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则天]女皇之路-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她才刚刚把李小九给糊弄过去,实是不好意思这么就跑去见他。
    而且,李治近来也忙于政务,玉华宫住了两三日就回长安坐镇了,两人竟是除了第一天马场见过,就再没有相遇。
    吴诩莫名有些失落!
    徐惠如今虽没能跟吴诩一处起居,对小吴同学情绪变化倒是一清二楚。
    还说什么不喜欢…………
    分明是已经动了心却不自知罢了…………
    这两个人还真是能折腾╮╭
    不过,小徐妹子也没有刻意去提醒吴诩,她觉得自己能做已经力都做了,接下来就要看她那个呆呆义姐什么时候肯开窍而已…………
    其实徐惠心里还是有点恼这李治。
    明明是他算计了人,却还让被算计人满怀愧疚…………
    那么就别怪阿武要犹豫了!
    让太子殿下多等待一段时间,被阿武折腾一下也是应该!
    对此,太子殿下早有觉悟:“孤这么多年都等得,难道还乎多等这么一月两月么?”
    青年手上拿着从玉华宫那边来密信,笑得风轻云淡。
    立一旁伺候小顺子努力缩小着自己存感,大气都不敢喘。
    多年伺候李治经验让他明白,未来两天里千万不要太子殿下面前出错,否则下场会非常凄惨…………
    可是,这世上有个词语叫做‘祸不单行’。
    小顺子只看韦良娣贴身大宫女笑盈盈地进来了,他就知道祸事已经找上门来了…………
    李治监国期间起居之所依然是千秋殿,他每天起身后就到两仪殿听政,处理完公务后若还有闲暇,或留长孙舅舅谈谈心,或巡视一下弘文馆,然后再回千秋殿歇息。除了初一、十五循礼回一趟东宫,安抚一下后院,太子殿下日子过得跟苦修居士相差无几。
    太子妃王氏虽然心里不满,却也无可奈何,毕竟李治是忙于政务无暇回东宫,而且每月回来两次也多是歇承恩殿,算是给足了她面子。
    但是,让王氏沮丧是她肚子一直没有动静。
    而其他几个姬妾却承恩次数极少情况下,还是一个接一个地生孩子。
    先是郑氏痛死女儿之后一年,又生下小二郎。
    然后是杨氏和萧良娣先后有孕,一个生下小三郎,一个生下小大娘。
    如众人猜测一样,萧良娣生小娘子十分讨李治喜欢——东宫人算是看透了,太子殿下就是个喜欢女儿家伙。
    萧良娣可不是郑氏那种好拿捏人物,她出身好,人又聪明,有了女儿后,东宫地位可谓固若磐石,目前是能威胁到太子妃地位女人…………
    王氏感到压力很大。
    崔尚仪献计下,王氏着力拉拢生了小三郎杨氏。
    可是,太子殿下不待见杨氏和韦良娣这种事,小顺子这些心腹是早就心照不宣了,也就太子妃她们不明就里,还自以为得计要纳这两人羽下固宠…………
    韦良娣就不说了,现东宫基本已是个摆设了。
    而杨氏则太过骄矜,仗着有几分姿色,很不把一同进东宫李氏看眼里。先前定州,杨氏因为擅闯含微殿,不慎弄坏了一份文件,惹恼了素来好性儿太子殿下,差点动了廷杖。孰料她运气极好,因为怀孕逃过一劫,仅仅是被遣送回京。之后,杨氏又一举得男,不但无过,反而有功,让王氏羡慕嫉妒恨得直挠墙………………
    小顺子是李治贴身小侍,对东宫后院事知道也许不是很多,可太子殿下事可没有他不知道。
    这次回长安监国,太子殿下愣是一次都没碰过太子妃这种事,他会随便说吗?
    就是其他姬妾,也就萧良娣和刘氏偶尔能留太子殿下过上一夜。
    可今天来两个宫人一个是太子妃身边人,一个却是韦良娣人,小顺子怎么可能不惊讶。
    “婢子们特来向郎君贺喜…………”两个宫人一进大殿,就笑盈盈地向李治行了一个大礼。
    李治不由停下笔,淡淡问道:“你是哪个宫?孤有何喜可贺?”
