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作死日常-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二!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宝玉有病不治?老二,宝玉可是你的亲儿子!再说了,你瞒着宝玉的病是什么意思?难道你怕薛家悔婚?放心,那是娘娘赐的婚,她们不敢抗旨!再说了,薛呆子还在狱中,还指望着我们救他呢。”
  一时甄宝玉、贾宝玉之事传遍了全城,众人感慨:想当年,甄、贾两家是如何的交好,到如今却是……哎!
  许多人都认为:贾家太不仗义了,你抓住了甄宝玉,让他自行离开就是,何必要落井下石,将人交给刑部呢!
  皇上知道了,心中也是畅快的,他知道这两家他都讨厌的人如今反目成仇了,尽管他们并没有能力再干什么,不过他还是命人给这事又加了点料:听说啊,甄家早就想将两个宝玉交换了,为此他们早早地寻人将贾宝玉的玉偷出来,如今这玉啊,还在那些人手里呢。
  而贾宝玉天阉之事,也被人津津乐道:“活该!报应!”
  就连贾家想瞒下的史湘云的事,也因薛家在后面的推波助澜而被人议论纷纷。史湘云做梦都没有想到,她心心念念的宝姐姐,在她落井后,扔下了一块大石头!
  所以在史湘云还未到她叔叔的任上,卫家的退婚书已到了她叔叔手里!保龄侯史鼎大怒!他一面将史湘云关进自家佛堂,一面致信亲朋故旧,对薛蟠及整个薛家打击报复!
  这些事与林如海关系不大,他如今正和土地找他的另一个仇人——王子腾!当年他自己的死与王子腾有极大的关系!他们来到王子腾必经的一个驿站,土地一看驿承,笑了:“林大人,我们不必做什么了,这驿承和王子腾有血海深仇!他的儿子就是因这厮而死!”
  原来这驿承正是当年的长安守备!他阴差阳错地查到了他儿子的死因,对王熙凤是恨之入骨!对王熙凤的靠山王子腾也是恨之入骨!
  而不巧的是王子腾偏偏在此时受了风寒,病了,他只是给王子腾的亲兵指了医生的地址,当然,这个医生是整个小镇最有名的庸医!
  王子腾死了,被他所护着的亲人的胡作非为害死了!
  王子腾死的那个小镇,离京城已很近了,皇上很快就得到了消息,他笑了,他要顾忌的最后一个人也死了!
  

☆、假正

  贾家得到这个消息,是大惊失色,贾政自停职后,曾多次给宫中的女儿送信、送钱,希望自家女儿能帮到自己。可银钱白白地花去了许多,消息却没有一个!王夫人想法进了宫,可自己的女儿,却是一付难言的样子;只是说,皇上近来很忙,她要王夫人耐心地等着她的消息。
  王夫人可不知道,她女儿现在根本见不到皇上!她对自己的女儿还是很有信心的。
  王子腾死了,薛家也慌了。
  而此时忠信亲王却很高兴,他要报复贾家,报复贾政。
  他找到了忠顺亲王的长史,递上一张银票:“这一千两银子,大人先收着,我听得薛蟠有个妹妹,长得国色天香,大人把她推荐给你们王爷,我想你们王爷一定会喜欢的。”
  那长史收下银票:“王爷抬爱,下官必不辱使命。”
  说完,两人相视一笑。这忠顺亲王已六十有八了,孙子都娶妻了,还是个姬妾、男宠无数的,最是荒诞无稽之人!忠信王爷就是要恶心恶心贾家人。
  第二天一大早,薛家银楼的大掌柜,就来求见薛姨妈。
  “太太,昨天忠顺王府的长史大人来见小人,说他们王爷听得我们姑娘的才名,心慕姑娘,想求娶我们姑娘做庶妃。”
  “噢?你可告诉他,我们姑娘已经定亲了?还是宫中贤德妃下的谕旨,赐婚与贤德妃娘娘的亲弟弟贾宝玉!”
  “太太,小的说了,可那大人说,他们王爷是堂堂的亲王,岂是一小小贤德妃所能比的?且那位大人还说,如果太太同意了这门亲事,他们王爷就会救出我们大爷!”
  薛姨妈一听能救薛蟠,不由得犹豫了:“你先回去吧,让我好好想想。”
  薛姨妈有心找薛宝钗商量,却怕薛宝钗寒心,又怕夏金桂知道后胡搅蛮缠。她左思右想,手心手背都是肉啊!不知如何是好的薛姨妈,不知不觉地来到荣禧堂王夫人处。
  姐妹俩简单见礼后,屏退下人,薛姨妈迫不及待地拉着王夫人的手,告诉她刚刚发生的事。
  “姐姐,我这心乱得很,不救蟠儿吧,钗儿出嫁后,我靠谁呢?救了蟠儿吧,我又怎么忍心把钗儿送入火坑?”
