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梦落三生-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礼物去了锦乡侯府。
  锦乡侯爷韩诚是驸马韩旭的亲侄儿,又和荣国府素有交情,其妻江氏和贾敏亦是从小就认识的,贾敏想来想去,觉得请江夫人帮忙去公主府说媒最为合适。
  江夫人亲自接待贾敏,贾敏连茶水也顾不上喝,开门见山地说道:“今儿来见你,是有件要紧的事情请你帮忙。”
  江夫人笑道:“竟是奇了,你从小就没求过我什么事儿,究竟是什么要紧事还要你亲自来跟我说?”
  “当然是孩子的婚姻大事了。”贾敏笑容满面,“我和我家老爷相中了颜家姑娘,你们家和江陵公主是亲戚,我想请你当个媒人。”
  论起辈分,江夫人唤江陵公主一声“三婶”,她本人亦很得江陵公主的心意,常去公主府走动,自然也能常见到颜雅南,可惜她的儿子韩奇才八岁,若再大两岁,她也有聘娶颜雅南为媳的想法,只是江陵公主提出的几个条件她却不怎么能接受,笑道:“你家懋哥儿是个难得的青年才俊,两个孩子很是般配,只不过颜家的事情你也知道,公主极其疼爱南姐儿,她提的那几个条件,竟是没一个肯退让的,你们当真能接受?”所指正是将来过继一个儿子给颜家继承颜家家业的条件。
  贾敏正色道:“公主疼爱外孙女,故有这诸般要求,我一样有儿有女,身为人母都能理解,而且我家老爷最是钦佩定北侯这般为国为民的将士,为颜侯爷保留血脉是理所应当之事,颜家的家业将来理应由颜家子继承,说句不好听的,我们家几辈子的家业,哪里在乎别人的家产。我们求亲主要还是为了颜姑娘的品行才华,都是上上人才,还是公主亲自教导出来的,一家有女百家求,我可不能错过了。”
  江夫人听罢,想了想道:“难为你们深明大义,能同意公主的这些要求,只是还有一点,你们林家现如今蒸蒸日上,林尚书还是圣上跟前的红人,虽说公主府看着显赫,我那驸马三叔可没什么实权,将来对令郎可能没什么助力。”
  贾敏道:“其实这样正好,我们家已经荣极,不必再寻一门显赫的亲家,我们一直教导懋哥儿凡事亲力亲为,不能老想着依靠祖荫,更不用想着去靠岳家的权势,我和我家老爷都认为儿媳妇的人品才学才是最重要的。”
  除了这些,更为重要的是颜雅南和黛玉一见如故,黛玉很是喜欢这个博学多才的小姐姐,待颜雅南入门,黛玉还有好些年才会出嫁,两人关系好,便不会如贾敏和王夫人那般多年嫌隙成宿怨,而且明玉对颜雅南有倾慕之心,将来做了夫妻,能琴瑟和鸣总好过相敬如宾,无论哪一点,颜雅南都是绝佳人选。
  江夫人展颜一笑,“倒是我多心了,你们家那么好的条件,满京城谁不想嫁,没想到你们竟相中了南姐儿,能真心实意接受公主那些条件的,也就你们一家了。你放心,我一定好好跟公主说,公主必定同意,懋哥儿的人品相貌才学哪个不是拔尖的,可惜我没女儿,若有,哪里轮得到别人,我早跟你们家定下来了。”
  贾敏道谢后告辞离开,刚回到家中,丫鬟就送来了俞府和江陵公主府的帖子。俞府是俞鸿之将军府邸,其妻正是北静王的亲姐姐水翾,和贾敏赵婧柳瑶小时候是关系最为亲密的闺阁好友。贾敏会心一笑,便知道是赵婧请水翾来给水溶说媒了。而江陵公主府的帖子却是颜雅南写给黛玉的,邀请黛玉明日去公主府做客,共赏诗画。
  回京之后,黛玉认识了不少京中贵女,但她独独对仅有一面之缘的颜雅南推崇有加,两人年龄相差了六岁,却很是谈得来,贾敏十分支持两人来往。儿女亲事都有了着落,贾敏一整天的心情都十分畅快,眼角眉梢俱是笑意,菁玉见状隐约猜出几分,她也听说过颜雅南的事情,对其颇有怜惜之意,江陵公主不是贾母那种人,颜雅南和原着中的黛玉有着相似的身世,却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下午林海下班回来,面带异色,贾敏心头一紧,忙问林海发生何事。
  林海打发走屋子里的丫鬟,道:“今儿京城里发生了一件大事,你听说了没有?”
