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梦落三生-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名声余威,鲜花嫩柳一般的嫡女送进宫去,难道真的只为熬到二十五岁出宫么?
  元春生在大年初一,谁人不说她是个有大造化的,一个五品官的嫡女有什么造化,便是嫁个门当户对的人家也谈不上大造化罢,那么,这所谓的“大造化”便只能应验在皇宫里了。贾敏忽然冷冷一惊,贾母和王夫人送元春进宫的想法不是心血来潮,只怕已计划好多年了。
  年后春暖花开,明玉准备回姑苏考童试,贾敏百般不舍,但长子学业要紧;只能忍痛别离;谆谆嘱咐无数,选了管家林皓随行,还有四五个妥帖谨慎的小厮,又命人早去老宅收拾了一番,亲自送儿子离开。
  送走了长子,林海想起陈年往事,自己也是回姑苏考试的时候第一次见到贾敏,笑道:“今儿送明玉回乡,不禁让我想起当年我第一次回乡考试,在路上见过你。”
  贾敏意外地道:“我怎么没印象?”
  林海牵起贾敏的手,温柔笑道:“那时你晕船,上岸歇息,我在船舱窗户里看到了你,当时暮□□临,秋风吹起你的面纱一角,我没看清你的模样,但我的心就好像被什么突然击中了一样,脑子里只有一个词,一面惊鸿。”
  贾敏脸上浮起一层红晕,宛如洇开的胭脂,娇羞一笑,二十三年后她才知道,原来他们夫妻之间的缘分竟开始地有那么早。
  夫妻二人走进二门,忽见黛玉的大丫鬟茯苓慌慌张张地跑过来上气不接下气地道:“老爷,太太,二姑娘晕过去了!”
  林海贾敏齐齐变色,赶紧来到黛玉的房间,见黛玉昏迷不醒,屋子里乳母丫鬟个个都紧张不已,菁玉正坐在床沿上给黛玉仔细地诊脉检查。
  “菁玉,黛玉怎么样了?”贾敏冲至床边,面色煞白,看着小女儿,不由眼圈儿一红落下泪来。
  菁玉诊脉之后不禁大为惊骇,黛玉的脉象平安无事,但无论怎样施救她就是一直昏迷不醒!
  “菁玉,你妹妹如何?”林海见菁玉面露骇色,心里咯噔一跳,不祥的预感涌了上来。
  菁玉心乱如麻,黛玉一直都好好的,刚才一起送了明玉出门,拉着菁玉回房要听她弹琴唱歌,还没走到门口就突然不省人事,难道这是那癞头和尚出现的征兆?
  “我也不知道。”看着父母急切询问的目光,菁玉白着脸说道,“妹妹的身子一向还好,这脉象竟看不出是什么病症,不如去大明寺请个高僧来看看吧。”
  林海向来不信和尚道士,把扬州有名的大夫都请了过来,怎料那些大夫给黛玉诊脉后都摇摇头,说奇哉怪哉,姑娘脉象平安,但他们如何施为,黛玉仍然昏迷不醒。
  贾敏闻言当场就晕了过去,她醒来后黛玉仍旧昏迷,贾敏如何承受地住,守着黛玉不眠不休,日夜啼哭不止。林海心急如焚,幺女昏迷不醒,妻子的身子刚好些又受此打击,请了大夫基本在家住下了,生怕黛玉还没醒贾敏又倒了。
  三天后,菁玉劝说让贾敏去休息,黛玉一日不醒,贾敏哪里放心得下,两只眼睛红肿不堪,抽泣道:“黛玉前几日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得了这怪病,若能让黛玉好起来,让我折寿我也心甘情愿。”
  “母亲,妹妹吉人天相,一定会好起来的。”菁玉连忙安慰贾敏,心里也十分焦急,那癞头和尚怎么还不来!
  忽然间,一阵木鱼敲击声传了进来,菁玉双眼蓦然一亮,“母亲,您听到了么?”
  这木鱼声不小,贾敏听得清楚,诧异道:“可是你父亲请了高僧来?我怎么没听他说起。”
  “你这和尚好生无礼,为何私闯我家后院!”林海气恼的声音传来进来,顷刻之间,一道人影已出现在门外。
  贾敏不禁一惊,紧紧地抱起黛玉。菁玉心头一松,这和尚终于来了。
  林海先进了屋子,将那和尚挡在门口,不让他进去唐突了妻女,见那和尚光头生疮,邋遢腌臜,手里拿着木鱼,竟不知他是如何进入府宅的。
  那癞头和尚向内看了一眼,内间隔着珠帘,只隐约看到一个影子,叹道:“太虚红尘,人间苦海,与其沉浮其中,不如随了我去,带她出家,可保一世平安。”
  那和尚来得突然,林海原本有想求他救一救黛玉的心思,听到这话登时怒道:“想必大师是个有几分道行的,却不知你竟如此胡言乱语,你一句话便要化我女儿出家,我凭什么信你!”
