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慈母之心-第5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这些降兵和俘虏,石慧早就与部下议定了解决方案。愿意加入九思的会挑选健者送到新兵营重新训练,老弱病残可以安排去各处工坊工作或者分发田地,让他们在九思部落户。
  若不舍得家人的,九思部会发给盘缠,让他们回到家乡接家人再来前来投效。精耕的土地和各种工坊,加上如今军队实力必须保障,九思部对于人口非常重视。至于不愿意投降的俘虏,自然是送去开矿了。
  “君上允许那些人带着盘缠回去接他们的家人难道不怕他们一去不回吗?”季城主想了想忽然道。
  “你觉得呢?”石慧轻笑道。
  周旦微微一笑道:“想要接回家人的将官,都是自己写了书信或给出地址信物,由我们派人去接他们的家人的。可以自己回去接家人前来投奔的都是普通士兵,这些人大多奴隶出生,他们在九思部试过饱食的滋味,又怎么会留恋殷商?”
  季城至朝歌不远,这些去接人的只要避开城镇,走小道,朝歌是无法全部拦下来的。且季城也会派出骑兵接应,让朝歌百姓出逃成为常态。
  “看来君上已经将所有问题都想到了。”季城主道。
  “我倒是还有一个问题。”正在吃酒的黄飞虎道,“君上允许那些人回去接家人朋友前来九思,难道就不怕混进朝歌的细作吗?”
  “有细作混进来是肯定的!不过这些人加入九思要么进入新兵营,要么去工坊或去耕种土地,根本不会接触到重要的机密。”石慧道,“而我相信,除了少数如闻太师这样顽固之徒,更多人会被我们九思所吸引。”
  “哈哈~君上此言有理!”黄飞虎闻言笑道,“帝辛荒淫无道,朝歌不管是百官还是百姓皆是朝不保夕,哪里比得上我九思部百姓安居乐业!”
  “是啊,若要我选择,宁为九思百姓也不要去朝歌做官。”季城主笑道。
  若说最初加入九思是因为江珧劝降,加上九思实打实的兵力危险。加入九思后,季城主就再也没有一丝一毫的勉强,更多是庆幸当初江城主能够记得自己将他早早拉上车。
  天下人都说帝辛穷奢极欲,可实际上朝歌城中帝辛的享受都赶不上他们九思部这些城主的生活水平。生产力决定人们的衣食住行,帝辛有钱有人却也不能拥有他们九思部的美酒、御寒的棉衣,丰富的饮食。
  “君上!”正说话间,高明高觉兄弟从外面走了进来。
  闻太师战败,想来消息很快就会传到附近的城镇,一路送回朝歌。故此,石慧令两人严密监视朝歌及附近城镇的消息,防备朝歌的反扑。见到两人进来,石慧挑了挑眉,季城距离朝歌不远,也断无数个时辰之内就传入朝歌这么快。高明高觉这时过来,怕是有其他事情。
  “你二人急匆匆,何事奏报?”
  “君上,那申公豹不知道使了什么手段,劝说帝辛召回太子殷郊。殷郊有意返回朝歌,东伯侯姜桓楚盛怒之下倒地而亡。如今东伯侯的人马分作两路,一路殷郊率领往朝歌而去,一路追随姜文焕,打算扶灵回东鲁。”
  石慧将姜王后母子送去东鲁不久,东伯侯便反了。只是东鲁背后没有什么能人异士支持,攻打游魂关一直失利,双方僵持不下。
  “姜桓楚本就一把年纪了,东鲁大军困在游魂关已久,受此刺激吃不住也不稀奇。”姜桓楚父子一心要为女儿和外甥讨回公道才举了反旗。如今殷郊却因朝歌三言两语便要摒弃前嫌回家父子团聚,不气死姜桓楚才怪。
  “东伯侯如此人物,不想落得这般下次,真是天家无情啊!”黄飞虎摇头道。
  想当年,他还心生怜悯,私纵过殷郊、殷洪两兄弟。虽说子反父有违伦常,可你既然求援,人家为了你造反,你这说放弃就放弃,也委实太坑了。不说,帝辛是否真的全无芥蒂要太子回去,若东伯侯真的应诏陪着太子回朝歌,那就太尴尬了。
  “姜王后活着,殷郊兄弟活着,宫中妖后妖妃已经被我处置了。他们会觉得帝辛能够回到过去对他们母子的态度不稀奇。”石慧轻笑道。
  轩辕坟三妖石慧是除掉了,可据她所知,云姬失踪后,帝辛一直念念不忘。如今宫中新得宠的几个妃子不是鼻子就是眼睛像极了云姬。帝辛召太子回去,不过是为了朝歌局势,又有申公豹劝说,云姬才是帝辛的心头爱。
  “幸而君上没有将姜王后母子留下。”季城主庆幸道,“若将太子留在九思,如今东鲁之祸便是我们的下场啊!”
