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穷小子空手泡到了极品美女-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去再挣,就这些庄稼我一个人就行了,再说还有你姐姐帮忙。奶奶什么时候都是一种不服输的精神。

  奶奶说,明天让我去山神庙上抢个“头签”,先让我休息一会儿,时间到了她叫我。我们这里有个这样的习俗,如果大年初一谁第一个到庙里上了香,那就意味着他这一年就会顺利,财运广进。把这个叫“抢头签”。于是,我一过子夜,大约一点种的时候,我就小睡了一会。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我被奶奶叫醒。她已经为我准备好了钱马等用物,于是,我半夜三更就往山上跑,打算去抢个“头签”。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六十七章 伤心山神庙
山神庙离我家不远,那座庙是建在我家后面的山上的半山腰上的。不大,就三间房子。房子也很简陋,不过麻雀随小可是五脏俱全。西面的墙壁都是青一色的青砖,有些地方都已经剥落了,虽然没有月亮,但是在万家灯火通明的三十晚上,从山脚下望去,它的四角的飞檐如同飞翔的鹰的翅膀一样,在夜色中显得那样雄壮,遒劲。门前是几珠松树,但是都不高。村里的老人说,原来的庙不在这里,在村的中间,规模也十分的大,实际上就相当于一个寺院那样,但是到了五六十年代的时候,由于中央破“四旧”,所以,就把这座庙给全部拆除了,所有的神像都给摧毁。这座庙是在八十年代才修建的,是村民们集体集资修的。里面也没有什么神像,只不过是些神位,像什么“二郎扬戬”,“牛王马祖”,等等。

  当我到达庙门口的时候,里面已经亮着几盏长明灯,我也不知道有没有人来过,于是我就把我拿的东西,按照奶奶的吩咐,该烧得烧了,该祭奠的也都祭奠了,本来我不想磕头的,想了想还是磕了。因为既然来了,就按照奶奶的规矩办。不过我做这些事情很快,不像奶奶那样仔细,那样认真。我下山的时候,看到全村每家都基本上亮着灯,有些家里连花灯都挂起来了,可是我家就在公路的傍边,院子里发出昏暗的灯光。如果不仔细看可能也发现不了,就像一个无家可归的孤儿那样。走到半路,看着这我来以后发生的这一切,我突然蹲在路边大声的哭了起来!这一切都是因为我,如果我现在没有读书,家里就不会欠这么多的帐,如果我不读书父母也不会因为我而受苦,如果我不读书,奶奶她也不会跟着我一起受苦,她在旧社会已经受过了苦,本来像她这样年龄的老人是应该安享晚年的,可是,为了我,为了她最疼爱的孙子她却背负起这么重的责任,如果,我现在没有去读书,我出去打工,我想我一年也能挣个万八千块钱,我们家绝对不是现在的这个样子,也应该有电视看了,也应该有蔬菜吃,过年也该杀头猪了吧,奶奶祭祀的时候想用多少钱马,我就给她买多少钱马。爸爸也不用为了供我,连烟酒也戒了。妈妈也不用因为我摔伤了以后连医院也不敢去,至少她不再跑到新疆那么远的地方去。至少不像现在这样困难,甚至连一斤酱油和醋都可以吃得起了,如果。。。。。。我有太多的如果了。可是,在这个世界上最难买的就是如果。想着想着,我已经泣不成声了。

  突然,我又为我的想法而感到可耻。父母都没有因为这个而后退过,就连奶奶也没有丝毫的气馁,我却产生了这样的想法。我报答他们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学习搞好,争取能找到一个好的工作。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报答。奶奶、爸爸、妈妈我一定不会让你们的心愿落空!想到这里,我坐起来重新回到庙里,心里默默的许下了一个心愿。突然之间我感觉到我变得虔诚起来,我虽然不相信神佛,但是我相信每个人的内心世界中都有一个佛,只要有这个佛就会默默的去努力、奋斗。

  我收起了伤心了眼泪,耳边也响起来脚步声,我知道上香的人开始慢慢地多起来了。于是,我就带着我心中的那樽佛往家里走。 
第六十八章 打不通的电话
我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四点钟的样子,奶奶问我是不是“头签”,我回答是,奶奶高兴得很,还说今年我的运气会比较顺的。离天亮还早,所以爸爸和妈妈也去睡了,我劝奶奶也睡一会,她就给柜子上的长明灯添了点油,再续上了几株香,我们大家都去睡了。