  癞头和尚并未恼怒,平静地道:“此乃命中注定,若要令千金好,须离了红尘,如若不然,令千金的病怕是一生也好不了。”
  菁玉最恨这几个神棍,按捺不住走了出来,冷声道:“我妹妹身子一向健康,何来什么一生也好不了的病,这次她病得古怪,说不定就是你暗中使了手段!还想化我妹妹出家,害得我们全家骨肉分离,就是你出家人做的好事?”
  癞头和尚见菁玉出来听这一番话,脸色骤然大变,手里的木鱼险些拿捏不稳,失声道:“你,你到底是何人?”
  “你没听清楚么,我是她的姐姐,你能救我妹妹就救,若不能救,趁早离开忽悠别人去!”菁玉没好气地瞪了那赖头和尚一眼。
  那和尚掐指一算,脸色变换了好几次,最终长叹一声:“姑娘,念你不易,贫僧劝你一句,莫要逆天而行。”
  菁玉冷笑道:“我只知道我命由我不由天。”
  林海听得云山雾罩,却听明白那和尚说的“逆天”是指留下黛玉不让她出家,本就窝了一肚子的火气,听到菁玉这话十分赞同,说道:“我女儿才三岁,她做了什么恶事命中注定要出家?你们口口声声普度众生,就是用化人出家的法子来度人的?”
  “罢了,变数已生,多言无益。施主放心,令千金明日便醒。”赖头和尚双手合一,闭目一叹,向后倒退几步,眨眼之间已无影踪。
  那一瞬间,菁玉却听到那和尚的声音在脑海里响起:“姑娘前生杀孽太重,因果循环,今生自求多福。”                        
作者有话要说:  女主寿命短应验在这了。

☆、第三世(三十)

  菁玉悚然一惊,正要追上去问个清楚,却哪里还见那癞头和尚的踪影。
  冰冷的寒意沿着脊梁骨悄然蔓延,菁玉心绪纷乱,思索着那句话的含义。书中的一僧一道都是神仙,焉能看不出来她并非此间中人,而且还洞穿她的来路前生,杀孽太重,定是指她上辈子起兵造反,在战争中犯下了数不清的人命。对此菁玉并无悔意,既是造反起义,战争岂能没有伤亡,战场上刀剑无眼,不是你死便是我亡,哪容得人有什么多余的想法。
  可那癞头和尚是神仙,说话不会无的放矢,她上辈子的杀孽今生要偿还,却如何偿还?一人做事一人当,若有报应,就报应到她身上好了,只要放过她的家人即可。
  贾敏林海和菁玉仍旧要守黛玉一夜,三人都不肯先去休息,贾敏劝道:“老爷明天还要去衙门,公务繁忙,还是快去歇息吧,有我守着黛玉呢。”
  林海见贾敏不眠不休了好几天,一张脸憔悴不堪,眼里都起了红丝,心疼地道:“这几天你都没合过眼,都憔悴成什么样了。那和尚说话不中听,本事却不小,他说了黛玉明天会醒,应是平安无事,你还是先去休息吧,一会儿再来替我。”
  “要我说,父亲母亲你们都回去歇着吧,妹妹跟我住一起,我看着她最方便。等妹妹醒了,我第一时间打发人告诉你们。”这夫妻俩互相心疼,秀起恩爱来简直闪瞎,菁玉觉得再看下去狗粮要吃到撑了。
  贾敏和林海齐齐看向菁玉,林海道:“还说呢,你赶紧去睡觉,黛玉已经这样了,你还想让我们担心吗?”
  菁玉只好回自己屋子,出去时让紫菀去小厨房熬燕窝粥给林海贾敏送去。
  黎明时分,林海悄声入内,只见贾敏靠在床头打盹,轻手轻脚地给她披上一件斗篷,忽听黛玉哼唧了一声,揉揉眼睛可怜兮兮地道:“妈妈,我饿了。”
  贾敏立时清醒,和林海喜极而泣,连忙命丫鬟熬了稀稀的米粥送来,黛玉昏迷数日,腹内空空,恐吃饭伤了胃,先喝点米粥垫垫。
  黛玉已醒,林海便放心地去了衙门,走之前不忘嘱咐贾敏好生歇息,现在才有心思回想那癞头和尚的话,那和尚见到自己并无什么反应,为何见到菁玉时会如此震惊?又为何对她说“不易”二字。逆天而行又是何意?难道天意竟安排黛玉真的出家不成?“变数已生”,这变数又是何解?莫非指的是菁玉?
