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母仪天下-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帝将秦代几代积累的战争潜力几乎全搭进去了,才算是一统六国了。
  加上之后为了清除六国残余的力量,又是修建长城,又是修建阿房宫,又是修炼皇陵,另外呢,北边要对抗匈奴,修建高阙九原,南边呢,还派了人去开发南越。总之,秦代的各种大工程根本就没停过,等到始皇帝驾崩的时候,秦朝积累下来的许多财富,大半都跟着他一块儿到了地下。赵高跟李斯矫诏,扶苏自杀,长城军团中的一部分精锐也跟着扶苏殉了。
  可以说,始皇帝死后,不过一两年时间,大秦就一路急转而下,后来烽烟四起,义军在巨鹿之战之前,一个个都寒碜得要命。而等到攻破了关中之后,许多义军才算是鸟枪换炮了。
  像是刘邦,之所以能一次次东山再起,就是得利于他有个靠谱的左右手,刘邦进入关中之后,萧何第一时间封存了府库,将那些户籍之类的东西都保存了起来,因此,他们能够一次次从关中乃至其他地方,按照户籍收拢兵员,而项羽呢,压根没这样的远见,他进入咸阳之后,二话不说就是杀人。嬴氏皇族当年在胡亥登基的时候,就被清洗过一次,等到项羽之后,压根不顾实际上嬴氏皇族曾经多次与楚国王室联姻,实际上或许跟项家也有些亲戚关系,当然,当初始皇帝横扫六国,覆灭楚国的时候,也没顾忌过这层亲戚关系就是了!但是好歹始皇帝还留下了楚国皇室的一些血脉,项羽那是斩尽杀绝了!
  项羽将关中一番烧杀劫掠之后,就施施然衣锦还乡去了,倒是给刘邦留下了一个不错的基本盘。
  即便项羽得了最多的好处,但是,这些年来东征西讨,不知道多少子弟丧生战场,他瞧不起刘太公和舒云他们这些人,因此,派来的也算不上什么精锐,自然他们的武器和防具也只能说是一般。
  项羽的部队一直以来擅长的都是野战,在外作战,项羽手底下的兵马,就没怵过任何人,但是呢,遇上攻城什么的,就不算专业了,攻城器械不足,而且也缺乏相应的防护,结果就被舒云的那些看起来有些歪门邪道,不怎么上得了台面的手法,弄得狼狈不堪,差点没全军覆没,最后狼狈不堪地回去了。
  项羽大怒之下,又想要派人过来围攻,结果呢,荥阳那边,楚军大败了一场,项羽顿时顾不上这边了,干脆只是叫人时常过来袭扰,自己却是将重心放到了荥阳那边。
  项羽算是留给了舒云一段宝贵的发展时间,她开始全力组织百姓恢复生产,战争这种东西,从来打的都是钱,都是后勤,后勤不足,你前面再如何勇猛,也是无济于事。
  刘邦能够获得天下,也是因为后来刘邦有了一个稳固的大后方,萧何在后方加紧生产,提供足够的粮食兵器乃至足量的兵源,要不然的话,以刘邦那个打仗没怎么赢过的架势,别说是一统天下了,就算是想要跟项羽对着耗都不容易。
  而舒云呢,她知道,如今实际上天下情势已经初步明朗了,有眼睛的人都知道,未来的天下之主,不是刘邦就是项羽,其他那些人呢,其实都没有相应的器量。
  刘邦身边人才众多,他就算是再多的毛病,但是知人善任,能用人,出手也大方,这就是他的优势,因此,舒云根本不可能自立门户,但是,她需要加强自己在刘邦身边的发言权,她需要有自己的基本盘。
  在丰沛这里,舒云只能说是牛刀小试,她需要表现出自己的价值来,刘邦如今别看身边能用的人不少,但是信得过的人并不多,等他发现了自个的妻子就非常能干的时候,他自然就会找上门来的。
  舒云如今其实最担心的就是刘盈和刘媛,刘盈出生的时候有些早产,身体有些弱,而刘媛呢,虽说年龄只比刘盈大一岁,但是一直是个非常强势的性子,刘盈性子有点软弱,刘媛却是极为要强的,一直将弟弟护在自己身后。只是,刘媛性子急躁,很多时候做事不过大脑,舒云真的担心他们姐弟两个会闹出什么事情来。
  如今刘邦连一个安稳的大后方也没有,他们姐弟两个也只能跟着刘邦的大部队东奔西跑,谁知道路上会不会再直接被推下去!