()好看的txt电子书
  开始我没有睡着,等到他们都睡得差不多的时候,我悄悄地起来,把放给我的手机打开,看看有没有信号,我想给芳发个短信问候她一下,在今天这个特殊的夜晚,我真的有点想她。我回来后,带手机的事情没有让家人知道,要是家人知道这样辛苦地供我上学,我却在学校谈恋爱,拿什么手机,爸爸肯定和我不答应。我不敢想象爸爸知道这件事情的结果。可是开机半天了,还是没有搜到网络。我失望地收了起来。

  早上我有点睡过了头,简单的早饭过后,就要开始要拜年了。初一就给本家的长辈们拜年,在我们本家里面奶奶最大,所以我的几个堂叔和堂哥首先就给奶奶拜年。由于初一就拜本家,其他的亲戚家里都不去,到初二是外甥给舅舅或女婿给丈人(岳父)拜年,到初三就开始真正的走亲戚了,所以今天是比较闲的一天。今天最要命的事情就是如果来了小孩子了,还要给压岁钱。当然,今年的压岁钱无论如何也是给不起的。奶奶还好是做了准备的了,她把我买给我小外甥的那些瓜子和花生糖果,给小外甥就给了那辆小汽车,这些东西只是哄哄他,剩余的奶奶自己留着,说是万一过年的时候来了小孩子就用糖果哄一哄吧!

  我想到了芳,本来三十晚上就想去打个电话的,可是那天都帮忙了一天了,所以就没有去,今天早上一起床,我的耳朵就烧的厉害,很热。按照奶奶说,肯定是有人在惦记着我。我想除了芳之外没有人再惦记我了。我偷偷地出去给芳打电话。

  电话通了,可是没有人接,再打,还是没有人接。我想了想大过年的,又是初一肯定出去拜年去了。我闷闷不乐的回来了。

  到了晚上,我们睡的都很早。因为昨晚熬夜也熬的太厉害了。临睡觉之前却是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因为今天来人,我的几个小侄子也来了,奶奶给了点瓜子和花生。小孩子瓜子皮吃了个满地,到了晚上妈妈要去扫一扫,可是奶奶不让扫,因为过年三天的时间里,不准扫地,不准上房,不准挑水。反正除了吃饭以外不准干其它的。要是平时,奶奶可能就不说什么了,可是,这是过年,奶奶最讲究的就是这个,所以,奶奶很火,幸亏是过年,要是在平时奶奶早就破口大骂了。在奶奶的反对之下,妈妈就没有扫,只是把垃圾拣了一下。除了这个之外,还有很多的规矩,如女人的屁股不可以对着正房门口坐,正房门前不可以晒一些女人的衣服或裤子之类的,等等,这些都是对“家神”的大不敬。哎!谁让我们家的规矩多啊!

  临睡觉的时候,奶奶还在唠叨着今年的雨水和收成的事情,她说,今年的雷雨和冰雹都在西面,开春有雨水,五六月不见雨水,庄稼不是很好,这些都是从昨天晚上的那个小罐里看出来的。她唠叨着她的,我一点都没有在意,心里还想着,你还能耐了,比天气预报都厉害!可是嘴上就不好说了。我也没有心思听奶奶说这些,我现在最想念的人就是芳了,今天没有打通电话我感到非常的遗憾和惋惜。

  听别人说,到高山上可能信号会强一点,于是我又悄悄地借去上厕所跑到外面看看手机有没有信号。我跑过了我们家附近的所有高一点的地方,根本就没有搜到一点的手机信号。因为那个时候手机的信号还没有覆盖到农村。
第六十九章 夜半惊梦
那夜几乎是个无眠的夜晚,我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于是我又爬起来,找出一本戴望舒的诗集来看,看了几遍好象又不想看。最后我又翻出来好几本书,看一眼就放下,就是静不下心来,读不下去。我知道今晚我心里很烦躁,于是我又到院子了出去走了走,外面很冷。偶尔路上有醉汗大喊大叫的声音,不时传来几声犬吠。我知道夜已经很深了。于是,又走进去,想睡可是还是睡不着,干脆不睡了,起来又继续看书。不知道什么时候我竟然爬在桌子上睡着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我是被冻醒来的。脸和鼻尖都冻的冰凉,胳膊都已经被压麻了。实在是受不了就赶紧跑上炕上去,钻进被窝,浑身暖和了许多。不过一会儿我就睡着了。