  王夫人听了这话,脑筋不由得转了起来。她想着,如果攀上忠顺王府,不仅薛蟠有救,贾政也能官复原职,宫中的娘娘也能有个助力。可——这也太打荣国府的脸了吧!宫中娘娘的面子也极不好看!王夫人沉吟着……,突然,王夫人灵机一动,对啊,我刚刚怎么没想到呢?
  “妹妹,我有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妹妹看我们三姑娘如何?”薛姨妈一愣,王夫人笑道:“你看,忠顺王爷只是听过宝丫头的名声,并没有见过宝丫头,我们就用三丫头代替宝丫头,这样不就既能救蟠儿,又能保全了钗儿,我们的三丫头可是才貌双全的!”
  薛姨妈听得王夫人如此一说,顿时如释重负、喜笑颜开:“这个办法好!到底是姐姐,就是比我强,到底是娘娘的亲娘,十个凤丫头也抵不上。”
  王夫人自得的一笑:“妹妹也会贫嘴了,妹妹且坐着,事不宜迟,我去寻我们老爷说去。”
  王夫人来到外间,让人寻来了贾政。
  “老爷,忠顺王府来人说,王爷仰慕三丫头的才貌,欲娶了做庶妃!”
  “什么?夫人可知道忠顺王爷今年多大了?六十八!三丫头多大?我看你也太糊涂了,他纵然是王爷,也没有强娶民女的道理。”
  “老爷,王爷可不是我们能得罪得起的,想想荣国府,想想娘娘,想想宝玉,且王爷答应了:只要他娶了三丫头,就帮助老爷官复原职!”
  “这……,你让我好好想想。”
  贾政若有所思地踱向外书房。
  不想,薛姨妈和王夫人的谈话,早有人告诉了赵姨娘。赵姨娘慌了,急急忙忙地跑了出来找贾政,却被告知贾政已到了王夫人那里。赵姨娘不敢当着王夫人面找贾政,只得在贾政去书房的路上等着。
  赵姨娘一见到贾政,便快步上前,抱住贾政的大腿,跪了下来,眼睛里大滴大滴的泪水往下滴:“老爷,三姑娘可是您的亲闺女啊,老爷,您可不能将三姑娘送人做妾啊,老爷,王爷他已六十八了啊!”
  “胡闹!哭哭啼啼的,成何体统?你且起来,三姑娘的事岂是你能过问的?你当王府是可轻易得罪的?”
  赵姨娘岂肯轻易放弃,她想将王夫人和薛姨妈相谈的内容告诉贾政,可她又不敢。她想到王夫人她们可以李代桃僵,那她为什么不可以呢?
  “老爷,为什么一定要三姑娘呢?其他人也可以啊,林姑娘、四姑娘也可以啊,对!对!林姑娘最合适!她比三姑娘大,比三姑娘有才,比三姑娘有貌,对!就是林姑娘!我们府里养了她这么多年,也该她来报恩了!”
  “胡说!姑娘们的亲事自有我们决定,你算个什么东西?回去!”
  赵姨娘见贾政似乎有所松动,她也不敢逼迫过甚,想着晚上再和贾政好好谈谈。
  贾政到底听进了赵姨娘的话,只是他还在纠结:如果送上探春,别人会说他是卖女求荣;如果是黛玉,别人又会说他是欺负孤女!
  贾政想着想着,就进了外书房。此时,外书房里坐满了他的那帮清客。大家看到贾政愁眉不展的,都关心地问道:
  “不知东翁有何烦心事,不妨说出来大家参详参详。”
  贾政叹息一声,将这件事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且说了自己的顾忌。
  “东翁真是高风亮节,其他人听得能和王爷结亲,还不赶紧巴结过去,早早把姑娘送过去!”
  “就是,不过,东翁,话虽如此,这忠顺王爷却是真正的皇亲国戚,是太上皇的亲叔叔!岂是能轻易得罪的?东翁切不可因小失大。”
  “就是,东翁,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千万别为虚名所累!”
  “东翁,我觉得那个林姑娘更适合去忠顺王府!我听得说那林姑娘本是个孤女,全靠荣府将她养大。如不是荣府,还不知这林姑娘将流落何方!我想凭那林姑娘一介孤女,能伺奉在王爷身边,那是多大的福气啊!她既靠贵府抚养成人,又得嫁良人,享受那荣华富贵,必会对府里感恩戴德,到时东翁的前程可期。凭东翁的才华韬略,必能大显身手,快意人生!实现人生抱负,一展宏图!”