  贾敏的心思都在儿女亲事上面,哪里有心思留意别的,见林海神情凝重,忙问详情。
  林海叹了口气道:“安郡王昨儿晚上被打了,伤势严重,皇上大发雷霆,命令京兆尹彻查此案捉拿凶手。”
  贾敏大吃了一惊,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安郡王身为皇子,居然有人敢打他,那人的胆子得有多大!林家和安郡王一直都不对付,安郡王还几次三番欲置林海于死地,不管怎么样,也算是为林家出了一口恶气。
  “莫不是有人怀疑到老爷头上?”贾敏转念一想,不禁又有些担心,林海和安郡王关系不好,难免有人怀疑是林海下的手。
  林海冷笑道:“你还别说,真有人在这上头做文章,说有人看到劫走安郡王的人是个女子,身形打扮很像咱们家菁玉。真是无稽之谈!菁玉一个小丫头,哪有那么大的本事打得了安郡王。”
  贾敏本来生着气,听完林海最后一句忍不住失笑出声,说道:“安郡王哪有这么不堪一击,还能被一个小姑娘打成重伤?亏他们能说得出来这种话。”此事过去不提,准备第二天黛玉出事宜。
  京兆尹怎么调查这件案子的菁玉不知道,这件轰动京城的大案最终还是不了了之,后来菁玉从明玉那里得知,安郡王伤势十分严重,太医说至少要静养一年多才能完全康复。安郡王这一病,以前跟随他的文武大臣纷纷另投他人,这些年他好不容易拉拢起来的势力很快分崩离析。
  元康帝上了年纪,龙椅交到哪个皇子手里尚是未知,这几年是最关键的时候,无论如何,总归不是一个病怏怏的皇子继承大统,赵弦几乎已经被排除在储君人选之外。赵弦卧床养病不得动弹,性格变得越来越古怪,脾气越发暴躁,府里的下人个个人心惶惶,谁也不敢在他跟前伺候,一不留神就性命难保,买进去抬出来的奴仆不计其数,连刚成亲不到一年的王妃也成了他的出气筒。
  这些事情都是后话了,菁玉对赵弦从不上心,没有刻意去打听他的情况,除了知道安郡王势力大不如前,其王府中事却是一概不知了。
  第二天水翾来到林府,见到贾敏说明来意,正是应北静王府的请托来给水溶说媒。两家都有结亲之意,贾敏亦没有推三阻四,答应了北静王府的求亲之意。
  下午江夫人来到林府,带回了江陵公主同意林家求聘的喜讯。此时黛玉从公主府作客归来,听闻这桩喜讯惊喜不已,她本就很喜欢颜雅南的为人才学,没想到这么快颜雅南就成了自己的大嫂,心下十分欢喜,将来颜雅南过门,她们相处的时间就更多了。
  林海贾敏喜不自胜,紧锣密鼓地准备儿女定亲事宜,先请官媒正式去江陵公主府提亲,接着准备小定之礼,三月初明玉和颜雅南正式定亲,十天后水溶和菁玉定亲。
  自上元节灯会结缘,黛玉和颜雅南互相佩服,结为好友,那天晚上她也见了明玉一面,彼时只知此人是黛玉的哥哥,觉得此人器宇不凡,彬彬有礼,后来才知他是吏部尚书林海的公子,年纪轻轻已考中了秀才,早先就从自家表兄那里偶尔听过此人,言谈之间对林懋的诗词文章十分赞赏,而且林家竟然全盘答应了外祖母苛刻的要求,可见林家看中的是她本人而非其他,心中对这门亲事无有不满,此后再见黛玉不免有些不好意思,黛玉知道她害羞,也不开她的玩笑,仍以姐妹相称。
  颜雅南和明玉的小定办得十分热闹隆重,各个亲王郡王妃及东西南北四王太妃王妃,公侯夫人等诰命登门,公主府宾客如云,热闹非凡。
  给颜雅南的小定之礼除了贾敏准备的上品云锦苏缎杭罗等丝绸衣料,还有赤金羊脂白玉珍珠等制作精美的头面首饰,亦有一架明玉花了一个月时间亲自寻找挑选木材琴弦制作的桐木古琴。金玉首饰成色都是最好的,颗颗珍珠饱满浑圆,足见林家对颜雅南的重视,她最喜欢的却是那架古琴,看重的乃是他亲自为她动手制作的心意。
  明玉定亲之后,接着就是菁玉和水溶定亲的日子,北静王府虽是异姓王,论权势却是公主府所不及,林水两家都是元康帝的心腹重臣,水溶自小亦极得当今喜欢,两家何等声势威名,除了两家亲朋好友,其他慕两家权势而来贺喜观礼者亦不在少数。
  两个孩子定亲日子离得近,贾敏忙碌了许多天,早已准备妥当,到三月十二小定那天,林府内外张灯结彩,正值春暖花开,处处花团锦簇,宾客如云门庭若市,热闹非凡。
  贾敏早起精心妆扮,描眉画唇,着一身喜气的玫瑰紫织金对襟褙子,她已年满四十,这些年亦没有什么劳心烦事,望之如三十许人,今天更是神清气爽,亲自迎接女眷宾客,荣宁二府第一个到,贾母带着王夫人邢夫人并王熙凤迎春探春惜春尤氏一起来了,贾敏连忙迎了进来。
  母女二人尚未说得几句梯己话,又听说明睿太妃、东平王妃、南安太妃、王妃等结伴而来,贾敏又赶紧出去迎接入内,贾母等便上前对几位王妃太妃请安。
  赵彛等豕谥辏旰笙簦酱邮雷映晌黝G淄酰统闪颂置袅婊ハ喙玻Φ溃骸笆改昵耙痪渫嫘埃穸钩烧媪耍细媚愫玩憾鼻准遥摧加癯龈螅以倮锤忝呛叵蔡碜薄!
