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贾敏的逆袭-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太能了!这上面所绘是三罗的织机,织出的布会有些稀薄,咱们可以把它改成五罗的,甚至是七罗的,到时候……哈哈哈,这可是独一份儿!真正的独一份儿啊!”
  贾敏好笑的看着乔叔如获至宝的样子,也对这罗织机有了更大的信心。
  “乔叔一定要注意保密,要找个可靠的木匠师傅来制造这个罗织机。”
  乔叔听闻,郑重的道:“太太放心,这图纸老奴会当命来护着的!咱们绸缎庄有自己的木匠,也是咱们家的老人了,手艺自是没得说,为人也老实本分,是个信得过的人。”
  贾敏点头道:“那此事我就交给乔叔去办了,我就等着你的好消息啦!”
  “是!老奴一定会尽心的!织出布来了,给大爷做身新衣裳!”
  乔叔把两张图纸谨慎万分的收到自己的怀里,还用手轻轻抚了抚,笑眯眯的走出了林家老宅。
  林如海今日难得下衙早些,刚进屋就见贾敏笑眯眯的正在看账本。于是就调笑道:“今年的收益那么好吗?看敏儿笑的像只偷到了油的小老鼠!”
  贾敏撅着嘴嗔道:“你说谁小老鼠呢?人家这是想到了高兴的,心里高兴才笑的!”
  “那敏儿是想到了什么高兴事儿了?”
  贾敏看丫鬟们都很识趣儿的出了內室,就走到林如海身前,一边帮他更衣,一边低声道:“我从医仙收藏的那本《梓人遗制》中找到了罗织机的制造图,然后就把图纸给了乔叔!”
  “那罗织机的图纸管用吗?据说都已经失传近五百年了吧!”
  “嘿嘿!乔叔说了可以用,他让绸缎庄里的木匠给改动一下就更加好用了。你说,我着祥云绸缎庄今后有了这罗织机,岂不是要独霸织造业了吗?”
  “嗯!真没有看出来,林夫人还有这样的雄心壮志呢!”林如海笑着把贾敏搂入怀中。
  “不许取笑我!我这不是在努力的给孩子们挣家业呢吗?”贾敏用小手捶了一下林如海的胸口道。
  “好好好!夫人要挣家业,为夫怎会取笑你呢,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吗?”
  贾敏皱眉想了想,“暂时不用!一切都等罗织机造出来,能成功织出布来了再说!”
  “敏儿要心中要有个数,这罗织机一旦重现于世,会有很多人来打它的主意的!”
  “我已经想好了,等到一年之后,我会把这罗织机的图纸献给皇上,当然也要让皇上同意只有我的祥云绸缎庄才能使用罗织机。这件事,肯定需要夫君出面才能达成啦!”
  ”看来敏儿早就想好要如何做了!那为夫就勉为其难帮帮你吧!”林如海得意的对着贾敏一笑。
  贾敏再次捶了他一下,娇嗔的瞪着林如海,“你可千万别为难!大不了,我找父亲帮我!”
  “那怎么行,敏儿事是已经出嫁的姑娘了,哪能什么事儿都找岳父,岂不是让人小看了为夫?还是不要麻烦岳父他老人家了吧!”林如海讨好的对着贾敏眨眼睛。
  贾敏见他的样子极为好笑,就大笑着歪倒在了林如海的怀里,“好吧!就先看看夫君的能耐再说吧!”
