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后妃逆袭手册-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大好的把柄抓在她手里不好好利用起来把他们全部弄走,难道还要留着那群不要脸的猴子过年吗?
“娘娘明鉴,若非事情真的无可转圜,奴婢也不会大半夜的跑来叨扰娘娘休息。娘娘,是奴婢瞎了眼,轻信了小人,这才让那起子奴才爬在奴婢的头上耀武扬威。”琅华跪在地上,说着,眼眶中已经有了莹然的泪水,她拿着蓝色的绢帕伤心的抹泪。
惠妃不动声色的看着琅华跪在她面前,但是一双斜飞狭长的凤眼中充满了狐疑,一时间也分不清卫氏到底想要做什么?她有什么目的?口中说的到底是真是假?
“妹妹莫要再哭了,垂柳快拿个绣墩给良贵人,妹妹你坐下慢慢说。”惠妃侧头看了身边两个大宫女一眼,垂柳赶紧去搬了一个绣缎给琅华,而垂云则退出去调查方才延禧宫侧殿会宁殿发生了什么事情。琅华突然要把满宫的奴才都换掉,这事情可大可小,惠妃掌持着大部分宫权,她又是延禧宫的一宫主位,确实是可以做主,但是一旦有人想要拿着这桩事情借题发作,她们也不好没有一点准备,再说了,要换人的话她们也不能仅仅只听琅华的一面之词。
如果只是她一时的心血来潮怎么办?难道陪着她一起闹吗?
良贵人虽然是孕妇,肚子里面怀的皇子金贵,但她也没有这样的资格让延禧宫的人都陪着她玩!
琅华坐在绣墩上,可怜巴巴的看了惠妃一眼,又开始哭起来了,“多谢惠妃娘娘,奴婢也不想这样的,只是奴婢要是再不将这些事情告诉娘娘,奴婢和腹中的孩子恐怕都有性命之危,奴婢自己作的孽,去了就去了,下了十八层地狱就当是得了一个惩罚,可奴婢的孩子是无辜的,奴婢不能让他也被这起子小人糟践!”
琅华哭的情真意切,就算惠妃心中不屑,也不得不搬出一张好脸来陪她做戏!
惠妃微微皱眉,“妹妹胡吣什么呢?好好的怀着皇子,怎么会有性命之危,往后可不许再说这么不吉利的话,有什么委屈尽管说出来,本宫一定会尽力为你做主。”
见惠妃眼中的敷衍,琅华也不在意,面上露出了苦涩与哀痛的神情,“娘娘,奴婢现在没有其他的请求了,只希望娘娘将奴婢宫里的奴才全部打发了出去,换了本分的宫人过来。这种日子,奴婢真的受不住了。”
惠妃叹了口气,温声问道:“妹妹到底有什么冤屈,说出来本宫才能给你做主。”
琅华抽噎两声,在惠妃的催促下,她才半遮半掩的将事情说了出来。
殿内的烛火忽明忽暗,惠妃听完琅华的诉苦,简直是目瞪口呆。这个时候,去调查的垂柳也跑回来了,站在门口对惠妃微微的点了点头,意思就是她说的大致都属实。惠妃的手掌结结实实的拍在了那张雕花红木桌子上,冷笑道:“好大的胆子,在本宫的眼皮子底下竟然还有这种克扣主子俸例的事情,连主子的膳食都敢抢走,有没有把本宫这个一宫主位放在眼里?”
惠妃其实一直都知道卫氏在花银子笼络自己宫里的下人,但是她并没有插手,卫氏自己愿意将银子赏下去,她凭什么要去插手?而且她在这宫里那么多年,自然也是知道,宫里有的是想要把卫氏肚子里的孩子弄掉的人,根本就用不着她动手,近来宫里面对于卫氏贤良的流言越传越盛,凭卫氏的人脉她现在还无法做到这一点,所以惠妃就知道是有人想要对卫氏下手了,没想到,卫氏没到倒在那群女人手里,反而却栽在自己人的手上。
可惠妃现在并没有心思去幸灾乐祸,延禧宫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她这个一宫主位却丝毫没有觉察,惠妃现在反而还有些庆幸,还好卫氏选择告诉她,而不是等皇上回来的以后把这事情在皇上面前抖露出来,以此不仅求了皇上的怜惜,皇上看在孩子的面上也一定会出手将人换掉,更有可能她四妃之首的地位也可能因此动摇,这样一箭三雕的事情卫氏没有做,而是选择告诉了她。
卫氏是卖了一个人情给她,这是想要让她保下她们母子?
