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再续红楼溶黛情-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黑影从暗处闪了出来:“还有西宁、东平二府,八公府,另,荣国府的一位姑娘。”

    “姓林?”

    “是。”

    水溶面沉如水,抬手,令去。

    黑影隐没。

    水溶伸出手揭开那食盒,里面是码的整整齐齐精致点心,一共八种,拈起一块,他的眸中浮出一抹与素日的温雅绝不相称的冷芒,指间略一用力,便将点心碾成齑粉,撒入池塘之中,看着池塘中的红鲤争相喋食,嘴角微勾,有些讥诮。

    她本是局外人,请她,何为?

    ------题外话------

    注,大概亲们也看出来了,这位三皇子吴王殿下,原型就是唐太宗之三子吴王李恪。这个人,竹子真的是又爱又心疼,所以忍不住就借着这个故事架空一下,yy一下。大家可以把他当成李恪,也可以当成本文原创的一个人物,都无所谓,群么一个~

    !

 第二十章 司徒郡主

    诗云: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清明时节,四月春暮,桃红夭尽,梨花正盛,南府的这一宴正为着赏梨。

    黛玉随着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来到了位于城西的南安王府时宴席尚未开始,因前次的赏春宴,令黛玉闻名于诸贵戚间,是以这次一露面,便有人过来攀谈,奉承夸赞不绝,其中不乏有意求配者,贾母都微笑着不动声色的婉拒了。

    宴席尚未开始,便有穿着侍女过来,向黛玉屈膝为礼道:“郡主有请林姑娘后园绮澜亭一会。”

    黛玉微微一怔,贾母已经明白,这位司徒郡主必定是想要先见见黛玉,看是否如传说中所言,不禁轻轻蹙眉:“玉儿,既然是郡主有请,不能不去,你就先去见过郡主。”又低声嘱咐小心应对。

    黛玉应了,扶了紫鹃,便随着侍女而去。

    王夫人在贾母身后低声道:“郡主尊性高傲,只盼着甥女要懂得避些锋芒才好。”

    邢夫人瞥她一眼,含义不明的一笑:“名声已经在外,现在要避,恐怕也不容易。”

    贾母将这二人的言语听在耳中,也只做不闻,只管与其他的王宫侯府的诰命寒暄。

    却说黛玉随着侍女穿花度柳,一路向南府深处而行,周围的景致渐由轩朗气派转作幽邃秀丽,心中忖度,这便该地近郡主所居之处,果然,遥遥的便见不远处有亭翼然于水流之上,其中端端正正的坐着一 着浅粉襦裙女子,背身而坐,遥遥的看不清楚容貌,却已经见得身姿十分窈窕。

    黛玉久知这南安府郡主司徒娬儿颇赋才艳之名,亦知她此番请了自己过来见面的意思,虽不肯轻慢,但也绝无局促不安的神色,仍是坦坦然然向前。

    一袭冰蓝色的齐腰襦,袖口舍了繁复的滚边,只挑以水纹,腰间系了同色的丝绦,极淡近于白的水碧褶裙曳曳,裙角缀以幽兰,纤纤袅袅,若凌波洛神。

    行至亭外,黛玉尚未行礼见过,却见那背对着粉裳女子漫不经心的开口:“怎么回事,还未请来么。”她的身后立着六位侍女,皆敛容不语。

    黛玉便微微垂了眸,屈膝而礼:“小女林氏黛玉给郡主请安。”

    司徒娬儿这才缓缓的站起,慢慢的转过身来,一举一动都极其的矜持合度,声音亦是端凝含笑:“原来林姑娘来了,简慢了,快些免礼。”

    黛玉起身,抬起头来,这才看清了司徒娬儿的容貌,约莫十六七岁,果然是皓齿明眸,润若明珠,国色天成,较宝钗似更胜,而目光顾盼,却又多了几分风情,微微勾起的嘴角,显得颇为骄矜高傲,加之衣饰皆华丽,当真是美艳不可方物。

    司徒娬儿看着眼前的素衣女子,微微一怔,旋又不露痕迹的掩过,笑道:“林姑娘请坐。奉茶。”

    “郡主请。”

    二人坐定,黛玉才发现眼前的石几上赫然摆着一个棋局,却并不是常见的棋谱中的式样,心中微疑。

    司徒娬儿轻轻抿一口茶汤道:“久闻林姑娘才名,一曲琴音令百鸟来聆。我听太妃讲起,便早已心向往之,恨不能即刻一见为快,只是一直未得空闲,恰逢今日府宴,一定将林姑娘一并请来,又恐前面人多纷杂,不能自在说话,便先令侍儿请了姑娘来,唐突之处,还请林姑娘见谅。”

