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赶尸-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虎说:“那晚在青龙寨,哑女去寨外关闭水车时,我发现那水车的立柱上,又有两句警示我们的八字警语。”
  赵越问道:“那是什么内容的警语?”
  张虎说:“僵尸横行,小心中蛊!”
  赵越问道:“僵尸横行,小心中蛊?这‘小心中蛊’,算是有所指了。可是‘僵尸横行’是什么意思呀?”
  张虎说:“我看那字体,与那天傍晚的弩箭柬书上的字体一致。琢磨那意思,好像都是指的那个赶尸帮。所以,我认为,那个赶尸帮就是‘竹叶青’乔装的。树林寄简和磨坊留书的人都是哑女!”
  赵越说:“这是个值得发人深省的问题,可是你猜测‘竹叶青’化装成赶尸帮逃窜,到底还有什么过硬的根据呀?”
  张虎又换了个题目说:“湘西解放一年多了,村村寨寨都有民兵队伍在站岗放哨,可是‘竹叶青’逃出青龙寨这么多天,却没有留下一点儿痕迹。你觉得这不奇怪吗?难道他们整天躲在深山老林中不吃不喝?”
  张虎是侦察英雄,自然对各地民俗风情比普通人要关注得多。因为这对他们开展化装侦察是十分必要的。
  他思考着说:“最近几天以来,我从向导和老乡那里了解到:在湘西,有史以来有两大行帮的行动既自由,又特殊。”
   txt小说上传分享

运筹帷幄(9)
赵越性急地催促道:“排长,你就别卖关子扯远了,快说根据吧!”
  张虎笑了笑,思索着说:“在湘西,第一自由的是马帮。盐巴、百货等湘西山民的日常生活品,全靠马帮翻山越岭地驮运。马帮虽然收入比较丰厚,并且广泛地受到山民的欢迎,但是,他们跋山涉水,栉风沐雨,披星戴月,千里艰辛,还要随时准备遭受土匪的抢掠。许多马帮的人不是病死他乡的途中,就是被土匪抢掠时杀害。因此,敢做马帮的人,必然有勇有谋、见多识广。”
  赵越说:“是这么回事儿。可是这与‘竹叶青’有什么关系呢?”
  张虎说:“如果土匪通过马帮通风报信,或者混入马帮这个特殊的行业里,那么,他们是不是就十分容易流窜了呢?”
  赵越说:“嗯,有道理。”
  张虎接着说:“但是,自从湘西解放后,马帮的管理问题迅速加强了——为了防止土匪的劫掠,各地剿匪部队常常派出战士随从马帮货运往来,这一举动自然限制了土匪对马帮的渗透。”
  赵越不解地说:“对呀。这就是说,‘竹叶青’对马帮的渗透可能性不大。”
  张虎继续按照自己的思路分析:“即使没有解放军护送的短途马帮,他们的组织性也比过去加强了。他们随身携带着当地政府签发的路条。路条上注明了马帮的来处、去处,马匹数量、人员姓名等自然情况。就如同通行证一般。每到一个山口或者村寨,盘查土匪的解放军和民兵必然按照路条上的说明核对后才能放行。所以现在土匪很难混迹马帮中。‘竹叶青’也不敢轻易去惹这个麻烦。”
  赵越又赞同地点着头说:“对呀,对呀。可是,按照你的分析,马帮被‘竹叶青’利用的可能性也不大,你还说他干吗?快说正题!”
  张虎神秘地笑了笑,说:“我这不是正和你一边分析,一边排除没用的线索,留下有用的东西嘛!”
  赵越拍打着额头,说:“嗨!看我这死脑瓜子,忘记了你分析问题时惯用的‘排除法’了。”
  张虎接着分析道:“另一种特殊行业就是‘赶尸帮’。赶尸帮的行业,阴森、诡诈而神秘。这行当虽然因其神秘、恐怖,令人敬而远之,但又受人拥护。”
  赵越说:“是这么回事儿,可是为什么呢?”
  张虎分析着说:“因为这行当能使客死他乡的亲人尸骨还乡,魂归故里,所以它才受到湘西人民的敬畏。”
  赵越服气地说:“这分析也有道理。”
  张虎继续分析道:“老百姓认为赶尸的师傅个个具有超群的本事,所以才能驱赶僵尸行路。因此,在湘西,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行贩商旅,途中遇到赶尸帮无不退避三舍,为其让路提供方便。为此,才有老百姓口头流传的湘西赶尸四大怪的民谣。”
  赵越来了兴趣,说:“嗬!没想到,才这么几天你就捞了这么多的情报!快说说你那湘西赶尸四大怪,都怎么个怪法的?这四大怪和土匪有什么关系?”
