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武侠之笔诛天下-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却是眼睁睁看着自己父亲和兄长的头颅被人耀武扬威地挂在城墙之上。
  那一瞬间,她的天空破碎成无数的碎片。
  她恨,恨得眦目欲裂,恨得咬牙切齿,但是满腔血泪只能混着泪水咽下喉,她告诉自己,此生不灭蛮夷,她死不瞑目。
  那样极致的痛极致的恨之中,她抛弃金钗罗裳,云鬓花颜,踏碎如诗如梦般的少女情怀,斩断所有的软弱与娇奢。她拿起了父亲的梅花枪,披上了兄长的战甲,用母亲的白绸带挽起了发,从此征战沙场,叱咤天下。
  木舒写了昭知松的煎熬与努力,写了朝堂的沉浮波折,写了一个王朝的生生灭灭,写了平民百姓的软弱愚昧,却也写了百姓愤怒中咆哮的嘶吼。在大半个国土沦陷于蛮夷之手的黑暗时代,在那个外忧内患国不复存的年代,那个傲雪寒霜,风姿清艳的女子在她的笔下复生,没了红衣罗裳,鲜血也仍然为她的衣角点缀出红梅的颜色。她燃烧着自己的生命,一笔一划地在历史上刻下了自己的名。
  这注定是一个漫长的故事,却也注定是一个短暂的一生。
  她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平定了边疆,夺回了故土,杀得当时边疆列国的皇室子弟十不存一,逼着他们远退八百里,在百姓们的欢呼和恸哭之中换来了明和国十数年的安定平和。她身体愈加虚弱,名号却越加响亮,在诸事了了的那一个夜晚,她独自一人站在边城的城墙上,环视着曾经凝聚了她欢笑与泪水的故乡,像旧时的自己一般,告慰父兄,大仇已报。
  最终,昭知松守着黎明出现的第一道光,含笑着闭上了眼睛,结束了自己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她十五岁的弟弟拿起了她的梅花枪,披上了她曾经穿过的战甲,用她的绸带束了发,仿佛另一个轮回的齿轮在时光中吱呀作响。
  “吾姐昭知松,乃吾昭家的魂与骨,是昭家传承不灭的力量。”
  木舒写了改,改了写,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认真去对待自己的第一本书。哪怕是被苛刻的系统几度驳回,她也没有埋怨什么,而是精益求精地做到最好。直到终稿通过之后,木舒才缓缓松了口气,兴致勃勃地将手稿塞进出版社的机器里,期待着自己的第一部 作品。 
  而取名废的她在抱头思索了两刻钟后,才在系统的催促下道:“就叫《终归乡》吧。”
  始于边城,终于边城,一生的碾转坎坷,不过是为了回归故乡。
  书本被制造出来的成品第一时间被木舒拿到了手上,封面选用了近似雪色的白封,仿佛漫天白雪的冬季。封面上画着一个女子的背影,发如泼墨,白绸挽发,她一身铠甲,长身玉立,唯有手上所持长枪之上的红缨红得潋滟。
  封面的边角隐约有点点墨绿色,似是婆娑的树影,在白雪纷纷的冬天里也仍然清癯。
  “这是……松?”
  世间树木,唯有松树长青,与梅竹共称“岁寒三友”。也便是如此,就如这个以松为名的少女一般,风姿秀逸,卓尔不群。
  封面上的“终归乡”三字写得飘逸洒脱,但是那略微凌厉的收笔却又显露出些许峥嵘与锋芒。封面精美得堪称漂亮,但是不管是字还是画都是世间难得一见的绝品,哪怕不是买这本书,冲着这幅画就已经有了想要购买的念头了。
  但是翻开书页,便发现内页也别有洞天,雪白的纸张上有着隐隐的暗纹,每一页书都似乎凝着浅淡雅致的墨香。初稿被整理后再度印刷,字迹就简洁干净,非但没有破坏纸张的美丽,那如诗如水的秀逸字体更是让整本书透着股说不出来清雅高华。
  “真漂亮,感觉第一版本的印刷就已经很完美了。”木舒将书籍塞进了出版的渠道里,默默地道,“希望不要扑得太惨。”
  木舒的逻辑仍然是现代人的思维方式,看到手中的书籍只单纯觉得美丽,却并不知道这样的书在古代会掀起怎样的波澜。
  反正木舒除了写文的时候会大脑运转飞快以外,在生活上很多事情基本上是不愿意动脑的。对她来说,别去思考那么多就不会烦恼那么多,人生在世,活得简单一些也并非坏事。但是系统也万万没想到,自家宿主居然真的写完书就抛之脑后万事不管了。
  荀游乃是宋国准备科举的考生之一,他家境富裕,学识也好,是以对于这一次的科举也算是成竹在胸。在宋国,他的书画也算是小有名气,虽然名气比不上那位在大明皇朝颇具盛名的六如公子李寻欢,但是在文人圈子里他的名声比李寻欢更好。
  毕竟,李寻欢虽然身负“父子三探花”的美名,但是他不仅是半个江湖人,风流不羁之名更是流传甚远。
  且在那个侠以武犯禁的明国里,当官实在是太辛苦了,连皇宫都成了明国那群无礼的江湖人来去自如的地方呢。
  这一日他闲来生趣,听说开封府有一座闻名遐迩的藏玉楼,非贤人雅士不得入内,里头的书画和藏书都是开封一绝,便起了兴头要去一观。反正距离科考还有些许时日,若是能在此之前结识几位才学之士,岂非快事一件?
