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黛玉凶猛-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三从四德,她处处周到,她与人为善,她权衡利弊,她几乎没什么个性,圆滑世故,但她并不是天生如此的。她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骄傲,也会看不应看的西厢记和牡丹亭。她可以无忧无虑,不需为这世俗压抑自己,是什么时候,她变成现在这样了呢?
薛宝钗其实心里明白,是从疼爱她,守护着全家的父亲去世,而哥哥却难以撑起薛家的时候,但她并不后悔,因为这是最容易被世俗接受的方式,这些行为准则也早已被她习惯并利用,只是有时候,薛宝钗觉得,也该有些自己的坚持了。
“妈妈,若是当真没有合适的,我便呆在这家里,帮着哥哥管理薛家。”
薛姨妈大惊:“这如何使得,姑娘家哪有不嫁人的,妈妈再与你去打听打听,必能找着好人家的。”
薛宝钗拉起薛姨妈的手,认真道:“我知晓妈妈想叫我嫁入高门,我若当真要嫁,如今那些出色的子弟大约不行,但若往下找,寻些不成器的高门子弟,或是庶子,想必可以,可我为何要委屈自己?若是没有合适的,我宁愿不嫁,也不要随便嫁!我想通了,是不是高门,父兄如何,这些委实没什么意思,我要找,便要找一个自身上进,有才干,尊重我,也尊重薛家的人。”
“薛家是皇商,我是皇商出身,即使去宫里一回,我也是皇商家出来的女儿,可那又如何?既然看不上皇商,何必勉强!”
“说得好!”薛蟠一掀帘子,快步走了进来。
“哥哥!”薛宝钗惊讶道,“你,你是。。。。。。”是什么时候来的?
薛蟠笑道:“我一开始就在了,就在你说女中豪杰的时候。”
薛宝钗脸一红,毕竟她后面那些话,委实不是一个女儿家应该说的。
薛姨妈瞪了薛蟠一眼,薛蟠摸了摸鼻子,看了看母亲和妹妹,顿了顿,还是说道:“有件事儿,我只瞒着没说,其实,我这儿还真有件婚事,我瞧着那人是顶好的,就是,怕妈妈和妹妹不愿意。”
作者有话要说: 啊啊,我的文案在手机上显示的好奇怪,都连在一起乱七八糟的,重新改了一下
薛蟠想给宝钗介绍谁呢?
☆、第89章
要说起薛蟠想给宝钗介绍的对象,那还得从林黛玉那场大婚说起。
那次婚礼,可说是大半个京城的权贵都来了,热闹无比,甚至连不怎么出宫的安柔公主,都特地亲自前来给自己的小姐妹送上祝福。
而作为安柔伴读的宝钗,自然也跟着来了,这一来,就撞入了一个人心里。
这人正是柳湘莲。
那夜宾客云集,衣香鬓影。宝马雕车中,火树银花下,柳湘莲却独独看见了颔首浅笑的宝钗一人。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柳湘莲在家中夜不能寐,思虑了许久,他向来是个果决的,一旦下了决定,转头就去找了薛蟠。
待柳湘莲把来意一说,薛蟠差点吓得从椅子上摔下来。
“柳兄弟,你。。。。。。你这话当真?”
柳湘莲看了他一眼,道:“自然当真。”
“这。。。。。。”薛蟠倒是犹豫起来,说实话,他是极看重柳湘莲这个兄弟的,但兄弟是一回事,妹夫又是另一回事了。
薛蟠知道自家妹妹的心气,恐怕眼界颇高,他倒不觉得柳湘莲哪里不好了,讲义气,武艺高强,人也生得俊美,但他也知道,柳湘莲是个惯萍踪浪迹的,作为妹夫,这就未免不大安稳了。
而且,薛蟠还有另一层尴尬,这个,毕竟他从前和柳湘莲还有那么一桩公案在,当然,薛蟠发誓,自从被胖揍过一顿,又被救了一回后,他是完完全全不敢再打歪主意了。
柳湘莲见薛蟠的模样,知道他在为难,道:“薛兄弟,此次过来,我只是与你说一声,我知道自个儿现在的情况,宝姑娘那般的人物,我若是现在求娶宝姑娘,恐怕叫她受了委屈。。。。。。”
薛蟠忙接口道:“柳兄弟莫这般说,你是知道我的,绝不是看重家财的人,若真要说起家世,柳兄弟乃是世家出身,也是不差什么的!”
