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梦落三生-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啊,她跟琳儿有很多相似之处,在我心里,的确是把她当闺女看待,可惜那么好一个孩子,她爹怎么就……”尹绍寒生气又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摆了摆手,“不提他了,一提我就来气。”
  赵徽淡淡一笑,转移了话题,跟尹绍寒说了关于漕帮的一些事情,快到子时才回到自己的房间安置。
  次日赵徽辞别林海北上回京,尹绍寒却留了下来,林海欣然欢迎,他和赵徽关系密切,尹绍寒又武功高强医术高明,有他在林府,自己的安全就更有保障了。尹绍寒还答应了葭雪,亲自给林海调理身体,根据他的身体状况安排药膳,还教了他一套强身健体的拳法和雪峰派的入门内功。
  林家一脉单传,身体都不算很好,林昶当年参加春闱,熬到出来就昏迷了三天,几乎瘦脱了形。林海自小读书刻苦,身子也比较弱,林昶十分担心儿子熬不过秋闱春闱,林海自己也有这方面的顾虑,尹绍寒能留下,于他而言是真是意外之喜。
  葭雪也十分惊讶,她原本只想让师父帮着调理林海的身体,没想到师父还额外多教林海强身健体的武功。
  此后林海每天早起先跟着尹绍寒学拳法,晚上睡觉前练内功,两个月下来,他明显地感觉到自己身子骨有了很大的变化,至少抗寒能力提高了许多,精神头也更好了。
  尹绍寒收葭雪为徒,除了教她医术之外,还开始教她武功,葭雪本有基础,就苦于没有场地时间练习,现在有了机会,学得十分认真,进步飞速,尹绍寒惊叹不已,夸她是练武奇才,将毕生绝学倾囊相授,医术武功都后继有人,他这辈子也无憾了。
  江南的春天来得甚早,上元节后,杨柳枝条悄然冒出点点新绿,枝上杏花花蕾初现,二月的县试很快就到来了。
  自古参加科举的很多学子都会打听主考官的喜好,以便于在考试中迎合,如果主考县令喜欢言之有物而辞藻绮丽,那么言之有物用词朴实者虽然会中,名次却不会太前,名次的标准,其实就是主考官的偏好而已。
  所以,有的学子在参加春闱时名次很高,殿试后的名次则很低,反之亦然,正是是因为主考官不同,每个人的喜好不同,才导致了名次的不同。
  县试前一天,林海亲自检查自己的衣物笔墨文具之类的东西,再三确认收拾妥当。次日天还没亮,林海就带着两个小厮由林四亲自护送着赶往县衙考场。
  葭雪起了个大早,收拾完毕,练了一套剑法之后,拿出给林海快做完的衣服继续缝制。林海回到姑苏不过数月,身高却冒了一大截,带来的衣服大部分都不能穿了,葭雪最近也不练字了,抓紧时间给林海做春装,然后给尹绍寒也做身衣裳。
  葭雪做针线,英子也在飞针走线,边做边道:“不知大爷在考场上怎么样了。”
  “大爷学富五车,必定能过。”葭雪知道将来的走向,林如海能考中探花,童生试还不是手到擒来。
  英子笑道:“说得这么肯定,难不成你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葭雪含笑道:“我哪里会未卜先知,大爷天资聪颖,又在国子监上学,国子监的先生们可都是有名的大儒呢,咱们要对大爷有信心。”
  英子想了想道:“你说的对,咱们就等着大爷的好消息便是。”
  如此一连五天,五场考完,林海彻底放松下来,只等待成绩结果。林海优哉游哉,每天还和以前一样,读书运动劳逸结合,倒是林四每天都会打发书墨去县衙打听查看县试结果。
  五天后的上午,葭雪干完书房的活以后没有练字,而是给尹绍寒赶制衣服,刚收完最后一针,忽听书墨上气不接下气的声音从外面一路传进来:“中了!中了!大爷中了!”
  葭雪早就知道结果,不像洗砚和英子听见后那么激动,她给书墨倒了杯茶笑道:“别着急慢慢说,大爷中了第几名?”
  书墨咕嘟咕嘟仰头一饮而尽,一抹嘴巴激动地道:“大爷是第一名案首!”
