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慈母之心-第4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娘娘好意,我心领了,只怕一来一去,我儿等不了许久。”归二娘心急道。
  “那也无妨,马士英耗费诸多心血炼制了茯苓首乌丸,送了四十颗进京,自己手上定然还有。”石慧顿了顿道,“我们原是要去南京,不妨让太子明早先行,向马士英讨要几颗不是难事。这孩子病中不宜赶路,太子初次出门,烦请归先生陪太子走一趟。归夫人可带着孩子随本宫坐马车,随行有太医可为孩子调理。”
  皇后带着太子和诸皇子皇女出行,自然有太医随行。归辛树夫妇只觉得这安排妥帖极了,也不曾多想,忙不迭应下。
  “娘娘大恩大德,我夫妇没齿难忘!”夫妇二人激动之余,纳头便拜。
  归辛树虽然性子暴烈却也并非不讲理之人,皇后让他帮忙为双方说和,其实并未帮上大忙。两人中年得子,这怀中孩儿便是夫妇二人的命根子。如今竟然愿意为了救他儿子请太子赶路,心中大为感动。
  石慧一手托着一人,温声道:“今日忙碌多时,天色已黑,大家且先安歇。如今在外条件简陋,还要委屈诸位。这孩子受不得凉,琴音你从车上拿两床被子给归夫人。”
  “奴婢领命!”
  “多谢娘娘!”
  “本宫尚有些事情交代太子,稍候再来看这孩子。两位先请!”
  “草民告退!”
  安抚了归辛树夫妇,少不得又将皇子皇女叫到面前。几个皇子刚安置了受伤军官和俘虏,虽说他们不必亲自动手,只是在一旁吩咐几句。可是看到那些士兵激动的样子,心中难免生出感触,便是有些强盗见了也是心下激动。
  这些孩子俱是年少,有些事情未必能够看明白想明白,石慧少不得细心教导。
  “今日忙了多时,本该让你们早些休息。只此刻你们的父皇必定还在伏案处理政务,身为皇子,也不该耽于安逸,当为君父分忧。”石慧顿了顿道,“陛下居于深宫,如何勤俭,心中爱民,天下百姓不知。你们既然出来了,就当将你们父皇的爱民之心带给百姓。”
  “儿臣并不辛劳,母后令儿臣和弟弟们前去安置宽慰受伤士兵便是要让士兵知道父皇对他们的期许是吗?”太子殷殷期盼道。
  石慧点了点头,最小的四皇子朱慈焕想了想道:“母后让儿臣安抚官军,为何还要安置那些贼人?”
  “他们原也是大明的子民,如今天下反朝廷的多矣,杀之不尽。那么我们就要想办法将反对我们的人,变成支持我们的人。百姓,谁对他们好,他们就会支持谁。朝廷征税过重,百姓日子过不下去,李闯说不纳税,于是百姓就更了反王。可若一日,百姓知晓朝廷仁义,知晓李自成骗了他们,他们就会反过来支持朝廷。”
  “难道天下百姓就不知道忠孝么?”太子震惊道。
  “傻孩子,所谓忠乃是为君者用来愚昧约束百姓的。天下百姓求的是温饱安居,谁能给他们好日子,他们就会忠于谁。便是朝堂上那些文武大臣,又有多少人真心忠于你父皇?他们在朝廷有高官厚禄,若是李闯或是努尔哈赤许给他们更高的官位和金银,他们一样会背弃朝廷。得朝廷恩惠,被你父皇信重的官员尚且如此,你又如何能够强求百姓不为利所动?”石慧顿了顿道,“圣贤书所言的忠孝仁义信唯有让百姓吃饱饭后才有用,你要让天下百姓吃饱饭,才能以圣贤书教化百姓。若是百姓吃不饱饭,易子而食,甚至食菜人,那说什么忠孝仁义信都是虚言。”
  “太子哥哥,那水鉴身为朝廷总兵,落在强盗手中,不见用刑,就投降,可见母后没有骗我们。”朱慈炯叹道。
  “水鉴所想不过是丢失漕银难免一死,投了强盗或有生路。此人不仅贪生不忠亦无孝义,丢失漕银是死罪,降贼附逆乃是诛九族的大罪。水鉴降贼还要带上全体官兵,他的家人要被牵连,就连那手下那些军官的父母妻儿都会牵连其中。”
  “不过水鉴手下那都司倒是有些骨气,儿臣方才问了名字叫于振。”太子开口道。
  “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念。天下若多些于都司这样的军官,也不至于让闯军步步紧逼。你既然看好他,不如让人考校一番,若是可堪造化,可向你父皇保荐一二。”
  “儿臣谨记!”
