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梦落三生-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敏笑道:“你不说我都忘了,这针黹女红你也该学起来,你玩泥巴我不管你,但女孩家该学的一样也不能落下。”
  该来的逃不掉,琴棋书画针黹女红样样都得学起来,菁玉道:“母亲,前几日我在您房里看到一副新送来的山水绣画插瓶芯子,跟画上去的简直一模一样呢,我想学那种绣法。”
  “那是松江顾绣,比苏绣要难得多了,你当真要学那个?”贾敏却是一愣,没想到菁玉一开口竟要学那最难的刺绣流派,顾绣将画绣结合,针法繁复多变,每一个精通顾绣的艺人都堪称书画大师,学绣工之前,必定要先学书画,方能得到顾绣半绘半绣的精髓,没五六年的工夫难以入门。
  菁玉重重地点了点头,认真地道:“我不管它难不难,就觉得那插瓶芯子好看,我将来也要绣那么好看的画儿送给母亲。”
  “悠姐儿这么孝顺,我就答应你了,只是顾绣绣娘难得,一时半会也找不到,你就先跟着我学丹青,横竖学顾绣之前都要学书画的。”贾敏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擅长丹青,更得梅晴点拨指导,画风既有梅氏的特点,又有自己的创新,教导菁玉学习书画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在贾敏心中,丹青一道除了是自己的兴趣之外,还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庞熠去世整整十二年,她一直活在贾敏的心中,活在那些缥缈多彩的画卷之中。
  林家人口简单,贾敏平时的家务事也不是很多,就定了每天上午教菁玉学书画。命轮有那么多赖以生存的技能,却唯独没有琴棋书画,一切都等于是从零开始,贾敏教导女儿十分用心,菁玉也学得很是认真,技多不压身,将来回到现代也能多一个谋生的本事。
  顾绣绣娘暂时没找到合适的,贾敏就寻了一位精通苏绣的绣娘来教菁玉女红,菁玉上辈子还是葭雪的时候跟林母身边的丫鬟珊瑚学过苏绣,现在仍然还记得,学起来轻车熟路,很快表现出了惊人的天赋,让那位绣娘师傅咂舌不已,在贾敏面前直夸林家大姑娘心灵手巧,要不了多久,她就没有什么可教林姑娘的了。
  这一年菁玉十分忙碌,早起跟着母亲学书画,下午跟着绣娘学女红,还要抽时间去盯着自己的试验田,种田倒不必她亲自动手,丫鬟里有不少都是农户出身,自有她们下地劳作,菁玉只需在一边吩咐即可,每天记录试验进度。
  菁玉有过为奴为婢的经历,对自己院子里的丫鬟婆子们都十分同情厚待,她不会让这些种田劳作的丫鬟白白干活,总会给一些银钱当作报酬,在她看来,丫鬟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自己这个人,她管不了别人,就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她们最大的保护。
  菁玉记得自家刚来金陵的时候,薛家姑娘宝钗已然出生,其时不足五个月,如今也有一岁多了,她记得《红楼梦》原着中宝钗比宝玉大了两岁,宝玉又比黛玉大了一岁,心中默默一算,明年宝玉出生,母亲怀孕,后年就能迎接黛玉出生了。
  每天过得充实无比,不觉时光悄然流逝,次年五月,贾敏果真诊出了身孕,他们夫妻已有一双子女,这个孩子的到来仍让他们十分欢喜,林海请了金陵最有名的大夫给贾敏安胎,还把明玉菁玉叫到跟前,叮嘱道:“你们就要当哥哥姐姐了,俗话说长兄如父,明玉身为长兄,理应多照应弟妹。菁玉虽小,我瞧着你管家理事还算不错,今后要多多替你母亲分忧解难,好让她安心养胎。”
  明玉这些年跟庄子瑜读书,小时候的调皮劲儿都被磨得差不多了,一副老成稳重的模样,回道:“父亲放心,儿子一定当好长兄,好生照顾弟弟妹妹。”
  菁玉也跟着道:“女儿会好好帮着母亲管家的,一定不会让母亲累着。”说完看着林海贾敏伉俪情深的样子,心中也不觉有些感慨,在古代,贾敏过成这样已经算很好了吧,所以她才不会像刘岚和庞熠那般有那么多的不甘心不情愿。
  回到自己房中,菁玉粗粗一算,大夫说贾敏已怀孕一月有余,她算来算去,贾敏的预产期都在三月份,可黛玉明明是二月十二花朝节出生的,难道期间发生了什么变故,贾敏才会早产生下黛玉?