琅华垂泪道:“奴婢知道是自己养大了他们的胃口,可他们怎么能这样对奴婢?私自将奴婢的俸例平分的事情一次两次就罢了,左右我在宫里的开销也不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事儿就过去了,但是这一次他们太过分了,她们怎么能把奴婢的饭菜也抢了,她们不把奴婢放在眼里就罢了,可奴婢肚子里的是皇子,恶不得啊!”
惠妃闻言面色更加阴沉,昂首目视正殿门口,正色道:“芳兰,你好大的胆子,身为会宁殿的掌事宫女,不行监督低等宫人的职责,反而带头欺凌主子!你可知罪?”
芳兰被惠妃宫里的内监提溜了过来,正好听见琅华的那句话,她大吃了一惊,看着琅华时面上满是震惊,对于惠妃的问题,她期期艾艾的说道:“奴婢没有,这都是主子赏赐的,奴婢该死,明知道这是东西是皇上赏赐的,价值贵重却还是因主子偏要给推脱了两回就收下了,奴婢有罪,请惠妃娘娘处罚!”
从前的卫氏做事也是小心谨慎的,但是后来突然流产,紧接着失宠,颓废了好一段时间,卫氏一直以为是芳兰每天偷偷过来照顾她,所以她才能缓过精气神来,实则不然,芳兰的到来只是受乌白岚的指使对她下毒,但是卫氏命大躲过一截。
卫氏一心把芳兰当成自己的好姐妹,身体慢慢好起来以后为了培养自己的人脉,就废了大力气将在辛者库洗衣服的芳兰调到自己的宫里面伺候,芳兰常常在她的耳边说原来也是宫女出身的德妃现在生了儿子以后有多么的神气,以卫氏的资质,将来的恩宠肯定会远超德妃,甚至是佟皇贵妃!佟皇贵妃以上是什么?是皇后!被芳兰的花式洗脑,卫氏自信心爆棚,同时也一点一点失去了谨言慎行这个优点。
琅华听她颠倒黑白的话,对着惠妃勉强一笑,紧紧攥着手里的帕子,目中泪光盈盈,“将东西赏赐下去确实是奴婢自愿的,那些银子,就当是奴婢年轻不懂事所付出的代价吧,左右钱财乃是身外之物,娘娘只将她们调走,小惩大诫一番,那奴婢就心满意足了。”
琅华将自己的位置摆的很低,但是却给惠妃无形当中施加了压力,如果惠妃真的只是“小惩大诫”,那对她宫权虎视眈眈的三妃们是绝对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的。
而且惠妃掌管宫权以来,最是需要一件事情来立威,这是一个好机会!
惠妃冷笑一声,将手中的茶杯狠狠放在桌子上,怒斥道:“欺凌主子这样的事情也做的出来,这一次不给他们一点教训,他们是不会长记性的!”
见惠妃的意思是要严惩了,芳兰的脸上失去了血色,扑到琅华脚跟边开始哭着求饶,一边又小心翼翼的用余光瞥着宫门口的方向,似乎是在等着谁来救她。
芳兰心跳的极快,她从没有想象过,一向听她话,看重她的良贵人竟然会对她这么不留情面。
虽然在被乌雅氏选中安插在卫氏身边的时候她就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可是没有想到这一天会来的这么快!
“拖下去,底下的人每人六十大板,掌事没有尽到监督的责任,罪加一等,杖打八十大板,然后全部移交慎刑司!”惠妃冷漠不带一丝感情的声音在殿内响起。
八十大板!这不就是变相的想要人命吗?
侍卫下手重,有哪个宫女能挺得过八十大板的?
还没有开始打,芳兰就吓晕了过去!
惠妃淡漠的让人将她拖下去行刑,现在天色已晚,就先拨了自己身边的两个宫女伺候她,明日再挑选伺候的人进来。又念及琅华到现在还没有用晚膳,而御膳房领菜的时辰又早过了,就让自己宫里的小厨房先备下点吃食。
————
永和宫中,德妃乌白岚正在仔细研读“八阿哥胤祯”派人送回来的信件,胤祯虽然才只有七岁,但是马术极好,所以这次塞外一行,康熙将他也带了出去。
“娘娘,芳兰芳婉出事了!”芳婉把延禧宫的事情瞧瞧告诉了一个小太监,这小太监就是平日里面她们和德妃联络的线人,知道德妃对延禧宫那边格外关注,他得了消息就马上过来回禀。
“八阿哥真是有孝心,知道体贴额娘,还说要打只白狐给本宫做狐皮披风呢!”乌白岚仿佛是没有听见小太监的话一样,看着手里面的信笑得合不拢嘴。
“娘娘?”小太监以为德妃没有听清楚,又叫了一声。
谁知德妃依旧无视,小太监这个时候也看出了德妃的意思,低着头不敢再吭声。
乌白岚将胤祯写的信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好一会儿才看过瘾了,叫人拿了一个匣子过来,打开一看,里面一封一封的信整整齐齐的叠放好,信封上面都写着:额娘亲启四字,乌白岚微微一笑,将这封信件也放进去,随后半躺在美人榻上,语气慵懒地说道:“你将延禧宫的事情说与本宫听听。”
小太监将芳婉告诉他的事情悉数说了出来,最后还小心翼翼的觑了乌白岚一眼,问道:“娘娘,咱们要不要去救救芳婉芳兰?”