柳湘莲不在意地笑了笑,眉眼柔和下来,又带着他惯来的洒脱,薛蟠看着有些呆,蓦然心里升起个想法,若看外貌,这柳兄弟和妹妹倒是级配的。
柳湘莲道:“薛兄弟误会了,我并无此意,我已下了决心,我若娶妻,必是要叫我未来妻子过得安安稳稳舒舒服服,故而,我已决心做番事业来。只以前浪荡惯了,仔细想来,也就武艺出色些,如今大秦与鞑靼对峙,我已收拾了行囊,明日就投军去,今日就是来与你告别的。”
“什么!”薛蟠又被柳湘莲吓了一跳,一屁股跳起来,“你,你这也太突然了。。。。。。”
柳湘莲举起酒杯,敬了薛蟠一杯酒:“薛兄弟,今日我与你说我的心事,却不敢因此耽误了宝姑娘,薛兄弟也不必对宝姑娘提起。若是待我回来,当真搏出了一番前程,宝姑娘又恰好未曾许亲,那时我上门提亲之时,只望薛兄弟能为我说些好话,若是宝姑娘已经嫁了,或是。。。。。。或是我未曾回来。。。。。。”
薛蟠惊道:“柳兄弟这说得是什么话!”
柳湘莲给薛蟠斟满酒,笑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我是要搏一搏的,但若当真回不来,那也是我的命数。原本这事儿未能成前,不应当告诉你。”
“只是我也怕,若是当真回不来,世上恐怕无人知晓我的一番心意了,又觉有些不甘心,这便自私一回,只请薛兄弟记在心里,还有我那么一人,小弟便先给薛兄弟赔罪了。”
柳湘莲说完,仰头就将自己的那杯酒一饮而尽。
第二日,柳湘莲果真就去投了军,而薛蟠纠结半晌,想起柳湘莲离开前的再三嘱托,还是将此事埋在了心里。
谁料,仿佛上天也在帮着柳湘莲,宝钗竟未曾嫁人,而柳湘莲当真拼出了一番前程。
听完薛蟠叙述,薛姨妈不由打了薛蟠一下,恼道:“你就这般瞒着我!”
薛蟠傻呼呼地笑了一下:“我原是不想说的,只是先前听妹妹那般说,柳兄弟对妹妹也是一片真心。如今他已是正五品的千户,安亲王殿下对他很是看重,若是再立次大功,未必不能升到佥事,自然,比起那些高门还是差了些,但要我说,就柳兄弟的人品,当真是万里无一的了。”
柳湘莲,薛宝钗默念了他的名字,突然轻轻“咦”了一声。
薛蟠疑惑地看向她:“妹妹?”看着宝钗表情,薛蟠难得机智一回,“那日婚礼上,莫非还发生了什么事?”
宝钗脸一红:“哥哥越发过分了!哪有什么事儿?你这些话也不是该说与我听的。”说罢扭头,掀起帘子出去了,有那么些落荒而逃的意味。
“妹妹!妹妹!”薛蟠还想追问,却被一旁的薛姨妈拦住,又被薛姨妈打了一下。
“你这个呆子!这柳公子,你且与我再细说说。”
且说薛蟠把薛姨妈说得有些动心,只如今柳湘莲还在边防,若不能回京,一切还当另说,毕竟,薛姨妈可舍不得女儿嫁到边城去受苦。
而千里之外的边城,徒怀慎等人不仅一举抓捕了鞑靼人奸细,其中包括了一些秦商,即使战争期间,依旧与鞑靼往来贸易,对鞑靼借贷,买卖粮食,武器甚至夹带情报。与此同时,在修养了一年后,徒怀慎再次发动了突袭,一路打到鞑靼王庭,将鞑靼现任首领,曾经的大王子生擒。
消息传到京城,可说举国欢庆,太上皇高兴得当场哈哈大笑,畅快不已,连声夸耀自己的孙子,朝堂上也是一片歌功颂德之声,皇帝面上也显得很欣慰,只背地到底如何,就不得而知了,他自然是希望彻底打败鞑靼的,但当这个人选是徒怀慎时,这心情就不那么好了。
既然鞑靼如今已不再是隐患,且大王子被俘,徒怀慎自然也该带着俘虏风风光光的回来了。太上皇大笑过之后,便直接下了圣旨,让徒怀慎带着大军还朝,他要好好赏上一番。
皇帝看着一派和乐的朝堂,以及欢欢喜喜的太上皇,面上笑着,看着太上皇的眼神中却带了些阴郁。
而在辽东镇,在攻破鞑靼王庭,大败鞑靼人之后,东北军不仅生擒了大王子,还抓获了另一个重要人物,前任首领阿济格最为倚重,同时也是现任鞑靼首领极为重视的军师,廖云晋。
此人乃是大秦的一个举人,还算有些才名,后遭人陷害,不仅丢了功名,还妻离子散,这才逃到了鞑靼。他的遭遇叫人同情,但身为大秦人,还是一个读圣贤书之人,背叛祖国,帮助敌国侵略故国,这就叫人不齿了。
虽不齿其为人,但此人深受鞑靼两任国王重视,对鞑靼诸多隐秘知之甚深,且根据之前审讯鞑靼奸细可知,秦商与鞑靼的交易联系都有他参与。
毕竟,先不说粮食之类,但武器,尤其红夷大炮绝不是普通的商人可拿到的,朝廷之中必有官员与之勾结,徒怀慎等人虽已得到了那些秦商的供词,知晓了其中一些关口,但有些大鱼,乃至证据,却还要从廖云晋身上拿到。
