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权后之路-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探春忽插口道:“宝二哥不是最不喜欢科举八股的吗?”
  王熙凤道:“他是知道上进了,去年就在金陵考出秀才来了,也成了亲。叔父走动礼部,才得了个在京秋闱的恩典。”
  贾宝玉若不是中了秀才,王子腾再愁嫁女,哪里甘心将王熙燕给了宝玉。
  既然外甥当女婿,自然多有扶持了,王子腾再没有实权,这点恩典还是能走动的,这又不是让人泄题舞弊。
  探春道:“早知宝二哥那么好造化,当年又何必送大姐进宫呢。”
  在场的人不禁变色,贾元春是府中的忌讳,邢夫人道:“探丫头,你没有大姐了,族中早将贾元春的名子划去,可不要乱说话。”
  探春道:“请太太恕罪,是我失言了。”
  邢夫人和王熙凤没有多大感觉,王熙燕现在到底是贾宝玉媳妇,此时并不高兴,可她转念想探春其实追根究底还是受宝玉的牵累,也不和她为难。
  探春心中的怨气发作了一点,到底还是清楚不能得罪邢夫人和王熙凤,又笑着奉承起来,拿出当年她在王夫人处的讨巧,两人也对她有了分怜惜。其实探春是想跟邢夫人一起去神武侯府探望迎春,邢夫人一时却没有露口风。
  ……
  却说王子腾也从林如海口中得知,他看中的女婿人选都要参加“慈善大会”,根本就不单独操作,心中一片郁闷。
  王熙鸾听父亲要她去参加这个“慈善英雄会”心中委屈不已,王熙鸾原本也是王熙凤一般人物,而且她从前比王熙凤的底气更足。
  王子腾夫人不禁心疼了,说:“老爷,林大人不会这点面子都不给吧,他保媒哪有不成的人家?听说当年幽兰县君就是林大人保的媒,幽兰县君当年也二十了,嫁得多好,谭谦年纪轻轻就是四品了。”
  王子腾道:“那时又没有‘慈善大会’,况且听说幽兰县君和皇后娘娘有半师之谊,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咱们家鸾儿也就识得字罢了。”
  王熙鸾不禁哭了出来,王子腾夫人恼了,说:“还不是家里说女子无才便是德,现在老爷又说鸾儿不会琴棋书画了?凤哥儿就会琴棋书画了吗?她还会当上一命诰命呢!我们鸾儿哪点差了?”
  王子腾但想自己从前如何威风霸气,如今居然和妇人争起女儿婚嫁困难的事,颇有英雄迟暮之感,他本也六十多岁的人了,还是想看到孙子的。
  王子腾道:“总之,你帮着鸾儿好好准备,到时也不要认错人了。这个段芝听说文章谋略都极好,是一员儒将,而且是孤身一人,鸾儿嫁给他没有婆婆压着。”
  王子腾指了指桌上的一张画像,他到底从林如海那打听到一些规则,是想王熙鸾在段芝面前露个脸博个好感,又记住他的号码,然后就报上去。
  王子腾想着这等于是上门女婿,陈逸在江南另有根基,若王子腾有儿子,女儿当然嫁给他好,为儿子增添姻亲助力,但是王子腾没儿子自然是有能力有前途又孤身一人的男子好。像承恩公,有事就能干的女婿服其劳,多好,怎么差使都没有人有意见。
  王熙鸾扁着嘴说:“爹爹也说了,他都三十三岁了!”
  王子腾说:“三十三岁正好,你也快二十三了。”
  王熙鸾扑进了王子腾夫人怀里哭,王子腾说:“人家现在是正四品,其实实际权力可是二品,只不过入朝资历浅。你这样还未必能顺利出嫁呢。”
  王熙鸾一听,说:“那是……比琏大爷还威风吗?”