    黛玉微微一笑:“黛玉不敢。郡主名倾京师,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司徒娬儿眸中微芒一闪,轻笑道:“提那些作甚,不过是强加的虚名儿罢了。”顿了顿又道:“听闻林姑娘是辅国公的后人,书香世家,令尊乃是探花郎,家学非常,熟稔于琴棋书画,琴么,已是不凡,其他的谅亦是个中翘楚。”

    黛玉听着她这连篇累牍的夸奖,想必为欲抑先扬,仍是中规中矩的答道:“实不敢当郡主如此夸奖。不过是略知一二皮毛而已,更当不起翘楚二字。”

    “过谦了。”司徒娬儿笑着,话锋却是一转道:“近来京中有个棋局,乃是高人所出,至今无人能破。我想了许久,都是无解。不知林姑娘可肯与我参详一二。”

    正说在这里,旁边的侍女提醒道:“郡主,就要开宴了,太妃王妃令郡主速至前厅。”

    司徒娬儿笑一笑道:“着什么急。去告诉太妃、母妃,我这里和林姑娘话还未说完呢,只待林姑娘破了这棋局,我们一并去就是了。”又道:“林姑娘请看,正是此局,劳烦了。”

    话说到这里,黛玉已经明白其中的意思。

    这位郡主是要自己在极短的时间内解开这局棋,若是不能,便要耽误前头的宴席,惹人非议。黛玉经过一世,深知人言可畏,一语可以捧你入青云之上,亦可一语将你踩入尘埃之中。

    轻叹了口气,可知虚名累人了。

    只是这位司徒郡主可能并不了解,所谓琴棋书画,琴、书、画皆可从勤奋上来,唯有这棋赖于天份二字,若无天份,再如何苦学苦练都于事无补。

    而这局棋,真的有那么难么?

    未见得。

    想着,黛玉遂道:“既然郡主有命,黛玉便勉力一试。”

    司徒娬儿微笑点头,一面命人再烹茶来,她大概以为还有很久要等吧?

    随着黛玉轻轻的落子,司徒娬儿脸上那好整以暇的笑容便减淡了一分。

    微风细细拂过,拨起黛玉额前的碎发。肌肤如玉般的通透细腻,吹弹可破,不用脂粉便毫无瑕疵,黛眉轻轻而蹙,然后慢慢舒展。

    司徒娬儿不知,她的眸子不经意间便已经露出了一丝不安。

    黛玉将最后一字落定,便抬起头来,淡然自若的道:“郡主,不知如此如何?”

    司徒娬儿再不掩饰眸中的惊愣,定定的望着那棋盘,难以相信,她苦苦思索了几个月仍是未解的棋局竟然就这么轻轻松松的被破掉了。

    初时的惊愕,渐被心中的焦灼恼火所替代,可是她的脸上分毫没有露出来,慢慢的抬起头,露出一个十分惊喜,十分欣赏的神情:“林姑娘好敏慧的心思。”

    !

 第二十一章 曲廊回合

    黛玉微微一欠身:“郡主谬赞,不过是侥幸而已。”

    司徒娬儿望着那棋局,沉默片时,忽而开口:“林姑娘,以前可曾见过这一局?”

    黛玉坦然道:“没有。”

    司徒娬儿又道:“那你知道设这棋局的人是谁?”

    黛玉摇头:“不曾。”

    那司徒娬儿似乎轻轻的舒出口气:“太难得了。”又沉默了一会儿,脸上便恢复了那种矜傲的笑容:“时候不早了,我与林姑娘到前面去吧。”

    说着将茶盏放下,起身,不巧的是旁边的一个侍女来扶她,将桌上本就没放稳的茶盏碰倒,里面还有半盏残茶尽情翻倒在了司徒娬儿裙裾上,侍女得也不顾地上碎瓷,忙跪下来:“郡主饶命。”

    一个年纪略长的侍女上来便是两巴掌:“没脸的东西,这是什么日子,竟污了郡主的新裙。”

    司徒娬儿道:“算了,她也是无心的,什么了不得的事情,换一件便完了。”一脸歉然向黛玉道:“林姑娘,抱歉的很。我先去房中更衣。林姑娘不妨缓行一步,我随后便至。”

    黛玉道:“郡主请便。”

    司徒娬儿又留了两个侍女为黛玉引路,便扶了侍女缓缓离去。黛玉自扶了紫鹃,随着那两位侍女穿出亭子,过了一段曲回浮水平台,便是一段更加幽折的水上回廊,将前后两园缀连为一体,中有梨花如云,层层叠叠,不疏不密,风来时,泼泼洒洒,拂去一身还满。

