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王熙凤重生-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曾想,正热闹间,忽的,门吏至席前报。
  “有六宫都太监夏老爷来降旨。”
  这话一出,却是真真切切的将诸人给吓到了。贾政因着是寿星,加之来赴宴的多半是瞧了他的颜面,因此多饮了好几杯,这会儿犹有些上脸。倒是贾赦,因着憋气且无人敬酒之故,只顾生闷气并不曾饮几杯,再者他酒量也好,哪怕喝了酒也不至于真的醉倒。因此听了门吏这话,贾赦忙命人止了戏文,撤去酒席,摆了香案,启中门跪接。
  几番折腾下来,贾政也清醒了。这会儿,无论是贾赦还是贾政,都顾不得往日里的那点子嫌隙,忙急急的往中门去。
  那六宫都太监夏守忠骑马而至,白净无须的面上堆满了笑容。见他如此模样,贾赦和贾政皆松了一口气,又忙忙将人迎到了前院正厅里,却听夏公公道:“特旨:立刻宣贾政入朝,在临敬殿陛见。”说罢,既不能喝茶,也没给人塞红包的机会,便径直离开,不多会儿骑上马绝尘而去。
  贾赦和贾政皆不知是何兆头.一时命人备车,一时命人去取衣裳,急急离府入朝。
  消息传至后院,诸女眷皆傻了眼。贾母强自镇定的命赖大家的守在二门口,一旦有消息传来,立刻来禀。又思及贾赦、贾政皆已经离开,只怕宝玉一人无法料理,忙又让人带话予贾珍、贾蓉父子二人。虽说宁荣二府早已分府,却到底是同族之人,倒也能帮着宴请宾客。可事已至此,宾客们哪里还有心思吃酒看戏?忙纷纷告辞,好在如今情况不明,且那夏公公是笑着来笑着走的,因而虽告辞了,却皆是挂着笑不曾有那浑话传出。
  这会儿,却该是王熙凤出马之时了。
  说来也是凑巧,方才消息传来之前,贾母便已经提了一句,要为宝玉说亲之事,然还不等贾母将话说完,前头的消息便传了过来。王熙凤原是提着一颗心的,席前甚至还想过,若真的即将说开,她是不是要开口岔开。幸而,消息来得及时,贾母瞬间将这事儿抛到了脑后。毕竟,同圣人宣召相比,宝二奶奶的人选却是半点儿都不重要了。
  王熙凤带着标志性的笑容,几步走到贾母跟前,笑道:“老祖宗且尽管放下心来。昨个儿我还梦到咱们府上霞光万丈,就知晓要有大喜事儿了。原还纳闷二老爷过生辰虽是喜事,却也不至于这般罢?如今瞧着,定是这宫里头有甚么大好事儿了!”
  元春封妃,岂不就是天大的好事儿?!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到!
  上一章8K,本章1W,两章加一起也有一万八了,你们的蠢作者还是很萌的对吧?要是你们排着队夸夸我,说不定我明天还会更新辣么多( ﹁ ﹁ ) ~→

☆、116|第116章

  元春封妃自然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儿,可这会儿除了王熙凤之外,绝不会有第二个人猜到这样的大喜事儿。倒不是荣国府诸人不够聪慧,而是压根就没人会往那方面去想。
  贾元春是贾政同王夫人所出,上头有个亲哥哥贾珠,下面有个亲弟弟贾宝玉,按说这样的情况,身为女儿且排行正中的贾元春多半是那种爹不疼娘不爱的孩子,然而事实上,贾元春却是异常受宠的。这其中,有部分原因在于贾珠此人,并不是一个会同兄弟姐妹争宠的人,相反,因着大房的贾瑚早逝,贾珠算是他这一辈中的长兄了,而他本人打小的行为举止也完全担得起长兄这个词。贾珠不单单疼爱嫡亲的妹妹贾元春,连带堂弟贾琏,和表妹王熙凤,都是一样疼爱、照顾的。加上那时候,几个小辈儿都是养在贾母膝下的,因此贾元春不仅得到了来自于父母、祖母,还有两个哥哥的疼爱。至于宝玉,元春十五岁入宫时,宝玉不过才两岁大,虽说深的父母长辈的宠爱,可元春却是丝毫不嫉妒的。
  可惜,元春入宫已近十年,加之宫中有规矩,宫人年过二十五岁便可以离宫还家。当然,这个二十五岁乃泛指,毕竟宫中并不是年年都往外放人,且若是主子们用的好,多留几年甚至留一辈子,都是极有可能的。
  在这种情况下,谁能想到,已到了出宫年岁的贾元春,竟会一朝受宠?这若是单单受宠也罢,甚至直接升了妃位,确是一件极为不可思议的事儿。
  “宫里的大喜事儿,同咱们府上有甚关系?”