  “卜兄此言甚是。东翁,府上大姑娘已贵为贤德妃娘娘,三姑娘确实不宜再入忠顺王府,而这位林姑娘却没有这样的顾虑,却有这样的便利。”
  贾政给说服了。事实上,贾政对贾敏这个妹妹本没有多少感情,对林如海那就是羡慕妒忌恨了,尤其是恨!
  想当年,他领着刚刚启蒙的贾珠,向这个姑父请教读书科考的秘诀,结果得了‘天道酬勤’四个字,他奉这四个字为至宝,每日逼着贾珠勤读、苦读,以至于让这孩子早逝,可他在一次无意中从妹妹那里探来的口风,林如海根本就没有那么勤奋!为此,他恨上了林如海夫妇。事实上,他也不好好想想,当时贾珠那么小,林如海怎么指点他!就像大学教授遇见幼儿园的小朋友,他除了讲“好好学习”外,还能说些什么?贾政想起往事,尽管他知道贾珠的死与林如海无关,可他还是归罪与林如海。所以,他对着今天之事,毫无愧疚。他本着事宜早不宜迟的原则,回到后院,和王夫人商量起来。
  比起探春,王夫人更不喜欢林黛玉,她对贾政的提议,毫无意见。两人商量了,来见贾母。
  贾母听了这夫妻两的话,颇有些不赞同:“我听得忠顺王爷已六十有八了,且平素好色荒唐,家里姬妾无数,这样的人且不是害了林丫头吗?”
  “老太太,我们也没法子,王爷位高权重,岂是我们得罪的起的?老太太,想想整个贾府,想想宫里的娘娘。老太太,虽说忠顺王爷有些不好的名声,可究竟是真是假,谁又说得清楚?况大姑娘那样的身体,只能找个年纪大的,不在乎子嗣的。我们老爷是大姑娘的亲舅舅,还能害她不成?”
  贾母听得这一篇话,半晌不语。贾政和王夫人焦急地望着贾母。
  “哎——!”贾母一声长叹,“我老了,这事就照你们说的办吧。”
  而此时因林如海要取代太上皇而活着,所以,林如海不得不忙着熟悉和太上皇打交道的人,读取太上皇和这些人的记忆与心事,未免忽略了贾府。等他知道这件事的时候,贾政的清客卜固修已同忠顺王府的总管商谈纳娶时间了。
  

☆、离心

  林如海听闻此事,已出离了愤怒!他对贾府的感情已由最初的好感,到反感,再到厌恶,一步一步地走到了今天——仇恨!
  可是,他现在只能忍!因为明天,太上皇将要归天;明天,他就是太上皇!他决定今天晚上去看看自己的女儿。
  黛玉自那日和父亲梦里相见后,身体已大大的改善了,未来有了希望,心情也好了起来。尽管王熙凤自贾宝玉搬出大观园后,仆妇减少了许多,也使得园内荒凉了许多。可这样,园内是非也少了许多,清净了许多。
  黛玉原是喜静的,尽管园内杂草丛生,夏日的园中小径上落满了落叶,黛玉却觉得这是真正的的自然景象,喜爱非常。
  她常常带着个丫鬟在园中散步,看看夏日繁花,看看带着阵阵凉风吹皱的一池清水,以及随着清风摇弋的层层叠叠碧绿的荷叶,和点缀在其中的婷婷粉色花箭;听听鸟语,闻闻花香,累了,回到潇湘馆,在窗下读读书,写写字,弹弹琴,好不洽意!外面所发生的一切似乎真的已和她无关了。
  对于湘云,父亲已告诉了她湘云在人前背后对她的敌意和诋毁,再加上如今史湘云因不喜园内荒凉,早搬出了大观园,住在贾母院内,和贾宝玉毗邻。她们两个现在连见面都少,她也对她也就冷了心。
  现在她也比较忙,她知道,一旦她父亲成为太上皇,她的弟弟就会回归林家,她也就有了一个自己的家!那时,她就再也不是无家可归的小孤女,再也不用寄人篱下,看人脸色。每每想到这些,黛玉都兴奋异常,她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开始为回家做好了准备。
  她先把自己从林家带来的东西整理出来;再把贾家的东西分出来,用过的装箱,没用过的放在另一边。其中贾宝玉送的东西,用过的(比如:旧年赠送的帕子)烧掉;没用过的,整理出来,让紫鹃还给贾宝玉!
