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母仪天下-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宋濂可能可以培养出名臣来,却养不出什么明君或者说是合格的太子来。
  至于舒云自己,那就更别提了,她当初上学的时候,政治考试成绩倒是挺不错的,但是,她完全就是纸上谈兵,后世键盘侠一个个都能在网络上指点江山,一个个都觉得我上我也行,可实际上呢?真要是让他们去做事,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舒云当初说是企业高管,实际上管的还是专业方面的事情,大多数时候都是跟数字打交道,数字是不会骗人的,她是真没有太多管理经验。她能够教导儿子的,无非就是一些理论,而仅仅是理论是不够的,他需要足够的心机城府,这些他只能从身边的其他人那里学。最好的学习对象自然是朱元璋,可惜的是,朱元璋是真的很忙。
  舒云自个其实也比较头疼,这年头没有多少无害的避孕措施,她身体又太好,朱元璋也是典型的信奉多子多福的男人,因此,对于让舒云这个正妻生孩子这种事情乐见其成。所以,舒云现在已经是三个孩子的妈了,还都是儿子!
  老实说,舒云现在已经很能理解那些偏心的父母了,孩子多了,那真是没法做到公平的。舒云在长子朱标身上投入的精力和情感自然是最多的,对于次子朱樉,三子朱棡自然就差了许多。
  三个孩子里头,朱标也不知道是长子的缘故,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小小年纪就已经很有兄长风范了,对于下面的弟弟也是颇为礼让的,而朱樉和朱棡两个人,哪怕是比较小,还没会走路的朱棡,也是个极为霸道的性子,比较难搞。要不是有奶娘下人帮着,需要她做的事情也很多,这样频繁地生育,她真要搞出抑郁症出来的。
  在儿子的教育上头,朱元璋更是帮不上什么忙!或者说,现在朱元璋与舒云相处的时间都被压缩了很多了。
  朱元璋是真的很忙,不光是军政上头的事情,还有后院的事情。没错,朱元璋现在也是妻妾成群的人了!
  就像是郭子兴看好朱元璋,就将养女下嫁一样,看好他的人其实不少,有能耐的做了下属还不够,还想要做亲戚。别说什么裙带关系,这种乱世,不是知根知底的人,你敢用吗?因此,给朱元璋送女儿,送妹妹的,那真是比比皆是。朱元璋虽说不至于来者不拒,但是有些人送过来的,还是不好拒绝的。某种意义上来说,朱元璋为了下属的忠心,也算是卖身了!
  舒云对于朱元璋的感情可不是什么爱情,她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个利己主义者,一向识时务,并不会故意跟自己过不去,既然已经是这样的身份,那就坦然接受!她不能指望朱元璋这样的枭雄是那种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恋爱脑,人家做事讲究的都是利益,感情什么的,是最后需要考虑的事情。
  在这样的情况下,舒云自然不会对后院里头又多了多少女人争风吃醋。虽说在其他人眼里,这些女人有娘家依靠,但是,舒云靠的压根不是这个。舒云如今威望并不低,她做的那些事情,其他人又不是瞎子,自然都看在眼里。除了少部分人在暗中嘀咕什么牡鸡司晨,担忧重演武后之事之外,其他人对舒云都是极为感佩的。当一个人的能力到了一定的高度,其他人自然会忽视其他的因素,比如说性别,比如说身份。
  大家都是要恰饭的,面对舒云这样的财神,衣食父母,要是再端起碗来吃饭,放下碗来骂娘,就太不是东西了!朱元璋手底下实干派才是主流,只看结果,何况,就算是想要过河拆桥,现在也太早了点。
  而对于朱元璋来说,舒云这个发妻显然比其他人更值得信任,他们之间是患难夫妻,还已经有了三个嫡子,朱元璋也没有宠妾灭妻的打算,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天然就是一条战线的,武后就算是做了女皇,也得将皇位还给李家人,何况,舒云并没有多少权谷欠之心。
  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后院的事情,舒云有着绝对的权威。
  如果舒云是穿越到了某个宫斗文或者是宅斗文,需要做的就是挑拨这些小妾之间的关系,让她们斗得不可开交,然后尽一切可能阻止她们生孩子。问题是,舒云并没有点亮宅斗技能,她对跟小妾斗智斗勇,争风吃醋压根没有任何兴趣。
