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梁祝]冤家姓马名文才-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不似祝清风所想,踏进黄府穿过花园亭榭到达黄良玉住的小院的时候却安静的很。怎么连个丫鬟都没看见,祝清风一阵疑惑,悄悄靠近了门口,却听见一阵哭声传来。

    “玉姐姐!你别哭了,既然你心有所属那人并非八哥,那就不要上花轿了,我已经帮你想好逃婚计划了。”祝英台清脆的声音传入门外祝清风的耳朵里,着实让她一惊。她赶紧凑上前,再次细细听来。

    原来黄良玉上次拉着丫鬟偷偷跑出去逛庙会的时候,偶然碰见了一位公子,那位公子一见良玉长相貌美就主动与之交好,带她一起玩乐,那人许她一生一世的誓言,良玉从此的心就沦陷了他人之怀,将青梅竹马的祝英齐对她的好都忘到了脑后。直到今日出嫁之日,她方才将心里话说给了自小的好姐妹祝英台听,一向鄙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崇尚自由恋爱的祝英台坚信,两个不相爱的人在一起是不能共度一生的,她的玉姐姐就算是人上了八哥的花轿,心也上不了花轿。八哥娶了玉姐姐,八哥不会幸福,玉姐姐也不会幸福。所以,当下和银心商定,帮助她的姐姐逃了这个婚!

    祝清风在门外是越听越气,八哥对黄良玉的情意,她绝对看在眼里,八哥盼这天盼了整整十几年,这几天更是兴奋的不着觉,这新婚之夜没了新娘,他八哥还不得疯了吗!

    “清风?你在这儿啊,正好,我们今晚帮助玉姐姐逃走的计划,你要不要帮忙?”一把将祝清风拽进门,祝英台有些兴奋。

    祝清风的脸色很不好看,看着哭的梨花带雨的黄良玉,并没有多说话,转身坐到旁边的凳子上,稍稍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方才慢慢言道:“那人是谁?” 既想要私奔,必是对那人是知根知底的吧。

    “什么?问这些做什么,你就说你要不要帮忙就好了。”祝英台显然着急了,虽然祝清风是她亲妹妹,但是她并不确定她能想的和自己一样,这件事情是绝对不能让她八哥知道的。

    祝清风将桌上茶杯里的茶水喝完清了清嗓子道:“那人姓甚名谁,家住哪里,家庭情况如何,长相如何,他是否娶亲,家中可有足够财力物力养得起玉姐姐,他是否是真心的对玉姐姐好,你们可从与其深交过?仅凭与那人一面之缘又如何下定结论他比八哥待玉姐姐要好上千倍?”

    其实祝英台也不过是个将满十五岁的小丫头而已,祝清风当然想的要比她多得多,就算是黄良玉也不过才是十六、七岁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虽然祝清风骨子里并不提倡她现在这个年纪就成家,但是要跟着一个只见了一面的男人私奔,是绝对绝对不靠谱的。虽然魏晋民风相对开放,但私奔不是小事,这就意味着从此之后她们和黄良玉可能永无相见之日了,就算是将来那人抛弃了她,她也再也回不最初了。

    祝清风心想,一见钟情总归还是比不过青梅竹马的感情深重吧。

 第三章 决定去书院

    祝清风这一系列问题还真将祝英台给问倒了,但她心中一直都是坚持这自由爱情大于天、两人只要真心相爱就定会一生幸福的思想观念,至于爱上的对方是什么身份并不重要。她只认定了,她玉姐姐的心另有所属,强嫁八哥定会痛苦一生就是了,所以她当即反驳:“那人爱不爱她,玉姐姐自己知道,别管那人将来成就如何,玉姐姐既然选了就不会后悔。如果英台将来也爱上一个可以许我一生,让我心动的男子,无论他家世身份如何,英台就是拼死也定会追随他。清风,难道爹娘将来将你随便许给一个,你根本就不爱、也不爱你的男子,你就会乖乖认命吗?”

    听了祝英台的话,祝清风心底微怔,不自觉想起祝英台和梁山伯的化蝶凄美爱情故事,她拿着的茶杯的手有些发颤,一时间竟然忘了该反驳出怎样的大道理。可……这怎么能一样!

    “啊!十小姐,那茶……”站在一旁的银心好像是突然想起什么,大叫一声,却被祝英台一个眼神反瞪了回去。

    祝清风并未多想这茶水有什么不妥,一怔之后,才反应过来放下茶杯起身急道:“你这是偷换概念,这根本不是一回事!就算玉姐姐不想嫁给八哥,那也不能就这样稀里糊涂的跟个只见一面的人跑了,不想成亲,跟八哥说清楚,把婚事退了就是!”

