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慈母之心-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郭靖要生气,黄蓉忙将女儿拉到身后,低声斥责道:“不许胡闹!陆姑娘刚失了父母,你不好生安慰,作甚与人吵架。”
  郭靖骤闻故友过世,本有意将武敦儒、武修文收入门下。只是见郭芙与几个孩子争执,一时间竟没有开口。待回到客栈,与黄蓉商议此事,却被黄蓉一句武三娘或许会带孩子们回大理打消了念头。
  石慧并不打算留在嘉兴,也不打算再回大理。只是陆无双的腿暂时不适合移动,还需再住一段日子。确定郭靖和黄蓉一家离开嘉兴,三日之期一到,石慧就去破窑将杨过接了过来。
  陆无双养伤期间,石慧出面处置了一下陆家的产业,又雇佣了当地百姓看管陆家庄。陆家庄到底是陆家产业,以后还可以留给陆无双。
  让陆无双养伤的这段日子,石慧请了裁缝,按照武敦儒、武修文和杨过的身形定制了两身衣服,陆无双和程英在家中的衣物都好好的,倒是不急着添置新衣。
  武三娘素来简朴,武敦儒和武修文原有几身衣裳都是半旧的粗布衣。杨过更是连一身换洗衣服都没有,身上那一身都打了无数补丁。石慧喜欢打扮孩子们,给三个孩子做的衣服全用了细棉布和绸缎的。
  她原想亲手给杨过做一身新衣,又不好让大武小武觉得自己偏心,只得亲手给三个孩子都做了一身。杨过沐浴之后,换了一身绸裳,越发酷似杨康。石慧心中喜爱,却不好表现太过。
  待三个孩子换了新衣,石慧也重新给几个孩子定了辈分。石慧心中将杨过当成孙儿,却不能言说,只得将其收为门下弟子。武敦儒和武修文虽然由父母指点武功,却并未正式拜师。以年龄重新序齿,杨过十四,武敦儒十二、武修文十一,故而杨过是大师兄。
  何沅君是武三娘义女,江湖人注重辈分,故而程英和陆无双依旧以外婆称呼。两个小姑娘,程英九岁,陆无双八岁。
  “杨大哥是两位舅舅的师兄,那我们该叫师伯还是舅舅啊?”陆无双纠结道。
  “就叫舅舅吧!”石慧温言笑道,“过儿,以后你是他们四个的师兄和舅舅,要做好大师兄的表率知道吗?”
  “是,师父!”杨过这几日一直处于天上掉馅饼的喜悦中。自母亲过世后,他还是第一次遇到一个人对他这么好。
  “敦儒、修文,你们大师兄自幼孤苦,英儿和双儿又是晚辈,以后须得敬重师兄,友爱小辈,知道吗?”
  “知道了,娘亲!”
  石慧虽然心中偏爱杨过,对待几个孩子却是一视同仁。武敦儒、武修文只想着就算有了大师兄,娘却是他们亲娘,自然更爱他们,倒是没有怎么排斥杨过。
  石慧私下又多有宽慰,大武小武想着自己死了父亲,还有亲娘兄弟,程英和陆无双虽为孤儿,却还有一道长大的姐妹相伴,唯有大师兄却是孑然一身,哪里能生出什么嫉妒的心思。
  几个孩子虽然说不上亲如一家,目前来说相处还算融洽。
  将琐事处置完毕,对于几个孩子的教育也提上了日程。每日两个时辰读书,三个时辰习武,将他们的时间安排的满满的。于是陆无双和大武小武立时没时间继续悲伤,自怨自艾了。
  读书习武,杨过自是一等一,其次是程英。陆无双也颇为聪慧,坐心却不怎么好,读书没有耐心,至于习武,因腿伤未愈,只能旁观,还不清楚。
  大武小武,读书习武悟性都差了一些,不过石慧多有鼓励,又拿杨过比他们年长安慰,两个孩子只勤奋一些,心态还算端正。
  如此在嘉兴住了三个月,陆无双的腿恢复良好,石慧便租赁了马车,带着五个孩子离开嘉兴。


第169章 文武双全(四)
  离开嘉兴,石慧决议带着几个孩子去襄阳。将目的地定为襄阳,并不是随意的,也不是因为襄阳未来会发生的事情,而是出于任务考虑。
  主线任务武敦儒、武修文以及支线任务的目标陆无双都已经在她身边,还有一个公孙绿萼不知踪迹。公孙绿萼的悲剧根源是其父母,哪怕没有小龙女和杨过,有那样的父母,大约也很难善终。
