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红楼]彼岸繁花-第3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得所有人啧啧称奇,这么小就知道谁是自己的阿翁。
孙策进屋,胖团子立即看到了他,张着两手啊啊地叫起来,往孙策的方向努力。孙策脱了外面穿的大衣服,又接过婢女送上来的湿巾简单地擦洗。
大乔使劲搂住在怀里蹦跶不肯安歇的儿子,生怕把他跌出去了。
“伯符,阿绍一直在等你呢。刚才奶娘喂他吃奶都一边吃一边听动静。”大乔想着刚才屋里谁都不敢出声,就笑着告诉孙策儿子等他的急迫样。
阿绍终于等到父亲收拾好了,立即张着手扑到孙策的怀里,咿咿呀呀地不知道在说着什么。
孙策掂掂儿子,“这几天好像重了哦。辛苦你了,大乔。”
大乔抿嘴微笑,看着父子俩亲热,时时防着儿子伸手去揪孙策的发髻。
“大乔,过些时候阿翁会来曲阿。到时候你劝劝他留下来吧。袁公路那里未必能久长了。”
孙策使秦松去见吕布赎桥蕤,都是依着吕布贪财好色的秉性,备办了女伎、银镜等奢侈之物,没有不成的。他想以后就把桥蕤留下来,免得对上袁术的时候,万一与桥蕤分列两军阵,那可怎么好?
“好。我一定好好劝阿翁。阿翁留下来,一家子都在曲阿,阿娘也不用为他提心吊胆了。”
大乔并不知道桥蕤被吕布所擒获,她就以为是父亲来看看她们母女。这样单纯的大乔让孙策既怜爱也惋惜,要是没有阿娘相帮,自己可怎么办! 。
第686章 686、武烈皇后32
过年期间; 吴夫人极力说服孙策不要再领军了,理由就是刘表治理荆州的样板; 再就是袁绍占了冀州等四州,都不是自己亲自冲锋陷阵做先锋官得来的。
“伯符; 如果你把自己定位在一个普通的能攻城略地的先锋官位置,你这样积极去各地是有意义的。但是现在你的名下有十郡之地,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征辟到合适的人才; 把这十郡管理得如同曲阿一般。”
吴夫人把自己从原身的箱笼里翻出来的东汉末年的简易堪舆图; 展示给孙策看。
“伯符你看这一片原都是归荆州的,如今都被你拿到手里了。剩下的这武陵君、衡阳郡、湘东郡、零陵郡、桂阳郡; 你是不是也惦记着呢?如果你今年对这些地方动手; 刘表怕是豁出命也要与你对上了。”
孙策看着母亲手里的堪舆图,拿过去发现各郡的名字都是丝线绣的丝帛。
“阿娘,这个是哪里来的?”孙策好奇地问。
“昔年你阿翁从洛阳宫中所得。”
孙策抚摸着丝帛上丝线勾勒的轮廓,仰起脸凝重地问吴夫人。
“阿翁昔年从宫里得了玉玺,可是真的?”
吴夫人摇摇头; “董卓带着小皇帝还有洛阳的百万百姓一同从容离开洛阳; 你阿翁进洛阳还遭到吕布的阻拦; 等他进入的洛阳是残垣断壁; 空无一人,数百里不见烟火的废墟; 哪里还会有玉玺留下来给他得到。”
孙策沉默一会儿接着问道:“那袁公路手里的玉玺呢,是假的?他让人说他手里的玉玺就是阿翁昔年从宫里所得的那枚蕴含五彩的玉玺。”
“唉,你啊。伯符; 你父亲从洛阳回来的时候,你已经比仲谋(孙权的字)现在大了。若是有玉玺这般的宝物,你阿翁怎么会瞒着不告诉你。他得到的东西你早知道有什么的,外界以讹传讹说什么我们都在袁公路手里,你父亲不得不用玉玺还了我们,你毋须理睬。就是袁术说他手里是玉玺是那枚证明是正统的玉玺也别去理会,没用的。”
孙策半信半疑。
吴夫人就只好继续解释道:“秦始皇命人雕琢的传国玉玺,要是真的有拥有它就能证明自己是受命于天的正统作用,又何来沛公得天下、立汉朝?!王莽篡汉的时候,也得到那传国玉玺了,可他就是受命于天的正统了吗?用一个死物来证明自己的正统,内里是因为出身不正、心里的底气不足,才做那画蛇添足之事。”
孙策被吴夫人的话镇住了,这话似乎有道理,可他就觉得有什么地方还像是蒙了一层。
“伯符,何为正统?那都是人定的。初时天下尧舜禹皆是禅让,有德者居之,而后被启据为己有,这天下就成为了私家的了。从夏到商转周至秦汉,都是后者凭武力从前者的手里夺来的。天子失德不能稳固朝纲,光有玉玺有何用。”
“等等,阿娘你说都是后者凭武力从前者的手里得来?那岂不是谁武力最强,谁就得到天下了?”
