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系统]云裳一舞在红楼-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能用,也折合成银子算在了月例里。尤其是早中晚三餐,不但数量翻倍,最重要的是可以随意点餐,不必局限在固定的几道菜上。

    就连书墨跟商羽的待遇也节节攀升,月例银子从两吊钱变成八钱银子不说,也有了资格使唤大厨房的婆子。以前书墨晚上去替黛可叫个宵夜都会被管后厨的那几个管事婆子冷嘲热讽,即便是说她自己饿了想弄点吃的,不麻烦灶上人自己动手也会被说占用了灶台,催魂儿似的赶她走。

    “还真没想到会是这样,”黛可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都已经做好了被羡慕嫉妒恨的荣国府众人刁难孤立的准备,结果书墨现在告诉她,荣国府不但没准备折腾她,还将她的待遇一举提升到跟贾宝玉一个水平线上。

    月例银子的多少并不重要,那点钱黛可根本没放在眼里。都不用动用她自带的财富,就是林如海当初许诺给她的那份,就足够抵上荣国府几百年的份例钱。重要的是这份月例背后的象征意义。

    比如从前晚上在贾母房里吃饭,黛可的位置是排在探春的后面。如今再去,若是真想争一争,她完全可以坐在跟黛玉同样甚至黛玉上首的位置。

    同时,从前黛可使唤贾府的丫鬟婆子靠的是贾母对黛玉的宠爱。那些婆子若是阳奉阴违,她大多数时候也只能当不知道,只有少数实在忍不住,才能由黛玉出头斥责。如今若是有人敢敷衍她,她自己就可以做主对这些不长眼的小惩大诫。要是有人敢闹起来,她更是直接把人发落了,事后再跟王熙凤或者王夫人打声招呼就算了事。

    还真有一种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感觉啊………

    “姑娘何必在意这些,”商羽平日话并不多,融入黛可身边的速度却很快,就连经历过许多的书墨跟李妈妈都很喜欢她。

    “说的也是,”有商羽在身边,黛可也莫名的有着一股安心感。或许是因为知道商羽身怀武功,‘保镖’什么的,听起来就很高端洋气上档次。

    仿佛知晓荣国府对黛可态度的变化似的,书墨去领月例的第二天,苏诺的礼又到了。这次来的不是雨墨,而是个生面孔。贾母特意把人叫来问话,结果说是苏诺最近才买来专门用来跑腿的奴才,对苏诺过往的事一概不知,让贾母好生失望。

    就这样基本每个月苏诺都会有东西送过来,有时候是养身的燕窝鲍翅,有时候是果蔬时鲜。送个两三次,苏诺就会在礼物中夹杂张纸条,内容无外乎是又想念黛可的手艺了,希望黛可能够为正在辛苦备考的舅舅大人排忧解难。

    最初黛可还顾忌着不想让荣国府的人发觉她的手艺,后来察觉到贾母对她的底线越来越低,就连她把整个后厨的人轰出去都只说小孩子胡闹玩,当不得真,还特意允了她使用贾母院子里的小厨房,也就渐渐开始给苏诺做些吃食。

    从简单的糕点,到偶尔加一道素菜,到后来苏诺直白的说他已经搬出永福寺可以改善生活的荤菜。每次黛可在小厨房动手,苏诺派来的人就守在贾母院子外面。做完后,由书墨或商羽送出来,绝对不经过第四个人的手。

    荣国府的人每每见到苏诺身边的人严肃的站在贾母院子外,都会驻足看上几眼。黛可依然没断了使用下品静心散,食物的香气离远了根本闻不到,她们又没有机会靠近,更见不到苏诺求投喂的纸条,于是便有了一种错觉,觉得黛可手艺平平的吃食是对苏诺的回礼,而苏诺也并不反感。

    “女儿家,的确应该多磨练厨艺,”贾母观察许久,一声令下,宁荣二府未出嫁的姑娘们就都多了一项功课——下厨。

    “老太太这又是闹哪出?”连续几次想借用灶头,结果却被告知有姑娘在练习手艺的书墨纳闷的回来找黛可。

    “她的心思还不好猜?”没等黛可回答,商羽冷冷的开口,“爷的嘴刁着呢,自从吃过姑娘的点心,足足半年没再碰一口其他人做的,想投其所好也不看看有没有那个本事。”

    “你是说老太太想跟苏大爷结亲?”

