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好想哭-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夫人微笑的点头,“开始吧,老太太等着呢。”
  贾政/王夫人:她怎么还记得这茬?
  贾母:……
  她等什么了?
  贾母很想说她啥也没等,可嘴抖了抖,到底没有发出声音。
  这新娶回来的儿媳说的头头是道,那这个跪拜许是真有其事吧?不然如何能这般理直气壮?
  贾代膳一脸的深沉,贾母也低下了自己的头,贾政在心中回忆了一下《周礼》,仍是一点概念都没有,看了一眼身旁出身‘女子无才便是德’王家的媳妇,贾政只犹豫了片刻,便带头朝着贾赦和晋氏跪了下去。
  他是他们家读书最多的知识份子,千万不能在此时表现出一副文盲的样子。
  而且他怎么也不会相信,新进门的大嫂会拿这种事情信口开河。
  若是说的这般头头是道,到头来竟是添了水份的,那这世间还有什么是可以相信的?
  当然了,他的这种想法还是建立在晋氏说元春的那段上……
  ╮(╯▽╰)╭
  长这么大,头一回被自已兄弟又拜又跪,这种经历让贾赦整个人都有些不好了。
  看着给自己行‘大礼’的兄弟俩口子,贾赦木木的转头看媳妇。
  晋氏见贾赦这般,心下喜他憨实,面上却一副嫌弃的模样。知道环境不对,此时倒也不为难他,在贾政与王夫人跪拜后,便让人将她准备好的见面礼拿过来,亲手接过托盘,递到王夫人面前。
  “从此就是一家人了,二弟与二弟妹快快请起。”
  “谢兄长,谢嫂子。”听到晋氏的话,贾政与王夫人都有一种心力憔悴之感的站了起来。
  站起身后,王夫人从晋氏手中接过托盘,然后与贾政倒退到对面的椅子上坐了。
  只是王夫人和贾政的礼数完成了,贾珠和元春却不知道他们要行什么礼拜见这位难缠的大伯母了。
  今天一个照面,就将他们二房压得死死的,元春已经可以想到今后二房的日子会如何了。
  现在想想,祖父之前将家产分了,真真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不然就以这位伯母的作态,说不定什么事情都得按规矩办。到那时候,吃亏的一定是他们二房。
  谁让父亲是幼子呢。
  晋氏仿佛是知道贾珠与元春心中犹豫不决的原因,轻笑着说了一句她们晚辈要如何行这个礼。
  元春与贾珠听了,用心记下,等张氏话落,便齐齐上前跪在了丫头们铺好的蒲团上。
  少时,礼毕,张氏给了见面礼。今天早上的敬茶这才算是结束了。
  贾母见此,松了一口气,一连声的让人传早膳。
  看着面前一副恭敬柔顺模样的晋氏,不知怎么的,贾母的心中突然涌起了阵阵的后悔。
  没了娘家的张氏与这位‘朕之外甥女’一比,当真是死的太早了。
  早膳早就备好了,听到贾母这里传膳,丫头们便开始在相连的偏厅摆桌。
  差不多是他们一行人按着身份辈份走过来的时候,丫头们也已经将早餐桌摆好了。
  到了贾代膳这个年纪,也就没有避讳男女大防的必要。再加上晋氏是新妇,一家人难得在一起吃饭,所以也并没有分桌。
  晋氏自是知道见好就收,所以也没提什么男女七岁怎么怎么地的话。只是很主动很积极的给站在贾母身后,拿着一双筷子准备给贾母布菜。
  伸手去端汤碗的王夫人见晋氏这般就是一怔,好像哪里不太对的样子。
  等到将汤碗放到餐桌上时,王夫人才想到了不对的地方。
  她不会真的以为立规矩就只是布菜吧?
  可看她那副就是如此的样子,王夫人到了嘴边的话,硬是憋了回去。
  调。教媳妇从来不是别一个儿媳妇的责任。
  再一个,若是这位嫂子在这方面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她也能受益不是?
  晋氏的态度和动作,贾母看的分明。她拿着筷子的手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就是一哆嗦。


第57章 
  什么是立规矩?就是人家坐着; 她站着。人家吃着; 她看着。
  这种事情晋氏只在曾经听人说过,却从未切身体验过。
  不过她也知道新媳妇嫁人,总是免不了立规矩的。不过,啥规矩都得按她的节奏走才行。
  没生她,没养她; 凭什么她带着大把嫁妆跑你们家,给你们家管家,给你们生女育女; 孝顺长辈,还要受你们的磨搓?