  公孙绿萼是个好姑娘,石慧要做的是在悲剧发生前,掐断一切可能伤害到这个姑娘的存在。不过绝情谷的位置非常偏僻,只知道在襄阳城附近。石慧打算移居襄阳再慢慢寻找绝情谷所在。
  如今郭靖和黄蓉还在桃花岛,并未常住襄阳。杨过已经入了她门下,晚几年,就算遇到郭靖黄蓉也没什么可担心了。改换师门在江湖中是非常让人忌讳的,就算郭靖再喜欢杨过,也不可能将杨过带走。
  到了襄阳,石慧在汉水畔买了一块地,建了一座玉秀山庄。玉秀山庄依山而建,景色秀丽,占地不大,却胜在小巧玲珑。山庄前是一个花团锦簇的大花园,后山果林掩映间却建了一个练武场。
  他们从嘉兴出发,一路游山玩水,缓缓而行。有石慧细心照顾,陆无双的腿恢复的很好,并没有落下残疾。一路行来,几个孩子的丧亲之痛也得到了缓解。
  积累了一定文化基础,过了最初的打熬筋骨阶段,石慧也开始教导孩子们内功心法和武功。她收藏了许多武功秘籍,但是对于内功心法,还是比较推崇《九阳真经》和《九阴真经》。
  这两门武功心法博大精深,都需要一点慧根以及文学基础。故而,石慧教导文化课的时候,除却自己删改过的四书五经等儒家典籍,还加入了一些佛家和道家的内容。学些佛家和道家的经文,可以减少走火入魔的风险,对于内功修习也是大有好处。
  这也是为什么,石慧让他们读书数月,才开始传授内功心法的缘故。除却杨过,其他四个孩子都上过学,识字。不过杨过一贯聪慧,虽然基础最差,读书却很伶俐,很快就追上了其他四人。
  讲明利害关系,三个男孩子纷纷选了《九阳真经》,两个女孩子则是传授了《九阴真经》。
  内功修习上,杨过果然又是入门修习最快的,于是石慧就将独孤九剑传授给他。到了武敦儒和武修文,却没有传授同样的剑法,而是教了一套华山派两仪刀法,程英和陆无双学的则是昆仑正两仪剑法,另传授一套凌波微步却是五个孩子一起学的。
  每次对练,石慧令杨过以独孤九剑去破武敦儒和武修文的反两仪刀法。杨过进步神速,武敦儒和武修文虽然刻苦,到底差了一点。为了防止孩子们差距大了,生出嫌隙,也是心中喜爱杨过,石慧又压着杨过开始学习琴棋书画。
  将武敦儒和武修文每日习武时间增加一个时辰,另外开开小灶,将杨过习武时辰减去一个时辰用于学习其他杂学。
  杨过心思敏感,石慧虽然竭力压制心中偏爱,杨过却能够感觉到师父是真心喜欢自己。故而就算石慧令他放缓习武进程,将精力分散到其他地方,他也不生气,只竭力去学习新的知识。
  看到杨过并没有误解自己的用意,石慧心中越发喜爱几分。
  “哥,你有没有觉得娘喜欢大师兄,比我们多?”桃林中,武修文躺在草地上不平地问道。
  “不会吧!娘给我们开小灶,可没有给大师兄开小灶。怪只怪,我们自己笨,每天比大师兄多练功两个时辰,竟然也不是大师兄的对手。”
  “可是,娘传授大师兄的独孤九剑好厉害,却只传授我们反两仪刀法。”武修文不甘心道,“说到底,大师兄才是外人,娘怎么可以对大师兄比对我们好?我觉得自从爹死了以后,娘就变了。”
  “弟弟,不要乱说!”武敦儒嘴上这么说,心中却有几分动摇,“双儿和英儿不也只是学两仪剑法吗?”
  “所以我说,娘特别喜欢大师兄啊!”
  “你们两个臭小子在这里是嫌弃娘传授的武功不够好,配不上你们了。”
  “娘!”武敦儒和武修文吓得一下子站起来,“娘,我们没有那个意思。”
  “两仪剑法与反两仪刀法均自四象八卦中变化而出,有八八六十四般变化。若刀法与剑法相济,则有四千零九十六般变化,几可化尽天下武功之纷繁复杂,发挥天下兵刃招数中的极诣,威力无比。”石慧顿了顿道,“正所谓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你们兄弟两个的刀法,双儿和英儿姐妹两人的剑法一旦配合得当,他日对敌自有好处。只是你们既然看不上,不学也罢!”