吴夫人点点头,“那武力不是简单的‘武’。昔年曾说过你要报父仇之事,你还记得么?”
“儿子记得。阿娘说凶手不是黄祖。”
孙策很艰难地回答,“也不是袁术、刘表。”
吴夫人点点头。“你记得就好。当年你父亲武力勇贯十三路诸侯,但是他在起兵的初期,他斩杀了荆州刺史王睿,然后又把南郡太守张咨杀了。就是董卓在洛阳、在长安也不敢这样肆无忌惮地斩杀同级、上级官员。他那么做是触怒了构建整个朝廷的士大夫阶层。因为那时候不是秦末时候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平民沛公登场的时代。他以武犯忌,最后不得不托庇到袁术的门下求得保全,代价就是成为袁术的马前卒。”
吴夫认真地慢慢说着话,留给孙策充分的反应时间。看孙策基本理解了,才抚摸着构成堪舆图的线条,指着刘表所占据的荆州、袁术所占据的淮南,继续往下说。
“汉室衰微,诸侯争霸。袁术作为四世三公袁家嫡子,他有图霸汉室江山的私念,可是北方的袁绍不想他做大,使他坐困南阳郡。当时的形式对袁绍有三种选择。第一是北上争取冀州和兖州。他与公孙瓒联合想夹击袁绍,就是这个思路。而袁绍利用远交近攻与刘表结成联盟,来打破自己被公孙瓒、袁术夹击的僵局。这种选择就被阻死了。第二就是南下夺取荆州,然后慢慢经营富饶的荆州以图天下。你父亲的死让他失去一个绝好的武将,他与刘表、张济叔侄交锋多年也仍然未能取得荆州。第三呢就是东下争取扬州。可是一个刘繇陈兵在扬子江岸,他就束手无策了几年。”
“所以阿娘说袁术不是有大气象的人?”
“对。该拿到手里的地方,他没在有限的时间内拿下来,错失了良机,让刘表把荆州经营的固若金汤;让袁绍在北方成势占据了四州;这就给了你长大的时间和机会。你阿翁是有大志向的人。你看,短短的几年,你已经将东边的十郡拿到了手里,这都是他没能做到的。袁术把士族和寒族的界限看的太重,只囿于眼前的的一点儿。昔年你去寿春,阿娘还担心他认了婚约,把你再度变成他的马前卒呢。”
孙策笑笑,点头承认阿娘说的不错,要是自己娶了袁术的嫡长女,可不就得重蹈阿翁的下场,为袁术做马前卒么。
“阿娘,幸好袁公路短视,才让儿子有了今天这样的自由局面。”
吴夫人失笑,“袁公路眼光有限、能力有限,还枉自称帝。你看着吧,曹孟德领军要去争徐州。一旦曹孟德诛杀了吕奉先得了徐州之后,他必然会向天子请旨,要求与你、刘表联合去灭袁术的。”
孙策转着眼睛看着堪舆图上这几州,沉思着自己要不要与曹操合作灭袁术。在他的心里,不管母亲怎么说,袁术也要为自己父亲的死担一份责任的,就是刘表也是一样。他们互相之间勾心斗角的远交近攻,最后填进去的是自己父亲的性命。
他太记得自己那时候心里的恐慌了。
但是什么时候介入最好呢?得找到符合阿娘说的利益最大化的时候。
“阿娘,明年儿子就按你和子布、子纲的建议留在曲阿,对外则托词受伤。待刘表与曹操合作对付袁术的时候,儿子想趁机拿下荆州。至于袁术现在所占的扬州部分、还有豫州部分,从丹杨郡出兵反而很容易得到广陵郡、庐江郡。占了东南再往外慢慢经略了。”
“好,你自己有主意就好。你不用心急,中原逐鹿不是十年八年可成的事情,这些人基本都是与你父亲相仿的年龄,他们可以感慨人到中年百废待兴,而你刚刚及冠。稳扎稳打不急于一时的成败,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
“好,儿子不急,就听阿娘的。”
孙策拿起堪舆图,“阿娘,这个给儿子吧。”
吴夫人一笑,“你拿去好了。噢对了,你让秦文表去赎你岳父,可有消息了?”
