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则天]女皇之路-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外,李泰这小胖子在舞文弄墨上还算是有一套的,今天送给小萝莉的书画都是珍品,就连吴诩这个小白都看出来了……
  但是,吴诩没有像以前那样眼冒绿光,迅速把书画换算成金银货币!
  她只想立刻马上把眼前这个装X的死胖子扫地出门啊!
  我勒个去!
  这是你亲妹妹好不好,又不是你要招徕的人才,这种礼贤下士的气氛是肿么一回事?!
  吴诩实在看不下去了,借换茶之际向小萝莉使了个眼色。
  李明达会意,假装身体不适,开始赶人。
  “既然妹妹乏了,四哥就不扰你了,改日再来看你……”李泰也不是没眼色的人,见状只好告辞了,脸上也没见半分不豫。
  “真不明白,四哥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小萝莉非常无奈地叹了口气,然后又开始断断续续咳嗽。
  你那些哥哥变成这样,还不是被你亲爹逼的。
  吴诩暗暗腹谤了两句,见小萝莉咳得辛苦,真是心疼死了,忙让人取枇杷露过来,心里把李泰那个死胖子骂得狗血喷头。
  男子汉大丈夫,有本事就跟李承乾明刀明抢去朝上斗去,把你家妹子扯进来算什么本事?!
  估计是那小胖子在朝上斗不过承乾,才想出这些贱招来的吧!
  不是吴诩鄙视李泰,那个小胖子在朝政上绝对不是李承乾的对手!别说拿他跟李世民培养了近小二十年的太子承乾比,就是跟他那个倒霉叔叔李元吉比,人元吉也比他强上百倍!
  至少李元吉在玄武门之变前还知道前通重臣后联后宫,来了招釜底抽薪调走李世民手下的猛将(差不缩成功了),逼得李世民不得不发动玄武门之变来翻盘。
  若不是李世民RP够好,不然鹿死谁手,还真不一定呢!
  他爹当年是怎么上位的,这世上有几个人不知道?
  李泰这个傻缺居然还想在他爹眼皮子底下依样画葫芦,学他爹搞开文学馆、招揽贤才收买人心那一套,也不想想他爹当年到底是靠什么起家的= =
  人李二靠的是军功呀,亲!
  开文学馆招揽文士什么的只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
  枪杆子里出政权,懂不懂?
  再说,李泰要是真能招来几个像杜如晦、房玄龄、长孙无忌这样的人才也就罢了,偏小胖子这些年招来的尽是一些只会摇笔杆子的酸书生和只会夸夸其谈的二世主纨绔子弟,除了摇旗呐喊吼得凶,其他屁用没有。
  还让诸如长孙无忌、李世绩之类的老狐狸对他退避三舍。
  更让魏征、马周这些诤臣对他批判如云。
  根本就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小胖子之所以能嚣张到现在,完全是仗着他爹的宠爱罢了。
  要吴诩说啊,那小胖子与其费这么多气力去招徕名士(?),还不如培养几个不错的打手呢。
  人家东宫以前天天搞暗杀的,有木有?
  找几个打手可以自保不说,狗急跳墙时也可以杀兄杀父铁血一把,说不定还真能上位呢。
  就算是吴诩这样的小白也知道,历史上的承乾造反时好歹还拉了个侯君集呢。
  李泰他有个毛啊?
  白瞎了一身的大将军头衔,结果就他喵的是个光杆司令!
  简直就是秀才造反嘛!
  所以,吴诩认为,要不是李二陛下和承乾同时抽风,相爱相杀两败俱伤,根本没这小胖子什么事。
  现在承乾终于不抽了,改邪归正得不能再正了,只要没有邪教忽然出现把承乾给洗脑了,承乾是绝不会想起谋反这种事来的!
  只要承乾不造反,他的太子之位就稳如泰山!
  至于小胖子李泰,蹦跶得这么厉害,等李世民回过神来,绝对会把他先拍扁了再说——李世民再偏爱他,也越不过自己培养了小二十年的储君去,是不是?
