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慢穿之还是社会主义好-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被引进太虚幻境所见十二金钗判词的典故。
  林绪之连连称奇:“听你这么一说,不管是十二钗还是十三钗,都是世间难得的奇女子。
  只要是真有十二钗的判词,钱姨娘肚子里这孩子恐怕得是个男孩,不然不是麻烦了?她们才不会自寻烦恼。
  不过阿妩,钱姨娘这么麻烦,为什么不干脆处理了她,反正她也不冤枉。”
  顾妩吃了一个葡萄才回他:
  “顾氏留下的心愿里只有两个孩子,丝毫没提贾赦,也不求查出真凶报仇,说明她已经丝毫不在意他们了。
  而且真凶已经找到了,王夫人跟钱姨娘一个都跑不了,太太这次吃了亏,正满肚子气没处发,钱姨娘也就这几个月的光景了。
  那可是谋害主母,就是荣国府再不讲规矩,她也没别的出路。
  不然她也不会急成那样,既然她都要被料理了,我干嘛着急忙慌的去弄死她,白白脏了我的手。
  而且她虽然给我添堵,可我毕竟不是原主,顾氏临终都不提,我总不能打着给她报仇的旗号乱来,还真没立场。
  王夫人害我我能记她的仇,等着慢慢报。
  何况你占了贾赦的身份,她是不冤枉,可她肚子里的孩子还真没什么过错,冲着你们的这份因果,顺其自然吧!”
  ……
  两人除了窝在屋里“学医”,就只老老实实的教养贾瑚,逗逗贾琏。
  这么大的孩子一天一个样,不过一个月的功夫,就白嫩了起来,活生生是个小金童,胖乎乎的一团可爱的不得了。
  他还可乖了,听话的很,每天醒了就乐呵呵的,谁抱都不哭,吃饱就睡,省心的不得了。
  贾瑚个小小的人儿,对自己的包子弟弟喜欢的紧,每天早上一睁眼洗漱过就跑到弟弟房里去。
  鸡同鸭讲的聊一堆,也不知道他们在聊什么,反正每天都要来这么一趟,等着到了请安的时辰再一起过来,一起走,稀罕的不行。
  转眼一个月的月子就坐完了,下人们早已经收拾好了正房,这才把她接了回去。
  算是结束了为期一个月的监禁生涯,顾妩可算是解放了,不用再跟着林绪之吃他的一份饭。
  刚一住进去,正房那边就派赖妈妈送来了个人,说这正是帮着钱姨娘的丫头翠玉买了毒药的人。
  又当着顾妩林绪之的面交代了那日贾代善查出来的一应结果。
  顾妩当下就下令将这人灌了药卖了出去。
  既然他敢冒着风险往府里夹带毒药,又死咬着赖妈妈不放,那就是蓄谋已久的,
  早就做好了这个准备,自己没必要为这种共犯鸣不平。
  又给赖妈妈赏了座,她是太太身边的人,长辈身边的猫猫狗狗都要另眼相看,何况这样的亲信,比寻常主子都体面些,自然得好好敬着。
  这才安她的心:
  “妈妈回去还请太太放心,自我嫁进来太太就多有照拂,对我比之敏妹妹也不差的。
  这样的小手段,是断断离间不了我们的情分的。
  只这钱姨娘肚子里的毕竟是大爷的血脉,我又是她的奶奶,不好插手,该如何太太直接处置了就好,不必知会我。”
  赖妈妈见她不像说假话,又奉承了一会才回了史氏。
  史氏听了愣了半晌,才对赖妈妈道:
  “她这也算吃一堑长一智了,既然这样,就把我从家里带来的药找过来。
  那个通房……等孩子生了就处理吧,这样也好,免得她坏了规矩。”
  又问赖妈妈:
  “那个孽障这一月真没出门?乖乖的窝在屋子里学什么劳什子医术?”