尤其在审问过大王子后,发现这位大王子对某些隐秘竟也不甚清楚,如此,辅佐过阿济格,一手操办此事的廖云晋便更加重要了。
出乎人意料的,对廖云晋的审问竟然极为顺利,不知是否是对自己的下场早有预料,还是破罐子破摔,拉人下来垫背,不待徒怀慎细问,廖云晋神色平静,一五一十地将所有事情一一说明,大秦朝廷中有谁参与,如何参与也说得清清楚楚,甚至将来往书函等关键证据也交代了出来。
等到他在证词上画完押,徒怀慎起身准备离开之时,廖云晋突然叫住他,看着他双眼,声音嘶哑:“安亲王,你可别让大秦再有我这样的人出现了。”
徒怀慎一顿,是不要再有叛国之人,还是不要再有被陷害得家破人亡之人?
廖云晋直直盯着他,双眼已布满血丝,徒怀慎淡淡道:“我会的。”
徒怀慎不再看他,转身离去,廖云晋闭了闭眼,轻生喃喃:“那也好。。。。。。”
当晚,廖云晋打碎了藏着的瓷碗,用碎片割破动脉,自杀身亡。
事情似乎终于完结,而在接到了圣旨后,大军也预备着开拔回京,但张淮却依旧心中不安。
事情太过顺利了,不管是不久前秘密抓捕鞑靼奸细,或是鞑靼对着大秦军队的连番失利,鞑靼人的战略部署几次出现了错误,自然,这也可能是大王子不如阿济格之故,但。。。。。。还有廖云晋如此顺从地招供,还将证据保留得完完整整,也叫张淮有些惊讶。甚至廖云晋的死,关押之处看守严密,廖云晋是如何拿到那只瓷碗的?
想到这儿,张淮突然自嘲一笑,呵,他怎么倒替老徒家操心起来?
☆、第90章
不论张淮心里有多少疑虑,大军依旧按部就班地整顿完毕,浩浩荡荡地开始班师回朝。
林黛玉这日难得未曾骑马,而是改换了马车,马车里,除了黛玉,还有另外一人,这人虽有些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正是消失了许久的安柔。
当初林黛玉和徒怀慎一路前往东北边防,自然也有好好打探安柔的踪迹。鞑靼人如今恨安柔入骨,若是被他们先一步抓到,安柔等人恐有不测。
不说鞑靼人的威胁,就安柔和许征的生存能力也叫人担忧,毕竟安柔在宫里娇生惯养着长大,对外面的人情世故不甚了解,而许征虽要好些,但也是霸道惯了的大少爷,也不知他们身边还带着哪些侍卫,手头上银钱够不够用。
林黛玉心中担忧,徒怀慎也早早便派了人手四处搜寻,但安柔和许征乔装打扮的能力似乎不错,隐藏的挺深,一时竟遍寻不到。
虽未曾找到人,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好事,至少鞑靼人也同样没找到,黛玉只得如此安慰自己。
也就在战争日益激烈,林黛玉玉面罗刹(什么鬼!)的名声在鞑靼人和大秦人中都传播得越发响亮的时候,安柔和许征终于自己找上门了。
两人流落在外,还要费心掩藏踪迹,自是吃了不少苦,加之与许多护卫失散,等黛玉见到他们时,身边只剩了三人,且五人都是风尘仆仆,消瘦了许多。
两人虽不复在京城时的矜贵,但从神情上,却都比之在京城时坚毅了许多,尤其许征,这些日子护着安柔,掩藏踪迹,逃脱追兵,仿佛突然从一个纨绔子弟,成长为了一个有担当的男人。
而在安柔出现后,林黛玉和徒怀慎也终于问清楚了那日刺杀的始末。
说实话,虽然黛玉真心觉得安柔干得好,但依着安柔的性子,却不太似会突然做出这件事的人。
事实果然如此,安柔先前,并未想过要刺杀阿济格,按着她原来所想,最多也就是做好这个和亲公主,牢牢把控住阿济格,生下嫡子,然后要是能趁机搞死阿济格,扶着嫡子上位,自己做王太后掌握鞑靼就更好了。
= =
然而还来不及这么实施,阿济格就先挂掉了。
给阿济格点蜡。
徒怀慎:。。。。。。
徒怀慎在一旁听得冷汗涔涔,虽然阿济格活该,而且如此安排对大秦也是最好的一种结果。但安柔这种想法,还是叫徒怀慎大为意外,委实是,就安柔这娇弱而惹人怜惜的模样,实在不像是暗戳戳里,正计划着干掉未来夫君的人,果然,千万不要惹怒女人。
许征却眼神灼灼地看着安柔,神情佩服不已,连连点头,仿佛安柔说得再对不过啦~
徒怀慎狐疑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小伙伴,这到底是正好和了许征的三观呢?还是。。。。。。这些日子的相处下来,有什么猫腻呢?