    商羽微微一点头,“咱们姑娘到底隔着一层,能拢住姑娘是好,可也好不过更近一步。她这几个月见天儿的问咱们姑娘什么时候能见爷一面,不就是咱们姑娘不上道,迟迟不提给那几个纨绔子弟升官的事,想要越过咱们姑娘,直接跟爷套近乎。”

    “可惜老太太不知道苏大爷跟姑娘的关系,真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书墨眨眨眼,可怜迎春几位姑娘,每天都要被烟火折腾好几个时辰。

    “自己屋里说说也就罢了,出去不要乱说,”黛可随口叮嘱一句,注意力就重新转回手里的扇子。

    接了苏诺几次传书,黛可也开始提自己的要求。苏诺送的那些东西,除了一些吃的之外,黛可基本也就看看,然后就收到库房里,根本都用不上。既然苏诺喜欢送东西来,不如让他送些有用的。

    于是黛可硬着头皮用她那勉强可以见人的毛笔字写纸条,跟苏诺说她喜欢上收集各色漂亮的扇子,不要团扇也不要凉扇,单单要各种质地的折扇。

    苏诺自然不能像红楼梦原著中贾赦那般为了一把扇子逼死人命,所以直到最近才寻来几把能入眼的扇子。黛可手中的就是其中一把用缎子做面的折扇。苏诺想得十分周到,连扇坠都是通透的玉石件,不过到黛可这里,却变成了累赘。

    “哎呦我的姑娘,这扇坠不是这么拆的!”黛可绕了半天也没能解开缠在扇子上的福字结,正打算用剪刀直接一刀两断,就让书墨瞧了跟正着。

    虽然黛可有缝纫技能加持,但也要至少见过一次才能依样画葫芦。黛可学过如何缝香包绣手绢,甚至自己也做过扇坠。可她做的那些扇坠都是用来送人的,自己没缠到扇子上过,自然也就更没拆过。

    “你来解解给我看,”黛可索性将扇子扔给书墨。

    仔细的瞧着书墨手指灵巧的将扇子上的玉把件拆下来,黛可再一次将没了坠子的扇子拿在手中。

    “所有折扇的穿孔都是这般的小么?”这孔洞的大小似乎依然只能放下一级五彩石,难不成要她自己扩开一些?

    “这折扇统共才多大点儿,姑娘还想要珍珠般大的穿孔么?”
     书墨玩笑似的一句话,瞬间点醒了黛可这个梦中人。

☆、第三十章

    宝玉自打挨了揍;更为疲懒,明明身上的伤早就痊愈;每次贾母问起来,还是会撒着娇的喊疼。贾母不但由着宝玉胡闹,每次他一喊疼,回头贾母就会招来贾政一顿痛骂。

    时不时被贾母训斥,贾政也是头疼得很。恰好省亲别墅建成;他身边的清客给他出了个主意,趁着贾母午睡把宝玉叫了去;让他给省亲别墅的各处景致题词取名。

    宝玉一开始还提心吊胆;生怕说的不好被贾政揪住再揍一顿。哪成想他说一个;后面的清客便叫一声好;一路下来,就连贾政都摸着胡子连连点头,虽然依旧训了他几句,却也难得的赞他颇有灵气。

    等贾母睡醒得了袭人报信,匆匆忙忙连外衣都来不及披就带着鸳鸯琥珀来救宝玉的时候,见到的就是父子俩和乐融融,跟一众清客笑语晏晏的情形。老人家哪有不喜欢一家人和和乐乐的,每每训斥贾政也是因为心疼宝玉,如今父子两人都言归于好,她自然也就不再去为难贾政。

    当天晚饭时,贾母兴致起来还拿出宝玉给省亲别墅题的对联匾名,让在座的各房太太姑娘们鉴赏。

    “老祖宗您这可是难为我了,咱这府里谁不知道我大字不识一个,还是叫林妹妹瞅瞅,”省亲别墅那边主要的工程都已经完工,剩下的都是具体装潢,王熙凤也得了空,晚上过来陪贾母用膳。

    黛玉对诗词的敏感说不得要比宝玉高上那么一点,宝玉怕极了她那张利嘴,说什么也不让贾母把写着题词的宣纸给黛玉看。贾母老怀大慰的看着他们小儿女玩闹,转手将纸张递到黛可手中,“我可没忘你也是林妹妹,快来替你姐姐看看宝玉的文采如何?”