  舒云回忆了一下记忆里的一双儿女,然后就有些头疼起来,要是刘盈依旧是个拎不清的,那么,舒云还真的只能另做打算了!真是想不通,刘邦这般寡恩薄情的性子,居然生出了刘盈这样一个仁懦的儿子出来。
  舒云在这里心急如焚,而刘邦那里,已经有人在请立太子了。
  没办法,刘邦年纪不小了,如今儿子也就两个,刘肥嘛,根本就不是婚生子,而且呢,也不是什么多有才干的人,另外一个儿子自然就是刘盈了。
  刘盈虽说如今还是个孩子,但是终究还是有几分聪慧的,而且,他是嫡妻所出,舅舅吕泽非常能干,如果不是有吕雉,刘盈这么个联系,刘邦也不能确定,吕泽会不会依旧效忠与他。后来刘邦要废太子,其实也是因为那时候吕泽已经去世,曾经跟着吕泽的那些列侯,一部分也已经被分化了,还有的因为各种缘故,已经被剥夺了权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立刘盈这个太子,也是为了告诉其他人,自己后继有人,这些臣下也有可以继续效忠的对象,而不用担心自己一死,大业立马就直接崩溃。
  然后就有人提到,既然要立太子,那么,王后总得在吧!要是王后因为什么特殊的原因,不能在也就罢了,但问题是,王后就在沛县,而且,老太公还在那里呢!
  尤其吕泽这一系的人,瞧着刘邦身边一下子多出了几个美人,如今最为宠幸的就是在关中的时候,被下面人献上来的戚姬。戚姬看着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她如今还年轻,要是在刘邦身边老是吹枕头风,回头刘邦连糟糠之妻在什么地方都想不起来了,吕家这么多事情,也就是完全给戚姬做嫁衣了。
  因此,吕泽这一系的人坚持一定要接王后过来。
  对此比较赞同的还有萧何,萧何呢,是个聪明人,其实他不想掺入刘邦的妻妾之争,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戚姬除了美貌,能歌善舞,那是一无是处,无非就是个漂亮的花瓶而已,可是,王后呢,却是个富有大智慧的人。萧何其实一直在关注丰沛那边的事情,消息知道得越多,萧何就越是心惊,短短几个月时间,王后已经掌控了局面,无论是主持恢复生产,还是坚守城池,都是王后的功劳,那些臣子对王后也颇为信服,可以说,若是一直将王后留下那里,哪一天,若是汉王对不起王后母子,王后能直接掀桌子,到时候大家都没好果子吃。
  因此,萧何简直是苦口婆心地跟刘邦说道,汉王你如今已经是一方诸侯,后宫的事情,总要有个得力的女主人来支持,美女什么的,哪儿没有呢,燕赵之地,就算是现在开始选美,也能选出一堆来,可是,贤内助是真的难得!
  刘邦虽说对自己的妻子并不是多满意,但是,如果不是站在一个男人对女人的态度,而是作为一个君主对手下的态度,那么,很显然,自己的妻子比现在自己宠爱的戚姬可就合格太多了。
  戚姬是个只能依附于男人的菟丝花,她美貌,柔弱,没了男人就没了主心骨,这也是刘邦所喜欢的。男人嘛,许多并不喜欢那种强势的女性,觉得这样的妻子比较无趣,而且还很有可能跟自己对着干,让自己体会不到那种在家当家做主的感觉。可是戚姬不一样,在戚姬眼里,自己就是她的天神,他说什么,戚姬都会相信,而不像是吕雉一样,自己说什么,她都像是在忍耐一样。
  吕雉跟刘邦,那就是典型的三观不合,虽说不至于是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但是让一个市井混混,跟一个大家闺秀凑一块,正常情况下是打不出言情小说里头的HE结局的。
  刘邦之前的时候压根懒得理会丰沛那边的事情,但是如今知道了之后,刘邦顿时就明白,自个这个媳妇还真不能继续放在外头了!这位往外头一方,随时随地都是能搞个大新闻的那种。
  琢磨了一番之后,刘邦就叹了口气,说道:“既然如此,让夏侯婴带人去接他们吧!”
  虽说下了命令,刘邦回到自己住处的时候还是有些意兴索然。戚姬见得刘邦来了,连忙迎了过来,盈盈下拜:“妾身拜见大王!”
  刘邦脸上神情轻松了一些,他抓住了戚姬柔弱无骨的小手,笑吟吟地说道:“爱妃不必多礼!”