  当然,这个底气也是朱元璋给的。朱元璋这种人有的时候还是比较讲究规矩尊卑的,就像是朱棣要篡位,还得对外宣称自个是皇后所出的嫡子,才算是名正言顺,谁让朱允炆不是嫡长孙呢?有明一代,在这个上头一直是延续了嫡长继承制。
  在朱元璋这里,他可以因为小妾的出身,美貌之类的缘故宠爱小妾,但是却绝不会给她们足以威胁到正室的机会。
  而舒云呢,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正室,也比较轻松,她直接制定了一个基本的规矩,相当于绩效考核,按照表格上的各项指标给这些小妾提供相应的待遇。就像是现在,待遇最好的就是生了朱棣的李氏,她有儿子,那么,她的待遇在这些小妾里头就是头一份的。
  而为了防止出现王氏与朱文正那样的情况,舒云觉得等孩子大一点,就该弄个类似于幼儿园的家学,不管是男女,最好都进入家学读书习武,免得被影响了性情。
  舒云这边一切都已经走上了正轨,朱元璋那边对陈友谅的作战也算是一切都很顺利,在这样的情况下,朱元璋难免少了几分警惕,结果意外发生了。


第21章 马皇后
  陈友谅不是什么好相与的角色,何况还有张士诚在趁火打劫,方国珍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因此,即便朱元璋手底下勉强算得上是人才济济了,但是如今四面皆敌的情况下,许多人还是要派出去坐镇的,朱元璋自个也是个闲不住的性子,窝在应天好几年没打仗了,早就觉得骨头都僵了,虽说下面的人极力劝谏,表示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但是,对朱元璋来说,什么君子,什么千金之子算什么呢?所以,他最后还是跑到了前线上!嗯,也不能完全说是前线,算是前线的指挥部吧,不需要他自个冲锋陷阵的那种。
  因为火器的缘故,朱元璋手底下的兵马可以说是一路高歌,突飞猛进,陈友谅也是一方豪杰,既然发现了这样的情况,哪有不想办法探查的道理。因此,朱元璋这边的大营里头硬是混入了细作,叫他们混到了火器营那边。要不是因为火器营事关重大,防御非常严密,真要被那些细作得手了,一把火下去,整个大营都要玩完!
  饶是如此,这些细作也造成了部分营啸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你有多少聪明才智也是无用,只能以雷霆手段解决。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陈友谅派过来的人已经潜入了大营,找到了朱元璋的帅帐,如今朱元璋的亲兵正在跟这些人短兵相接。
  舒云很头大,她这会儿也在营中,朱元璋绝对是个虎爸,他几个养子都已经在战场上崭露头角,所以他觉得自个的儿子也不能例外,因此这次作战就带上了朱标,甭管朱标是不是年纪小,不懂事,但是只需要他在旁边做个姿态,表示朱家的下一代不是个草包,也是重视战事的。
  朱标年纪还小,舒云哪里放心让朱元璋带着,因此,干脆将另外两个孩子暂时留在府中,托付给了宋濂,至于府里的内务,自然有她手下的管事代管,然后舒云也跟了过来。
  这下子好了,差一点就要让人家一网打尽了。
  舒云毕竟是女子,所以住的地方是在帅帐后面一点,朱标也跟她一块儿住,而朱元璋这些日子以来大多数时候都是歇在帅帐那边。毕竟,军情紧急,帅帐那边随时都要进行处理,朱元璋做事一向讲究效率,住在那里更能及时反应过来。
  舒云听到动静,又问过了护卫,就知道情况不是很好,她犹豫了一下,直接抱起朱标,将他绑在自个怀里,用披风遮挡起来,然后就想要去看看朱元璋到底是怎么回事。
  结果,舒云一出大帐,听到的就是一阵喊杀声,因为空间中灵泉水的缘故,舒云五感非常出众,她敏锐地听到了朱元璋那边的动静,仔细分辨过之后,就是心中一惊,朱元璋受伤了!
  能被陈友谅派出来的人自然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他们的任务就是刺杀朱元璋,因此,使用的武器除了近战的刀剑之外,还有就是小巧的弓弩。朱元璋一个不慎,就被弩箭射中了大腿,亏得弩箭没有淬毒,要不然,朱元璋这次就真的完蛋了。
  亲兵首领冯国用带着人断后,一个亲兵背上朱元璋就要突围,朱元璋自然惦记着后面的妻儿,便向着舒云这边跑了过来。
  舒云见状,连忙迎了上去:“国瑞,你受伤了?”