见母亲问起岳父,孙策少有地觉得难为情起来。秦松传回来消息,吕布很痛快地收了东西放了人,可是桥蕤不想转投自己这面,还要回去袁术那儿。
“秦文表传回来消息,他还要去袁公路那边看看。文表无奈就只好陪着过去了。”
这样的结果是孙策没有想到的。
“去看看就看看吧。袁公路若是能继续用他,也是他们之间的情分。你尽到自己的心就够了。”
“是。可儿子抛费不少呢。那两个女伎就差不多要百石了呢。”
孙策虽然手里能动的钱粮不少,可他要为这十郡养着的人口盘算的,多支出一点儿他都心痛。
“看你,那是大乔的阿翁呢。要是公瑾出面,你舍得不出这百石么?”
“阿娘,儿子舍得出的,就是出了以后心里难受呗。还不知道从哪里能省出来。”
吴夫人被孙策的大实话逗笑了。
与孙策说了半天的话,得到孙策明年留在曲阿的说法,吴夫人暂且把心放回到肚子里。看孙策整天带军冲杀,一年遇到了四次谋杀,真很让人为他担心。
而在洛阳的小皇帝刘协,正在准备过这些年来最快乐的一个春节。
曹操在得了皇帝的旨意后,就带着自己那一万大军离开了洛阳。取徐州已经成曹操的心病了,既然挟天子而令诸侯做不到了,先拿到徐州再说吧。
看小皇帝现在的模样是哪里也不想去,谁也劝说不走的。算是谁再硬来,说不得还就得效法董卓才成。 。
第687章 687、武烈皇后
孙策应诺以养伤的名义留在曲阿; 不管真假他都是留在刺史府邸后院的时间多。偶尔与张昭和张纮等人为政务来找他,也多数是到书房商量。
几次以后; 孙策对吴夫人说:“阿娘不如和儿子一起去书房与张昭等商议事情吧。免得儿子回来还要再说一次。”
吴夫人求之不得,她早腻歪了困在后院里。在把文官武将的内眷都派了事情后; 她也就在她们遇到疑难的时候出面,像那些抚养战亡军卒家属的事情,虽然有刺史府专门的长史负责; 但她们这些内眷把孀妇组织起来; 提供合适的工作机会,比如缝制战袍、军卒的内衣、做军鞋、做旌旗等等。就是那些阵亡军卒的孩子教育问题; 也都由刺史府名下的官员内眷承担。
在曲阿; 每一个人都有合适的位置,都有自己要做的事情。
这一日商议了政务之后,有部曲递了帖子进来。孙策一看原来在吴郡的妹夫弘咨推荐过来的人。从他发出征辟的文告之后,这样的事情每天都有几起。不管水平如何,经过孙策、张昭和张纮的考核; 总能把来人放到合适的位置去。
孙策翻看随弘咨的帖子一起投进来的名帖; 轻声念出来; “南阳诸葛瑾诸葛子瑜敬呈。”孙策捻着帖子说:“不知这诸葛子瑜与豫章太守诸葛玄是什么关系?”
听到诸葛瑾的名字; 吴夫人伸手从孙策手里拿过名帖,仔细端详了上面的字。
“先把人请进来问问就知道是什么关系了。弘咨是个稳重性子; 他推荐的人是不会错的。”
孙策笑笑,觉得母亲的提议很不错,便转头对张昭、张纮说:“子布、子纲; 你们若不着急就一起见见诸葛子瑜,看看他适合什么位置。”
于是二张也留下来,等着一起见见诸葛瑾,考核之后看看他适合什么位置。
孙策现在缺人缺的厉害,导致任何推荐到他跟前的人,只要推荐人可靠,基本都有不错的职位。
没一会儿的功夫,部曲就引着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进来了。只见他峨冠博带、腰悬三尺青锋剑,气度从容、落魄不掩峥嵘志。
吴夫人与孙策对视一眼,母子俩心意相通,这人器宇轩昂,单凭这份气势也会得到弘咨的推荐帖子了。
诸葛瑾进来一扫屋里等候的四人,立刻就确定的四人的身份。这是吴地身份最重的四人呵。他心里忍不住为自己能得到这样的拜见场面雀跃,上前几步先行礼拜见。
“琅邪阳都诸葛子瑜拜见吴国太、吴侯、二位长史大人。”
孙策与二张起身还礼。
孙策开口道:“子瑜持弘咨的推荐帖子来,就是自己人。还望莫要客气,恰好今日无事,就过来坐坐聊聊天吧。”
吴夫人也笑着招呼诸葛瑾,“过我这边坐,我是最喜欢年轻有才学的士子了。弘咨上个月还来了曲阿,他最近可好?可带了什么好东西给我?”