  “大爷除了二爷纳妾摆酒过去热闹了一番,整日除了在大奶奶屋里看医书,就是请教太医们医术,连大门都不出的。”
  史氏听了这话心里有些奇怪,自己这个大儿子还真还改过来了不成。
  又想起老二那天过来说他大哥帮他说话,心里不由满意了些。
  她偏心老二,不仅是因为他是在自己跟前养大的,老大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一团肉,哪会那么分明。
  更重要的是老大注定袭爵,老二就只能自己奋斗,可他现在就对着老二横挑鼻子竖挑眼的。
  怕就怕要是国公爷跟她都走了,大房得了势,老二又是个迂腐的,怕二房就要跟荣国府众多庶枝一样看人眼色过活了。
  都是自己的骨肉,一个是堂堂侯爷,一个却完全成了靠侯府过活的旁系,她未免就想多偏着他些,这才为他聘了金陵王家的小姐,平常又多有偏袒。
  谁知道王氏光面上看着精明,其实就是个傻得,不顾大局不知进退,差点就让自己跟大儿子离了心。
  要是大儿子真恨上了自己跟二房,那她还真得为自己跟二房好好打算打算。
  幸亏顾氏跟长孙都没事,大儿子好像也回转过来了,他要是容得下自己的亲弟弟,自己何苦做这个偏心的,只管当自己的老封君,乐呵呵的看他们两房一齐奋斗才好呢!
  

    
第54章 红楼7
  “奉天承运; 皇帝诏曰:荣国公贾代善以八尺之躯; 数御苦寒之地; 内镇民心; 外御强敌。
  近日递书,言及年老疲病; 诸事皆力不从心; 冀其身后由嫡长子贾赦袭爵。
  朕闻之心痛,思虑再三; 嘉尔忠贞,终不忍辜负爱卿所愿,特赐贾赦袭封安远候,望其承父之志; 不负朕恩,钦此。
  贾恩候,还不领旨谢恩?”
  林绪之闻言起身领旨,又将袖子里装了银票的荷包偷偷塞给了传旨的公公,这才留他:
  “公公辛苦,小可备下薄酒,还请公公赏脸才是。”
  那公公捏了捏袖子里荷包的薄厚,暗道他上道; 脸上笑容更真切了些; 忙推脱:
  “无事不敢轻造,且圣上还等着杂家回旨,就不打扰了。”
  等宫中传旨的走了; 贾代善着带着二子同宁荣二府男丁开祠堂将圣旨供奉了,这才散了。
  林绪之跟贾政被一起带到了荣禧堂,代善身体不好,忙了一通身体甚是不爽,但还是强忍着,问二子:
  “你二人可知为何此袭爵圣旨下的这般快?”
  一般袭爵,皇帝先会留中不发,只要上面的不死,不拖个一年半载都是怪事,这次不过二月就下了圣旨,这么爽快倒叫人不踏实。
  往常一有正事,贾赦都是神游天际,他问了几次便不指望了,因此下意识还是把视线投到二儿子那边。
  贾政见父亲看他,老老实实的答道:
  “父亲为圣上的茵席之臣,圣上怕是体恤您忠贞不二,这才……”
  贾代善没听他说完就挥手打断了,二儿子为人端方正直,谦恭厚道,惟失之于迂腐,这等说辞,都是面上好看罢了,哪能当真?
  他做学问倒是极好,以后能科举入士,得入翰林修修书倒没什么大错,如果去做实事,恐怕不谙世情,易被居心叵测之人蒙骗。
  现在看来,大儿子的提议倒真是好的,想到这里,不由目带期待的看向他,若他只是不愿,现在已回过神来了呢?
  林绪之也不气他先问贾政的举动,这三父子的相处模式早就定下来了,自己潜移默化改了就是,没必要计较前人的不是来。
  他微微一笑,答道:
  “儿思绪良久,怕是圣上听闻儿子不肖,急着削弱四王八公的势力,又想接收父亲手中的军权,这才急着让儿子袭爵。
  端看他只让儿子袭爵,却只字不提俸禄,也不见赏儿子一个实缺,便可知道了。
  怕西山大营的军权,父亲已经交上去了吧!”
  代善虽期盼着有一通透果毅的继承人,却真没想到大儿子能看透,没想到他竟一语中的。
  心中不由老怀安慰,赞道:“虽不中亦不远矣。”
  看二儿子一副惊诧不信的表情,有些无奈,解释道:
  “我当初能平袭爵位,也是拖了忽起战事的福,侥幸得了许多战功,又与圣上关系不错,这才……
  荣国府与宁国府一脉相承,何以大祖父一去,你大伯只任京营节度使,世袭一等神威将军,而为父却平袭了爵位?