  戚姬正想说自己刚刚又练了一个舞蹈,想要跳给刘邦看,然后就看到刘邦脸上残留的一些不快,便问道:“大王可是有烦心之事?”
  刘邦叹息一声:“不光是寡人的烦心之事,以后,也是爱妃你的烦心事了!”
  戚姬顿时愕然,忙问道:“大王何出此言,妾身却是不明白!”
  刘邦叹道:“寡人已经命人去接王后,之后就会立刘盈为太子!”
  戚姬这会儿还没有孩子,自然还想不到太子的事情跟自己有什么关系,但是,原本刘邦身边,虽说也有几个美人,但是谁也威胁不到戚姬,刘邦甚至在议事的时候依旧将戚姬带在身边,可见他对戚姬的爱重了!
  但是,戚姬却也知道,自己在刘邦这里,就是一个姬妾,而且还没有孩子,而王后与她而言,就是主母了!在这个时代,姬妾这种存在,地位并不高,可以互相转送的那种,戚姬也没有得力的娘家,能够在刘邦这里得宠,无非就是因为她美貌柔顺,善解人意,说白了,她也是卫子夫那一款的,可惜的是,她比起卫子夫来,可是差远了,卫子夫毕竟给刘彻生了长子,还有能够的弟弟和外甥,可是戚姬连个娘家兄弟都没有。
  而戚姬跟着刘邦,虽说不懂那些军国之事,却也知道,刘邦麾下,战功最大的如今不是别人,而是吕泽。事实上看后来刘邦开国之后,册封列侯就可以知道,刘邦册封了一百多个列侯,其中有一半都是吕泽的部下。
  如今一听,王后要来,王后有能干的兄长,有成为太子的儿子,那么,若是她看自己不顺眼,那该如何是好呢?当下,戚姬就是露出了一副楚楚可怜的神情:“还请大王垂怜!”
  瞧见戚姬这副模样,刘邦便是心中一软,他爱怜地说道:“爱妃放心便是,有寡人在,必不叫王后委屈了你!”心理就琢磨着,回头就算是要出门,也要带上戚姬,免得吕雉趁着自己不在,将戚姬干掉了,回头自个再生气,还能真的跟吕雉撕破脸不成!
  而丰沛那边,尽管刘太公有些不乐意,在丰沛这边,他就跟土皇帝一般,说什么,大家都得听他的。以前的时候,这边还得担心楚军打过来,可现在呢,城墙那么高,那么厚,还有投石机这样的利器,儿媳妇之前叫人补种的粟米已经丰收了,足够丰沛两年食用,留在这里舒舒服服过冬多好!但是去了自家儿子那里可就不一样了!他原本对这个三子就不太喜欢,到了那里之后呢,自个说是做爹的,但是先有君臣,才有父子呢!到时候,还不是要看儿子的脸色行事。
  夏侯婴呢,也算是忠厚人,原本就算得上是刘太公的子侄辈,他苦口婆心劝说一番之后,刘太公终于答应了下来,然后又说道:“我老头子虽说年纪大了,可还没有老糊涂呢!我在家里这些时日,都是靠了三儿媳妇,阿季的性子我是知道的,一向浪荡无行,只怕如今身边早就有新人了,他要是委屈了自己媳妇,那么,回头还让她跟我回沛县就是了,也省得受气!”
  夏侯婴赔笑道:“王后去了大王那里,就是后宫之主,谁能给王后委屈受呢?”
  刘太公“呵呵”了两声,斜了夏侯婴一眼,也亏得他说得出来,实际上,男人这点事,谁不知道呢!刘太公这么一把年纪了,不也雄心不老,又纳了个小吗?可是连儿子都生出来了。民间还有说法,有了后母就有后爹呢!女人的委屈,一般不是来源于其他女人,根本就是来源于男人。不过,比起一直孝顺自己,小时候又长在自己身边的刘盈刘媛姐弟两个,其他的什么美人,就算是生了孙子孙女,他老人家也是得把持住的!他嫡亲的大孙子,可不能受了委屈。盘算一番之后,刘太公又觉得,自己还是有必要跟着去的,总不能真叫儿媳妇和孙子吃了亏。
  刘太公觉得自己儿媳妇性子太刚强,回头估计要跟自个儿子拗上,却不知道,舒云早就习惯这些破事了,她也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皇帝这种生物,压根不能以常理视之,一个个就没有不渣的。就算是那位宣帝,嘴上喊着故剑情深,实际上呢,许皇后最后不还是死了?