  今年,贾敏和林如海到苏州的时候已近腊月,根本来不及给京城中的亲友准备年礼,贾敏就写了几封信,随着林如海的公文一起送去了京城。很快的已经到了年根底下,衙门里的公务也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林如海就和贾敏商量要去林家的族长府上拜访。


第一百四十四章 族长
  腊月二十六,林如海带着贾敏和长子林琅去林氏族长家中拜访。
  林家具体是何时在苏州定居的已经无证可考了,但是林氏在当地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很大的家族了。严格说起来,林如海他们这一支和苏州的这几支并没有血缘上的关系。林如海的祖上是商末时期被百姓尊称为“文曲星”的名臣比干。比干被纣王杀害后,其正妻陈氏怀着身孕逃入了山林之中,后来生下一子取名为泉。周灭了商后,周武王因泉生于林间,又感其父比干的坚贞不屈,就赐以林姓,也就是林如海这一支的祖先林坚。后来中原大乱,林家被卷入到了帝位之争中,无奈之下放弃了祖地,辗转难下至江南,最终在苏州定居了下来。苏州原有的林姓人也是从北边逃避战乱到了这里的,但是他们的祖辈是鲜卑人。林如海的祖辈到了苏州后,因其文采学识十分出众,被当时苏州林氏的族长所欣赏,希望林如海的祖辈可以成为苏州林氏的一支,从而更加壮大林氏,而林如海的祖辈,也为了能够在苏州安定下来并有所庇护,所以就同意就此记入苏州林氏的族谱中,成为了苏州林氏的一支,因在苏州东面买房置地,也被称为东街林家。其实,没有人知道,林如海他们每年都会在家中拜祭自己的祖先林坚的牌位。
  林氏除了林如海这一支,还有四支。一支就是林氏的族长这一支,也是人丁最为兴旺的一支。另外的三支都是林氏的旁支和庶支,兴旺程度自是不能与族长这一支比。但是林氏在苏州因着林如海这一支,几代都在京城中做高官的原因,没有人敢来找林氏的麻烦,所以林氏其他的三支背靠大树,也勉强过得去。
  林氏族长的家住在苏中城南,另外三支,有一支就住在族长家的隔壁,其他的两支都住在城外。
  林如海提前给族长递了拜帖过去,族长一家人今日都到了大门外来迎接林如海一家。林如海率先下了马车,族长带着他的子孙们就要下拜,林如海急忙拦住族长。
  “族长这是做什么,今日我来,只是以林家族人的身份到族兄家走亲戚的,万不可行此大礼!”
  林如海如今是苏州的父母官,和族长又是平辈的人,故族长可以不用跪,但是族长的子孙就必须要给林如海下跪行礼了。
  林如海抬了抬手道:“众位侄子、侄孙快快请起吧!”
  听文林如海出声,族长身后跪着的一众人才纷纷起身。
  “七堂弟,让马车直接把弟妹送去二门处吧,你堂嫂带着女眷已经在那里等候了!”族长道。林如海在族谱上排第七,在他们这一辈中排最末,所以族长就称林如海为七堂弟。
  “三堂兄安排就是!”
  贾敏和林琅乘坐着马车到了又行了一株香的功夫就停了下来。墨兰和魏紫先行下了车,回身把贾敏扶了下来,吕妈妈抱着林琅跟在贾敏的身后也下了车。
  贾敏站定后,就见一位头发介白的老妪正在两位中年妇人的搀扶下向自己下跪行礼,赶紧快步过去扶住,“万万不可,我年轻,可不敢当此大礼!”
  老妪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道:“当得,您是县主,是有诰命的贵妇,自然能当老身一拜的!”
  “我初到苏州,未曾见过族中的亲戚,不知怎么称呼?”
  “老身是苏州林氏第十九代族长的嫡妻林周氏。”老妪介绍自己道,又指着身旁的两位中年妇人道:“左边的是老身的大儿媳卢氏,右边是我的四儿媳方氏。还有三个庶子媳妇,在我身后!”
  先上前扶了卢氏和方氏起来,又对着林周氏身后跪着的那些女眷们道:“给位都起来吧,不比如此客套!”
  贾敏又看着林周氏,微笑着道:“三堂嫂实在是太客套了,我和夫君原是来走亲戚的,三堂兄和三堂嫂弄出这么大的阵仗来,倒是让咱们都不自在了,我还指望今后三堂嫂多提点、照顾我呢!”
  “七弟妹放心,老身能帮上忙的就绝不会推辞!外边冷,七弟妹怀了身孕,还是赶紧进屋去暖和一下,咱们好坐着慢慢聊。”
  “好!三堂嫂请!”
  “七弟妹这边请!”林周氏由卢氏扶着,与贾敏一并往后院而去。
  贾敏随着林周氏进了一处名为明方堂的大院子,一众人进入正堂后,林周氏把贾敏让到了主位上坐下,自己则坐在了另一边,其他女眷也都按着身份在下手坐了,几个年轻的姑娘和媳妇儿都站在了各自长辈的身后,吕妈妈抱着林琅则站在了贾敏的身侧。
  丫鬟们上了茶水,贾敏喝了两口缓了下道:“三堂嫂,这是我的长子林琅,来年正月十五就满周岁了。”
  吕妈妈抱着刚脱了斗篷的林琅上前给林周氏行了礼,林周氏招收道:“快抱了来我仔细瞧瞧!”吕妈妈抱着林琅靠近了几步。小林琅看见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太太在对着他笑,也跟着咯咯笑起来,还伸出小手让林周氏抱他。
  “哎呦!这孩子长的可真好,是个讨人喜欢的,快来三伯母抱抱!”吕妈妈看了贾敏一眼,见贾敏微微点了下头,就把林琅小心的放在了林周氏的怀里。
  林琅不认生的对着林周氏笑,林周氏让丫鬟拿来一只精美的锦盒,从里面取出一块儿极好的羊脂白玉的葫芦递到了林琅手中。
  “啊……呀!”林琅举起小手给贾敏看,贾敏笑道:“三伯母送你的,你就收着吧!仔细别摔了!”林琅点着小脑袋,两只小手抱着白玉葫芦,然后对着林周氏又是一个大大的笑容:“谢……谢!”
