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宿主,欢迎光临-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福临心疼她不让她再做下去的时候,乌云珠便眼泪涟涟道:“贱妾还不知道能陪在您身边多长时间,便想着把能做的都做了。若是我以后不在您身边了,只希望您看到这些能记起我们之间的那些美好回忆。”
福临不解,疑惑乌云珠为什么会认为自己陪在他身边的时日无多了。但乌云珠只摇头再不肯多说。福临只好自己思索,然后就想到了孟古青的身上。他虽然对雷劈的事情还有些忌惮,但为了‘为伊消的人憔悴’的乌云珠,决定再拼一次。
太后同样对孟古青上次的态度很不满意。认为她之前的恭顺全都是装出来的,福临一出事她的狐狸尾巴就露出来了。有这么个随时可能会威胁到福临皇位甚至生命人在他们岂不是要终日活在战战兢兢之中?太后猛地想起海兰珠活着时自己如履薄冰的日子。那种感觉,她不想再尝试第二次。
几经思考,福临决定先将废后的圣旨写下来,然后再让钦天监选出一个风和日丽绝对没有乌云雷雨等天气的日子,最后命一个小太监带着圣旨去坤宁宫宣读。如果没有雷劈,那就说明之前的一切全都是巧合,不仅可以顺利废后,还能将大臣们之间盛传的孟古青是天命的皇后的传言给击破。就算有雷劈下来也不怕,福临那时会先躲在一个地窖里,也就牺牲一个无关紧要的小太监而已。
事情准备的差不多了,不明所以的太监带着圣旨前往了坤宁宫。孟古青率着坤宁宫众人迎接圣旨,不过她没有跪下。福临她都不跪,更别说一个破圣旨了。
那个小太监也没敢就在圣旨面前下不下跪发出质疑声,现在宫里谁不知道皇后是整个大清最不能得罪的人啊。但是当他打开圣旨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完了,铁定会把皇后给得罪死。本来他以为皇上是想要赏赐些东西安抚皇后的,没想到……这实在是太恶毒了!竟然让他宣读废后圣旨,还不如直接砍了他的脑袋呢!砍了脑袋死就死了,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但宣读废后圣旨,那可是会被雷劈的啊!若是被雷劈死可不是死了就算了,那可是会下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的啊!
“不是要宣读圣旨吗?怎么停下来了?”
孟古青话音刚落,小太监‘噗通’一声跪了下来,脑袋紧贴着地面,身体颤抖着久久说不出话来。
“跪下来做什么,我还等着你念圣旨呢!动作快些!”孟古青催促道。
坤宁宫众人都觉得很蹊跷,十分好奇圣旨上究竟写了什么,皆不约而同的看向小太监。
小太监快要哭出来了,也不敢抬头,用颤抖的声音回道:“奴、奴才不、不敢……”
孟古青笑了笑,道:“没关系,照实念吧。就算会出什么事,也不会落到你的头上。”
小太监微微松了口气,直起身体用袖子擦了擦额头上冒出的冷汗,拿起圣旨开始宣读起来。
渐渐地,京城上空乌云开始聚集,似是要压下来一般;风也吹了起来,越刮越大,树叶剧烈的抖动发出沙沙的声音;闷雷声响起,紫色的闪电不断穿梭在乌云之中。
慈宁宫内,太后正在小佛堂里虔诚的念经。当听到外面动静时脸色猛地一变,在苏沫儿的搀扶下急匆匆的跑向门外。
“不、不可能……”太后脑袋像是被人用锤子重重的打了一下,身体不由自主的抖了起来,“快、快去坤宁宫让他停下来,快去!”