  “娘!”武敦儒和武修文齐齐喊道。
  “你们想学独孤九剑,剑谱就在这里,尽管学去便是。”石慧将剑谱丢给兄弟两人道,“从今日开始,我教导过儿独孤九剑,也会一并教导你们。”
  她心中偏爱杨过不假,可是对武敦儒、武修文亦是无一处不用心。独孤九剑虽然厉害,然变化多端,习此剑法,非悟性高绝之辈不可。杨过性格机敏,悟性上佳,学此剑法在合适不过。
  武敦儒、武修文的性格却有些乏于机敏应变,剑为兵中皇者不假,可也并非天下习武之人都适合用剑。石慧观察许久,才决意传授兄弟二人刀法。之所以先传授这套反两仪刀法,也是为了培养兄弟默契,不欲他朝为了一些小事便要反目相互算计彼此。
  无论什么武功,既然有人能够以它成就一代江湖地位,便不会太差。独孤九剑却是厉害,可是反两仪刀法和两仪剑法也不差,最重要的是用这些武功的人。
  同样是降龙十八掌,萧峰、洪七公和郭靖使出来威力无穷,耶律齐和史火龙不久却差了一大截吗?
  习武之人到了石慧这个境界,就越发不在拘泥于剑法和武技,信手一剑刺出,一般高手一样无从闪避。
  武敦儒和武修文果然拿了独孤九剑的剑谱去研习,反而将反两仪刀法抛之脑后。石慧也不劝说也不阻止,只与杨过一起教导。两人若是求教,石慧也并不拒绝,就是杨过也愿意主动与兄弟二人分享习剑心得。
  过了几日,三人又一道切磋,原以反两仪刀法,杨过只略占优势。不妨用了独孤九剑,却在杨过手下走不了十招。该因杨过习剑法多时,大武小武学此剑法却徒有其形,不知其中变化,招招被杨过算准。就是十招落败都是杨过手下留情之故。
  兄弟两人顿时嘁恹恹,捧着剑谱向石慧道歉,重新练自己的刀法。又过了旬月再去挑战杨过,又败,又拉上陆无双和程英,双刀双剑合璧,终于打败杨过。
  待四人将反两仪刀法和正两仪剑法练熟,石慧又分别传授四人掌法、刀法和剑法,暗中有传授杨过全真剑法。
  杨过心中不解,全真剑法虽有精妙之处,然其中东方第一剑与独孤九剑颇有异曲同工之处,其余全真剑法相较于他已经练出几分精髓的独孤九剑似乎也没有什么玄妙之处。
  石慧也不解释,只令他暗中修炼全真武功,却又不许随意在外面使用。杨过虽然不解其意,却也有认真练习。
  如此,在襄阳住了三年,石慧终于寻到了绝情谷入口。独自一人暗如绝情谷,寻到公孙止废弃武功。又寻到鳄鱼潭,将鳄鱼潭中的裘千尺带了出来,还用黑玉断续膏接好了她的手脚。
  裘千尺残废多年,就算手脚接好也顶多能够使用,而不可能恢复武功。不过凭借她那一手枣核钉,想要控制绝情谷并不难。裘千尺虽然为人偏激,对唯一的女儿却非常疼爱。
  公孙绿萼尚且年幼,知道母亲遭遇自是怜惜不已。只是公孙止到底是自己父亲,却也不愿意坐视母亲杀死生父。裘千尺见女儿求情,并没有当面杀死公孙止,而是将其关了起来。
  公孙止自然不愿意就此被囚禁,他是谷主,到底有几个心腹弟子。在弟子帮助下从牢中逃出,岂不知是裘千尺故意安排。让公孙绿萼看着公孙止逃走,裘千尺后脚就抓了公孙止废了双腿扔进了鳄鱼潭下。
  公孙止没了武功,为了他不被鳄鱼咬死,裘千尺还赏赐了他一把刀,保留了他的双手。公孙止让她在下面受了十年苦,裘千尺就要让他在下面被关上十几年。可惜公孙止却没有裘千尺这种求生欲望,没过多久,就被活生生饿死在下面,成了鳄鱼的食物。
  公孙止的几个弟子畏惧裘千尺,只得离开了绝情谷。
  石慧虽然知道了裘千尺做的事情,却没有干涉。只是每隔一段日子就去一趟绝情谷,确认公孙绿萼过的是否安好。
  公孙绿萼生性善良,她以为父亲已经逃走,虽然伤心父母不和,到底没有太难过。虽然一出生,就与母亲分离,可是如今母亲回来,她也没有因此生分,只细心伺候。
  裘千尺虽然狠毒不下于公孙止,可是到底与公孙止不同,对这个女儿是真心疼爱。如今漂亮的女儿如此孝顺,并没有因为母亲残废而有所轻视,哪怕再冷硬的一颗心也要暖化了。


第170章 文武双全(五)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中石慧移居汉水之畔已有四年,五个孩子都已渐渐长大成人。