  他虽说不是狂妄自大,但是自幼在书香世家成长,居移气养移体,寻常字画已经难以入他之眼,走在这藏玉楼中,也难免有几分意兴阑珊。他手持书卷,目光轻飘飘地在书架上扫过,没有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孤本,却忽而被一抹艳丽的红色吸引住了目光。
  那是一幅……女子的,画像?
  许是被这一抹艳色所吸引,他抬手从书架上取下这一本书,映入眼帘的便是一身劲装轻甲,挺拔如松的背影。
  荀游的面上滑过一抹惊艳之色,他从未见过这样的画作,时下的文人墨客总是讲究世间万物重于神而非形,这幅画作却反行其道,将每一个细节刻画得细致入微,这样过于繁琐的描绘本是会使画作带上匠气,但是不知道为何,这幅画却完美地展露出女子的风华绝代。
  凌如苍雪,劲若青松,可谓是形神具备,父母赐予的皮囊,自身的铮铮傲骨,无处不美。
  这是……哪一位厌恶尘嚣,才高八斗的隐士高人的画作吗?
  荀游几乎是怀着激动而虔诚地心翻开那一本书的,在他的想象里,这或许就是一本才学之士毕生的杰作。
  然而——他翻了翻,又翻了翻,最后不敢置信地从头细细看起。
  最后他一脸懵逼如狗的放下了手中的书,不得不承认一个让他崩溃的事实。
  享誉开封的藏玉楼里,这本疑似隐士高人著作的书籍——其实,就是一本话本。


第十九章 阅读理解
  荀游心有不甘,那本书拿起又放下; 最终还是硬着头皮抱着书去询问价格。
  这本书的纸墨都是从未闻名的绝品; 荀游本以为要寸纸寸金; 谁料到当家的只收三贯钱,比他往日里买的书还要便宜些许。荀游付了钱便离开了藏玉楼; 步伐踌躇,时不时回头看一看当家是不是人老眼花记不住价格了。
  回到家,荀游从怀里取出那本书; 不甘心地坐下来细细品阅; 期望能从字里行间看出传世之理; 治国之道。
  荀娴听说兄长回来后一直呆在书房,暗想兄长许是这几天准备科举而有些紧张; 便去膳房取了一盏清茶; 准备给兄长送去。谁料扣门半天; 书房内都没有回应; 荀娴担忧兄长别是累坏了,便悄悄推开了门扉; 谁料这一眼; 却忍不住轻呀出声。
  “兄长; 你怎么也在看这本书呢?”荀娴有些紧张地看着自家兄长严肃的神情; 心想别是最近在她们这些闺阁女子间悄悄流传的话本居然被他人知晓了。虽说扶苏的故事大气磅礴; 无关风月,但是她们心知肚明的事情,外人可不知晓呢。
  “小娴; 你也在看这本书?”荀游这才回过神来,恢复了以往温润如玉的尔雅之态,但是此时此刻,面对自己向来疼惜的妹妹,荀游也无比认真肃穆地道,“兄长机缘巧合之下看到了这本书,原以为是毫无意义的话本故事,没想到其中大有玄机啊!”
  “啊……啊?是吗?”荀娴见兄长并无责怪之意,便也稍稍放下心来,然而仔细回想书中的内容,却并没有看出什么玄机命理。最初拿到这本书她也只是偷偷的看,到底女儿家心思纤细,为那书中的巾帼红颜哭湿了枕巾,为那昭家透纸而出的赤胆忠心而心醉神迷。如今细细回想起来,心中仍然隐隐觉得羡慕不已,那个傲雪寒霜不让须眉的巾帼红颜,一生是怎样的潇洒肆意?