皇室宗亲们与大臣们看到这样的天色也都变了脸色,能进宫的忙不迭的朝宫里跑,暗自祈祷着这就是普通的变天而已,和皇上一点关系都没有。
而京城的百姓们不明就里,只以为变天要下雨了,急匆匆的收拾东西往家里赶。
“继续念!”孟古青突然喝道。
原本已经自觉停下来的小太监猛地打了一个冷颤,哆哆嗦嗦颤抖着继续念了下去。
当圣旨念完的那一瞬间,数道紫色的雷电划破天空落了下来。
宣读圣旨的小太监把圣旨一抛,两手抱头跪趴在地上瑟瑟发抖。等了好一会儿,见没有雷劈到自己才小心翼翼的把头抬起来。
“起来吧,已经没你的事情了。跪安吧。”孟古青说道。
小太监一听,立刻磕了三个响头才踉跄着跑出坤宁宫。
“格、格格……”其其格等坤宁宫的人同样被雷电吓得脸色惨白。
“刚才圣旨你们都听清楚了吧。既然福临废了我,我也不想再留在这里了,其其格,通知所有人,收拾东西,咱们回科尔沁。”
当王公大臣们看到雷电又落到了紫禁城里,顿时眼前一黑差点昏死过去。不用细想就知道皇上又出幺蛾子了,该不会又是作死的想要废后吧。这才刚还了伤疤就忘了疼,他们大清怎么遇到这么个不顾大局的皇帝。而且这次跟上次可不一样,上次没有乌云也没有刮风,雷劈下来就完了。但是现在,劈下来好几道雷电不说,乌云仍旧遍布,大风呼呼不止,雷电依旧在乌云中严阵以待。
这是天要亡了大清的节奏啊——
妈/蛋!他们满人好不容易入关占据了汉人的江山。若是因为福临那点子破事把老祖宗的基业给弄没了,就算福临没有被雷劈死,他们也要把他给揍死!
☆、225|大清废后(19〕
大臣们先是一窝蜂的跑去乾清宫。自金銮殿被雷劈中尚未修好前,上朝议政的地点便改在了这里。只是当他们到达乾清宫后;俱是吓得腿脚一软;原本就年龄大腿脚不便的王爷们更是直接跪在了地上。
乾清宫此时已经坍塌了大半,还有许多断裂的柱子矗立在废墟之中,昔日的巍峨雄壮只残留在了他们的记忆之中。
乾清宫周围的侍卫、太监、宫女都还处于惊惧中久久回不过神来。显亲王抓着离他最近的一个侍卫的衣领,急声问道:“皇上呢!?皇上现在在哪里!?”
“奴、奴才不知道……”侍卫神情恍惚的回道。
“没用的废物!”显亲王气急。
“我们还是去慈宁宫找太后问问情况吧……”
众人想着太后确实比皇上靠谱多了;于是又相互搀扶着拖着酸软的腿脚赶往慈宁宫。只是慈宁宫也没比乾清宫好到哪里,同样坍塌的没了形状。
一大臣手指颤抖着指着慈宁宫废墟;道:“怎、怎么这里也被劈了,太后不会、不会也……?”
话虽然没有说完;但其中的意思众人心里都明白;太后恐怕也做了不利于皇后的事情。
而坤宁宫内众人正忙成一团。其其格牢记着孟古青说过的太后不愿意让他们回科尔沁的话;恨不得一个人当两个人用;只希望在还没有人拦下他们的时候顺利离开京城。
“收拾一些细软就行了,那些个瓷器都不经碰;说不定路上就摔碎了;而且即使带到了科尔沁也没有人会欣赏。”孟古青吩咐道。
其其格胡乱点了点头,想着外面风大天凉;又命人将披风拿出准备给孟古青披上。正忙活着呢;不想就听到守在院子里的太监通传王公大臣们求见。
其其格动作一僵,不知所措的看向孟古青,孟古青扬了扬下巴,指着圣旨道:“去,把这个拿给他们看去。等他们看完了就告诉他们,我们马上就回科尔沁了,就不劳他们相送了。”
其其格忙点点头,跑出去将圣旨递给了站在最前面的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
济尔哈朗是□□哈赤的侄子,与先帝的关系最是要好,不仅是先帝时期的四大亲王之一,更是和多尔衮一起被福临封为‘叔王’称号的人。福临册封多尔衮肯定是心不甘情不愿的,但对济尔哈朗却是真心实意。也因此,济尔哈朗无论在朝堂上还是皇室宗亲中都是当为翘楚的人物。
济尔哈朗心里噌了一下,赶忙接过圣旨快速看了一遍,刚有点血色的脸一下子又变得惨白,几乎站不稳自己的脚,身体本能的向后摔去,幸好被人及时扶住了。
“这、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济尔哈朗颤抖着声音问道。
