儿可是办完了?”
    “没有,”胤礽摇了摇头,忍着疼对顾氏道,“奶娘,我的事儿才刚开始,不过下头的事儿就须得奶娘助我了。”
    他将他的打算与顾氏说了一遍,顾氏听完就摇头道:“太子爷,这不妥。要宫里人自愿捐物赈济灾民,这是不行的。大内之物,就是一针一线都不能流落到外头去。别说主子们的东西了,就是奴才们的东西,也不能送出去。这不合规矩不说,就算送了出去,外头的人也不敢轻用啊!”
    顾氏见胤礽拧着眉,又道,“若太子爷真想尽一份心力的话,只能送银子。老百姓过日子,靠的就是银子。家里的房子塌了,人死了,但只要有银子,就还能过活下去。有了银子,就什么都有了。”
    “纵是大阿哥去跟惠嫔娘娘商议,想必惠嫔娘娘也是这个话的。主子们的东西是不可轻动的,要想让宫女太监们捐衣是不可能的,捐点儿银钱当还是可以的。”
    胤礽垂眸细思,觉得顾氏的话倒是有几分道理,这不是现代,人没有贵贱之分。富人的东西捐出来,灾区人民当是可以用的。偏偏这封建社会规矩多,皇家的东西,灾民怎么能用?怎么敢用?
    他心里的一腔热望让顾氏这一番话给熄了不少,顾氏说捐银子,可他哪有银子?
    他原本还想的好好儿的,等回宫后,将他朴素些的旧衣都捐出来给百姓的孩子穿,如今看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虽是皇太子,可一应用物皆是去内务府支领,康熙对他也总有赏赐,但全是器物,从没有说赏赐他银子的。
    他的毓庆宫里陈设极有古风,样样都是价值□□的玩意儿,偏偏没有一样能用能卖,皆是内务府造册的东西,都是摆着好看的,那虽是他名下的东西,但还是那句话——不能轻动。
    若是实际论起来,他其实身无分文,哪有什么银钱啊!
    胤礽在心里大叹,这才叫有心无力呢!

☆、第19章

惠嫔很快就把这件事给张罗起来了。
    宜嫔、荣嫔听闻此事觉得甚好,余下的几个嫔自然也没有说不好的。叫众人心动的还是那捐助之后的册子,若是能在这册子上头留一笔,不管多少,叫皇上看了,总是她们的脸面荣耀。
    不过嫔位一年的份例只得二百两银子,她们就是想多捐也没有,这还有小半年的日子需要过活,惠嫔等人一咬牙都捐了五十两出来。底下的那些贵人、常在、答应,各自按着自己的份例三十两、二十两、十两的也都有捐助,但全都顾着规矩,并没有敢越过几个嫔的数目去。
    这事儿张罗起来也快,到了下午,顾氏就将着人抄录回来的两本册子带到了胤礽跟前:“太子爷,您看,这一册是宫里上下捐助的银钱,这一册是宫里上下捐助的吃食。”
    顾氏见胤礽只盯着录银钱册子的第一页瞧,第一页打头起就是仁宪太后,然后是几个嫔,顾氏怕胤礽看了那银钱数目会多想,遂轻声给他解惑道:“惠嫔娘娘等人是先捐的,奴才着人去抄录册子的时候,太后娘娘还没有拿东西出来。惠嫔娘娘不敢为了这事儿去宁寿宫扰了太后娘娘的清静,见奴才去了,就叫奴才领了这差事去宁寿宫太后娘娘处问一问。”
    “奴才到了太后娘娘那里,才知道太后娘娘也在犯愁。她知道宫里的东西不能流出去,要捐助也只能捐银子捐吃食,可她一年年例是二千两银子,本想多拿出来一些,但看几个嫔位上的娘娘皆是五十两,又怕自己多拿了,倒显得旁人小气似的,说出去也不大好听,若是少拿了又觉得不能帮到灾民。后来还是奴才提了,太后娘娘才做主拿了一百两银子出来,比后妃们多,却又不显得那么多,正正好。”
    顾氏将一包东西令扫琴放到胤礽跟前,又道:“太后娘娘捐了一百两,又让奴才带回来一百两,这一百两是她帮太子爷的。说这样才好看,也是她的一番心意。奴才就给带回来了。”
    胤礽已翻到了后头,看到后头还记着阿哥们的捐助,当下拧眉道:“大阿哥也捐了三十两?他哪里来的银钱?怎么胤祉也有十两?胤禛还有五两?我都没钱,他们哪来的银钱?”
    顾氏小心翼翼的看了胤礽一眼,才回道:“阿哥们是没有,但他们的额娘有啊。惠嫔娘娘已捐了五十两,实在是拿不出来了。大阿哥的三十两,是明相帮的。胤祉阿哥的十两是荣嫔娘娘给的。胤禛阿哥的五两是……是乌雅氏给的。她出了自个儿的,还要将胤禛阿哥的也出了,惠嫔娘娘不要,她硬是要给。娘娘也只得记下了。”
    胤礽眸光渐冷,他没想到的是,胤禔没钱,竟是明珠帮的三十两银子。这分明是内宫之事,如何又扯上明珠了?
    他只是想为百姓做一点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