  石慧又与太子说起明日让他去南京向马士英讨要茯苓首乌丸之事。听闻石慧断定马士英大张旗鼓将茯苓首乌丸作为贡品送进京,自己却截留一半,不由愤愤。石慧心下好笑,少不得与他分析一番下面官员的一些默契,免得他日被手下人骗去。
  “江湖人桀骜重义气,吃软不吃硬,这一趟能有什么结果,就看你的本事了。”石慧顿了顿道,“路上不要怕辛苦,你越辛苦,人家越明白你的好。这事办成了,那归辛树必定领这情,便是不愿效忠与你,也定会千方百计还这份恩情。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好处,母后也不细说,你自己有空慢慢想。”
  “儿臣明白了!”
  石慧又细细叮嘱他如何向马士英要东西,这东西不仅要还要让马士英心甘心愿献上,却不能让人觉得太子贪那宝物,故此还要讲技巧。待太子都领悟了让安剑清挑选十名锦衣卫随行,请了袁承志和温青青与他们一道前去。
  “娘娘,归辛树与袁承志都是同门,他们与朝廷作对多时。让太子与他们同行,会不会有危险?”
  “归辛树的妻儿弟子,袁承志的山宗旧部尚在这里,他们是不敢对太子不利的。不仅不会对太子不利,他们还会拼死保护太子。归辛树和袁承志加起来,江湖上已经少有敌手了。师兄弟二人一个鲁莽,一个初出江湖,那随行的小姑娘却是个老江湖。”
  “臣明白了!”
  “袁承志带来的那些东西,你取出五千两黄金,给程帮主、沙寨主各两千,褚庄主一千,就说这是本宫让他们办事的订金。漕银中取两万分给今日受伤的将士和抚恤死者,着亲信去办,务必送到每个人手中。”


第742章 日月重辉(八)
  “臣明白,臣定让兄弟们好好办理此事,保证每一两银子都用在该用的地方。”
  “安卿你是个聪明人,本宫希望你一直这么聪明明白。只要你忠于皇上和太子,本宫也定保你功名利禄。”
  朝堂之上是皇帝做主,可是想到这位主子娘娘的手段,安剑清却信了。皇帝多疑,安剑清清楚,锦衣卫指挥使的位子看着荣耀,坐起来不轻松。皇后的性子不可捉摸,可是安剑清却感觉到了安全感。人都是有慕强心理的,追随一位强大的主子,追随的人会更有安全感。
  “臣愿为主子效死命!”
  石慧点了点头:“稍后你以自己的名义写一份折子奏报陛下袁承志献宝有功,将之与本宫的书信一起送回京城。”
  “娘娘,这十几年来山宗一直和朝廷作对,袁承志更是与闯贼手下的谋士李岩不清不楚,难道真的要这么放过他们?”
  “安卿,在官场上,武功更高了是好,可是谋略也要学起来。本宫不介意手下的人聪明,却不喜欢笨人。袁承志和山宗,还有用处,你与他们的恩怨乃是朝廷之事,本宫便是要用他们也不会让他们有机会报复于你。”
  “为陛下和娘娘效命,是臣之责。”安剑清略一思索,旋即明白了石慧用意,眼前一亮:“臣明白了!娘娘是要陛下嘉奖袁承志献宝,如此就算袁承志真去投效闯贼,李闯的人必然不会相信他。可那李岩非常狡猾,怕是不会轻易上当,他们只要仔细查访,定会知道今日真相。”
  “李岩不上当才好,只要李自成和其他反王相信袁崇焕的公子依旧效忠朝廷就好了。”石慧看了安剑清一眼道,“三人成虎,当初陛下为何疑心袁崇焕?乃是袁崇焕没有投敌却做了投敌之事,皇太极也打了一手好算盘。离间计,谁都用的。”
  安剑清闻言,有些惊惧。李闯不相信袁承志,李岩却信了,而李岩只是李闯的谋士,若那李岩真如传闻一样义气,他必定会护着袁承志,如此李自成与李岩之间必生嫌隙。
  山宗这边,皇帝若是公告天下嘉奖此事,便是断了山宗投效任何反王的后路,除非自立旗帜。然山宗一直为袁崇焕喊冤,若是自立为主,便是皇帝愿意认错给袁崇焕平反,天下人都不会信了。因为天下百姓会说,你没有反叛之心,为什么你儿子会自立为王?