    只不过祝清风人还未走到门口,头上就传来一阵眩晕,脚下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在地,祝英台赶紧跑过去扶住她,有些抱歉道:“本来那水是想给八哥喝的,没想到你先喝了,不是我不阻止,是不能让你破坏我的计划。”唉,她这个小妹都被八哥教傻了,只有两人真心相爱才能得到最终幸福的!

    祝清风实在是没想到祝英台会想出下迷药这么损的点子,没来得及多嘱咐句就算是私奔也要多带点钱财什么的,就已经晕倒在祝英台怀里不省人事了。

    将祝清风扶到床上,祝英台和银心以及还在抽泣的黄良玉又开始商量逃婚大计了。黄良玉恐怕是被爱情冲昏了头脑,才会不顾一切的想着放弃一切去追求那想像中两情相悦的完美爱情。祝英台更不必说,她心中只想着帮着她玉姐姐私奔就是帮她逃离了自己八哥的魔掌,至于她八哥的感受,她根本没有多想过。如果祝清风知道祝英台心里压根就没考虑过八哥的感受,那她在心里一定会暗道一句,祝英台实在是太没良心了,他八哥这些年的黑锅都白给她背了。

    天色渐晚,祝英台已经在银心的帮助下穿好新娘装,不错,祝英台想的笨计划就是替黄良玉当新娘,晚上趁乱让银心带着黄良玉去河边,黄良玉的那位所谓良人今晚就在河边等着接人,继而两人便就远走高飞,等祝英齐反应过来,再追出来,这边两人早已上了船,趁着夜晚一去不返了。这听起来确实像是个馊主意,但是偏偏祝英台她就成功了,守着全祝府上上下下几十口子人,拜堂的时候,新娘不见了人影,祝英台穿着喜服,盖着红盖头,引得他们满祝府的追新娘,成功搞的祝府上下乱成了一团。

    祝清风有些晕乎着从床上爬起来的时候,黄良玉已经打扮成小丫鬟的样子跑得没了影,祝府上下乱的不成样子,想起祝英台说过的河边码头,也管不了别的了,牵了匹马就出了祝家庄穿过树林,向着码头跑去。

    月色洒遍林间,将中间小路照亮,这去河边的路她当然认得,心中为八哥焦急,也忘记了独自一人跑在漆黑小道的害怕心思。说巧不巧,到达码头之时正巧看到祝英台在和黄良玉道别,祝英台看到追过来的祝清风赶紧催促黄良玉上了小船,那位所谓良人正带着斗笠一言不发的站在船上,接着黄良玉离去。

    “等等,玉姐姐!”祝清风紧赶慢赶还是慢了一步,祝英台过来挡住她,不让她近身,岸边其他的船只都不见了踪影,祝清风只看着离岸的黄良玉疾呼,却半点办法都没有。“玉姐姐!”我给你买的玉佩还没给你呢!

    “清风!保重啊!”想到这一别恐怕再无相见之日,黄良玉也有几分不舍,站在船头朝着清风大喊,而他旁边那位带斗笠的男子则紧紧搂着黄良玉的肩膀,忍不住轻轻抬头朝祝清风瞧来。祝清风只是隐隐约约的瞟了那人的样貌一眼,待她想看的再清楚一些的时候,那人已经赶紧低下了头。还未等祝清风在说什么,身后的祝英齐也骑马赶了过来。

    “良玉、良玉!”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心爱的人投入别人的怀抱,帮凶还是自己最最亲近的好妹妹,祝英齐心中的悲愤怒火可想而知,何况还有一个祝英台在一旁死死拦着他,还劝什么玉姐姐是去追求自己的幸福了。一把将祝英台推倒在地,祝英齐一遍又一遍的呼唤着良玉的名字,奈何佳人却毫无反应。

    祝清风眼看着祝英齐焦急的模样,自然担忧不已,只怕他不顾生命跳河追赶,死死拉住他,再不让他靠近河边半步。祝英齐不知此事祝清风并未参与,心急之下用尽全力将祝清风拉着自己的手臂掰开,却不想用力过猛,而他俩又离得湖边太近,祝清风本就迷药未清,后退一步,脚下踏空,一个不稳竟然‘噗通’一下就掉进了河里。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祝英齐再也顾不得逃跑的黄良玉,大惊之下随即跳入河中,费了好大力气好不容易才将祝清风救起。让他揪心的是,此时的祝清风已经呛了几口水,昏迷不醒了,当下抱起妹妹上了马,飞奔回了祝家庄。

