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英美]她蠢得清新脱俗-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求生之路上,你们会遇到很多有趣的人,他们有的会给你正确的提示,有的则是个彻头彻尾的坏蛋,看你们的智慧吧。”

    “我就是第一个——”

    莫里亚蒂顿了顿:“我杀死了丽贝卡以及沃茨教授,原因是为了消除我的无聊,顺便表达一下对某些现象的不满,比方说丽贝卡同学‘睡’来的奖学金,以及她靠抢得到的恋人。”

    “而我的提示是,107号实验室。”

    早在那些媒体蜂拥而至校园的时候,莫里亚蒂的频道就连入了学校的广播,每一个记者都清楚地听到他的话。

    107物理实验室被打开后,是一个被绑在椅子上的光头,旁边有炸弹,看到有人进来,他不屑地往地上吐了口唾沫,咬牙切齿地说:“莫里亚蒂你这个畜生。”

    显然他知道自己说的话可以被莫里亚蒂听到。

    而躲在某处看着监控的莫里亚蒂则在清闲自在地喝着咖啡。

    然后他开始了陈述:“我把老婆分尸了,正在丢尸的时候被他的人捉住了。杀人原因是她背着老子外面有人——还他妈是老子的死对头,那个虚荣的女人想把我踹了。”

    “下一个,101。”他最后在一通不耐的抱怨中随便报了个数字。

    101的实验室里的人和刚刚无异,照样被绑在装有炸弹的椅子上,只是这回的是一个瘦骨嶙峋的女人。

    “我……”她嗓子沙哑,于是顿了顿,清清嗓子之后继续说,“我在毒瘾发作的时候杀了邻居。”

    她干巴巴地说:“她……待我挺好的,比我妈都好,不,这么说不太对,毕竟谁都比我妈好……”

    又一个故事。

    其实这些警察是害怕的。

    事实上,任谁站在这里都会是害怕的。

    他们要面对的是城市中被莫里亚蒂聚集起来的黑暗,并且要把这些黑暗向他们全部敞开。

    每个杀人犯都有自己的故事。

    这些能把他们逼上绝路的故事,现在一个接一个地通过这些扩音器,在校园里传播着。

    人……是有共情的生物,有些故事听上去让人咬牙切齿,有些却让人又同情又懊悔,很多时候这些杀人犯们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一些人性格偏激,临时起意就杀人了,一些人百般忍耐,求助无门下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有的人是后悔的,痛哭流涕着向被他们伤害的人道歉,有的人执迷不悟,扬言再来一次的话,照样会选择这样的方法。

    杀人是同样的选择,不同的是原因以及后果。

    现场的警察们,他们的心理压力是巨大的。

    这些声音,其实一直都有,毕竟犯罪的人那么多,有几个是纯粹因为没事干才去犯罪?只是如果真的每一件都认真去听,那实在不是人能承受得了的。

    这些故事不是好东西,它们能逼得一个人杀人,对其他人也有同样的效果。

    警察毕竟也是人。

    外面的媒体原本兴奋着,听到这些东西时也慢慢消停了,有的甚至扭头离开。

    “这些东西,不要播出去了。”有个主播说着,“新年应该让大家开心一点。”

    “不,要播出去。”另一家却说,“这些东西是确实存在的,为什么不播出去。”

    莫里亚蒂却不在乎他们播出去与否,听着那些警察迈着沉重的脚步去了二楼,继续新一轮的锤炼。

    ——人人都有罪,在这一层会体现的格外明显。

    这一层的人和这些警察都有些关系的,这是他老人家亲自挑选过的人。

    比方说a曾经因为失手害死了朋友,而朋友的妻子发现了这件事,想揭露的时候却被a拦下,为了点名声而袒护自己。

    再比方说b在警校的时候给同学使绊子,使他成绩名列前茅进了警察局。

    还有……

    不必一一细说。

    既然大家都是有罪的,何必摆出那样的姿态来轻慢其中一方呢?