  书墨激动的声音相当洪亮,传到了书房正在读书的林海耳中,他闻言只云淡风轻地微微一笑,翻过手中书籍一页,继续阅读,不过县试而已,不值得高兴过头。
  “还真让你说中了,大爷还是第一名呢!”英子又惊又喜,拉了葭雪就准备去给林海贺喜。
  葭雪连忙拉住英子道:“英子,大爷在书房呢,他读书的时候最不喜欢别人打扰,咱们别去了,等大爷出来再道喜也不迟。”林海的书房轻易不许人进去,除非是他指明伺候之人,所以英子至今没进去过书房,一时高兴就忘了林海的规矩,讪笑着点点头,又喜笑颜开。

☆、五美吟(新修)

  府试时间在四月,要求五名同乡和一名秀才保举方可参加考试,林昶一早就打点妥当,届时只需带上履历和保举书应试即可。
  林海为县试案首,林家上下喜气盈天,和林家有旧交的人纷纷登门道喜。林海以刻苦读书准备府试为由甚少见客,都由管家林四接待访客,每天都跟林海汇报接待了哪家派来送礼道喜之人。林海听罢,大多数都是自己没从父亲那里听说过的,根据那些人的说辞,基本都是说林家上京后,山高路远通信不便,这才渐渐断了联系。林海听了并不相信,若真是如此,那么自己去年初冬回到姑苏,怎的不见父亲故交来往,却在自己中了县试案首之后才来送礼。
  列侯爵位虽是虚衔,但林昶额外多袭了一代,在外人看来就是皇上对林家的看重,但林海自己却无爵位可袭,只能通过科举延续林家今日的辉煌,自己白身之时,那些所谓的故交不过是在观望,个个都是无利不起早的主。
  是以林海听完,只一笑置之,比着礼单回礼,再怎么样,人情来往面子上都要做足了。
  转眼到了四月,府试一共三场,前两场是一天一考,第三场连考两天,考场设在知府衙门,笔墨纸砚被褥皆由府衙提供,吃住都在府衙,林海不在的四天,葭雪和英子也难得休息几天,英子突然提出求葭雪教她识字。
  葭雪一口应承下来,古代女孩受教育权都被剥夺了,英子既然有心想学,她自然乐意教之。
  “大爷考完这场,是不是要回京城了?”英子最近似乎有些焦虑不安,不大确定地向葭雪问道。
  葭雪解释道:“今年可回不去,院试是三年两次,今年无考,因此大爷过了府试还要在姑苏留一年等明年的院试,至少要明年考中了秀才才回京城呢。”
  英子听完,眉头舒展开来,笑道:“原来科举是这么考的。”
  府试结果还未出来,书墨照旧每天都跑去府衙打听,其他各地的地租账本都陆续送了上来,林海又开始着手查账整顿内务,将老宅的风气彻底扭转过来。
  四月十三那天,尹绍寒收到赵徽的飞鸽传书,当即起身去了淮安。
  漕运司衙门和漕帮总舵都在淮安,赵徽曾跟林海讨论过漕帮的事情,葭雪猜想尹绍寒去淮安必定和漕帮有关,送别了师父,回来林府继续当差。
  葭雪在书房干完活就研读尹绍寒给她留下的医书,把看不懂的地方抄录下来,等师父回来再请教,医书读倦了就默写诗词,既能调节也能练字。
  这天葭雪抄写贾敏给她的诗稿,发现贾敏写了五首七绝名《五美吟》,不禁一乐,《红楼梦》原着中黛玉也写过《五美吟》,只不过所贾敏的《五美吟》所咏者为蔡文姬、鱼玄机、薛涛、李清照、朱淑真这几位古时才女。
  蔡文姬
  国似飘萍身似沙,朔风尘卷泣胡笳。何曾自已此生事,半世烟云听晚鸦。
  鱼玄机
  碧城执笔念红尘,遥望人间假与真。笑饮玲珑风色里,怜谁自醉入迷津。
  薛涛
  浣花溪畔旧诗篇,珍重清心应自怜。千载春风音脉脉,至今犹谢寄红笺。
  葭雪熟读于心,刚刚默写了三首,忽听林海说道:“葭雪,给我添壶水来。”葭雪急忙搁了笔,起身拿了茶壶出去添热水。
  葭雪回去之后,见林海拿起她刚刚默写的三首七绝,正以惊奇赞许的眼光看着她问道:“这三首诗都是你作的?”