  安剑清心道:皇帝在位十六年,怕也不晓得自己的皇后有这般心计谋略。否则以皇帝的多疑怕是不敢放皇后出宫,皇后出了京城简直是龙出潜渊。
  算计人心非石慧心知所愿,可天下事又并非直白的杀来杀去就好了。谋天下谋天下,这天下总少不得一个谋字。
  “这份奏折如何写,你可知道了?”
  安剑清立时回神,弯腰恭恭敬敬道:“请娘娘指点!”
  “奏折一点要点名袁承志如何巧合得到藏宝图,千辛万苦寻得建文帝宝藏,怜悯天下百姓,特向朝廷献宝。太子感念其心之诚恳,已经代朝廷和皇父出面收下这笔钱财,用于赈济各地灾民。安卿感动之下请皇帝赦免袁承志和山宗罪人身份。”
  “臣明白了!”
  石慧叹息道:“皇帝等漕银等的急了,如今潼关和辽东都等着发军饷呢!你将锦衣卫分一队出来与马士英的人一同押送漕银进京。这次本宫不想再有任何节外生枝的事情发生。”
  “是!”
  “程帮主、沙寨主那里客气些,请他们一路照应。山东到直隶有他们关照,一路上会走的太平些。”
  “咱们是官,他们是贼,为何要他们关照——”安剑清顿了一下,“臣明白了,娘娘是要江湖人都知道他们与朝廷关系密切。”
  “知道举一反三到底不笨!”石慧赞许道,“到了南京,再寻个机会将他们与朝廷写的盟书透露出去。”
  “是!”
  且说袁承志得了话要他带上温青青陪着二师兄归辛树先一步赶往南京倒也不推脱。他与这位二师兄初次见面有些不愉快,可是都是华山门下,也不愿意为了小事记仇。
  同行之人中,归辛树和袁承志武功高强,锦衣卫本是马上跑惯的,最辛苦的便是太子和温青青。归辛树焦急,可是看尊贵的太子殿下如此陪着奔波,心下感动,并不敢催促。一行如此到了南京,太子请了马士英来见,归辛树师兄弟并不在旁听着,不想果真很快就拿到了二十颗茯苓首乌丸。
  次日天亮,护送漕银的继续北上,程青竹、沙广天、褚红柳也被要求随行,直到他们自己的地界就放他们自行离开。沙广天和褚红柳也就罢了,程青竹却要陪着官军从山东一直走到直隶。
  这一出发,程青竹三人也回过味来了,只是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命都在人家手上,如今也非自己做主,何况吃人嘴软,那黄金收了哪里是没有代价的。天下大乱,这几位在江湖上本也算的逍遥,然这回算是栽大发了。
  石慧这一路依旧原计划南下,前往南京。归二娘抱着儿子带着三个徒弟一道,另外还有山宗诸人和原本同行的私囚。这些死囚若是当真为杀人不眨眼的大盗,就地处决,余下诸人一道带回南京再行安排。
  到了南京,各路藩王宗室早已收到天子诏令,有那乖觉的将孩子送来陪都,也有人对陛下的诏令视若无睹。如今大明宗室已有近25万人,适年孩子少说也有万人以上。皇帝不能每家一道圣旨,故此只是下了诏令,让各家主动送孩子过来。
  到了清明前几日,石慧也只见到千余孩子。余者或是不愿应诏或是路途遥远不能抵达,石慧并不在意,以祭祀所需为由,将山宗旧人之中挑选善兵之人为教官训练这些孩子。如此训练了五日,剔除那些委实不堪的,以太子为首,领皇子皇女和宗室诸子前往皇陵举行祭典。
  待典礼结束,宗室诸子以为可以回家,却被告知太祖皇帝托梦,令诸人为朝廷效力。包括太子在内,皇子与宗室子弟一起接受军事训练,白天习武练兵,晚上读书,每旬还有考试。其后又有远些的宗室子弟陆续赶到南京,不知不觉入坑。
  这些孩子,有那确实不善于文或不善于武的,也另有老师教导其他东西。若无一项能够胜任,或消极抵抗,直接宗室除名。这些孩子大多在家娇惯,自是叫苦连天,可如今被关在封闭的营地不能外出,不能通消息,又有皇子带头,倒也不敢造次。
  太子和三个弟弟亦是苦不堪言,只是想到一路母后与他们说起朝廷若有不测,身为皇子猪狗不如,哪里还有胆子叫苦。改朝换代,当官的可以继续当官,百姓还是那些百姓,身为皇族却没有那么简单。