  “若没有将人送走,我也不会将他们放出来的。打着太子的旗号,于讨伐暴君并没有好处。”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子反父许比臣反君还要尴尬。注定是推翻三纲五常,又何必要举着太子的旗帜来反昏君呢?东伯侯和南伯侯都被表面上的捷径迷惑了罢了。
  “如今东鲁势弱,是否对我们不利?”
  “东鲁强盛才与我们不利。”石慧道,“如今我九思与西岐强势,灭商后怕免得不分个大小,如东鲁也这般强盛,局势只会更乱。”
  “姜桓楚对太子不曾设防,若不然他死后,太子也不能夺走姜文焕一半兵力。若朝歌出手相助,东鲁极有可能被太子掌握。”黄飞虎分析道。
  “帝辛疑心重,当日他只担心殷郊、殷洪因姜王后之故与自己生了嫌隙就要喊打喊杀。如今虽然召回太子,心中疙瘩却不曾去。以帝辛之心性,不会允许太子掌控东鲁。”石慧道,“不过,这对于我们是个机会。”
  “君上心中有什么想法?”黄飞虎好奇道。
  “着江珧率三万青旗军前去东鲁援助姜文焕,派敖丙、哪吒助他破游魂关。”不过石慧也不会烂好心,出兵总要收些利息,比如与九思接壤的几个部落,她已经让人接触许久了,这次可以趁势名正言顺的收回来。
  黄飞虎和周旦对视一眼,立时明白了石慧的言下之意。看来君上看中东路久已,若是姜文焕能够效仿崇黑虎最好,若是不能,怕是帝辛灭亡之前,君上能够将东鲁彻底吞进去。
  至于为什么不先拿下朝歌就对东鲁下山,自然是因为有朝歌在,才好动兵。等殷商灭亡,各足鼎立,有些手段就不好用了。比如说这会儿可以打着援助之名正大光明出兵东鲁。
  到了殷商灭亡,怕是许多人都会想着原本的分封制,而石慧并不想行分封制。分封制的根源在于交通不便,信息不通畅,地方自给自足,中央无法完好的控制地方。故此石慧才会在九思部极力加强生产力,又拉拢妖族。
  修士和妖族皆可日行千里,只要她能够让妖族融入人族,再以妖族为辅助,就能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提前让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简而言之,妖族尤其是飞禽类妖族,对于石慧而言不仅是重要战力,更是缩短地方与中央距离的重要存在。


第933章 神仙打架(四十)
  听说要派他帮东伯侯攻打游魂关,哪吒非常兴奋,摩拳擦掌,恨不得当即踩着风火轮杀过去。石慧少不得叮嘱敖丙多看着些,这天下能够看住哪吒的人真是屈指可数。
  敖丙不说能够管得住哪吒,可两人相处这么久,大多时候还是劝得住的。要不然,石慧可不放心将哪吒这个大杀器放出去浪。按理说哪吒是不能以年龄来看待的,可他受限于年龄少不得会做一些比较幼稚的事情。
  战场之上扬名的三教弟子,哪吒年纪最小,却是最凶残的。杨戬虽为阐教大师兄,文武双全,难得的三代弟子智慧担当,可或许是认为节制的缘故,倒是比哪吒少了几分勇。当然这并非说杨戬就比哪吒弱,不过是各有特点吧。
  但凡能在战场上扬名的,总有一技之长,有的善于速度,有的善于勇,有的力大无穷诸如此类。各有各的特点,又相生相克,没有绝对的第一。悍勇就是哪吒的特点,他是天生的先锋官。
  自拜入石慧门下,敖丙的修为也是一日千里,在剑法及水系法术上颇有独道之处。不过对于敖丙,石慧最欣慰的是敖丙在思想上的成长和对于情绪上的把控。初见时,敖丙还是一头容易暴躁的小龙,如今倒是更善于用脑子战斗了。
  哪吒适合冲锋陷阵,就需要一个能够为他稳住后方阵脚的人,敖丙就是石慧选定那个人。两人虽然偶尔会拌嘴,但是敖丙对于这样的分工,心中是非常清楚的。
  出兵援助东伯侯的事情议定,石慧走出院子就见到了喝得烂醉倒在亭子下的太乙真人,不由打趣道:“真人,十日倒是有九日醉着,当真是神仙逍遥。”
  “都怪你家的酒太好啊!”太乙真人怡然自得地躺在泥地上抱着酒壶呵呵笑道,“君上的事情都处置妥当了?”