  ……
  在谢、王、陈着手准备为皇后整理资料时,皇帝解散后宫安排妃嫔另嫁的圣旨也在后宫诸妃面前宣读了。当时皇帝下令召了所有妃嫔到两仪殿外听旨。
  这像是投了一颗炸/弹到人口密集之处,诸妃感觉被炸得身体都不是自己的了。
  圣旨宣读完后,她们一个个交头接耳,然后大哭出声。
  恭妃就说要去求见皇后娘娘,请娘娘开恩,敏妃接着附和,那些年轻的妃子们也一个个像是找到了主心骨。
  诸妃凄凄惨惨急急忙忙到甘露殿外求见,却听说皇后娘娘带着三位殿下出宫去了。
  她们没有听错,是皇后娘娘出宫去了。
  接着谢、王、陈三人在年轻的妃嫔间委婉开解分析,到底是关系自己下半生的生活和利益,诸妃嫔心中也起了意。于是诸妃嫔暗中分成了两派,一派是更愿意出宫嫁人的,一派是不安或怨恨的。这当然和各人的经历和家庭背景有关系。
  那种潜邸老人自知难以嫁个好人家了,她们害怕出宫去。或者有那种如贾元春一样家族都指望她的,花了不少钱,即便皇帝不宠幸,身在后宫不愁吃穿,娘家也逼不了她们,但一出宫她们就没有把握了。
  ……
  皇后娘娘确实出宫了,皇帝之后也赶去了,避开风头,让她们自己消化,而他们也休个短假。
  翌日,骊山行宫的跑马场上,四周旌旗招展。
  场上红蓝两队正在激烈的进行蹴鞠比赛,红队为皇帝的锦衣卫代表队,蓝队是四川新军代表队。
  观众席高台上,好几个娃娃趴着栏杆,伸长脖子看着。
  邢李氏、黛玉、苏馥儿、石慧、湘云等女子都怕孩子有个闪失,反而不太关注场上的比赛。但并不是所有的母亲都有这么负责的。
  穿着孔雀蓝色的开领胡氏凤袍的辛秀妍一拍座椅站了起来,骂道:“许长贵,你这个臭脚!”
  她又指着锦衣卫中的一人,骂道:“周青!别以为我瞎,你用轻功!犯规!给我红牌下场!”
  “张谊你不是能耐的吗?怂了?”
  “你们给我听着,输了给我关禁闭!”
  “那个轻功,又用轻功!下场!”
  皇帝展开折扇,摇了摇,笑道:“言大督都,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嘛,不用那么激动。”
  辛秀妍转过头来,说:“你们锦衣卫要不要脸,懂不懂规则?那起码有两个球是犯规踢进去的!”
  徒元义拿扇子挡挡皇后的口水,然后云淡风轻地说:“皇后,他们现在统共也就踢进了两个球。”
  可不是,四川新军代表队还没有进球呢,二比零。
  说多了都是泪呀,锦衣卫都是武功高手,他们会功夫足球。
  辛秀妍还是叫了暂停,下去招了四川新军队的选手过来过思想教育。
  “别看到锦衣卫就慌了,他们武功是很好,但是踢球也不是只靠武功好就行的。团队协作,有三个轻功特别好的,给我盯牢他们,他们也不敢很夸张,那是明显犯规。还有那个高高瘦瘦的小白脸给我盯牢。”
  众人道:“督都放心,我等定然奋力而为!”
  辛秀妍又道:“张谊呀,你可要在兄弟们盯着人家时好好把握机会呀!”
  那叫张谊的点了点头,说:“是,督都。”
  辛秀妍又一脚踹了许长贵的屁股,骂道:“正经的比赛,你在场发什么骚呀!旁边又没母猴子!好好的机会就失去了!再敢犯三天不许吃饭!”
  许长贵趔趄扑倒在地啃草,叫道:“督都饶命!”
  辛秀妍道:“好好踢,谁要个人主义发骚丢了球的,别想娶媳妇!”
  “属下不敢!”
  然后,辛秀妍又招了两个裁判来抗议了好一会儿,骂他们是“棒子国裁判”。几个裁判也是新手,因为规则是新学的,确实生疏,只有硬着头皮听训。
  教训一通,辛秀妍才踏着方步回去,邢李氏内心在哭泣,不忍直视。
  徒元义收起了扇子,悠悠说:“督都火气是大了些呀。”
  辛秀妍说:“我们没有那么容易输的,就算你们锦衣卫开了金大腿,我们也会让你们见识人的毅志!”
  “别那么认真嘛!”
  “我们就认真!”
  羽奴却跟过来,说:“姐姐,什么是‘棒子国裁判’?”
  辛秀妍说:“就是脑袋是棒槌的裁判。”
  羽奴拍手笑道:“太好了!”
  “好什么?”
  “这骂人好听!”
  辛秀妍点着羽奴的额头,说:“小孩子不许乱骂人,要懂礼貌知道吗?”
  羽奴笑着说:“羽奴时刻以姐姐为榜样!”
  在黛玉怀中的萧盼儿轻轻问妈妈:“妈妈说皇后娘娘是世上最善良最温柔最慈爱的人呀,她怎么会打人呢?”
  黛玉:“这……这,皇后娘娘是试人的武功。”
  石慧坐在旁边,看了黛玉一眼,心想:这话也说得出来,不是说不能对孩子说谎的吗?