    那两个宫人见李治根本不认得自己出处,笑容不由微微一滞,对视了一眼,继而若无其事笑道:“婢子们奉娘子之名,前来禀报郎君,两位良娣都有喜了…………”
    “两位良娣都有喜了?”李治闻言,却没有露出欣喜神色,反而皱起了眉,他丢开手上笔,立了起来。
    小顺子见状,立刻使眼色让宫人们送上来清水和布巾,然后自己亲自伺候李治净手。
    李治擦干净双手,眉头依然没有舒展,对还跪地上那两个宫人道:“你们起来说话…………”
    那两个宫人有些摸不着头脑,只得小心翼翼站起来,偷觑着李治神色。
    这时,千秋殿宫人已经换上了沏花茶,李治端手中,却没急着喝,只是有一下没一下地吹着碗中干花…………
    “韦良娣坐胎多久了?”李治冷不防开口道,却只问了韦良娣。
    那两个宫人一怔,随即那个韦良娣宫女答道:“回禀郎君,今儿良娣太子妃那里传了太医,良娣坐胎恰好三个月了…………”
    李治闻言,脸色越发晦暗了。
    其实萧氏这胎他早有些觉察,不过对方想要暂时瞒着,等到满三个月后才说出来,他也就随她去了…………
    至于韦良娣么,真是非常意外了…………
    算算日子,应该是马周去世那个月怀上…………
    那段时间,他心烦意乱,只回过东宫一次,却是丽正殿歇,他都不记得那晚有没有召过姬妾…………
    而韦良娣偏巧就有了三个月身孕…………
    这事有些蹊跷。
    李治垂下眼睑,淡淡吩咐道:“按例赏两位良娣,其他事,让太子妃看着办吧…………”
    说完不用等他使眼色,小顺子已经很自觉地赏了两个宫人一人一个封包。
    两个宫人如蒙大赦,忙磕头谢赏退出去了。
    “除了小顺子,都退下…………”等两个宫人走远后,李治就将茶碗重重放案上,然后一摆手让伺候人都退下。
    十数个侍人立即迅速、安静、有序地退出了大殿,过程绝不超过十秒钟。
    等大殿上只剩两个人时,小顺子也不等李治发问,就主动跪下认错。
    “太子,小奴有罪…………”
    “那晚丽正殿,是太子妃把韦良娣送过来,小奴不敢阻拦啊…………”
    …………………………………………………………………………准备发饭盒分割线……………………………………………………………………………………………………………………………………………………………………………………………………………………………………………………………………………………………………………
    拿下中天竺之后,吐蕃瓜分了不少好处,还专门遣使来大唐献礼。
    几个月来难得遇到这样大喜事,李二陛下心情大好,又起了再征高句丽之心。
    彼时薛万彻还没从辽东回来,李二陛下就拟给他再增派兵马船舰,索性直接原地整顿出兵,一举灭了高句丽。
    为了补充东征船只,李二陛下命令剑南道沿途百姓制造船舰。
    如果这个征集令是四五年前发,也并没有什么不妥,当时大唐经济实力雄厚,负担得起。
    可自贞观十九年以来,整个大唐天灾**不断,李二陛下还连年征战,大造宫室,征集名家字帖和宝马良驹…………
    百姓早已负荷不起了。
    这次征船令一下,剑南道沿途不少百姓卖儿鬻女,家破人亡…………
    就小吴同学费千辛万苦,驯服了狮子骢时候,李二陛下任性行为终于激起了民愤……
    雅、邓、眉三州百姓因征船一事造反了。
    乱军势力很蔓延到了整个剑阁,三州刺史同时向朝廷告急。
    这简直就像三个响亮巴掌狠狠扇李二陛下脸上,把贞观之治光鲜招牌拍了个粉碎!