  一般的事情做惯了,石慧并不喜欢将所有权利揽在身上。如今九思内部文治有商容、周旦等,军队有黄飞虎等一众行家,作为君主她只要掌握大致方向就好,并不需要事事费心。比如援兵东伯侯,她决定了派谁去,多少人去,余下具体事宜自有人去操劳,并不需要她过问每个细节。
  石慧点了点,在一旁的亭子坐下:“商军在西岐城外摆下十绝阵,真人不赶去西岐助阵?”
  “我在等你呀!”太乙真人忽然道,“听哪吒说君上对阵法颇有些见解,难道不想去看一看热闹?”
  石慧有些意外,以十二金仙的实力,破十绝阵不是问题。阐教金仙真要求外援也不会求到她头上,按理说太乙真人没有理由邀请他共堪十绝阵。
  因着招妖幡的缘故,如今外面隐隐传说她是女娲娘娘推出的代理人。可石慧心中明白,她与女娲娘娘没有那么深的纠葛。娘娘赐下招妖幡,是个交换条件,她可以将妖族为己用,同时给妖族一定的生存空间。
  “不知那十绝阵有什么玄妙,竟让真人如此郑重?”
  十绝阵声势浩大,阐教和截教双方约定了金鳌岛十仙摆完十绝阵三日后破阵。太乙真人这般淡定,大约十绝阵尚未摆完。这十绝阵更像是双方较技,也是封神之战的特色。正常情况下,攻击一方不会由着对方悠然摆完阵法,摆阵一方也不会老老实实约了日子再来破阵。
  可是在这个世界,常态就是我打算摆个阵,跟你约好时间地点,摆完了你来破阵。或者我为先行官,我来挑战你的先行官,单挑,输的一方换人。如此接连破了对方的阵或者连斩对方战将后,才是大军攻城略地。
  若是一方出来挑战,另一方不肯应战却要团战,就是坏了规矩了。比如闻太师与季城一战,石慧也是取了巧,连杀了对方几员将领,这才由黑骑军冲杀。
  这种墨守成规的东西,你甚至不好改变。否则,换做其他世界,你摆个阵,我一时半会破不了绕过去不就得了。你的阵法不会囊括整个大地,也不会追着我跑不是?
  不过守规矩也有守规矩的好处,守着规矩,你摆阵我破阵,你出先锋官,我出先锋官,极大程度上减少了普通士兵的伤亡。大规模伤亡有损功德,大多数修士不愿意背负这样的罪孽。
  事实上,石慧还是挺欣赏这些有克制的修士的。莫看金鳌岛十仙以阵法闻名,可他们若舍阵法,直接杀入西岐,就算姜子牙搬来十二金仙为援兵,十仙也足以让西岐遭受一场大劫。
  太乙真人倒是没有隐瞒,将十绝阵已知的消息娓娓道来。两人就着十绝阵开始,坐而论道。石慧偶有困惑求教,太乙真人有问必答,太乙真人有不惑之处,石慧亦是知道什么答什么。两人一个躺在地上,一个坐在亭内,不知不觉竟然说到了天明。
  “我只知道君上以武入道,善剑法,知晓阵法,不想于道法也这般娴熟。君上所学之道法似与我师伯道德天尊一脉相承。若非师伯座下唯有弟子玄都法师,我几乎以为君上是人教门下。与君上坐而论道乃人生一大快事,破十绝阵后,老道就该回去闭关了。”
  石慧笑而不语,她所论之道结合了释儒道三教之长,如今儒家尚未出现,佛门之法亦没有广泛传播。倒是道门脱于人教,甚至传闻老子便是人教师祖道德天尊身外化身。
  “得真人解惑,我亦有所得。”石慧微笑道。
  太乙真人真真帮了她大忙,以武入道,在战斗中,她的速度并不弱于金仙。可她善于轻功,以如今功力,足不点地而行亦非难事。只对于神行之术无人指点,始终有几分蒙昧,如今太乙真人却是为她解答了一个大难题。
  说来她敏锐的感知能力,以及对“气”的把控,都已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偏偏对于此术缺少理论指导,仿佛有一把锁锁着不得其门而入。如今太乙真人却帮她打开了这把锁,让她彻底打破了这道壁垒。
  石慧站起身,对太乙真人长揖道:“多谢真人解惑!”