    教授觉得想到这个办法的自己很聪明。

    既然不愿意去好好尊重别人,不如亲自来体会一次好了。

    “教授……”

    突然他另一只耳机传来了声音,那是他安排在天台的莫兰。

    莫里亚蒂打开了耳机,语气颇为轻快地应声:“嗯?”

    “让他们别说了吧……”莫兰的声音瑟瑟发抖,不知道是冻的还是怎样。

    “怎么,你又要来指手画脚?”莫里亚蒂笑着说,“趁着我心情还不错,快闭嘴。”

    “教授,”莫兰忍不住说,“这样和杀了他们有什么区别?对他们精神的摧残比起死亡要伤害更大啊。”

    “是的。”他坦然说道,“我知道。”

    “那……”

    “我并没有所谓的怜悯心,”他冷冷地说,“希望你不要把我想的太善良,既然所谓正义选择粉饰黑暗,那么黑暗也有权利露出它真实的一面,否则就不公平了。”

    “可是——”莫兰的急切地说,“教授,这种情绪不该共享!”

    “那么一昧地仇视所谓杀人犯的情绪就可以共享了?”他玩味道,“或许你可以把这当做另外一种素质教育,有些时候人不去见识黑暗,就永远轻视它,你不觉得……我这是在倡导人们保持中立的态度么?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积极的一面。”

    他温和地说:“你说是不是,莫兰?”

    “可这样的手段太激进了!”莫兰突然声音提高了,“拜托你了教授,想想苏苏,假如她今天也在现场,你会希望她听到这些吗?”

    莫里亚蒂顿了顿:“她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不需要听到这些。”

    “假如她现在在这里呢?”莫兰再次抛出这个问题。

    莫里亚蒂沉默着。

    “就当是为了苏苏……”莫兰恳求道,“请让我按下这个解除按钮吧。”

    莫里亚蒂没有回答。

    只有一个个糟糕的故事在学校里回荡。

    “最后一次。”莫里亚蒂说道,“这是苏苏的最后一次。”

    “谢谢……”

    莫兰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道谢。

    莫里亚蒂却靠在椅子上沉默了下来,莫兰在消费他对苏苏的感情,尽管苏苏本人也常这么做,但是她有法子重新挽回自己的形象和资本,莫兰做不到。

    他希望,至少那个学生在他心里还有那么一点好,不至于让他对苏苏厌烦,否则……假如在未来的某一天他成功找到了苏苏,但他因为莫兰的原因对她态度冷淡,这样的话……岂不是同样不公平?

    所以,到此为止了,苏苏。

    这件事情的后续堪称传奇,莫里亚蒂突然出现在天台,然后炸弹倒计时被他悉数解除,警察们一阵激动把他打成了筛子,然而等他倒下楼的时候,他们才发现这是个假人。

    第二次的莫里亚蒂再次出现,又站在了天台上,这一次又是毋庸置疑的枪林弹雨,等他再次倒下来的时候,发现这不过是又一个假人。

    可是第三次……

    第四次……

    他们还是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不知道是因为不想放弃任何一个机会杀死这个变态,还是纯粹把这当成一场宣泄,一场听了那么久压抑故事的宣泄。

    莫里亚蒂的十个假人,使得警察们弹尽粮绝。

    然后上来了第十一个,一颗子弹从他旁边划过,愣是没打中他,看来使枪使得久了,必定会有手抖的时候。

    他最后一次说道——

    “我是詹姆斯·莫里亚蒂,希望你们能记住我。而且不止眼前的你们,还有别人。”

    见他说话了,警察一阵懊恼,哪怕刚刚再省一发子弹,现在这个真品也不至于在上面耀武扬威似的自我介绍。

    然后……

    真品莫里亚蒂从上面一跃而下……

    几秒钟的时间,他就到了地面。

    ——仍是个假人。

    警察们沉默无言,感到一阵疲惫——段位太高了。

    “查一查天台有什么。”为首的警官揉了揉眼睛,“大家……不要放弃。”

    不要放弃什么?

    不要放弃继续查案,还是不要放弃希望?

    或者……

    不要放弃心中的正义?