    祝英台自知闯了大祸不敢回家,祝英齐将祝清风送回家交给大夫之后,又带下人出门去寻祝英台,正巧当晚又下了大雨,追到月老祠的时候恰遇到一位避雨算卦的书生。祝英齐看到月老祠挂满喜结良缘的帘幔,心中又升起几分悲愤,无意中碰翻诗签,书生好心给其解签,签诗写的却是:千般万般留不住,人弃朱颜花弃树,白云流水空悠悠,你既无意我便休。

    你既无意我便休……连大哥都劝他,天涯何处无芳草,黄良玉 洞房花烛夜竟然私奔情郎,这种女子早走早好,不要也罢。

    可是怎么可能会这么容易忘记的,心伤之下回到祝府,却站在庭院之外不自觉的淋了一夜的雨。

    祝英台一夜未回,恐怕祝清风做梦也没想到,祝英台第一次见到梁山伯,不是在女扮男装上学堂的路上,而是那晚她假扮新娘逃到月老祠躲雨的时候帮了他的那个书生正是游学到此的梁山伯。祝英台一直盖着盖头从未揭下,梁山伯只知他无意中救得那个新娘是被逼婚的,却不知道她叫做英台,而祝英台却是记住了这个憨厚心善的书生的模样。

    第二日祝英台才良心发现跑了回来,银心被她牵连被祝夫人狠狠教训了一顿,祝英台翻墙进来的时候,看见银心的样子也怕被母亲责怪,所以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她那位永远都不会生他气的好爹爹。于是在祝员外的帮助袒护下,祝英台乖乖向祝夫人认了错,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只不过祝清风和祝英齐可就没这么好的命了,祝英齐大婚之夜痛失所爱,再加之淋了一夜的雨,一早醒来就染了风寒,高烧不退,晕晕乎乎好几天身体虚弱的也未没转过来。祝清风的情况也好不了哪去,这可将祝夫人和祝员外吓坏了,提心吊胆悉心照料了好多天,两人的身体才总算是又转好起来。

    事情到了这里,帮着黄良玉逃婚的事情才算是真正告一段落,在这件事上祝英台也被吓的不轻,她事后也跟祝英齐和祝清风一个劲的保证以后再也不随便乱来了,祝英齐虽然心中生气但是也不会真正的怪她。至于祝清风,比起埋怨祝英台,她更担心的还是黄良玉的前景……一声‘玉姐姐’也不是白叫的,她真的不相信,世上还会有比八哥对黄良玉还要好的人。只是,可惜了手中的那对还未送出去的玉鸳鸯。

    祝英台活泼爽朗的性子祝清风早就见识到了,除了她有时候做事胡闹的有些过分了之外,祝清风还是很喜欢她的这种性子的。不同于那种云鬓花颜、娇婉柔丽的江南女子,祝英台平时最喜欢的还是跟着祝英齐读书,而祝清风最喜欢的是却跟着祝英齐习武,若说祝英台性格爽朗却还有几分闺阁女子的做派,但是祝清风却是半分娇弱女子的模样都没有,三年来每每出门都以男装示人,离谱的以至于除了祝家庄的人,大都以为祝家只有一个小九妹,而祝清风却是祝家的小十弟。祝夫人想管,但却是有心无力啊。

    但这也正好省了祝清风的一个大麻烦,因为这几天前来给祝英台说亲的人越来越多了,祝夫人也想着让祝英台早日成家,早日成人,祝英台这自小向往着自由恋爱的性子当然不会就这样随随便便的就嫁一个自己连见都没见过一面的人。于是自然而然的就和信奉着子女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祝夫人起了冲突。

    时值正是阳春三月,桃李芬芳,正值江南学子们求学正旺的时节。站在阁楼上,看着远处街道上走过的学子们,祝英台心思一转,当即决定,她要说服母亲女扮男装赴杭州读书求学!

 第四章 一起上学去

    祝清风知道祝英台这几日死缠烂打的跟祝夫人和祝员外撒娇绝食的闹别扭,就是为了去杭州读书。不过就算有传说之事堵着,祝清风也并未对此多做劝阻,因为这几日祝夫人为祝英台挑选的那些所谓夫婿,祝清风实实在在在的看在眼里,媒婆拿来的求亲的画像之人,不是歪瓜裂枣就是老弱病残!