  因此,到了栎阳之后,舒云虽说见到了那位看起来恭顺,实际上呢,却似乎一直在显摆自己跟刘邦之间甜蜜的戚姬,却一直对她颇为无视。
  戚姬是个浅薄的女人,舒云的对手从来不是戚姬,而是刘邦。当然,在自己羽翼还没有丰满之前,先显露峥嵘,并不是明智的人该干的事情,因此,虽说对于刘邦的许多行为依旧看不过去,但是,如果不用对丈夫的眼光,而是单纯去看一个皇帝,刘邦还算是比较靠谱的,因此,这般一想,舒云很多时候也就心平气和起来了。
  如今关中再次被刘邦占据,暂时也算是安定下来了,刘邦再次出征,然后呢,就将关中的事情交给了萧何。
  而作为王后,舒云自然也是坐镇后方的一员,到了关中之后,她就发现,刘盈虽说现在性子还是有些弱,但是并不是真的就那般无可救药了,事实上,刘盈同样是一个比较聪慧的孩子,如今他年纪很小,之前的时候,不过是因为一直留在乡下,没有经受过系统的教育,而看着刘邦给刘盈选的老师,也都是些所谓的长者,虽说不是什么儒生,毕竟刘邦不喜欢儒家是出了名的,不过呢,这些人也情愿教出一个性子不那么刚烈的皇帝来。
  事实上,做臣子的,大概除了法家希望皇帝非常强势之外,其他的学派,都是不会喜欢皇帝太强势的。
  舒云琢磨了一番之后,干脆自己做什么,都将刘盈还有刘媛带在身边。
  萧何是比较偏向于黄老一派的,他这样的性子,在法家当国的秦国不太容易混得下去,不过论起能力,他的确是有的,尤其擅长调度建设。而且,他并不是什么强势的性子,之前他就知道了舒云的才干,因此,许多事情,自然要通过舒云。
  舒云呢,也不希望战争结束之后,迎来的是一个民生凋敝,满目疮痍的天下,因此,两人可以说是一拍即合,萧何带着人制定法令规章,建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机构,另外户籍管理,粮草筹集之类的,也都是萧何的任务,而舒云呢,却是开始借助于秦国留下的少府机构,开始对关中进行民生经济上的恢复。
  首先需要整顿的自然是农业,因为战乱之类的缘故,许多之前有主的土地如今都被少府收进去了,然后舒云就开始收容那些因为各种伤势退伍的士卒,另外呢,还有一些因为战乱流离失所,或者是因为各种缘故,躲过了户籍检查的所谓野人,然后就让他们在少府的土地上开始种植小麦。
  小麦需要精耕细作,但是产量呢,却比粟米高得多,舒云从萧何那里弄到了一批牛,集体穿了鼻环之后,就开始进行牛耕。这个时候,铁器还没有盛行,钢铁的冶炼技术不过就是刚刚起步,所以,搞什么曲辕犁什么的,现在就有点早了,不过,舒云还是尽力改良了现有的农具,让农耕变得轻松了一些。
  好在秦朝当年就是个基建狂魔,因此关中的许多水利设施如今还是比较完备的,舒云从萧何那里硬是挖出了一批人手出来,萧何在那里带着人要营建宫室,说什么非壮丽无以重威,所以,宫室一定要高大壮丽,但是相应的呢,对于技术的要求也比较高。
  舒云对于这些并不是很在意,未央宫长乐宫再壮丽,也没能阻止汉室的衰落,面子工程虽说重要,但是里子更重要。只是舒云也无法说服萧何,只能从他那里挖了一大批的人手出来,然后就开始继续折腾基建去了。
  萧何在那里测绘山河的时候,舒云已经做了第一年的计划,哪怕少府原本的许多人马都被章邯带去平叛,最后呢,不得不投降了项羽,但是呢,章邯带走的其实主要还是刑徒,少府里头的那些工匠并没有跟着出征,虽说之后经历了项羽的一番折腾,好在萧何在之前的时候,就抢先将少府的许多人才还有机构给保护了下来,如今总算还撑得起架子来。
  舒云直接给少府布置了任务,让他们制作石磨,然后呢,平价收购豆子,用来榨豆油,制作豆制品,豆腐什么的不好保存,但是,做成豆干,乃至腐乳都是可以长期保存的,而豆渣呢,可以用来喂牛养马。
  甚至少府还直接开始养猪了,在这个时候,也不用考虑什么贵贱了,一切以食用为上,蚕室那些原本专门负责给罪人阉割的那些小吏,被赶鸭子上架,去阉割小猪,经过简单的处理之后,这些小猪就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