    ……无论结局如何。

    被称为莫里亚蒂的家伙,“一炮而红”。

    楼里的杀人犯们被全数逮捕,他们只走完了第一层和第二层的一大半,第三层还未曾涉及。

    第三层的家伙们显得温文尔雅,大多数都彬彬有礼,放到人群中只会让人感慨他的好修养。

    可是没人怀疑他们是否有犯罪行为,这或许也是出于对莫里亚蒂一种复杂的信任。

    ——只是谁都没有勇气再去问他们任何一个人,你为什么要犯罪?

    应当对万事怀有敬畏之心,最起码平等以待。

    这或许是最能拿的上台面的感触了,尽管他们此刻心里更多的是想把莫里亚蒂撕成碎片。

    ……

    “对不起,教授。”逃出生天的莫兰最后找到了正在画图纸的教授。

    莫里亚蒂连眼皮都没抬:“我接受你的道歉,不过,我得警告你,这是最后一次了。”

    莫兰低着头:“对不起,我觉得我还是不能和你……”

    “没有不能。”莫里亚蒂终于看了他一眼,“你是不是想离开?可是我给你的机会已经失去了,现在的你是塞巴斯蒂安·莫兰,和我没有任何关系,到外面找伊卡,什么时候能凭着自己的力量重新爬回我的身边,什么时候再和我谈离开。”

    他抬头盯着莫兰:“你听懂了吗?”

    莫兰也看着他,正想开口,却被莫里亚蒂打断了:“我不想再听到她的名字,一次也不行。”

    ……好吧。

    他转身正要离开,却听到莫里亚蒂说:“等等,你把这张图纸拿去。”

    他顿了顿:“前天有伦敦的邀请函送了过来,我需要有人先去探路……”

    “您……要去伦敦?”莫兰犹疑,苏格兰场的警官可不是吃素的。

    “嗯,所以你先去搞定苏格兰场,这种水平就不要让我看见了。”

    ……好吧。

☆、36
     ——伦敦,秋。

     

    在这个快节奏的都市中,人们按照既定路线奔跑在街道的前后左右,往不同的目的地奔波着,人人脚步仓促,忙碌而充实。

     

    在这群人之中,有一个人却格外地淡然,正是早上七八点的高峰时期,所有人都在急匆匆的,除了他。

     

    这就很奇怪了,一般这个时间点起来的都是白领们,大家都想赶在迟到之前到达办公处,而无业游民者,在这个时间点是不会起来的。

     

    总结一下就是,他以无业游民的节奏漫步在成功人士之中……

     

    尽管奇怪,却也没人去花更多心思在他身上了,毕竟他们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去做。

     

    这些年,时间就在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奔跑中度过。

     

    莫里亚蒂每天早上起床散步的时候,看着这些奔波的人群,总会想到在s学院任教时,他就这么在急匆匆的人群中漫步着,然后就有个小路痴跑过来问路了。

     

    他也很忙的,每天也就只能利用这一点时间来缅怀爱徒了。

     

    ——说得好像她死了一样。

     

    当初他在s学院实验楼面对的那些警察,回去后大部分辞职了,而在辞职的人之中,大部分又很快自杀了。

     

    后来,他辗转找了苏苏很久,只是不曾再有消息,一直到一年前,才知道当初去找苏苏的两个警察就在那群自杀的人之中。

     

    真是令人唏嘘的因果链。

     

    不过好在他现在也不至于过于无聊了,因为前两年伦敦搬来了一个家伙,那家伙头脑颇为聪明,他手下的人偶尔的小案件全部被他侦破了。

     

    嗯……

     

    他也不是心疼这些爪牙,毕竟没脑子的人满大街都有,不缺这几个。

     

    但是,有些案件的巧妙步骤是他亲自授意过的,可还是照样被识破了。于是,莫里亚蒂在前段时间就琢磨着去拜访一下这个新搬来伦敦的住户。

     

    经他调查,这位贝克街的新住户名叫福尔摩斯先生,目前刚刚和他的上一任室友散伙,正准备着和下一任室友——听说是个军医,他们下午正要一起去贝克街221b看房子。

     