  林周氏抱着林琅喜欢的什么似的,心肝肉的叫着,其他的女眷见林琅可爱的样子也都跟着笑起来。
  “这十四弟真是太讨喜了,咱们老太太可是很久没有这么开怀大笑过了!”开口说话的是一个大约三十多岁的妇人,长的倒是白净,但是眼神中却带着算计。


第一百四十五章 见面
  那妇人话毕,就呵呵的用帕子掩着嘴笑。其他人也跟着附和着,都道林琅聪明长得好,纷纷起身走到了林周氏身边来逗弄林琅,还顺便送上个各自准备好的见面礼。
  贾敏看了那妇人一眼,微笑着没有说话,给吕妈妈使了个眼色,吕妈妈就上前道:“三老太太,还是让奴婢来抱我家大爷吧,您年纪大了,别再累着您了!”
  林周氏有些不舍的把林琅交到了林琅手中。待众人都坐好,林周氏给身边的卢氏使了个眼色,卢氏就看了眼方氏和其他三个庶子媳妇,几人起身,由卢氏带领着跪在丫鬟准备好的蒲团上给贾敏磕头。这些人中,就有刚才那个眼中带着算计的妇人,她是族长最小儿子的嫡妻,娘家姓邱,是杭州一个茶庄老板的女儿。
  贾敏叫了起,让墨兰把准备好的礼物分给了她们,每人一支金镶玉的发钗。侄媳妇们磕完了头,接着就是侄孙媳们给贾敏磕头了,贾敏也都送了他们一份见面礼,是每人一对金镯子。
  林氏族长共有九个孙子,大房卢氏生了两个儿子没有庶子,二房是庶出有一嫡一庶两个儿子,三房也是庶出只有一个庶子,四房的方氏同样生了两个儿子,还有一个庶子亲娘早逝也养在方氏身边,五房也是庶出,但因是族长最小的儿子,所以也很得族长的宠爱,邱氏只生了一个儿子,也是五房唯一的孩子。族长的九个孙子中有四个已经成亲生子了,其中大房的长孙和四房的老六已经有了秀才的功名。族长的五个儿子都市都不成器,在孙子们还小的时候,族长就花重金,寻了最苏州有名的楚举人来家中坐馆,专门教授孙子们功课。好在其中的两个嫡孙都比较争气,如今在苏州城中也算是小有名声的读书人了。
  族长这一支还有一个庶房的弟弟,但是已经去世多年了,他的儿子就住在族长他们家后面的一个三进的院子里,今日并没有让他们来拜见林如海和贾敏。
  “咱们林氏在苏州也算是望族,人丁兴旺,各房之间相处的也比较和睦,各家也有各自的营生,拖了五叔和七堂弟福,日子也都过得去!就是有个什么难处的,兄弟之间也都会帮忙出主意、出力。等到大年三十祭祖的时候,咱们到祠堂去,弟妹都能见到,到时候再让他们一一拜见吧!”
  “到时还要请三堂嫂在旁提点于我!”
  “那是自然!这里还有五个孙女,也让他们给弟妹磕个头吧!”
  五个漂亮的姑娘闻声上前给贾敏磕头,其中一个看着十四五岁的姑娘在最前面,是五人中年龄最大的。她是族长唯一的一个嫡出的孙女,是卢氏生的小女儿,名叫静怡。其他的四个都是庶出儿子生的庶女,身份地位当然是不能跟静怡相比的。
  贾敏送林静怡的见面礼跟四个侄孙媳的一样,都是对金镯子,给其他四个侄孙女的是每人一对银镯子。
  “我这个大孙女啊,最是讨我喜欢,从小就养在我的膝下,我见有几分资质,就请了女先生到府里教导,弟妹看看她可还上的了台面?”