其其格对于他们的到来十分不爽,语气有些冲,“就是刚刚,差不多变天之前吧。格格说了,我们自己会回科尔沁的,不需要各位王爷大人们相送。”
其其格说完就不耐烦的离开了。一杆子王公大臣立刻将郑亲王团团围住,询问圣旨上究竟写了是什么,为什么皇后要回科尔沁。
“废后,这是废后诏书啊!都已经到这种时候皇上竟还只想着自己,一点也不把咱们大清江山放在心上。”济尔哈朗老泪纵横,“冤孽,真是冤孽!总知道会是今日这个局面,当日就是拼上我这条老命也不能让他继承皇位啊。老臣对不起先帝,对不起列祖列宗啊——”
福临是大清朝建立以后才当上的皇帝,没有体会过入关时的艰辛,但王公大臣们中却有不少是跟着先帝打天下的。因此众人心里对福临的埋怨又一层一层的往上涨。不过眼下不是埋怨福临的时候,看这天色十有*还会有雷落下来,说不定等皇后离开后就把紫禁城给劈成个马蜂窝,所以当务之急,是先把皇后给留下来。
郑亲王率领王公大臣跪在坤宁宫外,并对传话太监说,什么时候皇后愿意见他们了,他们什么时候再起来,否则就跪死在这里。
孟古青听到传话后懒洋洋的翻了个白眼,没有理会他们,直到两个时辰后才派人将他们请进来。
王公大臣揉着酸疼的膝盖踉跄着走进来,见坤宁宫空了一大半顿时急了,纷纷跪下请求孟古青不要抛下他们,大清离不开她这位皇后……
孟古青把玩着圣旨,幽幽叹了一口气道,“皇上的废后诏书都已经在我这里了,各位以后就不要称我为皇后了,我受不起。”
郑亲王带头磕了一个响头,道:“娘娘万万不能这么说啊!娘娘堪称后宫女子典范,母仪天下,恩慈黎民,乃大清之福,正因为有您在,大清才能国泰民安,天下归心。皇上,他是魔障了,被妖邪迷了心窍,老臣肯请萨满法师进宫为皇上做法。”
孟古青低头暗笑。郑亲王可真是人才,一大把年纪了还能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夸奖她是后宫女子的典范。甚至为了能留下她,还污蔑福临魔障了,不知福临知道后会是什么脸色。
“魔障啊……”孟古青慢悠悠问道,“难道母后同意福临废了我也是魔障了?我就说嘛,我可是母后的亲侄女,母后怎么会做这么糊涂的事情。”
“娘娘说的极是。”郑亲王道,“这道废后诏书是皇上魔障时写下的,根本做不得数。娘娘仍旧是我大清的皇后,无人可以代替。”
“虽然叔王这么说,但我这心里还是不踏实。不如众位随我一同去面见福临,听听他怎么说,如何?”
孟古青不待众大臣答应,在其其格的搀扶下走了出去。郑亲王等人愣愣的站起来,“我们来时已经向乾清宫的侍卫打听过了,皇上并没有在那。娘娘可是知道皇上在什么地方?”
“不知道。不过……”孟古青话锋一转,冲着他们诡异的一笑,“去看看宫里还有哪处被雷劈就知道了。”
众大臣不约而同打了个冷战。
路绕了一个弯又一个弯,兜兜转转了好些个地方,终于到了一个长期没人住的小院落里。小院落里原本应该有一个假山,不过假山此时被雷劈成了诸多石块,一片凌乱。
“先把这些石头给移开吧,再晚一步的话福临就要在这假山下面的密室里变成一具枯骨了。”孟古青说着那帕子捂着嘴笑,“福临可真是小孩子心性,大白天的就跑到这种地方玩,这是在和谁玩捉迷藏呢!”
众大臣没有说话吗,不过表情却十分难看。
和谁玩捉迷藏,这还用问吗?肯定是和老天。不就是怕被雷劈吗?一而再再而三的废后,还以为福临不怕雷劈呢,原来还是怕的!本来他们虽然痛恨福临的作死,却也敬佩他不怕死的勇气。现在才发现,福临根本就是胆小如鼠的家伙,而且点了炮就逃,一点也不在意周围人的死活。到了战场上也就是个临阵脱逃的软蛋。老天爷到底是有多么不待见他们大清,竟然让这种人做他的皇帝,长此以往,大清将亡。也许老天爷后来后悔了,绝对对不起大清,所以就把孟古青给派来做大清的皇后了。
这么一想,众大臣看孟古青的眼神越来越敬畏。
侍卫们热火朝天忙了好一会儿,才总算搬清了石块。原处的地面上有两个手臂粗细的洞,从里面隐隐传来极弱的求救声。
“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把皇上给救出来!”