  想到这里,吴诩也算松了口气。
  不过看到小萝莉烦恼的样子,她也不是不愁的。
  李唐家的公主大多彪悍,带兵砍人的,养小白脸揍驸马的,谋逆造反什么的,没有她们干不出来的……
  可长孙皇后这几个闺女都太温和了。
  长乐公主嫁到舅舅长孙无忌家后,除了在贞观十三年回宫进了一次谏以外,就没有做过任何抛头露面的事。
  城阳公主嫁的是杜如晦的儿子杜荷,成婚后也很是安分守己,反而是杜荷,那位算是铁杆东宫党,为东宫鞍前马后对抗魏王一派,颇得承乾的信任。虽然吴诩并不知道这位就是后来教唆承乾造反的主谋之一,她也觉得小萝莉的这个姐夫实在是太活跃了点,连她这个后宫女子也有所耳闻,这样很不好。
  现在的东宫其实最需要的是低调做事,认真学习,认真上班,好好孝顺老爹。
  这就够了。
  跟魏王针锋相对,只会得不偿失。
  如果太子乖乖地按兵不动,适当的时候向亲爹展示一下自己的委屈,李二绝对不会袖手旁观的。
  从今年年初以来,太子的表现就可圈可点,政事上就不用说了,承乾一向做得很好——现在则是做得更细心了。下班后,承乾也不像以前那样乱搞了,除了与东宫的臣属联络感情外,就是和太子妃一起增产报国。而苏氏怀孕以后,承乾就经常往甘露殿跑,跟他爹腻歪去了,父子间的感情倒比往日还好了……
  如今,李二陛下又将衡山公主许婚给魏叔玉,事实上也是在加重太子的分量。
  魏叔玉是个老实人,依吴诩判断,他绝对会秉承父志,拥护正统的!
  三个姐妹中有两个是明确支持东宫的,剩下一个长孙家又是死都不松口的,也难怪李泰要急了。
  现在小胖子想走后宫路线拉拢李明达,吴诩又岂能让他得逞!
作者有话要说:  小胖子注定会失败,尤其是还有小吴同学这只大蝴蝶在=。=

第五章 夺嫡 18

  吴诩正想着怎么忽悠小萝莉别上她家四胖的当,忽听外面传来灵儿的笑声,忙坐直了身子,喝问道:“什么事?”
  灵儿的笑声一滞,隔着帏帐小声禀告道:“是太子妃打发阿肖过来问贵主儿好,还送几样果子来给贵主儿尝尝鲜呢……”
  苏氏自怀孕以来,就不能常常进宫看望李明达联络感情,于是每隔个三五日就打发宫人过来,或送吃食,或送玩物,或送些手抄小本给李明达打发时间。
  吴诩暗赞苏氏聪明,这样结好小萝莉不打眼不说,还让李二陛下对东宫有了一个爱护幼妹的印象。
  李明达听说苏氏送东西来给她吃,果然十分高兴,忙让灵儿把阿肖引进来。
  “婢子拜见贵主儿……”
  阿肖是苏氏身边的贴身女官,容貌只能算是秀丽,性子却极稳重。苏氏派人来万春殿,十次里面倒有九次是派她来的。
  “阿肖好几日不来了,不知阿嫂近日可好?”李明达因为还在养病,就歪在榻上没起来,懒洋洋的像只冬眠刚醒的小熊宝宝。
  “多谢贵主儿记挂,娘子一切都好,再过几个月,贵主儿就又可以做姑姑了~~~~”阿肖抿唇一笑,倒有几分俏皮的样子。
  吴诩则跪坐在李明达身侧,看阿肖笑得这样欢畅,也不觉被闪到了狗眼。
  现在东宫内部果然和谐多了……
  太子妃日子好过了,她身边的人自然也欢乐了!
  太子妃威武!
  李明达听说她又可以当姑姑了,也十分高兴,又想起他家九哥的长子/女也快出生了。
  “也不知九哥的娃娃什么时候能出来……”算算日子,应该也就是在四五月左右了。
  李明达有些跃跃欲试,她有不少侄儿侄女了,可真能让她就近观察赏玩的只怕只有他家九哥的娃了~~~~
  众人默。
  晋王去年新婚,新王妃至今还没有好消息呢…………
  小萝莉说的娃娃可不就是千秋殿里那两个侍妾肚子里的…………
  这个,大家都不知该说些什么。
  毕竟,让人家新娘子一进门就要当现成的后妈这种事,实在有些打脸啊╮(╯_╰)╭
  如果是在普通世家里,男人要是在娶娘子之前就弄大了侍妾的肚子,岳家可不会让这个女婿好过的。轻则被大小舅子胖揍一顿,重者直接悔婚的也不是没有!
  可是这种事要是发生在皇室,王氏也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
  太子妃苏氏当初不也吃过这种暗亏吗?