    莫里亚蒂则打算对这位知名的侦探先生进行初次的试探,那是他新的目标。

    不过现在他要去拜访的却是一位出租车司机,哦对,他患了癌症,目前急需钱供给他死后留下的遗孀和女儿。

     

    而莫里亚蒂刚好可以给他提供这笔钱,大家各取所需,现在,他正是要去提点那位出租车司机最后一遍,接下来的事情就不是他所能及的范畴了,作壁上观更适合他。

     

    ……

     

    和莫里亚蒂教授会面过后,此刻,出租车司机正按照他的指示在机场等待着外来的旅客。

    莫里亚蒂教授说,外来的旅客死后引起的影响会较小,这是在给他争取时间以及更多的金钱,司机心想,何乐而不为呢?

     

    他盯着出口处,急躁又耐心地等待着下一个猎物。

    可是众所周知,出租车行业并不景气,尤其是在机场这个地方,不一定每一辆车都能拉到客户,因此他等了又等,终于眼前才出现一位合适的客人——好像是个亚裔女子。

     

    这位小姐非常和善,她的英语也非常流利,谈吐间给人以亲昵的感觉,司机甚至犹豫着要不要放过她,可是当她报出目的地的那一刻,他只能为她惋惜,恐怕她是难逃此劫,这位女士实在是很合适成为下一个目标。

     

    从机场出发,往郊区去,路上刚好经过莫里亚蒂教授给他准备的那个废弃工厂。

     

    这么巧的机会可不多。

     

    于是司机载着她往“目的地”赶去。

     

    后座的女性往窗外的繁华看去,司机时不时从后视镜瞄她几眼,却发现她的表情是怀念又哀伤的……

     

    “我好久没回来了。”她喃喃地说,“上一次……上次来伦敦,也是转机去学校,也是打的。”

     

    司机对她僵硬地笑了笑。

     

    不过这位女士似乎并不打算司机接她的话,兀自唠叨了一路,有的时候语气是平和的,有的时候又是带着满满的笑意的。

     

    这丰富的情绪让司机忍不住回她一句:“您是来伦敦干什么的?”

     

    “我……”她顿了顿,“我来伦敦教书,不过希望可以在注册任教前,去我从前留学的学校看一看。”

     

    “不过还是有一点害怕,我担心他会不会——”会不会不在了呢?会不会再也找不到他了呢?或者他被警察抓住,或者从此隐匿,与他重逢的几率太小了。

    回去不过是由于自己的不死心而已。

     

    “到了。”

     

    她还忧愁的时候,司机沉沉开口,她往窗外一看,却是废弃的工厂,并不是郊外的公交站——她需要从那里坐车到下一个城市的机场转机。

     

    “什么?”她疑惑地转过头看向司机的方向,“可是这里并不是——”

     

    她顿住了,因为眼前有一把枪口指着她。

     

    “小姐,请你配合一点。”司机声音略苍老,威胁人的话听上去也没什么威慑力,只有手里的枪比较吓人。

     

    呃……或许可以说是相当吓人。

     

    她闭嘴,老老实实地下了车。

     

    “什么都不能带,手机也不行。”

     

    “……”她老老实实地把口袋里的东西丢在了车上,没想到她一下车,司机也下车了。

     

    这气氛就很紧张了。

     

    她“咕咚”一声咽了口口水,强自镇定:“你……劫财还是劫色?”

     

    “我……”司机笑了笑,“劫命。”

     

    她感到有些慌乱了:“我并不是英国人,你杀了我会引起国际纠纷的——”

     

    “无所谓。”司机指着她,把她往废弃的工厂里逼着,“放心,你不一定会死,你还有一半的几率是活着的,不过……具体我们进去再说。”

     

    所谓的进去再说,就是她被带到一个废弃的会议室,长长的桌子上蒙了灰尘,苏苏坐在一边的凳子上,对面是那个嚣张的出租车司机。

     

    司机清清嗓子,开始介绍规则:“所谓的一半几率指的是——”

     

    而工厂的地下室中的莫里亚蒂瞥了眼监控,看到一个穿着白色高领毛衣的女性和司机一同进了房间,司机的声音缓缓响起,声音颇有死神宣判生死时的味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