  朱标也是一脸担忧之色,朱元璋摇了摇头,说道:“不过是小伤而已,现在情况不明,咱们还是先突围才好!”
  朱元璋是个极为果决的性子,他之前就想好了退路,这会儿指挥着亲兵还有怀抱着朱标的舒云就向着一个方向而去。原本朱元璋是想要让一个亲兵抱着朱标的,却被舒云拒绝了,现在敌人随时有可能追上来,每一个亲兵的力量都是宝贵的,不能将一个战力浪费在抱孩子身上。何况舒云体力可未必比这些亲卫差到哪儿去。
  陈友谅这次大概是下了血本了,冯国用那边虽说拖住了大部分的敌人,但是依旧有人追了上来,他们一行不得不又分出几个亲卫断后,又有人受伤掉队了,后面冷不丁射来几支冷箭,背着朱元璋的那个亲卫竟是也中了一箭,亏得他发现风声从后面而来,及时闪避了一下,要不然,那一箭直接就会落在朱元璋身上。
  朱元璋也是果决,勉强躲到一个隐蔽之处,他直接从那个亲卫背上下来,感慨了一声,然后说道:“事已至此,唯有赌一赌我朱元璋又没有这个天命了!”当即与那个亲卫互换了衣服,下令那个亲卫换个方向离开,自己留在那里,看着舒云与朱标,说道:“秀秀,你带着标儿先走吧!要是我这次不幸,以秀秀你的本事,自然也能护着几个孩子平安!要是我这次逃脱了这一劫,我立马就派人去接你!”
  舒云跺了跺脚,说道:“这算什么天命,留你在这里碰运气吧!就算是要赌一把,也得自个挣出一条路才行!”朱元璋要是真死了,她和几个孩子孤儿寡母的,还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情况呢,她倒是还有几分价值,可是几个孩子,只怕就要被人斩草除根了!因此,坐以待毙是绝对不行的,舒云直接过去将朱元璋背了起来,毫不客气地说道:“我不怎么认识方向,国瑞你说往哪儿走就往哪儿走,咱们就赌这个天命了!”
  朱元璋听得不由哈哈笑了起来:“不错,不错,这才是我朱元璋的媳妇!行,咱们就看看这天命到底是站在谁那里!”说着,他尽力调整了一下姿势,免得给舒云带来太大的负担,然后辨认了一下方向,心中盘算了一下,就对舒云说道:“秀秀,往那个方向走!”
  舒云从来不知道,自个身体素质居然这么好,怀里抱着一个小的,背上还背了一个成年人,居然也能保持比较快的速度,还比较灵活。她借着帐篷投射下来的阴影,在朱元璋的指点下,穿过一些有些混乱的地方,直接向着营地外围的一处林地跑去,到了那里,便有一定的缓冲余地,总能等到事态平息下去,天亮之后,援军也就过来了。


第22章 马皇后
  舒云这一路简直是如有神助,一路上居然半点波折也没有遇到,就顺利地离开了大营,进入了林子中,密林之中虽然也会有些危险,但是这里并没有什么猛兽,而且更容易躲藏。朱元璋在路上留下了一些印记,他怀里还留着几枚用于发射信号的响箭,只要拖过这段时间,自然会有人过来找他。
  大营里头,在一番霹雳手段之下,营啸终于解决了,天微微亮的时候,不远处有响箭飞上天空,这种类似于烟花的响箭设计非常巧妙,不同节奏的声音代表了不同的意思。像是这会儿的响箭,意思就是代表平定的意思,而放出响箭的人却是冯国用。
  冯国用这会儿已经是浑身浴血,心里头却是焦虑无比。他带着人将那些明显是过来行刺的刺客细作剿灭之后,就顺着之前留下来的痕迹寻找朱元璋的踪迹,结果一路上看到了不少亲兵的尸骨,之前那个穿着朱元璋的盔甲帮着引开敌人的那个亲卫也与一个刺客同归于尽,在这样的情况下,又知道朱元璋之前受了伤,他哪有不担忧的道理。
  冯国用这些人对朱元璋是真的忠心耿耿,或者说,他们之间的利益早就牵扯到了一起,朱元璋要是有什么不幸,手下这些人立马就会分崩离析。冯国用这个人性子谨慎,他给朱元璋做亲兵首领,就老老实实做亲兵首领,与其他人就没有什么交情。朱元璋也就是因为这个,对冯国用愈发信任。这也是正常的事情,对于朱元璋来说,身边的人最好就只忠诚于他,老老实实做个孤臣才好,要是与外面的那些手下勾连起来,那么,对主上来说,可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这次的变故,让朱元璋的这些亲兵损失惨重,要是朱元璋再出了什么事,冯国用就是头一个要倒霉的,可惜的是,之前的情况,压根容不得冯国用亲自带着朱元璋突围,毕竟,手底下那些人没一个能独当一面的,要是没有他指挥,压根无法抵挡那些早有准备,装备精良,本身又颇为精锐的刺客。