  果不其然,贾母在听了王熙凤讨巧卖乖的话之后,面上并没有任何喜悦之情。不过,贾母好歹也是明白王熙凤这是在安慰她,因而只伸手拍了拍王熙凤的手背,表示知晓了她的好意,旋即再度陷入了沉默之中。
  王熙凤见状,也不好再劝,主要是她也想明白了,到了这个时候,就算她把天说出花儿来,也是毫无用处的。当下,王熙凤默默的退了一步,又拿眼四下去瞧旁人,见其他人也皆是同贾母相类似的神情,倒是苦笑一声,旋即低头不语。
  这也难怪了,别看宁荣二府如今瞧着尚且富贵滔天,可事实上,却早已失了圣心。
  先说这宁国府,宁国公贾演故去后,其子贾代化世袭一等神威将军,其长孙贾敷早夭,次孙贾敬乙卯科进士出身,原应当顺顺利利的世袭宁国府爵位,却在贾代化过世后,抛下一切入道观,从此不问世事。之后,贾敬之子贾珍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贾珍之子贾蓉则是捐了个御前侍卫龙禁尉的官儿,却皆是有名无实的虚职。而事实上,自打贾代化故去后,宁国府便以岌岌可危,别说圣心了,府上如今是连个好名声儿都没了,无非顶着个空壳子混日子了。
  相较于宁国府,荣国府倒是要好上一些。第一代的荣国公贾源过世后,贾代善因战功斐然,仍袭了荣国公。到贾赦时,才是降爵世袭了一等将军之位。且荣国府除了贾赦这个虚职外,还有个五品工部员外郎的贾政,别看贾政仅仅是个五品的官职,却是有差遣在身的实缺,两者是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
  比较宁荣二府后,可以清晰看出,贾代善是何等英雄人物。
  贾代善靠着父亲贾源的祖荫,却凭着自己的本事,得以不降爵世袭荣国公。不单如此,他还未子孙后代谋划了一个光明灿烂的未来。长子贾赦世袭一等将军爵位,继承荣国府,娶的是诗书传家的张氏女,父兄皆是朝堂中流砥柱。次子贾政谋了个五品工部员外郎之职,娶的是四大家族之一的王家嫡长女,将来即便分家另过,两兄弟一个有爵位一个有实权,何愁日子过不好?即便将来真的出了问题,贾代善还有后手,那边他精心为女儿贾敏挑选的女婿林如海。林家乃是苏州极为有名望的书香世家,且林如海本人才华横溢前途远大,都说女婿如半子,加上林如海父亲早逝,虽本人有才能,可朝中却无人,最初定要借住荣国府的势,等林如海在朝堂上立住了,自会报恩于贾家。
  如此一来,背靠荣国府这棵百年老树,贾赦拥有爵位,贾政拥有实权,林如海对贾家感恩,以及贾赦妻族张氏,还有守望相助的四大家族……
  贾代善过世时,应该并不曾有任何遗憾罢?
  可惜呀可惜,甭管算计得多么周到,荣国府如今却早已没有了昔日的繁华。王熙凤虽低垂着头,却仍不留痕迹的打量着其他人面上的神情。有惶恐不安,有战战兢兢,有绝望悲伤,有茫然无措,甚至还有人觉得不可思议。也是,贾代善过世了多久,荣国府就被圣人忘却了多久。在这种前提下,实在是没有人会意识到,还有好事儿等着他们。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了,后院跟前院是不同的,前院当时为了接旨,是命人将席面撤下去的。可后院的席面却一直都在,只是如今已近深秋,天气越发凉了不说,那些精致的菜肴,只片刻工夫就都冷却了。丫鬟们不敢提一句,主子们皆视而不见。这个时候,无论说甚么做甚么,都没有任何的意义。
  一晃眼,一个时辰过去了。期间,荣国府这头不住的使唤人来回报讯,连门禁都暂时撤了,特允赖大等几个体面的大管家自由进出,也免得真收到了消息却耽误了时辰。
  可惜,人一趟一趟的过来,却不曾有真正实用的消息传来。
  终于在约莫两个时辰后,赖大等三四个管家,气喘吁吁的跑进了仪门,在外头便朗声道:“奉老爷的命,速请老太太带领太太们等进朝谢恩。”
  贾母一时惊一时喜的,愣是有好半晌不得回过神来。还是一直候在她身后的王熙凤笑着道:“老祖宗何不将人唤进来细细问话?左右有屏风挡着,也不妨事儿。”
  得了王熙凤的提醒,贾母才命人将赖大唤进来细细询问。因着有屏风挡着,诸女眷也皆不曾刻意回避,且赖大一被领进来,就立刻跪倒在屏风后头,只将额头抵着地面,禀道:“回老太太的话,小的们只在临敬门外伺候,里头的信息一概不能得知。后来还是夏太监出来道喜,说咱们家大小姐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后来老爷出来亦如此吩咐小的.如今老爷又往东宫去了,速请老太太领着太太们去谢恩。”
  大小姐……
  凤藻宫尚书……
  贤德妃……
  尽管赖大的声音并不算很大,可因着他说话之时,诸女眷皆沉默不语,因而他的话尽数传到了在场所有人的耳朵里。可有时候,听到并不代表就听懂了,又或者说,赖大的这一番话,拆开来每个字都能听明白,可和在一起,却显得那么般生僻晦涩,让人一时间完全回不过神来。
  “老祖宗,大姐姐被封为贤德妃了,老爷让您赶紧带着太太们进宫谢恩。老祖宗!”王熙凤连着唤了好几声,索性向退在一旁伺候着的鸳鸯吩咐道,“鸳鸯,你先去将老祖宗的诰命衣裳取出来,还有大太太、二太太,东府大嫂子也是,赶紧都吩咐下去,旁的暂且不说,倒是赶紧先入宫谢恩呢!”