  葭雪尴尬地笑了笑,道:“我哪里会作诗,这是贾家姑娘的诗作。”
  林海闻言怔了片刻,脑海里一闪而过那天傍晚惊鸿一瞥的素白倩影,缓缓将手中白纸放下,“是我唐突了,你以后也注意些,闺阁笔墨不要传了出去。”
  “可是,若闺阁笔墨不能流传,为什么现在还能读到薛涛李清照朱淑真她们的诗词呢?”葭雪十分痛恨这种说法,装作懵懂的样子问道。
  林海叹道:“世间礼法对女子苛责甚多,闺阁之中不乏志向远大满腹才情的女子,然而她们的笔墨一旦传扬出去,终究对名声有损,岂不闻人言可畏。你说的薛涛是唐代女子,唐代风气开放,女诗人人才辈出,而宋代礼法渐严,朱淑真的诗词佳作也是在其亡故之后才流传开来,即使如此,亦有对其诋毁之辈,连诗稿都被父母付之一炬。大靖习俗沿袭前代,闺阁笔墨不流传在外,亦是对女子声誉的一种保护。”
  葭雪心里不以为然,继续一副不懂的样子追问道:“我还是不大明白,大爷您说闺阁里也有许多有才华的女子,可为什么男人有才华别人会夸赞,女子有才华被人知道就会被诋毁呢?”
  林海摇头一笑,道:“女子有才,乃为持家之根本,有才便知礼守法,上能承孝长辈,下能教养子女,扶持夫君安稳后宅,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便是这个理,但才华过盛,就会有锋芒,慧极必伤移情转性,于其自身有害无益。再者外面登徒子甚多,不乏有拿了闺阁笔墨取乐之人,为了保护姑娘闺誉,还是谨慎些才好。你还是太小,长大些就能明白了。”
  葭雪心中暗暗好笑,很不认同林海这个解释,但她却不能跟林海争辩起冲突,虽说她爱屋及乌对黛玉的爹娘都很有好感,林如海也是红楼同人文中诸多穿越女的男神,但他本质上还是封建社会的标准男人,即使他为人和善,也把女性只定位在了家宅之上。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任何人眼里都只是男人的事,压根没女人的份,女人的天职就生孩子伺候男人一家老小,再有才华又如何,再多的灵气,也都在生儿育女家务琐事的过程里渐渐磨损埋没了。
  四月二十那天,府试结果出来了。
  林海再中案首,正式成为童生,院试三年两次,今年无考,需待明年,考试时间未定。
  一大早去府衙看放榜结果的宝山还未回来,林府外头就响起了噼里啪啦鞭炮声。
  江南春暮,炎夏悄然而至。
  尹绍寒已经离开了将近两个月,音讯全无,葭雪总是无法控制地担心他,虽然师父武功高强医术高明,但漕帮那种地方危险重重,也不知道师父现在怎么样了。
  林海无意间发现葭雪在教英子认字,摇着手里的折扇道:“小丫头当先生都当到姑苏来了,不错嘛。”
  葭雪从善如流地对林海作了一揖,“小丫头能有今日,全都是倚仗大爷恩德,多谢大爷。”
  林海想了想笑道:“要谢我也容易,我见你那天写了三首《五美吟》,写出其他两首,就当谢礼了。”
  葭雪心里咯噔一跳,双标的也太厉害了吧,那天是谁说的闺阁笔墨不要外传,今天就跟她要另外两首诗了,虽然她是无所谓,但是在这个时代,事关贾敏闺誉,她还是要谨慎一点,为难地道:“大爷,不是您说的闺阁笔墨不要外传么?”
  “哦。”林海点点头,淡定自若,唇角弯起一缕浅淡的笑意,合上折扇,“没外传啊,就我一个人看而已,我还不能看你写的诗吗?”