    作者有话要说:下章再发饭盒and虐十七=。=

第148章

第十章天命 16
    就李二陛下气得几欲吐血,紧急调派军队镇压乱军时候;被贬外‘劲草’兄——宋国光萧瑀;给李二陛下留下一道言辞激烈遗表后;逝世了…………
    随着萧瑀进谏;房玄龄、褚遂良等人也开始上书谏征高句丽一事。
    李二陛下被迫放弃东征计划;召薛万彻班师。
    三征高句丽失败。
    然而,让李二陛下闹心事接二连三而来…………
    萧瑀五七还未过;跟随李二陛下多年好基友房玄龄,也不幸撒手人寰了…………
    房老爷子从贞观十八年开始;身体就开始走下坡路;每年里总有个小半年要卧床疗养;疗养完了回来又是精神抖擞老干部一枚;朝中已经习以为常了。
    然而,李二陛下第一次征高句丽时候,房玄龄受命坐镇京师,却被人背后插了两刀…………
    房老爷子是多少谨慎一个人呀,哪里受得了这种窝囊气,当时就病倒了,虽然后来经过李治补救,房老爷子没有引咎辞职,可他身子骨也彻底垮了,卧床期开始逐年延长…………
    到了今年,李二陛下怕马周悲剧再房老爷子身上重演,为了防止老爷子万一不幸,他又不对方身边,李二陛下索性走到哪都把房老爷子随身带着。这次巡幸玉华宫,李二陛下就专门留了一个宽敞院子给房老爷子,还让孙老爷子专程从洛阳赶回来看护…………
    可是,人力毕竟还是没能胜天意。
    即使有李世民这个真命天子时时问候,食睡看顾,房玄龄还是因为一件小小盗窃案,气得吐血不止,当晚就去了。
    这件小小盗窃案其实十分蹊跷。
    失主是弘福寺一名年轻僧侣,此人法号辩机,师从原长安大总持寺法师道岳。贞观十九年玄奘法师取经回国,遍选天下优秀翻译人才,辩机当时才二十六岁,因为谙解大小乘经论、专业水平过硬,被玄奘大师亲手选中,成为九名缀文大德之一。
    说来这座弘福寺也是李二陛下为了玄奘大师翻译经文而特地建造,当时,李二陛下为了让玄奘大师能够安心翻译编纂经书,特地把译经一应事务都交托给细心谨慎房老爷子督办。
    因此,弘福寺不同于其他寺院,是个专门搞翻译录书地方,住都是搞科研文字工作僧侣,理论上来说是个没有油水地方。
    可是,偏偏就有这么个小偷跑到了弘福寺去偷窃,还让他偷了一件价值连城宝物出来…………
    ……………………………………………………………………………分析案情分割线………………………………………………………………………………………………………………………………………………………………………………………………………………………………………………………………………………………………………………
    “阿武,你怎么看?”徐惠一手拎着马鞭,一手拉着缰绳,十分悠然地任马儿往前小跑着。
    小吴同学很想回一句:大人,此事定有蹊跷……
    吴诩骑马比小徐妹子马略大只一点,仔细看就会发现那马就是当初把李二陛下摔了个四脚朝天狮子骢大人。
    如今狮子骢已经完全拜倒小吴同学石榴裙下,除了她谁也不让骑。
    李二陛下恨得牙痒痒,后只好肉痛地把它赐给吴诩了。
    徐惠倒是没想到小吴同学这么就把狮子骢给收服,后来问起来才知道,原来那傲娇马哥居然也是个吃货,吴小诩喂了它三天甜枣,它就屈服了…………
    囧TZ
    二十二娘到了玉华宫后,一眼就看上了狮子骢,可惜人家马兄傲娇地要命,先是谁也不理,如高岭之花。后来从了吴小诩,还是不忘傲娇本色,死活不肯让小魔头近身。
    搞不定马哥,二十二娘就搞定她干娘…………
    小吴同学被小魔头干嚎给吓怕了,连忙寻了一小筐果子去贿赂狮子骢大人,这才能抱着二十二娘上了马…………
    好容易等小魔头玩累了,徐惠就让崔尚仪、红杏和小宫人们带着孩子去歇息,她则跟吴诩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近来京城发生事…………
    于是就提到了那件盗窃案。
    一个小偷从一个高僧卧室里偷了一个枕头。
    那个枕头居然是当今圣人赐给某个公主东西…………
    这案子本身就十分古怪。
    且不说这个小偷有什么本事能够闯进戒备森严,侍卫众多弘福寺;
    也不说他怎么这么短时间里,这么多禅院里,迅速找到辩机大师禅房,偷走玉枕;
    只说他怎么知道弘福寺里有宝贝这一点就很奇怪了。
    弘福寺是建寺院,专门供玄奘大师翻译经文抄录书籍用,这里面木有神马纯金大佛、佛骨舍利之类珍品,而几个缀文大德都是轻车简从而来,也没有带神马法器宝贝之类。
    小偷同志为什么要冒着被抓甚至被杀危险闯进去偷东西呢?
    除非是有人指引了他…………
    不会是有人看十七娘不顺眼,故意派人去把玉枕偷出来曝光吧?