“两个蠢货连一点小事都办不好,本宫为什么要救她们?”
☆、第72章
早在她们入宫前,家里就已经挨个儿警告过了,她们的小命不是自己的,一旦事情被发现,如果她们敢透露出半点关于乌雅家的消息,那她们心上在意的人也都不用活命了!
早在芳兰当年有最好的下毒机会却没有将卫氏毒死的时候,乌白岚就对她动过杀心,不过念在芳兰说她已经取得了卫氏的信任,乌白岚想着再培养一个人安|插|在卫氏身边不容易,就暂时打消了杀她的念头,谁知道卫氏今天也不知道抽了什么风!竟然会突然把身边的宫人全部打发出去,她散了那么多的财出去,难道都不想要了?或者是她发现了什么?不管是什么原因,反正芳婉芳兰这两个人她是绝对不能也不想救了。
没有了芳婉芳兰,趁着这次会宁殿大换洗,她还是有机会把自己的人安|插|进去。乌白岚马上吩咐下去,让自己的人将和芳婉芳兰有关的一切事情都撇清。
没有乌白岚的插手,侍卫们重重的八十大板把会宁殿的那些宫人杖杀的七七八八,芳兰在打第四十四杖的时候殒命,芳兰在打第五十五杖的时候魂断。撑下了八十大板勉强活下来的是两个内监,但是两个人都受了重伤,没有人派去救治,很快就死在了下房。
第二日早起,琅华就被惠妃召到了正殿,惠妃笑意盈盈的指了指旁边站成一排的十位宫女,说道:“妹妹,这几个是本宫让人挑出来的,都是本分老实的,你瞧瞧哪个合眼的,就选在自己身边伺候。”
琅华现在是贵人,按例身边应有四位宫女伺候,一位一等宫女宫女,也就是会宁殿的掌事宫女,一位二等宫女,专门做端茶倒水的活儿,两位粗使宫女,就是管殿里面打扫的。
十个里面挑四个,还是她自己选,惠妃也算是对她宽厚了。
垂柳福了福礼,指着十位宫女向她一一介绍她们的名字,道:“春晓、喜蓉、秋宜、秋穗、晴容、荷衣、玉珠、蘋儿、佩儿、扇儿。”又说:“春晓和喜容在宫里面已经快十年了,性子都比较稳重沉着,秋宜和秋穗是对儿姐妹花,进宫刚第三年,手脚也算是麻利,其余的都是这批刚小选进宫的。”
琅华低眉一笑,事先她用了些小手段,知道这几人中,秋宜和秋穗这对姐妹花儿明着是惠妃的人,暗中却是乌白岚的人。喜容是袁贵人宫里面一个小宫女的姑姑,荷衣以及佩儿后面也都有人。
“这位春晓姑姑面容和善,长得还有点像奴婢的嫂嫂,便让春晓姑姑当会宁殿的掌事宫女吧。”琅华站在春晓面前,和颜道。
春晓恭声答道:“多谢主子。”
琅华忖度道:是个不多话的!
她侧头再看看,便选了晴容为二等宫女,蘋儿和扇儿为宫里的粗使宫女。
琅华没有选中惠妃的人,惠妃面上仍然带着温婉大方的浅笑与她闲话家常,要她往后有事一定要先说出来,千万不能闷在心里。
但是先前卫氏养大了宫女太监的心,让他们连欺凌主子的事情也做得出来,到底最重要的还是卫氏自己的原因,惠妃就让卫氏抄写了一遍宫规,以示惩戒。
惠妃在会宁殿大换洗这件事情上面在后宫众人立下了自己的威信,赏罚分明,惩处有度,两位太后都是满意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琅华一直在等了乌白岚抢先下手,可是等了许久对方仍然不动如山。
飘飞的大雪带着她们走进了康熙十二月,自入冬以来,七十五岁高寿的昭圣太皇太后(孝庄文皇后)的身子就一直不大好,人老了,难免都些小病小痛的,太后每年入冬身子都会不太好,妃嫔们都已经习惯了,再说连太皇太后也说是小毛病,所以大家伙儿都没有放在心上,除了德妃乌白岚常常挺着肚子去和太皇太后说话以外,妃嫔中极少有人去慈宁宫。琅华倒是想去这位康熙敬重的祖母面前刷存在感,只是她的位分太低,除了逢年过节,根本没办法见到太皇太后!