安柔继续道:“那日我留在新房中,阿济格在外边喝酒取乐,大约到了半夜,阿济格才来了房里。”
当时屋内只她与阿济格二人,阿济格似乎已经醉了,不仅醉了,眼睛还通红,神色间有些狰狞,安柔当时就有些害怕,她到底是个未经人事的小姑娘,又在异国他乡,看到这么个狰狞大汉朝自己摇摇晃晃地扑来,本能地朝外推了一把。
然后,阿济格就被她轻轻松松地推倒在了地上,头磕在地上,一动不动了。
安柔回想起当时的情形,还有些惊恐,黛玉忙拉住了她颤抖的双手,许征担忧地看着安柔,手也伸到了一半,见黛玉已经握住了安柔,这才遗憾地缩回了手。
徒怀慎:。。。。。。真是越来越叫人怀疑了→_→
“我只以为他醉倒了,但见他一直不动弹,有些害怕,就上去瞧了瞧,手上试了试他鼻息,他,他没有鼻息,胸口也没了跳动!”
不说当时在场的安柔不可置信,就连黛玉,徒怀慎等人也是无法相信,一代枭雄,逼得大秦嫁了公主的阿济格,就这么推死了?
碰瓷也没这么来的。
安柔虽跟着黛玉练了几年武艺,手上劲道也不小,若与一两个寻常大汉对打,还是很有胜算的,但那是阿济格,只不过推了一下而已,就那般轻易死了?
安柔看他们神情,继续分析道:“他虽倒在了地上,但头并未磕破,我也未曾看到血迹,我当时有些慌,没有多想,如今想来,事情好似有些蹊跷。阿济格那时进屋时的神情就不太对,倒不完全似喝醉而已。待我逃走之时,一路上鞑靼王庭也没什么人,好似有人事前调走了侍卫一般,非常顺利地就回到了驻地。”
几人面面相觑,徒怀慎若有所思,又细细问了路上的情形,安慰了安柔几句,这就先告辞了:“安柔你也累了,今日早些休息吧,其他事明日再说。”
说着就想和黛玉一起离开,结果一回头,就见自己夫人正和安柔手拉着手,丝毫没有离开的意思,见他望向自己,黛玉摆摆手:“我今日陪着安柔睡。”
徒怀慎感到心口中了一箭,可怜兮兮地看了黛玉一眼,见她丝毫不为所动,心里叹气,只得一把拖走傻站着的许征,秘密审问去了
因着京城里皇帝依旧恼怒安柔的擅作主张,并未收回对她的追捕命令,黛玉等人虽找到了安柔,安柔却不敢回京,只得隐藏了身份,一路跟着黛玉再次前往了边防,只是这一次,安柔的心情却与前次完全不同,看着鞑靼人一路被击退,东北军一路收复大秦的城池,安柔心情也激荡起来。
而到了辽东,等东北军安定下来,黛玉忙着巡边和安定城防,许征早早改名换姓,加入了东北军,而安柔也没闲着。
因着战乱,辽东一带多了许多孤儿,安柔接手此事,开了一家育婴堂,不仅收留孤儿,自个儿也当起了先生,柳夫人也参与了进来,一起教这些孩子念书识字,柳夫人还会教些数理基础,而空时,黛玉也来教授武艺,甚至与徒怀慎商议过后,安柔还请了一些手艺出众的老匠人来教他们。
此次安柔与大军一同回京,育婴堂也未关闭,交给了信任的人继续打理,而其中一些某个方面特别有天赋的孩子,也跟着一起前往了京城。
此时马车上,林黛玉正与安柔说着京里的事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