    吴诩恶意地揣测着。
    “十七娘有麻烦了~~~~~~~~~”吴诩发誓,她真不是幸灾乐祸哟~~~~~
    徐惠却道:“贵人们赠送金玉给高僧随喜也是常事,毕竟辩机大师学识渊博,佛法高深,难得是容貌俊逸,气度不凡……十七娘想要结交他也不足为奇…………”
    啊?
    吴诩一怔,但徐惠紧接着一番话让她不由偏体生寒。
    “不过,你说得不错,这次十七娘麻烦大了…………”徐惠忍不住手下一用力,拉住了马缰,让马停了下来。
    “贵人赏赐僧侣本是常有事,可十七娘竟然将闺中私密之物馈赠给高僧,这事定会引起房氏不满……”原本这事可大可小,只要没有留下物证,夫妻双方把举案齐眉表面功夫做好了,暗地里再心照不宣地收好收尾,不让人拿住把柄,要洗白也容易得很。
    但是,高阳公主显然太过骄纵了,皇帝陛下那里A来东西也敢送人!
    这下可被人拿住痛脚了吧!
    其实,这事也还可以压下去……
    可偏偏那奸夫竟是公主她公公管理弘福寺高僧,这不是打脸吗?!
    你儿媳妇你眼皮子底下勾搭人,给你儿子戴绿帽子,以房老爷子性子,不吐血才怪呢!
    “圣人素来好颜面,若是有心人再挑唆几句,十七娘怕是…………”
    徐惠未之意很明显,高阳公主私通高僧事怕绝对是瞒不住了!
    等李二陛下办完房老爷子丧事,醒过神来,高阳公主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这事也不知是哪个家伙干,真够狠毒!
    …………………………………………………………………………………………………………………………………………………………………………………………………………………
    ………………………………………………………………………………虐十七分割线…………………………………………………………………………………………………………………………………………………………………………………………………………………………………………………………………………………………………………………
    甘露殿。
    李二陛下面无表情地端坐上首,他身边两侧坐太子李治和国舅长孙无忌,两个人脸色也有些凝重。
    下方大殿正中,跪着一个挺拔青年。
    此时,青年要说话已经讲完了,正等着李二陛下示下。
    可是李二陛下像是灵魂出窍一样,迷瞪瞪地盯着前方虚空,不动也不吭声……
    长孙无忌忍不住清咳了一声。
    李二陛下这才灵魂归位,但仍然有些晕乎乎样子,问那青年道:“爱卿所说全是真么?”
    青年抬头看了李二陛下一眼,沉声道:“微臣所言句句属实……梁国公正是因为得知此事,才猝然吐血,不治而亡…………”
    青年嗓音醇厚,吐字清晰,语调方正,让人不由自主起了信任之心。
    李二陛下闻言,脸色骤然变白,继而发红,慢慢又开始泛紫…………
    李治旁看得不对,忙一把握住他爹手,劝道:“阿爹息怒…………”
    李世民听到儿子叫唤,脸色稍微好了一点点,可口中气越喘越急,抖着手指着王内侍道:“……去把那个不肖女给朕传进宫来!!!朕要……要亲自问问她…………是不是她把朕玄龄气死!!!!”
    “圣人息怒…………”长孙舅舅也加入到给李二陛下顺气行列来,拼命抚着他背,不断劝道:“圣人息怒……您何必为了个不肖女气坏了身子呢?”这话也就长孙无忌敢说。
    长孙无忌说完,回头又对跪着青年道:“魏郎你先起来说话…………”
    那青年正是二十一娘婚夫婿魏叔玉,如今朝上居谏议大夫一职。
    他今天来正是为了弹劾高阳公主不修帏仪,引诱佛门弟子破戒,不配称为大唐公主!
    长孙无忌看李二陛下已经气得说不出话来,只得开口继续问道:“此事……十七娘有何话说?”
    魏叔玉道:“贵主并未否认……那玉枕正是她赠予辩机大师…………”
    他话音一落,李二陛下忽然起身怒吼起来:“传朕旨意,立即将弘福寺僧人辩机腰斩示众!”
    “圣人!”魏叔玉闻言一愣,目光转向一旁太子李治,后者神色未动,却向他微微摇头……
    李世民痛苦地弯下腰,连连捶击着书案,口中直道:“是朕对不起玄龄啊……朕对不起他啊……那个不肖东西……让我们两家都蒙羞啊…………”李二陛下说着说着就老泪横流,痛不欲生。
    魏叔玉一看这架势,忙闭嘴立到大殿角落,免得被抽风李二陛下误伤。
    李治与长孙无忌可是避无可避,只能一左一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