  清明过后不久,京城那边的消息才传回来。前次石慧信中与皇帝细细分析了劫案后处理诸事缘故,许是漕银没有丢皇帝高兴难得没有执拗,允了她所请之事,还以袁承志献宝有功,封了个伯爵。因皇后和皇子出宫,正好遇上漕银案,才能保护漕银,皇帝越发觉得梦中之事可靠,倒也没有怪责皇后和太子自作主张。
  石慧又写了折子与皇帝说起留了宗室诸子在陪都读书,好为陛下效命,请皇帝二下诏令,令适龄宗室前往南京。再与皇帝说起,如今朝廷艰难,税银运送困难,宗室的俸银不如直接从陪都送往各地。
  皇帝急着用钱,这道奏折多半会准。彼时那家中有孩子不肯送来的,石慧便有理由直接断了他们的禄银。从京城到南京,便是八百里加急,一来一往也非一日之功,将信送出,石慧便安心处理其他事情。
  已经到来的孩子都已经安置,还要留出空位,给接着过来的孩子。石慧将训练营放在皇陵附近,行军事化管理,特意要马士英调了五千兵马驻扎在旁,既是保护这些宗室少年,也是看着他们,以免有人怕苦逃跑。
  不久,石慧派去寻找番薯、玉米种子的两个弟弟陆续送回了第一批良种。周皇后的父亲为人吝啬贪财,不过两个弟弟倒能使唤,这趟差事办得石慧很满意。
  番薯、玉米此二种作物种植容易,如番薯只需培养藤条插纤,至半翻藤,玉米打孔播种便可。玉米成熟期只要三四个月,播种及时,到了夏季便能缓解饥荒。番薯叶子可以喂养家畜,饿极也可充饥,番薯本身饱腹感也很强。
  只要及时推广这两种作物,不说口感,对于已经易子而食的饥民,足以保命。石慧将部分良种送到山东、直隶,又取容易携带的玉米种子加上黄金五千两,派锦衣卫护送给潼关的孙传庭,令孙传庭超募流民,军中趁机淘换健者,其余流民则就地安置种植玉米。
  后面良种送来,石慧就从训练营中挑选来自饥荒严重的地区封地的宗室自己,让人护送良种带着赈济银两回去,招募流民种植新的作物。
  如此到了过了三月,山东那边褚红柳和沙广天已经送来消息,种下去的番薯、玉米涨势喜人,尤其是玉米等上月余便可采摘了。人饿起来,玉米杆子都能吃,这玉米若送到灾区,不知能够救得多少性命。
  皇帝发下第二道诏令伴随封地宗室俸禄改为由陪都发放,南京终于迎来了更多宗室少年。石慧将训练营中十八岁以上的少年挑选出来,准备带回北京。太子经过四个多月磨练已经能够独当一面,别的不说,管着训练营绰绰有余。


第743章 日月重辉(九)
  陪都南京有朝廷全套架构,不过留在陪都的官员大多年老体衰或是不得皇帝欢心被贬谪至此。皇帝不在此,储君便是君,在这里太子便是最大。至于,太子在南京培养势力,会不会引起皇帝忌惮,石慧并不担心。天下人都反了,大约皇帝也不会在乎他儿子厉害点。
  考察数月,石慧收拾了几个行事不堪的官员杀鸡儆猴,对兵部尚书凤阳总督马士英一番敲打。将南京小朝廷疏理了一番,又选了几个稳重可靠的文臣武将辅佐太子治理陪都,留下三个小皇子和昭仁公主,带上长女长平公主准备回京。
  归辛树夫妇在南京留了数月,有茯苓首乌丸,加上石慧亲自出手救治,两人爱子钟儿身体日渐康复。只这孩子根底到底比不得普通孩子,不适宜奔波,夫妻二人便听石慧劝说留在了南京城常住。
  回京前,石慧特意去看了归家的孩儿,无意间听归二娘提及江湖人要在泰山召开武林大会。归辛树夫妻如今一心守着儿子,对那泰山大会没有什么心思,石慧却是心下微动。回到宫中,叫了太子商议后,随行人员增加了袁承志和温青青,乔装改扮,轻车简行一道前往泰山。
  众人到了山东境内,拐道去看了千柳庄所种玉米红薯,玉米早已经打浆,怕是再过半月就能吃嫩玉米了。红薯叶子也是郁郁葱葱一片,石慧兴之所至,让人摘了红薯叶子炒菜。
  “玉米还没有成熟,红薯现在又不能挖,却要吃番薯杆和叶子。咱们又不是牛羊,如何就吃起草了?”温青青叹道。
  “青弟,皇后娘娘说这红薯的产出在底下的根茎。没想到枝叶也能吃的,虽说味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