  荀娴正思考着,却听兄长朝她招招手,指着书里的一段话肃容道:“你看这里,倘若不细看真是容易让人错失金玉,兄长也是反复品读之后才勉强看出这位大儒隐藏在故事之后的深意。书里看似是在描写塞外的风雪冰寒刺骨,实际上是在暗示这个国家已经走到穷途末路,因为王者失道,宦官乱政,从一开始,看似战无不胜的昭家铁骑其实就是一场由繁荣走向衰败的悲剧!”
  “而全篇看似是在讲述昭知松的故事,实际上是将昭知松作为一种象征,代表了这个国家的一线生机。”荀游强自压抑着内心澎湃汹涌的情绪,振奋地道,“你看看前面的昭家祖训,这些看似没头没脑的规章训诫实际上是杜绝了结党营私、功高震主、军心失衡和文武勾结等疑虑,既约束和杜绝了昭家子弟造反的可能性,也安了君王的心,让昭家成为君主手中最锋利的武器!”
  “如书中所言的那般,世间只闻百年书香世家,何曾听说过百年武将世家?说到底,掌兵权掌天下,一切不过是帝心难安!但是这位大儒竟然能写出这样杜绝一切后患的规章训诫,并隐晦地将之融入到话本的故事里。寻常人只会感慨昭家的卫国之心,唯有有心人才能看出其中的门道!这定然是这位大儒是在借昭家的故事隐喻自己!展现自己的才学和治国之道!暗示自己有能力如昭知松一般成为国家的一线生机!”
  “是、是这样吗?!”荀娴简直惊呆的,但是她极其信任兄长,也非常钦佩他的才学,自己读不出来的东西,兄长定然能看出来的。倘若当真如此,那这位大儒真是了不起的人才!居然能剑走偏锋,用寻常人看不起的话本撑起自己的治国理念!
  “没错,还有这一段,和这一段——来,小娴啊,兄长为你细细道来,这定然是怀才不遇的高人藏匿于心的一片报国之志啊!”
  如果叶。怀才不遇。赤胆忠心。木舒知道这一对兄妹的对话,她一定会吐出三口血来表明自己的报国之志。
  #我只是在陈述事实,塞外的风雪是真特么的冷。#
  #自己瞎想作者的意思还要给作者打零分系列。#
  #可以,这很阅读理解。#
  并不懂系统是如何操作出版以及宣传自己小说的木舒此时正蹲在书房给小伙伴们写信,根本不知道也没想到自己的小说普经上市就被系统发布到五大国去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她此时咬着笔头冥思苦想着该怎么给花满楼和西门吹雪回信。
  花满楼的来信就是标准的文言文,诗词歌赋信手掂来,遣词用句也是风雅至极,看的时候有多赏心悦目,回起信来就有多痛苦。她自己虽然写文,但是为了避免抄袭别人的诗词,小说中的诗句都要再三斟酌才敢使用,实在不行就自己写,哪怕被系统批得狗血淋头也没关系。为了给花满楼写一封毫不掉分的回信,其难度不亚于写一篇让系统满意的短篇小说。
  而西门吹雪的来信正好跟花满楼相反,能多简洁就多简洁。虽然写信给西门吹雪时木舒也很意外也很惊喜他居然会给自己回信,但是想到那可怜的鸽子累死累活飞了一个月就为了传递他大少爷的三句话,木舒就觉得脑门上青筋直蹦。
  倒是小仙女朱七七的信件简单好回复,虽然只是一些无关要紧的生活小事,但是隔着一张信纸都仿佛能看到那个活活泼泼的女孩子天真快乐的样子。木舒虽然和朱七七相处的时日不长,但是她能感觉出这是个单纯到有些缺心眼的女娃娃,但是心地确实是好的。朱七七这样子,若能碰上有实力有心意宠她一辈子的人,那定然是毕生都幸福的,但是若是所托非人,怕是痴情枉负。
  她多少是有些担心这个小姑娘的,所以信件的交流上总是要带上一些小故事,等朱七七看完回信之后,她又要详细地给她分析一番,多多少少教她一点生活的道理。虽然作为一个在国家坚持洗脑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木舒比谁都明白“理都懂,然并卵”的说法,但是她并没有强求或者想要去修改朱七七刁蛮的本性,只是想教给她最基本的明辨是非,判断对错,让她能保护自己罢了。
  小仙女这么可爱,万一因为刁蛮任性成了习惯,将来碰见一个对他不假辞色的男人,一时觉得新鲜却无意中错付真心可如何是好?