  贾敏见林静怡行举倒是还算不错,长的也是面若桃花,只是太过单薄瘦弱了些,江南的女子大多也都是这幅娇弱的模样,但是,贾敏出身将门勋贵,行动规矩自然是完美无瑕,却对这种病西施似得女子怎么也喜欢不起来。贾敏见林周氏言语间对这个长孙女十分推崇,也就顺着林周氏的话夸道:“三堂嫂真是好福气,这家里娶的媳妇儿、孙媳妇儿都个个出挑,养的孙女也都是好的。我一看静怡就是个知书达礼的姑娘,可见是从小跟在三堂嫂身边,三堂嫂费了心思教导出来的。”
  “哈哈哈!弟妹也太看的起我了,我老了,哪有哪个精力教导孙辈呀,一是这孩子还算伶俐,再就是先生教导的好!“林周氏高兴的合不拢嘴,卢氏也因贾敏夸奖了自己的女儿而欣喜不已。要知道贾敏是从贵人云集的京城中来的,自身又是出自公侯之家,如今更是有县主的诰命,能得贾敏的一句夸奖,林静怡就能选个更好的夫家。
  贾敏看到林静怡的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得意的看了其他的四个姑娘,重新站到了林周氏的身边,拉着林周氏的胳膊撒娇道:“祖母您就不要取笑孙女儿了,当着七叔祖母的面,不是让七叔祖母看笑话吗?”
  她的话音刚落,贾敏的余光就扫到了一个略小些的姑娘偷偷的撇了下嘴,这姑娘是这些人当中长相最为明艳的一个。贾敏不动声色的收回目光,笑着问林周氏:“三堂嫂的这位长孙女可是定了人家了?”
  林周氏笑着拍拍林静怡的手道:“她还未及笈,正打算过了年就个她相看人家呢!”
  “祖母!您说什么呢?”林静怡脸红着低下头,用细小的声音撒娇道。
  贾敏见了林静怡的作派,不由的浑身起鸡皮疙瘩,她掩饰的端起茶碗喝了两口茶。
  此时,前院传来了消息,族长让众女眷去拜见林如海,拜见完了就在花厅中用午饭。
  贾敏与林周氏相携着走在前面,后面跟着其他女眷,他们一路走到了前院的大厅中,族长喝林如海正分别坐在大厅的上位处,子孙们都坐在下手,见林周氏带着贾敏进来了,就都起身行礼。抬首间,看到了贾敏的容貌气度,均是呆愣当场,如贾敏一般容貌绝俗的在江南一带并不难寻到,但是贾敏这样的端庄大气可非一般人家能够养的出来的,在场的男子无一不感叹林如海的好命,即使没有了位高权重的父亲,也能娶到如此佳人,真真是好福气了!
  林如海走过来给林周氏揖了揖礼,“三堂嫂好!多年不见三堂嫂的气色还是这么的好!”
  林周氏还礼道:“七堂弟客气了!七堂弟好福气,如今娇妻麟儿都有了,五叔泉下有知,也可明目了!”


第一百四十六章 宴席
  林如海笑着看了看贾敏,又接过吕妈妈怀里的林琅抱在怀里,“能娶到敏儿为妻,的确是我的福分!”又转身与贾敏并肩道:“敏儿,这位就是咱们苏州林氏的族长,兄弟中排行第三!”
  贾敏微笑着给族长福了一礼,族长回礼后道:“七弟妹端庄大气,不愧是荣国公府出来的姑娘,是咱们这些偏远地方的小户人家不能比的,让七弟妹见笑了!”
  “三堂兄太过自谦了,苏州林氏的名号妾身在京城中也是有所耳闻的!”
  “乡野小民不值一提,也不过是沾了三叔和七堂弟的光罢了!”族长挥挥手,“弟妹请上坐吧,也h认识一下家中的晚辈!”
  众人分宾主落座后,族长家的儿孙们都纷纷给贾敏磕头行礼,贾敏也一样给了见面礼,都是些文房四宝之类的东西。
  众人寒暄了片刻,就都移步到了花厅中,花厅中共摆了六桌席面,男子们四桌,女子这边是两桌,中间架起了一扇大屏风把男女隔了开来。
  族长等大家都相互敬完了酒,又单独叫了一位青年和一位少年去给贾敏敬酒,“弟妹,你这两个侄孙,大的叫林琢,是我的嫡长孙,小的叫林琥,排行老六,也是嫡我的嫡孙,这俩个如今是秀才了,两人目前也都在西溪书院读书,前儿才放了年假回来。”又对着两个孙子道:“你们还不好生给你们七叔祖母敬杯酒,你们七叔祖母自小拜得名师门下,是京城中数一数二的才女!”
  两个侄孙听话的上前恭敬的行礼,贾敏笑着请他们起身,“三堂兄谬赞了,妾身哪敢当才女之名!不过是在闺中之时朋友们嬉闹做了两首诗,姐妹间互相调侃的玩笑话而已!”
  “七叔祖母此话可不对!孙儿听同窗说起过您与七叔祖琴箫合奏,一曲《梅花三弄》无人能及。七叔祖母当日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