直到十二月中旬,慈宁宫突然传出消息来,说太皇太后病危,惠妃赶紧派人去给康熙送信,众人在如今后宫里面位分最高的钮祜禄贵妃的带领下给太皇太后轮流侍疾,康熙圣驾快马回宫,四日后抵达京城。
这一天深夜,正好是轮到是琅华和通贵人一起给太皇太后侍疾。别看琅华现在已经九个月的身孕,这肚子里的孩子比起太皇太后来也是不够格的,就连挺着肚子的德妃都要来侍疾,别说她了!
琅华和通贵人刚给太皇太后服了药,两人都困倦的打了几个哈欠,就见康熙跌跌撞撞的冲进来,紧接着几位随驾出行的皇子也冲了进来,全部跪在太皇太后的床边。
琅华和通贵人马上跪下给他们请安,康熙一心都扑在太皇太后的身上,无暇顾及她们,倒是后进来的佟皇贵妃让她们起来。
康熙的手颤颤巍巍的摸上太皇太后的手,语带哽咽的叫道:“皇祖母。”
叫了几声,太皇太后没有应声,康熙有些急了,太皇太后浅眠,以往发出点动静都会被吵醒,要不是听见太皇太后的呼吸声,他恐怕会以为……
康熙眼眶微红的左顾右看,似乎在找什么。见到佟皇贵妃身边的琅华和通贵人,他走过来,哑着嗓子,没有好气儿的问道:“皇祖母的病怎么样了?太医怎么说?”
通贵人纳喇氏的资历比她高,生过两子一女,虽然两个阿哥都早殇,但是六格格颇得圣宠,有通贵人在前,琅华也不敢越过她和皇上对话,只是,通贵人早已经被康熙吓得瑟瑟发抖说不出话来。
等了一会儿不见有人答话,康熙怒道:“问你们话呢!”
他知道太皇太后需要静养,所以就算心中的怒气爆棚想要大吼出来,他也努力压制着自己的情绪。却不知道,胆小的通贵人面对暴怒的康熙,根本就吓得不敢再坑一声。
琅华侧了侧头,看见通贵人一脸煞白的样子,便出声道:“御医说只要熬过这个冬天,太皇太后一定会长命百岁。”
闻言康熙的面色越来越紧张,太医院那帮人最是擅长明哲保身的,这话里面的意思难道康熙还不知道吗?
潜台词就是太后很难熬过这个冬天了!
他仰头平缓了情绪,“苏麻呢?”
琅华恭恭敬敬的回道:“苏麻姑姑自太皇太后病重开始就日夜守着,奴婢见她累得走路都踉踉跄跄了,就劝姑姑在隔壁侧殿休息一会儿,皇上若想见姑姑,奴婢马上叫姑姑过来。”
康熙摆摆手,让琅华不要去叫苏麻喇姑,苏麻喇姑比太皇太后的年纪还要大一岁,在他心里,苏麻喇姑的地位不比太皇太后低,他即将失去皇祖母,千万不能再失去一个皇奶奶!
自康熙回宫以后,就昼夜不离太皇太后的左右,缀朝数日亲自服侍太皇太后服用汤药,并亲自率领王公大臣步行到天坛,祈告上苍,请求折损自己生命,增延祖母寿数。
然而上天好像并没有被康熙的虔诚所打动,在二十五日,太皇太后突然精神好了,召了康熙去慈宁宫说话,众人都知道这是回光返照,在康熙与太皇太后说话的间隙,妃嫔们全部跪在帘子外面,关于丧仪所需要的物品都已经准备好,只等太皇太后殡天就可以用了。
琅华跪在通贵人身后,微微抬头就看见了太皇太后宫里的那面屏风,用的是苏绣中最著名的双面绣,蒙古包密密聚集驻扎在一片嫩绿的草原上,穿着蒙古服装的男男女女骑着骏马奔腾在那片大草原上,一片盎然的景象。
“太宗山陵奉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且我心中也舍不得你们父子,就将我在你父亲的孝陵附近择地安葬。”太皇太后知道自己命不久矣,现在正在交代后事。
康熙从小是由太皇太后抚养长大,一身的帝王权术都是她所教,孝庄于他,亦是老师亦是祖母,不管太皇太后说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