  木舒丝毫不知道自己无意间踩到了真相。
  让木舒觉得比收到西门吹雪的回信还要惊奇的一件事情,是她居然收到了一封来自武当山的致歉书和一封自我检讨。
  顺带一提,这致歉书出自武当七剑之手宋远桥之手,最开始是通过隐元会菜送到了自家二哥的手里。具体写了啥,木舒不知道,只听说自家二哥居然愤怒之下掀了桌子,没过多久后,她家二哥就顶着一张比小媳妇还要心酸委屈却还强颜欢笑的脸递给自己一封信。
  嗯,来自宋青书的检讨书,估计是被他爹打了一顿之后压着写的,那字收笔都还带着颤抖,反反复复就是一句憋屈的“深感歉意”。
  于是木舒大概猜到,自家二哥八成又脑补了自己“被人欺负受了委屈还乖巧懂事不跟家里人提”的三万字苦情戏。
  哦豁,其实她真的没放在心上,所以转头就忘掉了,希望自家二哥别跟大哥提,不然宋青书以后还能不能上藏剑山庄得另说呢。
  木舒怀着悲悯天下的心情给宋青书写了一封回信,拿出自从小姐姐离家出走之后就再也没有使用过的煲汤技能熬了一小沓纸的心灵鸡汤——全是自己看过的小故事,然后拜托隐元会的信使带回去给宋青书。
  说起来这个综武侠的世界将地理和历史搅得一团糟烂,但是木舒靠着自家三哥讲过的一些江湖趣闻拼拼凑凑,勉强能够分辨出,宋国大概是温瑞安笔下的武侠世界,金国和大理是金庸笔下的世界,有侠以武犯禁之祸的明国是古龙的世界,至于她如今所在的唐朝,是综合了黄易的一本小说以及一个名为剑三的游戏世界。当然,各个国家之间也隐约有所牵连,不同的小说也会互相串个门之类的。
  不过当木舒知道如今的金国不仅和宋朝打仗还和蒙古打仗,金国的江湖就是倚天屠龙传和射雕英雄传的结合体。明国有个黑木崖、大唐有个波斯明教总堂,黄山光明顶有一个明教分支的时候,她内心仍然是崩溃的,觉得金国分崩离析是迟早的事情。
  #毕竟最能搞事的都在那里!#
  #时间线都死掉了好吗?这是何等混乱的世界!#
  想不明白的事情就不想了,反正除了她这个从现代穿越过来的人会三观崩溃以外,其他人都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木舒将要给小伙伴们的信写好,甚至出于礼貌也给宋远桥宋大侠写了一封,尽量以天真单纯的语气来探讨一下教导孩子这个严肃的话题。反正以她的年纪,谁都不会多想她是否另有目的,顶多也就是以为她跟人家宋大侠说一下自己和哥哥父亲之间的日常相处而已。
  一昧打和责骂是没有用的,你爱之深责之切,也要孩子明白才是。
  偶尔发个烧,装装糊涂,说几句蠢话,让孩子知道你对他的期望和骄傲,反而能让他在走上错路时下意识地想起如此信任他的你。
  木舒捻着信轻轻吹了吹上面的墨迹,鼓着肥嘟嘟的脸颊,一双温和的杏眼眨了又眨,心想自己已经算是尽人事了吧。
  将小伙伴的事情们解决完后,木舒才突然想起另一个同样在名剑大会上认识的人。她下意识地垂下手去摸自己袖袋里的锦囊,但是很快又反应了过来地收回了手。那一天病发之后,她不想让家里人操心,也不想藏剑山庄和唐门在名剑大会的关头上出现什么龌龊,所以没有跟哥哥们说自己是因为惊吓才病发的。也亏得她惯来会撒娇卖萌,硬是赖得盛神针帮她保守秘密。
  后来盛神针偷偷告诉她,她吃下去的乃是唐门秘药,是能够在关键时刻保住一命的珍贵药品,哪怕是在逆斩堂里,也不是谁都能有的。木舒乍听闻此事,无言以对的同时也觉得那喜怒不定的少年真是个肆意妄为的性子,一时心血来潮就能险些害了她的小命,看得顺眼的人也不管是什么身份,转眼就能送出这么珍贵的药物,这般霸道乖戾的性子,无关乎人们总说唐门行事亦正亦邪,捉摸不定。
  木舒叹了口气,伸手在袖袋里摸了摸那个锦囊上小小的袖子,暗暗地想到:
  如果还有下次相见的机会,不如就把第三个故事讲完给他听罢。
  作者有话要说:  ……写着一章的时候重温了一下当年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