  王熙凤说话素来都是抑扬顿挫的,哪怕是一句很平淡的话,从她口中过了一句,都能跟唱出来似的。这若是平日里,或许感受得并不分明,可今个儿却是真的遇到大事儿了,被王熙凤这般连声念叨着,纵是迟钝如邢夫人,这会儿也回过神来了,忙唤贴身大丫鬟去东院去衣裳首饰。其余人等自然也纷纷都按品大妆起来。
  因着只有身带诰命之人才能入宫谢恩,故而宁荣二府只得贾母、邢夫人、王夫人,以及宁国府贾珍之妻尤氏得此殊荣。四人共四乘大轿,在二门口遇到了回来换朝服的贾赦,并宁国府的贾珍,带领贾蓉、贾蔷奉侍贾母大轿前往。
  也是直到将人都送走了,荣国府其余人等这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也终于回过神来,七嘴八舌的讨论开了。
  这诰命在身的都是年长一辈,也就是说,留下的皆是小辈儿们。这不论男女,长辈们都离开了,剩下的小辈儿们还会不翻天?宝玉和贾兰原是在前院候着的,可赖大是直接进了二门将消息先递给了贾母,因而他们二人反而略晚了一步知晓这事儿。待长辈们离开后,二人才匆匆往后头来,听闻其他主子皆仍留在荣庆堂中,便也往这儿来。
  “凤姐姐!”宝玉进了荣庆堂,一眼就瞧到正在吩咐丫鬟婆子做事儿的王熙凤,当下就往她跟前凑,“我的好姐姐,您倒是同我说说,到底是怎的一回事儿?我在前头听说老太太、太太她们都往宫里谢恩去了,还道甚么贤德妃。”
  王熙凤好笑的瞧了一眼宝玉,说起来,站在王熙凤身边的李纨才是宝玉的亲嫂子,可惜因着贾珠和宝玉年岁差得有些多,俩人素日便无甚么交集,且贾珠去时宝玉年岁也小,到了如今已无甚印象了。反观王熙凤,却是宝玉的表姐,宝玉一旦有事儿,头一个寻的定然是王熙凤。
  “宝兄弟不是已经知晓了吗?先头入宫的大姐姐果真是有大福气的,熬了这许多年,可算是让她熬出来了。如今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这好日子还在后头呢!这不,老太太、太太们并老爷们皆一道儿入宫谢恩去了。”
  “真的!真的?”宝玉的眼睛越瞪越大,甭管他往日里有多么瞧不起仕途经济,可这当官和皇室又是俩码子事儿。因而,听到宫中之事,且这事儿还同自家息息相关时,也免不了一惊一乍的,倒是有一股孩子气。
  “我吃饱了撑着没事儿才哄你个小孩儿顽呢!”王熙凤双眉一挑,自有股凌厉的气势,却是冷不丁的吓了宝玉一大跳,“得了,边儿玩去。大姐姐既被封了妃,咱们家接下来定有客来访,我这儿忙着呢!”