  葭雪刚想说我不是作者我不想剽窃贾敏的版权,却在看到林海眼里促狭的笑意和隐约的威胁之后一个字都说不出口了。葭雪心道林如海你够腹黑!敏姑娘的诗词你看不到,就安到她这个小丫鬟身上。
  葭雪只好重新拿出一张白纸,提笔将另外两首诗默写出来,心想敏姑娘你知道了千万别怪我,要算账找他林如海去。
  李清照
  庭院深深几处愁,词间风月一夕休。零星梦里山河在,一剪梅花雪满头。
  朱淑真
  伤心一首断肠诗,谁解其中独自痴。秋水孤鸿折翼落,此心岂与碌人知。
  林海前段时间见了三首,已然暗自惊叹,今日再见两首,不禁出声叫好,贾敏咏朱淑真那首的最后两句“秋水孤鸿折翼落,此心岂与碌人知。”虽是为朱淑真鸣不平,又何尝不是在说她自己,庸碌无为的人怎配得上有才华的女子。林海反复默念这两句,看来这位荣国公千金是一位才华出众志气又高的姑娘了。
  英子默然旁观,深深地看了葭雪几眼,羡慕地道:“葭雪好厉害,都会作诗呢。”
  葭雪刚要解释,林海却抢先道:“嗯,她的水平一般。”葭雪无奈地笑了笑,她写字的水平的确很一般。
  以后葭雪再也不默写贾敏的诗词了,以免再被林海看到,好在林海也没再问过其他贾敏的作品,也没有再提起过这五首诗。
  江南的六月天气炎热,林海每日读书,身边放着冰盆还觉热得烦躁。
  古代有硝石制冰之法,葭雪蒸煮黑豆,压榨果汁,碾碎冰块,做了现代夏天常见的冷饮刨冰和冰粥。林海从未见过这些东西,大觉得新鲜有趣,且味道也很不错,他每天都吃着消暑。
  熬过了炎热的夏季,中秋节也快到了。
  林海早就对扬名天下的钱塘潮神往已久,在八月十日那天决定去杭州钱塘观潮。林四担心主子安全,有心劝阻,林海怎肯听他的,笑道:“四叔若是不放心,不如随我一同前去。”林四只好作罢,收拾行装准备出发。
  林海出发南行的前一天,尹绍寒回来了。
  “小雪,过几天就是钱塘潮,我跟你家大爷说一声,带你去观潮玩两天。”尹绍寒见到葭雪,不提别的,开口就是这句。
  葭雪兴奋地笑道:“太巧了师父!大爷也想去钱塘观潮呢。”钱塘江大潮她在现代都没见过,在林海说去钱塘的时候早就心驰神往了,奈何林海不带丫鬟,没想到尹绍寒这时候回来了,还要带她去观潮,真是意外之喜。
  尹绍寒也乐了,立即去找林海提起此事,林海素来敬重他,当即就允了,让葭雪作书童打扮,六人一起出发赶往钱塘。

☆、钱塘观潮(新修)

  林海一行人从姑苏出发,沿京杭大运河南下,途径嘉兴,在八月十五中秋节那天,六人赶到了杭州。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林海已见识过姑苏之繁华,此番来到杭州,只见烟柳画桥,流水人家,比之姑苏另有一番韵味。
  林海一路走来,感慨道:“如今见了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待明日便能见到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之景。如此繁华之地,也难怪宋高宗只把杭州作汴州了。”
  尹绍寒叹道:“富贵温柔地,最能使人耽于享受,消磨意志。”
  林海悠然一笑:“若能做到坚守本心不忘初心,任是塞北江南,也便无不同。”。
  八月十六一早,六人出城赶往观潮之地。
  潮水还未到,钱塘江两岸早已聚集了从各地慕名而来之人,江边站着十几个裸着上身的青壮男子,身上画着大红的花纹,正在整理手中红旗。
  林海见状笑道:“还能看到弄潮,今天还真是不虚此行。”
  葭雪抚掌道:“这一趟回去,大爷的诗集可又多新作了。”
  前方锣鼓过处,一队人马浩荡而来,远远地看见好像是杭州知府的仪仗。林海面露疑色,尹绍寒解释道:“这杭州知府苏大人也有趣地紧,自从三年前他上任以来,每年观潮都要举行赛诗会。”
  “师父,那彩头是什么?”葭雪饶有兴趣地问道。
  尹绍寒微笑道:“每年彩头都不一样,第一年是白银一百两,第二年就有趣了,竟是在杭州十天的吃喝玩乐所有花销一律由苏大人承担,今年就不知道了。听说苏大人的长子素有才名,今年十五岁,去年已经考中了秀才,去年赛诗会他也参加了,却说自己只是来捧场,不参与名次角逐,否则头名肯定是他。”
  “今年可就不一定了,还有咱家大爷呢!”葭雪看了林海一眼,自信满满。
  林海用手中折扇轻轻敲了敲葭雪的脑门,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说大话也不怕闪了舌头。”
  葭雪揉了揉脑门,笑道:“我哪有说大话,难道大爷不想参赛?”
  林海笑而不语,成竹在胸。
  林四江岸边的茶楼订好了位置,回来对林海道:“大爷,茶楼位置订好了,听本地人说还有一个多时辰才会涨潮。”
  林海道:“那去喝茶吧,江岸人多,也实在是闷得慌。”
  六人离开江岸,向附近一所茶楼走去。
  林四订的位置恰巧临江,居高临下一览无遗,林海是主,尹绍寒为客,两人相对而坐,茶楼小二连忙送上来茶水点心。
  “林公子!”
  林海忽听有人唤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