  难得的是苏氏自己看透了时局,及时放下*身段,为东宫的利益忍辱负重四处奔走,如今总算守得云开见月明,不仅拢住了丈夫,再次怀上了身孕,还让东宫度过了最危险的那段时间。
  王氏可没历过苏氏那样艰难的境地,恐怕也没这么好相与——说实话,现在宫里宫外的人都盯着千秋殿呢——也不都是想看王氏的笑话什么的,就是要瞧瞧这位太原王氏出来的小娘子管理后院的手段如何……
  世家出来的女子,对嫡庶之别看得尤其重,去母留子什么的,完全木有压力。
  再说,晋王日后也不过一介藩王,倚重王家的日子还长呢,大概也不会为了几个侍婢得罪岳家……
  无论宫里还是宫外,都并不看好晋王的这两个快要出生的庶子/女。
  虽说吴诩知道王氏日后无子,不得不收养庶子来巩固正妻之位,但现在人家正年轻美貌,意气风发,新婚燕尔呢,能忍下庶出的孩子已经算大度了,至于那两个宫人,恐怕就没这么幸运了!
  那两个宫人是皇帝陛下所赐,发卖是不可能的,但王氏作为主母,却有权处置她们的生死。借故弄死一两个婢女什么的,真不算什么大事,就是李治也无话可说,谁让他根本就没考虑过两人的名分问题呢。
  本来,李世民就是因为儿子不懂人事,送这两个宫人过来当老师的,谁知两人这么幸运(或者说不幸)一次就中标了,李治自己都有点傻眼了,娶了媳妇儿之后,他就把两人直接甩给王氏,任她处置了……
  而李世民虽然高兴爱子有后了,但他还是比较看重嫡子嫡孙的,只要王氏不做太打脸的事情出来,几个侍女什么的就随便儿媳妇去折腾吧╮(╯_╰)╭
  就这样,大家都没把晋王家即将出生的孩子当回事,就是比较好奇,如果那两个宫人再十分幸运地生下庶长子来,王氏会怎么做?
  大概多数人会赌王氏去母留子的吧?
  吴诩虽然不怎么认为,但也为那两个不幸的‘老师’捏了一把汗。
  不过,这种事最好还是不要在小萝莉面前谈论。
  吴诩忙歪楼:“听说九郎的晋王府建得可漂亮了,大概明年就可以搬过去了呢~~~”
  消息来源于掖庭小八卦台。
  “是么?”小萝莉果然被这个话题吸引了注意力,兴致虽不高,到底是不再纠结千秋殿那两个孕妇的事了。
  众人忙附和着,各自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
  阿肖笑道:“圣人赐了一坊之地与九郎,那府邸可大了……”
  吴诩咋舌,这长安城寸土寸金的,就是四胖这么讨他爹喜欢,也只能在延康坊里面圈一大块地建王府,哪像李小九,一上来就占了一个坊!以后就算是宵禁了,也不怕被关在坊外了!整个坊都是他家的啦,开个坊门就是开自家大门一样,有木有!
  某个在帝都连个厕所大小的地都买不起的苦逼宅男,对李小九的羡慕嫉妒恨又加深了一层!
  投胎果然是个技术活啊,有个好爹可以少奋斗三十年啊,有木有!
  “啊切————”被人腹谤不已的李治同学此刻正在两仪殿偏殿旁听实习呢,猛然打了一个喷嚏,把正在奏事的马周给吓了一跳。
  李世民有些担心地看了小儿子一眼,然后抚慰马周:“卿继续奏来……”
  马周缓了口气,将如今各州县百姓生活水平日渐降低,民怨四起的状况启奏了一遍,提醒皇帝陛下注意保持贞观初期的德政,要做到善始善终,不要临老抽风,晚节不保。
  纵然是一向皮厚的李世民闻言也不免脸红,咳了两声,表示他会注意保持形象的。回头看到小儿子一脸囧囧,李二陛下越发尴尬了,指着马周对李治道:“宾王(马周字宾王)好学识,忠敏善谏,阿爹可是没有一天能离开他的,雉奴,你日后待宾王要如同对待师长一般才行……”
  “谨遵命。”李治恭恭敬敬应下来,此后每见马周,都行之以师礼,这是后话。
  =========================继续八卦的分割线============================
  东宫对晋王这个温柔的小弟弟还是很友好的——跟魏王相比,其他任何一个皇子在东宫诸人眼里都是十分可爱的。
  所以既然提到了晋王,阿肖也不免多说了两句。
  “九郎的王府建在保宁坊,就挨着朱雀大街,出行倒是便宜。”阿肖又提供了一个准确信息。