  就在冯国用心焦如焚的时候,朱元璋那边也看到了信号,他这会儿正靠着一棵大树坐着,舒云蹲在一边忙着帮他清理伤口,重新包扎。
  朱标这会儿老老实实蹲在一边,帮着打下手。
  朱元璋之前大腿中箭,虽说他及时拔出了箭头,洒了金疮药,但是之前逃亡过程中,一直紧绷着神经乃至肌肉,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不利于伤口的愈合,而这个季节颇为湿热,不过是几个小时的时间,伤口那边居然已经出现了一点感染的迹象。
  之前黑灯瞎火的,要不是还有月亮,舒云压根连路都看不清,哪里还有办法帮他换药
  也就是这会儿天亮了点,舒云发现了不对,这才赶紧撕开了朱元璋的裤管,看到伤口的情况下之后,立马从怀里(其实是空间)里掏出了简单的医药包出来,里面一个是银质的瓶子,里面装的是烈酒,还有一卷细棉布做的绷带,和一些针线,还有一小包金疮药。
  烈酒在应天算是军需物资,原本粮食不足的时候,军中是禁酒的,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应天这边山地也多,舒云跟与滁州的时候一样,鼓励百姓种植葛根山药,葛根山药淀粉含量也不低,用来酿酒也没什么问题。蒸馏技术更是只要知道原理,就没什么难度。因此,等到葛根山药丰收之后,舒云就下令用来酿酒,然后通过多次蒸馏,终于搞出来纯度还算可以的烈酒出来。
  烈酒用于消毒清创的效果很快得到了那些医者的验证,因此,在朱元璋的强制推行之下,这个就变成了军需品,当然,普通的葛根山药酒其实外面也是有出售的,口感倒也不算很差,销量也还可以。实际上,江南这边,烈酒本来就不盛行,大家正常喝的都是米酒,古人一饮三百杯,喝的也就是这种低度酒,论起酒精度,大概连啤酒都不如,如此才能千杯不醉,真要是换成烈酒,只怕一个个真的要三杯倒了!
  即便是军中那些武将,对于这种入口辛辣得几乎要烧起来的烈酒也没几个有好感的,所以,最终烈酒被算作军需品,严禁民间销售的命令并没有得到什么抗拒。不过军中倒是有一些酒瘾比较大的,偷偷摸摸私藏一些原本用来清创的烈酒,酒瘾上来了,兑水喝的,当然,一旦被发现了,军法也不是摆设。
  在这样的情况下,舒云随身携带一瓶烈酒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因此,朱元璋并没有觉得怀疑,反而觉得舒云果然心思细腻,发现不对,就将急切之间,能带上的都带上了。
  舒云拿着一小截棉布,蘸着烈酒就开始给朱元璋清洗伤口。老实说,这很疼,朱元璋咬着牙,脸上肌肉都不由抽搐了起来,一边朱标看得都紧张起来了,不过,他还是老老实实按照舒云的吩咐,帮着舒云将棉布剪下来,一段一段递给舒云。
  等到舒云将伤口清洗干净,看到流出来的血液已经变成了正常的颜色,这才又撒上厚厚的一层金疮药,仔细用棉布将伤口裹了起来,打了个结。
  朱元璋坐在那里,看着舒云在那里忙碌,神情变得温和了起来,而一边朱标也是松了口气:“爹你真厉害,一点也不怕疼!”
  “男子汉,怕什么苦,怕什么疼呢!”朱元璋笑着摸了摸朱标的头,朱标这一路上虽说大多数时候都是被舒云抱在怀里,但是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一点也没有惊慌失措,也没有表现出害怕恐惧的样子,这一点让朱元璋很满意,他老朱家的孩子,这点小场面有什么可怕的。
  这会儿,朱元璋已经听到了响箭,远远的,还看到了响箭破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