  美不死你~
  晋氏站在那里,对于让儿媳妇立规矩这一点; 非常的抵触和不解。不过当王夫人与一干丫头将饭菜都上齐后; 晋氏还是动了。
  她左手手心托着个精巧的小碟子,右手拿着一双镶金象牙筷子。一筷子干净地落的下去,夹起了贾母面前的牛乳蒸羊羔。
  贾母见了; 矜持的等着晋氏将这筷子牛乳蒸羊羔放到她的碟子里。哪成想晋氏竟然放在了她自己用左手心托着的盘子里。
  之后晋氏在众人错愕; 呆滞的神色下; 淡定的将这筷子牛乳蒸羊羔送进了自己的嘴里。
  !!!
  贾母:……
  王夫人:……
  不说贾母和王夫人; 一桌子的人都因为晋氏的这个动作傻眼了。
  这,这节奏好像不对呀。
  本来就非常安静的氛围一下子就变得更加的安静。一直到晋氏出声打破了这份寂静。
  “老太太上了年纪; 这般甜的菜,不易老太太食用。来人,撤下去。”
  晋氏的话; 贾家的下人仿佛没有听到一般,都傻愣愣的看着晋氏和贾母。然而晋氏带来的丫头却不是吃素,听到晋氏吩咐,见贾家无人动弹,直接上前一步,小心的将晋氏言明要撤下去的菜,端到一旁的退菜桌上。
  贾母看着往常她最爱的那道牛乳蒸羊羔,就这么硬生生的从眼前端走,一下子就怒了。
  “老大家的,那道菜我吃的甚好。”
  “本草纲目上说……”
  “……偶尔为之,不打紧的。”
  晋氏闻言,神色一正,义正言辞的劝道,“老太太,您上了年纪,大清早就便吃那道菜,于您健康有碍。媳妇既然嫁进来了,便不能一味的愚孝顺从。给您布菜更是要亲力亲为,否则便是对您的不恭敬。明知道对您身体有碍,若是媳妇还要布给您,那媳妇成什么人了?”
  贾母:亲力亲为还可以这样用?
  王夫人:那么多年,她布的菜又算什么?
  贾母心中微微叹了一口气,对于晋氏的话,她也不知道要用什么话来反驳。
  撤下了牛乳蒸羊羔,晋氏又用言语让贾母说不出话了。心中满意的晋氏看了一眼贾母面前另一道离她最近的菜,同样是一筷子伸了过去。然后夹回自己的碗里,仔细品尝。
  还别说,这荣国府的厨子做的菜还挺好吃的。
  这道萝卜干烩鸡髓笋,萝卜干带着萝卜的清甜,还比鲜萝卜多了几分嚼头。那鸡髓笋也是味道鲜美,搭配在一起很是开胃。
  吃了口萝卜干烩鸡髓笋,回味了一下口齿间的鲜香后,晋氏不知是有意的还是无心的,夹了一筷子鸡髓笋这道菜里的萝卜干到贾母的碗中。
  “老太太尝尝这个,萝卜顺气,助消化。媳妇刚刚尝了,咸淡和火头都正好。”
  贾母看着晋氏,又看了一眼碗中的萝卜,一点食欲都没有。
  老大媳妇刚刚给自己夹菜的筷子,好像是她用过的。
  闭了闭眼,贾母深吸一口气,然后转头对身旁的晋氏说道,“嗯,你有心了。坐下一起用膳吧。”
  再让她这么立规矩布菜下去,她今天是甭想吃饱饭了。
  气都得让她气饱了。
  贾母觉得天日方长,今天就大发慈悲放这让人忍无可忍的媳妇一马。可她这位新进门的难缠媳妇却并不领情。只见她的话一落,晋氏脸上的神情犹然变了得严肃。“老太太,这于理不合。”
  贾母:……
  我特么不需要你立规矩,你竟然还跟我讲什么于理不合?
  谁家布菜是你这样自己先尝了,然后又吃又撤的?