  可紫鹃不愿意了,她想着:姑娘如今只是个孤女,还得寄人篱下,若是惹恼了府里的主子们,将来可如何是好?再说,贾宝玉那般好,身份高贵,样貌美如女子;那样的温柔小意,姑娘到时求求老太太,定能让姑娘做二房!到时自己也能……若是让姑娘嫁到外面,看看二姑娘吧,真是太可怕了!
  紫鹃想到这里,心跳加速,脸也红了,心中吐弃了自己两句,到底忍不住:
  “姑娘,这些东西都是当日宝二爷辛辛苦苦寻来的,姑娘这么还回去,岂不是伤了宝二爷的心?”
  “雪雁,你去将这些东西还给宝二爷,再告诉鸳鸯一声,就说老太太那里走了两个大丫鬟,让紫鹃还是回老太太那里去吧,再说如今府里到处都在减人,所以姑娘我这里人也尽够了。”
  紫鹃一听,吓了一跳:“姑娘,紫鹃自问自跟了姑娘,对姑娘是尽心尽力,忠心耿耿,姑娘如何要赶我走?”
  “紫鹃,天下无不散的宴席,你竟存了那样的想法,我便留你不得!
  “姑娘!紫鹃都是为了姑娘好!宝姑娘素来是大度的,更何况宝二爷素来把姑娘放在心坎上……”
  “住嘴!紫鹃!你姑娘我自问和宝玉是清清白白的,岂容你信口雌黄!宝二爷对哪个女孩子不是尽心尽力?难道对我就不成?你说,宝姑娘大度,那我问你,云姑娘怎么就会在她家出事?出事后,宝姑娘可曾为云姑娘做过什么?薛大奶奶厉害吧,可你看她可在宝姑娘面前讨过好?知人知面不知心!我看袭人她们将来可怜了,你也跟了我很长时间了,所以我看你如今还是到老太太那里好一点。”
  紫鹃沉默了,黛玉也不逼她,她继续做着离开贾府的准备。
  等到贾府要将黛玉送给忠顺亲王的消息传来,紫鹃慌了,她忙忙地和黛玉请了假,回了她自己的家。黛玉冷笑数声,并不放在心上。
  不过她对那些忠心耿耿地跟着她的人还是要安排好的,她拿出了一千两银票,去王熙凤那里买了包括春纤一家在内的愿意一直跟着她的人的身契,王熙凤想着反正你们这些人也无处可去,不如做个顺水人情,自己又白得一千两银子,何乐而不为呢?
  黛玉看她的神情,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不过,她不在乎,她知道,明天她的父亲就是太上皇。贾府!等着!
  虽说如此,黛玉还是很伤心的。她不信这些事没得到贾母的许可!当初,将贾宝玉搬出大观园,黛玉可以理解,毕竟宝玉的玉没有了;给宝玉娶宝姐姐,黛玉也可以理解,当时自己的身体实在太弱了;将大观园里的仆妇的减了,她也可以理解,毕竟府里的境况大不如前了!可如今将她送给忠顺亲王,如没有父亲的帮助,她,就是死路一条!老太太,好狠的心!这时,你可曾想到过你的女儿,我的母亲!
  黛玉越想越恨,她咬咬牙:“雪雁!你将太太的那件茜红衣裳和那那套粉珠头面拿出来。”
  “哎!”雪雁答应一声,很快就拿出衣裳和首饰。
  黛玉接过来,手轻轻地抚摸上去,这是她母亲最喜欢的衣服和首饰!记忆中,母亲常常将这套衣服首饰拿出来抚摸一遍,然后对黛玉说,‘这是我在娘家过最后一个生日时穿的,衣料、花样是你外祖母亲自选的;整套衣服都是你外祖母一针一线亲自做的;首饰也是你外祖母画的样子,工匠照着做的。’每每此时,母亲总是流着泪,将她抱在怀里,讲着她幼时在娘家的种种,讲着自己的外祖母、外祖父,和两个舅舅……
  黛玉檫了把泪,令人将这些衣衫穿戴起来,又依母亲当年所说的发式,梳了起来。一切收拾停当后,她带着雪雁去给贾母请安了!
  黛玉努力按照记忆中的贾敏仪态和声音:
  “给外祖母请安!”
  贾母恍惚了下,她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女儿,她定了定神,摇了摇头:
  “玉儿!你怎么穿起了这件衣服?”
  “外祖母!玉儿穿起来好看吗?”
  “好看,玉儿是大姑娘了,穿什么都好看!”
  “是吗?母亲当年老是说,这衣服是当年外祖母亲手一针一线做的,她老是盼着我长大,能亲眼看见我穿上当年她穿过的衣裳!”说到此,黛玉已泪流满面,可她倔强地仰着头,不让自己哭出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