    “我比琏二奶奶还不如呢!”黛可被突然塞到手里的纸张惊得一动,然后捂着眼睛不去看,那样子就仿佛手里捧得不是宣纸,而是火药似的。

    说起来黛可也穿过来十来年,前几年没机会接触,贾敏死后却特地找过女先生教导她古文。来了荣国府,也上过好些天的课。可惜黛可就没长吟诗作对这根弦儿,比大字不识的王熙凤还不如。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黛可之前没穿越过来,初中语文课也有过作诗这一条作业,结果她憋了几天无论现代诗古体诗是一个字都没憋出来。看着同桌都写出一本诗集了,她除了从里面借一首应付作业之外,什么辙都没有。

    开始黛可还不肯面对现实,觉得初中只有一周的时间完全没给她作诗的基础。结果穿过来学了几年,她是真心承认自己就没那根筋。偏偏她在玩剑三的时候既不是成就党,没有刻意刷书读;升级时又没赶上阅读改版,任务送的绑定书籍全都因为阅读等级不够,她又嫌弃占包裹扔光了,所以阅读等级才二十多级,别说满级的九十级,就是中级的五十级都差得远。

    所以每每想到红楼梦中赏雪也要作诗,游园也要赛诗,黛玉宝玉还有湘云她们吃个鹿肉还弄出来个海棠诗社,黛可就觉得头疼。如今贾母让她去评价宝玉做的对联,她除了心里嘀咕‘书里就是这么写的,原来换了个形式,宝玉的对联依然没变’之外,嘴上是什么都说不出来。

    “二姑娘身边有那么好的环境也不晓得用用,”王熙凤向来最能揣摩贾母的心思,只略一皱眉,就接过贾母的话头,“咱都不说颦儿跟宝玉,就是时常跟妹妹往来的苏大爷,那也是两榜进士,诗词造诣哪里是我们这些妇道人家能比的。”

    “琏二奶奶自己不也说那都是我身边人,并不是我,”黛可不着痕迹的将手上的东西往桌子上一推,“再说苏大爷懂规矩守礼节,就连唯一一次与我见面都是有静雯法师在场,之后谨守男女之妨,从未跟我有过单独接触,我便是想向他请教学问也没有这个机会。”

    “只要有心,这些有什么?”王熙凤重新把宣纸从桌子上拿起来塞进黛可手里,“二姑娘大可修书一封给苏大爷,让苏大爷帮着瞧瞧,苏大爷难不成还能拒绝二姑娘?”

    “话可不是这样说,”黛可脸色瞬间冷下来,语气也没那么温软,“我不过是说句假设,琏二奶奶怎可当真。区区荣国府后宅玩闹的事就要修书询问,下一次再有什么,莫不是还要请苏大爷本人亲身到来当面来替这偌大个荣国府做决断?”

    “好了好了,你凤姐姐也是说闹着玩,你怎么就当真了,”贾母从黛可手里将被捏的有些变形的宣纸抽出来,笑得慈祥,“你这钻牛角尖的性子倒是像实了林丫头,到底是亲姐妹。”

    贾母话是这么说,等到正月初八宫里派人来为元春省亲打前站的时候,还是亲自出马,劝黛可邀请苏诺正月十五来荣国府过元宵。

    “苏大爷一个人在京城苦读,没亲没故。过年的时候我便想着叫上他来大家伙儿一起凑凑热闹,可是初一还要去宫里觐见,也就没让你去说。正月十五也是个大日子,又逢贵妃娘娘省亲,苏大爷如此看重你,你也应该多顾着苏大爷些才是。”

    贾母亲自开口,黛可也不好直接拒绝。旁的不说,就是忤逆长辈这一条便是顶大帽子,传出去她的名声也就别要了,所以黛可也只能面上嗯嗯啊啊的答应得空就派人去永福寺传话。

    答应归答应,黛可是压根没准备真找人去请苏诺。元春省亲是连她们这些外姓亲戚都要规避的,何况苏诺这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这时候把人弄来,不是想顺水推舟就是想赶鸭子上架,即便黛可只把苏诺当做朋友,没当舅舅来敬重,也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朋友被荣国府下这样的绊子。

    哪成想这边儿黛可把这事儿直接抛到了脑后,那边儿贾母却怕不保险,找人直接去了永福寺,打着黛可的名号去请苏诺。苏诺如今早就不在永福寺借住,贾母派去的人自然扑了个空。

    贾母恼怒于黛可瞒着她苏诺换了住处的事放下不说,到底苏诺还是知晓了黛可的邀约。荣国府的人虽然没找到苏诺本人,永福寺的接客僧却把他的来意转述给了静雯法师。静雯法师考虑许久,还是把消息传给了苏诺。

    半年都让荣国府的人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也差不多到了极限。苏诺算算日子,便遣了雨墨专门去了趟荣国府,投递了拜帖,留话说正月二十来正式拜望贾母。