  还是说这次剧情歪得太厉害,林如海和贾敏身体健康,他们所生的子女都不会有多柔弱,而黛玉为了和原着契合,提前出生才导致身体虚弱的?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要紧的大事,提前一个月出生的孩子都能存活,只要黛玉出生以后好好养着,菁玉自信可以给妹妹调理过来,为了将来能名正言顺地给黛玉调理身子,菁玉又开始啃上医书了,她原本就医术精湛,读医书也不过在林海贾敏跟前做做样子,为将来的事情做铺垫罢了。
  贾敏诊出身孕不过半月,来自京城的家书送至金陵知府官邸,呈贾敏亲启。贾敏见是母亲来信,自是欢喜,拆开信封一瞧,脸上的喜色就转为忧虑,柳眉一蹙,愁道:“这种事情有什么好大肆宣扬的,母亲竟是恨不得全天下人都知道了才好。”
  此时贾敏正在书房教菁玉抚琴,听到母亲此言,菁玉暗暗一惊,琴音便微微一乱,索性停手不弹,走到母亲跟前道:“外祖母说什么了让您这么发愁?”
  贾敏道:“上个月二嫂生了个哥儿,原是喜事,谁承想那孩子一落草,嘴里竟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美玉,这前所未闻的罕事实在是匪夷所思。”
  “说不定小表弟是个有来历的呢。”菁玉心头扑扑跳了两下,贾宝玉出生了,女娲补天石也带来了,她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你小孩子懂什么,便是有来历,也不该出生在咱们这种人家。”贾敏沉沉叹息,“你外祖母给这个哥儿起名宝玉,又怕宝玉生得娇弱,还特地打发人去散宝玉的名字,叫贫贱百姓争相传阅叫唤,好养活。若是别家出了这样的异事,还不藏着掖着不敢透露半分,没得让上头猜疑,你外祖母倒好,生怕别人不知道她有个衔玉而生的宝贝疙瘩。”
  贾母如今上了年纪,性子越发地左了,原就偏疼二房,如今又有了宝玉,更是听不进说宝玉半点不好的话儿,贾敏有心写信劝劝贾母,一封信写了好几遍都揉成一团纸扔了,最后只有一封贺喜和自己怀孕报喜的回信。
  贾敏和林海这些年来只有明玉菁玉一双子女,林家数代单传,兄妹俩聪明清秀,自是爱如珍宝,但见许多达官显贵之家对子女宠溺太过,大都一事无成败坏家业,贾敏的大哥贾赦便是如此,养在祖母跟前,宠溺地过了头,贾代善有心管教都被母亲横加指责,贾敏每每都觉惋惜痛心,因此在自家子女的教养上十分严格,宠而不溺,明玉大有林海当年之风,菁玉亦懂事稳重,这让贾敏十分欣慰。再一看如今贾母对宝玉的宠溺程度,将来只怕又是一个贾赦罢。
  贾敏转念一想,如此也好,若宝玉是个聪明上进的,又有衔玉而生的吉兆,上头才更加不放心呢,指不定什么时候悄无声息地收拾了贾家都有可能,若宝玉一事无成,对贾家反而是一种保护。
  在金陵又一个春节过去,上元节那天林海刚好休沐在家,午饭时对妻子子女道:“今儿晚上城中有灯会,咱们去逛逛吧,来金陵都快三年了,以前上元节我都不得空,这次得好好陪陪你们。”
  “母亲还怀着孩子呢,灯会人多,碰着多不好。”菁玉是很想去看看热闹,但一看贾敏的身子,还是算了吧。
  贾敏已有七个多月的身孕,脸色红润体态丰腴,笑道:“不妨事,咱们出行都有马车,届时我和你父亲去茶楼喝茶,让林皓带着你们去逛街猜谜,咱家两个玉儿那么聪明,一定能得不少彩头。”
  明玉也一脸期待地道:“妹妹你就放心吧,有父亲在,一定会保护好母亲的,大夫也说母亲这胎很稳,出去喝喝茶应该不会有事的。”
  贾敏给菁玉夹了一块鱼肉,“就是,我又不是美人灯,风吹吹就灭了?”
  “非也非也,太太该把后面那个字去掉,虽不是灯儿,却是不折不扣的美人。”林海饮了一杯酒,一本正经地看着贾敏说道。
  贾敏脸颊一红,含羞带嗔地看了林海一眼,“孩子们还在呢,老爷说话也没个分寸。”
  菁玉眨了眨眼睛,嘻嘻笑道:“父亲说的没错呢,若不是有个美人娘亲,哪里能把我和哥哥生得这般好看。”说着碰了碰明玉的胳膊肘,“你说是不是?”