  张虎扳着手指念叨起来:“活人闻锣让死人。”
  赵越竖起一个手指,说:“这是第一怪。”
  张虎说:“村民听锣把狗关。”
  赵越又竖起第二个手指,道:“此为第二怪。”
  张虎:“寨外专修僵尸路。”
  赵越伸出了第三个手指,说:“此为第三怪。还有一怪呢?”
  张虎说:“活人开设死尸店。”
  赵越蜷曲大拇指,伸着四个手指,说:“此为第四怪。”接着,又念叨了一遍:
  活人闻锣让死人,村民听锣把狗关。
  寨外专修僵尸路,活人开设死尸店。
  赵越边念,边皱着眉头说:“这鸟四怪确实是怪。怪到了什么人都不能接近他们,因此都无法知道他们来龙去脉的底细了!”
  张虎批评道:“能不能把你那鸟笼子关严点儿?你那老‘鸟’又开始乱飞了!”
  赵越不好意思地说:“嘿,看我这鸟嘴,一不小心就忘了关笼子门。今后注意就是了。说,排长接着说,别让我跑出来的老‘鸟’,把你的分析吓乱了套。”
  张虎苦笑了一下,继续思索着,分析道:“赶尸帮虽然看来下贱,但是在湘西却有着独一无二的活动自由,官家不搜,土匪不抢,关卡不查,路人不拦。即使是划区而治的现在,湘西的民兵对赶尸帮仍然是敬而远之,不查不问。”
  

运筹帷幄(10)
赵越回忆起两次路遇赶尸帮的细节,觉得排长的分析就是透彻。不由得说道:“看来,在湘西,这些鸟赶尸帮确实享受着绝对的自由。”
  张虎推测道:“如果‘竹叶青’想从大路逃跑,那么,他扮演赶尸帮可能是最安全、最有效的手段。”
  赵越双掌一击,赞成道:“嗯!按照你的分析,很有这种可能。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张虎说:“我认为,我们剿匪侦察排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应该通过对赶尸帮的侦察摸底,来掌握‘竹叶青’等残匪的活动动向,从而借机捕获。”
  赵越想了想,又提出了异议:“可是,排长。湘西是著名的山区,山深林密,石洞众多。‘竹叶青’难道就不能逃进深山古洞躲藏起来?赶尸帮再自由,也是在老百姓和部队的眼皮子底下活动,土匪装扮赶尸帮,那要冒很大的风险的。”
  张虎笑着说:“钻山入林,是土匪一贯的作风。”
  赵越看着张虎,说:“是呀,是呀。”
  张虎峰回路转:“但是,今非昔比。”
  赵越紧盯不放:“有什么不同?”
  张虎说:“过去,土匪可以随便劫掠商旅,抢劫村寨,然后流窜进深山享受几天,挥霍完了再下山劫掠。”
  赵越“喀嚓、喀嚓”地搔着刚剃过的光头,说:“嘿,他妈的,我这榆木疙瘩脑袋总算开窍了。你说得对!现在,‘竹叶青’已经是惊弓之鸟、漏网之鱼,身边顶多还有两个鸟喽啰。山里虽然有藏身之地,却没有吃的用的。眼下又是深秋,地里什么庄稼也没有了。他靠什么生活呀?一天两天尚可忍受,时间一长,耐不住饥饿,就得下山抢劫吃穿。”
  张虎高兴地说:“你分析得非常正确。最大的不同是,我们现在所有的村寨都成立了革命政权,建立了民兵队伍,所有的交通要道全部设立了检查岗哨……”
  赵越连忙截住张虎的话茬,说:“排长,你这一分析,我彻底明白了。按照现在的形势,不管他妈的‘竹叶青’到哪个村寨劫掠,只要他露面,就要惊动民兵。一旦他暴露了马脚,部队和民兵马上就紧盯住他不放。他的末日也就到了。”
  张虎高兴地说:“对!这个狡猾的惯匪,要想不被咱们堵在老窝里,就得寻找个最安全的方法流窜。你好好分析分析:在湘西除了赶尸帮和马帮,他还能选择什么办法流窜呢?”
  赵越说:“对对对!首长说过,有时候往往最危险的地方,正是最安全的地方。这么说,‘竹叶青’的最佳选择可能是扮演赶尸帮。因为这个行当在湘西太特殊了,太有利于流窜了。他可以公开地在各种路上走而不受怀疑,不受检查和限制,还可以明目张胆地吃、喝、睡,然后再公开地蒙混过关,光天化日之下在我们的眼皮子底下转移到他想去的地方。好,我同意你的意见,重点侦察赶尸帮!”