  林海细细回想菁玉从小到大做过的一桩桩一件件事情,研究增产水稻,虽说以小孩子贪玩为名,但其难度非同小可,若无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毅力如何能成?她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自学医书,并无名医教导,能开药方已经很不错了,贾敏生涵玉的时候难产,菁玉那么熟练地给贾敏倒转胎位还救活了涵玉,这岂是一个九岁小孩能做到的?
  忽然间,林海忍不住打了个冷战,一个几乎不可能的猜测浮上心头,菁玉是他的女儿,出生的时候他就在外面守着,但是那小小身躯里藏着的灵魂又是不是菁玉本人呢?
  林海想问贾敏有没有这些猜想,却终是没有去问。总而言之,菁玉是他们看着长大的女儿,更救了贾敏和涵玉母子的性命,她对他们的孺慕之情不是假的,何必去怀疑于她,即使真是有人保留了前世的记忆投胎到他们林家,这也是他们之间的缘分。
  黛玉三岁生辰过后,贾敏收到了娘家的来信,贾琏和王熙凤的婚期定在了今年六月二十,元春已顺利选入宫中当女史,不知贾家使了什么手段,元春被安排到皇后身边服侍。贾敏看了信忧心忡忡,元春今年才十四岁,进了宫有什么好的,在家是千娇万宠的大小姐,进了宫就是服侍别人的丫鬟,所谓的熬出头也就是当上妃嫔,可元康帝已五十多岁,比贾政年龄还大些,即使元春如愿当了妃嫔,元康帝还能活几年?若没能生下皇子,到时候元春就只能进慈宁宫当太嫔养老。
  若是二十五岁出宫,那时候还能嫁得什么好人家?贾敏忽然心生猜测,莫非贾家打的是新帝的主意?当今的几个皇子年龄最大者三十出头,跟元春同龄的几个皇子却有不少,六皇子七皇子都有与林家结亲之意,贾敏都舍不得女儿嫁入皇家,没想到娘家对元春竟狠心至此,为了一点看不到边的前程就把元春送进了皇宫。
  五月之后,姑苏传来喜讯,明玉在童试中高中案首,亦是此届考生中最年轻的一个,今年没有府试,因此明玉过了县试便赶回扬州,继续在弘文书院读书上学。
  明玉考中童生的喜事传到扬州,各级同僚和盐商们纷纷登门贺喜,明玉年龄虽小,言谈举止却肖似其父,锦绣文章信手拈来,人人见了交口称赞,其父已是状元,都说将来林家要出一段一门父子两状元的佳话了。
  黛玉已满三岁,由林海贾敏教导着识了不少字,现在有模有样地当起了先生教弟弟读书,地把涵玉放在椅子上,一本正经地翻开诗经念给他听。
  两人都还小,哪里懂得诗经上那些诗句的含义,黛玉念着诗句,将那些不认识的字都只念一半认识的,有的蒙对了有的错得离谱,涵玉在一边手舞足蹈,跟着黛玉学着念,念完立时便忘了。
  菁玉听黛玉如此念诗,没忍住笑得从椅子里跌了下来,原来这种认字的法子都是种族天赋啊!  
  这一年风平浪静地过去,林海仍未收到调任的圣旨,屈指一算,他在扬州任巡盐御史已有三年了。这一年菁玉有些提心吊胆,总想着那癞头和尚的话,她会受到报应,这报应到底是什么?若不知就罢了,一旦知道却不知何时来临,那种挠心挠肺的感觉能把人逼疯。
  过了年后,菁玉无心再想此事,因为按照原着描写,这一年正是涵玉的死期。
  古时孩童夭折率相当高,很多病在现代都很容易治疗,在古代却是要命的症候,菁玉不敢掉以轻心,对涵玉照看得十分认真,他身边的乳母丫鬟们也都是精心挑选过最谨慎小心不过的人,同时她还不忘带着涵玉锻炼身体。
  菁玉做的这些事情落在林海眼里,他本来就有几分怀疑菁玉的来历,现在见她如此行事,心里不免多想一些,难不成她是知道未来之事,涵玉会发生什么危险,所以才早早做准备规避过去?想到这里,林海对菁玉虽然好奇更甚,但她终究是为了林家着想,对她便没有疏远之意,仍旧疼爱这个长女,希望菁玉未雨绸缪,能避过一些不好的事情吧。
  日子一天天过去,过了涵玉的三岁生日,这一年就过去了四分之三,就在菁玉以为没事的时候,涵玉却病倒了。
  涵玉在夜里蹬了被子,下半夜下了一场大雨,冷风灌进了屋子,涵玉便着了凉,原本不是什么大病,却在喝了药之后仍不见好,一日比一日严重,流鼻涕流得鼻子根都红了一片,更是咳嗽得连说话都说不出来,难受得直哭。
  涵玉出生时就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夫妻二人对幼子尤其心疼,儿子病成这样,贾敏心痛如绞,恨不得自己替了他受苦,生怕儿子有个三长两短。
  菁玉对此也不知到底怎么回事,明明不是很厉害的病,她对症下药,给涵玉及时补充水分,若是以前着凉,三四天便好了,这一次竟拖了半个月之久,林海请来别的大夫开的药也不见起效,眼见涵玉病得越来越重,来的大夫都摇了摇头,说哥儿不中用了,准备后事吧。
  贾敏闻言登时昏厥,一时间林府人仰马翻,涵玉还没好,贾敏又病倒了。林海这几日也不去衙门了,在家寸步不离地守着妻儿。
  菁玉心头一紧,难道这就是原着的力量?涵玉竟真的要被病魔带走了么!