  东宫的侍女出入宫廷可比太极宫的自由多了,能打探到的八卦也比太极宫的迅速准确。
  吴诩对长安的建筑分布完全是两眼一抹黑,也不知那个保宁坊在哪个位置,但朱雀大街她好歹还是听说过的,那可是长安城的中轴主线,凡是挨着朱雀大街建的坊都是高级住宅区,交通最便利不过了。
  其他人可不像吴诩那样是个地理小白,纷纷道:“圣人果然疼爱九郎,这样就算日后九郎出宫住了,来回也方便……”
  就是李明达,也比吴诩更了解长安的地理。
  “纵然如此,九哥也住得太远了!”小萝莉很不高兴,她本来就一点也不愿意李治搬到王府去住的。
  如今听说晋王府建在了长安城南,那么偏远(?)的地区,李明达不由得又气又急。
  李治元服以后,周尚仪就以晋王已经成人为由,严格控制兄妹俩会面的次数,每次李治来万春殿还得打申请作登记,殿中宫眷(如吴诩)也尽量不让出现在他这个成年亲王面前……
  李治来万春殿除了看望妹妹外,本来就还怀有小小私心的,忽然被周尚仪这么一约束,略感心虚。
  于是,苦逼的单相思少年不敢频繁地往万春殿跑了。
  李明达为此已经相当不高兴了,连吴诩都被饱受怒火袭击——因为小吴同学这个侍读女官还兼任嫔妃的义务(总觉得哪里不太对=。=),成年皇子是不好随便见后宫的,传出去被人弹劾了就不好了。再加上某些不足为外人道的原因,小吴同学也是竭力附和周尚仪的做法,这样以二对一,小萝莉完败。
  而李小九成婚后,被他爹正式拎到朝堂做童工去了,每天忙得晕头转向,就更少出现在万春殿了。
  李明达只道是小哥哥娶了新妇忘了妹妹,为此还迁怒上了新上任的晋王妃王氏……
  “九哥又不是朝臣,孤要见他,就这么难吗……”小萝莉说着说着眼泪都掉下来了。
  众人慌忙劝解起来。
  “贵主儿若是想念九郎,也可去千秋殿看他……”话说小萝莉在李小九新婚那段时间挺喜欢往千秋殿跑的啊,怎么后来又不愿去了呢?
  难道是跟王氏闹别扭了?
  吴诩想了想,发现李明达卧病以来,千秋殿那边只送了一份中规中矩的慰问品和一封文绉绉的慰问信过来,王氏这个嫂子竟然还没亲自来看望过小姑子呢。
  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世家的规矩呢?
  新妇不能看望病人什么的……
  吴诩不太懂这些,也不好问,免得被人当土鳖,于是她又对李明达道:“您还在病中,倒是该好好休养,等痊愈了,去哪里不成?就算九郎日后出了宫,您也一样可以去找他……”
  吴诩话音刚落,就听阿橘来报:晋王妃来看望公主了。                        
作者有话要说:  王姑娘来了……
小吴同学,你可表淘气哟~~~

第五章 夺嫡 19

  晋王妃王氏的娘家太原王家,是这个时代著名的大门阀大世家,与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等七族并列为五姓七族高门,祖上可追溯到东汉司徒王允。就是像太子妃苏氏这样两朝掌权的名门望族,在太原王氏面前也要逊色许多。
  当年老李家为了抬高自家身份,硬是认了老子李耳为祖宗,归在了陇西李氏门下,纵然如此,李二陛下的这一支的名头还是没比暴发户好多少,五姓人家极少愿意拿本宗儿女与他家结亲的。
  李二陛下一气之下,就让人重修《氏族志》,以权谋私把自己家放在了第一等,把外戚外放在第二等,把原本第一等的山东大世家降到了三等。
  尽管如此,延续多年的正统门阀观念仍然未能被打破,无论是山东士族还是关拢门阀,都仍然坚持传统的家门风教,在婚姻上自矜高贵,轻易不肯与皇室联姻。
  在这个‘宁娶世家女,不尚皇家主’的时代,李小九能够娶到王家的女儿,真算是走了大运。
  但是,李明达却不怎么喜欢她这个明门世家出来的小阿嫂。
  谁让她总是提到九哥出宫搬家什么的,哼!
  李明达对于王氏的来访表示出了不以为然,而其他在场妹子的心思就有些复杂了。
  这个时代的土著对世家都有着一种天然的敬畏和羡慕之情,像灵儿、阿橘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