  张虎向上级汇报了自己的想法后,“一四〇”首长非常欣赏他的思路,并立即批准了他们的侦察方案。
  

大山里冒出个“赶尸帮”(1)
1
  泸溪山区。山峰陡峭的苍岩岭上。茂密的藤萝掩盖着山峰半腰处的一个天然石洞——野人洞。洞中到处湿漉漉的,青苔斑斑,不时可以听到洞顶的渗水滴落下来的丁冬声响。
  山洞的拐弯处点燃着一堆篝火,火光跳跃着,将围在火堆旁的三条人影投射到洞壁上,一伸一缩,十分诡异。
  火堆前,为首的一名车轴汉子搔着油光光的大脑袋在想心事。其他两人也都闷声不响地有些发呆。
  车轴汉子忽然问道:“牛五,今天,‘穿山甲’没有来什么信息吗?”
  旁边一个人急忙说:“没有,龙爷。还是昨天‘穿山甲’用鸽子传来的那消息——###在青龙寨老营扑了个空后,挫折不断,先是遭受了哑女蟒蛇阵的袭击,接着,又中了‘穿山甲’‘疯人草’的毒。空手而返,现正在沅陵县城休整呢!”
  龙爷赞赏地说:“哑女和‘穿山甲’这一内一外,相互配合,通力协作,干得好!实在是我龙爷的得力臂膀。他们这又是蟒蛇又是‘疯人草’的连续一折腾,就搅和出了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一团雾。有了这团雾,他土八路就非糊涂不可。土八路越是摸不着我们的底细,就越对我们有利呢!”
  方才搭话的牛五说:“龙爷,那‘穿山甲’的确是个厉害角儿,听说他摆弄鸽子的手法就了不得。他能从空中掠过的鸽子中,通过辨听鸽哨的不同声响知道哪是找他的鸽子。”
  龙爷似乎感兴趣地问:“‘穿山甲’还有啥能耐?”
  牛五道:“我还听说,他还能在荒郊野外,哪怕是深山密林中,用口哨把自己的鸽子从空中唤下来,替他报信儿。他有不少给龙爷的情报都是在半路上截住他在空中自由飞翔的鸽子,给咱们报告消息的。”
  龙爷嘎嘎笑着说:“牛五你个傻儿子,你是大惊小怪喽!‘穿山甲’要是不会摆弄鸽子,还算什么‘鸽子王’?”
  那个坐在牛五旁边的年轻些的人沉不住气了,他用手掐着咕咕作响的肚皮说:“龙爷,这肚子里的‘五神庙’(五脏)实在该想办法祭奠祭奠了。要是还靠喝山泉水糊弄,我怕是撑不住了。赶快找哪个村寨吃一顿吧!”
  他这么一说,三个人的肚子好像是受了启发,不约而同地叫唤了起来。那个被称做龙爷的车轴汉子竟然“噗“地一声,肆无忌惮地放了一个长长的饿屁!
  龙爷摸摸左边的残耳朵,想了想说道:“贺三毛你个臭小子,以现在的局势看,你还敢进村寨打食儿吃?那不是自投罗网吗?”
  那个被称做傻儿子牛五的人嗅了嗅鼻子,说:“龙爷,你这屁都不臭了。实在是‘五神庙’里没有香火(肚子里没食物)了!不管想什么办法,总得先打发了‘五神庙’呀!”
  龙爷果决地说:“山里不能待,村寨也不能去。”
  年轻的贺三毛问:“龙爷呀,那岂不得活活饿死吗?”
  年龄大些的牛五急忙委婉地说:“三毛,跟着龙爷哪能会饿死呢?这些天,我们石鸡呀,娃娃鱼呀什么的,不也烧了好几个吃吗?”
  贺三毛说:“五哥,我都吃反胃了,连盐都没有。我现在连想想都恶心,直想吐。”
  龙爷却自信地说:“傻小子,饿不死你们。跟着龙爷我,自然有生路。”
  牛五连忙说:“我就知道龙爷是有办法的嘛!”
  龙爷得意地一笑,说:“走!你们两个傻儿子换上僵尸行头,掖好家伙,马上下山。咱们找个地方,好好打发打发‘五神庙’!老子饿得也有些受不了啦!”
  龙爷说着站起身,率先向洞外走去。
  忽然,一只在丛林梢头盘旋的鸽子扑棱棱地落在了龙爷的肩头。龙爷急忙将鸽子捧在手里,看了看,递给牛五,说:“牛五你个傻儿子,这是龙爷我昨天给‘穿山甲’放出去的鸽子,快看看,‘穿山甲’又有什么好消息传来?”
  牛五答应一声,急忙接过鸽子,从它的腿上解下一个小小的鹅毛管,用细树枝捅出一小块绵纸,上面写着:
  侦察排已到贺家坪!