  呼气,吐气,再呼气,再吐气,贾母看了一眼似笑非笑的贾代善,这才压下最近越来越容易暴躁的脾气。低下头,用自己手中的筷子夹了一筷子菜慢慢的吃了起来。
  那老东西虽然没说话,可她却是清楚的在他的眼里看到了兴灾乐祸以及朕之外甥女这几个字。
  行吧,她忍。
  只是贾母不想搭理新媳妇,不见得新媳妇就能被她无视。于是这位新进门的媳妇又开始了新的一轮尝菜,布菜,然后再尝菜,再撤菜的举动。直到贾母面前的菜都撤得差不多了,贾母的脾气也终于到了爆发的边缘。不过她刚想要说点什么,却被身旁的晋氏截了胡。
  “老太太,食不言,寝不语。您有什么话膳后再说也不迟。”晋氏将一筷子配菜夹到贾母碗里后,还非常体贴的提醒了这么一句。
  贾母:……
  “老太太,荤素搭配,身体更好,您多吃些清淡的。”过了没多大会儿的功夫,晋氏又将一大筷子拌菜被送到了贾母的餐盘里。
  贾母:……
  “老太太,这道火腿炖肘子过于油腻了些,并不适合早膳吃。来人,撤下去。”
  贾母看着只吃了一口的火腿炖肘子,握着筷子的手都被气得发抖。
  “老太太,儿媳尝了一下,这水芹嫩得很,正适合您这个年纪食用。”
  无奈的夹起水芹,贾母总觉得她好像忘记了什么。
  “老太太,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么一大桌子菜,您好歹多吃几口。”
  看着晋氏放到碗中的菜,贾母突然想起来了。然后死死的盯着晋氏手中的筷子。
  她终于想起她忘记什么了。
  晋氏用她尝遍了菜的筷子给她布菜,然后她还吃了……
  “老太太,饭后立即饮茶于脾胃有碍,不如等上一刻钟再用?”
  好不容易熬完了这一顿饭,贾母一肚子的气又被晋氏那温柔的规劝点燃了。
  拳头握了又松,贾母已经不知道要用什么心态面对这位新儿媳妇了。
  瞧她说话做事的模样,真不及张氏来的招人喜欢。
  ╮(╯▽╰)╭
  今天一个照面,已经让贾母悔的肠子都青了。
  她当年真是太冲动了。
  为什么要弄死张氏呢?没了娘家撑腰的张氏,还不是她想怎么磨搓就怎么磨搓?若是张氏没死,是不是这位朕之外甥女便也不会嫁到她们家了?
  悔不当初呀~
  今天的日子比较特殊,所以荣国府两房,再加上荣国公老俩口都坐在一起吃饭。然而被立了规矩的,便只有贾母一个人。其他人却是并未受到什么影响的。
  谁爱吃什么菜,不爱吃什么菜,那些灶上的人都是门清。不说灶上的人门清,正房里侍候的丫头也是清楚着各位主子的喜好。
  每个人面前的菜色都是他们爱吃的,于是这一顿饭,除了贾母这位婆婆享受到了vip的待遇,被她的亲儿媳妇将她面前的菜色撤了七七。八八,其他人都是照旧用他们的早膳。
  当初张氏活着的时候,妯娌俩个一起在贾母面前立规矩。直到现在王夫人也会时不时的来贾母这里立规矩布菜,贾代善这些年也不是没有碰过几回。只是没有哪一次,让他心情这般愉快的。
  这晋氏,倒是娶得好。
  相较于贾代善的兴灾乐祸,贾母的心情倒是复杂了许多。
  好不容易熬过了一刻钟的时辰,贾母终于喝上了她的饭口一杯茶。一边喝茶,贾母一边想着对策。
  就以今天晋氏的作派,那立规矩布菜什么的,她是无福消受了。不想顿顿饭都被人如此对待,那么这个布菜的规矩不要也罢。只是不用儿媳妇立规矩真的于理不合吗?
  若是……晋氏死活要按着规矩给她布菜,那又要肿么破?
  垂下眼,贾母看了一眼二房一家,想了想,放下茶杯,对着屋中的两个儿媳妇说道,“珠哥儿的亲事订下来后,眼瞧着老二家的也要当婆婆了。以后你便在自己院中用饭,不用过来侍候了。”转过头,对着同样端着杯茶喝的晋氏说道,“琏儿虽小,但我也不厚此薄彼,你和老二家的一样,以后一日三餐无需再到我这里来侍候了。”
  王夫人听到这话,本能一喜。刚想道声是,只是想到晋氏,犹豫的说道,“老太太体恤媳妇,只是这样是不是,是不是于理不合?”
  王夫人嫁进荣国府这么多年,那是太了解自家婆婆是个什么性子的人。若是此时她表现的欣喜若狂,回头指不定有多少小鞋给她穿呢。
  不过……至少以后不用再担心婆婆往她们房里送丫头了。
  晋氏抿了下嘴,压下溢上来的笑意,抬起头,皱着眉,“是呀,老太太,此事于理不合,万不敢如此。儿媳妇孝顺婆母,那是天经地意的事情。此事若是传了出去,知道的会说老太太疼惜媳妇们,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与弟妹孝道不亏。等到大侄子成了亲,侄媳妇自是也要先在您这里立规矩,然后再去二弟妹那里立规矩。”
  王夫人眼角抽了抽,觉得自己刚刚没向老太太道谢是对的。


第58章 
  其实王夫人哪里知道; 晋氏这是在拿乔呢。
  贾珠那未来的媳妇是何许人也; 现在京城里谁人不知晓?