    黛玉放缓了步子,且观且玩。紫鹃因初来王府,也不肯多言,只是默无声息的扶了她慢行。

    行至一半,便有人从对面而至,回廊本窄,仅能容二人擦肩而过,此刻要避让已是不能。对面梨花本密,以至于来人竟似自梨花雨中而至,白衣纤尘不染,若流纨轻雪,衣角在风中轻轻扬起,与无瑕梨花缀成一片。

    小廊回合,梨花雨落,白衣男子似乎也并不着急,靴声轻橐,显得很是悠然自得,而黛玉看着,心中却无端一动,那白衣让她想起了泊舟渚上的那夜,皎皎月华中的男子。而紫鹃已经轻轻的捏了黛玉的手指,压低了声音道:“姑娘,那是……”

    黛玉烟眉微蹙,还未及开口,前面引路的侍女已经侧身行礼:“给北静王请安。”心中一诧,不及多想,黛玉便随之行礼:“给北静王请安。”

    “姑娘,免礼。”清润如落玉的声音,微微含着一丝笑意道:“这么美的景致,姑娘总是低着头,不是太可惜了么。”

    黛玉迟疑了一下,终于抬眸对上那双如墨玉琉璃般的眸子,簌簌飘落的梨花映于其中,高华中隐含散漫,温润里却又蕴着深沉。

    让人惊羡的风华万千,如海上明月直升而起,将天地万物映的失却了颜色。

    目光相触,忽如彼此回到了那夜月下落水的那瞬,可是,谁也没有想要再提起。

    “姑娘在此是……”

    “回王爷,等候司徒郡主。”黛玉敛了眉睫道。

    “哦,等人,真巧,本王也是。”水溶微微一笑,轻轻的摇开折扇。他不说走,也不请黛玉先走,自管看那于廊下看流云舒卷,落花挽阵。

    碍于身份,黛玉也无法先走开,不觉暗里蹙了蹙眉,也只好望着落花。

    回廊曲槛,东风欲回,梨花漫舞。

    正在这时,一个声音响起:“林姑娘,久等了。”

    司徒娬儿扶着侍婢款步而至,她换了一身淡淡的鹅黄色襦裙,那明亮的颜色更衬的她艳若桃李,扶着侍婢,虽然是和黛玉说话,目光却并未离开过那白衣男子,微微一笑,抿唇仪态万方的行下礼去,声音脆若莺转:“娬儿见过北王,给北王请安。”

    水溶微微一颔首道:“郡主安。”

    司徒娬儿道:“前面约莫已经开宴,不知为何北王却在此处。”

    水溶的声音里不见分毫的情绪:“等人罢了。”

    司徒娬儿目光轻轻一颤,飞快的望了黛玉一眼,等人,难道他们,认得?并没有容她深想下去,又有一人打断了来:“原来北王在此,叫我好寻。”

    声音微微带了点邪气。

    听到这个声音司徒娬儿的脸色却是微微变了,握着巾帕的手越发收的紧了,后撤一步,跪地:“给太子殿下请安。”

    黛玉心中苦笑不止,在这里耽搁了这会儿却又遇到这些人,当下也随着司徒娬儿行礼。

    一地人都跪了下去,一个人踱着四方步走了过来,团龙薄底靴,斜眉之下凤眸狭长,深褐色的瞳眸带着几分桀骜不驯之气,正是太子宇文承彦,他洒脱的摆手:“都起来,都起来,孤今日是简从而来,凑个热闹罢了 。司徒郡主请起,请起。”

    他的目光盯了司徒娬儿一会儿,这才转向黛玉,飞快的挑了挑眉,眯眸似有讶色,向水溶道:“北王,这位是……”

    水溶眉间淡淡:“殿下说笑了,偶然一遇,小王怎会认得。”

    宇文承彦轻轻的笑起来:“原来是偶遇佳人。巧也,巧也。”

    司徒娬儿听见水溶的话,不觉就松了口气,便道:“回殿下,这位是荣国府的林姑娘。”顿了顿,又忽而补充了一句道:“难道殿下不记得了,这便是近日盛传的能用一曲琴声引得百鸟来听的那位林姑娘。”

    宇文承彦似是才猛省道:“原来便是这位林姑娘。幸会幸会。”又道:“不知今日宴上,可有幸聆得姑娘一曲妙音?”