  一语未了,听得下人传报,江陵公主与北静王妃一起来了。
  江陵公主刚刚与林家结亲,今日林家姑娘小定,江陵公主准备了厚礼登门,贾敏连忙对柳瑶告了罪,亲自出门迎接两人入内。江陵公主身份最高,又是长辈,她一来,屋里众人连忙过来行礼请安,江陵公主笑呵呵地免了众人行礼,分别入座。
  到了吉时,贾敏派人请菁玉出来。
  西洋镜里的容颜青春正好,铜黛描画的柳叶细眉弯如新月,让眉下眼眸里飞扬的神情平添了几分温婉,菁玉对镜理妆,朱红的唇角勾起丝丝嘲讽,面对这场花团锦簇的喜事,她只觉得好笑,一切都是假的,不过是无法对抗世俗退而求其次的妥协。
  镜子里映照出黛玉娇俏的脸庞,稚嫩的双眼里透出疑惑的目光,她揽住菁玉的肩膀,罥烟眉微微蹙起,声音里透出关切担忧:“姐姐,你不喜欢这门亲事吗?”                        
作者有话要说:  过年那几天忙得很,一断更就卡文,理清思绪后决定把那段改掉,不写女主被人发现男主出面营救的戏份了,感觉已经拖了很多,还是加快进度的好。第三世剧情走了一半,接下来的重点是感情戏,这回虐男主,不虐女主了。感谢一路陪伴,年后补发红包,这章留言的小天使们,送你们一个小红包么么哒!

☆、第三世(六十八)

  “你看出来了?”菁玉没有否认,按住了搂在自己肩膀上的一双小手,看着镜子里黛玉充满关心的眼眸,她很少在黛玉面前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世人皆道北静王世子和林家大姑娘是门当户对天造地设的一对,唯有和她朝夕相对的妹妹才会问她这种“大煞风景”的话。
  “是啊,我看出来了。”黛玉叹了口气,声音闷闷的,“因为你和颜姐姐很不一样,颜姐姐小定的时候,她虽然害羞,但我发现她的眼睛是会发光的,就好像天上的星星一样璀璨美丽。可姐姐,你没有,我从来没有在你的眼睛里看到过那种光芒,连一丝喜悦也没有。姐姐,如果你不喜欢,就不要勉强你自己。”
  菁玉欣慰地笑了笑,知她者黛玉也,黛玉是所有人之中唯一一个不关心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只关心她喜欢不喜欢愿意不愿意的人,她没有表现地和颜雅南一样,是因为她对这门亲事和水溶毫无感觉,没有憧憬期待,没有情投意合,只有他们两人各取所需的形婚契约,自然没有少女情窦初开的羞涩情态,这件事却如何能对黛玉说明,她淡然笑道:“我不仅不喜欢这门亲事,还不喜欢婚姻本身。”她拉下黛玉的手,转身面对面地看着黛玉,女孩稚嫩的脸庞上满是惊讶而不解的表情。
  “姐姐,原来之前你说不想嫁人,是真的不想嫁人,我还以为……”黛玉震惊地睁大了眼睛,“我还以为你心高气傲,觉得只有这世上最好的男儿才配得上你。”
  菁玉噗嗤笑道:“什么这世上最好的男儿,任他再好,跟我又有什么关系,我只是不想被婚姻束缚,捆绑着一个男人在后宅困顿一生,我只想一个人清清静静地过一辈子。”
  “你为什么会这么想呢?父亲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世间常理,你这么想,父亲知道了就该训斥你不孝了。”黛玉不能理解,为什么姐姐会有这种惊世骇俗的想法,又为什么,她还是违心答应了北静王府的亲事。
  “不孝,真是一个大罪过啊……”菁玉叹息,想起了遥远的过去,很多年前,她就是被父母扣上了这个罪名,不情不愿却无勇气反抗而被推进了火坑送了命,这次不一样了,她有了自保的能力,即便水溶毁约,她依旧可以远走高飞,她低头对黛玉柔柔一笑,“我不喜欢婚姻,你希望我不要勉强我自己,可父亲和母亲是不会同意让我一辈子独身不嫁的。你从来没有‘不嫁’这个想法,那是因为在你的认知里,女子没有这个选择,我喜欢不喜欢愿意不愿意,没有人会在乎的。”