  我命由我不由天,若曹公写的原着就是天命,那她林菁玉这个变数就偏要逆天而行,菁玉使出了浑身解数,对比几个大夫的药方,加以调整结合,给涵玉做小儿推拿疏通经络,还每天晚上悄悄给涵玉输送内力,又过了七八天,涵玉熬过了一场高烧,有了好转的迹象。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涵玉渐渐好转,贾敏的精神亦好了许多,但她的身体这些年因为生孩子败坏得厉害,这一病竟比涵玉病的时间还长,有菁玉天天给她调理着,到年底才彻底痊愈。
  经此一事,林海对菁玉越发感激疼爱,不管女儿是怎么会这些的,她都在尽心尽力地保住林家的每一个人,若说菁玉有来历,大约也是自家的福报吧,林海暗下决定,将来一定要给长女寻一门称心如意的亲事,十里红妆风风光光地送她出嫁。
  倏忽又是一月光景,黛玉生辰将至,林海和贾敏商量着给女儿办生日礼,笑道:“去年你病了几个月,现下大好了,又到了慧姐儿五岁生日,是该好好大办一场热闹热闹。”
  贾敏正有此意,菁玉管家已有些年头了,却还没怎么操持过重大的宴会场合,贾敏有心锻炼她,就让丫鬟去叫她过来商量给黛玉办生日。
  彼时菁玉正在书房练习丹青,听得父母召她,连忙搁了笔洗了手,换了身衣裳去往母亲的院子。
  菁玉见到林海贾敏,正要开口说话,忽然眼前一黑,毫无征兆地晕了过去,几乎是同时,贾敏也双眼一合不省人事。慌得林海急忙唤着妻女的名字,一面命人去赶紧请大夫。
  贾敏和菁玉同时晕倒,毫无预兆,大夫来了给两人诊脉过后神色骤变,母女俩的脉象一模一样,竟是垂死之相!
  “老朽无能,老爷还是准备后事吧。”无论请了多少大夫,给贾敏菁玉诊脉之后皆是一个说辞。
  每听一次,林海都觉得自己被凌迟得体无完肤,坚强如他也忍不住流下泪来,老天竟残忍如斯,从前年到现在,先是黛玉后是涵玉,现在连贾敏和菁玉都成这个样子,难道老天爷非要让他们林家妻离子散才肯罢休?
  林海不知道,菁玉和贾敏这一番昏迷,生魂早已离体,飘飘荡荡不知身在何处,周围云飘雾绕,朱栏玉砌,山明水秀,渺无人烟,竟如仙境一般。
  贾敏却是惊极,失声唤道:“菁玉!”
  “母亲,我在呢。”菁玉赶紧挽住贾敏的胳膊,心里惊骇不已,面上仍旧淡定,她不想让贾敏担心。
  “菁玉,你还在就好。”贾敏紧紧地握住了女儿的手,警惕地看向四周。
  菁玉心想,这里必定就是太虚幻境了,定是警幻仙子知道了林家发生的变数,为了把剧情掰回去,警幻才勾了她们母女的魂魄来此。算算时间,在原着里今年可不就是贾敏病重的时候,明年就到了贾夫人仙逝扬州城,荣国府收养林黛玉的剧情了。
  烟雾之中一道人影娉婷而至,广袖飘飘,袅娜风流,美丽不可方物,一双眼睛却透出寒意,看着菁玉冷声道:“你既非此间中人,为何插手此间中事?”                        
作者有话要说:  讨厌警幻,总觉得就是她忽悠绛珠下凡的。

☆、第三世(三十一)

  此处荒无人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