  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太阳已经爬上一竿子了。在冬天的天气里已经是很迟的了,爸爸也没有叫我,说这几天可能是很累,就让我好好得睡一会儿。我起来的时候,我的右眼睛又开始突突地跳了,我就告诉奶奶。奶奶说实在不行就在眼睛上别一个“棍”,就是眼睛上贴一个小小的属木的“草棍”之类的东西就可以避免灾难。于是,我就照办了。果然跳得不那么厉害了,可是也偶尔能跳几下,我总是担心会发生什么事情一样。那天姐夫还来拜年,我连陪他的心思都没有,心里老是想着芳,总是放心不下,于是就在他和爸爸闲聊的空挡,又跑出去给芳打电话。还是那样,电话是通了,总是没有人接,我一连拨了好几次。小买铺的人说,过段时间再来打。我又怏怏不乐地回来了。

  姐夫带来了两瓶酒,临走的时候还买了几包烟,说大过年的家里没有烟也不好看。今天我就贴了个小棍过了一天,到了晚上的时候,我怕熬夜过了头又睡不着,大约十一点钟我就去睡了,奇怪的是我半夜的时候做了一个梦。

  我走在一条很深的巨谷中,天空阴森森的,乌云密布,还下着点小雨,不知道走到什么地方,突然前面横着一条河,虽然,河水不大,但是也清澈见底。我想趟过去,可是没有搭石,也没有桥,于是我就脱了鞋子,光着脚打算趟过去。但不辛的是,走到河中央的时候,我的一只鞋子突然掉到河里去了,于是我拼命地追,鞋子顺着河水流走了,我再也没有追到。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我的鞋子就被水给冲走,我伤心的哭了,没有想到我自己把自己给哭醒了。醒来的时候,看着眼角流过的泪水,原来是一场梦。

  看看时间,原来是凌晨2点钟。我坐了坐,心情久久的不能平静,总是感觉到好像要发生什么似的。我不知道梦里什么意思,因为我是很少做梦的,我决定明天说给奶奶听。

  到第二天时候,我把这个梦说给奶奶听,她听了以后楞了好长一会儿时间,没有说什么。突然她开口说:“洪水财,清水泪。就是梦到洪水要发财,梦到清水要流泪。至于这个鞋子,就是代表两口子啊,在以前,你爷爷快不行了的时候,我就梦到我的一只鞋掉了。但是,你又没有结婚,没有媳妇啥的,你怎么会梦到鞋子呢?你这个梦是什么时候做的?”

  “昨夜两点正。”我说。

  “夏天的梦臭瞌睡多了,是不会准的。冬月天的梦。。。。。。谁知道是啥意思,你们青年人,那么多的瞌睡做什么梦啊,我不知道。。。。。。。”奶奶说到最后的时候好象有点生气似的。

  我知道了,不是奶奶不知道,而是她自己不愿意说。我再联系奶奶说的话“清水泪”,再想想奶奶刚才发那么大的火,是不是我的梦预示着奶奶会怎么样。。。。。。我不敢往下想了。

  但是我知道,这不是一个什么好兆头。
第七十章 秦腔的回忆
时间过得很快,三天年过了以后,就开始走亲戚了,今年的亲戚不管是那里的,基本上都是我包了,因为我现在也已经是个大小伙子了。本来我家的亲戚就很少,再加上我不论去那里,路有多远我都是当天去当天回,没有在那一个亲戚家里过夜什么的。有时候,他们也会好客地留我住一个晚上,但我不想住,总感觉到自己的家里好。再说了,不赶快把亲戚走完,到初###就没有时间了,因为到那个时候,如果庄子上有社火的就会出社火,有些家里就没有人,到那时就是看社火的时候。所以从初三开始,到初六结束,十几家亲戚我都已经走完了。