  牛五看了,惊慌地说:“龙爷,不好。我们撞到人家枪口上了,赶快转移吧!”
  龙爷冷哼了一声,说:“傻儿子,俗话说,灯底下的地方最黑。我龙爷倒要看看,这个土八路的侦察排到底有多大的能耐,能辨别出我龙爷的身份来!”
  

大山里冒出个“赶尸帮”(2)
牛五连忙建议说:“龙爷英明,可此一时彼一时也,现在可不是过去了。现在我们力量单薄,最好不要去冒这个风险!”
  龙爷不屑地说:“傻儿子,强龙不压地头蛇。我就不信他一个土八路的侦察排能关注到这遍布湘西、纵横几省的赶尸帮?”
  牛五再不敢争辩,急忙说:“龙爷高见,牛五多虑了!”
  2
  靠近山下大路的密林中,有三具“僵尸”头朝上斜倚着山坡,静静地仰卧在胡枝子木树丛中,好像是死了已久了,但那黑白分明的眼睛却不断地左右顾盼地眨动着,这又好像是长途跋涉中小憩的鬼魅。
  稍加注意就会发现,他们的耳朵像野狗一样支棱着,警惕地捕捉着山林中的各种声音,眼睛也不断地瞭望着大路的两端,似乎等待着什么机会。
  几只在高高的大树梢头玩耍的猴子,忽然发现了地上的背篓和这三个奇怪的人。它们多次和湘西人打交道,知道那背篓是人类用来盛装东西的工具。它们大概觉得那静静地放在地上的背篓里一定有什么好吃的,就呼朋引伴悄悄地从高处攀爬了下来,纷纷坐在一人多高处的横杈上,首先仔细地观察着这三个奇怪的人,不知他们还能不能活过来。
  三具“僵尸”仍然一动也不动,但是,那眼睛却在黄表纸挖出的洞中骨碌碌地转着,只是没有注意树上。
  猴子看到了那转动的僵尸眼睛,仿佛有些胆怯了,但终于抗不住背篓的诱惑,便相互眨巴眨巴眼睛,像猴子捞月亮一样迅速搭成“猴梯”——一个拽着一个的后腿,吊挂在横枝上。最上面的是一只足智多谋的老猴子,最前端“捞月亮”的是一只小猴子。五只猴子吊成一串,正好够得着地上的背篓。
  深秋的树林中食物匮乏,小猴子性急地在背篓里轻轻翻腾了起来。背篓里除了纸钱,还有串铃儿,再下面是两只朝上蜷曲着手指的人的手。小猴子一愣,恐惧地看着那两只人手,稍顷,大概觉得挺好玩的,就抱住了一只,用力往外一薅。
  “哗啦啦”!
  上面的串铃被弄出来,掉在了背篓外的地上。
  三具“僵尸”一惊,闻声“呼”地坐了起来。
  猴子们见僵尸忽然复活了,惊恐地纷纷吱吱尖叫着,组成的“猴梯”紧急游荡了一下子,快速翻上了横枝。
  老猴子蹿过来,抢过小猴子手中的人手一看,忽然恐惧地扔到了树下,凄厉地呼啸一声,蹿上了大树梢头。
  三具“僵尸”一看是猴子在捣乱,虚惊一场。其中一具“僵尸”低声地骂了一句:“这些讨厌的死猴子!”拾起猴子扔到身边的人手,插回到背篓里,又带头躺下,挺起了尸。
  日已黄昏。正是飞鸟投林、路人奔宿、急急趱行的黄金时段。
  大路上,行人如织,络绎不绝。再过半个时辰,就是“喜神”落店的最佳时刻了。
  忽然,山路尽头传来丁丁冬冬的铃铛声。
  一队马帮过来了。十几匹驮马的铁蹄疲乏地践踏着山路,发出踢踢踏踏的声音。
  马帮过去了,后头再也没有其他行人。
  躺在正中的僵尸忽然开口说话了:“傻儿子们,准备开拔!请‘喜神’住店,祭奠‘五神庙’去。”
  随即,三个“僵尸”模样的人先后嘣、嘣、嘣地站了起来。
  中间的僵尸整理好背篓一挥手,当——!一记阴锣声响,随即跳到山路中间,嘶哑着声音高喊道:“太上无私,急急如律:喜神上路——,阳人回避——!”
  原来他是扮演赶尸帮的引魂师傅的龙爷——“竹叶青”。
  刚刚蹦起身来,躲在树丛后整理着服装的两名僵尸牛五和贺三毛,听到咒语命令,凄厉地“呕——呕——”呼叫着,一弓腰“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