  我虽简在帝心,圣上为彰显皇家气度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我因缘巧合,立下战功,这才不至于像宁府一样如此快的降爵。
  此次你大哥一举袭得侯爵,不止是因为以前圣上玩笑为他取字恩候,更是因为为父利落的上交了军权,又丝毫不提让你二人沾手,这才有的结果。”
  见二儿子似有若悟,不由按捺住心中的焦急,政儿并不是一位迂腐,要是有人教他,未必不能有所长进。
  他一直只当着时日尚长,慢慢教诲也不急,谁知一病如山倒,自己眼看着就要不中用了。
  大儿子聪慧通透,却对政事不感兴趣,为人又阴晴不定,现下虽好了,就怕自己一走又重蹈覆辙。
  二儿子倒是有定性,可在他眼里非黑即白,不知变通。
  哪个都不能让他放心,一时间便生出后继无人的心灰来。
  林绪之神识敏锐,哪里不知他的心事,安慰道:
  “父亲何必着急,我这两个月跟顾氏好好研习了医书,又蒙太医不吝,教了不少。
  儿资质愚钝,没学出什么眉目来,但顾氏不知是不是因着有些基础,进境极快,太医也是夸的。
  她对儿子说父亲不过是因为积年旧伤一齐复发才显得这般严重,只要好好调理,必能恢复安康。
  待父亲好了,再慢慢教我二人才好,有什么人比父亲更适合的?便是我二人不堪大用,瑚儿珠儿眼见着就要入学了,我们擎等着父亲趁着空闲,好好教养孙子,何必这般愁苦。”
  贾政见父亲面色不好,心下有些难过,但听大哥大嫂为了父亲的病情殚精竭虑,自己近来却忙着读书不曾好好侍奉他老人家,不由有些意动。
  他面上藏不住事,林绪之一见就知道他想什么呢!一时有些无语。
  他真要放下科举去学什么医,不光代善要被气死,史氏恐怕也以为自己存了坏心,不生吃了大房才怪,赶紧劝他:
  “大哥资质不好,又不想出府闯祸,让父亲担忧,又心忧父亲身体,这才学起了医。
  你现在最重要的却是好好准备科举,万万不可因其他事耽搁了,等你金榜题名,父亲的病怕立时就要好了。”
  代善见贾政居然有本末颠倒的想法,正要大怒,就听老大劝他,想起此次春闱不久就要到了,不由这才压下怒气:
  “你大哥说的对,你这次能有一番作为便是最大的孝顺,便是你大哥,我也打算让他去西郊大营当个把总,不求有多大的出息,能好好避避风头才是,你万万不可起了别的心思。”
  又吩咐道大儿子:
  “既然你袭了官,我身子又不好,这荣禧堂太闹,人来人往的不是个养病的地方。
  正好趁着你袭爵的功夫,我就搬到东北角梨香园里去静养。
  那里小小巧巧的,前厅后舍据全,倒免得烦乱,你便带着顾氏搬过来,等你太太交接了府里的事务,就让她搬到荣禧堂西面去。
  日后你便是一家之主了,定要戒躁戒奢,好好为府里着想。”
  这才打发了两人,有些愣愣的,好一会才呐呐地说:
  “老大要是能一直这么明白,不再犯浑,我也就能放心的去了。”
  郑大伺候着主子歇了,这才安慰他道:
  “我冷眼瞧着,因着这次的事,大爷好像大不一样了,您是当局者迷,我看大爷那身子浮躁气尽数都去了,倒也算是因祸得福。”
  贾代善嗤笑了一声:
  “我巴不得他改了,他倒也罢了,老二能进翰林院修书倒好,若去办实事,恐怕也要捅娄子,偏偏王氏不像顾氏那么明白,我看也是个祸家的头子。
  哎,我免不了要多撑个几年,好好替这两个不省心的孽障打算打算。”
  ……
  林绪之告辞了贾政,回了大房,一去先吩咐丫头婆子们收拾箱笼,等贾代善跟史氏先搬了,他们两口子再搬进去,免得他们心里不舒服。
  老两口自己让出来自己住进去那叫名正言顺,如果自己急赤白脸的等着搬,那就叫吃相难看,说不得有多少人嚼舌根子,说他们忤逆不孝。
  顾妩正在逗弄两个孩子,见林绪之进来了,也不起身,懒懒地问他:
  “爵位就这么成了?他嘱咐了什么?”