    祝清风很无语,这上虞地带像他八哥这样的好男人真的死绝了不成?上虞祝家好歹可是出了名的富可敌国的士族大户啊!祝清风一直在想,祝夫人是跟祝英台有多大仇才要想着这么快的就把她推出去,祝清风想想就觉得浑身不自在,祝英台今年才十五岁啊十五岁!

    不过说祝夫人不待见祝英台也不是完全是真的,她只是不会溺爱而已。祝英台闹绝食,躺在床上好多天不起来,最后更是以一句‘如果她们不同意她去杭州读书,那么抬她出去的不是花轿,而是棺材!’堵得祝夫人再也不敢来硬的逼迫祝英台。只得退一步,同意了让祝英台出去读书的想法,当然前提是不能随便失了女儿家的贞节……

    看着祝英台一脸兴奋的和银心一起女扮男装上学堂的时候,祝清风也开始为自己打算了。深思熟虑之下,她还是决定跟着祝英台去一起去书院学习比较好。她算是看出来了,祝英台前脚刚一离家,祝夫人就已经跟来说媒的媒婆们介绍了她祝家的十丫头祝清风了。

    其实对于去书院这件事,起初祝清风是很纠结的,祝英台也想过叫着她一起去,只不过祝清风并未下定决心,一来她不并确定自己是不是有那个本事在一堆男子之间读书三年,而不被别人认出来;二来她不想离开祝家庄这个得来不易的有父有母关怀的家庭。但是,有一点,她很同意祝英台,祝英台向往婚姻自由,她当然也可不能在自己十五岁的时候就被祝夫人稀里糊涂的嫁出去,安逸日子过了三年,也该是时候出去闯闯了。去书院见证梁祝的伟大爱情故事,顺便整死那个叫马文才的,似乎也不错啊。

    反正一个人读书也是读,两个人读也是读,好歹两人之间也有个照应,所以当祝清风跟祝员外和祝夫人说了自己的想法之后,两人除了有点不舍之外,还是很支持的,毕竟学点为人处世的道理也没什么大坏处。

    一掌拍定,准备好了去书院的一切,祝清风就骑马上路了。祝英台和银心去杭州走的是水路,而祝清风因为比祝英台晚走了一天且坐不惯船,所以她就选择了走自己比较熟悉的陆路。祝员外和祝英齐去码头送了祝英台,再转回来送祝清风的时候,心中又是一阵不舍嘱咐。

    祝英台的小书童是银心,祝清风本来也有个要好的小丫鬟叫银杏,祝清风自己本身没有个大家闺秀的样子,但是银杏举手投足可都是十足十的小女儿姿态,祝清风当然是怕带着她反而更易暴露,所以就干脆不要什么书童自己跑去了。至于祝英台会不会在路上遇到同去书院学习的梁山伯,再结伴而行,来个草桥结拜之类的事情,祝清风就管不了了。

    多余的话不多说,祝清风骑马出了上虞城,没用多长时日就到达了杭州城边。三月阳春,草长莺飞,城外一片风光明媚。祝清风心情好到了极点,抬眼望望天色还早,祝清风也不急着赶路,为观杭州边城春景,就在去往尼山书院的道路上,悠哉牵马徐徐行之。

    一路之上也陆陆续续的能看到赶往书院的学子,有的和身后都挑担的书童一起走路上山,有坐轿子的,也有骑马结伴而行的,就是没有牵马孤单一人前行的。因为祝清风并没带多少行李,身边也没有书童跟从,她又不善于主动与人搭讪,因此任谁也很难将她当成同窗的。

    在山腰小茶寮中喝了杯茶解了渴,天色已近下午,再放眼一瞧,路上的学子们都不见了踪影。祝清风心中一急,也害怕不小心错过了尼山书院开学大典,再不敢耽搁,骑上马赶紧往山上奔去。

    “上虞祝清风!”身后突然响起一个声音。祝清风一愣,勒马回首,却觉一股凛冽的杀气扑面而来。

    只听‘嗖’的一声,一把利箭就沿着她左侧脸颊飞过!呼吸一滞,祝清风只觉头顶一阵发麻,浑身发凉,好一会儿,方才清醒缓和过来。

    看着眼前不知何时围过来的几人,祝清风心中暗道一声倒霉。眼睛死死盯着眼前,腰板挺直的骑在马上手握弓箭的褐衣公子,咬牙切齿:“马文才!”冤家路窄!

    不错,刚刚用箭射了祝清风的正是同样来书院读书的太守公子,马家大少爷马文才!再次看见祝清风时,马文才真想用箭把他射死来着,毕竟得罪过他马文才的人都没有过好下场,后来又想就这样让他死了真是太便宜他了。既然这家伙也是来书院读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