  宝玉被王熙凤这话给噎了个半死,好不容易寻到话想要驳一句,却见王熙凤早已走远,这会儿正同赖大家的、周瑞家的、林之孝家的一一吩咐着甚么,却是迟疑了。
  “宝玉,你凤姐姐是真有事儿,你要不寻湘云、二丫头、四丫头玩去。”一旁的李纨原就是站在王熙凤身畔的,先前宝玉一进来就同王熙凤说话,她却是认真打量着贾兰,并帮贾兰整理衣裳,询问话儿。这会儿见王熙凤就这般干脆利索的撇下宝玉不管了,她却没王熙凤那般底气,因而思量了一番后,柔声细语的劝着。
  “嗯,我去寻云妹妹。”宝玉虽受宠,却也不至于不知好歹,只是他原就同李纨不算很熟稔,故而只向李纨点了点头,问后得知几个姑娘如今都待在西面耳房里,也跟着过去了。
  西面耳房里,气氛隐隐有些异常。
  迎春和惜春素来都是诸事不理的,因而俩姐妹皆坐在暖炕的炕尾上,一人捧着一个暖手炉,挨在一起说着悄悄话。薛家因着之前来吃席,这会儿薛姨妈先回梨香院琢磨贺礼去了,薛宝钗却是尚未回去,如今正大大方方的坐在炕头上,同史湘云说着话。这本也没甚么,倘若忽略到史湘云那张铁青着的脸的话。
  “云妹妹!”宝玉一来就直接往史湘云跟前去,走近了才发觉薛宝钗也在,忙向其作揖道,“宝姐姐也在,可都听说大姐姐的喜事儿了?”
  薛宝钗笑得一脸温柔,听得宝玉的话,朱唇轻启道:“听说了,我可要好生恭贺宝玉你了。”
  “恭贺我作甚?要我说,最好是能同老太太、太太们那般,也跟着进宫谢恩才好。我倒是不稀罕那皇宫,却是巴望着这辈子还能再见着大姐姐一次。说起来,我如今都有些不大记得大姐姐的模样了,只依稀仿佛是个极好的姑娘家。”
  宝玉这话却是逗得除了史湘云之外的其他姑娘都笑开了。薛宝钗倒是还好,顾惜着宝玉的颜面,只用手背掩着嘴轻笑着,迎春和惜春却是在宝玉进来时,便止了悄悄话,这会儿相视一眼后,凑在一起笑翻了。
  “二姐姐、四妹妹你们笑甚么?”有迎春、惜春作比较,宝玉果真不曾注意到薛宝钗也在笑话他,因而只向迎春、惜春道,“快告诉我,你们笑甚么。”
  “笑你充大人呢。还甚么极好的姑娘家……”迎春说着说着,又笑了起来。倘若王熙凤在此的话,也定会诧异于迎春前世今生的变化。虽说两世的迎春皆不是那等伶牙俐齿的人,可如今的迎春看起来却要比前世开朗得太多太多了,哪怕不怎么会说话,笑容却是一直不曾断过的。
  只迎春这话,却是弄得宝玉愈发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索性他在面对姐姐妹妹们时,素来都是好性子,因而甭管迎春、惜春怎么笑话他,他也只是嘿嘿笑着,丝毫不气恼。
  如此一来,迎春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先是拿手戳了戳笑倒在她身上的惜春,又起身给宝玉赔不是:“宝玉,都是我的不是,原就不该笑话你的。”
  见状,宝玉忙摆手:“没甚么没甚么,一家子姐姐妹妹的,不妨事儿。”
  “噗嗤。”惜春年纪小,加上这两年都是跟着邢夫人的,虽说邢夫人能教她的东西并不多,可日子过得却比早些年更为舒坦一些,因而惜春这年岁倒是长了,性子却愈发的天真无邪了,“二哥哥这话说的,咱们几个倒都是姐姐妹妹的,怎二哥哥也把自个儿都算进去了?”
  迎春作势要伸手打她,却被宝玉拦了下来:“无妨无妨,我还巴不得自个儿是个清清白白的女儿家呢,只投身成男儿,那也不是我的错。”
  “宝玉,你别惯着她。”迎春一面想笑,一面又想做惜春的规矩,只是一个没忍住,还是笑开了,又深觉不好意思,忙将话题又绕回了方才的事儿。只道,“宝玉,原先我们是笑话你充大人。大姐姐入宫的时候,我也不过才五六岁大小,你多大?两岁,还是三岁?小豆丁一般的人儿,还没巧姐能记事呢,倒是知晓大姐姐是个极好的……姑娘家!嘻嘻。”
  宝玉见迎春和惜春又笑作一团,丝毫不气恼不说,反觉得姐妹们同他亲近,因而只笑嘻嘻的凑上来,道:“二姐姐说的是,四妹妹也没错,都是我说错话了。可我原就记得,大姐姐是个很好的人。”
  能不好吗?虽说兄弟姐妹们之间,也有互相争父母长辈宠爱的,可元春同宝玉的岁数差得太多了,再一个,元春那是打小就被刻意教养过的,端的是大家闺秀的端庄样儿,便是小时候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