  明玉却板着脸道:“我是堂堂男子汉,不许说我好看。”
  林海贾敏忍俊不禁,菁玉憋着憋着还是没忍住笑出了声,这个哥哥实在是太好玩了。                        
作者有话要说:  黛玉快出生了,这一次要带她玩。

☆、第三世(八)

  晚饭之后,一家四口更衣,自宋代开始,上元节流行穿白色,这个习俗一直沿袭至今。夜天明月如盘,月光皎洁,年轻女孩们一袭白衣,在月光下尤为清丽出尘。贾敏穿着米白色通肩织金立领长袄,红色飞凤瑞兽织金马面长裙,外罩柔白色绣山水流云的广袖披风,给女儿菁玉穿了白色桑波缎绣梅花交领短袄,红色百褶长裙,裙摆边上绣了一圈芍药,母女俩披上斗篷,方才出发和林海明玉父子会和前往灯会看花灯。
  四人到了街口,下了马车慢慢步行,林海和贾敏走在前面,来到最近的一处茶楼,选了二楼靠窗临街的雅间,既能看到花灯又不必去人堆里拥挤,见两个小的早就按捺不住想要出去,就命管家林皓和嬷嬷小厮丫鬟陪着两个小主子出去猜谜游玩。
  上元节人多,林海也生怕两个孩子走失,不仅派了管家跟着,还有一个丫鬟一个小厮并两个护院,护着他们去猜谜逛街买东西。
  兄妹俩来到灯谜摊子跟前,一连猜中好几个,拿了灯笼给丫鬟小厮拿着,又去其他卖小玩意的摊子上看,泥人绒花小珠链,还有吹糖人的。明玉到底还是不满八岁的小孩子,见到这些平时见不到的东西哪有不喜欢的,走一路买了一路,看到个拨浪鼓也买了下来,准备给未出生的弟弟妹妹留着玩。
  菁玉也象征性地买了几样小东西,隐约感觉到有几双眼睛在盯着她看,她的警惕性一向很高,佯装买东西实则暗中寻看,果然看到几个长相普通的人,一直在盯着她和明玉看,似乎跟着他们有一路了。
  只不知是小偷还是拐子,若是拐子,那就麻烦了。
  不经意间菁玉瞥见斜前方有个四五岁的小男孩,似和父母失散了,在人潮里茫然四顾,小脸煞白,这种情况下最容易碰到拐子,菁玉刚想让林皓去把那小孩带过来,等他父母来寻人,不料还未说出口,就见刚才跟着他们的一个中年男人走到那小孩身边,若无其事地把那孩子往怀里一捞,捂住他的嘴巴转身便走。
  哪有父母找到孩子不激动的,菁玉百分之百地肯定这人是个拐子,她本想开口叫喊,转念一想拐子手里定然不止这一个孩子,说不定还有别的同伙,要是她打草惊蛇,其他拐子必定早早转移,不如自己悄悄跟上去摸到他们的老巢再一网打尽。
  这次转世之后,菁玉没有机会没时间练习拳脚功夫,内功修行却没落下,每天也有锻炼跑步,武功招式在脑海里已经滚瓜烂熟,哪怕这一世没有上辈子那般高深的武功,对付几个拐子还不成问题。她还没迈步跟踪,一波人潮涌动过来,一双手从身后将她一捞,迅速没入人群之后。
  “敢叫唤就撕了你的嘴!”一只大手紧紧地捂住菁玉的嘴巴,身后一个低低的声音凶恶地恐吓道。
  菁玉被捂着嘴巴说不出话来,象征性地挣扎了几下,只听到嘈杂的人声里夹杂着明玉惊慌失措喊着“妹妹”和林家下人叫着“姑娘”的声音越来越远,她原本就想找到拐子的窝点,这下到也行,就暗中把自己买的东西掉在地上,可惜东西都不多,走过一条巷子基本上就撒完了。
  拐子夹着菁玉远离热闹的花灯大街,在幽黑的巷子里急速穿行,来到一辆马车跟前,将她身上的羽缎斗篷一扯,一把将她塞进了车里。
  菁玉被推得一个踉跄,差点摔倒,一只手突然抓住了她的胳膊拉起她,她坐稳之后,对方才施援之人低声道谢:“多谢。”
  马车里漆黑一片,菁玉看不清周围孩子的模样,只听到窸窸窣窣的抽噎声和慌乱的呼吸声,在这一片抽泣声中,却有一缕呼吸声细微平稳,听不出丝毫惧意,辨其方向,正是方才拉了她一把的那个人。
  接着车帘掀开,又一个孩子被塞了进来,然后坐进来一女两男三个人,借着月色,菁玉迅速扫视了一眼,果然看到了刚才那个被拐子带走的小男孩,正缩在角落里瑟瑟发抖,自己对面坐着一个年约九岁的男孩,脸上糊了几道黑泥印子,却能看出那孩子长得竟是十分俊美,衣着也是上用的丝绸料子,一见便知是富贵人家的孩子。
  时间虽短,菁玉却在那孩子眼中看到一丝冷峻的神色,没有丝毫恐惧慌乱,沉着冷静地竟像个成年人一般,这个孩子到底是谁?听其呼吸似有若无,竟也是练过内功的,菁玉隐约觉得这群拐子要倒霉了。
  马车行驶途中,车里妇人掀起一边的车帘查看外面的情况,回头看了一眼那安静沉默的男孩,一边不安地道:“胡大狗,这小子有点古怪,咱们会不会有麻烦?”