    “老太太怎么能这样做?”得了心的黛可差点气晕,她以为贾母自持身份,不至于做那些不入流的事,哪成想贾母为了荣国府还真是什么老脸都能豁出去,到底是把苏诺给弄了出来。

    “姑娘不必太过担心,苏大爷既然能答应,肯定是做了完全准备的,”书墨也没想到贾母竟然这么不顾身份,当初她在扬州巡抚府上伺候巡抚家的老太太可没见过这种掉身份的事,别说老太太辈的,就是太太奶奶辈的也轻易不会留这么大的把柄给人。

    商羽也点点头,黛可不清楚,她却是跟在苏诺身边相当一阵。苏诺对姐姐春秀的死耿耿于怀十多年,顾老爷子如何开导也没用,所以才把他扔到京城听佛经。经过静雯法师将近两年的开导,苏诺这才稍微释怀了些。

    也仅仅是释怀了一点点。

    苏诺答应了静雯法师与顾老爷子不迁怒他人,不祸及无辜,但是可没答应过害死他姐姐的凶手的亲人送上门来他还要笑脸相迎。当然静雯法师跟顾老爷子也不可能想到苏诺会单单与黛可认亲,将其他人都瞒了去。

    害了春秀的是贾敏,贾敏又是荣国府史老太君一手教养长大,苏诺再修身养性,也不可能真的不迁怒荣国府。更何况自打去年秋天巧遇黛可,苏诺发现黛可处境艰难,被荣国府的下人肆意刁难,对荣国府的人就更是看不顺眼。

    贾敏死了,荣国府的人却还在。苏诺一个人对上荣国府如螳臂当车,而顾老爷子又暂时不会帮手,那他就去考科举,就荣国府那些浪荡子,想要找到把柄参上一本还不容易。春秀的一条命贾敏已经赔了,黛可这些年受的委屈,荣国府却还没偿还,总要让他们付出点代价才可以。

    当然苏诺也没想到去参加科举竟给了他意外的惊吓,让他连去荣国府给贾家人下套都要算计着躲开不想见到的人。幸好宁荣两府的人领的差事跟他并没有多大交集,他也刻意避开了官场间没必要的应酬,就算在荣国府跟贾琏贾珍等人碰个正着,也不必担心被人认出来。

    “去确认下,穆三奶奶在荣国府是不是只住十五十六两天,”苏诺整理着从顾老爷子的长子,京城护军参领顾诚拿到的护军营各处空缺的职位,淡淡的吩咐雨墨。

    作者有话要说:忘了设存稿箱时间,我简直悲剧……

☆、第三十一章

     正月十五;天还没亮;整个荣国府便忙碌起来。下人们不必说,大半都是一宿都没得睡,已经清扫了七八遍的青石路又仔细扫过,力求让年后下的那场雪一点痕迹都不留下。

    大红色的猩猩毡从正门一路铺到省亲别墅里,两旁光秃秃的树枝被各色丝绸紧紧包裹着,枝头挂着绒布制成浸满香料的假花,香味随着北风被吹散在空中;将寒冷的严冬也吹出一丝春的气息。

    用过早膳,宝钗跟薛姨妈到了。嫁为人妇半年多;宝钗的精神还不错;人却比出嫁前瘦了一小圈。别说黛可她们这些小姐妹;就是薛姨妈问起来;宝钗也只说在镇远侯府过得还好。

    趁着宝钗被王熙凤叫走帮忙,一群人找香菱跟莺儿私下盘问。莺儿嘴严,说的话跟宝钗如出一辙。香菱年纪还小,虽然谨记宝钗的话,不能回娘家抱怨婆家的不是,但还是被套出来不少话来。

    宝钗嫁过去的头几个月过得还算顺心,夫妻和睦,每天早晚给穆老夫人和范姨娘请安,剩下的时间全都是自己的。刚进门,宝钗自然不会去争管家权,哪怕她要比范姨娘名正言顺的多。范姨娘很是满意宝钗的识相,对她时不时打赏侯府下人拉拢人心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后来,穆言搬回了二房。

    穆言回来第一件事就是质疑范姨娘在后宅的地位。一个姨娘,先前穆亦没有正妻管管二房也就算了,竟然连大房都伸手。更不要说如今穆亦已经娶妻,她非但不把二房的事情交给穆三奶奶,还要装正经主子等着穆三奶奶给她请安,完全是不分尊卑。

    穆老夫人有心护着范姨娘,可如今穆言圣眷正隆,穆老侯爷都站在穆言这边,再不乐意也只能让步。不但二房的一应事务都交给了宝钗,大房以前的采买权也在范姨娘手上,现在则交给了穆大奶奶。

    手里没了实权就是没了进项,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