    司徒娬儿不无刻意的提醒令黛玉心中生出淡淡的不耐,因始终微微俯首,倒也无人看的出来,她淡淡的开口道,“太子殿下有命,小女敢不遵从?只是今日大宴,自不乏胜过小女者,小女若然造次,班门弄斧,岂非贻笑大方。”

    竟然堵噎宇文承彦于无形,更巧妙的是隐晦的将才名素著的司徒娬儿推在了前面,偏这反击的丝毫声色不露,连司徒娬儿也说不出什么来。

    水溶眸中隐隐起了一丝笑意,忽然开口将话题岔开道:“太子殿下,时候不早了,莫令南王世子久候。”

    司徒娬儿亦道:“我和林姑娘也该去了,耽搁久了又令太妃不悦。太子殿下,北王,告退。”

    “郡主请便,林姑娘请便。”

    两行人便擦肩行过。

    当袅袅身影去的远了,宇文承彦却忽而回望叹道:“真神仙中人。”

    水溶淡声自若道:“殿下说的是司徒郡主?”

    宇文承彦瞧他一眼,摇头晃脑道:“譬如御园牡丹之于瑶池清荷,北王以为若何?”说完意味不明的笑了两声,便大步走开。

    水溶脚步缓缓一顿,眸中掠过一丝冷冽。片片梨花静静的堕于衣上,水溶一怔,旋即温雅而笑,轻轻拂去,离开。

    !

 第二十二章 箫引梨花

    宴设流觞,曲水澹澹,梨花淡淡溶溶。

    太妃见到司徒娬儿,微微嗔道:“娬儿,如何迟迟才至。”

    “太妃,娬儿和林姑娘投缘的很,不免多聊了一会儿。”司徒娬儿上前,挽住太妃的胳膊道:“所以来迟了,是娬儿的不是了。”

    太妃也不忍多责摇头轻笑道:“你啊。”却又向贾母道:“老太君,我说如何,就知她二人会投缘。”

    贾母笑眯了眼睛:“承郡主青目,却是我这外孙女的福分了。”

    黛玉静静的坐在贾母身边,却忽而见对面史湘云也在,大约是随着史府的姑娘们一起来的,湘云和黛玉对视一眼,便眨眨眼睛,露出一个灿烂的笑,黛玉亦还以淡淡微笑。

    这时,太妃便起身道:“好了,什么流觞曲水,都是年轻人玩的,这里便留给她们。咱们这些老人儿且往里头去去,咱们也自在,她们也没有拘束。娬儿,你是主人,好生招待。”

    “是。”司徒娬儿答着,年长些的诰命都到里面一席。

    司徒娬儿便招呼众闺秀随意,一时入席都列做曲水两侧。这时,一个侍女过司徒娬儿斟茶,趁着人都不理论,悄然在司徒娬儿耳畔道:“陈县主令奴婢禀过郡主,说她都安排好了,请郡主放心。”

    司徒娬儿目光闪烁一下,却做无闻一般,那侍女只好走开,那陈锦心一直在留心她的反应,见此嘴角微微翘了一下。

    湘云本就和本家的几个姑娘不甚投契,因此便过来和黛玉共席,低声道:“林姐姐,才我来听见你被郡主请去了。如何,她没难为你吧。”

    黛玉轻轻一笑:“倒也不算是难为了。”

    湘云会意,笑道:“这说的也是。”因看看黛玉,又望了一眼司徒娬儿低声道:“南府郡主果真算个好的,只是没得比较罢了,谁又差给谁呢。”

    黛玉以帕掩口微微的笑:“好没羞,这就夸起自己来了。”

    湘云哼着道:“我说的谁谁心里知道,可别装痴卖癫。”

    黛玉摇头道:“你省省吧,这种场合少说几句,还当是在家,还是在园子里呢。”她无意一抬头,却见司徒娬儿也正往这边看过来,不觉一怔,只好出于礼节的微微一点头,继续与湘云闲话。

    击鼓声起,酒杯于曲水中,待鼓声止,那酒杯停在谁的面前,便由主人家命题,书画吟诗,或琴或舞,以为赏宴之乐,这也是贵族聚会的常见节目。女眷在内,男客的坐席都设在了不远处,宴虽不在一处,若有诗题琴声歌舞倒也不耽误共赏。

    这样的安排其实还另外有一重深意,在这种宴上,便是来的男客也都是朝中位高权重的,那些女眷巴不得令自家女儿出彩露脸,一来博得个清贵淑媛的名声,二是若被哪个王子皇孙看中,或圣上指婚或两家自行结亲,也都是一桩美事。

    不知是巧合还是有人别有用心,这鼓声第一次停止的时候,那杯子正好荡荡悠悠的停在了黛玉面前。

    陈锦心掩口笑道:“这可巧了,正是林姑娘,今日咱们又有耳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