诸葛瑾见吴夫人态度如同对自家晚辈一般,紧张的心神松弛了很多,望着吴夫人又是一拜才说道:“国太猜测的真准,弘咨和令爱让晚生带了一些吃食奉与国太,说是国太会喜欢。”
吴夫人笑意更盛,“辛苦你了,他们带来的任何吃食我都会喜欢,里面有女儿女婿的孝心在呢。你从吴郡过来路上可顺利?”
“顺利。托吴侯的福,平平安安就过来了。江东比徐州简直是乐土。”
一句江东比徐州堪比乐土,捧了在座的四位考官。
“你从徐州过来的?”张纮插话问道。
“是,曹孟德第一次攻打徐州的时候,我适逢其会,听说江南太平,就往江南来。好容易离了徐州,在江北又奉袁公路称帝,蹉跎了数月,才得以到了吴郡的太平所在。”
四人为诸葛瑾的这二年的遭遇唏嘘了几句。吴夫人开口安慰他道:“你既到了曲阿就放宽心了,有伯符顶着,还有子布、子纲帮扶着,江东不会陷入徐州那般的战乱。”
诸葛瑾抱拳相谢。
孙策就问起徐州的事情,诸葛瑾捡自己知道的回答。然后张昭听说诸葛瑾少时曾在洛阳游学,就问起他经史子集。无论《诗经》、《尚书》、《左氏春秋》,诸葛瑾都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宾主详谈,俱都满意。
孙策就开口说道:“子瑜留在刺史府,先跟从子布做事可好?”
诸葛瑾大喜,能给张昭做助手,太超乎他的预想了。
其实是张昭身边原有的几个助手,年后都要放出去做县令。把诸葛瑾放在张昭的身边,便于张昭仔细考核他。
定了诸葛瑾要跟着张昭后,张昭便问道:“子瑜可是琅邪阳都诸葛少季后人?”
诸葛瑾立即躬身抱拳答道:“正是先祖。”
诸葛少季名丰,是西汉有名的刚正不阿的御史大夫,后来曾官拜光禄大夫,是诸葛家引以骄傲的先祖。
诸葛瑾见张昭开口问询的就是自家最骄傲的祖先,对张昭就亲近了几分。
“那诸葛玄可是你什么人呢?”
诸葛瑾躬身答道:“是晚生叔父。子瑜在徐州与叔父和弟弟们失散,再无音信。”
诸葛瑾说着话面露哀容,乱世之中有时候一朝失散可能就再无音信了。
吴夫人赶紧劝慰诸葛瑾一句,“子瑜放宽心,伯符这里好像有你叔父的消息。”
诸葛瑾面露感激,立即对孙策抱拳,“吴侯可知我叔父消息?”
孙策抱拳回礼,“子瑜莫客气。袁公路曾命你叔父为豫章太守,但是朝廷又把豫章太守给了朱皓。不过这样也挽救了你叔父一命。刘繇在豫章引起不小的乱子,你叔父在刘繇到豫章前就去了荆州。”
诸葛瑾大喜过望。
吴国太悠悠说道:“年后我们刺史府有人去荆州贩货的,是江都做的银镜。要是你有心,可让他们去荆州替你寻亲送信。若是他们能寻到你叔叔及弟弟们,还可以一起带回曲阿与你团聚。”
诸葛瑾喜得谢了又谢,等他告辞出门的时候,那飘忽的脚步像是饮多了佳酿。
诸葛瑾告辞了,二张无事也与吴夫人母子告辞。
“这字写得很不错,内里筋骨坚实匀称有度,外在又柔缓而不弱。”等人都散了,孙策装做无事一般,仔细端详诸葛瑾的帖子,指着诸葛瑾的字与母亲评论。
“这字好,可以给仲谋做先生。我看诸葛瑾的文采也不错,对《左氏春秋》很有独到的见解,让他教导仲谋《左氏春秋》,你看可好?”
“阿娘说好就好。阿娘好像对诸葛家的人很关心啊。”孙策漫不经心地说出自己憋了好一会儿的话。从来面试新人,母亲都没有这么和蔼慈祥过的。
“比关心你还多?”吴夫人语含戏虐,挑眉斜睨孙策,“小子不乖哦。”
孙策立即讨饶,“阿娘对儿子的关心正正好,儿子没意见的。”
“说的你好像挺听话似的。”吴夫人嗔笑孙策。
孙策立即挽住吴夫人的胳膊抱屈起来,“阿娘,儿子打他们几板子,也是他们太惫懒了。阿娘知道儿子像他们这么大的时候,何尝有过偷懒一天的。什么时候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