  场上又激烈的交战起来,这时圆圆来占了辛秀妍的怀中位置,她不能乱骂人了。
  而男孩们却是被比赛吸引着,他们这个年纪的孩子哪有机会出来看这样的比赛?便是赛马会也没有去过。
  之后四川队团队合作,以娶媳妇的毅志,将比分拉平,也是因为锦衣卫被棒子国裁判们盯牢不许使用功夫,他们心理上又对四川新军有了优越感。
  下午辛秀妍却是带着孩子们在草地上铺了毯子就餐,她盘腿坐在一群小萝卜头面,在招安前还是常兼职当老师或说书的,看着一个个糯米小团子可喜得很,她不禁眉开眼笑。
  还给团子们讲起改编的《射雕英雄传》,比之他们启蒙时听过的书中孝子贤孙故事可不吸引人得多。讲到丘处机和江南七怪大战烟雨楼,连大人都被吸引住了。
  黛玉忽又心想:大姐讲得这故事真比《会真记》有趣多了。不过,这算不算歪书?
  亲人姐妹们也要调整好自己接受皇后现在的风格,最多小小规劝,别的也做不了,好在圣人好像是适应了。


第228章 后宫反应
  黛玉本性好强,好为人师; 便如原著中教导香菱学诗一样; 她对于教导这一群包子启蒙心底其实是很自得的。而苏馥儿也有相似之性; 小时候自己不过是个小人儿; 却教导邢岫烟诗书。
  但是没有想到皇后娘娘也是这样的人物,她也不仅会说书,也会上课; 不过是上她们都不会上的体育课。
  那是第二天一早的事。
  带着一群的小包子跑步,做活动筋骨的操; 还玩趣味体育两人三足比赛,告诉他们团结一心的重要性。
  小包子们被折腾得一轮,汗渍渍的,母亲们瞧着都心疼; 包子们才多大呀; 也就是皇后是老师了; 不然也真要舍不得了。
  徒圆圆还摔倒了,当场就大哭,那真是把她父皇和几位姨娘心疼的什么似的; 就要抢着过去抱着疼爱了。
  但硬生生被她铁石心肠的母后拦住; 让她自己站起来,徒圆圆两眼泪汪汪委屈地叫着“父皇”、“外祖母”、“姨妈”,求疼爱; 求关注。
  但皇后冷酷的说:“这么点事儿就哭; 你是想向别人表明你是最没用的吗?那么谁还敢将背后交给你!”
  徒圆圆收了眼泪; 但还是其他小包子去安慰她,铁柱、大柱说:“我们以后会保护妹妹的。”
  皇后却说:“母后要是事事指望兄长保护,早死了十次不止了,这个世界生存,你能承担多少风雨,你就能获得多少荣耀。我的女儿,不能当鹌鹑。”
  徒圆圆止了哭,想要母后的怀抱。
  皇后却退后一步,然后突然向前倒,手巧妙性撑在地上,周围还是有一阵风尘。皇后翻过身,然后一个弹跳利落地站了起来。
  “看到了吗?摔倒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了,站起来就好。如果你身边一个亲人都没有摔着伤着了呢,哭有人来扶你帮你吗?哭解决不了摔倒的麻烦,站起来这件事才是解决了,是不是这样?”
  “圆圆知道了。”徒圆圆自己摔倒虽然会听从母亲的话,但小孩子心中仍然会有“母后你没有理解我”这想法,这是人之常情,她不过是一个五岁的孩子。但是让她看到她也摔一跤,她不会这么想了。
  辛秀妍这才满意了,然后又让列队,进行了表扬和鼓励,再带着一起去临时小食堂吃饭。除了太小的萧小小,他们被要求自己拿餐盘去排队打饭。
  靠山山走,靠水水流,靠人人散,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皇后也自己拿着餐盘打饭,诸多慈母也就没话说了,明白皇后是要让孩子们明白独立和自强的品格的重要性。
  徒元义也打了饭坐在老婆旁边,说:“皇后,你不是说度假吗?这么折腾孩子们,你不心疼,别人心疼。”
  辛秀妍说:“那扮好人,我扮恶人好了。”
  徒元义说:“这……你明不明白儿子女儿之前对你存在多么美好的想象?”
  辛秀妍说:“小孩子摔打摔打才能立起来。”
  徒元义道:“他们才多大呀?也是你失了忆,数年不在……”所以不当是自己生的吧。
  辛秀妍说:“溺爱孩子能成才吗?”
  徒元义忍不住说:“当年朕不也溺爱你,你不也成才了?”
  辛秀妍呵呵:“你当我是孩子呢?”