  正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许是做过太后娘娘的缘故,她对衣食住行都偏于精细。石慧不崇尚过度奢靡,却也绝不会委屈孩子。因着她很热衷于打扮几个孩子,加上五个孩子都是花样年华,略略拾掇,便是男孩儿英俊潇洒,女孩儿漂亮可人。
  杨过越长大越肖似杨康,十八岁的杨过总是让石慧不由自主将之与杨康重叠。想当年,她离开之时,杨康也不过是十八岁而已。风流俊俏,不知迷了多少少女的眼。
  杨过肖父不仅是容貌上,天资亦是如此。他的悟性极佳,且不拘泥于文武一道,就是琴棋书画等杂学也得了石慧几分真传。石慧心中虽然偏爱杨过,余下几个孩子却也素来一视同仁,他们想学什么,都是倾囊相授。
  武敦儒、武修文兄弟精力有限,又痴迷于武道。石慧虽然传授了适合师兄二人的多门武功,除却反两仪刀法,武敦儒专修拳脚功夫,武修文专攻刀法。
  陆无双性子略急躁,与武敦儒和武修文一样对于杂学没有什么兴趣,除了剑法,只学了几分暗器功夫。唯有程英心细,除了武功之外还学了音律和医术。
  自从独孤九剑的事情之后,武敦儒、武修文就再也没有说过母亲偏心师兄的事情了。兄弟两人虽然卯足了劲想要追上大师兄,只是在武学上与杨过的差距依旧继续拉大。石慧少不得细心开导兄弟二人,兄弟两人许是有了杨过这个共同目标,兄弟之间倒是更亲密了几分。
  武敦儒和武修文兄弟二人关系密切,与陆无双、程英偶有争执也是欢欢喜喜。杨过与陆无双姐妹二人关系也颇为融洽。可是武敦儒、武修文与杨过之间却依旧算不得亲密。
  哪怕石慧对武敦儒和武修文多有鼓励,杨过的优秀还是让他成了大武小武眼中别人家的孩子。虽然程英也很优秀,可或许是程英是女孩子的缘故,大武小武只与杨过亲密不起来,对程英却没有任何介怀。
  若说对杨过是来自于杨康的移情作用,石慧心中喜爱。可是武敦儒和武修文这样全心依赖她的孩子,石慧也并非全无真情啊。虽然比不得如南宫灵、杨康这些自幼养在身边的孩子,石慧也是倾注了不少心血的。几个孩子师出同门,石慧自然希望他们能够亲密无间。
  武敦儒和武修文对杨过有这个心结,还是见识太少。面对杨过的优秀,心中便有几分自卑,觉得万事不如人。等他们看过外面的世界,知道杨过这般天资的稀少,明白自己并非自己以为的那么差,就没有那么在意了。
  只是心中刚有了一些想法,尚未成行,战火却先蔓延到了襄阳。
  石慧正独自在院中研磨药粉,制作伤药,就听到院外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
  “娘!”武修文满身鲜血从外面跑进来,“娘,不好了,蒙古人打来了。”
  “多大的人了,还这么毛躁。”石慧皱了皱眉,“蒙古人过汉水了?”
  蒙古铁骑南侵的战线推的很快,石慧预计着蒙古人很快就会兵临城下,只是没想到这么快。襄阳城的地理位置很重要,一旦襄阳陷落,战局会变得更加恶劣。最近襄阳一代多了很多丐帮弟子,都是前来相助守城的,想来郭靖和黄蓉也很快就会来到襄阳。
  “蒙古大军没有过汉水,不过我们在江边遇到了蒙古人的侦察兵。”武修文擦了擦汉水,“我们杀了一个小队的蒙古兵,大师兄和大哥想要去探一探蒙古大军的动向,让我先回来和娘说一声。”
  “有没有受伤?”石慧站起身道。
  “没有!不过是一个十人小队,我一个人都能解决,何况是与大师兄和大哥在一起。”
  石慧闻言放心不少,却少不得提醒道:“莫要大意,蒙古军中还是有几个高手的。蒙古国师金轮法王武功不下于五绝,他有两个弟子,达尔巴力大无穷,霍都阴险狡诈。另有大汗帐下蒙古三杰尼摩星、潇湘子和尼克西,都各有奇术。若单打独斗,你绝非对手。”
  至于杨过和武敦儒去探消息,她倒是没有太过担心。只要不遇上蒙古大军,以杨过和武敦儒的武功脱身不是问题。
  “这么厉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