  古代婚姻都是父母做主,儿女的意愿都微不足道,林海贾敏再宠爱儿女,也不可能在这方面对子女妥协,菁玉清楚地知道,如果没有水溶形婚的提议,她顶多再抵抗上一年半载,林海就会拿出一家之主父亲的权力来强制安排她的婚姻,林海是疼爱子女的,他会给子女安排得面面俱到,如意郎君十里红妆,她还有什么理由不同意呢。
  然而,从古至今,天下间所有的父母都没有给女儿除了嫁人以外其他的人生选择,而孝顺的女儿们,也从未想过自己是否还能有别的选择。菁玉看了那么多红楼同人小说,黛玉改变命运后的幸福生活大部分都是嫁了个显赫的如意郎君,夫贵所以妻荣,她的人生,此后只有后宅的丈夫孩子了罢。如果林菁玉不是林葭雪,她也会走上这样的路,一天一天一年一年地为了别人活着,直至死去。撕开完美无缺的表象,黛玉乃至这世间任何女子何曾有过其他选择,一代才女辗转后宅,若她出生在现代,她一定会有更为广阔的人生。
  可惜,终究只是菁玉的妄想罢了。
  黛玉凝视着菁玉的眼睛,脸上的震惊渐渐化为悲哀,眼里浮起微微的泪光,她靠进菁玉怀里,只觉得胸口心脏跳动的地方憋闷得有些难受,“姐姐,你还是……”声音一哽,她明明有千言万语,安慰的话劝解的话,到喉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她不理解姐姐的话,更不理解姐姐终生不嫁的想法,但她知道,姐姐最终还是放弃了自己的内心,在强大的现实面前跪下了双膝。
  外面忽然传来丫鬟的声音:“大姑娘,吉时到了,太太让您过去呢。”
  黛玉急忙拭去眼角的泪珠,菁玉拿起胭脂遮去黛玉脸颊上的泪痕,黛玉还小,不能理解认同她的话,或许永远也不能理解吧,如此也好,这样黛玉也不会有意难平的心思了,她理了理裙子上的褶皱,来到前堂行礼拜见。
  王熙凤看着菁玉笑呵呵地道:“几个月不见,妹妹越发出挑了,这打眼一瞧,我还以为看到了刚从天上下来的仙女儿呢。”
  众人赞不绝口,纷纷夸赞贾敏生了个极好的女儿。贾敏和赵婧听了心里十分舒坦,赵婧命人拿上来小定之礼,一共装了五个锦盒,黄金点翠,珍珠白玉等头面首饰一应俱全,另有赤金琉璃璎珞羊脂白玉黄金手镯绫罗绸缎等物。
  菁玉含羞低头拜谢,贾敏送上回礼,礼毕再送菁玉回房。
  此时陪同父母观礼贺喜的姑娘都在菁玉的房间里,众姐妹不住地打趣她,菁玉少不了装作害羞的样子应对几句,众人说笑了一阵,忽听顾凝说道:“我家明儿有堂会,你们要是有空,都来我家听戏吧。”
  顾凝之父刚从益州升任回京,和林海有同科之谊,菁玉和她谈得来,时有来往,站在她身边喝茶的谢绯放下茶盏笑道:“哪个戏班子,唱得如何?”
  谢绯和顾凝是姑表姐妹,两人自小说笑惯的,顾凝嘻嘻笑道:“前几天你陪姑妈来我家,姑妈在老太太跟前提了一句,说瑞霞班新排了一场戏极好看,我嫂子就记住了,请了瑞霞班明儿到我家唱堂会,你来不来?”
  瑞霞班是京城最有名气的戏班子,所演剧目几乎成了京城戏曲的风向标杆,曾经在京城红极一时的《涅盘》便是瑞霞班首度改编排演的,在座的千金们便是没看过也听说过,都来了兴趣,笑道:“瑞霞班的戏,那可不能错过了,唱哪一出啊?”
  顾凝得意而神秘地道:“《涅盘》。”
  谢绯笑道:“这出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