  我们村是没有社火的,所以就只好请别的村上的了。到时候就花点钱请别人吃一顿。不过在这以前我们村虽然不出社火,可是每年元宵节前后唱大戏,一共唱三天,从十四开始到十六结束。我爸爸就是唱大戏的,我们这里都唱秦腔,爸爸就是唱秦腔的好手。我们村以前还有个“秦剧团”,以前爷爷和爸爸都在里面,爷爷在里面还是个当事的,爸爸则是个唱戏的,他基本上都是唱“净”的角色。像《铡美案》中的包拯,《游西湖》中的贾相爷,《黑叮本》中的李良,《五台会兄》中的扬五郎等等,都是他经常饰演的角色。说起爸爸的唱戏,还有一段故事,奶奶说,我爸爸天生的就有一副好嗓子,小的时候,他自己能跑路的时候,到了农闲时,附近有的村子上就开始唱皮影戏,于是爸爸就自己跑去听,爸爸听个一两回就能自己会唱了。我爷爷年轻的时候,也比较喜欢看戏,唱戏。奶奶说,他宁可不吃饭,但也要看大戏。爷爷不仅爱看戏,他还喜欢唱戏,也曾在舞台上演出过,爷爷最拿手的戏就是《走雪》。长大了以后,由于受到我爷爷的影响,爸爸也开始唱戏,而且学起来特别的快,只要把式(教戏的老师)教上一遍,他就自己会了。于是,有一年赶上村里唱戏,爸爸也去学,本来爸爸是个预备的演员,但是,那个正式的演员把式怎么也教不会,教会了唱词,忘了手里的动作,教会了动作,却忘了嘴里的唱词,于是,就让爸爸出演。那年爸爸扮的就是《游西湖》中的贾相爷,得到了村里人的好评,他从那开始就开始于秦腔结缘了。如今,村里的大戏不唱也有两年了,主要是那些演员老的老了,外出的外出了,死的死了,可谓是后继无人了。所以,过年不唱大戏,只好向外地请社火。

  我们这里的社火一般是初九以后出的,也有出六出的,一般不会在初七或初八出的,因为讲究“七不出,八不入”的习俗。初十那天别的庄子的社火要到我们这里来,大约九点钟的时候,我就听到我们村的人在敲锣打鼓了,村长组织了几个人,在村口摆了几张八仙桌,堆了一堆干草,用来迎接社火。差不多十点的时候,奶奶让我去看看社火,我不想去看。这个时候妈妈是最坐不住的,因为我们家人基本上各个都比较喜欢大戏或社火之类的这些东西。奶奶在我爷爷的影响之下,在社火,“贤孝”方面就更是个行家了,什么样的曲目或小调她都懂,也基本上能唱。那天奶奶说让我们都出去看,她看家,她嫌天气冷不想出去。本来我不想去,可是,奶奶非让我去不可,她说,不看社火就是看看人也去看,年轻人不出门,一天呆在家里不好。于是,我被奶奶“赶”出去看社火。说实话,不是我不想去,而是我不知道怎么了,就是没有好心情,想想也好,出去再给芳打个电话。
第七十一章 社火的传说
远远的就听到了锣鼓的声音,村口围了好多看社火的人,男女老少都有。社火是这片河湟大地上的一种古老的文明了,我不知道她起源与什么,可是,千百年来它是这片热土上的人们美好生活的寄托和期盼。慢慢地锣鼓声越来越近了,渐渐地在路的拐角处出现一大队人。他们穿红挂绿,走在最前面的是,锣鼓的,后面紧跟着的是骑几匹大骡子的人,那些人就是“大老爷”,是社火头,一般是一个村里面的德高望重的人担任的。后面紧跟着是两头“狮子”,我看了看,这个社火队没有龙,庄子大一些的社火队就有龙,庄子小了人手不够,耍不起龙。再往后面就是两队装“身子”(角色)的人。

  这些装“身子”的人,在成“身子”之前,必须到庙里举行祭祀议事,焚香化表,之后才可以出演。因为,每一个“身子”就代表这一个神,演员在演出其间不可以亵渎神,做出罢演之类的事情。否则就是亵渎神灵。在社火里有几个很重要的“身子”,像“胖婆娘”、“哑巴”、“灯官老爷”、“傻公子”等。关于社火的来历,奶奶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奶奶说,不知道是哪朝哪代,有一个皇帝,吃了败仗,遭到敌人的围攻。就在这是碰到了一个挡羊娃,情急之下,皇上就让这个挡羊娃当了“替身”,让他穿上龙袍,戴上王冠,骑上高头大马,扮做皇上的銮驾,并且答应他“活享一品俸禄,死封庙祭的灯官”,而皇上自己却扮做哑巴,脸上抹黑,翻穿挡羊娃的皮袄,混进逃难的百姓当中,安然无恙。但是,挡羊娃却被官军一路追杀,最后逃进了一家子的马棚,爬在槽头上不敢动,乌纱帽也戴歪了,这是恰好主人家来贴春联,误将“槽头兴旺”贴在了乌纱上。后来,皇上回朝,为了感念挡羊娃的好,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