  林绪也坐她旁边,倒了杯茶才跟她说了经过,又好笑的看了看她:
  “你倒是悠闲,等搬到荣禧堂大概就又要忙起来了。”
  又抱了抱贾琏,才仔细看了看,才说:
  “这两孩子越长越像你了,倒也可爱。”
  顾妩也觉得自己最近过得太腐败了,伸了个懒腰,笑嘻嘻的说:
  “现在这里也算难得的安全,偷得浮生半日闲,等那一干冤家一个个来了,大概就要热闹起来了。
  反正白天丫头婆子们进进出出的,我也不能修炼,还不如好好享受享受,这荣国府的吃吃喝喝倒真算不错。
  何况我早上还要去给太太那伺候她吃饭,也是累的很,等我掌了家,就不用陪着她了,每日去问个安就好。”
  “她为难你了?”林绪之闻言有些担忧。
  顾妩亲了口浑身奶味的小包子,才回她:
  “有王氏当靶子,她才不在意我呢,态度好着呢,而且她规矩着实不严,我倒真没见识到一站两个时辰的利害。
  只要随便夹两筷子做做样子,就坐下一起吃了,她对我观感倒还真不错。”
  林绪之这才松了口气,他可不愿意阿妩真受气。
  ……
  那边的王氏又动了胎气,正躺在床上哎哎的叫唤。
  贾政先回来看了她,问了大夫,确定她没甚要事,这才回了书房看书。
  王氏心里恨极,她只觉得近日处处不顺。
  先是算计大房不成,不但折了好几个钉子,还被婆母针对。
  丈夫心满意足的纳进来一个狐媚子,偏偏这人是太太松口,正儿八经摆了酒席纳的妾室。
  自己为了的名声不得不忍气吞声喝了她敬的茶,在丈夫面前摆出一副贤惠人的做派。
  这才不过两月,丈夫以她有孕为由,天天歇在她那里,恨得她牙痒痒,偏偏那狐媚子天天顶着一副被滋润过的模样来请安,每天都把自己气个够呛。
  她刚才设计给了她一个下马威,让丈夫对周姨娘生出不满来,这才觉得松快了几分,今日却才知道公公早早的上了袭爵的折子。
  如今连圣旨都下来了,她不过一个内宅妇人,便是有三头六臂的手段,也是插不上手的,更是对大房恨之入骨。
  她缓了好一会,还是有些气不过,叫来周瑞家的,耳语了一番。
  周瑞家的闻言有些为难,但看自家主子铁了心的样子,还是咽下了劝诫的话,乖乖出去了。
  

    
第55章 红楼8
  钱姨娘这个月过得并不好; 提心吊胆的; 生怕自己生子之日就是丧命之时。
  恰逢大房袭了爵位; 听说老爷下令让搬到荣禧堂去; 等过去了就要改口了。
  可她心里越发不踏实,总觉得这次袭爵时机太巧了; 可大爷一直没往她这边来; 她连个消息都没处打听,心里不免有些烦乱; 就避开丫头悄悄出去散散心。
  转了会忽然觉得有些意兴阑珊,就打算回了,就听见转角有人说话,像是个年轻丫头:
  “大爷袭了爵; 也不知道会不会给奶奶请封个什么诰命,”
  另一个听着年龄大些地说:“管它什么诰命,也少不了大奶奶的,大房也见着就要起来了,你长得标致,大爷又是荤素不忌的,去当他的身边人,至少也能混个主子当当。”
  那丫头啐了一声:“哪有这么容易; 没看钱姨娘的下场?大奶奶这次出了事; 太太擎等着她生下哥儿再处置她,等孩子落了地,你再看看她的下场。”
  “应该不会吧; 大爷多宠她。”
  “你还不信,且等着瞧吧。”
  “那她就没别的法子了?看着俏生生的人,审都不审就处置了,可见姨娘也不是好当的。”
  “谁说不是呢?她要是提前没了孩子,大爷看着她可怜或许还能留条命来,不然……”
  “你莫唬我,她没了孩子大爷只会怪她照顾不周,哪会可怜她。”
  “你傻不傻,她自己掉的当然不行,要是大奶奶……”
  “嘘声,你不要命了,什么话都敢说,快随我回去。”
  两人的脚步声就慢慢走远了,钱姨娘开始听的气愤,想出来理论几句。
  后来听着听着就听出了点门道来,她肚子已经七个月了。
  俗话说:七活八不活。要是……
  不但能平安生下哥儿,还能让大爷对自己怜惜几分,慢说太太没有自己对大奶奶下手的证据,就算有了,这么一来可不就扯平了?还能保住自己的命来。
  转眼代善便搬出了荣禧堂,史氏见状把家事交接清楚了,紧跟着搬出了荣禧堂的耳房,搬到老太太原住的西边院里去了,那里又大又敞亮,倒也清净。
  顾妩先招呼下人们把箱笼搬进去,归置好了,这才跟着林绪之,领着孩子跟一众妾室走过去。
  一众正走着,就听钱姨娘叫了一声,顾妩下意识一回头,就看见她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