  太乙真人起身回礼道:“你我本为道友,坐而论道,不当一个谢字。”
  与左右交代了去处,石慧便与太乙真人驾遁术往西岐。初初领悟,可真用起来,石慧倒像是精熟之人一般,全无晦涩之处,此乃早早打好基础的缘故。
  为了破十绝阵,姜子牙已经令人在西岐城外结庐给请来助阵的仙人休息。说来封神之战中阐教真是占了莫大好处,每次都是截教摆阵,阐教破阵。世上无路可以蹚出一条路,既然有阵法就没有什么不能破的道理。
  破阵并非胡乱冲进去破,而是允许阵外观察对症下药。于是,破阵本就比摆阵一方占据了优势。
  何况,阐教破阵请外援也是允许的,小阵法就让精于此道的小辈上。小辈不行就是十二金仙上,十二金仙不行,就请元始天尊和外援。比如截教二代弟子三霄娘娘摆下九曲黄河阵困住十二金仙,破阵的是元始天尊。通天教主摆下诛仙阵,破阵出动了六圣之中其四道德天尊、元始天尊和西方二圣。
  真论起来,阐教其实蛮欺负人的不是以大欺小就是以多欺少。截教也是傻,抓了阐教每每手下留情,阐教抓了截教立马咔嚓了。不咔嚓也给你下个咒直接让你做了坐骑。正所谓士可杀不可辱,被咔嚓了还算不错,成了坐骑那是真的惨。
  今次金鳌岛十仙受邀于闻太师在西岐城外摆出十绝阵,十仙颇有炫技欲望,摆阵摆的正大光明,且允许阐教观阵。阐教不仅来了十二金仙,连副教主燃灯道人都来了。
  燃灯道人与十二金仙一样是原始天尊的弟子,地位却非常卓然。明面上是同辈份,实际十二金仙见了都要称呼为老师。大约是燃灯道人修为、资格都比十二金仙及云中子、姜子牙他们老,又曾代元始天尊教导门下弟子的缘故吧!
  石慧与太乙真人走到草庐外,就见阐教一众金仙皆在,领头的乃是骑梅花鹿的道人:“道友之名如雷贯耳,今日得以初见,三生有幸,请!”
  “凡界小修,当不得道兄大礼!今日有幸一睹阐教金仙风姿,吾之幸事。”石慧笑着与燃灯道人进了草棚,太乙真人上前与燃灯道人见礼,又为石慧介绍了其余金仙。
  石慧早知十二金仙之名,却是今日方将人与名号对上。诸位金仙颇有自己的特色,又多带着各自法宝,倒是不难辨认。
  “我等应了十天君所邀,明日破阵。听闻道友亦善于阵法之道,故而有此邀,不知是否有误道友之事?”
  “此乃盛事,可一睹二教仙人风采,求之不得。”石慧笑道。
  诸人一人一语,从十绝阵到如今天下大势,所言所议极为纷杂,石慧终不知阐教邀请的目的。如此反复试探,直到姜子牙领着周武王姬发前来慰劳诸位仙长。
  燃灯道人滴水不漏,双方互相试探不得其法。石慧干脆借着姜子牙和姬发的到来移开了话题,又以九思与西岐结盟之事为由暂且推出了草棚。相较于和那草棚中一众金仙打交道,与姜子牙和姬发的谈话就轻松多了。
  姜子牙纵有十分城府却算不得妖孽,尤其姬发尚有几分稚嫩。论年龄资历,草棚中那些金仙活的比她更久,可论阅历城府,石慧比较姜子牙和姬发却是绰绰有余。


第934章 神仙打架(四十一)
  对于日后对方可能成为己方最大敌人这件事,双方心知肚明,然这会儿还是和和气气。姬发尚有几分稚嫩,却已经有了一个君主的雏形,表现的谦逊而温和。不同于伯邑考的温文尔雅,姬发的温和下面掩藏了几分攻击性和野心。
  姬发先是关切地问起了在九思的两个兄弟伯邑考与周旦近况,确定两人在九思过的不错,才对前几日九思部送来一万件棉衣的事情诚恳表达了感谢:“寒冬将至,汉王前几日让人送来的棉衣当真为我们解决了不少麻烦。十多年前,九思送来制盐之法,如今已经惠及我大周所以百姓了。”
  三教修士善于炼器,可没有适合的材料,姜子牙也不知道这样舒适的衣物如何制作出来的。丝绸虽然亲肤,却无法普及给百姓,且丝绸娇贵,御寒甚至比不得皮草。棉衣则结合了丝绸的亲肤和皮草的保暖,甚至更胜一筹。
  冬季,若有这样一件棉衣,便是老弱病残也不容易冻死了。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