  先太子流落在外的私生女,当今的孙女。
  甭管她老娘是啥出身,若是太子顺利登基,她少不了认祖归宗。
  现在闹革命的亲爹没了,因着那一半的血脉倒也惹得当今上了几分心。
  当今能为了这个没有上宗谱的孙女赏贾政一个五品的官职; 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家的孙女,吃顿饭得先侍候上面两重婆婆吃完了自己才能吃吗?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再怎么说那也是皇家血脉。
  侍候了太婆婆吃饭; 然后再去侍候婆婆吃饭,一来二去的,轮到她吃饭的时候都得将早膳拖到午膳的时辰用了。
  这种事情; 好说不好听。一但传出去; 还不知道有什么事等着这两重婆婆呢。
  晋氏想到的事情,贾母如何想不到?
  若是原著中的李纨,那她还敢这么干; 换了秦可卿; 贾母唯一能做的便是说服大儿媳妇。
  立规矩什么的; 心到了便好。
  真的。
  “法理不外乎人情。咱们这样的人家; 更应该懂得变通。我老了,最放心不下的便是他们兄弟俩。你们和和睦睦的; 便是对我尽孝了。我这里不用你们侍候用膳,以后你们便只在自己院子里吃便是。”想了想,贾母觉得她这话还是没有什么力度; 看了一眼贾代善,贾母一咬牙,非常肉痛的说道,“孝道在心,而不在于外。从今往后,凡我子孙,新媳妇娶进门,只需立上一顿饭的规矩,其他的皆可免了。”
  反正她已经让这男人坑了一把。既然她已经成为了天下第一等‘好婆婆’,那她也不吝啬再多一项让人嫉恨她的事儿。
  破罐子破摔啦。
  贾母想的没错,在子孙不纳妾后,她的儿媳妇不用立规矩的家规,一下子就让许多的婆婆恨不得生撕她了。
  史氏,你就作吧。
  那些个想要为难自己儿媳妇的婆婆对于史氏那是恨得咬牙切齿。但那些有姑娘的人家,却又觉得有这两条家规在这里摆着,自家姑娘嫁过去,日子也能相对舒坦些。
  一时间史氏的名声在京城的社交圈子里损誉参半。
  不过等到过了年,贾敏在扬州地界都听说了此事时,看着刚刚出生的闺女,心中对于自己的娘家又看重了几分。
  此为后话,暂且不提。
  此时晋氏与王夫人在听到贾母开始训话的时候,便从坐位上站起来听了。等到贾母说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晋氏微微眯了眯眼睛,抬起头看贾母。
  贾母见她要张嘴说话,连忙又吐了一句话出来,“这一条就与之前那条一起写在家规里。”
  一抬出‘家规’二字,贾代善便挑了挑眉。勾起嘴角,难得附和贾母,“此事可行,以后便按此办理吧。”
  也省得那些个做了婆婆的女人总要折腾一下抢了她们儿子的女人。
  要知道那些个儿媳妇,可都是家族联姻的对象。
  往死里折腾人家闺女,还想要人家尽心的帮衬,脸得多大……
  贾代善发话了,晋氏自然不能再拿乔了。和王夫人以及听了贾代善发话的所有人一起对聆听训戒,然后点头应下这条新家规。
  这些人里,贾赦和贾政并不关心这种女人间的话题。老子娘都这么正经的说话了,他们除了点头应是以外,也没旁的想法。毕竟这一条家规跟他们没有什么关系。
  除他二人,贾家的第三代除了宝玉没来,其他四个都在这里。
  贾琏对此没有什么触动,贾小妞是知道这家规后面那鲜血淋漓的真相,所以除了暗乐以外,也没有什么表态。
  贾珠满心满眼都是秦可卿,听到这条家规的时候,想的也是以后媳妇不用受累了。
  这么多人,也只有元春想到了自家老娘给贾母立的那数年的规矩。
  为人子女,元春一边高兴母亲不用再立规矩了。一边又气愤新进门的大伯母命太好。
  凭什么她老娘立了那么多年,她只需要立一顿饭?老太太真是太偏心了。
  元春以她和王夫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