  胡大狗瞥了那男孩一眼,不耐烦的道:“干了这么多年,你怕什么,那位爷不是说了么,查不到咱们头上,这小子生得好,卖进戏班子能赚不少钱呢。”
  另一个男人搓了搓手嘿嘿笑道:“今儿运气真好,抓了不少整齐出挑的,待过两年长大一些,就能卖个好价钱了。”
  菁玉听得暗暗一惊,那男孩果真是有来历身份的,不知谁跟他们家那么大的仇怨,竟要将他卖进戏班子。当世戏子属于贱籍,生得清秀貌美的男戏子还会被达官贵人亵玩侮辱,这男孩若被卖进了戏班子,这辈子就毁了!
  不过,这男孩是个练家子,怎么会这么轻易就被拐子给抓了?想必他是故意为之,好顺藤摸瓜揪出背后之人吧。想到这里,菁玉就决定按兵不动了,这男孩会武功,只要他一行动,其他人就能得救了。
  现下金陵城各个出口都已关闭,拐子便驱车来到城中极为僻静的一处小院,连抓带拉地把马车里的五个孩子都拽了出来,赶着他们进院子,都将他们关进了柴房里。
  柴房之中,已关了十来个孩子,个个惊恐害怕缩成一团,借着月光,菁玉在这群孩子之中一眼看到了一个令她十分意外的人。
  一个四岁出头的小女孩,穿着一身打了补丁的破旧衣裳,长得却甚是标致漂亮,尤其眉心一点朱砂痣更为醒目,菁玉一见之下不禁低低地惊呼了一声,这,这女孩难道就是英莲了么!
  “你们拐来的孩子都关在这里?”被推进柴房之后,那男孩忽然回身问了一句,竟是京城口音。
  胡大狗不耐烦地道:“关你屁事,给老子放老实点!不听话就揍你!”说着凶神恶煞地挥手一扇,做了个吓唬人的动作,其他孩子都被吓得向后一缩,那男孩却岿然不动,
  夜空月色皎洁如水,月光落在那男孩身上,似流水轻烟飘拂而过,那男孩淡淡地道:“我给你们一个机会,要是你们放了这些孩子,乖乖跟我去官府自首,供出幕后之人,我还能饶你们一条性命,要是死性不改,今儿就是你们的死期。”
  分明是个孩子的声音,那森寒的语气却像一把即将出鞘的宝剑。
  “哟呵,小屁孩子毛都没长齐还敢吹牛皮,我看你就是欠收拾!”胡大狗一把抓起那男孩的衣领将他拽出柴房,另一只手随手抄起一根木棍就向那男孩身上狠狠地打过去。
  菁玉惊极变色脱口惊呼:“当心啊!”
  话音未落,那男孩闪电般飞起一脚,将胡大狗重重踢开,手里的木棍还没挨着那男孩的衣角整个人就飞了出去,滚在地上“哎哟”连天地痛叫起来。
  “既然你们找死,我就成全你们。”那男孩捡起一根长约三尺的木棍,刷刷刷挥舞几下,另外冲上来的一女三男几个拐子都被木棍戳穿了手掌,鲜血直流,疼得哭爹喊娘,连滚带爬地向小院大门跑过去。
  月下身影闪动,那男孩倏然跃至大门,堵住拐子去路,那几个拐子跪在男孩脚下不停地磕头求饶,浑身发抖哭喊道:“小人有眼不识泰山,得罪了小少爷,您大人有大量饶了小的一条贱命吧!”
  胡大狗也跟着过来磕头求饶,忽然起身一扑,手里寒光一闪,向那男孩心口直插过去!
  那男孩不闪不避,突然抬手,钳住了胡大狗的手腕,用力一捏,胡大狗惨叫一声,匕首落地,那男孩一脚踢开匕首,顺便将胡大狗的手腕反方向一转,立时就脱了臼,杀猪般的惨叫在小院夜空久荡不绝。
  “想死的尽管过来。”那男孩点了胡大狗的穴道往旁边一扔,睥睨了一眼跪倒在自己脚下的其他几个拐子。
  那妇人哭嚎道:“小少爷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