  徒元义:……
  ……
  和孩子们交流熟悉后,辛秀妍又和黛玉等人商议了“相亲大会”方案的初案修补。之后便是徒元义带了她故地重游二人世界,在骊山泡温泉,被他缠着胡天胡地。
  一众度假旅行天团到第四天才返回京都。辛秀妍回宫的第二天一早,就有一批妃嫔跪在了甘露殿外。
  但是等辛秀妍更衣梳妆好之后,辛秀妍已然收服的谢、王、陈三个妃嫔也带着另一批宫妃来向她请安了。
  辛秀妍还稳稳当当吃着早饭,只问侍膳的紫玥:“两宫太后对此事有有何看法?”
  紫玥道:“她们也都两边去求过了,此事皇上都拿大朝上过了,太后也不能做主,只得推托。只是,听说怡郡王妃带着娴宁县主也是天天闹着两宫太后,怡郡王和顺平侯也去烦扰上皇。”
  辛秀妍问道:“跟他们有什么关系?”辛秀妍失忆,而且她没有心思放在后宫妃嫔的出身上面,不知道沈曼出身顺平侯府,外公正是怡郡王。
  紫玥只好道:“他们是静妃亲人。”
  “静妃?真有意思,这一听就是住冷宫的封号。”
  紫玥苦笑,知道主子不记得,只好简要说了曾经的恩怨,顺便还提了温妃。
  辛秀妍问道:“那这个温妃家就不闹?”
  紫玥久在深宫掌权,眼光自是不同,道:“那位承恩公府,现无堪能顶门立户的子弟了,刘家二代身上不过五品官,三代子弟科举考不上,皇家学院考了两年都刷下来。现老国公在还好,若是一去,便是有刘太后在深宫……也不顶事。”
  紫玥明白皇上可是能将人家当大白菜的,终大周一朝的太后,乾元年间的刘太后最不值钱了。
  辛秀妍说:“那么沈家还不错吗?”
  紫玥道:“静妃之父已是三品刑部侍郎。”
  辛秀妍想了想,有点猜出他们的意图,但是还想拿捏她又太小看她了一点。而依紫玥之言,如沈曼这样的女人,别人她不知道,她的属下们可吃不消。她虽然偏心女子,巴不得她们个个嫁个深情专一的如意郎君,可是也不能坑属下。
  经过这四五天的缓冲消化,相信这件事在诸妃心中想过了无数遍了,她避过了最烦的时候,现在她也该见见她们,能心平气和说话了。
  辛秀妍穿着一身雪青色的常服,因为头发相对过短,不想戴假髻,她戴着一顶乌纱冠。
  召诸妃进殿,黑压压地参拜之后,她赐了坐。
  辛秀妍慢悠悠喝了口茶,不见她当先开口问,她这样冷冷冰冰的样子,她们倒不敢第一个开口了。
  辛秀妍道:“此次皇上恩令后宫妃嫔出宫另谋幸福的事,想必你们都已经经过了深思熟虑。皇上是不会管你们的,他忙得很,本宫说的话却是做数的,去留随心,全凭自愿。听说也有一心要留在宫中的,多一张嘴吃饭而已,本宫按例相待。”
  谢、王、陈和她们说服的一众妃嫔起身跪地,说:“妃妾但凭皇后娘娘做主!”
  “平身吧。”
  “谢娘娘。”
  辛秀妍道:“吴惠妃,你资历最老,你有什么打算?”
  吴惠妃起身奏道:“皇后娘娘,臣妾乃是潜邸老人,就想看着二皇子成婚建府,臣妾也已无他念。”
  辛秀妍想:这是打算二皇子封王,她出去当太妃?不过,今上在位,她出去当太妃,也真敢想。况且,二皇子只是她的养子。
  不过吴惠妃也不算老,风韵犹存,守活寡有什么意思?
  而恭妃、敏妃和两位嫔却是说要留在宫里,辛秀妍道:“不后悔?”
  恭妃道:“我等已经习惯宫廷生活,不知道在宫外怎么过。”
  辛秀妍看看她们,忽又想,三十多岁在现代都是剩女了,别说古代。她们虽然长得漂亮,但是让这些心气高的女子配四十多岁的鳏夫,确实为难她们了。
  辛秀妍道:“既然如此,本宫绝不勉强。但凡愿意出嫁出宫的,除了内务府备一份嫁妆之外,你们所居处不违制的一切物品,将来均可带走充作嫁妆。”
  “谢皇后娘娘恩典!”
  ……
  温妃刘婧如正在刘太后跟前哭求,倒不是她不愿出宫,而是理想和现实相差太远。
  刘婧如这些年也吃够了苦头,知道留在宫中,空有个温妃的名号,皇帝连睨都不会睨她一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