显亲王的一声喝下,没过多久,一个皮肉泛焦黑烂的人被抬了出来,同时出来的,还有满脸惊惧哭的不能自已的乌云珠。
“那、那是皇上?”显亲王的声音有些干涩。
“福临可真是有够不小心的。不过没有死也算是万幸。”孟古青幽幽感叹道,“乾清宫没了,就将福临送去宁寿宫吧。母后也在那里,太医们正巧可以一起治疗。至于诫贵人……”孟古青看向惶恐不安的乌云珠,勾起了嘴角,“照顾皇上不力,就贬为答应吧。”
“不,不行!我是皇上亲封的,你这个废后没有资格降我的位份。”乌云珠说完,跪在地上向众大臣磕头道,“诸位大人,皇上如今被孟古青害成这个样子,你们可一定要为皇上做主啊!万万不可被她给迷惑了啊——”
“放肆!”郑亲王喝道,“废后这两个字也是你能说的!我看迷惑皇上的人是你才对。来人,将她拖下去杖毙!”
“杖毙就算了吧。”孟古青可不想乌云珠就这么死了,“改成掌嘴吧,这样也能好好反省一下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
福临被送入宁寿宫,乌云珠也被拖下去掌嘴。郑亲王看着云淡风轻的孟古青,终于咬咬牙,跪下道:“国不可一日无君,肯请皇后代为处理朝政。”
☆、226| 大清废后(20〕
众大臣都张大嘴巴看着跪在地上的郑亲王;不知道他发的什么疯!
太后之所以可以处理朝政,是因为皇上继位的时候年龄还小尚不谙世事。后来多尔衮死了;皇上提前亲政,但因他们与皇上政见不同并对他的决议保持着极大的怀疑,因此还是习惯性的与太后商议。
古往今来;因皇上年幼故而太后垂帘听政的先例不少,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秦国昭王的母亲宣太后。但皇后临朝管理国家政事的却是少之又少。最令他们印象深刻的就是唐朝的武则天了。但后来武则天谋夺李唐的社稷自立为帝;差点将唐之宗室杀戮殆尽;可想而知皇后临朝称制绝对不是个好现象。
郑亲王是老糊涂了吗?本来满蒙贵族间就存在斗争,即使蒙古人一直驻守在草原上;那也是他们满人的心腹大患啊!现在郑亲王竟然还想让蒙古皇后临朝称制;好嘛;到时候蒙古连铁骑都不用出就可以占据大清江山了。他们满人这些年的心血与努力就是为蒙古做嫁衣裳了。
想到这,众大臣看郑亲王的眼神就不太对了。
孟古青淡淡道:“叔王说笑了。我只是一介女流之辈;哪能插手国家大事;这种话以后就不要再说了;若是被人以为我结党营私谋朝篡位可就不好了。而且我已经决定启程回科尔沁了。”
“娘娘!”郑亲王言辞恳切道,“皇上那个样子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醒;太后也是年老体衰;做事昏聩。您若不再撒手不管,国将不国啊!”
孟古青还是摇头拒绝,郑亲王仍旧磕头苦苦哀求,一时之间两人僵持了起来。最后众大臣看不下去了,上前硬是将郑亲王给拉了起来。
待孟古青离开,众人便将郑亲王团团围住,七嘴八舌的问了起来,语气都不怎么好。而且虽然话说的都不一样,但中心思想却是一样的,全在指责郑亲王老糊涂了,让孟古青插手朝政,是想让大清也出一个武则天吗?
郑亲王摸着已经红肿的额头,气的脸都绿了。
一帮子鼠目寸光的庸人,不帮着他就算了,还偏要扯他的后腿。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情况,是在意掌管朝政的是皇帝还是皇后、是爱新觉罗还是博尔济吉特这些问题的时候吗?雷电可还在头上打闪呢。等孟古青走了,他们也不用考虑大清的江山会不会败在他们手里了,因为那时候他们很有可能已经被雷劈死了。还想着回关外?做梦吧!而且武则天又怎么了。武则天是厉害,篡夺李唐的江山建立武周王朝。可最后不还是退位把江山还给李唐了吗?孟古青连汉字都认不全,就是再厉害能有武则天厉害?等到孟古青死了,统治江山的不还是他们满人?是为了颜面‘慷慨赴义’还是为了子孙后代‘牺牲小我’,都用脑子给他好好想想!
虽然众大臣都觉得郑亲王说的好像是那么回事,但一时之间还是有些难以接受。倒不是觉得女人不能掌管朝政,太后就比皇上强多了,但孟古青毕竟只是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而且文化程度不高,让她治理一个国家,实在是太莽撞了。
不过当三天后乌云依旧密布在京城上空的时候他们就不这么想了,齐齐跪在了坤宁宫殿外,恳求孟古青挑起大清这个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